手机阅读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 青春校园的文案短句(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8:10:24 页码:11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 青春校园的文案短句(六篇)
2022-12-31 08:10:24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推荐)一

2、热不可耐:比喻天气炎热,简直不可忍耐。

3、夏山如碧:比喻夏天里的山一片碧绿如玉。

4、十分炎热:比喻夏天阳光强烈,极度的热。

5、满头大汗:比喻夏天热,头上出了很多汗。

6、夏日炎炎:比喻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7、夏日可畏:比喻夏天气温炎热,叫人畏惧。

8、燋金烁石:比喻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9、大汗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流滴的样子。

10、艳阳高照:是形容阳光温煦亮丽的样子。

11、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12、蝉声阵阵:指夏天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

13、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14、火轮高吐:太阳在空中,发散炽热的温度。

15、挥汗如雨: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推荐)二

1、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教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2、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教师。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源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忙你?”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示例你们年轻人真是~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

4、良师益友:能给人教益和帮忙的好教师和好朋友

5、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教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教师。

6、师道尊严:本指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7、桃李之教:指教师的教诲。

8、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教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9、青过于蓝:〖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教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10、无师自通:没有教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11、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齐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2、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教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13、减师半德:指只学到教师的一半水平

14、误人子弟: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教师

15、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教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16、一字师:〖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二字的教师。

17、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教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18、教无常师:受教不必有固定的教师。

19、教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必须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教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20、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教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推荐)三

1、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垧,问柳寻花到野处。

2、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3、良宵美景:宜人的夜,美丽的景色。

4、春色满园:春日的景色充满家园。形容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气象。: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5、人间仙境: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6、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7、风清月皎: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8、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9、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10、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11、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12、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13、裁月镂云:裁:剪裁;镂:雕刻。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

14、红情绿意:红:指红花;绿:指绿叶。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15、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

16、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17、晓风残月: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18、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19、麦秀两歧: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20、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21、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22、大汗淋漓: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23、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24、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25、万象回春:万象: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形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宋朱熹《道德经注释》第四章: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26、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27、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28、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29、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30、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推荐)四

1、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2、含霜履雪:比喻品行高洁。

3、欺霜傲雪: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4、挑雪填井:比喻劳而无功。

5、迎风冒雪:迎,对着,冲着。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

6、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7、压雪求油:比喻难以作到的事。

8、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9、缩手缩脚:缩:收缩。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10、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11、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12、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13、集萤映雪: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4、雪胎梅骨:比喻高洁。

15、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16、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7、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18、露钞雪纂:露、雪,象征一年四季的日日夜夜。钞,同“抄”,抄写。纂:编辑。指长年累月的抄写纂辑。

19、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20、嗬气成霜:嗬一口气出来,马上就凝结成霜。比喻天气非常寒冷。

21、卧雪眠霜: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

22、冰消雪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23、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24、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25、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6、滴水成冰: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7、山阴夜雪:犹言山阴乘兴。后指访友。

28、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29、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30、嘘寒问暖:嘘寒:呵出热气使寒冷的人感到温暖;问暖:指问寒问暖。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31、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

32、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33、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34、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

35、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36、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大雪纷纷。

37、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38、鹅毛大雪: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39、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40、夏虫朝菌: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41、粤犬吠雪: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42、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43、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44、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45、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46、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47、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常用作作谓语、定语、宾语。

48、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49、白雪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50、冬烘先生: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51、以汤沃雪: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52、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

53、担雪塞井: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54、银装素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银、素:白色。裹:包。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干净,一般用来形容下雪后美丽的景致。

55、千里冰封:“千里”是个虚数,指辽阔的北国,并非说是整好一千里。一千里都被冰封了,也可以说明天气的寒冷。

56、冰肌雪肠:比喻身心洁白,没有污点。

57、号寒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推荐)五

1、哀毁骨立

解释: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韦彪传》:“[韦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2、哀痛欲绝

解释:悲痛得要死,悲哀得将要气绝了。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来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3、黯然销魂

解释:心神沮丧,失魂落魄。

来源:《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4、悲不自胜

解释:胜:能承受。悲伤得自我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来源: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百万不自胜。”

5、悲痛欲绝

解释:欲:将近,快要。绝:气息终止,死亡。十分悲痛,指极度悲哀,万分悲痛的样貌,形容悲哀悲痛到了极点。

来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头,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6、触目悲痛

解释:看到某种情景而内心伤悲。

来源: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悲痛,计极穷人可是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7、怆地呼天

解释: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8、泪如泉滴

解释:形容触动悲痛事,眼泪像泉水一样流出。

来源:唐·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9、肝肠寸断

解释: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悲痛到极点。

来源:《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10、疾首痛心

解释:①悲痛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来源:《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

11、老泪纵横

解释: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来源: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2、泪流满面

解释:满脸都是泪水,形容十分悲痛。

来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13、大放悲声

解释:放声痛哭。形容十分悲痛。

来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四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形容校园文案句子句(推荐)六

[弹雨枪林]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枪林弹雨]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肉薄骨并] 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鸣金收兵] 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战火纷飞]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金鼓齐鸣] 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弓折刀尽] 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粮尽援绝]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肝髓流野]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擦拳抹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同“摩拳擦掌”。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厉兵秣马]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解甲投戈]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束兵秣马] 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槊血满袖] 指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盛食厉兵]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砺戈秣马]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轻卒锐兵] 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形容部队战斗力很强。

[枪林刀树] 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执锐披坚] 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兵不雪刃]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兵不污刃] 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纵横驰骋]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硝云弹雨] 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人强马壮]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马壮人强] 犹言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枕戈待命] 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前赴后继]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浴血奋战] 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裹血力战] 犹言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修鳞养爪] 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金鼓连天]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群威群胆] 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擐甲执兵]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卷甲韬戈] 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

[解甲休士] 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指不再战斗。

[坚甲厉兵] 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历兵秣马]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练兵秣马]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血战到底] 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解甲休兵] 指不再战斗。同“解甲休士”。

[赤壁鏖兵] 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严阵以待]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严陈以待]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全民皆兵] 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鞍马劳困]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精锐之师]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荷枪实弹] 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

[枕戈坐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运筹千里] 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枕戈披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同“枕戈坐甲”。

[南征北讨]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南征北战]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南征北伐]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

[励兵秣马] 指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敛后疏前] 指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各自为战] 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人自为战] 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

[被坚执锐]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塞井夷灶]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身经百战] 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