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2:32:21 页码:13
最新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精选10篇)
2023-11-21 02:32:21    小编:ZTFB

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欣赏和创作诗歌可以培养我们的美感。要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对所总结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总结的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和热情,但我们要记住总结是一个个人的过程,要真实、客观地总结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一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在距离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国家aaaa级景区“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思是“险竣的岩石”。景区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3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由于各方面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等多项殊荣。并成功打造了“山水草原,北方石林”这一旅游品牌,成为内蒙古地区的著名景区。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同云南石林相比,虽然都叫“石林”,可形成的原因却不同,石林的形状也不同。云南石林石头的纹理是垂直上下的,似刀劈斧砍;而阿斯哈图石林石头的纹理是横向的,一层一层,像千层饼。阿斯哈图石林也叫做冰石林,是世界上罕见的、形态和成因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并且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地貌景观。

举目眺望,阿斯哈图石林之间,那茂密的原始白桦林枝繁叶茂,偶有獐狍野鹿悠闲自得地穿行其中,草地上杂花缤纷,蝶舞蜂飞。给峥嵘挺拔的石林,平添了几多温情,几多风韵。远处那平坦开阔的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毡房和成群的牛羊,仿佛是在绿海中浮动。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共有四个核心景区,其中一景区:它是阿斯哈图石林中最大的一个区,它将石林之秀、石林之美、石林之灵、石林之形集于一身,是石林中的代表性景区。主要景观有:月亮城堡、鱼尾塔、将军床、平衡石等。二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有拴马桩、三结义等景观。三景区主要景区有试剑石和鲲鹏落草原等,鲲鹏展翅九万里,栖居草原不思归。翘首而卧的鲲鹏与蓝天、草原相谐成趣,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地处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白桦林的交汇地带,这里植被茂盛,植物资源丰富,因季节的不同而姿彩各异,魅力纷呈,可谓景因时移,景随时转。阿斯哈图石林一年四季景色分明,春天,山花烂漫,蝶舞蜂忙,夏天,凉爽宜人,鸟语花香,秋天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冬天群山逶迤,银装素裹。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二

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

由于仙都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非鬼斧神工难以办到,历其景者当疑入武陵之源,历代于此筑舍,隐居读书,问仙求道者不乏其人,文人墨客多为仙都诸景吟诗作赋或刻于石或载于典,古迹满目,尤为景物增色不少。

4月—6月是最佳旅游季节。仙都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景色优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画,加之摩崖石刻众多,各种书法琳琅满目,可以来此写生,收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已被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夏季这里山青水秀,且是好溪漂流的最好时节,可尽享山中乐趣。

此外,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仙都都将举办旅游文化节。公祭轩辕黄帝、登山竞技、攀岩比赛、飞渡表演、民间文艺表演等热闹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宁静,另有一番风味。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颐和园。我叫徐苗,大家可以叫我徐导,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2.9平方千米,水面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大家来到这里,相信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著名的长廊。这条长廊非常长,全长728米,分成了273间。廊上的每一根枋梁都有五彩的画,共有14000余幅,而其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廊”。

走完长廊,我们现在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请大家抬头看——那座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爬上万寿山,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给人一种壮观而又神秘的感觉。

大家再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游船在平静的湖面上游弋,不时传来游客的欢歌笑语。湖上有一座美丽的石桥!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这段美好的时光能成为您永恒的记忆,同时也祝大家旅途愉快,合家幸福!欢迎大家再次来颐和园游玩!

文档为doc格式。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四

远浦楼坐落在美丽的滨江大道中段,左侧距湘江大桥200余米,右侧为滨江风景圆林区,因潇湘八景之一远浦归胆而得名。该楼建于20xx年,整体为三层四搌楼阁式。一层周围设石栏,游人可凭栏远眺。前后顶层中间位置以及门口悬挂有名人踢写的“远浦楼”和“远浦归帆”牌匾;前后底层两边的`圆柱上清代诗词中关于湘阴的两句:“五岳惟衡麓,三湘独此清”。独具匠心的远浦楼。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仿古建筑艺术的壮丽画卷。

每当夕阳西下,远浦归帆的情景就映入人们的眼帘:江河如练,平湖似镜,柳岸如烟,远山若黛,江水共长天一色,晚霞与孤鹭齐飞。江湖之上,白帆片片,;橹声悠悠,北雁嘎嘎南归,游人归心私箭。暮帆千叠,依此泊港,岸上的人们伫立江边,等待着亲人安全归来。久别重逢之喜悦,捕鱼丰收之欢欣,生意有成之欣慰,功名顺畅之佳音,构成了一幅人间真真切切的亲情图画。

喧闹之后,大江上涌出一轮皓月和满天星星。湘水如银,恑灯闪烁,渔火、星光、蓬影、城廊,浮动在无际的碧水之间。这就是自然天成的“远浦归帆”图。

远浦楼是湘阴人一种精神和理念的体现,她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展示着绚丽迷人的风采。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五

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景区总面积168平方公路,现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无大休闲区。

白云山景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灵于一山,为中原独有,堪称“中原山水大观”之绝品。

白云山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6℃,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

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主要景观有:

有以中原第一峰玉皇顶、鸡角曼、仙人桥为代表的奇石险峰景观;以高山杜鹃林、万亩原始森林、唐代银杏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九龙瀑布、珍珠潭、黄龙井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留侯祠、玉皇阁、乌曼寺、云岩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鸡角晚霞、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

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现已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

洛阳白云山景区内林深谷幽,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置身白云仙境,总有“人在画中游,云在树上飘,水在空中舞”的美感。-视察洛阳白云山景区时题词“中原名山”。穆青题词“白云天下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挥毫“人间仙境白云山”。

出行时间。

郑州—洛阳的火车特别多,随时都可以出发。郑州火车站对面就是中心汽车站到洛阳的大巴很方便。从洛阳到白云山有很多选择:1、直接从洛阳一运站(火车站对面)到白云山上,票价46元/人。早晨6:30分发车,而一个小时还有一班(但是周一到周五第二班不一定发车)大下午1:30还有一班,大概行程3个小时。2、先从洛阳到嵩县,而后从嵩县坐车到白云山。洛阳到嵩县70公里。嵩县有很多车到白云山,到山上大概每人30元左右,但是一定要事先讲好,到山上白云山宾馆门口不是山门(山门到山上还有很远很远!),建议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快,车子也不错,车老板水平也很好,而且时间上也好,可以中午休息一下然后就到九龙瀑布去玩。从白云山上到洛阳可以还坐豪华大巴,每天早上7:30,中午1:30分从中心广场场发车。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六

来自远方的旅客朋友们,您们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区参观游览,我是景区讲解员,大家可以叫我xx。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具有“福寿故里”之称的长寿古镇。古镇游览讲解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希望我的讲解能够陪伴大家度过愉快的一天,预祝大家玩的开心。

现在大家随我一起跨过这座象征福寿绵长的吉祥大门,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古韵悠然的往昔岁月,繁华历史的幕幕浮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彷佛已穿越时空的界限,如同走进了古镇悠远而厚重的历史画卷。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尽情品味中国几千年的巴渝人文文化和中国福寿文化。

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区是以巴渝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西部(云、贵、川、渝)古建筑文化为平台,展示中国几千年来的巴渝人文文化和福寿文化。总占地面积800亩,总投资43亿元。景区于2010年10月开工,于201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预计在2015年12月完工。古镇是以一轴两系为旅游规划,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宜居养生胜地和休闲度假乐园。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区,地处重庆主城东部,属于1小时黄金旅游区。距长江约3公里,南邻渝宜高速公路,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东接长寿区桃花新城,南接老城区,西、北紧接菩提山旅游区,古镇交通便利,距长寿晏家火车站30分钟车程,长寿区北站5分钟车程,骑鞍长途汽车站10分钟车程。景区内还设有旅游公共车站,交通覆盖整个长寿区。

据《诗经》里记载,我国最早的牌坊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牌坊俗名“牌楼”由灵星门衍变而来,是门和楼的结合体,它既有门的功能,也有楼的壮丽。随着社会的发展,牌坊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到了汉高祖时代。皇家法制就有规定,祭天要先祭灵星,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牌坊是最高荣誉的象征。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七

南明山位于丽水市城南2公里处,1985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以人文景观著称,以摩崖石刻和山林寺庙为特色,以观光、休闲为主,是兼具城市公园功能的山水文化分区。采用“四片一轴”的布局结构,“四片”即南明山分区中的四大景区,由东至西分别是:仁寿寺景区、锦绣谷景区、观音岩景区、官岩景区;“一轴”即以大梁渠为骨架,串联以上各景区的流域轴线。

南明山开发年代始于东晋,至唐代出现寺宇,园林建筑,宋元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游人纷至沓来,其鼎盛之势延绵不绝,传为晋代葛洪修道之处。今山顶云阁崖刻有“灵崇”两大字,传为葛洪所书。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山与城之间有碧波涟漪的瓯江穿流而过。隔江相望,名流题咏,丘壑生辉。对于这样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诗写照:“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

南明山摩崖石刻群于196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丽水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山中有寺庙、楼台亭阁、摩崖石刻、石碑、石梁、山林、洞穴、瀑布、水流、池塘等自然景观。山上的云崖阁,高阳洞和石梁的梁壁上还留有东晋,宋,元,明,清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71处。题刻尤以摩崖石刻闻名,共7处,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珍贵。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

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南明山从原来的城郊之山成为城中之山,城市的绿心。因此,它既是一个风景名胜区,也是一个城市公园,成为丽水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八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位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喀喇沁蒙古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当时塞外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距今已有320年的历史。清代中晚期,这里又是卓索图盟的政治中心。

喀喇沁亲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功臣者勒篾,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成吉思汗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并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由于他们父辈即是挚友,成吉思汗又把者勒篾当兄弟看待,并把女儿嫁给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即驸马的称号。

元朝建立后,驸马吉伯格的后代受封故契丹大宁之地,赐“诺颜”号,部名曰“喀喇沁”。“喀喇沁”,蒙古语为“守卫者”的意思。

其后,传至者勒篾的第十四代孙苏布地,他统领喀喇沁部在天聪二年归附了皇太极。在苏布地的帮助下,皇太极征服了漠南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地区蒙古各部先后归附清朝。天聪九年(1635年),苏布地之子固鲁思奇布受封札萨克,为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王爷(先封贝子,后封多罗都棱郡王)。第一代王爷和第二代王爷图巴色棱都居住在今辽宁喀左、建平,到第三代王爷班达尔沙才迁到喀喇沁旗龙山,康熙九年(1670年)又从龙山迁到今王爷府镇。后又经历十二代,传至贡桑诺尔布。其中第八代、第十一代曾由郡王加授亲王品级。之所以在这里建王府,一是当时的锡伯河川草深林密,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环境优雅;二是这里有十八罗汉山,以王府为中心上有九座山,下有九座山,后面又有印台山,所谓风水好,符合当时王公贵族的心理。据史书记载,原王府占地面积130余亩,房屋400余间,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布局严谨,体系庞大,结构精巧。前后共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仪厅、大厅和承庆楼。中轴对称,东西两侧是跨院,又由若干小四合院构成,重重四合院又由道道垂花门相连。西院为政治活动、宗教祭祀场所,建有庙宇、祠堂、客厅、议事厅、书斋、练武场。东侧为生活区,有戏楼、王爷和福晋的卧室、仓库、膳房。王府的后面是花园,依山而建仿北京私家园林式。花园内有十一座院落,137间房舍,有老爷祠、马王殿、土地祠,还建有戏楼、花窖和养鹿场。五座造型各异的凉亭,三座低栏平桥,潺潺流淌的泉水,环绕着叠石耸立的假山,一派江南园林景色。王府门前有九棵古榆,广场屹立着一字排开的十三座敖包。府内堂舍丹青斗彩,楼阁雕梁画栋,花苑姹紫嫣红,桦柏巍然参天。整座王府,肃穆古雅,气势恢弘,处处体现着主人的荣贵。喀喇沁亲王府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东院已荡然无存,西院也仅存不多,后花园早已消失,仅主体建筑保存下来。1997年以来,地方政府投入巨资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维修,恢复了中轴区和东西跨院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复建照壁、垂花门等。恢复后的亲王府有府门、轿厅、回事处、议事厅、承庆楼、书画厅、揖让厅、书塾、福晋居室等建筑,并举办有“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清代内蒙古王府历史陈列”等大型展览,被文博专家誉为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

喀喇沁亲王府为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好的王府,体现了地区特色和民族宗教特点,代表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基本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王府内值得称奇的还有月台上的古松——龙凤松,东边的为凤松,西边的为龙松,自然生长,惟妙惟肖。这两棵松树已被列为“中华奇树”之中。

门外广场的塑像就是喀喇沁第十四代王爷贡桑诺尔布。贡王,字乐亭,生于1871年,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7岁时接任多罗都棱郡王王位,任喀喇沁右旗札萨克和卓索图盟协理盟长、盟长。1920年,被袁世凯晋封为亲王。贡桑诺尔布是最后一代王爷,也是政绩最突出、最开明的王爷。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才思敏捷,通晓汉满蒙藏多种文字,还擅长诗词书画,骑射拳脚。他承袭王位后,对其父亲时代的弊政进行改革,将旗民的无限徭役改为定额制,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此基础上,他致力改革,推行新政,兴办教育,兴办实业,训练军队,创出了内蒙古地区“五个第一”。

第一个办学堂——崇正学堂。办教育是贡王实施新政的第一步。光绪二十八年(1920年),他在王府西院首创了崇正学堂,招收旗内30多名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并亲自担任校长。现在的王府蒙古族中学的前身就是崇正学堂,至今已有120年的校龄,培养弟子数万,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还在京创办了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才摇篮的蒙藏学校。第一个办女学堂——毓正女学堂。光绪三十年,贡王去日本考察,看到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强盛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教育水平高。回国后,他又办起了毓正女学堂和守正武学堂,并且聘请日本女老师何原操子任教,讲授蒙、汉、日三种语文和各种家务学科。在守正武学堂内学习军事、训练军队,以保护地方安全。第一个派保送进修生和留学生。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人才,贡王又第一个从各学堂抽出骨干,去国内天津、北京、上海和国外求学深造。

第一个办报纸。为了提高旗民的素质,了解蒙古内外的情况,贡王又第一个办起了内蒙古最早的石版印刷的报纸——“婴报”,创办了报馆。

第一个办邮电。贡王在蒙古地区第一个办起了邮电,他亲自指挥放树架线,架通了喀喇沁——围场的电话线路。在农业发展上,进行农作物增产试验,讲科学种田,并从浙江用火轮运桑苗数万株到北京,再用驼马运回本地,大面积种植,养蚕织布,现仍存有当时留下的桑树四棵。

在工业发展上,开设了织布、染色、造绒毡、肥皂、蜡染五座工厂,发展地方工业,安置劳力,减少吃闲饭的旗民。考试大编辑整理在商业发展上,建起了“三义洋行”,广招天津北京等地客商来经商,当时市场繁荣,一片昌盛景象,素有“小北京”之称。

贡王推行的这些新政和经济的发展,在赤峰地区都是他人未曾创建的事业,对喀喇沁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贡王也因此在喀喇沁旗及至蒙古地区的声望越来越高。贡王有如此先进的思想、勇于开拓的意识,其思想根源在于他在京供职任蒙藏院总裁时,和进步人士吴绶卿、梁启超、吴昌硕、严复等进步的民主人士密切交往,受他们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和孙中山先生的往来,奠定了他思想进步的基础。

20xx年8月2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组成国民党,史称“五党共和”,召开选举国民党理事代表大会。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王宠惠、贡桑诺尔布、王人文、王芝祥、吴景濂、张凤惠九人以不同的票数当选国民党理事,后来孙中山被推选为理事长。贡桑诺尔布以唯一的蒙藏代表当选,成为第一届国民党中央理事会九理事之一。而后,多次与孙中山出席国民党各种重要会议,及时向世界阐述中华民国的民族政策,贡桑诺尔布是史料记载最早的少数民族国民党创始人之一。正当建党伊始,袁世凯窃取政权,孙中山顾全大局让位于袁世凯,因贡桑诺尔布亲历了戊戌变法毁于袁世凯的后果,又看到好友梁启超、吴昌硕、严复被袁世凯排斥的遭遇,他不支持袁,回到喀喇沁王府,最早提出了“蒙汉民族团结自治”的口号,深受蒙汉民族的欢迎,并在热河省部分地区实践。后来,北洋政府慑于贡王在蒙古地区的威望,于1920年9月9日严令调贡王进京,任蒙藏事务局总裁之职,开始了他在北洋政府20年的政治生涯。任职期间,贡王曾多次劝阻外蒙古和西藏的独立活动,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做出过贡献。1930年贡王因脑溢血死于京城,时年59岁,死后葬于辽宁建平王子坟。喀喇沁亲王是民国内蒙古地区24王之首,是品级最高的加授亲王。

朋友们,游览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给我们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加深了我们对近现代史上蒙古族重要历史人物贡王的`认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喀喇沁蒙古亲王府!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九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占地面积24公顷。杜甫(712—770),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杜甫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杜甫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杜甫草堂总面积为300亩,其间檐廊结构布局紧凑,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慕之情。

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可赏,置身其中,让人可发思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杜甫草堂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

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是颐和园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张,大家可以称我张导。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这里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称画廊。因为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绘,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达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复。其人物画多采用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