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化的散文范本(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3:04:44 页码:9
文化的散文范本(精选10篇)
2023-11-12 03:04:44    小编:ZTFB

诗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文字的美。总结要符合语言规范和逻辑结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一

喜欢喝绿茶的情结由来已久,在清山绿水的故乡,绿茶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饮品。尤其是在盛夏,泡上一杯浓浓的绿茶,就算是正冒着腾腾地热气,就算我们正汗流夹背,就算是我们正口干舌燥,光看着那玻璃杯上清清的绿色,想着喝完它的爽劲,所有的烦躁、疲惫、怨言、转眼之间都被抛到九宵云外。

淡淡的、清新的、绿绿的、又浓浓的,泌人心脾,每次只要闻到这种茶的芳香,就情不自禁地想喝上一杯,清新、浓郁。尽管有点苦苦的味道,但那种清香让我陶醉,散发着老家的味道。

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故乡的千里之外,但从来没有放弃喝老家茶的习惯。每次回老家时,我都要赶上产茶的时节,那样我会买回足够喝上一年的绿茶回来。我现在所居住地方的人们喜欢喝花茶,曾经也想尝试过入乡随俗,但怎么也喝不出故乡的味道。也曾经在很疲倦的时候试着喝一杯咖啡来解解乏,但它常常会太刺激我的胃,让我的胃疼痛不止,而且也很容易让我的身体上火。其实绿茶不仅有消食、提神、利尿、清火的功能,它还有助于美容,因为它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喝完的茶叶用器皿收集起来,晒过之后可以做夏天的凉枕,或者是用来培植花儿。

最近对喝茶有一种渴望。因为要吃药,不得不暂时的中止对茶的向往,看到家人喝上那喷喷香的绿茶,只能让我馋得躲开,象是对喝茶有了毒瘾,我想今生这也该是我戒不掉的毒吧。

这个夏日,喝上一杯茶,听听音乐,或者是看看文章,是一件美妙的事。

其实喝茶真的有一种莫名奇妙的美。尽管它并不象艳丽的花儿那样耀眼,也没有象别的饮料那样多滋多味,但品茶的过程,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我从来不拿它和普洱茶、龙井茶等任何一种茶来比较,我也不懂喝茶的茶道,但我知道它在我心里永远有一种独特的心情与味道。

其实啊故乡的茶啊信阳毛尖,我从来不想把你来炫耀,但我还是要说,茶还是故乡的浓,但你确实也真的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二

习惯一个人品茶的氛围,静静的坐着,耳边轻柔的音乐缓缓升起。这时候,自己的心总被一股熟悉的味道所包围,喧嚣的城市,人潮的拥挤。此刻,只留下淡然的痕迹,能在眼前舞动的,只有茶杯中的袅袅余香。

一直以简单的快乐,营造自己的人生,面对爱着自己的家人,体会着孩子可爱的微笑,眼角的幸福也会随时浮现,手心的温暖交融着快乐的音符,揭开每天黎明前爱的新篇章。

有时:心的潮汐也会汹涌而来,要求完美的生活,使自己在现实和理想的生活中不断的寻求,那日渐错失的差距,紧握时间的脚步…可是,匆忙的心和无法抉择的思潮,也会在岁月的车辙面前低头。因为:我不完美,杯中的翠绿依旧,香气仍然飘逸。

夜很静,视线里的空间流动着心的沸腾,自己轻轻的把杯子放在桌上,站起来看着窗外,婆娑的树影晃动着,月光隐约的漫过脸庞的侧面,发梢的末尾被夜风一丝一丝的掠过。让心微微颤动的是牵挂远隔千里之外的孩子和日夜忙碌的爱人,思念的触觉一刹那飞跃起来,与暗夜的茶香交织,在眼眶里闪烁着。

也许:生活的颜色就像自己不断更新的杯面,翠绿的茶叶与水做伴的希望,时刻浮动的香气,给予人生不一样的语言,绘成的愿望总和亲情的爱温暖着,变换不定的心的冰凉,让不完美的自己,在这样的深夜,体会着幸福的触摸。

此时,想到这,自己不禁微笑起来,静谧的夜,悄然却又洒落在屋内的茶香,流动的思绪潮动着起伏不断的平淡生活,记忆里回放的胶片,熟悉的亲人面孔,一幕幕的在心里珍藏。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三

去武夷,必定要去品尝武夷山的香茗。

先去茶室,轻音萦绕,古色古香,在这样恬淡优雅的氛围中,茶艺小姐向我们缓缓走来。站定茶桌前,便开始她娴熟的十八道茶艺演示。纤灵的手指旋转着手中的茶具,在丝竹和鸣的轻音中,悬壶高冲,不久,我们便得第一缕幽香。初品奇茗,那香便随着轻音与恬淡一起,沁入心脾。

品茶是一种高雅又极富诗意的赏心之事,再烦杂的心情在此也会心静如水,再蛮横之人在此也会变得高雅而有教养。你再看那茶室小姐,一举手一投足都透出一种典雅而聪慧的气质。让你赏心悦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山水的精华赋予了大山女子的秀美与轻盈。艳羡她们。

中午,同行女友突发奇想,去山下茶农家品茶吧。便去。

一口大锅搁在门口,旁边一溜的茶桶,里面嫩绿的茶叶静静地散发着它的清香。茶农五十开外,清瘦的脸上褶皱深深,写着大山的刚毅与精明。见我们前来,又是让坐,又是沏茶。并向我们介绍采茶养茶的知识。他手上的茶叶,色泽已老,他说那是隔年老茶,是传统的做法,我们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一般。女友心热了,一点也不还价,爽快的拿了一包,她说要将这武夷正宗的茶香带回家与朋友们共享。好周到的一位女性。

晚上,我们结伴去散步。霓虹闪烁,轻音缭绕,山城的夜静谧安宁。街上,茶铺一家挨着一家,各种精致的茶盒摆满柜台。白鸡冠、铁罗汉、大红袍。我们随意走进一家店铺,店主热情地邀我们根雕茶几前品茗,同样的燕语轻音,同样的十八道茶艺,所不同的是男士坐阵。他不紧不慢伺弄着茶几上放着的各式茶具,洗茶、泡茶、煮茶,很悠闲自得的样儿。待沸水飘摇叶片缕缕清香袭来,我们似乎又置身于蜿蜒的九曲。

品茶,便是这样,让人宁静,使人高雅。在不经意间我们又一次走进武夷的茶香世界,身心再度陶醉。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四

一杯红茶,一杯绿茶。

红茶醇厚,绿茶清酽。红茶茶色明丽澄澈,绿茶碧透轻灵。

一杯如你,温柔馥郁;一杯如我,淡雅静丽;我爱饮红茶,在那份浓郁的芬芳中迷失;你爱饮绿茶,在这透心的芳泽里清醒。

寻获华祥苑的茶,名曰“悟桐”。内心窃喜。在梧桐树下悟道,岂不快哉!家中广种梧桐,饮此梧桐,甚是应景。

红茶色浓、味甘,茶香直冲口鼻。给人在视觉上是温润的质感;在味觉上是甜香的混合,恍若焦糖的味道,显然跟咖啡是近亲,为重口腹之欲的人所喜。喝上一杯,口舌生津之余,胃肠似乎都得了安慰,有一种充实和暖润。

绿茶则不一样,绿得深邃、绿得静谧,那沉在底部的一层绿叶,会让人想起清幽的山林;螺旋状旋转的的一两片活泼的绿叶,恍然如树上扑哧的鸟儿,或者一两只绿色的蝴蝶;总之,是静谧重的灵动,是那种极致的静之后的沉思;是要搅动风云之前的安宁,是内心无比澄澈之后的空灵。喝上一口,舌上的苦、齿间的清、肺腑的润,似乎把蒙尘的窗子突然擦亮一般,有一种明悟。绿茶适合智者,适合思考着的人。

而我正是要混沌的时候,所以一杯红茶更适合,安慰我空空如也的肚腹。

红茶是暖胃的,绿茶却更刺激胃的扩张。饥饿的我,如何可以再饮这绿茶。

之前在老家,多喝绿茶,那时饫甘餍肥,无一日需为饮食操心,只担心吃得太多。如今无一日不为饮食操心,无可食之物,无想食之心。或许以红茶来果腹,既清淡又简单。

红茶常配各色茶点,江浙一带的小糕点,既好吃又好看。

绿茶亦搭水果,果实多颜色艳丽,五颜六色配着清茶,让清幽出尘的气息,不离凡尘太远。个大金红的越橘、橙色的柑、胖乎乎的淡黄透绿的柚、小巧金黄的金桔、赭红的苹果、淡金色的梨,冲淡了绿茶的苦味,正好中和了腹中之饥。

但不论红茶、绿茶都适合热饮,茶水若凉了,喝起来味道就寡淡了一倍。

所以人走茶凉,不仅是热度削减、印象浅淡,更是数分无奈、几多彷徨。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五

最近哥哥的大学同学送了他一盒茶叶,有着精致的包装。我爸喜欢喝茶。我第一时间便简简单单地拿小茶壶泡了。

兴许是茶叶放多了些,味道有点浓郁的苦涩、

班主任总说我们理科班的,读的课外书少,词汇匮乏。因此当时在作文里套上“品一杯香茗。沏一壶清茶”的便令人趋之若鹜、大叫有才、这些烂熟的桥段在很多人看来甚至会嫌弃,。可是我真真切切地听到有同学在老师念完后大声感叹的同时,问出一句“喂喂,香茗是什么意思?”

可我依然不爱喝白开水。

咖啡、清茶、奶茶,继而取代了糖果的作用

这两年又戒了咖啡奶茶,陪伴我的便只剩清茶。我管它叫“白水伴侣”另一个长久的原因是,各种茶的味道都是淡淡的,淡淡的甘甜、淡淡的清香、淡淡的苦涩。

记得小时候,邻居公公总是喜欢来我们家喝茶。每到傍晚时分,便拿着一袋子糖果饼干来我们家,我和弟弟总是高高兴兴地去开门。当时我们家的大傻猫顶着“全村第一胖纸"威武头衔,跟在我们脚边喵喵乱叫。高兴得很,因为它也爱吃糖。

我们很喜欢喝茶这个词,因为总会有糖果和电心。

我的童年,就像在蜜罐长大般。记忆里从未断续过甜腻的味道,家里的篮子里总会有糖。

那个时候。爷爷在集市里买回一种叫”糯米香“的茶叶。这么多年过去,我连包装和形状都忘了,只记得那茶的味道很香很好闻。

后来我在各种商场里看到玲琅满目的茶叶,用心的找过很多年,可是却一直寻不回那个味道。就连普普通通的绿茶,也不是曾经的感觉了。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六

人生如茶,不经过沸水的浸泡,就无法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人生如茶,虽然刚开始是苦的,但最后却有无尽的回味;人生如茶,虽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历史上的伟人哪个没有经过一番磨练?就比如说苏轼。他在蛮荒之地达十二年之久;三任妻子也都先他而死,幼子也在他赴任的路上死了,最亲爱的弟弟与他同时遭到政治迫害。苏轼也都是乐观的挺过来了。仍然按着他自己的习惯生活、做事、作诗、写文,以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迎接人生的风和雨。只有我们经过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磨练之后,方能铸就非凡的品格,方能成为“人上人”。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自然,也不会有轻易取得的成功。即使会有,那也只是如流星般作了短暂的停留,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逝去。我们不应该抱有拥有过就足够了的思想,应该放声说“我不求曾经拥有,但求是否努力奋斗过。”有奋斗,有目标,有理想的人,即便没有成功,但也能坦然面对,不会有太大的遗憾。

林肯出生贫穷,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而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18岁时做了船员,25岁成为州议员,41,岁当上了总统。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多少坎坷,多少挫折,做过多少份工作,都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和看见了他当上总统后那光辉的外表,却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他到底付出了多少。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再怎样苦也不会苦一辈子,苦完后仍然清香飘逸。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七

一个炎热的夏夜,当我坐在桌前感到百般无聊时,一眼瞥见了角落里孤寂而布满灰尘的茶叶筒。打开它,松开内袋扎口,茶叶的清香味直溢出来,我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这是母亲给我的茶叶啊!

我看着茶叶在开水杯里下沉、上浮,慢慢地由条形舒展开来,形成一芽两瓣状,颜色翠绿诱人,茶汁也碧绿明亮。这是家乡的翠兰啊!呷一口,清香弥漫沁人心脾,再呷一口只觉身轻骨爽回味无穷……玻璃杯内漂浮的似乎是朵朵兰花,朵朵小绿伞,又恍如尾尾游憩的小金鱼。我陶醉于这色香味俱全的家乡风味,疲惫的身心受到甘霖的滋润。

茶叶原来竟有如此功效。母亲的话清晰而模糊地响在耳边:“带点茶叶去吧,这是我做的细茶”。

母亲总把她精心制作的好茶叶称作细茶。“茶可以提神,孩子,疲劳时,就喝点茶!”母亲总这样提醒我。每次我都应上一声:知道了。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么多年每次探亲离家时,母亲总是郑重地包好茶叶,然后小心地放进包里。每当母亲问我茶叶的做工和味道时,我也总是很随便地点点头。而母亲给我的茶叶通常都是送给别人,要不就是忘记喝了,想起它时茶叶都发霉变质了。

捧着这杯茶,我想起了远方山村里我的母亲。想起了母亲佝偻着身躯,在村前的棠梨树下目送我远去……我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啊,母亲茶!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八

古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是诗人眼里无尽的诗,是画家笔下飘逸的画,是我心里一杯淡淡的碧螺春,也是一杯意味无穷的乌龙茶。

江南如春,“春”是初沏的茶味,细腻、甘涩、飘着绿色,淡淡的清香。

三月里的时候,隐隐就有遥看有碧波,近却无绿意的草色出现;

到了三月末、四月初、隔岸看柳变得赏心悦目;细雨霏霏里,青石拱桥的那头,有梨花带雨的婉约,桃花笑春风的妩媚。

四五月间,轻盈的'燕子会如期而归,再度欢歌。

人生往事,总有一些记忆挥逝不去,往忆如烟……

二、江南,一杯淡雅的茶

吱——呀——吱,悠扬的摇橹声中,两岸斑驳的老式砖瓦房在一派朦胧的雾气中一一展现。前面一道石拱桥,空中的半圆与水中的半圆连成一个虚实相间,意象万千的圆,桥旁依旧苔藓遍地,青草丛生。桥的中间被祖祖辈辈来来回回奔忙的脚磨成一条永恒的历史记忆,光溜溜、青幽幽的一道痕。岸边一个石阶,一个小姑娘蹲在那里淘米,一边和对岸的嫂子闲谈家常。远处的水气愈来浓重了,只叫人浮想联翩。

在我记忆的回眸中这幅淡淡的水墨画是无价之宝。只要轻微一嗅,就能嗅到画中那股悠远浓重的江南文化和厚重的历史气息了。这只是1996年偶尔一次去苏州才见得的景致。

这里不奇、不险、不壮观、但这里秀而稳,秀色可餐。

这里没有北方的豪爽,不明朗,但这里充满水的灵气。

江南水乡,水的故乡。江南的水,平平稳稳,从从容容地流淌,哺育儿女,滋润大地,一直流淌了上百年、上千年,上万年,是中华文化史上永恒的水。“水乡”是再沏的茶,宁和恬淡,意味隽永。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九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类别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尝茶、药用茶等。

《红楼梦》中出现的名茶很多,其中有杭州西湖的龙井茶,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儿茶,福建的“凤随”, 湖南的君山银针,还有暹罗(泰国的旧称)进贡来的暹罗茶等等。这些反映出清代贡茶在上层社会的使用的广泛性。

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了富贵荣华和贫困潦倒,因而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茶的习俗也非常了解,在《红楼梦》中有着生动的反映。

如第二十五回,王熙凤给黛玉送去暹罗茶,黛玉吃了直说好,凤姐就乘机打趣: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这里就用了“吃茶”的民俗,“吃茶”表现女子受聘于男家,又称为“茶定”。

第七十八回,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后,便焚香酌茗,以茶供来祝祭亡灵,寄托自己的情思。 此外,《红楼梦》中还表现了寺庙中的奠晚茶、吃年茶、迎客茶等的风俗。

曹雪芹善于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在《红楼梦》中,有不少妙句, 如写夏夜的:“倦乡佳人幽梦长, 金笼鹦鹉唤茶汤 ”。写秋夜的“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写冬夜的“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茶在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得浓重的人情味,那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的鲜明。晴雯即将在去世之日,她向宝玉索茶喝;“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将茶递给晴雯, 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了下去。

当八十三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茶,在此时此刻,对临终之人是个最大的安慰。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对茶的一往情深。

文化的散文范本篇十

金秋十月,是家乡高山乌龙茶收获的日子。黄金周时间里,暂停经营茶业的我,以休闲方式到茶园走走,顿时像喝了茶一样精神振奋了。

这时候的茶园最美,一畦畦翠绿的茶叶昂扬向上、笑面迎客充满活力;茶园上出现了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戴帽背篓穿红着绿采的茶女后,美景锦上添花,令人心旷神怡。

阳光下,茶叶绿光闪闪,我走在茶园上,满园弥漫着清爽清香之气,感觉如走进森林,步入花园,不由得我不留恋不陶醉。

看过茶园后又到茶坊走走,一阵阵浓烈的茶香不断袭来,很快被这种兰香馥郁回味无穷的铁观音韵味所诱惑,就有了强烈的品个够喝个够的欲望,茶农好客,每个茶坊里好茶热水茶具一应俱全,满足了我的欲望,只是茶坊主人不可能长时间招待我这个闲人,要多喝必须自己泡。

茶农们忙呀,放眼看去,坊外那些晒青的,这家的像天女散花般在扬撒;那家的拿起竹爬子在上下左右推拉挑拨,这家的收起背上往茶坊里赶……快得像电视里快播的片段,忙得像如大雨来前晒谷场抢收谷子情景;在茶坊内从事摇青的、炒青的、打沫的,包揉的,烘干的,他们一边做工还得一边销售……我吃几盏鲜味十足新茶后,坐不住了,嘈杂紧张的环境不宜细品呀,要品尝出好茶的神妙滋味,等收获季节过了再来,或现在买些带回去在家中慢慢品去。

这个时节茶农怎能不紧张快乐地忙着呢,满山的茶叶在招手,季节不等人;茶商到,茶农希望即将实现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在浓浓的茶香里不仅茶农精神振奋,看到这种忙景的人谁都会深受感染变得激情满满的,准备回去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自己的事业当中去呢。我当即决定不外出游玩,在家帮乡亲朋友做茶。

在十月上旬这段茶乡沸腾的日子里,自觉得无论是去看茶园,还是在茶坊品评茶质高下,或是帮亲朋好友做茶赚些茶叶,都会觉得比出去旅游强,有意义得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