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仿真技术论文范本 仿真论文参考文献(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3:40:30 页码:12
仿真技术论文范本 仿真论文参考文献(四篇)
2023-01-01 03:40:30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精选仿真技术论文范本一

学号:0820xx6138

姓名:陆茵茵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殷振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15天的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就结束了。在老师个耐心讲解和鼓励下,我从总体上达到了实习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总实习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这次实训中,我从中懂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的重要性。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实训的足某些加工要求,还要求主轴和进给驱动能同步控制。

1、机床本体:机床本体的设计与制造,首先应满足数控加工的需求,具有刚度大、精度高、能适应自动运行等特点,由于一般均采用无级调速技术,使得机床进给运动和主传动的变速机构被大大简化甚至取消,未满足高精度的传动要求,还采用滚珠丝杆、滚动导轨等高精度传动件。未提高生产率和满足自动加工的要求,还采用自动刀架及能自动更换工件的自动夹具等。

2、数控机床的特点:由于数控机床是计算机自动控制同精密机床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得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等特点。

1)具广泛的适应性:现代加工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需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产品的换代势必要求其零件的改变,对于数控加工来说,只需改变数控程序或加工程序中相应的参数,就能对新零件或改型后的零件进行自动加工。因此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对产品改型换代的要求。

2)高精度与质量稳定:数控机床的本体中广泛采用滚珠丝杆、滚动导轨等高精度传动部件,而伺服传动系统脉冲当量的设定单位可达0.01~0.005mm。并且还有误差补偿功能。而数控机床的运行是根据数控程序而来,在程序调试完毕,加工件精度满足要求后,就进行自动加工,一般不需人工干预,从而保证其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3)效率高:数控加工在程序调试完成,首件加工合格后,就可进行自动批量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装夹、刀具更换、切削用量的调整均有设备自动完成,而且加工中一般无需进行检测,从而极大地减少辅助时间。在程序的编制中只要对切削用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就可以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4)能进行复杂零件的加工:数控机床采用插补技术和多坐标轴联动控制,因此可实现任意轨迹运动,并能加工出任何复杂形状的空间曲面,从而满足加工普通机床无法加工的复杂零件。

5)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由于数控机床进行的都是自动加工,程序调试完成后,一般都不需对其进行人工干预,可以大大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可实现一人管理多台机器。

6)有利于进行现代化管理:数控机床加工能方面、精确的计算零件的加工时间,同时还可以进行自动加工统计,从而做到自动精确计算生产和加工费用,有利于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现代化管理。

3、数控机床的分类: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类型越来越多,其加工用途、功能特点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数控数控机床的品种已达500多种按其实际使用情况可分为两大类,加工用途和控制轨迹类。

1)加工用途类:加工用途类一般是以数控机床实际加工使用情况进行分类。

只要有如下三类:

a、普通数控机床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钻床、数控磨床以及数控加工中心等。

b、数控冲床、数控折弯机、数控旋压机等成型类。

c、数控电火花切割机、数控电火花成型机、数控火焰切割机等特种加工类。

2)控制轨迹类:控制轨迹类是根据数控机床刀具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来分类,一般分为点控制、线控制和轮廓控制三类。

在了解了这么多与数控机床相关的知识下,我们并没有立即进行实地的机床操作。而是先进行数控仿真,先熟悉一下操作步骤,再实地操作会更安全。

所以我们接下来做的就是利用斯沃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数控车削的仿真加工。首先是打开斯沃数控仿真系统,先旋出红色急停按钮,打开程序保护按钮。然后是对机床进行“回零”。按“回零”按钮,先对x轴进行回零,再对z轴进行回零,所以依次先按操作面板上的x按钮,z按钮,回零操作完成后,紧接着就是对机床参数进行设置,在左边的菜单中找到“参数设置”按钮并单击,出现参数设置对话框,在机床操作中设置刀架位置为前置刀架以及刀架位数为四方刀架,点击“确定”完成设置。接着就是对刀具进行管理,同样单击左边菜单中的“刀具管理”,弹出对话框,选择外圆车刀,单击“添加”,出现“添加刀具”对话框,在里面选择入。然后单击左边菜单中的打开按钮,打开车削加工的数控仿真代码。然后单击“mdi”按钮,输入“m03s300”,单击“循环启动”。此时主轴就以每秒300转的转速转动。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对刀了,要保证一定的精度,对刀一定要准确。对到过程中配合手动进给(按手动,调整进给率,按轴方向键 ±z和±x调整位置,还可以同时按快进键,将按照设定的速度进行)和增量进给(按增量,选择倍率 ×1或×10或×100或×1000 ,按 ±z和±x进行刀具进给)以及手轮进给(按增量,选择倍率 ×1或×10或×100或×1000 ,转动手轮进给(顺时针转刀具沿x或z方向移动)进行对刀。在对刀过程中要注意当刀具靠近毛坯时要选择手轮进给,慢慢的进给,这样才不会出错。仿真结束后就到我们实际操作了,我们到实验楼进行了实际的操作,和仿真其中的步骤基本相同。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对刀过程一定要边看边对,并且一定要慢慢进给,才能准确的对刀,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但由于我们加工的材料是塑料,质地比较软,加工还是存在误差的。

接下来的我们进行的就是数控铣床的加工,与数控车床的加工一样,同样是先进行斯沃数控仿真,再进行数控铣床的加工。在进行斯沃数控仿真铣的步骤跟数控车削加工有很相似的部分,所以就不一步一步的介绍它的操作步骤了。实际的铣削加工跟仿真时的步骤也基本一致。

老师额外的给我们进行了数控加工中心的仿真加工,其实原理是跟车削、铣削的一样的。只不过加工中心之所以称为加工中心是因为它具有刀库。步骤也就不详细说明了。

总结仿真的步骤大致如下:

1、开机(回原点)

2、工件准备/刀具准备(硬件准备)

3、编程(软件准备)

4、对刀

5、自动加工

精选仿真技术论文范本二

经过这几天的仿真实习,我们练习了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石油常压减压精馏装置和锅炉的开车仿真。通过仿真实习我们可以了解基本单元操作方法,增强对工艺过程的了解,熟悉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操作,学习复杂控制系统的投运,学习安全和规范化操作同时增强我们训练排除故障的能力。

(一) 在仿真操作前腰熟悉工艺流程,熟悉操作设备,控制系统,开车规则

在锅炉加热的单元中。锅炉本体由省煤器、上汽包、对流管束、下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表面式减温器、联箱等组成。省煤器有四组,主要作用是预热锅炉给水,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上汽包由百叶窗、旋风分离器、水位计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汽水分离,连接受热面构成正常循环。水冷壁由,主要作用是吸收炉膛辐射热。过热器分低温段和高温段,主要作用是 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表面式减温器由主要作用是调节过热蒸汽的温度。

(二)分清各个操作流程的顺序性

要求分清操作流程的顺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考虑安全生产,如果不按操作顺序开车回引发事故,第二是由于工艺过程的自身规律,不按操作顺序就开不了车。因此操作步骤之间的顺序至关重要不能随意更改。

在锅炉单元中,需要先启动供水装置,然后做点燃锅炉的前期准备,再通过高压燃气对锅炉进行加热,接着锅炉并气,之后逐渐增加锅炉的负荷,最后通烟气使锅炉正常运行。

(二) 分清阀门应该开大还是开小

当手动操作一个调节阀或者一个手操阀时,首先要搞清楚阀门应该开大还是关小。阀门的开和关于当前所处的工况以及工艺过程的结构有直接关系。比如在锅炉单元中当开小hv—29时就会使pic—01的压力检测值上升,当上升至4。00mpa时系统就会报警,这里hv—29是向上气体的排空阀。同样当我们关hv—30就会使tic—01的温度上升。

(三) 操作切忌大起大落

大型化工装置中,无论是压力,物位,流量或温度的变化,都呈现较大的惯性的滞后特性。如果当被调变量的偏离期望值较大时我们大幅度调整阀门,由于惯性和滞后的存在,一时看不出变化,因而暂时看不出变化,而一定时间后又出现被调量超出期望值,同样又急于扳回,导致被控变量反复震荡,难以稳定。

比如在锅炉单元中对除氧器的注水中,由于液位的上升有很大的滞后,因此如把阀门开得过大难以将lic—02的液位稳定在400mm。

(四) 先低负荷开车达正常工况再缓慢提升负荷

先低负荷开车达正常工况再缓慢提升负荷无论对于动设备还是静设备,无论对于单个设备还是整个流程,都是一条开车的基本安全规则。

如在锅炉单元中首先将水量控制在10t/h,然后再并气后达到15t/h最后达到65t/h,这样逐渐增加生产负荷不仅能有效的发挥设备的最大安全生产负荷,又能够达到安全开车,防止在开车过程中发生事故,毁坏设备,造成重大损失。

(五) 建立物料平衡的概念

在一个具体单元中总体的进物料量和出物料量是动态平衡的,能量也是如此,因此可以通过这个平衡来间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合理的调整开车步骤,把握各个环节的开启时机。如在锅炉仿真单元中,由于已将锅炉的液位调在自动上,因此锅炉的蒸发水量和进水量达到动态平衡。在锅炉升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判断进水量的多少来判断产出蒸汽的量,以合理把握并气的时机。

通过仿真实验,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产装置的工艺过程,理解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作用,在减少对实际生产干扰的情况下,提高操作水平,让我们熟练掌握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减少突发性事故和误操作,可以方便地让我们掌握不同岗位的生产运行操作技能,达到一人适合多个岗位的生产操作要求,提升我们的全面生产操作技能。


精选仿真技术论文范本三

第一阶段:20xx-20xx年,探索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开展“教学做”,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加大电工实训课学时数,使学生在技能方面有所提高。第二阶段:20xx-20xx年,将电工基础和电工技能实训课程融合,更名为电工技术及应用,为课程的建设阶段。这期间以省级示范校建设、国家骨干院申办为契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通过广泛社会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重新调整改课程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调研反馈意见,细化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堂教学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设计实训项目,并注意联系实际应用,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提高学生在电工技术方面的实操能力。

课程改革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维修电工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改革思路:本课程针对车间应急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测、民用住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等典型工作岗位的作业流程和现场职业活动,分析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组自主设计民用住宅照明电路(两室一厅照明电路)实训考核装备为载体,结合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学习情境,组织电工技术核心技术的学习和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意义:通过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正确对待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课程标准的实施

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标准和大纲有区别,实目。引入项目为主的工程实践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群的特点,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六个典型项目,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维修电工技能项目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需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融入每一个教学项目中去,同时锻炼学生与人协作、计划组织、自主学习设计能力,熟悉电气安全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成绩评估将过程评估与最终评估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评估,成绩评估包括学生的个人表现、团队表现、项目实现的完整性及项目报告等内容。

(二)课程改革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

1.改革内容来源于企业通过企业调研,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以课程组自主开发的实训设备为主要载体,兼顾其他维修电工设备,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序化。以实际工作任务的生产过程为基础,设计教学项目,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2.以赛促学整合教学内容电工技术及应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采用六个项目内容,均以电工仪器仪表的应用、维修电工技能等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能够使学生具有维修电工技能。

(一)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1.课程内容涉及广度不同普通班的同学不愿意学习诸如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烦琐的节点电压、回路电流法等计算,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一些基本理论,为了计算而计算,不能根据实际项目进行操作、故障诊断与分析;而实验班的同学不仅对小的项目进行设计计算,对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及基本原理记忆深刻,并且能将多种技术及设计思路运用到实际中。例如设计两室一厅照明电路项目时,开始给学生讲述了大量的家装要领及电工布线的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用电的情况自行设计房间电路布线,如何选择线径的大小、如何防雷、如何安装插座、浴室的布线等问题,都做了周密的设计[1]。而普通班的授课只是讲了单相交流电的计算及单相交流电的测量等实验,从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程度上,学生不愿意听,不感兴趣。

2.课程内容涉及深度不同实验班的同学工程实践上的设计能力及计算能力上约94%达到了初级维修电工的能力,而对普通班的学生只有约60%的学生,能够掌握电工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致内容,但理解深度不够,动手操作能力弱,工程设计能力差。

(二)课程资源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组设计的两室一厅等实践设备、动画资源建设、课件开发、课程教学录像、拓展参考视频等。通过这些资源能够将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运行过程完全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工程实践设计、操作及维修这些项目的安装调试。在虚拟资源中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触电急救措施、两室一厅电路等,可以更直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免了触电带来的危害,降低了设备的损耗,实现了远程教学的目的[2]。对普通班的学生通过一些工程实践视频,不能真正了解电路各部分的原理结构,只能简单地排除一些故障。

(三)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核心课程在实训室完成教学,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以两室一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排故项目为例,简要介绍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构思教师给学生提出项目要求。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项目要求的时候,聘请企业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完成项目引入与构思。

2.项目设计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构思中所确定的专项技术,例如家用配电板的组成和组装,家居照明电路的布线规则和导线的连接,开关、插座、照明灯具的分类和安装等,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各类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所用设备的操作及各类技术的综合使用。学生利用仿真软件、网络、小组讨论进行两室一厅照明电路的设计。

3.项目实现建议5人一组,协助完成项目。每组同学可以做好分工,轮流当组长,根据所设计内容完成设备选型,安装与调试,从而实现两室一厅照明电路安装。

4.项目调试项目完成过程中加入挑战和竞争的元素,促进提高完成的质量。项目完成过程中,采用预评估、持续评估、最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理论加实验性质,学生没有分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实验班的学生的兴趣高。实验班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主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将工作实际经验、产学研成果设计成教学案例,以“案例”“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积极开展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现场教学。将课堂教学场所放在实训室,充分发挥已有的两室一厅照明装置等实训条件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实践需求,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平台[3]。

(四)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调查,授课教师反映实验班的学生动手设计能力普遍高于普通班的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上课主动提问,课下主动查阅资料,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教师备课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师不断参与校外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随着学校不断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工程、挂职锻炼,使得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断加强。

(五)学习状态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学生92%以上的学生喜欢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外活动参与面广,对校内外实践活动都颇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而对普通班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开小差、不主动参与课堂、不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合作,甚至扰乱课堂的学生大有人在。

(六)考核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而对普通班的学生仅采用期末理论考核,这两种考核方式的对比,能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班学生的动手能力、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较强,而普通班只能停留在理论及相关计算上[4]。

(七)学生职业技能的对比分析

普通班的学生对比实验班的学生无论实验技能还是维修电工工程实践技能掌握情况都明显不足。对于两室一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这个实训项目,分别由普通班和实验班进行设计与调试,通过一周的实训后,普通班的学生从布线、安装维修等方面明显不足,小组协作能力差,设计无从下手;而实验班的学生从人员分工、计划制订、分组实施都非常有序,综合素质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班的学生。五、结语通过对毕业学生跟踪调查,从20xx年~20xx年学生的就业率、获取双证率、学生获得各种大赛奖项及毕业薪酬等都有大幅度地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大幅提高,实现“零距离就业”,就业质量高,包括哈电集团、龙源股份有限公司、优利康达有限公司、哈飞集团等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1]黄冬梅,郑翘.电工技术及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9):155-200.

[2]黄冬梅.电工电子实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75-90.

[3]潘高荣.信息化时代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6):20-24.

[4]金瑞.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xx(5):26-28.

精选仿真技术论文范本四

1、 灰度线性变换

2、 灰度的对数变换

3、 锯齿波变换

4、 图像剪取

1、 巩固和深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所涉及的数理基础、基本算法和各种图像处理技术方法,学习和掌握图像变换。

2、 对学习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对其应用工程实践有一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3、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打好专业基础

1、能够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查阅检索有关的文献资料,结合题目选学有关参考书;

2、熟悉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设计方法;

3、熟悉图像灰度变换程序的设计方法;

4、掌握图像灰度变换的仿真方法;

5、完成图像的灰度变换。

灰度变换将输入图像映射为输出图像,输出图像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仅由对应的输入像素点的值决定。它常用于改变图像的灰度范围及分布,是图像数字化及图像显示的重要工具。灰度变换因其作用性质有时也被称为对比度增强、对比度拉伸或点运算,称之为灰度变换。

灰度变换实际上是灰度到灰度的映射过程。设输入图像为a(x,y)输出图像为b(x,y),则灰度变换可表示为:

即灰度变换完全由灰度映射函数决定。显然灰度变换不会改变图像内像素点之间的空间关系。

1. 灰度线性变换

设图像灰度值f(x,y)的可能值域为d,但在一定条件下,使得其取值范围缩小为且如图 7-11所示,这种状态常出现于连续图f(x,y)值的动态范围小,或摄影曝光不足中,因而其对应的直方图p (d)如图所示,集中于某个较小的灰度区间内。但是通常人们希望灰度直方图在全部灰度区域内均匀分布,最简单地是把低反差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得到高反差图像,即线性变换,如下式:

该式可以使变换后的灰度的取值范围扩大到

一般来说,只有当两个相邻像素的灰度值(亮度值)相差到一定程度时,人的视觉才能分辨。若灰度值d仅在较小区间内时,则人眼可分辨的亮度差的总级数则亦很少,从而造成目标图像灰度值与背景灰度值相接近,人眼而无法分辨检出。而对其进行的变换后,则如上图可使变得更大,从而使得视觉上对变换后图像能够分辨的亮度差的总级数增加,造成目标图像与背景间亮度差异的加大,使原先无法被人眼检出的目标图像也能检出,且变换后图像清晰度也大大提高。

2. 灰度的对数变换

对数变换常用来扩展低值灰度,而压缩高值灰度,这样可以使低值灰度的图像细节更容易看清楚,对数变换的表达式为:

其中k为一根据图像内容来确定的常数因子。

3. 锯齿波变换

这种方法常用来在动态范围较小的显示器上显示动态范围较大的图像,或者用来发现图像中基本轮廓,变换曲线如图所示。

4. 图像剪取

对于灰度图像f,设定一个阈值t,若f(i,j) t,则f(i,j)的值保持不变。处理后的图像仍然是灰度图像,只不过阈值t以下的像素被置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