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 河南省博物馆介绍小导游(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4:51:06 页码:12
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 河南省博物馆介绍小导游(8篇)
2023-01-01 04:51:06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一

首先,对各位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某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某,或者某导都可以,今天能为各位贵客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友好合作,度过在开封旅游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我把开封的概况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辖五县五区,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市区人口78万。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 启拓封疆之意,定名 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 启封 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 七朝古都 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谦明的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她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成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18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观光景点古朴典雅,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雄伟的城门楼、古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宋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誉的大宋旅游景区。

开封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国道310高等级公路沿黄河贯通东西,106国道经开封黄河大桥纵越南北。近年来,随着市区主要干道拓宽改造工程的相继竣工,市内旅游交通条件和城市旅游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开封在每年春、秋季节定期举办东京禹王大庙会、菊花花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使优秀的民俗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热烈欢迎大家到古都开封旅游观光。现在我们的旅游车经过的是最具古城特色的街区~~宋都御街。穿过宋都御街西拐,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清明上河园。

我们现在游览的景点是开封大型民俗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开封清明上河园以《清明上河园》为蓝本,按照图中布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集中再现了原图的购物景观和民俗风情。使您“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进入清明上河园,迎面可以看到一幅长16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浮雕前是汉白玉巨石人像雕塑《情系东京》,一代名师张择端手捧恢宏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欢迎您来到清明上河园。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一代名师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吧。

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年轻时游学京师,擅长绘画,曾任翰林图画院侍诏。为纪念张择端,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陈修林、庞王宣教授取中华石材之乡山东莱州的白色花岗石这尊高大塑像,石像后面则为浓缩《清明上河图》芸芸从生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太平盛世时开封的繁华市景、民俗生活。《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生活景物几乎无所不包,真实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在这幅长525厘米地,宽25.5厘米的画卷上,有各种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舟船25艘,既有巨商富贾,也有街头小贩,既有城楼虹桥,也有行舟路人,就连算卦先生也能看得到。专家们甚至还发现了店铺中的算盘。算盘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讲算器究竟何时发明,目前我们还无法考证,但是《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却是在目前发现的古代图文资料中第一次出现的算盘。《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研究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珍贵历史资料,原作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明上河园景区,占地500亩,其中水面120亩,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仿照原图,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游览清明上河园,可以跨虹桥,登上善门,游鸿福寺,浏览文绣院,下榻古驿站,就餐孙羊正店。游览清明上河园,您可以情观党民间杂耍、木兰织房、年思社,还有吹糖人、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当然还有闻名中外的开封小吃。清明上河园可看景物繁多,让我们先云看看著名的虹桥吧!

展阅《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一造型优美的木顶拱桥。据专家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如建于1050年,为当时北宋京城的水陆交通运转畅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后毁于战火。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拱桥,是仿照原图建造的。我们能够重登飞架的虹桥,应归功于张择端真切的视像描绘,应当感谢他给了后人重睹北宋京都风景线的机缘。重建的这座虹桥1998年建成,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泊立白鹤鸟,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仪木就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这是古代的风向标。

虹桥是飞架在汴河之上。据史书记载,汴河始于战国的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各地所产的粮食,所收的赋税,各种奇珍异果都是沿着这条河运到京城来的。汴河对于当时的北宋可谓至关重要。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于是在河的两边就出现了许多店铺,在当时袭击京城,汴河两岸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虹桥左右让铺林立,舟船如梭,商贾云集。今天的虹桥下面,是东京码头,诸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览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清明上河园是一所集民俗展示和历史风情为一全的主题公园,各种表演展示遍布全国各处,前方有上善门,城楼群内有仿古编钟。再往前是孙羊正店,当时为北宋东京著名酒店,可提供饮食。沿途有许多店铺,您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工艺美术品,园内还有许多杂耍艺人,饮食店铺。园内一些表演节目有固定时间,如王员外招婿、梁山好汉劫法场等,可以供大家自由观赏。好了,朋友们,今天关于清园的讲解至此结束,接下来大家自由参观,谢谢大家!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承德,我是你们的导游。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 承德市人民政府驻双桥区武烈河畔,距省会石家庄 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

承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居住。自秦汉以来, 历代中央政权都曾在承德设立郡、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在清雍正元年设热河厅,乾隆 四十三年改为承德府,嘉庆十五年设热河都统府。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建行省,定为热河省省会。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州国特别行政区. 1945年获解放,1946年我军战略转移,被国民党占领。1948 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 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同年九月改由承德专区代管。1956年 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1958 年承德县建制撤销,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 合并后承德市辖市区、 下板城区、 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 虹桥区 、双塔山区、 红石峦工委、 双峰寺工委。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1993 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

承德原名热河,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

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但从咸丰继位(1851年)始,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德市由衰落转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与承德地区合并。

承德市内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气候皆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底,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6月,避暑山庄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底承德市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德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三年来承德市政府共投入3000余万元整修和恢复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现在避暑山庄著名的“康乾七十二景”已有40景整修完毕,外八庙中有7座寺庙对游人开放。此外,市区还新开发了魁星楼、双塔山、城隍庙和夹墙沟等景观。

承德市各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丰宁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见长;“白云古洞”则集奇、险、野、幽和僧、尼、道于一山;围场县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夏季旅游避暑、冬季滑雪狩猎的天然胜地;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动植物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城的“水下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奇观;平泉辽河源头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层次分明,山顶一片草原,呈现亚高山草旬景观。

承德可谓山雄水秀,避署胜地。

好,游客朋友们, 承德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

直隶总督署位于古城保定市繁华地段,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其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康熙八年(1669年)大宁都司奉旨裁撤。同时直隶巡抚自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以 开始成为直隶省的政治中心。以后一直到宣统年间,这里一直是清代直隶省军政枢纽机关所在地,历任总督基本上都在此办公并居住,直隶全省的军民要政也基本由此发布。先后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隶总督,唐执玉、李卫、方观承、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清代名臣都曾坐镇于此,影响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座省府衙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其历史十分丰富,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筑座北朝南,东西宽134.4m(合清制42丈),南北纵深约224m,共占地三万余平米,其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进院落,配以左右厢房耳房,均为小式硬山建筑。东路的东花厅、外签押房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直隶总督署大门以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的炮台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如今虽大多不存,但其所组成的半封闭格局,以及造就的威严气氛,曾给人以森严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觉。中路建筑座落在督署的中轴线上,大门内的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内宅门、官邸、上房、后库以及仪门以北各堂院的厢房、耳房、回廊等附属建筑。

大门即总督署正门,是一座屋宇硬山式三间一启门建筑,座北朝南,过道一间,左右门房各一间,位于1m多高的台基上。两根明柱、门槛及六扇棋盘式板门皆为黑色,含有“清正廉明”的寓意。大门上方正中悬一匾额,有“直隶总督部院”六个白底黑色扁宋大字,楹柱上挂有歌颂晚清直督业绩的对联。黑底金字,十分威严。

拾级而上进入督署大门,沿甬路往北即是仪门。自仪门沿甬路北去60余米,便是总督署的大堂,大堂即正堂,又叫公堂、公厅、正厅,是整座衙署的中心主体建筑,它是以同治末年李鸿章任直督时为背景复原的,大堂外东西厢房各9间为科房,是按清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规制下的办事机构,用以承接地方公务事宜。大堂外月台下40余米处,有横跨甬道的木质“公生明”牌坊一座,此坊又叫“戒石坊”,有清一朝,各级衙署均设有牌坊,形制并无定制,大多为四柱无斗拱的简易结构。直隶总督若坐堂理事,面对此坊,戒铭时时在目,便可告诫自己必当公正廉明。大堂东西两侧天井北进穿便门即二堂院,二堂院布局严谨,四周廊庑相通,托檩、廊沿、门楣一手江南做法,雕工精细,是同治中期(1870年后)李鸿章督直时从安徽调来能工巧匠一并修制的,如今保存完好。衙署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有遇事深思熟虑,助其不足,及时补过之意。此外,尚有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厢房门前有抱柱石,室内均为穿堂屋,开设后门,可直通东西更道和花厅。总督署的二堂是总督复审民刑案件,会见外地官员的地方。三堂是总督的书房和签押房。官邸及上房为督署的内宅,所以为掩人耳目,前有花墙与二堂相隔,两侧各有一门沟通东西更道,仅靠中间带顶的直廊和内宅门相连,成为入内宅的必由之路。四堂,正房面阔5间,左右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建筑小巧,院落幽雅,与大堂、二堂院相比,犹如两个天地。上房是总督及内眷活动起居的地方,生活气息浓厚。院北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则是晚辈的住处,并以回廊相连,成为署内宴息之所的核心部分。上房院住宅四周以房屋后墙、外墙及院内回廊多层包绕,对院外不开窗,封闭性强,可防风沙、噪音和外界干扰,加之庭院空间大、日光足,在院内栽植花木、陈设盆景,可构成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督署东路建筑,在清代自南而北依次为招待外地客人的寅宾馆、武成王庙、衙神庙、钱粮幕府院、存放文官车轿的库房、东花厅、外签押房、东北侧厨房以及供杂役、仆从人员居住的胥吏舍等。西路主要建筑自南而北有武职胥吏居住宴乐之所──合乐轩、马厩、两进院落的刑名幕、考试武官射手的箭道,致祭旗纛的旗纛庙,西花厅、办事厅、花园等。

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从全国范围看,做为清代官式建筑的总督衙署,如今大多荡然无存,即使是残留的遗址,也往往历经改建,面目全非,已失去清代官衙的,而充分体现雍乾时期建筑风貌,在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多年来一直为党政军界驻守,才得以妥善保护,因此它自然就成为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研究,欣赏清代官式建筑的最好实物史料。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古衙的存在,对古城保定乃至河北历史、建筑等领域文化的补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好,游客朋友们,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四

各位朋友:

大家好!

咱们的车子就要出发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是大家的地陪导游,很荣幸能够为各位服务,我旁边就是咱们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车经验,技术十分娴熟.大家尽管放心的欣赏沿途风光,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相聚也是一种缘,希望我们在相具的这段时间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大家应该都知道殷墟闻名世界的三个重要因素是甲骨文,青铜器和都会,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妇好墓地.

首先,我先介绍以下殷墟,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部,公元前1320xx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山东的`奄',(今曲埠)迁到殷,现在的安阳小屯,并且在着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45年,从此以后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殷墟博物苑就是在殷墟宫殿区的遗址上而兴建的.

说了这么多,咱们的目的地殷墟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咱们的停车地点和车牌号豫a---06521,在旅途要注意安全,好了,咱们整理一下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吧!

我们首先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仅这框架是全木结构,它是仿甲骨文"门"字的写法而建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以成为华夏门的鼻祖.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这也正是殷墟文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它是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的,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司的意思为禁忌,母是指母亲,戊指人名,整个意思是商王文丁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这么重的鼎浇铸起来特别困难,在当时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有人用现代方法分析他的合金成分,结果表明它的铜,锡,铅比例与周礼-考工记上说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基本相符,另外大家看鼎身上这些精美的纹蚀,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铁技术是多么高超啊----要是见过国家博物馆馆徽的游客应该知道它的设计是以司母戊鼎作为主图的,可以说"司母戊鼎"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司母戊这个商标目前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局成功注册,可惜的是"甲骨文"这个商标已在20xx年被美国的一家公司抢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和保护自己的文化品牌.

好了,我们向前方继续进行第而个景点,现在大殿陈列的正是甲骨文,甲骨文是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就是我们现在脚下这片土地.当年有许多村民挖出一些骨片,但不知道是什么就给扔掉了,后来有一个剃头匠李成给顾客剃头时,常常划破头皮出血,他没有钱买药,当时就把骨片涂在伤口上,随之竟然发现止住了,便知道这是一种中药,叫做龙骨,从此有许多大量的人卖到药店,但药店的人不喜欢带字的龙骨,所以他们就把上面的字刮掉再去卖.可惜呀,不知道多少人把甲骨文都喝进肚子里了,当带字的龙骨传到北京,天津两地时,被王懿荣发现了,最后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即将前往妇好墓.妇好是我国第一位女将军,她曾最多带兵的人数达13000多,不少男性将军都受她的指挥.这便是妇好墓,大家小心一点,顺着楼梯到墓坑,妇好墓深7.5米,随葬品功计1928件,其中有青铜器400件,玉器750件,骨妇好墓器560多件,石器50多件以及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物会.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疑问,商迁都殷,经历5代12王,特别是一些功勋显赫的商王,为什么却是妇好墓呢?这是因为商王陵区,已被历代盗墓者洗劫一空,而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宠妃,又为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死后武丁非常悲痛,就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她的墓葬才得以保全,为后面的考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景点讲解到此结束,现在留半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活动,呆会儿我们在这里集合,我将带领大家回住宿酒店.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承德,我是你们的导游。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 承德市人民政府驻双桥区武烈河畔,距省会石家庄 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

承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群居住。自秦汉以来, 历代中央政权都曾在承德设立郡、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在清雍正元年设热河厅,乾隆 四十三年改为承德府,嘉庆十五年设热河都统府。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始建行省,定为热河省省会。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州国特别行政区. 1945年获解放,1946年我军战略转移,被国民党占领。1948 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 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1956年承德市划归河北省, 同年九月改由承德专区代管。1956年 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1958 年承德县建制撤销,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 合并后承德市辖市区、 下板城区、 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 虹桥区 、双塔山区、 红石峦工委、 双峰寺工委。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1993 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

承德原名热河,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据考证,这里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战国时代,燕国在这一地区设置过郡一级的地方政府,秦以后历代也曾设置过地方政府。

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直到清朝初年,现承德市区所在地仍只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这就是“承德”名称的起源。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万家灯火较前增”的都市。但从咸丰继位(1851年)始,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日渐衰落,满目荒凉。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热河特别区。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德市由衰落转入新生。1993年7月原承德市与承德地区合并。

承德市内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气候皆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底,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6月,避暑山庄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底承德市又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德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三年来承德市政府共投入3000余万元整修和恢复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现在避暑山庄著名的“康乾七十二景”已有40景整修完毕,外八庙中有7座寺庙对游人开放。此外,市区还新开发了魁星楼、双塔山、城隍庙和夹墙沟等景观。

承德市各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滦平境内有长城之精粹--金山岭长城;丰宁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见长;“白云古洞”则集奇、险、野、幽和僧、尼、道于一山;围场县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夏季旅游避暑、冬季滑雪狩猎的天然胜地;兴隆境内的雾灵山动植物种类丰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城的“水下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奇观;平泉辽河源头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层次分明,山顶一片草原,呈现亚高山草旬景观。

承德可谓山雄水秀,避署胜地。

好,游客朋友们, 承德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六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七朝古都开封参观旅游,我是阳光假日旅行社的导游员小陈。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使,也姓陈,大家可以亲切的称呼他老陈。那接下来大家在开封的旅行就由我们大小二陈为大家服务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做好。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我们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古都开封;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古称大梁、汴京。春秋郑庄公派人在此筑“仓城”,定名启封。汉代为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这就是开封得名的由来。战国时期魏国、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金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有“七朝都会”之称。明、清称开封府。现为地级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河南省的粮、棉生产基地。手工业发达,尤以汴绣和汴绸著名。旅游资源丰富,古刹名寺、文物古迹遍布境内。风味小吃,品种繁多,是豫菜的正宗发源地。

在开封市风光秀丽的包公东胡北岸,有一片红墙碧瓦的宋式建筑群,它气势恢弘,巍峨壮观,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当年包龙图治理京师的地方------北宋开封府.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历代的官府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地位非常显赫.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并且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此任职,不仅树立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也形成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开封府也以此深得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文明的中国古代官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为原形重新修建的主题文化景区,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归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迎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分九个展区:1.以鸣冤鼓.戒石铭.大堂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3.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4.以典狱房.牢房为主题的刑狱文化区;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区;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7.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9.以范公阁.曲桥.明净湖.弦月山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区.

好了,朋友们,开封府就要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上随身物品,准备随我下车。

【景区讲解】

在开封府府门广场前有一方照壁,南面是”开封府”三个大字,北面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怪兽,目光炯炯,拭目以待,名叫獬豸(xie zhi),这是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辨别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在这里刻上獬豸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要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假若徇私枉法,这个獬豸就会把他抵到十八层地狱.

开封府的城门楼充分显示出宋代开封府作为天下首府的非凡气派,从这里看开封府衙,巍峨壮观.您除了能看到报时鼓,报时钟,日晷,高表,漏壶等我国古代计时计日的设施,每天上午九时还能在府门城楼上欣赏庄重而严肃的开衙仪式,别有一番风景.

登上城门楼,我们脚下的文城墙是开封府的一奇.说它奇主要是一般的城墙都是马道和防卫设施,而这里的城墙却是文绉绉的,既无马道,也无防卫设施,为什么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做开封府府尹时,为掩盖他想当皇帝的念头,故意不在城墙上设置防卫.所以城墙也就有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名字-----文城墙,至于赵光义后来当上皇帝那就是后话了.

进入开封府大门,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碑亭,分别立有和.东边的是开封府的镇府之宝,碑上记载着从公元960年至1120_年这145年间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职.上离任等情况,其中就包括包拯.找来找去怎么不见包拯的名字呢?瞧!在这儿呢!原来在碑正中偏右的位置有处浅浅的凹痕,上面的自己已经磨光,隐约能看到包拯两字的笔画,几百年来,老百姓每到碑前都要用手指触摸他的名字,天长日久便留下了这道深深的指痕,开封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如果你不是贪官,用手指触摸包拯的名字手指就不会发黑;如果你是一个贪官触摸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你自己也知道包公名不在碑而在有口皆碑,历史将永远铭记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

竖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是”戒石铭”铭石南面镌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在提醒官员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北面刻的是”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在告戒官员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戒石铭作为官签竖立在府衙之内,始于北宋,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首例.

经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又称大堂,厅事.是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举行重大活动,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庄严肃穆,”清政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肃静””回避”虎头牌列在公案两侧.特别是大堂前摆放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让人望而生畏.相传龙头铡是用于处死犯法的黄亲国戚,虎头铡用于处死违法的贪官污吏,狗头铡是用于处死违法的刁民恶棍的.

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四合小院之中.包拯每天处理完诉讼案件后,就下令打开府衙后门,允许百姓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这样一来,老百姓告状从后门要比从府门进入大堂要方便的多,因为当时开的是后门,所以人们都称包公”倒坐南衙”,堂内有一组蜡像,真实再现了当时包拯倒坐南衙.听民诉讼.为民伸冤的场景.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潜龙宫,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潜龙宫前身为射堂,是太宗为真宗修建的习箭之地.后来,仁宗将真宗任开封府尹时办公居住的廨舍修成了潜龙宫.府衙内设宫,开封府是全国唯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天庆观。也许有人会问,一个衙门内怎么会有道观呢?这也是开封府的一奇。大家知道,北宋几位皇帝都崇信道教。宋真宗当政时曾下令全国所有的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当时开封府兼管全国的佛、道教事宜,既然是“圣上有旨”,当然更得率先垂范。但因京城人口稠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在开封府内辟出一块地方建起了这座道观,既把它作为本府崇奉道教的圣地,又把它作为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两教事务的管理机构和官员办公场所,其功能,地位大概与今天的全国佛教协会、道教协会相仿。

在开封府游览,不仅能看到宏伟的宋式建筑,大批珍贵史料以及有关轶事的陈展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府门前的《开衙仪式》是迎宾节目。通过开衙来表示开封府的威严肃穆,表演以皇帝下旨的形式赞扬包公的丰功伟绩,而包公的出场亮相则将该表演推向了高潮。演武场迎宾是精心为游客准备的又一演出节目,每日上午和下午在演武场表演:“破阵金鼓”“豪迈奔放,声震中天”“兵器演练”“龙腾虎跃,刀光剑影”“变脸喷火”精彩绝伦,令人目不暇接,“旗阵演练”变幻莫测,暗藏玄机,宫廷舞蹈“踏歌”更始莺歌燕舞,飘逸潇洒……整个演出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大宋王朝鼎盛时期“万国咸通,八荒争凑”的繁荣昌盛景象,在演出场地还为游客安排了同包大人合影的机会。

朋友们。开封府的讲解就到这里,给大家30分钟时间自由游览和摄影留念。11:40我们将在大门口集合。谢谢!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七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参加三河古镇一日游活动,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兵,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孔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另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旅游活动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车技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李师傅,把开心交给我.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旅游车马上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秩序的上车.大家都坐好了吗?从此地到三河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呢,我先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处于巢湖之滨.南与庐江接攘,西与舒城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古镇三河因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三水流于其间而得名,为安徽较为著名的渔米之乡.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京广百货,苏杭丝绸,都在此集散,流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所以历史上三河,又有小南京,小上海的称谓.古镇三河距今己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水鸟多在此聚集,称为鹊渚,鹊岸,直至明朝才称为三河,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是1858年的三河大捷.古镇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于世,镇内的古街,古巷,古民居等佐证了三河的古老,此外三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三河虾糊,酥鸭元宝,皆为特色.

各位游客朋友们,过了这座桥我们就进入三河古镇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大家看到的那座纪念碑,叫军民坝纪念碑.碑上书写着军民共建,铜墙铁臂八个大字,它是1992年三河镇人民在重建家园时,根据群众提议,在此树立的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991年三河古镇遭受特大洪水时,合肥军民其心协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未淹死一人,未饿死一人,未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走过一条繁华的街道,就到了丢掉水乡古镇的东大门,大家请看那座高大的牌楼,上面书写着大捷门三个大字,它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在这块土地上勇战湘军,大获全胜的历史功绩.1858年11月太平天国次陈玉成,李秀成根据计划,围捷三河,全歼湘军精锐李继宾部六千余人,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第二年,也就是陈玉成二十二岁那年,他因战功显赫而被洪秀全封为英王,在三河,人们习惯于把三河大捷时陈玉成的指挥部称为英王府.将通往英王府的这条路称为英王路,前面就是英王府,大家可以进去自由参观一下.

在英王路的斜对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它就是万年台,清朝咸丰年间,三河建有两座万年台,前者为师傅所建,后者系徒弟所造,他们两人建万年台时,约定都用八根柱子,谁知第二年,师傅用偷梁换柱法,将柱子抽去四根,仅留下四根,所以城隍庙的万年台只有四根顶梁,看上去十分精巧,雅观,造型超过了他徒弟所建的大王庙万年台,此万年台系后重建的.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经济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河街多,巷子也多,大小巷子26条.在众多的巷子中,最著名的要数我们眼前的一人巷.因为它是三河最古老最悠长的深巷,进出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巷的尽头有间民房,曾经是杨振宁博士客居的地方.杨振宁博士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一九三七年二一月,合肥沦陷,杨振宁随母亲到三河读书,就客居在这间简陋的民房内.

三河街多,巷多,桥也多.三县桥是古镇三河现在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为三县桥,当年建桥工世十分讲究,一块块桥石用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的粘结在一起,相传这座桥是位包和尚化了半辈子缘才修建成的.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浏览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们一同去品尝三河的美食.

精选导游词河南博物院概况通用八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七朝古都开封参观旅游,我是阳光假日旅行社的导游员小陈。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使,也姓陈,大家可以亲切的称呼他老陈。那接下来大家在开封的旅行就由我们大小二陈为大家服务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做好。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我们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古都开封;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古称大梁、汴京。春秋郑庄公派人在此筑“仓城”,定名启封。汉代为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这就是开封得名的由来。战国时期魏国、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金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有“七朝都会”之称。明、清称开封府。现为地级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河南省的粮、棉生产基地。手工业发达,尤以汴绣和汴绸著名。旅游资源丰富,古刹名寺、文物古迹遍布境内。风味小吃,品种繁多,是豫菜的正宗发源地。

在开封市风光秀丽的包公东胡北岸,有一片红墙碧瓦的宋式建筑群,它气势恢弘,巍峨壮观,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当年包龙图治理京师的地方------北宋开封府.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历代的官府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是北宋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地位非常显赫.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当皇帝之前都曾在这里当过府尹,并且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此任职,不仅树立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气,也形成了以”廉政刚毅”为鲜明特色的开封府官衙文化.开封府也以此深得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文明的中国古代官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为原形重新修建的主题文化景区,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归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迎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分九个展区:1.以鸣冤鼓.戒石铭.大堂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3.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4.以典狱房.牢房为主题的刑狱文化区;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区;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7.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9.以范公阁.曲桥.明净湖.弦月山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区.

好了,朋友们,开封府就要到了,请大家关好车窗,带上随身物品,准备随我下车。

【景区讲解】

在开封府府门广场前有一方照壁,南面是”开封府”三个大字,北面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怪兽,目光炯炯,拭目以待,名叫獬豸(xie zhi),这是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辨别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在这里刻上獬豸图案,是为了警示官员要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假若徇私枉法,这个獬豸就会把他抵到十八层地狱.

开封府的城门楼充分显示出宋代开封府作为天下首府的非凡气派,从这里看开封府衙,巍峨壮观.您除了能看到报时鼓,报时钟,日晷,高表,漏壶等我国古代计时计日的设施,每天上午九时还能在府门城楼上欣赏庄重而严肃的开衙仪式,别有一番风景.

登上城门楼,我们脚下的文城墙是开封府的一奇.说它奇主要是一般的城墙都是马道和防卫设施,而这里的城墙却是文绉绉的,既无马道,也无防卫设施,为什么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做开封府府尹时,为掩盖他想当皇帝的念头,故意不在城墙上设置防卫.所以城墙也就有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名字-----文城墙,至于赵光义后来当上皇帝那就是后话了.

进入开封府大门,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碑亭,分别立有和.东边的是开封府的镇府之宝,碑上记载着从公元960年至1120_年这145年间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职.上离任等情况,其中就包括包拯.找来找去怎么不见包拯的名字呢?瞧!在这儿呢!原来在碑正中偏右的位置有处浅浅的凹痕,上面的自己已经磨光,隐约能看到包拯两字的笔画,几百年来,老百姓每到碑前都要用手指触摸他的名字,天长日久便留下了这道深深的指痕,开封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如果你不是贪官,用手指触摸包拯的名字手指就不会发黑;如果你是一个贪官触摸后的结果就不用说了,你自己也知道包公名不在碑而在有口皆碑,历史将永远铭记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

竖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是”戒石铭”铭石南面镌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在提醒官员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北面刻的是”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在告戒官员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戒石铭作为官签竖立在府衙之内,始于北宋,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首例.

经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又称大堂,厅事.是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举行重大活动,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庄严肃穆,”清政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肃静””回避”虎头牌列在公案两侧.特别是大堂前摆放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让人望而生畏.相传龙头铡是用于处死犯法的黄亲国戚,虎头铡用于处死违法的贪官污吏,狗头铡是用于处死违法的刁民恶棍的.

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四合小院之中.包拯每天处理完诉讼案件后,就下令打开府衙后门,允许百姓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这样一来,老百姓告状从后门要比从府门进入大堂要方便的多,因为当时开的是后门,所以人们都称包公”倒坐南衙”,堂内有一组蜡像,真实再现了当时包拯倒坐南衙.听民诉讼.为民伸冤的场景.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潜龙宫,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潜龙宫前身为射堂,是太宗为真宗修建的习箭之地.后来,仁宗将真宗任开封府尹时办公居住的廨舍修成了潜龙宫.府衙内设宫,开封府是全国唯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天庆观。也许有人会问,一个衙门内怎么会有道观呢?这也是开封府的一奇。大家知道,北宋几位皇帝都崇信道教。宋真宗当政时曾下令全国所有的州县都要建立天庆观。当时开封府兼管全国的佛、道教事宜,既然是“圣上有旨”,当然更得率先垂范。但因京城人口稠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在开封府内辟出一块地方建起了这座道观,既把它作为本府崇奉道教的圣地,又把它作为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两教事务的管理机构和官员办公场所,其功能,地位大概与今天的全国佛教协会、道教协会相仿。

在开封府游览,不仅能看到宏伟的宋式建筑,大批珍贵史料以及有关轶事的陈展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府门前的《开衙仪式》是迎宾节目。通过开衙来表示开封府的威严肃穆,表演以皇帝下旨的形式赞扬包公的丰功伟绩,而包公的出场亮相则将该表演推向了高潮。演武场迎宾是精心为游客准备的又一演出节目,每日上午和下午在演武场表演:“破阵金鼓”“豪迈奔放,声震中天”“兵器演练”“龙腾虎跃,刀光剑影”“变脸喷火”精彩绝伦,令人目不暇接,“旗阵演练”变幻莫测,暗藏玄机,宫廷舞蹈“踏歌”更始莺歌燕舞,飘逸潇洒……整个演出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大宋王朝鼎盛时期“万国咸通,八荒争凑”的繁荣昌盛景象,在演出场地还为游客安排了同包大人合影的机会。

朋友们。开封府的讲解就到这里,给大家30分钟时间自由游览和摄影留念。11:40我们将在大门口集合。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