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周国平文章汇总(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54:45 页码:12
周国平文章汇总(通用9篇)
2023-11-12 04:54:4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他人工作的一种尊重。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跳出细节,从宏观上概括并指出问题的核心。以下是一些写作指导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一

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很富有爱心的称职的父亲。最近读了张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守望的距离》、《周国平论教育》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的第三辑《孩子的心智和父母的责任》,虽说是这是作者教育思考的随笔,但是用哲学家的眼光看教育就有更深邃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做家长和教师的学习和借鉴。

书中提到: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是呀,许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够感受世界的新奇而已,并列举了一个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大人都宁愿相信多数人的意见,不愿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孩子却不同,他没有虚荣心的顾虑,也不盲从别人的意见,一眼就看到了真相。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顾忌,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发展成成熟的智慧,从而能够以智慧的方式度过变幻莫测的人生。

作者还通过自己女儿学会阅读的事例来阐述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孩子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的天赋能力就会健康生长,结出果实。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平时要重视和保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感到阅读本身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童年不但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读书品味的重要时期。我还欣赏作者对待女儿教育上说的这样一句话:在孩子智育的问题上,我有一颗平常心,不给她施加如何压力。我给她的只是一个布满书籍的环境,一种以读书为乐的氛围,如此足矣,其余皆顺其自然。智力的生长有自己的季节,何必揠苗助长呢。他还提到,应试教育是创造力的大敌。他不让女儿上如何补习班、强化班,启发她轻分数而重理解,鼓励她读感兴趣的课外书。现在我们许多家长和教师,给学生各种名目繁多的练习、试题,挤占了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书中还提到,我们中国父母首先应该做出改变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精神,让孩子动手动脑,给孩子自己做主。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父母的最高境界。

另外书中作者十分强调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生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这两种好习惯就是阅读的习惯和写日记的习惯。周国平结合自己写日记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了几点写日记的建议:一是坚持,二是认真,三是私密。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养成写教学日记的好习惯,可以记录我们精彩的教学人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载体和依据,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

以上仅是我对该书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二

终于读到了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一口气读完感概颇多。近几年,读了不少批评现行教育的书,因为大多是就教育论教育,不能触及教育的根本,因而其深度往往不够。周国平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以其对人生人性问题的深入思考,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有关他的对教育问题的论述,散见各个论著当中,陆陆续续读了不少,这次集中读其论述,感觉其对中国目前教育现状的把脉十分准确,观点独到令人信服。

周国平认为,今日的教育有三大弊病:一是急功近利;二是应试教育;三是教育腐败。对此颇有同感。就周国平提出的三大弊病来看,中国目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性的摧残:幼儿园的孩子,早早地教认字算算术,因为小学入学时要考;从孩子会走就要上各种兴趣班,因为怕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上兴趣班就奔着级别证书,直到把孩子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上小学后,不但兴趣班照上,还要加上各种竞赛班,因为初中入学时要用;好不容易上了高中,高考的竞争又来到了眼前,在现时的中国高中生活是活杀人的,一本本资料,一张张卷子,一个个标准答案,直到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把学生仅有一点点灵气剔除干净方才罢休;终于考上了大学,大学又变成了职业培训场,直奔就业挣钱。孩子们从小到大,一路奔忙,似乎就为了一个好位置好职业好挣钱。人之为人的美好和幸福,在中国孩子身上都看不到了,没了美好的童年,没了有趣的少年,没了个性的青春,中国的孩子们除了分数和升学一无所有。

周国平赞成“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认为除了生长别无目的。兴趣、好奇心、仁爱、善良等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是孩子们天生就有的,教育就要创造出好的环境,使得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孩子身上生发成长。教育历来对天才的成长都是一种阻碍,它束缚人们的思维和创新,真正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最伟大的天才都不是学校教出来的,而是自我教育出来的。今天中国教育的失败就在于直奔教育目的,是地地道道的缺少灵魂的教育,是十足的不尊重生命的教育,因而,中国当代出不了大家大师,获得不了诺贝尔奖更是情理在之中的。

当然,周国平也给出了现行教育的出路,就是要学校应该有的三种教育: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他特别强调,智力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奇心、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不仅仅是培养职业技能。他提出学生要向大师和经典学习,让智慧的阳光照耀学生的心田,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自然会走向成功。

我想,当一种思想从人之为人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人性深处光辉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哲人思想,应该说,周国平的认识有这个高度,因而深刻令人信服。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三

书是精神文化、思想意识构建的世界。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不仅是对灵魂与思想的充实,更是对精神与思维的拓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从书籍中汲取养料,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我利用暑期空闲,品读周国平的《守护人性》,让我获益良多。

周国平不是教育者,更不是教育家,作为一名哲学工作者,却能结合自己的哲学领域,能联系当前的社会教育体系,思考教育方面的问题,并有所成就。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件幸事,更是一种鞭笞。身处在教育第一线教师们,很多只有教育改革之心念,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常常不敢出声,总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当然,教育的改革不是几个人花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艰巨的大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来发现我国教育的痼疾,集力慢慢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相比周国平,我们有些苟且,面对种.种教育痼疾,却无力去做些什么。

周国平的《守护人性》,大胆写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弊端和种.种无奈。我们一面说减负,一面还在为了分数做挣扎,不仅累了孩子、苦了家长,更为难了老师。想象下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参加至少三个补习班,完成数小时才能写完的作业,考试考不好老师不满意,父母也责怪,这样的教育有意义吗?还有人性可言吗?不以成绩论排名,不以分数定输赢,能力远远比学历更重要的境界。这样教育才是一种理想的事业,教师才能够把握未来的教育方向,预知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让中国的教育看到曙光,让教育改革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守护人性》这本书从不同角度,用朴实而哲理的语言告诉我“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尊重人性。通读全书,我为书中的哲理吸引,也受益匪浅。今后我会用真诚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情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作为教师,我的理想就是站在讲台上散发我的青春活力,我的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我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我一直正确对待教师责任,我秉承“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教学生做人道理。我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勃发。我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我用书中那些质朴的哲理去点燃学生的希望。

“吾日三醒吾身”,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以此获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成为学生心中最亲近的人,这样才能真正把“守护人性”刻在学生心坎上。学生如花,是花终会开。老师就是那缕春风,静听花开的声音。读完《守护人性》,我发现我更加爱上了这三尺讲台,也爱上了学生们的淳朴。我在心底里默默承诺,今生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我也要把教师这份工作做好。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四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做“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做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因此,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甚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甚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做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把学生当做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因此,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利,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力,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选自《周国平论教育》,题目为编者所加。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五

周国平一定是个有读书强迫症的人,并把读好书作为追寻其独立精神生活的最主要途径。我觉得很可爱。周国平的散文不能纯粹地看做散文,作为哲学专业出身的他,文字间不经意透露出哲学专业味道;又正因为其专业出身,他的哲学散文不像很多所谓的人文哲学、处世哲学:周国平的文字没有功利性,没有“实用”性,不教你如何处世,不教你如何沟通,文字纯粹得有些倔强,巴不得全世界都不用理我,我就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难怪他会表述出:“灵魂永远只能独行”,“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通行。世间最动人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再加上他不爱面对媒体,不喜欢参与公众活动,更让这种表达成为某种身体力行。

周国平对精神世界有着强烈的追求。他否定读书的实用性,明知精神追求的徒劳而仍然坚持精神追求。在其多篇文章中透露对于现代人扭曲的生活追求的痛惜与不屑。他是一个执意活在自己世界和小圈子里的人,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选择了与文字为生。他研究尼采,从他对尼采思想的提炼和不断引用,也能感受到他对现代人精神追求的不满:“现代生活就像一道急流,人们拿着表思考,吃饭时看着报纸,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人们不复沉思,也害怕沉思,不再有内心生活,羞于宁静,一旦静下来几乎要起良心的责备。勤劳——也就是拼命挣钱和花钱——成了唯一的美德。现代那种喧嚣的、耗尽时间的、愚蠢地自鸣得意的勤劳,比任何别的东西更使人变得“没有信仰”。现代人只是带着一种迟钝的惊讶表情把他的存在在世上注了册。”

由此,周国平也是一个相当内省的人,主要的表现是写私人日记,并鼓励爱好写作的朋友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因为“写作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他至今保留着写私人日记的习惯,这些私人日记不是为发表为目的而写的。他至今最满意的作品仍然是《人与永恒》,因为那是他出名之前,完全没有出版意识的提前下的表达,最为内心、深刻、自觉、自由。我虽然算不上多么优秀的写作者,但我也在高中一年级到大学毕业后两年,坚持写了九年的日记,虽然没有每天都记录,倒也是隔三差五地写着。现在假期回家还时不时地翻阅,怀旧气十足的我,常常看得又哭又笑:原来我曾执迷于某人的文字,还尝试着模仿;原来我也有过小小的暗恋,还引发了无限的人生畅想;原来我也在青春的痛苦中做过哲学式的冥想。而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在一天天一页页中成熟成长。我觉得真正喜欢的文字的人都不会甘于只是读别人的文字,也要尝试做出自我的文字表达。

周国平的文字适合像我一样对内心的平静,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过往的追忆达到强迫症般的人,否则一定觉得他的很多表达过于自我、偏执,也难以体会他不断提到的人类精神生活的“非功利性”和“超验性”。“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我深有感触,只希望多读更多好书填补心智生活的大沟壑。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六

1、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2、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3、苏格拉底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眼前。莫洛亚引哲学家桑塔耶那的话说:“爱情的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4、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莫洛亚这本书的结尾句是说得很精彩的:“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5、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记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6、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记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7、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

8、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9、爱默生说的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

10、有两种自信:;一种是立志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表现感觉好极了。

11、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

12、人类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

13、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14、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

16、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17、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18、艺术境界和魔术境界都近乎游戏。区别仅在于,在艺术境界,人像孩子一样忘情于游戏,现实融为一体。在魔术境界,两者的界限是分明的,就像童心不灭而又饱经沧桑的成年人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着游戏,一边不无悲哀地想,游戏只是游戏而已。

19、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又算得了什么!”

20、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性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21、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22、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23、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人是注定要无聊的。

24、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境。

25、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26、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27、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28、塞涅卡说:只有不愿意理屈才是被赶出,而智者愿意,所以“智者决不会被赶出生活”。蒙田说:“死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候我们,让我们到处都等候它吧。”斯多葛派哲学家完全听不见灵魂的呼声,他们所关心的仅是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这种哲学至多只有心理策略上的价值,并无精神解决的意义。

29、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是两点:第一,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30、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

31、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中指这种思考。从积极方面说,宗教倡导一种博爱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32、面对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寿命均等值。随想:哲学总是在以各种神秘的姿态诱惑着我们人类思想的前行,而哲学背后的指示者就是世界。然而一旦诱惑成功,它却又立即嘲笑人类智慧的愚昧与无能为力,它让我们矛盾,在矛盾中悲观,却也滋生出超脱;悲观的便成了可怜的无谓的牺牲者,超脱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灵。

33、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人为,爱名声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励他们上进,对于成年人就不合适了。

34、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35、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36、诚然,抱着过时的信仰不放,或者无信仰而装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调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当我看见有人把无信仰当作一种光荣来炫耀时,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37、昆德拉:“明天当自然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谁会发现呢?……末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许没有什么比末日更为平静的了。”我知道他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整个心灵生活。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图自救、不复寻求生命意义的那一天到来的。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七

1、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2、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3、苏格拉底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眼前。莫洛亚引哲学家桑塔耶那的话说:“爱情的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4、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莫洛亚这本书的结尾句是说得很精彩的:“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5、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记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6、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记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7、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

8、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9、爱默生说的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

10、有两种自信:;一种是立志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表现感觉好极了。

11、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

12、人类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

13、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14、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

16、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17、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18、艺术境界和魔术境界都近乎游戏。区别仅在于,在艺术境界,人像孩子一样忘情于游戏,现实融为一体。在魔术境界,两者的界限是分明的,就像童心不灭而又饱经沧桑的成年人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着游戏,一边不无悲哀地想,游戏只是游戏而已。

19、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又算得了什么!”

20、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性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21、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22、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23、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人是注定要无聊的。

24、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境。

25、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26、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27、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28、塞涅卡说:只有不愿意理屈才是被赶出,而智者愿意,所以“智者决不会被赶出生活”。蒙田说:“死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候我们,让我们到处都等候它吧。”斯多葛派哲学家完全听不见灵魂的呼声,他们所关心的仅是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这种哲学至多只有心理策略上的价值,并无精神解决的意义。

29、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是两点:第一,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30、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

31、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中指这种思考。从积极方面说,宗教倡导一种博爱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八

毫无疑问,周国平的散文集《宝贝,宝贝》是其众多作品中又一部让人读之手难释卷,感动不已的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父爱,不断完成着对读者父性抑或是母性的召唤。

《宝贝,宝贝》真实地记录了周国平的女儿“啾啾”成长的经历,虽然都是些零碎的细节,读来却并不觉得支离破碎,丝毫没有“流水账”之感。书中那些精彩的描写时常会带给我新生命从诞生到逐渐成长的惊喜。孩子充满神性智慧的天真表达与童稚的声音,还有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天真表现与迥异的思维……无不带给我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

我在读《宝贝,宝贝》时刚刚做了父亲。初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让我在捧读《宝贝,宝贝》时更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悟。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细节,引发了我对自己孩子未来成长的无限遐想,是不是将来我也会像周国平无微不至地爱“啾啾”一样做一个“痴情的父亲”,儿子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有着成长的无限喜悦和些许烦恼,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健康、聪明、可爱,甚至如“啾啾”一般优秀。也许会吧,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都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从《宝贝,宝贝》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自由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悉心的照料。

简言之,就是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因为成长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雨露”。

《宝贝,宝贝》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记录下孩子成长的那些精彩瞬间,无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父母而言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对所有的父母而言则提供了一个“这一个”的成长样态,他们或可从中获得启发。于是,我也有了记录孩子成长的冲动,尽管我做得并不好,但是我仍从无聊的工作中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做了一些点滴的记录。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成长中的好多事情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地淡忘直至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痕迹,让我们在将来对其中的细节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成长经历的记录每一次几乎都是抢救性的。妻子做得比我好,她准备了个本子,试图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值得回忆与回味的瞬间。

周国平文章汇总篇九

知道我是一名教师,朋友送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给我。说实话,对周国平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他的散文,知道他常用散文的形式谈哲学,但从不知道他对教育还有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领悟,直到看到了这本《论教育》。虽然还没有读完,但一些精彩的句子已经深深启迪了我,在此记录一二,与同行们共勉。

“什么是教育?教育应使人获得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说的多好啊。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不能说他受到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虽然在劝人向善上方面不象宗教那样立竿见影,但也不能说教育的功能不包括让人变的善良,也许这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教育者的责任之一。记得在电影《2012》中黑人地质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不为他人着想时,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所谓的为他人着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善的表现,有了善良才会有同情;有了同情,才会有道德。正如周国平所言:“道德是建立在生命与生命互相同情基础上的”。可见,善良、同情、道德,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让学生变的善良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保护和鼓励他们对书籍的兴趣”。说的一语中的,的确,成人爱不爱读书往往和自己在童年的时候,有无对书籍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记得自己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就是《中国历史故事》,那是一本少年历史故事书,书中第一节就是盘古开天地,然后是三皇五帝夏商周,那是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在读的过程中我充满了好奇,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可能对书籍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现在的读书习惯也许也是受那时的影响。

“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为人父母,很容易,但做好父母却很难。父母不仅仅需要给孩子温饱,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人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重要是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我接触过一些有恋父或恋母情结的学生,他们大都在单亲家庭,孩子跟着父亲或母亲过。可见,亲情缺失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灵创伤是无法避免的。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原有家庭的阴影可能将影响他的一生,甚至成为他终身缺乏幸福感的原因之一。

“哲学就是不愿糊里糊涂的活着,要活的明白,是一种思考状态,是观全局的活动”。原来感到自己离哲学很远,其实我们每个人离它都很近,人活着就是思考,就是不断的看问题想问题。如何让生命存在更有意义一些,可能就离不开对生命的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让人的生命在精神世界的层面里成为永恒。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从自我反省的角度来教育思考,也许这是做为每一个生命个体最终能完善自己的最好的途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