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46:49 页码:10
2023年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汇总8篇)
2023-11-10 10:46:49    小编:ZTFB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同样的错误反复发生。导言部分是总结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出主题并吸引读者的注意。以下的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总结的要义和核心。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一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二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摧藏马悲哀(“藏”通“脏”)。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

槌床便大怒(槌通捶)。

古今异义。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

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

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觉的地方)。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

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今:下一次)。

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

渠会永无缘(渠: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后一年。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四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五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六

(一)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亦占有重要地位。

(二)指出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燕王拜送于庭。

5.秦王还柱而走。

6.卒起不意。

7.日以尽矣。

8.图穷而匕首见。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8.北蛮夷之鄙人。

9.图穷而匕首见。

10.秦王还柱而走。

11.诸郎中执兵。

12.左右既前。

(四)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进兵北略地。

2.秦兵旦暮渡易水。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樊龄期乃前曰。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其人居远未来。

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8.皆白衣冠以送之。

9.发尽上冠。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12.(秦王)乃朝服。

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4.群臣怪之。

15.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16.非有诏不得上。

17.箕踞以骂曰。

18.乃欲以生劫之。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七

1、《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它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的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编织幻想的境界。它还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诗人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特质。

2、《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反之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来表现它的内容。

3、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态度,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境界。

4、《离骚》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排内,既有利于包含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句一章,字数不多,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范本篇八

对比手法的运用。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与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万类”的自由与民生的压抑是暗比。

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万”言山之多,“遍”写红之广,“击”描画雄鹰矫健的身姿,“翔”描绘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我的四季》。

清晰的写作思路——四季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张洁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写了播种的春,耕耘的夏,收获的秋,还有在回顾的冬,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我的五样》。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衬托、对比、比喻等。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可贵,可它们和写作的笔一比,都不是最宝贵的。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爱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钟爱的理由。比喻运用也很妥帖,如“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