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33:55 页码:12
最新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通用8篇)
2023-11-12 14:33:55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提高自我认知和能力的过程。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精练,避免出现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总结范文中不乏闪光点和精彩之处,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和学习。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一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终于在搜狐视频见到这片子,20xx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着名律师着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

读书。

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着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

数学。

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着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

成功。

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andrew和john老到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nick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peter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有几个甚至说得上修长精干;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

坚持。

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着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女权主义那里不好说对与错,但是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在电影中,精英阶级的人基本只生个两个孩子,在优生优养子女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自己的人生进行自己的理想规划,比如喜爱园艺、带领板球队、组建乐队等,他们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中学大学、毕业以后也有很不错的体面高薪的工作。而底层阶级的那些长大后很容易生个三五个孩子,两段婚姻甚至更多,因为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冲动无序而导致孩子们更无序地出生,甚至他们年轻的儿子在也很年轻甚至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会生了三五个孩子。因此他们还未到衰老的时候甚至只有49岁就已经是一大堆小孩的爷爷奶奶了,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电影中他们被一大家子围着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有白人也有有色人,他们在五十六岁时候为自己的儿女辈找到了一个体面的工作比如邮递员而感到很欣慰,如果偶尔家族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则更是满面荣光。按照推测,他的子女应该基本是我们所说的80后。

那些结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门当户对阶级的人,这很正常,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阶级里有更广泛的人群交集和价值共鸣,里面精英阶级和上层的中产阶级在婚姻上倒是更为稳定,是因为理性的选择还是物质的保证?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离婚再婚的过程。当然,一段失败的婚姻会让人生更为不幸,除了让人对婚姻的某种信念散失而让人觉得沮丧,更是因为修正上一段错误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上端婚姻又留下一堆要负责的孩子而爸爸们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的话,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还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里算哪里,随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来乏味无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却有游刃的空间,而表面上自由随心却带来后续的混乱,最终是否能拥有自由和惬意却是未知。所以这个让我们深思,我们羡慕的不仅仅是精英阶级表面上所拥有的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或者更要研究他们能拥有并保持传承这种实力的潜在的那种特质。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或者就像局中人所说,而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这也是一种幸福;或者就像剧中人说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剧中人所说,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会有很多机会改变整个人生。

2

页,当前第。

2

1

2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二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有梦就要开始奋斗。别躲在一旁看着别人奋斗自己却在一旁观看,即使挫折多,困难多,也要学会跟失败大声说再见。汗与泪滴落在眼前,模糊了双眼,地球仍然公转自转,自己的世界自己主宰。人生苦短就别再留恋曾经,即使那是成功光彩的。

弄不懂爱是吗?其实很简单。即使被大雨淋过也还是想再淋一遍,总认为为了喜欢的那个ta是值得的。其实爱一个很简单,身边的人都认为ta不值得的时候,你认为值得,或许你看得出ta的好。别人不懂,也别责怪。有时候你的那个ta是单身,却不愿意接受任何的异性的时候,你会开心也会郁闷,好想去问下自己能否成为ta的另一半。而自己呢,却是由心的希望自己的那个ta幸福的,虽然有时看见喜欢的ta跟异性关系很好,也会不由自主的去吃醋,去埋怨。可,自己却是一点理由与资格都没有。

人生该谈三次恋爱,都说第一次是玩玩而已,第二次是刻骨铭心轰轰烈烈的,第三次却是相守一辈子的。所以大家现在喜欢的那个ta在恋爱的时候,也别嫉妒了,他们也未必走得到终点呢。或许只是想试炼一下爱情,试下爱情是什么样子的,感受一下爱情的冲动罢了。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为ta翘课,为ta做很多傻事。作为学生党的我,深有体会。每每的故事最后男主女主都是在一起很幸福,可现实毕竟也是现实,不可能有一个白马王子也不可能有一个白雪公主降临。

今晨,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名为《你若顽强到底,一切皆有可能》的署名文章,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一个是不敢面对挫折的少年,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一个是拄拐杖的残疾人,以顽强的生活态度,微笑面对人生。

着名的残疾人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告诉我们:“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最近处在崩溃边缘的一位同学,开始的时候,想把这篇文章直接转发给他,看他能否从中悟出点什么。而后一想,这些年给他讲了不少道理,也送了不少书给他看,结果他依然是我行我素,不计后果,把自己和家人逼得走投无路。

这个时候,让他看这种文章,也许根本无法静心浏览。不如,把我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结合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写篇文章发给他,让他读起来更清楚明白些。

这位同学在学校时就是我的好友,从小家庭环境优裕,学校毕业后,在良好的家庭背景下开始创业,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后来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背靠的“大树”瞬间倒下了,肩上的担子突然间重了起来,他的人生从此开始迷茫。

这些年,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似乎到处碰壁。他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够迅速致富,过上辉煌腾达的日子。于是,他瞒着妻子,用一些不成熟,甚至是子虚乌有的项目计划,以高回报的诱惑,向身边的亲戚朋友筹集了不少资金,最后,项目是无花无果,在“利滚利”的情况下,不久就出现“资金链”断裂,惹得债主满门,家里不得安宁。

濒临崩溃的时候,他给我发来一条信息:“我后悔当初的决定,这个社会如此现实,这些人如此势利,让我真的无所适从,但你不是那种人……”

看到这则消息,我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流泪。也许是我的一再纵容,让他越走越远。就如,今天晚上听到的一则故事,一个朋友在初中的同学会上,丢失了同学共同筹集的活动资金,从酒店监控里查到,那是其中一位同学的“杰作”,该事件以返还钱包而告终。

没过多久,该同学因犯事被判刑,同学们都忙着帮他跑关系,希望他能够被减轻刑罚。尘埃落定之后,一个同学由衷地感叹道:“早知道,当初那件事情就该报案了,让他尽早悬崖勒马,也不至于现在被判这么多年。”

想想这话也不无道理,说起来好像不够“兄弟”,事实上是在拯救一个人。我作了深刻的反思,让我明白了纵容是对他缺点的姑息,是对他生活态度的不负责。

之前放不下的,是怕伤害彼此间的友情,一个认识二十多年的好朋友,纵然有满腔的怒火,还是会替他找一百个理由,让谎言自圆其说,最终把指责变为奉劝,给他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他正视问题,悬崖勒马,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明知道理亏的他,嘴里总是不停地应承着,却依然保持着那种生活态度,幻想着能够一朝翻身,抓住机会就吹嘘鼓动,四处融资填补“窟窿”,结果到了难以弥补的地步。

此时此刻,我必须撕下他毫无意义的伪装,一针见血地告诉他:“你是懦弱的,因为遇到事情,总是选择逃避/你是自私的,因为不计后果,欺骗关心你的人/你是无情的,因为违背初衷,伤害自己的女人/如果你是好样的,拿出男人的尊严,用你的后半生,为自己正名。”

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没有良好的为人处事方法,前途是暗淡的。所以,奉劝朋友一句:若真悔改,还有半生。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三

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风景正是那千万颗在青春中奋斗的心,以及那千万双在天空中高飞的振翅,装扮着最美好最美丽最珍贵的人生季节—青春。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

励志。

李白曾说自己是李暠九世孙,郭沫若对此考证一番之后,认为李白在吹牛。先不说此事真伪,单说李暠,他是李广十六世孙,东晋年间在敦煌酒泉一带称王,他的两个儿子先后继位后一个战死,一个战败自杀。后来,李暠七世孙李渊建立唐朝。很多改变历史的大人物的出现不是因为祖坟冒青烟,他们做成的那些大事可能是一个家族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奋斗不息的结果。

一件可能至少要三代人才能做成的事,你家上两代人几乎没有给你打下任何基础,你想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在短时间内完成,结果很可能是把你自己活活逼疯。

很多年轻人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做那个,少年头转眼就白了,人生就这么蹉跎了。只是这蹉跎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有些人出身于上层社会,他们出生后直接就在所谓的马斯洛需求第四层嬉戏玩耍,他们纵使蹉跎,只要不犯大错,最后直到死也还是会停留在上层社会。而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可能一直很努力,但却始终只能在社会最底层垂死挣扎。

盲目的努力,其实也是一种蹉跎。只是这盲目可能并不是盲目者的错。如果按过去的说法,他们盲目是因为盲目就是他们的命。如果按现在的说法,他们盲目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万恶之源。

如果将上述两种说法综合一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所谓的命,很大程度上是他接收到的信息以及他是否拥有善于甄别、利用重要信息的能力所决定的。

什么是命?看过一个纪录片,介绍一种海鸟,雌鸟下了俩蛋,孵出两只小鸟。其中个儿大一些的小鸟猛啄个儿小一些的小鸟,并将后者推出妈妈的怀抱。其实后者也没被推出多远,只是被推出二三十厘米远,还在它妈妈眼皮底下。但它妈妈对它完全视而不见,任由它活活饿死在自己面前。而那只个儿大的小鸟则得到了很好的喂养。动物的命就是这样,人类的命亦大抵如此。人类不过是所谓的高级动物而已,而这个“高级动物”的称号还是自封的。

什么是命?那些基因特别优秀的男人,女人会倒贴钱想方设法跟他结婚生孩子。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女孩儿,长相非常一般,身高一米五左右,她最大的优势是她父亲是副县长。十几年前,这个女孩儿“娶”了这样一个老公,身高一米八五左右,长相和周润发有一拼,有时我甚至觉得他比周润发还要更帅一些,但就是家里穷得一塌糊涂。最近我还见过他,他依旧那么帅,现在也混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了。

什么是命?我曾跟别人开玩笑说外表如村上春树、郭敬明或安妮宝贝那样的人会去写小说,你觉得外表如金城武那样的人会去写小说吗?外表如金城武那样的人,没时间写小说,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小说。

什么是命?杜甫说文章憎命达。其实在杜甫生活的那个年代,一个人能写文章,这已经不是一般“命达”了,这可能是其祖上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李白如果出身于唐朝平民家庭,他可能连认字的机会都没有。李白一生到处漫游,你知道那要花多少钱吗?很大程度上,物质基础决定了精神境界。而所谓的精神境界,某种意义上,其实亦是一种善于甄别、利用重要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命?陈胜曾问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可能不知道,他要干的事,需要他的上几代人为之蓄势。盖世功名恰如绝世美人,均在云端之上,从来都是有势者得之。无势可依者欲得之必须谋势,而谋势之术可能同样需要至少两三代人学习摸索并且传承给子孙。当然,肯定也有人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通过自学慢慢学会了谋势之术,只是这需要大量阅读史书或其他领域的经典,同时也需要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得到过相对较好的教育。也就是说,他们要有条件做很长一段时间的有闲阶层(这个条件通常需要其家庭或家族直接给予或间接给予,这个条件就是所谓的“种”,或者也可以被称之为“命”),进而充分学习,充分尝试,然后再去谋求充分发展的机会,即谋势。而所谓的谋势,究其本质,同样需要借助善于甄别、利用重要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命?高富帅用多年时间追求一个美女是情深似海的痴情;穷矮丑用多年时间追求一个美女是臭不要脸的纠缠。高富帅挑逗美女,会被视为调情;穷矮丑挑逗美女,则会被视为骚扰或猥亵。

什么是命?众所周知,屌丝有男亦有女,都说男屌丝几乎不可能和白富美在一起,女屌丝和高富帅在一起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吗?很多女屌丝最大的错觉就是以为自己只要鄙视男屌丝就可以证明自己不是屌丝了。但现实却是,女屌丝十有八九最终还是只能和男屌丝相亲然后结婚。这就是残酷的真相,这就是命。很多女屌丝说高富帅结婚后对老婆更好,既浪漫又专一,然后把自己身边的男屌丝贬得一文不值,说他们low到极点。唉,屌丝何苦鄙视屌丝?这种鄙视,究其本质,是在潜意识里自己鄙视自己。

年少轻狂时,不知所谓的“命”为何物。最初满脑袋都是情啊爱啊,其实就是被流行文化彻底洗脑了。后来从爱情梦中惊醒了,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读了几本心灵鸡血书,就妄想扼住命运的喉咙,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被命运压在身下各种蹂躏。

某种程度上洞悉自己的命以及某些死都无法突破的局限后,比原来轻松快乐了很多,大概是因为不再满脑袋只想未来了,可以从当下眼前发现一些让身心沉醉的奇妙情境或诗意瞬间。只是还是不甘心,还是想革自己的命。

“革命”这个词,最早见于《周易》。读《周易》时,发现很多名人的名字都取于本书,而且冥冥中似乎真的影响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或气质。例如蒋介石,他这名应源于“介于石”。再例如莫文蔚,她这名应源于“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文蔚”大意是像豹纹一样美丽神秘,这和莫文蔚的气质还真挺契合的。

读完《周易》后,又粗读了一遍命学经典《滴天髓》,对于天干地支、五行五气什么的肯定不可能一下就研究明白了,但对清气、浊气、真神、假神什么的似乎还能粗浅理解一点点。读《滴天髓》和读《周易》感觉差不多,用这类书算命我不知道是否靠谱儿,我也无意用这类书里的理论给自己算命,我研究这类书,更像是研究一种行为心理学。我只是想了解一下除了那些例如出身这种个人无法选择的因素之外,我能通过哪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还有很多奇书,类似于《周易》和《滴天髓》。读这类书时,会很想革自己的命,运用一些看似很神秘其实特质朴的道德方法论,运用一些所谓的霹雳手段。

一个人想要革自己的命,首先要在最大程度上认清自己的命。这就好像一个屌丝青年想要逆袭。

成功。

首先要坦然面对自己就是一个屌丝这一事实。坦然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屌丝只是一定不要因此而同情自己不要自怜自伤自怨自艾。

所谓认清自己的命,主要就是搞清楚你最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全力去干那件你最想干且能干的事,你可以将其视为你的理想。当你为了干这件事而奋斗不息,你的命自然而然会发生改变。

除此之外,想要认清自己的命,还需要不断。

读书。

大量读书大量阅读经典书籍尤其是大量阅读经典史书。大量阅读经典史书可以让你更深刻地认清自己的命让你知道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才能革自己的命。

想要革自己的命,一定要有超越物质的自由心态。只是这种自由心态,通常需要在很坚实的物质基础上慢慢习得。还是那句话,很大程度上,物质基础会决定精神境界。当你的物质基础有了较大改变之后,你的心胸、眼界、社交圈以及你的一些重要能力自然随之而改变。也就是说,你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你甄别、利用重要信息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在中国古代,很多看似轻视物质的“圣人”,其实都过着妖童美妾酒肉臭的生活。还有古代的僧人,他们也会轻视物质。但事实却是,古代很多佛寺占有大量土地,其佃农妻女的初夜权甚至亦归僧人所有。那些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很贫乏的人,假模假式地在轻视物质的同时空谈精神,可体验如压迫者般附庸风雅的乐趣,只是其两腿间的生殖器却是事实意义上的“被压迫者的生殖器”。

很多时候,想要缓解焦虑进而让内心宁静,物质财富比精神财富更管用。北京国家图书馆里精神财富够多了吧,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北京过着极端穷困的生活,估计国图里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也很难让他获得内心的宁静。

怎样才能不再因为钱而烦恼?有这样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实现财务自由,第二个方法是自杀。

估计你对自杀应该没什么兴趣,所以我们还是谈谈财务自由吧。某种程度上,财务自由是所有自由的基础。如果说自由是能力要比欲望大很多,那么财务自由就是赚钱能力要比消费欲望大很多。所以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可以朝这样两个方向努力:一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二是不断减少自己的消费欲望。也就是说,财务自由不一定需要赚很多钱,如果你能深刻了解消费社会的各种骗局,如果你能摆脱消费社会强加给你的那些虚假欲望,只关注你内心最真实的欲望,那么你并不需要太多的钱,你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想要实现财务自由,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修炼心性,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给你的欲望做减法。否则即使你资产过亿,你依然会感到心烦意乱。欲壑难填的人永无自由之日。巨额财富不会让你感到自由,真正让你感到自由的是虚假欲望很少的生活。

其实一个世人眼中的所谓穷人也能实现财务自由,只要他是一个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只要他能运用自己的独特智慧超越盲目愚蠢的物欲以及那些让人付出高昂代价的世俗偏见。事实上,如果你无法超越这两个无形的敌人,无论你赚多少钱,你都不会感到自由。

想要革自己的命,很有必要做到所谓的“当下不杂”,这可以让你最大程度上避免自身资源的无谓浪费。因为当下不杂,所以内心宁静。内心宁静是最强大的人生之力。

想要内心宁静,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需要一个极简的人生最主要目标,或者你也可以将这个目标称之为理想。

你为什么痛苦焦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什么都想要。都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其实想让现实丰满,很有必要让理想骨感,最好骨感到只剩一副骷髅骨架,或者只剩一个骷髅头骨,静静凝视着它,在心里对自己说:怕什么,你会一直活到死的。

需要提醒你的就是,对于你视之为人生理想的那件事,如果你只是去做,你可能永远都做不好,但如果你用游戏者心态去玩,却有可能玩得很好。一旦你玩到极致,还有可能会名利双收,虽然这名利可能是你原来根本不想要的。

对于一个真正的理想青年来说,用游戏者心态去实现理想是人世间最快乐的事。

还有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你一个人独自生活,想超越世俗价值观,其难度相对而言要小一些。但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想超越世俗价值观就很难了。只是如果你想革你自己的命,革你家人的命,为了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你想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么选择运用超越世俗价值观的方法,要比选择运用遵循世俗价值观的方法更有效。这就是所谓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是屌丝青年通过自我革命完成逆袭的必由之路。

世界上美丽的东西千千万万,却没有一样比年轻更为美丽;世界上珍贵的东西数也数不清,却没有一样比青春更为宝贵。我们是多么值得骄傲多么让人羡慕啊!而我们若只是挥霍光阴,只是享受,不去奋斗拼搏,那我们真的算拥有青春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有发愤图强,努力耕耘才能做到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生,才能拥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青春。

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风景正是那千万颗在青春中奋斗的心,以及那千万双在天空中高飞的振翅,装扮着最美好最美丽最珍贵的人生季节—青春。将青春变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发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昭示着一代伟人奋斗的青春。他们的青春因充满奋斗和激情而洋溢着美好,而今,青春正我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能容忍青春在我们手中白白流逝,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虚度光阴,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了结生命,那么就让我们在青春时节奋发吧!让青春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书写一卷有声有色的人生。

青春在奋斗中展现美丽,青春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奋斗拼搏之中。就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他搏风击雨中,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拥有青春的我们,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扬起奋斗的帆吧!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断前行,展示我们子一代人青春的壮美与力量,让我们就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吧!让青春之歌扬出昂扬的旋律,让我们的声明发出耀眼的光芒。

奋斗抒写无悔青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青春虽然只是一小段,但当你白发苍苍回首时,你会发现曾经拥有的青春依然会在记忆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青春无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我们只有把握好青春的每一天,在激流中涌进不断拼搏,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我的青春是无悔的!。”

雷锋。

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因此唯有奋斗,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朝着我们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真正而又无悔的青春。

青春的世界里,不需要固结你的思想,只有追寻美好的梦想,人前方荆棘丛生,我们都要持之以恒。让我们像江河一样,向着大海不断奔流吧!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谱写青春的音符,留下奋斗的足迹。

用我们的奋斗和梦想扬起青春的船帆,当我们努力拼搏地摇浆时,成功的闸门也会慢慢地再为我们打开,我们将享受一份青春的美好,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有一位娱乐记者朋友,约我出来聊天。他和我说,受不了在北京生活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他经常接触各种明星大佬,与他们谈笑风生,出入酒店豪车,来回有人接送。可是另一方面,他蜗在一个十平米的出租屋,解决不了户口,一个月拿着加上车马费刚够维持自己表面光鲜生活的薪水,真正有事时,他所认识的那些大人物,也没有人会把他当一回事。

他说,自己的生活犹如奇幻,今天见,明天和喝茶,很容易感觉自己非同一般,是个人物,在朋友面前也倍有面子。可是当他回到那个狭小的出租屋,才会被一闷棍打回现实。

我还有一位朋友,在金台夕照旁边的一家全球顶尖审计所工作。他说,每当他走进公司那座宏伟的大楼,总会有一种无以复加的优越感,感觉这家全球前四的会计事务所,连带着把自己也捎带成了全球最顶尖的4%的人才,而出差的豪华套房、不错的收入待遇、黄金的工作地段,也确实加重了他这种感觉。

然而,与他说话时,与他年纪不相称的白发,以及眼角里掩饰不住的一种恭顺自卑与自大狂傲混合而成的光芒,却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他有着和我那位记者朋友一样的困扰。

这就是北京,在这里,十三亿人中生物链的顶端与生物链的底层发生交集,从而制造出百年孤独般的魔幻效果。这一刻你还在充满着汗臭的一号线车厢,那一刻你已经与某位大人物见上了面;这一刻你还在充满异味的出租隔间,那一刻你已经出现在富丽堂皇的会所;这一刻你口里还满是andy如何,mary怎样,那一刻你却捧着一碗岐山臊子面大快朵颐。

这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或大或小地扮演着一些角色。可正是因为这出戏过于华丽,很容易让本来不过是场务、龙套的你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主角是导演是制片。然而事实上,如果把北京比作一台昂贵的机器,你不过是组成这艺术品的千万枚普通螺丝钉中的一枚。

可误会是那么的容易产生,尤其容易产生在那些刚刚开始追逐梦想的年青人的脑海里。口头上,参加过某某超大型国家活动,出席过某某高级会议,筹备过某某特大型项目,在某某国字头机关工作,见过某某通天人物,都是你们在老家朋友、在家人面前的谈资,都是你们足以骄傲的资本。可是在心里面,到底如何,冷暖自知。

我所在学的学校,大家很以去一个部委为荣,那里可以参加很多国际级活动,可以去到世界很多地方,可以陪同很多要员,可是在这个有着超过6万人的巨型怪兽里面,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底是什么情况,只有在梦想破灭时才能说得清。

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很容易就掉下去,而且执迷不悟。偶尔会上一下应届生网的论坛,我可以在这里很容易地看到大量地大学生求职者做这样的表述:去(通常是某500强企业或者某国家机关),是我追求的梦想!

同时,还不乏成功者,以一种功成名就的语气写下一篇篇笔经面经。当然,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作为一个起点,足以值得骄傲。可是把这当做梦想,当做追求与目的,在我看来未免有些睡眠太浅,梦太杂多。

而这里面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去了500强,似乎自己也就是500强了,去了国家机关,似乎自己也就是代表国家了,就好比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就好像自己也就漂亮了,买了一本有深度的书,自己也就有深度了。

可是,我经常喜欢站在国贸一些高楼的高层往下俯视。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两种东西,一种是工地,密密麻麻的建筑工人在忙碌。一种是白领,熙熙攘攘挤来挤去。在那个高度上,你实在分辨不出这两种人的区别,你也看不出哪个在昂着头意气风发,哪个在低着头卑微渺小。

一样的微不足道,一样地好像工蚁一般乞食奔波。实际上也一样,他来自左家屯,你来自张家庄,你参与了国际顶尖项目,他还参与了鸟巢的工地建设。他最后回到了左家屯,你也必然回到张家庄。

北京这个大舞台,就是这样容易让卑微好似高贵,让便宜好似奢华,让自卑好似自信,让虚浮好似深邃,让你好似个人物,让你觉得自己不是自己,让你丢了根,忘了本,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欣欣然加入一场又一场的演出。可是,戏总有终了时,那时,你才会发现你得到的仅仅只是一盒盒饭。

年轻的逐梦者,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以为自己追求地最正确,以为投行证券机关出国国际化英语奢侈品夜店豪车是自己的梦想。可是在我的眼里,我宁愿去佩服那个大学毕业开餐馆创业的小男孩。同样是螺丝钉,我至少觉得那个来得踏实牢靠。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四

任何一株花草树木都不急,万物从容。

在一年中,它们都要开花一次,都有属于自己最美丽的瞬间。它们不提前,也不滞后,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它们都知道,造物主早就安排好了,每株花草树木只有一次开花的机会,不会多,也不会少。梅花开放的时候,桃树静静地看着。白玉兰翩翩坠落的时候,茶树知道该它们上场了。池中的鱼儿也不急。它们急什么呢,要赶路吗,吃饱了还要更饱吗?不是,它们只需要在水里游来游去。

有一种花叫月月红,它就很急。只要看见有别的花在开放,它就嫉妒。上帝是宽容的,说,你要是想开花就开花吧。一年四季只要有别的花开放,它就要开放。一年四季总是有花开,于是它一年四季都开,人们叫它“月月红”。由于它太急了,只知道开花,没有想到积聚能量,蕴藏芳香,所以开放的时候,人们只看见它很红,看不到其他的好,有点儿轻看它。

植物开花只是自己好玩,轮番做游戏,或者开给它们的情人看的,惺惺相惜。它们的情人是谁呢?它们从来不会告诉人们,大约是那些蜂蝶吧。

这些花草从来不急,有没有人看见,都不急。

况且,没有人看见,就不开花了吗?

不要急,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急,大师从容。我见过多少人匆匆走过,可是,走得再快,快得过时间吗?时间最终将他们甩在身后,慢慢塞进历史的压缩文件。走得慢的人,时间陪着他,慢慢前行。他们慢腾腾地起床,浇花,打坐,看落日,从来不理会时间。这些人往往就是大师,各方面最成功的人,至少是活得最长的人。所谓大师,其实就是那些耗尽一生,成功一次的人,就像那些一年花开一次的万物。

要迅速生活,时间就走得快;要永久生活,时间就走得慢。匆匆忙忙跟时间赛跑的人,不还是想多赚取一点时间吗?有人花钱买时间:打的、坐飞机;有人舍命换时间:熬夜、加班。他们费尽心机赚取了一点时间,其实也就是用来换取钱财和荣耀而已。可是等他们有了钱财,有了荣耀之后,还是要用钱财和荣耀换取时间啊!况且,跟时间赛跑的人,总是容易出事故,跟交通事故一样,有多少人倒在时间赛道上!

释迦牟尼不关心理论,只关心生老病死。阿难会背所有的佛经,可是,他成不了佛祖。桃花不模仿荷花,桃花开放的时候,荷花也不急,不羡慕;大师不模仿别人,别人成功的时候,大师也不急,不羡慕。

万物从容,大师从容。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五

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

活着就是一场寂寞与孤独的修行,无论高尚与卑微,都要强烈追逐自己的命运,只有你想要,然后才可能拥有。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痛苦,或欢悦;或雨雪纷飞,或阳光明媚。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时时更新自我,才会在逆境中成长。

真想有一天,放下一切,去远方,不想后果,去流浪。私奔吧,哪怕一个人。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岂见繁华。曾经再美,不过一纸空谈;脚下艰难,却是直指明天。命运给予你的,无论好坏多少,皆需认真面对、坦然应对,遗憾丛生才叫生活,瑕疵偶现才算真实。

笑看落花无语,从容向晚,淡然婉约,在心瓣优雅旋舞的瞬间,美丽一生。

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当你偶遇不顺、待遇不公、遭遇不幸,就收藏这张图,多品味,多揣摩,多体会。坦然接受平淡的生活、从容面对人生的无奈,才能做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人生的真正滋味,唯有静者才能尝得出。只有淡然面对纷繁世事,宠辱不惊地正视自己的生活,才能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时光永远不会逆行,把握好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清晨。

人生最美是淡然。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渴求的.少。成熟的人,不是靠别人给你快乐,而是自己去争取。快乐不是常常都有,能把地狱一样的日子过得像天堂一般快乐才算自己的成功。而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出一个好的心态,使自己无时不快乐。

踏实一些,不要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人生要学会乐观。我们皆如一粒凡尘,不论步履深浅,管它路途远近,走过的多数被遗忘,任谁都无力在身后留下什么。有些时候,过去很模糊,不必时刻回忆它的形状;未来很遥远,无须疯狂想像它的模样。不懂的多了,烦恼反会少点,看透的多了,快乐躲得远些,生活本就如此,需要我们用心面对。

真正的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会被一切压倒,迎着朝阳,我在路上。

生命是一场纷纷扬扬的花事,怒放总是最美,却是如此短暂,就算再留恋枝头,亦会在岁月的催促中凋零枯萎。落花不言婉辞树,流水无情悄入池。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想抓住,可总也抓不住的,是时光。人生要自强。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自力自强。

想念小时候,那时对我们来说人生最艰难的决定只是到底要用哪只蜡笔。

人生的绝境,往往也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假象,你的生命里没有所谓的过不去的境遇。很多时候,我们在违心地选择、无奈地生活着,现实时常左右着我们的意愿,残酷地摇曳着我们的灵魂,一切多是虚无,鲜有真实。要注重保持自我,遵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唯如此,才能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别人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

曾经的错,就让它错吧,留给岁月去冲刷;今天的路,仔细审视,好好把握,别让当下的蹉跎与荒废,酿成往后的一声叹息。我们一生都在错过:在渴望长大中错过童年,在迷茫困惑中错过青春,在狐疑猜忌中错过人际,在平庸麻木中错过机遇。我们悔恨昨天的错过,今天却在一成不变中错过着,于是人生一错再错。

我们都像小孩,胡闹是因为依赖你;懂礼貌,是因为你是外人。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六

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

励志。

我初中的政治老师。她当时30岁左右,是学校里的业务骨干。讲课不用看书,随口让学生翻到某页某行,复述课文一字不差,应该是倒背如流的。那个学校是重点中学,而她专门带毕业班,并且同时带三个毕业班,同时还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她在教室里非常自信。我是矮个,坐在第一排。深深地记得她仰着头,流畅得像瀑布一样,响亮地说出许多话的样子。

她的装扮也很时髦。学校的环境很朴素,哪个老师修眉毛了,哪个老师今天的衣服有点透,都会被学生们议论一番。但是她好像也不忌讳,一直都精心把自己的烫发保持得很好,在夏天要来时她总是全校第一个穿裙子。别的老师都骑黑色的永久轻便车,有一小部分骑彩色的女式车,她骑一辆山地车。在小城里,当时只有在街上混的最时髦的混混才骑山地车。当她骑上那辆车时,如果喊“老师好”,她会格外有精神地点点头,似乎很喜欢她的车。

她的儿子当时五、六岁,有时候带到办公室去玩,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师们都喜欢逗他,很活泼。听说她的丈夫在刑警大队当大队长。那时候我虽然很小,也能够感觉到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是很美满的。

过了大概3年,我回老家,在街上见到她。她一个人在路上走,头发灰灰的,毛茸茸的一团,眼睛发直,佝偻着背。我喊她,她只看着我,嘴里嗯了一声。但我知道她什么都没想起来。我想再和她寒暄几句,她却走了,不仅没有礼貌,甚至连活气都不怎么有。

我觉得很奇怪,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过了两天去拜访另一位老师,随口说起这件事,他竟然告诉我,她家出了事:她的丈夫被黑社会雇凶砍杀。

她整个人就崩溃了,开始自言自语,冲空气怒斥或哭。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找不到凶手,也不再有人理这件事,她现在每天所做的事,就是写很多信,发到各个地方,公安厅,国务院,江主席等等。但是没有一封信有任何回音。

那个老师说,应该在县里的邮局就被截下来了吧。孩子被奶奶带走了。她的岗位已经从教学调到了图书馆——其实我都不知道我的中学还有个图书馆。

我回去问爸妈,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我很震惊,就问:难道就这样了吗?他们家难道就这样了,没有人能干点什么吗?爸妈对我说,你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如果人已经疯了,别人更不会帮忙。

又过了些年,我又听妈妈说,老家的一个单身女人,儿子在学校被小痞子打死,凶手逍遥法外,她要讨个说法。孩子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她独自抚养这个儿子,家里还有一个老人是孩子的爷爷。

用了三年的。

时间。

求告无门决定自杀引起关注。

这里有一个细节,她和老人商量过,到底是谁去死。最后她决定,自己去。她去了省城,在省政府的地下停车场里死去。

那三年上访的其中一次是这样的:她听说县教委在政府隔壁的政府招待所里开会,就去了,在围墙外查看进入那个院子的小门上锁没有。这时她被一个经过的女人抓到,在路边用高跟鞋踩她的头,踩到她哭,又踩到哭不出来。

跺她头的女人,是我一起长大的一个姐姐,小时候还觉得她很漂亮。她毒打那个女人,并非因为做截访的工作。她只是个不相干的人,恰好遇见了她,知道她的事情,就想欺负她。

听说这件事以后我没有再见到过她,也无论如何想象不出那个漂亮的姐姐踩人的样子,也想象不出人怎么能无缘无故地坏,也没能接受“对,就是会这样”的现实。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它看上去和别的地方差不多,都一样肤浅而宁静。

后来一位亲人患了癌症,他的妻子去陪护。大手术,不眠不休的陪护,住院四十天回来,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怎么睡觉,但是剩下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受不了的时候就自己跑到厕所里去哭一场。她说:要疯还不容易吗?我要是撒手疯了,还有谁能像这样照顾他,两个孩子怎么办。

再过了两年,她丈夫终究还是因为癌症去世了。在亲人还都穿着孝衣守灵时,她竟然已经能说起笑话了。她规定自己每天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要振作起来,因为她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她不能倒。

再后来我又大了一些,在网上就常看到看到有的人抵抗拆迁,在自己的房子上自焚。前些时候,网上有一个妈妈,因为幼女被,不服审判一直上访,被抓起来劳教的事情。网上许多人发出呼吁,然后被放了,但是她还不放弃,还要上访。她的家里全部都是法律相关的书,她一直在研读,说话思路条理都清清楚楚,没有疯,不自杀,心沉似铁。

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发过这篇文章,也被不少人骂。说我矫情,若无其事地要别人坚强完全是傻逼的行为。其实,因为那个站熟人太多,我没有提过那个丈夫去世后规定自己每天哭一个小时的妻子,就是我妈妈。

我也没有提过在爸爸去世一年后,我才刚考上大学就患上重病,卧床不起,当时不知道还能不能好,可能会瘫痪或者死掉。又是我妈妈去北京照顾我,看着我躺在床上,不但不能自己翻身或抬头,甚至连水杯都端不起来,她就自己出去,到一个空旷的场地独自痛哭。那可是爸爸刚去世一年,这个家庭根本还没能从那个打击里恢复,就接踵而至的灭顶之灾。

在北京治疗三个月后觉得没有希望了,医生都不怎么搭理我了,说住院也没有什么意义。然后她从北京跋涉20xx公里,把我一脚一脚背回家。她到处寻访奇怪的方子和疗法,把我背到各种各样奇怪的地方去治疗,并且自己研究医书,自己试药开药,在自己身上试针,自己给我打针。半年后,她把我治好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啊。

我觉得苦难绝对不是应该被称赞被崇拜的,如果可以选,一定不选它。如果遭受了苦难,只能像钢铁一样活下去。痛苦无法消解,你不能崩溃,不能发疯,不能死。越是不幸,越不能不幸下去,因为不幸本身没有用。要像钢铁一样活着,因为没有别的选择。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自从开始健身后,就常常跟我分享她健身方面的事情。比如私人教练的费用昂贵。一周她要去健身房三次,每次都累得跟狗一样。还有教练让她做到了很多以前她觉得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像扛着30kg杠铃做深蹲之类的。

坚持。

运动。结果大家都猜得到:朋友瘦身。

成功。

身体曲线开始展露身材越来越赞和她一起健身的小伙伴则改变不大。

听完她的分享,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坚持、毅力”之类的,然后就是“有钱又有闲的人呐!”我自己跑步多年,今年开始练习瑜伽,无论是跑步还是练习瑜伽,想要长期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常常要和身体的不舒适甚至痛苦呆在一起。就像我的瑜伽老师每次上课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做这个体式时,如果你感觉到身体的哪一部分疼痛,请带着呼吸跟这个疼痛呆在一起。

除此之外,你买锻炼的装备也需要花不少钱,比如跑鞋,gps跑表,运动服装,瑜伽垫等。我不是一个装备控,但是花在运动装备上的钱已经有几千了。不少“装备控”,和“比赛控”,他们除了花大量的银子,还花了很多精力学习与运动有关的知识,比如“耐力运动员的饮食”、“新手如何制定马拉松备战计划”等。

如果你要找专业人士指导你运动的话,费用近年也在不断上涨。一位跑马拉松的朋友告诉我,他如果陪人进行跑步练习,一节课的费用是500元左右。所以无论是运动本身还是买装备,学习运动知识,都需要金钱和时间的支撑。

一位当健身教练的朋友,曾和我说这样一段话:肌肉这东西可不是乳沟,你随便挤挤就有的,你得花大把的时间在运动上,要坚持不懈地运动,要注重饮食,配合着吃八百块一桶的蛋白粉,也许你还需要另外花大把的银子请私人教练,才能拥有那么几块漂亮的肌肉。

听起来,运动这事情似乎总跟时间和金钱脱不了关系,还跟强大的自律和意志力密切相关。由此我得出一个推论:好身材也许就像奢侈品,并非大多数人能够拥有。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好身材是属于富人阶级的。这里的“富人阶级”不仅仅是有钱人,他们还是时间和精力上的富人。我称他们为“真正的富人”。

为了证明我的推论,我举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为例。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一些来自保育院,一些是工薪阶层之子,一些则是上流社会的后代。每七年,他们的生活都将被追踪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一直到第八个七年的56岁。

导演拍此片最初的目的,也许是想表达英国社会阶级难以逾越,贫富分化,阶级分明,穷人的孩子会继续穷下去,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这一社会现实。这部片子现在拍到他们知天命的年纪,也确实符合了导演的看法:大多数人的人生是一张测绘好的地图。只有一两个孩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一个名叫尼克的农家子弟,他考取了牛津大学,后来移民到了美国,成为了着名大学的教授,顺利成为精英阶级的一员。

这部纪录片,让当时的我挺受震撼的,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发现这些人在三十岁之前的变化并不大。7岁的孩子大多都是天真可爱的,二十几岁时,女孩都年轻漂亮,男孩都英俊帅气,但是在三十岁之后,他们发生了相当剧烈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身材。

穷人开始发胖变秃,面容憔悴,20多岁的俊俏模样一去不复返,身材长相都长残了,生活也越来越糟糕,他们生下的孩子也是年纪轻轻却很肥胖。而富人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身材,体型修长挺拔,他们甚至比年轻时候的自己看起来更有风度,更优雅,更成熟,更有魅力。尤其是女性,她们不仅身材好,气质上也显得高贵优雅。而富人养育的孩子中肥胖的也比较少。

这是不是符合我之前的推论:好身材是属于真正的富人阶级的?

关于这一观点可以有很多的理论解释。解释一是哈佛大学的教授穆来纳森的研究结果:“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一个穷人或者一个过于忙碌的人,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满足当下的需求,比如穷人想着下一顿饭在哪里,忙碌的人要赶紧完成最紧急的任务,所以他们没有“带宽”去为将来打算,替自己安排更长远的发展,比如花时间花精力去运动,为了以后拥有一个好身材并一直保持下去。

解释二是意志力的有限性。每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有一个固定的量,你从同一个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不同的任务。一旦你在a事情上消耗了许多意志力,那么你在b事情上就会力不从心,难以自控。比如穷人因为花太多的意志力在获得下一顿饭上,他就没有意志力用在身形锻炼和饮食控制上了。如果我写了一整天的书稿还做一顿晚饭,你让我晚上再去跑步,我通常无法做到,因为意志力被消耗光了。

不过心理学家提出了解决办法:降低意志力消耗,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方法是形成习惯,一件事一旦形成自动档,对意志力的损耗就会比较小。如果我养成跑步的习惯,那么当我跑步时,意志力消耗就会少很多。

也许我还可以用以上的两个解释,反过来说明为什么有的人原来跟你差不多,都是屌丝,他后来却变得有钱有闲还有好身材。因为他不断努力,拥有良好的习惯,培养起自律自强的精神,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带宽”来面对未来。

我相信那些能够控制住自己体重的人,可能家庭条件会比较好,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优秀的习惯,良好的自律与强大的毅力,能够坚持不懈地朝着某一个目标迈进。好身材的背后,极可能是他或她十几年如一日地控制饮食、按时运动、遵守规律的作息。这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

所以也有人说,好身材是自我修养的外在体现。年纪越大,维持一个好身材就越需要自律精神。这样的自律是一种上升力,需要强大的心智力量来支持。而培养出这样的心智力量,又需要之前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所以,那些能够保持好身材的人,值得大家钦佩和学习。也许当你能够拥有好身材的时候,你也正变得有钱和有闲起来了。

2

页,当前第。

1

1

2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七

美国街头,一群年轻人手拿调查问卷,让来来往往的路人为两款车型打分。大家看到,问卷上的a款车型柔美温和,b款车型则狂野奔放。很快,路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给两款车型打了分数。

几天之后,一个名叫菲比的小伙子集中整理了这些年轻人手中的问卷数据,然后提交给自己的上司——美国通用汽车总公司产品开发副总裁罗伯特·a.卢茨。原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刚开发出一款性能优越的汽车,但公司高层对车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觉得应该给这款车配上柔美温和的车型,另一部分人却觉得狂野奔放的车型更有市场。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卢茨提出让大众选择、决定新车的车型。

助手菲比给卢茨提供的调查数据一目了然——满分是10分,a款车型平均得分7.5分,b款车型平均得分5分。卢茨扫了一眼总数据,然后拿过菲比手中那一沓厚厚的调查问卷,一张张地翻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开心地笑了起来。菲比问:“您是否决定推出7.5分这款车型?”

没想到,卢茨坚定地回答:“不!我们要推出只得5分的这款车型。”看着菲比一脸不解的表情,卢茨向他摊开了手中那一张张评分表:“你看看,得5分的车型,很多人给它打了9分和10分,也有很多人给它打了1分甚至是0分,这表示,有人疯狂地喜欢它,有人则极端厌恶它;而得7.5分的车型,问卷里的打分几乎都是6分、7分、8分,这表示,没有人讨厌它,但也没有人对它非常有激情。现在的汽车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拥挤,所以,只有狂热的少数人最有可能购买我们的新款汽车。那些给b款车型打9分、10分的人,正是我们要挖掘的潜在客户!”

卢茨的独到分析让菲比心服口服。很快,通用汽车公司按照卢茨“为少数人而开发新产品”的思想,推出了狂野奔放型的新车。卢茨的眼光果然精准独到,这款新车一上市就受到了一部分人的狂热追捧,很快销售一空。

通用汽车公司的这次成功,带给了许多企业一个深刻的启示——推出新产品,多数满意往往比不上少数狂热。这是因为,多数满意的人的内心常常只夹杂着喜欢的情绪,而少数狂热的人的内心却一定夹杂着购买的欲望。后者,正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空间励志日志美文摘抄篇八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忧郁少一点。开心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分离少一点。相聚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欺骗少一点。真诚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哀愁少一点。愉悦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冷漠少一点。关心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孤独少一点。热闹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无聊少一点。有趣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背叛少一点。忠诚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阴霾少一点。阳光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烦累少一点。轻松多一点。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我知道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价值。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一点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让我感受下你的存在。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别不把我当回事。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能不能不要让我活的那么累。

我还是个孩子。

我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伟大与坚强。

只是你不了解我。

我甚至比任何人都脆弱。

可是。我还得硬撑着。还得每天苦笑着。

谁可知道我有多难熬。

你们只看见我每天嘻哈的笑脸。

可是你们谁曾知我的过去。

你们谁可知道伪装是怎样的难受。

多少人说的很豪迈。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可是。

当泪流尽时又怎能哭的出来。

当心割破时又怎能笑的出来。

我也试曾想过。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可是即使那样做了又能怎么样。

会抚平心中的那道疤痕吗?

会淡化以往的回忆吗?

那是不可能的。心情日志。

我很羡慕那些整天心里不隔事的人。

看看他们。活的多么的洒脱。

或许因为自己骨子里就透露着伤感的气息。

所以自己怎样也到达不了他们的那种境界。

我想告诉所有人。

当我还活着的时候。

好好珍惜吧。

指不定哪天就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