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57:13 页码:9
2023年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大全8篇)
2023-11-12 00:57:13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模式,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和挑战。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经典的范例,以供参考。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一

听到爸爸要回来的消息,我高兴极了。多少年了,我天天都盼望着能与爸爸团聚,这颗想念爸爸的心从未平静过。

爸爸是一名军人,也是我最崇拜的人。他身着迷彩军装,手拿一把冲锋槍,威风凛凛,英姿飒爽。刚强坚毅的脸庞,让人望而生畏,更令坏人闻风丧胆。爸爸一直都是首长的贴身警卫,一套擒拿拳打得出神入化,在部队上得到了战友和首长们的好评。

由于爸爸表现突出,连续获得过两次三等功嘉奖,爸爸被部队挽留了。原本两年的服役期因此一次次被延长,爸爸成了一名志愿兵。自从妈妈生了我之后,我们和爸爸总是聚少离多,我和妈妈常常都是流着泪通过电话与千里之外的爸爸联系。我们经历了多少个日夜的思念,多少回梦里相见,多少次的煲电话粥,多少次不舍地挂断电话,那些时刻,我幼小的心总是难过万分。我日夜思念的爸爸却“狠心”地将我和妈妈抛在了一边。

起初,我对爸爸是带有怨恨的,恨他离我太远,恨他不能陪我玩,恨他不能参加我的家长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耍小孩子脾气,和爸爸赌气,不接他的电话,可我又十分想念爸爸。听妈妈说,我和爸爸赌气那段时间,远方的爸爸伤心得哭了。我感到很惊讶:原来爸爸在乎我,我怎么能这样不懂事伤他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懂得了爸爸的苦衷,了解了爸爸工作的特殊性。爸爸是为了祖国的安定、人民的幸福,甘愿舍小家为大家,奉献自己的青春。我在心里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远方的爸爸平安健康。

在爸爸当兵的这十六年中,我们的距离有千里之遥。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逐渐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十几年中,爸爸除了每天都给我和妈妈打一个电话之外,他每月还会写一封信给我们。记得有一次,爸爸工作忙,在临近春节的前夕,我们收到了爸爸的来信。拆开信:“亲爱的宝贝,爸爸今年又不能回家陪你过春节了,请原谅爸爸。春节期间我们要担负一个城市的安保工作,为的是让千家万户都能过上一个祥和安定的节日。宝贝,你已经懂事了,我想你肯定能理解爸爸的”看完信后,我泪流满面,爸爸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我的心里既难过,又羞愧。想起之前我一直埋怨爸爸春节不回家,可是爸爸也有军人的职责,是我错怪了爸爸。爸爸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是优秀的人民子弟兵,我为爸爸感到骄傲和自豪。

爸爸虽然离我很远,但他的心永远离我很近。他不仅仅是一位慈父,更是一个严厉的父亲。爸爸总是拿训练士兵那套方法来训练我,磨练我的意志。记得有一次,我放寒假时爸爸也休探亲假回来了。每天早上六点整,爸爸都像闹钟一样在我耳边叫着:“懒虫起床了,懒虫起床了!”我睡眼惺忪,极不情愿地穿上衣服,跟着爸爸去跑五公里。在三十多天的时间里,我被爸爸“整治”成了一个身体结实的小姑娘。训练中,我哭过,恨过,可爸爸总是一脸微笑地跟我讲他们在军队里是如何训练的。他说:“人首先得有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里,我逐渐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对爸爸也更加敬佩了。

一想到爸爸马上就要转业回来,我就忍不住心花怒放。等爸爸回来后,我们一家人将可以长相守,一定会有很多很多有趣好玩的事等着我们呢。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二

1.童话都是骗人的,哪有那么多的灰姑娘,时间一到,宫殿的还是宫殿,厨房的终是厨房。

2.一株株挺拔笔直的椰子树,在蔚蓝的天空下,叶子像孔雀尾似的散开。

3.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

4.人的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再装也是假的。

5.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6.桥身直跨大河两岸,像一条飞虹。

7.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劲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8.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9.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10.闺蜜我们要做一个有深度的姑娘,有脾气的女流氓,有教养的淑女。

11.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它不同于夏季的炎热;冬天的苦寒,它和春是孪生姐妹,有着相同的闪光点。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成筐的柑桔、成堆的荔枝,都很新鲜,令你垂涎欲滴。

12.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13.黄河滔滔,历经九曲方能一泻入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勘探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曲折回环,才完成心中的梦想。这正如我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不可能是一条平滑的直线,弯路无疑将会是它别无选择的主旋律。

14.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15.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三

墨梅王冕(元末明初)。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郑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望洞庭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海纳百川,有容纳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每一食,便念稼穑这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来北往。

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四

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业,争取封侯的.功名,哪能才顷笔砚之间讨生活呢?”班超弃文就武,发奋立功,被历代青年奉为学习的榜样。

东晋大臣王珣曾梦见一个人将一支椽木般粗细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王珣告诉别人说:“大概要有大手笔之事落在我身上了。”不久皇帝驾崩,朝廷果然要王珣负责起草重要文告。后人就用“如椽笔”、“大手笔”来称誉著名的文章家及其作品。

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斑斓的笔,从此写诗作文文采斐然,进步特快。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婉惜,称之为“江郎才尽”。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内,曾受理了一桩民事纠纷案。原告指控对方欠了他两万绫绢钱逾期不还。苏轼将被告传来一问,才知道欠债人是做扇子的,因父亲病故。加上连续阴雨后天气转凉,扇子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拖欠债款。东坡先生思索片刻,让欠债人从家里拿来二十把白绢团扇,取过案头签署公文用的判笔在扇面上挥毫作画,画完后吩咐欠债人拿去卖了还债。要知道苏东坡是当时的书画大家,人们往往不惜重金寻求他的墨宝。所以扇子刚拿出府门便抢购一空。受民如子的苏轼用判笔巧断扇子案,赢得了杭州百姓的衷心爱戴。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五

从上学伊始,语文便是三门主要科目之一,学好语文就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积累,而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

从教材要求上讲,小学语文教材低段(一、二年级)的教学,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从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七至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具体说来就是:

1.借助形象物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

2.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

3.能用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背诵课文。

4.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

5.通过先想后说的方法,说、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规范的话。

6.课后能用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教会学生学习。这个阶段中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多数是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知到的。

小学语文的中段(三、四年级)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要开门见山地教给学生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复实践。

小学语文的高段(五、六年级)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结合课堂教学,着重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六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2.前车覆,后车戒。

4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七

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喜欢把“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巧妙地嵌入对联中,增添了对联的趣味性、欣赏性。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借联抒怀,乐观面对现实境遇:“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

联坛流传一副以四季入联古代的妙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此联用复姓“夏侯”、书名《春秋》、地名“南京”、剧目《西厢记》与“春夏秋冬”四季名和“东西南北”四方位完美地结合起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工对句,据说有位联友出联求对:“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金圣叹见他用四个方位词入联,便巧妙地运用“春夏秋冬”四个节令嵌入联中:“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上联的“东西”是化方位词为名词,下联的“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化季节词为古籍名,这样精妙的对联并不多见。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有一次一个穷秀才前来告状说:“愚生为主家公子教书,双方议定每年俸金八吊。我执教已一年,主人却分文不给,说我不会教书,求大人做主索讨学俸。”郑板桥听后对秀才说:“你是真才实学还是才疏智浅,且让我出个上联考考你。”于是他指着悬挂于堂上的一盏大彩灯吟出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秀才听罢思考片刻,用下联道出他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听他对句不仅工整,而且情真意切,遂聘请秀才到县衙给自己当助手,并责令那个赖账的豪绅加倍偿付学费。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调元也是个对句高手,有一年他与夫人久别天涯,大难不死,夫妻团聚之时,夫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上联:“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李调元听罢,也以同样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联吟对:“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这副妙联用反复、重叠手法表达悲欢离合的真爱挚情,至今仍为人赞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为扬州“乐善庵”撰一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此联至今脍炙人口。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才子刘凤诰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亲自出对试其才:“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令人击掌赞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将四时农事活动镶嵌入对联不但多,而且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例如:“春夏秋冬春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梅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农家人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还有一副对联也是劝告人们一年四季毋忘生产、销售对接,颇值得品味:“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善于将四季嵌入对联进行广告宣传,是文化人的拿手好戏。明代诗人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过一副很有气魄的广告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日前,一位联友向我推荐他在杭州西湖“仙乐处酒家”看到的一副对联:“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寒风雪中,不乐亦乐。”这副对联除了妙将“仙乐”嵌入联语外,上联句句用“仙”,白、林、苏分别隐指李白、林逋、苏轼三位善饮的酒翁,下联句句含“乐”,整副对联仿佛一幅心旷神怡的四时行乐图。

语文手抄报简单别致5张怎么写篇八

二背诵最后一段(共两句,最后是省略号)。

三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自豪、赞美,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四、抄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读书读得认真)。

五、字音、字形傣昌戴(戈)舞()。

六、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团结)。

一、生词。

二、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三、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四、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五、一本正经:很庄严,很严肃。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生词。

三、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写了什么?(天都峰又高又陡)。

四、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五、多音字。

si似乎xiang互相。

似相。

shi似的xiang相片。

一、我的发现。

真假好人发现晃眼朝阳。

假放假好爱好发头发晃摇晃朝朝向。

二、背《小儿垂钓》。

三、记住“读读认认”里的生字。

四、用下面两个词造句。

十分:

好像。

一、读课文。

二、写生词。

三、注意易错的字:步胸或低。

四、把课文描写灰雀的句子背下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非常惹人喜爱)。

六、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会写生词。

三、易听写的词:摆弄清准备胶卷杂志社。

四、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男是一个怎样的人?(高尔基关心。

爱护小男孩,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六、高尔基的三步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熟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容易错的字:旅考遗。

4、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好品质)。

一、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

二、背五句名言,会写。

三、我会填读记。

四、《闻鸡起舞》意思,来自。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解释。

萧萧(风声)挑(捉)篱落(篱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华山以东)独(单独)异(别的,其他的)逢(遇到碰到)倍(加倍)遥(遥远)。

三、重点诗句的意思。

(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作者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地思念家乡亲人)。

四、两首诗表达了在秋天里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一、课文。

二、词语。

三、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四、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有关语句。

(1、我们精心做着……2、我们依旧快活……3、风稳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4、我们都哭了……)。

五、背课文40页第二自然段。

六、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

一、读准字音:匙缤扇频裳。

二、词语。

三、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色彩、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

四、背第三题的两个比喻句。

五、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振动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园地三。

1、背写表示词语。

2、背对对子。

3、复习我会填。

4、用关联词填空。

1、()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累坏了。

2、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

一、字音(凌绽灼燥)。

二、词语。

三、背课文第2自然段。

四、说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温度、光照有密切关系,跟昆虫活动的时间关系)。

五、会填下面的空格。

牵牛花()睡莲()蔷薇()烟草花。

一、读准字音:试闷几陌。

二、词语。

三、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结论是:我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会有辩认方向的能力)。

四、作者做试验分几步,哪几步?

一、字音:看(看守看见)磨(磨面磨刀)调(调皮调转)千里迢迢。

二、词。

三、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做成一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细微的()全新的()地球上的()。

简单的()艳丽的()美丽的()干燥的()有趣的()。

一、字音:阜仆。

二、词。

三、孔子和老子各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四、"学无止境"是什么意思。

五、孔子的名言背写。

一、抄写生词。

二、背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反义词划出来。

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抄写生词。

二、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赵州桥有什么特点?(雄伟坚固美观)。

一、背写反义词的词语。

二、背十二属相,会用十二属相写成语。

三、形近字组词。

四、多音字。

倒爪作乘杆。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一、默写两首古诗。

二、解词:潋滟空蒙奇西子。

三、组词:断楚孤帆。

四、说出下列词句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望天门山》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热爱。

一、抄写词语。

二、背诵描写“鱼”的自然段。

三、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海水五光十色,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海龟,海岛上有各种鸟)。

四、资料袋里的谚语。

一、抄写优美的词语、段落。

二、体会词语的好处。

抽封侵飞舞只好。

物美价廉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大饱口福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五洲四海。

一、背深封的意思。

二、背描写景色的诗句。

三、背abac形式的词。

四、多音字。

舍空参长。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一、抄写下列词语。

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什么事?(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发明了坦克)。

三、发明家是如何发明坦克的?

一、会写词语。

二、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的一切都在变化)。

三、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的?书上104页。

一、会写词语。

二、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07页。

三、陶罐神态词:谦虚。

铁罐神态词:傲慢轻蔑恼怒。

会读准:匀称撒开挣脱犹豫。

一、会写词语。

二、英子在掌声前后有什么变化?(117页第1段和118页第二自然段)。

三、课文最后一段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明白了什么?119页批语。

一、词语二人物不同的语气读出来(120页和121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