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 湖北省景区导游词(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14:59:14 页码:7
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 湖北省景区导游词(8篇)
2023-01-01 14:59:14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一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的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风景区之一,其湖面约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湾之称。东湖的湖面是这样的广阔,风景是这样的优美,那么大家知道东湖是怎么形成的吗?

其实东湖濒临长江,经青山港和长江相通,在江湖之间,发育着一片冲积平原,有长达十多公里的环湖长行高地,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凹地,每当汛期,长江水位高于地表时,凹地上游来水便无法外泻,于是,在洼地内的积水就形成了现在的东湖。

1949年以前的东湖几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依其自然环境,东湖可被分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珞洪六个景区,但是现在对外开放的只有听涛和磨山两大景区。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同进去游览。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一块地方叫做黄鹂湾,这个名字是来源于杜埔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绿树成荫,也正合杜埔的诗意。

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万年以前它们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个地区。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已经灭绝了,但1945年我过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省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成为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以其刚毅坚强、刚直不阿来象征英雄的武汉人民。

象大家现在看到的一样,水杉的叶子在每年的深秋时节都会变红,在阳光下泛出金红的光泽,十分耀眼。

继续往东,我们就到了听涛轩,听涛轩的周围种有翠竹、苍松,在迎湖面石砌的护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东坡居士书写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几株苍翠的劲松,挺立在陡峭的岩石岸边,为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韵。在听涛轩的斜对面就是水云乡。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二

神农架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区为湖北省的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给合部组成,面积 3250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90。56,—110。58北纬31。15—31。37,现有人口近八在万,林区政府设在松柏镇。神农架位于长江上游与汉水之间,秦岭山脉和大巴山交汇地段。东距襄樊市313公里;老河口市271公里:南距沙市345公里,宜昌市248公里:西距秭归县香溪口205公里;北距十堰市214公里。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林区内有3000米以上的高峰六座,最高峰神农顶3105.4米,高出武当山 947.4米,峨眉山6.4米,黄山1161.4米,是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年平均气温7.9。c,年降雨量1500毫升,是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前寒武纪(五亿年前)地质结构的地方,加之处于亚热带气侯向温带气侯的过渡地带,因此,立体气侯异常显著,有“山下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之景观。

神农架相传是炎帝神农氏采药之地而得名,这里不仅具有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还保存着许多第四冰川时幸存下来的古老、珍稀、濒危树种和我国特有树种100 种以上。药用植物类1800种之多,其中有珍品:“头顶一颗珠,池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有60多种药物具有抗癌作用,100多种药物堪列高级名录。

神农架又是一座野生动物王国,不仅鸟类、鱼类繁多,仅神农顶,大、粘神农架和金猴岭一带,就发现有数十个种类的金丝猴20xx只以上。原被认为只能生活在北极的白色动物,如白熊、白獐、白蛇、白猫头鹰等,在神农架也相继发现。世界上几乎绝迹的驴头狼和神话故事中的千里驹--羚羊,凌空飞鼠,都自由地生活在神农架。

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是湖北最高峰,也是秦岭以南华中第一高峰。横空出世,傲立华中。冬春两季,时而漫天飞雪,时而滂沱倾盆,时而啸啸狂风,时而云雾层层,唯夏秋之季晴朗,云开雾散之日,万千景观尽收眼底。

神农顶西侧有一迷人的山口若悬河,名风景垭,垭南幽幽,深谷中石林竞立,参差缭绕,时隐时现,如人间幻境。 风景垭西首屹立着一嘹望塔,塔基海拔高2900米,此塔为护林防火观察之用,登高视野东达老君山,西达大九湖,南达小神农架,北达金猴岭。

红坪画廊:红坪十里画廊位于天门垭南麓,长达15公里,在这底宽不过百米,河流横贯其中的红坪画廊将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及三十六峰浑然融为一体,令人倾倒,如其中的刀笔峰、宝剑峰、层楼峰,相传它们分别是炎帝神农氏的文房四宝,随身佩剑和居住的楼阁,而其中的独秀峰、莲花峰则相传为炎帝公主的化身。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王承松,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是直接叫我的名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汉的市花。接下来我带大家浏览的是坐落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接下来大家就凭手上的门票跟随我进馆去参观吧,

现在我们正前方的是博物馆的三座主要建筑,如果从高空俯瞰,他们呈现一个品字形的格局,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建筑风格。位于我们左手边的是楚文化馆,中间的是综合陈列馆,右边的是编钟演奏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楚文化馆参观。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楚文化馆,馆内的这面墙展示的是楚国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符号了么?可以猜一下它是什么字,它是一个“水”字,周围的是四个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简上,其大意讲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论。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在荆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越国的国王佩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呢?目前历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说是作为楚越两国连姻的嫁妆带到楚国来的,另一说是楚国发兵攻打越国时作为战利品带到楚国来的,这把剑因为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越国高超的铸剑技术。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二件镇馆之宝,位于综合陈列馆的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编钟是1978年于随州出土的,随州在古文献记载中属随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位曾国国君的墓出现呢?历史学家们考证出曾国和随国的姓氏、疆域、年代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随为“一国两名”的判断,但是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曾侯乙编钟已经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每件铜钟敲打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被称为“一钟双音”,也许是铸造过于复杂的缘故,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三件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梅瓶的形状,肚子很大口很小,这就好比我们做人要想成功,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第二守口如瓶,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一件在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来装酒的容器,后来因为体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渐渐转变为陈设观赏用的艺术瓷。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件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在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也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各位游客,今天下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在参观浏览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导游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四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__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咱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咱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_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是功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

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五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5.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大家都非常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间再来欣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天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现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根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

接下来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考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里陈列有许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中国古代食器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粮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曾候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盖鼎等很多种,在众多的鼎中,正鼎的个数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组合往往是用鼎者财富、身份、权位的象征。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外能够反映礼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贵。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动中与鼎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贵族按其身份等级享用单数的鼎和双数的簋。例如士用三鼎二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九鼎八簋等。曾候乙墓出土的九件正鼎八件铜簋正好与他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已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大家都知道青铜冶炼技术是我国先秦文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代就已经成熟,周朝继续发展,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群正是这个巅峰时期的代表。

大家看这里,它叫鉴缶,是这个墓里出土的一件比较精美的礼器,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表,他造型端庄凝重,周身满饰蟠璃纹饰,四个足是昂首张口的怪兽,镂空的孔盖是绣雕夔龙。其实它不仅经看而且还有妙用呢!使用时,先用这四个环把中间的缶拉出来,在鉴里放入热水或者冰,在缶里放入酒,在把缶拉入鉴中,鉴缶就可以工作了,既可以温酒又可以冰酒,怎么样是不是很奇特呢?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过滤器是用来过滤酒中的残渣的,各位是不是要惊叹于古人的创造力了呢?

下面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编钟陈列处了,编钟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看,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编钟了,它是整个墓里最为壮观惊人的,这个巨大的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蔚为壮观。六个青铜佩剑武士和八根圆柱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曲尺型钟架。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有65件青铜件。上层是三组纽钟,共19件,中层为三组镛钟,共33件,下层为大型镛钟两组,共12件。大家数一数,下层是不是多了一口钟,而且它还与其他的钟不同?那是楚王博钟,为了纪念他们的情谊,便拿走了原来悬挂在那里的辎钟,而把它悬挂在下层居中的位置。

编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首先它是一钟双音,按照钟体上的标音铭文所示,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一口钟能发出相差三度的两个音。那么一钟双音的奥秘在哪里呢?大家请看编钟的两侧有棱,发音时,棱和对钟起到不同的阻隔作用,所以就出现了一钟双音的现象。另外角钟还有一个优于普通圆口中的地方,那就是尾音不长,这样才能奏出旋律优美的音乐。全套编钟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其音域跨5个八度音程,它把宫商角紫羽五音发展成1234567七个音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现在大家是比是特别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呢?我们在旁厅设有编钟演奏厅,现在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了。到这里我的讲解就结束了,现在是10:30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编钟演奏,然后再自由参观,湖北省博物馆除《曾侯乙墓》、目前还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书写历史》、《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大家可以随意参观。12点我们在省博的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尽兴游的顺心。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湖北大学旅行社的导游员小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并有所收获。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看荆楚风云,听古曲清音,与古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同时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下湖北省博物馆的历史,他筹建于1953年,“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并与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1957年正式成立省博物馆。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

他拥有着属于湖北独特的文化特色,大家知道我们武汉市楚文化的故乡,所以该馆建筑具浓郁楚风,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这三个馆分别是在99年、20xx年和20xx年对外开放的。

省博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四大镇馆之宝为: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可是由于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只能重点游览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好,说话间我们现在来到的展有越王勾践剑的楚文化馆。请大家跟紧我的脚步。

楚文化馆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展馆的一翼,于20xx年12月建成开馆。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楚国在公元前220xx年被秦国灭掉,立国约有八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湖北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楚文化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是构成先秦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览分为八个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区出土的楚文物精华,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 那么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该剑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1号楚墓。剑全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型挺拔、庄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剑身上面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的一面由绿松石镶嵌,组成美丽的图案,另一面则镶嵌着蓝色琉璃,整个装饰显得典雅、华贵。靠近剑格处有两行错金鸟篆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乍用剑” 。“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准确无误地标明了剑主人的身份和名字,使我们知道面对的是一件名副其实的稀世珍宝。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木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剑刃薄而锋利,令人赞叹不已。平时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到闪着寒光的剑,今天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

经现代仪器分析测定,勾践剑为青铜铸造,其主要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剑脊的含铜量高,剑因此而具有较强的硬度,剑刃含锡量高,剑因此而更为锋利。越王勾践剑是一把采用复合金属铸造工艺制作的青铜剑。复合金属铸造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合金冶炼技术方面的重要创造,其工艺过程大致是先浇铸含铜量高的剑脊,然后再浇铸含锡量高的剑刃。大家知道铜的熔点高于锡,按熔点高低依次浇铸,既不会使先浇铸部分熔掉,又可将两部分复合为一体,使剑刚柔相济,既坚韧有加又锋利无比。也许大家在见到越王勾践剑之前,就已听说此剑削铁如泥,这并非夸张之说。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用这件国宝去削铁,但我们在稿纸上测试时,惊奇的发现提剑轻轻一划,便有数十张纸破开,真可谓名不虚传,不愧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杰作。

越王勾践剑作为建国以来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当之无愧的原因,不仅在于剑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绝伦的工艺价值,还由于剑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显赫的经历,那便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在位期间,正值个诸侯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春秋晚期。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多年彼此征伐,互攻不休。越国当时在楚国的帮助下迅速的强大起来。越王勾践曾经战胜吴军,吴王阖闾受伤而死。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立志为父报仇。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率精兵攻打越国大获全胜,使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被吴王扣押了三年。越王勾践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后回到越国,在大臣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用艰苦的生活磨练自己的意志。每天夜里,他睡在柴堆上,意志消沉时,就尝一尝苦胆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忍辱负重、十年韬光养晦,终于使越国由弱转强。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精兵灭了吴国,迫使吴王夫差以剑自刎,并进而成就了越国霸业。

他发奋图强的精神经过两千多年来许许多多仁人志士的继承和发扬已经汇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宝库。

越王勾践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越王青铜兵器中唯一一件与勾践有关的文物。它的出土曾引起我国文物、考古、历史界的广泛关注。在对越王勾践剑的深入研究中,出现了有关越王勾践剑的两大难解之谜。

越王勾践剑的第一个难解之谜是,地处长江下游的越国国君勾践的自用剑,为什么没有留存于越国故地,却出土于千里之外的楚国贵族墓葬中?相信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所察觉并有此疑问。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柄珍贵的青铜剑是在楚国灭亡越国的战争中,被楚国国君缴获作为战利品而流入楚国贵族之手的。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江陵望山1号墓的年代在楚灭越之前,因此,勾践剑不可能是战利品,而更可能是楚、越联姻的礼品。据史书记载,越王勾践的女儿确实是楚昭王的宠姬,勾践剑也有可能是作为嫁妆入楚的。两种观点,谁更符合实际目前尚无定论。

越王勾践剑的第二个难解之谜是千年不锈之谜。它埋入地下两千四百多年为何不生锈?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剑的表面大部分地方含有不同程度的硫化铜。硫化铜可以防锈。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运用硫化铜进行表面防锈处理的先进工艺,这是越王勾践剑之所以千年不锈的根本原因。但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却认为,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真正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密封条件,并且浸泡于酸、缄适度的中性水中。专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越王勾践剑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无可辩驳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1973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越王勾践剑曾作为首批文化使者东渡扶桑,赴日本展出。展出期间引起了日本国内巨大的轰动。当时担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先生,对这件中国文物珍品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日本《朝日新闻》社除广泛宣传报道外,还特意要求复制了一件,陈放于该社陈列室中,作为永久的收藏。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老先生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见到这件文物珍品后,感慨万分,曾赋诗一首:

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

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

两千四百年前,我们祖先用智慧、血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古代文明。作为今人的我们,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再创造出新世纪的现代文化,向世人证明中国无愧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好了,朋友们,湖北省博物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这次历史之旅能在您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也希望不久以后能等到大家的再次来临。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七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被称其为湖北的“呼伦贝尔”的大九湖风景区,大九湖并非湖,而是一片沼泽地,属山涧盆地,也是一处高山湿地。高山湿地在我国不多见。这里海拔1700米,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中间却是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围,若是在平原地区,这块平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抬头见高山,地无三尺平”的神农架群山之中,出现这样的大面积的平地,却是少见的,大九湖因而享有“高山平原”的美称。

大九湖位于神农架的西麓,紧邻四川,靠近陕西,与重庆的巫溪、巫山县交界,是神农架通向重庆的西大门,古来便有“一脚踏三省六县”之说,也是神农架的四个乡之一的——大九湖乡政府所在地。到了大九湖之后,最有趣的还是扎向平川中的那些山头,仔细数一下,您会发现有九座山峰,有的人看着觉得是九条苍龙,在争饮甘醇,龙头、龙颈、龙身、龙尾无不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又有人说那是倒拖在湖中的九条牛尾,山头依稀为牛腿、牛屁股。还有四句歌谣“四川过来九条牛,走到九湖未回头,何时识得其中味,不出天子出诸侯”。

两种说法不仅有形象依据,而且还有历史依据,九龙争饮说源出神农氏采药酿药酒时,引来了九龙争饮,造就了“四周山纵横,中间一地坪,绿树满坡生,水接天坑渗”的神妙景观。相传,当年的大九湖却是一片水乡,一溜排开的九个湖泊,黑水河贯通着彼此,不过湖中盛的并不是水,而是神农氏泡制的抗寒药酒,因而大九湖又叫大酒湖,酒香四溢,召来了九条苍龙全喝醉了,整个身子也就永远留在这了。

九牛说印证着“薛刚反唐”的故事,薛刚既是从大九湖跃出的诸侯,唐中宗被母后武则天贬为卢陵王驻守房州,却心系长安,做梦都想重返京城,再登帝位。李显得神农老祖指点,特命薛刚为帅,在大九湖屯兵、练兵,待时机成熟便起兵直捣长安城,一举推翻武周王朝,恢复唐号,李显再次登上中宗皇帝的宝座。

大九湖确实堪作这段历史的见证,平原周围,分布着10个屯兵点,分别叫做一字号、二字号、三字号直到九字号、帅字号,他们即为当年各营将士营地和元帅大帐的所在地,帅字号位置居中,最为险要,是薛刚元帅的大帐,千百年来,这的农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地名却始终未改。

平原西面山坡上至今保留着鸾英寨、擂鼓台等遗址,山槽间至今保留着卸甲套、九灯河的古名。鸾英寨即薛刚夫人纪鸾英的寨堡,它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擂鼓台即薛刚点将演阵的故址,场面开阔,可容万人。卸甲套流传着薛刚兵败,丢盔卸甲的故事。最便游赏的还是那座“娘娘坟”,它位于平原中部的南侧,是一个大土堆,堆上原生有两棵栎树,须三人合抱,前些年,才被雷电劈倒。娘娘指花月姑,她是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的爱妾,才貌兼备,文武双全,随武三思征讨薛刚,却与阵前唐将调情,被夫君碎尸万段,抛尸荒野,一群神蚁,不忍目睹惨状,衔回尸体,终成一座土坟,这便是娘娘坟的来由。

大九湖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了新的飞跃,继酒九公路修通后,林区政府就制定了开发大九湖的宏伟计划,包括三大工程:1、首先修渠排水,变沼泽为田园,井格形的排水渠网已经建成,梅花鹿、巴山黄牛、马头羊在此得到迅速发展;2、同时进行的是草场建设工程,已种植红三叶、白三叶等优质牧草近万亩;3、还有药园建设工程,这盛产独活、党参、三七、杜仲、当归等多种药材,还可以种植粮食、山果等,这些都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财源。

大九湖还有两个游人必到的场所,一是梅花鹿圈养场,梅花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体态玲珑清秀,十分招人喜爱。我们所见到的梅花鹿原本不是神农架的,1986年,由国家科委和湖北省科委联合立项,由国家拨款22万元,在这里修建起5万平方米的梅花鹿圈养场。1987 年10 月10日,神农架在宜昌市接受由吉林省双阳鹿场赠送的22只黑龙江省左家实验动物研究所赠送的10只良种梅花鹿,这些梅花鹿经过精心喂养,一直在大九湖繁育后代。

二是“枯木逢春”。与梅花鹿场东西相望的一棵400多岁的老栎树本已在50年代枯死,80年代却爆出新芽,长出新枝,重新焕发了青春,当地百姓把这称为大九湖腾飞的吉兆。

2023年湖北省神农溪导游词如何写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王承松,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是直接叫我的名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汉的市花。接下来我带大家浏览的是坐落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接下来大家就凭手上的门票跟随我进馆去参观吧,

现在我们正前方的是博物馆的三座主要建筑,如果从高空俯瞰,他们呈现一个品字形的格局,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建筑风格。位于我们左手边的是楚文化馆,中间的是综合陈列馆,右边的是编钟演奏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楚文化馆参观。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楚文化馆,馆内的这面墙展示的是楚国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符号了么?可以猜一下它是什么字,它是一个“水”字,周围的是四个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简上,其大意讲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论。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在荆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越国的国王佩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呢?目前历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说是作为楚越两国连姻的嫁妆带到楚国来的,另一说是楚国发兵攻打越国时作为战利品带到楚国来的,这把剑因为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越国高超的铸剑技术。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二件镇馆之宝,位于综合陈列馆的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编钟是1978年于随州出土的,随州在古文献记载中属随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位曾国国君的墓出现呢?历史学家们考证出曾国和随国的姓氏、疆域、年代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随为“一国两名”的判断,但是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曾侯乙编钟已经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每件铜钟敲打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被称为“一钟双音”,也许是铸造过于复杂的缘故,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三件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梅瓶的形状,肚子很大口很小,这就好比我们做人要想成功,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第二守口如瓶,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一件在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来装酒的容器,后来因为体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渐渐转变为陈设观赏用的艺术瓷。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件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在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也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各位游客,今天下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在参观浏览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导游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