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0:10:15 页码:9
2023年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优秀11篇)
2023-11-18 20:10:15    小编:ZTFB

总结是反思的结晶,它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是相关领域的经验总结,供参考。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3]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20就寄回现金300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

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

(二)、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益。

(三)、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打工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得企业老板的信任,逐步站稳了脚跟,成了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是部门和公司主管,每年回乡探亲总会带动一大批老乡外出打工。对于这类打工经济中的典型,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状况,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劳务信息,适时请他们回乡交流经验,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本地打工经济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打工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都存在着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很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率远远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及收入水平,大量自发的流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在各地之间流动,改变了生产要素占有水平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地区性的劳动力流动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但同时也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是造成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增长呈收敛趋势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

1.优化产业结构。

劳动力归根结底是趋向于流动到收入较高、发展较快的部门或地区,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劳动力流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强调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注重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大量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低下,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农村教育体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劳动者具有自主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水平,发挥社区在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政府应加快失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合法性,保障劳动力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和良好的供应体系,探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和分配,建立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安抚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流动劳动人口的后顾之忧,保证劳动力平等地进入市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劳动力资源获得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四

综合分析是面试中的重点题型,属于每年的必考题型,也是各省市着重要注意的板块,当然也是广大考生需要着重准备的部分。小编在此讲解一下综合分析到底是什么以及社会现象类题目如何解题。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举个例子来说,拿出一个手机摆在大家面前,问大家这叫什么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是“手机”,那再问一句为什么它叫手机呢?大家就会说:“它总是被拿在手上,能打电话,能上网,能和别人发信息......”等等,总之它就是能建立起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所统称的“手机”一词就是我们的——综合,而下面关于手机功能的细节描述就是属于——分析。

综合分析包含的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时政类,时政类主要是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热点或受关注的事件或话题,包含社会现象和政府政策。另一个是哲理类,主要就是一些名言警句的解答。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时政类里的社会现象,主要是讲一些答题的技巧:

社会现象是指社会上出现的某一类事件,而具体的某一事件,往往也归为某一类现象。一般情况下,社会现象都会反映一定的“问题”,或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比如:人物品质类、当前干部与群众关系不紧密还有微信问题等。

对于社会现象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原因分析法和影响分析法。对于社会想象里,这一部分主要是反映存在的问题,所以一开始我们审完题干之后要就行表态,既然它是属于消极类的,那要先给予否定评价然后再分析。原因分析法说的是我们可以先了解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有没有相关背景,产生的原因,再分析它会带来哪些影响,针对于影响着不好的地方如何改进。概括为背景——原因——影响——对策。而影响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先分析该事件会带来哪些影响,对于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即可。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上面所说的提对策,我们是需要站在一个政府的角度,用政府的思维来提意见、建议的。

社会想象里的另一类是政府政策,这是为应对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政府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只是说在解决的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一直不断在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或加深问题,而出台的政策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应对不了这些问题,后期就会出现政策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所以在这一类政府政策题目中,我们首先要积极肯定它出台的目的和意义,但是落实中存在哪些问题,把问题列出来,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还有一类是我们单独提出来说的,就是人物品质类题型,它也是被归在社会现象里,主要是因为这些正面积极、富含正能量的优秀人物能给我们当下社会带来很大积极影响。在人物品质类题目里,一般都是一些具有正向价值观,能对社会起引领作用的优秀人物,他们身上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在这类题目里我们采用正反分析法,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肯定该优秀人物的品质,其次可以分析一下这个优秀人物能带来哪些意义,为了让答题更加充实,我们还要分析一下当前社会上存在哪些与之违背的情况即反观当下,最后谈自己要如何践行落实即可。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五

论文摘要:选取贵州贫困山区望谟县为调研对象,以05-的跟踪数据分析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显示其外出风险较高,对城市适应能力较差,但同时外出的结构在优化。通过分析,认为要合理有效转移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首先要各方营造一个低风险转移的环境,其次外出劳动者要有意识根据自身及所处区域特点调整个体行为。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贫困山区,贵州。

劳动力转移实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市场表现。其积极意义已经不再仅仅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权宜之计,更多的是促进信息、知识、技术、资金的城乡互动,提高农业劳动效率,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的状况(张锦鹏,)。“走出去”这就对于欠发达山区、拥有72.3%的庞大农业人口的贵州来说意义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贵州省望谟县农村住户的跟踪调查资料分析,来客观的认清贵州山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以期能为研究贵州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微薄的参考。

一.贵州省望谟县基本情况及调查数据说明。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缘,是典型的“贫困”“多民族”“山区”。望谟县直属贵州省31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国331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土地3004平方公里,可经营面积为437.46万亩,是一个“九分半山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里聚居着布依、苗、回、壮、回、汉等15个民族,其中布依族占65%,苗族占12.5%,汉族占21.74%。望谟县是一个自然经济王国,农户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农产品,对气候、自然环境依附性较大。基于以上的区域特点,选择望谟作为贫困山区调查对象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

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社会经济调查总队,选取望谟县5个村50户进行——的住户跟踪调查。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六

劳动力外出的最大动机就是寻求高收入,因此外出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而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则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

农村劳动力外出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相对于工业产品的实际需求,人们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小,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因此,中国农民从农业经营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持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上。

(二)缓解贫困。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成反比关系,这说明劳动力外出与家庭贫困缓解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许多贫困地区将劳务输出作为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国家统计局年城乡住户调查资料表明,迁移与贫困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近年来,贫困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摆脱贫困,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发达地区,使得贫困程度大幅缓解,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有利于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动力除来自城市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动力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所推动的城市化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中国目前的城市率只有60%左右,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输入地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批廉价农村劳动力进城一方面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增大就业压力,影响收入分配。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下岗失业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现有大约1.6~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中的大部分为了谋生而向城市流动。而劳动力供给数量庞大,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又相对有限,使得我国城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同时随着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维持生计,城镇失业人员必然要与外来劳动力争夺有限的低端劳动岗位,从而造成这类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工资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导致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就业状况的变化已经成为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使得劳动力市场分化,工资差距加大。

农村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户籍制度及其他一系列城市福利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社会保障状况差。一般来说,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着与城镇职工迥然不同的工作,他们占据了许多非熟练工种:建筑工人和维修工、餐馆服务员和办公楼的保洁员、家庭里的保姆等,并且平均来说,挣得低得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分化和巨大的工资差距,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农村流动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而且使整个城市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均,城市贫困问题更加严重。

(三)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边缘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村流动人口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由于其受到现行政策与社会制度的歧视,难以获得同城市居民同样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资源,使得其中大部分人很难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被边缘化的农村流动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难以分享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边缘化的生活状态容易激发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大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三、对策建议。

(一)确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也同时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在设计解决方案时应统筹考虑上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权威性社会价值标准,只有确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才能促进整个劳动力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政府发挥职能,充分利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两极分化。

将城市公共福利和安全水平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确保政府公共行为和政策与社会公平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同时,利用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在有效调节高收入的同时为低收入者创造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充分发挥收入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允许子女的抚养费、教育费等进入税前扣除项目,对退休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免税等。

(三)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为目标,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导致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失去工作,从而丧失了收入来源,陷入贫困,这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还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为目标的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制度,提高基本社会保障和福利的统筹层次。同时,在现有保障水平的前提下逐步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畴;逐步提高低收入人口的保障水平并实施综合保障管理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并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实施劳动标准。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七

论文摘要: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主导地位。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对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单一、社会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呼吁全社会重视德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而且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人们把种种不道德或归于市场经济,或归于社会环境,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1]。笔者认为,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繁荣”的局面,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拿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带着极大的热情,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商品供应匮乏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有一道铜墙铁壁似的防线,以传统的和时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中国人耳目一新。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况,加之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人们也就自然放松自我道德修养。可以说,这一次,中国人民打了一场思想上的无准备之仗,结果也付出惨重的道德代价。

2学校德育教育滞后是导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复,给教育界吹来一股浓浓的芳香,10年中人们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如火山岩浆迸发而出,校园沸腾了,又安静了。教师学生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攻克高考这座堡垒。学校的中心工作也非常明确,就是教学,说透了,实际上就是应对高考,就是提高升学率。“升学率”“就业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对各级学校评估的标准,在这一标准的导向下,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更明确。因此,多年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地在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学校教育也在始终如一地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在对学生进行着道德教育,但这些尽乎理想的理论,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有时也难以解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面对如此纷繁的社会大环境和繁重的教学、课业负担的重压,真可谓杯水车薪,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和无奈[2-3]。其实,在应试教育之下大谈德育教育,也只是空谈,因为学校无暇也无力更多地顾及德育教育,德育起着点缀或应付检查的作用。

3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社会德育包含的范围极广,如今,媒体导向、通讯手段、现身教育、现实生活状况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宣传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重要的手段,一个学生从他懂事的时候起,接受广播、电视、杂志、唱片的影响和教育要多于学校,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和家长的说服教育更具实力,更有说服作用。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歌星、影星、运动明星,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或者是某颗“星”的粉丝,但对其他知名人士却知之甚少。诚然,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有很好的主题,但这些主题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被形式所掩盖,从而使得学生更多地关注宣传的形式,而忽略内容。如今在青少年中间出现的“崇拜危机”与媒体宣传不无关系。其实,在社会教育方面从未放松过,如1981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因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英勇献身的事迹引发的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大讨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英模的演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等,然而,学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实生活中不变的事实,给学生带来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影响和教育。其他如电脑、手机的影响、长辈和朋友的现身教育、金钱的诱惑等,这些“事实”现象使学生对道德教育失去足够的信任[4]。

5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

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许多社会现象在学生思想中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展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社会表象上看,在学生的眼里,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头脑中利益多了,理想少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见义勇为的人少了;骗子多了,老实人少了;奸商多了,标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奉献的少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而且,一些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如此缤纷的社会现象,那些理想的、理论的、书本的德育很难改变学生眼中的信息,这种大于任何一种教育作用的“事实”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既不必做危言耸听式的假设,也无需做杞人忧天般的推理,但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个繁荣、强大、兴旺发达的美好前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荣辱的礼仪之邦。如果把中国每一时期的教育作一个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德育教育都占着主导地位。其实,孩子就像一张没有被涂抹的白纸,开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为他们打好底色,涂好和谐的色调,为其将来挥毫泼墨奠定基础。因此,希望全社会对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勇于面对现实,找出不足,承认错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因为这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参考文献。

[1]李萍。中国道德调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2]丁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苗相甫,杨浩文。道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世杰。道德与人生[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八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频繁流动成为阻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人口流动、农村社会变迁、教育体制变迁、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提出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是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可以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1.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2.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对于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土地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到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3.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其较少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其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就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中去,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4.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根据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有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在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同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1.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弄寻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2.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的。

3.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在对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分布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作用,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进行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4.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是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的,然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地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5):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

[7]姜盛祥。重庆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九

贵州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贵州贫困山区外出劳动力基本特征。

将外出劳动力的个体做分析,能了解其构成、文化层次、规模等基本情况。数据结果显示基本特征是外出人员性别男性化、转移年轻化、家庭主劳动力转移化、文化程度较低化。

1.从外出的人员数来看,在50户的村户调查中有21个劳动力外出,为23人,07年为28人,增长了30%。在有限的调查户数里,两年增长了三分之一的外出人数,说明外出的人群在增加。

2.从性别构成来看,男劳动力人数在三年内分别是18、20、26人次,分别占总外出人员的85.6%、86.9%、92.8%。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外出劳动力中以男性为主,且男性外出人员的增长幅度大于总的外出人员增长数。

3.从外出劳动力与户主的关系中,户主与子女两类是外出的主要类型,在05与06年外出的人员全部由这两类关系构成,07年新增加了兄弟姐妹关系占的比重仅为7.1%。从人员的构成来看,外出的基本是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

4.从年龄结构方面来看,16岁到50岁都有外出的人员,三年平均外出人员的年纪结构比重分别是:16-20阶段占12.28%,21-25岁阶段占24.03%、26—30岁范围占18.50%、31-35岁比例为9.39%、36-40岁为20.34%、41-45岁为14.27%。但更多的集中在21-25与36-40岁两个阶段,这与外出劳动力与户主关系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80%以上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程度,而初中程度占52%,是外出人员的主要受教育水平。其次是高中水平(8.57%)不识字或很少(8.45%)以及中专(4.77%)。可以看出,贵州山区外出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还是很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也决定了外出人员就业的环境及收益水平。

(二)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的基本形式及方向。

劳动力外出的基本形式及方向能揭示贵州劳动力外出的流向问题,也能从中看出外出劳动力的竞争力程度。数据分析显示如下的现状:

1.劳动力的外出方式中,三年内所有的转移劳动力全部靠亲戚朋友介绍外出。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贵州山区人际网络关系决定了村民外出就业的强度,一方面说明政府及其他组织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说明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村民对外界的信任度很低。

2.在外出地区及类型项目中,东部地区是转移的主要输入地05年占76.2%,06、07两年占100%;西部地区在05年占23.8%的比重,其他年份没有转移于此;至于中部及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劳动力的流往。可以看出,贵州劳动力仍然聚集在发达地区,追逐最高的劳动力报酬。

在外出地区类型中,93.93%的劳动力外出到地区级城市,6.73%集中在县级市,4.76%流动在省会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07年所有的劳动力都集中在了地区级城市,这说明农户的转移还是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只是选择略高出流出地一级的城市转移。

3.外出就业结构中,转移劳动力全部从事的是非农产业就业,其中又以第二产业为主要工作部门,二产业中制造业与建筑业是其从事的两个重点行业,三年来平均分别所占的比重为55.1%、43.3%。而第三产业中仅有4.76%的外出人员从事,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业。

4.从外出务工的时间来看,贵州劳动力在外从业滞留时间仍然较短。1-3个月的占21.59%、3-6个月的占52.87%、6个月以上的比例为25.55%。可以看到,贵州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仍然是候鸟式的,及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在以上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贵州山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就业风险高。

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风险高首先表现在外出方式自发、盲目、不均衡性,外出保障力度很低。从实现外出的方式来看,依靠个人社会资本自发实现的流动一直是主要的方式,而政府及中介结构发挥作用甚微。这种自发、盲目、不均衡的流动会带来许多的问题,同时自身的利益保障度也很低,一旦外出务工遇到欺诈等厂商恶意行为,不成体系的农民工不具有与厂商谈判的足够资本,其利益的受损在所难免。其次,外出人员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相对机会成本较高。大量主要劳动力外出,滞留在家乡土地上的多为年迈的老人、幼小的孩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年过80岁的老人仍然在土地上辛勤的为生存而耕种,对于贵州贫困山区来说“386199”问题就更加的凸出。最后贵州外出劳动力在外从事的大多是简单的重复工种,低附加值的从业导致劳动力的竞争力很差。一旦面临国内市场、国际经济环境变动时,外出劳动力就会立刻成为“失业”一族,此时在回到家乡土地上工作时已经变成了“不具有经验的非熟练”农民了。

(二)贵州贫困山区外出劳动力对城市体系的适应能力较低但略有增强的趋势。

贫困山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对陌生城市体系的适应是需要一段磨合过程的`,由于特有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及长期固定的生活方式较其他的外出人员适应城市能力更弱。具体体现在外出务工的时间、地点以及人数上面。从外出务工的就业时间来看六个月以上的只占22.5%,说明劳动力的外出仅仅是一个短期行为,外出人员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长期工种或者不具较好的城市工作转化的能力。从就业的地点来看,一般外出就业地点离输出地越远对劳动力适应城市能力要求越高,而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山区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地方大多还是选择地区级城市,对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选择还是有一些的保守。从外出人数上来看,三年内外出人数增加了30%,是一个比较可喜的数据,说明山区贫困农民已经开始逐步“走出去”且步伐加快,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走出去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三)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结构在优化。

从外出的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呈现均衡化。年纪结构的优化对后期返乡创业、增加农户收入等农村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从外出文化程度上也能看出结构的逐步优化,在整体农村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外出人员主要集中在初中,且外出总体程度随时序的增加而提高,受教育结构的优化是外出务工人员竞争力加强的一个主要构成。从外出的就业行业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初外出务工基本都从事第二产业的低附加值行业,而现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在增加,工种在多样化,这些都是外出人员择业的优化调整,是外出资源调整的一个可喜转变。

三.优化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几点启示。

根据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及区域特点,结合国外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启示以供参考。

(一)营造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低风险转移的有利环境。

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由于地理、风俗习惯等因素对外界有较强的戒备性,对城市的适应能力较弱,如何有效的转移劳动力同时又避免产生相应的“农村病”,多方营造一个信任度高的“低风险”转移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1.国家营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制度环境。

制度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国1846年的《贫民迁移法》颁布、二战后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专门的劳动力动员计划实施、印度政府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政策都积极有效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我国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经历了国家“限制—有条件开放流通”到现在的国家有序引导的过程,但是专门成文的制度并没有,只是在“三农”政策中有所提及。国家制度的强制性能有效保障外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能给外出劳动力强有力的指导,特别是对于贵州贫困山区的弱势劳动力,国家的制度保障显得更加的必要。因此,国家应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的劳动力转移制度,如破除城乡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设立外出劳动力的维权制度等。

2.以市场为主导各级政府及其他机构创造完善的服务环境。

资源的市场自由调配是获取最大效用的前提,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方向。政府与其他社会机构定位于完善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提供市场经济所需的必要保障。如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市场有效信息的筛选、提供与及时传递;为提高转移的有效性,政府所进行的必要技术培训与就业前景指导;政府有意识的引导“精英”劳动力的外出和返乡创业行为,为后续劳动力的外出起示范作用,扩大其良性效用;政府根据主要输入地就业政策调整相应的输出地的劳动力政策,设立区域劳动力外出维权机构,保障区域外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等。其他机构的服务体系主要为滞留在土地上的劳动力提供便利的劳作环境,以解决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减少“农村病”的产生。如保险公司对农田灾害的承保;农协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透明购买、田间管理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机具的租用修理、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供给等。

(二)根据区域特点调整劳动力自身行为。

农民在劳动力转移中是一个主体行为,因此加强自身的劳动竞争力是万事之本。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劳动力对城市适应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渠道获取外出的各种相关信息,选择与自身能力、专长相吻合的外出就业工种与外出地;知晓自己外出的合法权益范围,懂得用现有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外出劳动力。其次,加强外出劳动力自身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多数学者将众多的社会弊端归结到劳动力的低素质上,实际农民缺乏的不是素质而是与外界有效沟通的能力。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农民(李昌平,2009),但是因为他们缺乏与外界沟通的技巧,外出农民被市场一刀切的误认为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工种,其结果导致就业的低端化,对外出劳动力的潜力没有机会释放出来,竞争力也很难得以提高。因为缺乏沟通的资本,外出劳动力不具有与资方谈判的能力,就使得他们处于“社会边缘”“弱势”群体。只有加强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拥有平等的沟通平台和机会才能释放出自身的才干,获取比工资更具有吸引力的尊严感,也能示范的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外出,从候鸟式的迁移转变为长期迁移,从个人迁移变成家庭迁移,达到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的。最后,根据贵州贫困山区的特点,贵州贫困山区农民应该遵循“兼业化——非农化”的过程,发展第二种兼业户即从事农业外劳动为主,农业为辅,并以非农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兼业农户是贵州贫困山区农民现阶段的可选之策。贵州山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样化的植被与生物资源,在发展农村非农经济的同时要发挥其优势而非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可以大力研究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对其进行深加工及品牌的推广,同时推动特色区域旅游等。

参考文献:

2蔡昉,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李昌平: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十

摘要: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知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而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中所出现的高知女性“结构性过剩”的失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原因外,本文还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了高知女性对爱情、自我、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从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择偶梯度理论及高知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不利地位。

关键词:社会认识;认识交换;择偶补偿原则。

一、社会转型高知女性地位的提高与“男高女低”的社会婚姻模式之间的冲突。

(一)高知女性的失婚现象。

本文所谓的高知女性是指拥有较高学历(大学本科以上)、处于中、高级白领阶层的职业女性或仍处在为获得更高学历(硕士、博士)而继续接受教育的女性。这些女性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其中部分人可能错过了最佳婚恋时机,按照社会的一般看法,她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大龄女”。也就是,学历、知识、能力越高的女性,她们的结婚时间会越晚,择偶对象的范围会随着学历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而变小,高质量的结婚机会会随之降低。此现象的发生,是中国30年来社会转型加速期间发生的,在社会转型期间某一方面会迅速发展而另一些方面会相对滞后,在高知女性的失婚现象中,则表现为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而相对应的传统女性文化观念相对滞后,也就是说,是高知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传统“男高女低”的社会婚姻模式之间的冲突。

(二)“男高女低”的社会婚姻模式造成的“结构性剩余”

中国社会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男高女低、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社会婚姻模式。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人口高性别比的国家。近十几年来,性别比又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未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产生了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引发了诸如色情泛滥、买卖婚姻、拐买人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传统的择偶模式使得未婚男性强大的求偶压力难以传递到高知女性身上。男性在择偶时大都希望选择那些在学历、政治、经济地位上比自己低的女性,而高知女性身处社会金字塔的中上层,这就使得部分高知女性处于“结构性剩余”的境地。虽然存在着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但男性失婚人口绝大部分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身处社会金字塔的下层,在婚恋中与处于上层的高知女性之间无法沟通。毫无疑问,这种“结构性剩余”状况加大了高知女性在婚恋中获得成功的难度。

(三)在社会婚配模式下的择偶梯度观念。

所谓“择偶梯度”,是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女性,以便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家庭的掌控权,而女性则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薪金收入高于自己,也就是“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以便寻找依靠,排除内心的不安全感。这里所说的男高女低的差异包括很多方面,如年龄、外貌、相对年龄、社会地位、个人综合能力等等。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婚配模式是“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上来看,男性在婚恋中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女性在人们眼中就要凭借自己的外貌、年龄、持家能力、品德等来换取男性在社会上的成就、家庭背景和经济能力。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一直就是依附于男性,在婚恋观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方式同样就是遵循了“择偶梯度”理论,这种中国的传统婚配模式至今仍主导着中国青年的择偶观。

二、高知女性的社会自我认识偏差。

(一)对爱情的认识偏差。

社会认知是指包括感知、判断、推理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其过程是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认知偏差也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知觉、印象及判断与认知客体的不一致。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社会知觉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整体性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并进一步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有依据的归因。社会印象则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就是社会判断。高知女性本身的高知因素可能会成为其理解爱情的一个不利因素,因为高知女性往往对爱情持理想主义态度,这与世俗的婚姻观念之间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鸿沟。她们眼中的美好爱情要有双方志向上的统一、精神上的默契、价值观念的一致,还要有高品位、有内涵、有情调的生活。简言之,在她们看来,情感的交融和心理的相容才是真爱。这种爱情观必然导致她们对完美男性和完美婚姻的追求。她们虽知完美男性难以追求,但是由于这种完美情结的存在,她们会对爱情呈一种固执的追求状况,而不肯向世俗婚姻低头。这种完美主义导致她们选择婚姻时过于挑剔,并且会用各种理由来掩盖这种有偏差的爱情观念。

(二)对自我认识的偏差。

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借助于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所说的“镜中我”来实现,具体说,“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费孝通把这种自我认知过程叫做“我看人看我”。自我通过“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维持和不断完善认知主体的心理状态,使认知主体清醒而又完整地看到自己、理解自己。人们认为高知女性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处于金字塔的最顶层,无论从知识还是能力来说,她们都不承认自己比男性弱,从心理上来说她们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她们认为自己的高智慧高能力能够与她们相配的也是男性高层精英分子。这也是社会择偶梯度理论在高知女性中的一个反映。处于金字塔顶尖的高知女性,追求更加完美的男性精英,而在男性的金字塔层次里没有与高知女性相对应的层次;另一方面,处于男性金字塔顶层的男性精英,在择偶梯度理论的社会大观下,往往会选择比自己弱一点的女性为结婚对象,他们更看重女性的是女性的年龄、外貌等先天因素,而非女性后天努力得到的智力、能力因素。于是在这种观念下,有俗话说“女大专生是赵敏,女本科生是黄蓉,女研究生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高知女性对自我的过高认识,无疑增加了她们在择偶中的困难。

(三)对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

“男才女貌”的择偶标准观在中国人头脑中可谓根深蒂固,女性看重的是男性的智力、才能,而男性看重的却是女性的年龄、外貌。所以现在在大学的校园里流传的是“学的好不如嫁的好”,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社会上盛行的功利主义在作祟,但我们认真研究可以看见的是那些本科女性为什么能够“不学而嫁的好”呢?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她的年龄、外貌条件与高知女性相比会优一些。也就是年龄外貌条件能够补偿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智力、能力不足的因素,而反过来智力能力条件并不能补偿女性的年龄外貌不足的因素。而男性恰恰相反:年龄外貌因素不能补偿他们的才能不足,而才能能够补偿他们的年龄外貌不足。在这种择偶补偿原则下,男性择偶的首要标准当然会是年龄、外貌条件了,尤其是对处于金字塔顶尖的男性精英来说更是会在寻找“次而优”的非高知女性。这种择偶补偿标准使得女性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是很多高知女性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还认为自己的高素质条件,能够使自己在择偶过程中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当然,我们得承认这是择偶观念滞后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种“奇怪现象”,并非高知女性本身的错。

三、婚姻市场中社会交换的男女认识。

在婚姻市场中,婚姻实质是双方的'一场交换。在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中,认为互动者是根据一项关系所能够带来的报酬与代价之比率来评价其吸引力的,当报酬超过代价时,该项关系便被评价为有吸引力和有价值的。交换双方一旦发生初次的接触以后,二者之间关系的形成和维持便主要依赖于个体所体验到的或期望体验到的报酬水平。

个体在互动中具有高度的行为选择性,他们追求能够产生最大满意的结果,一旦达不到目标,他们便会放弃眼前的关系而另作选择。这里我们从这一理论出发来考察高知女性的婚姻交换。

(一)高知女性婚姻交换的报酬与代价不对等。

在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中,报酬与代价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因为对两人互动中相互作用分析的行为结果是以这两个概念来表示的。报酬与代价是两人互动中独立或联合行为的结果,同时还是双方价值观和情感的反映,而并非仅仅是经济的或物质的收入或付出。这里强调的是,双方在婚姻交换过程中的双方价值观与情感的报酬与代价。

在高知女性的择偶过程中,她们已经潜在的付出了高代价,她们在学业事业上的投入成为她们婚姻交换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代价,这种代价牺牲了自己的年龄与青春,因而是高昂的。因而她们价值观上期望的报酬也是较高的,所以潜在要求自己的择偶对象是高标准,这种高标准不仅仅体现在要求男性对象的经济基础较好,而且要求他们的精神价值与情感能够与自己追求的高精神境界相匹应,这就造就了高知女性在婚姻代价与报酬中的不平衡。而相对应的,男性精英在报酬与代价之间就不存在这种不平衡,他们把自己的事业当成婚姻的一种基础,所以他们在自己才智上的投资的代价可以从婚姻的报酬中得到,他们有空间选择自己的理想的女性。所以这种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等使得女性在婚姻交换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

(二)交换中的外源性因素———交换互补不成功。

外源性决定因素指并非直接来源于社会互动,而是来自互动以外的影响报酬与代价的因素,包括互动者的个体需要与能力,互动前已存在的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或差异、互动的情境等。因此在交换中,双方的互补因素被认为是重要的外源性因素。当互动双方能够以各自的低代价相互提供报酬时,交换关系便容易形成。因此,互补便成为影响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即在互补关系中,每一方能够为对方表现出某种对方本人不能表现的行为。这样,每一方能够提供给对方所需要而对方本人又难以实现的资源。在互动中,拥有某种资源的人便有机会对依赖于他们的人实施垄断,而依赖于他们的人又能够从有优势的人那里获得依赖性满足。关于这种互补原则,我们在分析高知女性择偶过程中可以看见择偶补偿的缺陷所造成的高知女性择偶的互补不成功。具体分析可以见上文的在对“对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中对择偶补偿原则的分析。

因而,在市场转型中高知女性失婚现象具有必然性,这其中有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高知女性高于现实的认识偏差,也有在婚姻交换中男女认识倾向的社会交换中的矛盾。充分研究这些认识倾向上的原因,有利于改变社会对高知女性的认识偏差。

社会现象分析论文如何写篇十一

2020年注定是让很多人难忘的一年,特别是对准备面试的考生而言,很多考生很可能遇上了面试史上的“最长备考”。面对如此长的备考时间,考生有更多机会的同时,可能要承担更大压力,因为考生们都会很努力,通过各种方式练“大招”;所以,考生如果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实现脱颖而出,考生答题就需要有亮点;那么问题来了,考生如何才能实现面试答题有特色有亮点呢?小编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个关键方面:

众所周知,结构化面试的考场经过精心设计,很多考生回答问题时都会被“打回原形”,甚至一些考生回答问题变得“不由自主”,完全凭本能在回答问题。所以很多考生在面试现场回答的问题都是偏题的,甚至有一些都是答非所问。由此可见,考生在平常练习备考时,就要强化审题意识,平时回答每一个题目都要紧扣题目要求,画好同心圆,养成良好答题习惯。考生才能够在面试现场实现答题的不偏题不离题。

公务员招录面试与企业面试还是有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企业主要关注面试者与岗位的匹配度,而政府机关除了关注考生的的岗位匹配度外,还会重点关注考生的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觉悟和政府思维。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既能凸显自己能力,又能凸显自己的政治立场,握好面试方向盘,不偏不倚,就能更好的“打动考官”,进而让自己答题更有“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考生在备考时,切忌存在侥幸心理,毕竟考官的“识人辨人”能力还是很强的。考生在面试答题时,需要有自己的“三板斧”,才能获得考官的关注。所以,考生在平时备考过程中,需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考生也需要深入挖掘自己的优势,把优势变成自己的亮点,同时也需要找差距补短板,做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考生也需要保持定力,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

面试题型千千万,忽略技巧错一半。所以在实际的思考和答题过程中,各位一定要能够心里想着以工作为重,思考和答题的过程中也要能够重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整个答题方向的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