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1:09:54 页码:13
2023年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精选18篇)
2023-11-19 01:09:54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反复推敲和精益求精,细致入微。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个主题,可以参考以下给出的相关范例。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一

政治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政治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八种能力决非短时间内形成。因此我主张:从高一开始把时政引入课堂。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没用,高考时新闻都成旧闻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基于上述思路,我积极的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能力的实践,从高考的效果来看,基本满意。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的引入时政。

直到目前为止,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一般来说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别总搞独家报道。独家报道虽可以引一时之趣,却会使学生感觉到距离千里。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生活、本市晚报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渐渐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如讲到“纸币和通货膨胀”时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

(1)你手中有五圆假币,你会怎么办?这么做的原因?

(2)若你父母明天都涨一级工资,你认为一定是好事吗?

(3)物价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而基础知识是采掘机。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使学生活中求获。具体的说我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知识点评。

指在预习通知单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列于副板书。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下作业再设置拓展型的“学而用之”:你还能用这些知识分析那些现象?从而顺利完成知识迁移。

(2)时政快讯。

[1][2][3]。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二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国家开始从全局和顶层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原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这一提法,建国以来,我们重视的不够,但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却由来已久。我国历史上有着内容十分广泛的朴素的社会建设思想,为我们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提供了传统文化的借鉴。例如,儒家的政治理想,是把社会变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是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科学地阐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其中包括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特别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新生事物,尽管社会主义代表的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前进方向,但具体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和现在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走过的弯路,都与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关。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任何事物一样,它有特定的要素构成,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的结构通常被理解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其实,这样的划分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把整体的社会结构看成是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统一。基于这个认识,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相对独立的“一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四位一体”概念的提出,特别是“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使我们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有人认为,社会建设建设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这显然把社会建设的涵义理解过于狭隘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其涵义和内容要广泛、深刻的多。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样,社会建设也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党不仅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并对它已经作了多方面的阐述,初步回答了社会建设的目标、社会建设的原则、社会建设的理念、社会建设的重点、社会建设的主体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社会建设新理论正在形成之中,随着实践的深入,社会建设理论将逐步完善,也会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理论一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涵以下内容。

在社会建设的原则上,强调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就是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建设的首要原则,社会建设的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公平正义,就业的公平正义,分配的公平正义,保障的公平正义,医疗的公平正义等,坚持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在社会建设目标上,强调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近期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六个基本”,即: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要更加充分,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要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要基本形成合理的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要基本健全,远期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的理念上,强调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图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解决问题,稳步提高社会建设的水平,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社会建设的重点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善民生既要统筹兼顾,又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在社会建设的主体上,强调政府的有效主导和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公益性质,要切实强调政府职责,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不是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

一不可。社会建设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保障。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对广大群众迫切要求的积极回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社会建设是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是体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要求。改革攻坚面临深成次的矛盾和问题,都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我们党站在执政兴国的高度,要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就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正如经济建设有投入才有产出一样,社会建设也要有投入。特别是涉及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事业、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空谈不行,必须出实招,而核心就在于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经济、轻社会”的财政支出,建立“民生服务型”财政。

长期以来,之所以产生经济和社会“一腿长”,一条腿短|”、财政支出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思路存在的偏颇。所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建设发展观观念是关键中的关键。具体而言,我们要树立以下几个观点。一是投资于社会建设不影响经济发展,二是解决不公平问题不会降低发展活力。三是给社会力量让出空间不会影响政府权威。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三

摘要: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如何合理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的cai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是每一个利用cai进行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种类是很多的,从目前来看,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课堂展示类的cai课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为教学服务,课堂展示类cai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这是cai的一条宗旨。作为先进的教学技术,cai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在cai实践的基础上谈谈就政治课应用cai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则等方面谈谈看法。

关键词:cai课堂展示类多媒体课件。

cai是英文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

由于cai具有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象、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机对话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而也备受广大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工作者的喜爱,近几年来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如何合理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的cai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是每一个利用cai进行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种类是很多的,从目前来看,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课堂展示类的cai课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演示型课件的特点就是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和声音来展示现实世界难以实现或表现不清楚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转换,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其作用主要是用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用图形、图像、动画等表现一些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和动态演变过程,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由于这种cai课件可以在配有多媒体投影机的电化教室中使用,也可以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的计算机网络教室中使用。而且比较容易制作,因而在现阶段是一种可行的应用模式。

本文拟就课堂展示类cai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政治课教学中应用cai的必要性和重要。

[1][2][3]。

文档为doc格式。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四

摘要:基于当前发展形势,社会实践作为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物质载体,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最佳途径。下文以推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前提,围绕社会实践这一话题,分析了医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阐述了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并针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就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通过组织学生迈出校园,走进社会,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与实践,不仅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衔接起来,还能不同程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是从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如何解决现存问题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已经成为教师广泛热议的话题。

1医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医学生全面认知自己。医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巨大的学业负担导致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接触市场环境,了解社会。而借助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将意识到自己与岗位需求间的差距,强化专业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其二,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的出现,缩短了医学生与社会发展间的差距。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1]。其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医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将在课堂中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患者诊断治疗,为日后就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技能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有益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与心理素质。

2.1专业指导有待加强。

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没能围绕社会发展最急迫、校园最关注、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学生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展现,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据现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超过30%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为用人企业所认可,而有关学术研究与课程研发类的资源仅有25%。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效果来看,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仅有11%的学生提出没有在活动中得到收获[2]。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并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共同完成了训练任务。一方面证实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无关,另一方面证实了社会实践中教师个人才能没有得到充分施展。

2.2社会实践机会有待增加。

通常情况下,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集中于寒暑假,区别于日常实践训练。因为属于集中性训练项目,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运用所学知识对校园之外的实践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的获取渠道来看,有大多数同学都是靠父母、朋友的帮助,自主联系实践场地的学生人数仅占21%。但受到专业特殊化的限制,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渠道大多是地方级医院、卫生部门,岗位数量十分有限,能够参与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效果可想而知。

2.3社会实践模式单一。

通过解读调查结果可知,医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比较单一,大多以市场调研为主,学生对此表示不感兴趣,甚至少数学生十分抵触实践活动。同时,因为医学院校方面缺乏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导致有关实践活动奖惩机制的构建不完善,没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现阶段,医学院校对毕业生岗位实习、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度不够,相应资源开发力度有待加强,品牌效应不显著。

3.1激发社会实践兴趣。

基于现存的教育问题,医学院校方面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应以志愿服务为基础,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社会,为社会大众提供无偿的健康咨询服务,为其介绍医药方面的健康知识,既能深化学习印象,又扩宽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以辽宁省某医学院校为例,分别在益格名邸光明新村、罗曼春天人和馨园、阳光嘉园、宏发长岛华景花园、繁荣新都、浅草绿阁等社区随处可见医学院校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实践小组,他们长时间奋战在第一线,帮助社区老人宣传健康知识,受到各社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内针灸系“把爱散播到社会”分队、临床医学系“志愿服务你我他”分队是众多服务队伍的领头羊,尤其是医大爱心社“面对面’这一队,坚持帮助老人排忧解难已经长达十年。医学院校方面应提高对此的重视,利用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为学生提供体验社会人情冷暖的机会,结合教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

3.2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对于医学生而言,发挥个人专业能力与优势,将此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服务社会大众,不仅能提升个人医学技能,还进一步了深化了对医学专业的价值认知。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就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最近几年,全国各大医学高校纷纷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从最初的本科生自主实践发展到本专生一同参与实践,实践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一定改变,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北京某医学大学为例,最近三年的时间陆续派出超百支队伍,服务范围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参与社会实践人数高达十万人。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学生深度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区老人讲解健康知识,调查社会大众热切关注的话题,有效激发了思想情感[3]。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保证实践活动的时效性与多元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密切交流,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暑假这段时间为例,医学院校方面可以邀请台湾地区的医学大学共同开展交互性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在于不断增强两地学生间的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情感,实现文化交融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文化的机会,无形中深化了学生对医学文化的认知。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实践方针,邀请行业精英来校进行演讲,分享经验。在此基础上联同当地康复中心、治疗机构、养老院等场所,进行实地调研,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经过长期努力,医学院校方面建立了寒暑假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自主参训,收获颇丰。学生不仅了解基层医疗的发展情况,意识到理论实践结合的价值,还树立了医学服务大众的信心。

3.3创新社会实践模式。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道德内涵,使其对专业发展产生使命感,激发学生的义务服务的工作意识,医学院校方面应联合当地多家医院组织开展门诊义工志愿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志愿部体验诊断、导诊、陪诊、送检、分药等工作,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此外,还将社会实践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指定专门的课件与教育计划,并限定具体学分,要求学生记录并上交社会实践报告,有效创新了社会实践模式,巩固社会实践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生而言,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思想道德,两者缺一不可。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医学生思想道德与政治涵养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医德。

参考文献。

[3]刘君,鹿茸,王璐.搭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7(10):95-96.

作者:吴娜鲁琳颖李一林单位: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五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地位,是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的前提。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此环境中接受的各种信息,对于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可看出,当代青少年学生,获得社会生活信息的渠道,无论城乡都以广播电视为首,其次为报纸刊物,但在此后的具体选项上城市与农村差别较大。农村学生的选择为“政治课”(时隔两年的两次调研,学生对“政治课”地位认同是一致的),而城市学生的选择则为“家庭”,这反映了目前在城乡差别仍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所受到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也从一个方面有力地说明政治课教学对于青少年学生正确了解并认识社会,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块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目前在农村尤其如此。对“其他课外活动”这一选项,城市学生将其排在第7位。而农村学生则将其排在“政治课”之后的第4位。考虑到我国目前仍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我国农村目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学校教育中德育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明显现象是“团队活动”选项,93年调研中在农村被排在第六位,在城市则被排在第八位(最后)位;而到95年城乡均把它排在第八位。这表明,目前学校中的团队活动已经被削弱,亟待加强。在调研中,许多学校干部反映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而积极活跃的团队活动多年来一直是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规范的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问题无疑是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调研中就思想政治课设置问题对于学生所做的调查,反映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要求。在征求学生对初一年级政治课的意见时,农村学生绝大部分(占91.3%)认为有必要学习,只有5.7%的学生认为要精简。这与他们中许多人仍把政治课做为获取社会生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密切相关。而城市的学生中,认为有必要学习的占58.1%,有37.7%的人认为应精简,只有6.9%的学生认为不必再学。

在征求对初二社会发展简史内容的意见时,两次调研城乡学生意见大体一致,88%的同学认为需要学习;有10%的城市学生认为可以不学;农村则有2.8%的学生认为可以不学。在教学内容的要求上,也大体如此,农村有2.8%的学生认为可以不讲古代的事,多讲现代的事;城市持这一意见的学生比例9.3%。从学生们的反映看,他们还是希望学习简史课程,但应注意解决好与历史课的区分。

对初三年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程,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开设,但城乡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别较大。农村有93.9%的学生要求开设此门课程;城市有相同要求的则为68.2%,另有10%的学生认为可不必专门开设此门课。在问卷中反映该门课程“知识过深,难于理解”的占14%。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处于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和教研同志都对思想政治课的命运乃至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滑坡问题深表忧虑,他们尖锐地指出:目前思想政治面临的是严峻的生存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迫地希望了解当代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而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又从来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目前学生和学校教育受社会上“下海经商”形势的影响很大,德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有被逐步淡化的倾向。我们必须看到并承认,市场经济大潮在冲击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产生着负面影响,使得教学实效有所下降,导致少数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怀疑甚至抵触情绪。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这块阵地。

二、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科学性。

1936年,在中央关于改革思想政治课的精神指导下,广大师生和教研人员共同付出了许多努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好不容易才取得了一定成果,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真正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92年突然另起炉灶,全面使用新编教材,而新教材与原来的改革实验教材比较,又不很成熟,差距较大。这种对新编教材不经实验就全面推开的做法,搞得下面的师生无所适从,措手不及。

这个冲击波对于广大政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为提高教学实效所做努力的影响也是负面的。调研中,师生和教研人员一致反映:思想政治课改革历时多年,这期间教师年年备新课,年年是“老兵新传”。一些多年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教研人员特别指出,教材不是形势报告,不能跟风赶形势,这样做既不严肃,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威信,也不利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教材紧跟形势走,一旦形势发展变化,又要不断增删改动,显得十分被动。这一点已经被实践的发展所证明。

调研中通过调查问卷和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形势的座谈会,征求了师生对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改革要求。城市学生中有57.4%、农村学生中有28.6%的人认为“课程设置是好的,但教材内容引不起兴趣”。结合教师及教研人员在历时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反映教材不成熟的.问题。说明这一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并尽快研究解决。否则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就无从做起。

为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调研中专门针对已经学完初中全部课程的学生设计了知识问卷。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接受测试。以检验知识的获得和巩固情况。测试数据表明:现行设置的四门课程中,道德部分得分率最高;其次为法制部分;简史93年为16.57分,95年上升为18.94;而社建由93年17.11分降为95年的15.64,考虑到不同课程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具可比性,因此不能仅从各门课程得分的高低排序断定其教学效果,但各门课程持续调查的排序情况,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整体上看,城市的平均分为81.3,农村为67.1,相差14.2分,两次调查变化较大的是简史与社建的排列次序与平均分数的差距:93年测试,社建为17.11分,排第三位,简史为16.57,排第四位;两者平均分相差仅为0.54分,到95年简史为18.94分,排在第三位,而社建为15.64分,排在最后,且平均分相差达3.3分。

值得注意的是,93年在武汉市某学校参加测试的总共3个班级中,其中高一年级有两个班级,高一(1)班47人为通过中考升入高中的常规班级,而高一(2)册则为由初中直接升入高中的实验班,从测试数据看,两个班级的平均得分都在8o分以上。平均分仅相差3.05分;最高分之间相差2.5分;最低分之间相差5分,均不到一个分数段,差距并不明显,这说明93年以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成绩是应该肯定的。调研中,学生们对课程改革热情很高,对道德法制、简史、社建等课程提出改革要求的学生,分别为总人数的36%、11.5%、13.9%(因三项可同时选择,因此总体大于1)。对各门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如下:

1、对道德及法制常识课程改革的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要更多些,要能回答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问题;(2)加强传统美德教育;(3)内容更简化一些,多介绍一些新制订的法令;(4)单独开设法制课程,请专门人员来讲,应多选择一些案例;(5)讲课内容更生动一些,在数学方法上,多开一些讨论课。

耐人寻味的是,城市学生中有30%以上提出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关于传统道德的介绍的要求;而农村学生则有25%以上提出要增加肃清封建影响的相应内容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改革进程中,不同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的不同影响。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一些弊端特别是道德的滑坡现象,如竞争中的虚假、人际关系的淡漠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道德的某些积极方面,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而农村经济文化的不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则迫切要求打破束缚其进步的某些落后的传统道德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使人看到,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化作用,有着其独特的双重意义。强化、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对于培养中华民族跨世纪的新一代劳动者和接班人,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必定远远大于其知识意义。要增强实效,就应该在教材内容的改革上有的放矢,注重针对性,加强科学性。

2、对社会发展简史课程改革的要求:(1)应以现代社会的知识为主,着重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说服力的讲资本主义情况,特别是认真介绍总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原因;(2)应着重讲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周期性;(3)注重联系实际,并改变一些传统提法,更客观一些;(4)应重点突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对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关知识简单了解即可;(5)内容太多,应简化一些并更灵活一些。

3、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程改革的要求:(1)内容太多,简化一些,也要更生动一些;(2)应多介绍一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使人更容易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应多分析我国目前的不足,以提高危机感;(4)开展社会实践等调查活动,对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应具体分析;(5)农村学生有人提出要求加强精神文明的有关内容。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中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结构要求的调查,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以下的排序按统计人数多少)(1)市场经济知识;(2)宪法及法律知识;(3)道德知识;(4)国情知识及国内外形势;(5)社会发展规律。

调查中反映的学生要求了解国内外形势的要求,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更加关心时事,希望尽快获得更多的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有关。也有学生明确提出要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情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识理论。

在93年调研中,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求按顺序被排在第四位,而时隔两年之后,这一要求被排在了第一位。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入人心,学生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的了解更为突出和迫切;也说明目前思想政治课改革落后于形势发展,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还反映出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希望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一方面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全社会强调普法教育有关。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学生中法律意识增强,要求学习了解法律知识,都是好现象。

与前一问题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征求学生从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最希望得到的信息,两个问题有联系,但并不等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可看出,学生们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依次分为:(1)国内外大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3)现代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4)法律知识;(5)改革开放成果;(6)就业或升学指导;(7)重大的社会事件。

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应如何进行教改”这一问题上,城乡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要生动一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要多样化。课堂教学不要只讲条条,也不要让学生死背,可多开设一些讨论课,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

(2)联系实际,多开展一些如社会调查之类的实践活动,进行立体化教学,使社会、课本、学生成为一体。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看到并检验学习成果。

(3)教材编写生动一些,多联系实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内容不要太深。

(4)减少闭卷考试分量,利用问卷调查及小。

[1][2]下一页。

论文等形式来考察。个别学生提出应减少笔试,进行面试。

此外,农村学生提出要求增加类似《语文报》那样的辅助学习报刊,以帮助学习。近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很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这个形势在学校教育上的反映就是,95年调研中,要求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生人数比93年调研时更多,问题提出的也更具体,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部分,如何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和学生们的迫切愿望,调整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初一部分,可否考虑增加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内容;在初二部分,应加强现代社会发展知识的介绍,包括现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的介绍和简要分析;初三部分,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介绍基础上,增加新材料。在整个初中部分的教材以及教学中,要更进一步强调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必须坚持有效的考核手段。

1993年开始,各省高考理科逐步扩大了取消思想政治课考试的范围。这对思想政治课的冲击尤其强烈。取消理科思想政治课高考的做法,其初衷也许是好的,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其造成的后果却不如人意。一方面在目前整个教育体制没有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前,高考事实上仍是教育的指挥棒,哪一科不考,哪一科教学就受到冲击和削弱,这点也在教学实践中被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学所证实。如果说这两科不考还仅仅是知识缺陷的问题,那么不考政治课的后果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理科高考取消政治实际上是等于取消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许多学校已经形成学生不愿学政治课的局面。这不是政治课不受学生欢迎,也不是学生不想学习或不愿学习。

而是因为一般高考考生中都是理科考生多于文科考生。(如武汉市文理科考生的比例一般为三七开或二八开),所以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必然是千百万学生不学政治课。该市某中学高一年级93级上学期思想政治课的期中测试,平均成绩还是85.36分,但在下学期,高考理科不考政治课的信息一公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即受到冲击,下学期两次期中测试的结果,平均分数一次为52.62分,另一次为56.57分,均为不及格。95年的调研表明,这一现象目前仍存在,后果堪忧。

即使将来实现了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思想政治课的考试仍不能取消。因为对于任何规范的课堂教学来说,考试都是检验学习成绩、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一页[1][2]。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六

在新形势下,到底采取何种有效的手段,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笔者认为:开展“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较好地提高其实效,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

1.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

例如有的高一学生认为:“‘先富’帮‘后进’,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是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帮助’在后进地区乘机捞一把。”针对这一实际思想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了省扶贫先进单应—一宁波慈兴集团。该企业近几年中,分别以资金、技术、产品业务和管理人员、工人业务培训等形式,先后扶持了6个“老少边”贫困地区的工厂,其中一个还成为丽水地区十大明星企业。学生在活动后说:“现在我们懂了.人间不尽是金钱关系。‘先富’帮‘后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信!”

2.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的角度出发,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执行新的教学计划,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三板块”操作方法,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善形象,吸引学生,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说教式为实践式”,成了我们教师的最新观念和工作方式。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开设了“焦点与热点”、“新闻采编”等选修课和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活动小组。前者主要采取课堂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分散实践;后者则在教师的直接带领下,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走访市公安局,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组织参观“万亩渔塘”,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选修课、活动课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涉及面广、难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实施。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七

本书的描述大致是如此的:先是基本的,关于文明的概念及其衍生意义;其次是关于当今诸文明如何的形成、发展以及所展现的现实冲突;最后是对文明博弈的未来展望。所有观念铺展的体系核心是为美国当代政治服务的,是为他的价值观及行动寻找合理性根基的一种尝试。文明的冲突确实存在,所铺开论述的事情的整体框架也基本合理,然而对诸文明的内部关系却不是很明确,或是一种以己文明的视角所作的一种合理的文明内根基的想象。(毕竟,文明的复杂是超越个人智慧的存在!)。

首先,从文明的诸概念来进行基本的考察。

什么是文明?就词源而言,文明意指从西方近代文明崛起就西方所遇情况所解释而衍生的含义。而就当今学界而言,至今尚无统一标尺,且尚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而差别也是相当的明显。狭义上就是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而广义则是文化的实体、各种生活的统称、大而无界。

就广泛达成的意见而言,文明具有六种不同的性质。

1、在单一文明和多元文明之间存在着区别。

2、文明被看做是一个文化实体。

3、文明是包容广泛的,是一个整体。文明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文明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同整体之间的关系规定了它们的各个部分。如果文明是由一些国家组成的,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多于它们同该文明之外的国家的关系。它们可能更多的相互打仗和更经常地建立外交关系。在经济上将更加相互依赖,会存在普遍的美学潮流和哲学潮流。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4、文明有终结,但又生存得非常长久;它们演变着,调整着,而且是人类最持久的结合,是“极其长久的现实”。从西方文明的视角而言,文明从诞生到确定,经历的大致阶段为:混合、孕育、扩张、冲突、普遍国家、衰落和入侵。

5、文明是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

6、历史上的文明与今日的文明不同。文明在发展中的每个时期所显现的外部的具体特征并不一样,但是其内核与实质的差别,在不出现重大的问题,如崩溃和篡改之类的问题的情况下,传承会是一贯的。

现世界文明的划分。

就目前世界文明的现状而言,大致可分为五大文明:西方文明,华夏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而每个大文明下又多有几个次生文明。西方文明的次生文明为文明、东正教—俄罗斯文明、拉美文明、犹太文明、美国文明。华夏文明则有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东南亚诸文明。而已经消散的文明为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借代重生),印加文明。

西方文明史。

就西方文明生成的历史而言,近代西方文明始于公元七、八世纪,在灭亡了罗马帝国而蜂拥至欧洲大陆各不同地区的蛮族,即两大族群:日耳曼族与斯拉夫族纷纷建立以自己部族为核心构建的王国,在一次次的冲击与碰撞中渐趋融合,以。

为世俗的融合建立了一个神权与世俗权力相统合的神圣罗马帝国,以维也纳与罗马为轴心统合起来的西方开始进入了自己的政教合一的沉沉中世纪了!

中世纪的打破,不仅仅是自己内部文明的觉醒,更在于东方毗邻的阿拉伯—穆斯林帝国的崛起,他们的迅速扩张,一度逼近欧洲的中心维也纳,在外敌入侵的逼迫下(以西方自己的视角而言),西方诸国匆忙的组成联军—十字军,进行东征。东征的结果,却是以西方联军的惨败而告结。

外部的失利促醒了西方文明内部民众的觉醒,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系列觉醒斗争和国家复兴强盛的方式,标志着西方的崛起和西方世纪的到来。

从文艺复兴开始,是以西方文明内部矛盾为主体的斗争方式,特别是陈腐的教义以及国力的整体低下与人民的渴望富裕以及自由、民主的理想的相冲突所构筑的文明内的斗争方式为主线。以科学革命为主线的生产力大跨越导致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的历史,掩盖了同期西方与伊斯兰文明及古印加文明的冲突,且最终以西方文明胜利而告终的方式强行带动历史进入现代社会。而随着十八世纪中、末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预示着西方内部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社会的破裂,从而进入了西方文明的二元分裂对抗时期,最终经由一战、二战形成的美苏两大集团长达五十年的“冷战”对抗,而又最终以资本阵营的美国胜利而暂时性的终结了西方文明内在的冲突。而由此开始,西方文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各诸大文明。

而历史事实却是西方在逐个摧毁各古老文明:相邻的伊斯兰文明,有多次的“十字军东征”事件发生;美洲的古印加诸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体系诸藩国;华夏文明主体,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华夏文明,西方花了两百年的时间布置安排,并用最卑劣的伎俩,在最虚弱的时段给予了致命一击,在华夏处于全懵的情况下做最大限度的敲诈,又转身给了最大的面子,进行了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殖民,利用国别不同而瓦解国人之心,最大限度的竖立了西方文明的优势,而使华夏古文明几近于灭。

二十世纪初,以西方文明内各不同思潮涌入,而诱惑各文明国家变化,以不同国家的身份,且以不同利益驱使、操作之,而无使生怨,反以接受西化为荣,所恨唯一时一地具体之人及事耳,而盖不知西方文明借此而甚嚣尘上,大有一统全球之势。

然而时不与他,文明内应科学、政治、经济诸理念及隔阂所生的怨念已凝结成板块,不通过激烈的冲突而无法解决的时代到来了。一战、消耗了西方诸文明国家的实力,也减弱了对其他文明的实际控制。更由此,而产生了两个对手:一个是种族主义的法西斯,一个是全民主义的苏维埃。两个极端,却诞生于同一母体,兴盛于同一时段,历史往往留下了最荒诞的现实。

二战,终结了法西斯,也认清了西方。然而西方文明的独大和各文明的萧条,而使重心仍在西方,在西方文明。冷战的结束,撕开了一道枷在诸古老文明身上的锁。裂缝,哪怕一丝丝,也让西方文明感受到了危机和不安。四处的扑火和局部战争更凸显了西方文明妄图维持独大的努力和无能。暂时的胜败不足以撼动根本,则文明的大争仍将继续绵延下去,直到一方不支,融合或分裂才有个结果。

华夏文明史。

就华夏文明本身的发展史而言,从中原地区由部落一步步发展壮大,首先是完成了本族群的融合,接着是与炎帝族群的交战,最终完成了炎黄族群的融合。然后开始了华夏的分封制模式。与其说是分封,毋宁说是对一种既存势力的承认,而有了名义上的共主。而历经尧舜禹时代,中央集团的权利越来越大,然而部族势力仍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华夏大地。直到禹子启开创夏王朝模式,才使中央王国与诸侯一样在血统上形成稳固的世袭,而也开始预示着中央—诸侯模式的治国体系才开始进入稳固时期;而其中中央王国政权才有胜出的可能,虽然时间很漫长。

再历经夏商周,中央王国在发展中逐步壮大。然而,新的瓶颈制约着王国进一步的扩大。随着这个千年技术缓慢而有效地发展,中央集团的管理模式与技术、经济发展所相适应的模式发生了脱节,落后的管理手段严重桎梏着中央王国的进一步提升。何况在此时,中央王国出现了一件足可为关键转折的事件:周太子申夺位引戎狄入关,致周由盛而衰,丧失关中腹心,中央王国因之而彻底不振。而诸侯在松动的周王朝监管下,开始进行兼并和变革,由缓慢而激烈,由春秋而战国,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其中的佼佼者是法家,完成了对管理模式的改革,由上下管理变动为全面管理、全面监督、全面制衡,共治、自治、法治三位一体,最终在秦国由商鞅变法实现,而最终由秦国完成统一,完结春秋战国,完结由黄帝开启、历经夏商周千余年的分封制历史,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治国模式:中央—民众二元制治国模式,没有缓冲而使治国之艰难超乎帝国开创者的想象,而使不出十五年而发生帝国崩溃的危机。

代之而兴的汉帝国在吸收秦帝国灭亡教训的时候,做出了有限妥协,以分封宗亲而不封异姓的有限分封模式有效的缓冲了矛盾,却也使治国不纯粹而留了诸多难题。而在难题的抉择中又毅然选择以独尊一家—儒家—为最后的妥协。充分发挥儒家弱民、愚民、媚君,维护君王等级制的学说,而使国家在此形势下定型而形成二千年的专制时期。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八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中心一直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面,忽视了对学生们人格的培养教育,也忽略了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很少要求学生去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事实上,学校的政治教育应当包括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从小学、中学再到中职,没一个学习阶段都伴随着政治课,然而现在的教育中我们的德育实效性普遍不高。

2.1政治教学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支点

首先,要想做到以社会责任意识为支点,就应该先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这一点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太差,使得他们不爱学习,沉迷于网络或是男女情爱之中,缺乏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思考,整天无所事事。而只有让他们具备崇高的品德与思想,才能够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在上政治课时:对于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的这一课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会用矛盾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中的矛盾,然后产生自己的思想,发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问题,就比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负责整理学生们的思路,从他们的发言中看出他们的思想状况,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极易损人利已,贪得无厌,也就谈不上对社会负责。学校德育必须注重对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

2.2改革政治教学模式培养社会责任

学校对学生培养的主要地点还是校内。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中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那么学生的人格就不会完整,也不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德育工作也就不能做好。要运用新型的教育模式,比如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法以及互动教学法等等。以上方法的共通点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老师在旁辅助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教育应当多采取活动教学法。比如说,在课堂上做些游戏,就像是社会角色的扮演,或是社会生活的模拟,让学生在制造出的场景中亲身体验,让他们的思维发展起来,更加的了解这个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在社会生活中的双赢的真谛。

2.3正面教育培养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靠书面记录,要实施行动。不能形式上的做做样子而忽略了效果。政治老师应当多了解学生的现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的优点。心理研究说,人的正面情绪会带给人们动力。正面教育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新生军训,军训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还有升旗仪式,周一升旗,庄严肃穆,红旗飘飘,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细水长流,再如人物访谈,配合特定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开展优秀人物先进事迹访谈,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让学生从优秀人物身上感悟个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前进的方向。

2.4家校结合

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烈,独立意识也很强,有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离经叛道、欺外瞒内事情,针对此现象,家校合作就非常有必要。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合作来统一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及时的把握学生的动态,互通信息,把不好的思想扼杀于萌芽。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建立。

总而言之,中职的政治教育必须要正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把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功能发挥出来,要尽快的适应好新课标对教育做出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要带领学生多做社会实践,联合家庭与社会的力量,让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具有美好品质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九

民主,无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领域,还是在国际政治领域,都越来越成为重大、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弄清楚民主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

一、民主的涵义和实质。

在历史上,“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民主”(democracy)由demokratia演变而来,由de-mo和krato两部分组成,意思是人民的权力、人民的统治或人民当家作主。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使用这一概念,是用来概括和表述希腊城邦这样一种政治实践,即,城邦事务是由公民所参加的公民大会通过直接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做出最终决定,这种方式既不同于某一君主的独裁统治,也不同于少数贵族的寡头统治。在这里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二是作为具体组织形式、机构、机制、操作层面的民主,就是通常所说的民主政治的具体组织形式、运行体制、机构、机制和具体运作程序、原则、规则。它是为一定的国家制度、一定的政治、一定的阶级服务的,为什么服务,就从属什么,就具有什么性质。一般说来,它本身没有特定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

三是作为民主价值观、民主思想、民主作风的民主。如对民主的价值追求、价值判断等价值观,关于民主的理论、观点、认识等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多听不同意见的民主作风。这些作为观念形态的民主,是有意识形态性、阶级性的。同样的民主理论,可以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观,也可以是工人阶级的民主观。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是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政治,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的,从来就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永恒的、普世的民主政治。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不存在普世的民主。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表现为一个一个具体的、特殊的过程,没有抽象的、超历史、超时空、超国情、永恒、静止、普世的民主。所谓民主是具体的,就是说民主是一个一个特殊的、具体的客观社会存在,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美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英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没有离开具体民主而单独存在的抽象的、普世的民主。所谓历史的,是说民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实践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民主表现为一个历史过程,没有永恒的、固定的、不变的、绝对的民主。民主,为政治制度的民主政治,作为观念形态的民主思想,作为从属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程序和规则,都是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特殊国情、一定具体条件的产物,它是历史地形成的,有一个生成、完善的过程,是与某一具体国家、具体政党、具体阶级、具体人群相伴随的。

如果承认了一些人所说的“普世民主”,也就等于承认了存在绝对的、超阶级的民主。列宁曾拿出:“这种错误观念的根源就是从资产阶级那里继承下来的偏见”,“从无产阶级看来,问题全这样提:是不受哪个阶级压迫的白由?是哪一个阶级同哪一个阶级的平等?是私有制基础上的还是废除私有制的斗争基础上的民主?如此等等”。如果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时空环境、发展过程,而把某一历史阶段的民主制度作为适用于一切历史阶段的民主,把某一国家的民主制度作为适用一切国家的民主,是不现实的。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资产阶级虚假民主的批判中,并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提出:“人民是否有权来为自己建立新的国家制度呢?”他回答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要建立一种真正表现人民意志的新的国家制度。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民主的”的这个词,在德语里意思是“人民当权的”。总之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其次,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是目的与手段、历史性与继承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应该把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为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超越历史阶段的“一般民主”。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这种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法国大革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再次,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认为民主与法制、权威是辩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不过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社会的普遍意志,实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力和统治秩序。马克思强调:“使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也就是说,它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列宁也强调:“我们应当保障革命所争得的宪法”。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民主不排除权威,而且是要和权威相结合。

最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终极价值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毕生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首先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命题,同样它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终极价值。马克思把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界定为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以“每个人自由发展”来界定“人的解放”,而人的“自由发展”则是最为终极的民主价值。

是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民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既不要一切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政治的做法,又不要脱离现阶段国情而超越时代,不能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而放弃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努力,不能为今天我们的民主尚待完善而自我否定、自我矮化,更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说成是千年文明而主张全盘接受,实行民主西方化。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非常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6)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郑州市江山路第一小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郑州市惠济区江山路第一小学组织学生赴新郑龙湖镇西泰山千稼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体会到了中原深厚的民俗历史文化。

西泰山千稼集以打造“中原民俗历史文化体验地”为目标,以“乡土的味道,年轮的烙印”为文化内涵,分为“原味乡村”、“民国风情”、“激情岁月”三大主题篇章,涵盖农耕文化演绎、民俗特色小吃、民间演艺表演、休闲游乐体验、主题情景客栈、绿色有机农场六大产品体系,包括地方名小吃、老茶馆、古戏台、文玩收藏等丰富多彩的元素,让孩子们体验到厚重的中原民俗文化。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江山路第一小学坚持以德育为核心,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社会,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一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组织高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1.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

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推进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效果是客观的,贵在持之以恒。

《思想政治课教学参考》--2。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二

政治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政治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八种能力决非短时间内形成。因此我主张:从高一开始把时政引入课堂。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没用,高考时新闻都成旧闻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基于上述思路,我积极的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能力的实践,从高考的效果来看,基本满意。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的引入时政。

直到目前为止,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讲大道理、背死教条、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这里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也有我们政治课自己的原因,如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学生认识水平相脱节,结果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的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一般来说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别总搞独家报道。独家报道虽可以引一时之趣,却会使学生感觉到距离千里。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生活、本市晚报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渐渐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如讲到“纸币和通货膨胀”时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

(1)你手中有五圆假币,你会怎么办?这么做的原因?

(2)若你父母明天都涨一级工资,你认为一定是好事吗?

(3)物价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而基础知识是采掘机。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使学生活中求获。具体的说我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知识点评。

指在预习通知单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列于副板书。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先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下作业再设置拓展型的“学而用之”:你还能用这些知识分析那些现象?从而顺利完成知识迁移。

(2)时政快讯。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为此我特设置了时政快讯栏目。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但不确定,若重大事件发生时,甚至可以一天两次及时报道,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通讯员予以奖励。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3)自由论坛。

我们常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自由论坛栏目。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或私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学生,教师是配角。回顾一下,曾有许多热点问题我们讨论过,以政治为主,也有别的方面的,如:家庭投资与股票、再就业、大学生不包分配,科学幻想、以及中学生早恋等,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发表意见,但话不宜多,重引不重论,否则,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论坛里,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4)课本剧。

课本剧是指为强化教学内容,根据课本题材组织学生编演的舞台剧的一种活动形式。一般来说,语文课的小说单元、外语课的口语训练常采用这种形式。为提高政治课的参与意识,我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形式以适合本学科教学的要求。具体作法是以教材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热点为内容,借鉴成功电视栏目的形式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由学生担任记者、主持人、嘉宾,编演案例。在讲解《税收及其基本特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框题时,我采取这种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评比出最佳主持人奖、最佳构思奖、最佳表演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全方面的素质。

实践证明,把以上多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于课内、课外,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政治课给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带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抓住时机,提前开设热点专题课。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或知识零散,突然整整一本热点书都要在短时间消化,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知识接受效果差,更别说活学活用了。有人说,基础年级开设热点课实属浪费时间,到高考时热点都变冷点了,毫无意义。其实,我们讲哲学常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应该明白,昨日的‘旧闻’和今天的新闻往往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了解历史才能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更深层次的把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知识分析实际的能力是决不会过时的。我记得九六年至九九年设置了一些专题都没有白设,如:软着陆与宏观调控、国企改革、农村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关系现状等,都很好的促进了九九高考的热点专题课。由于学生对事物的前因后果明了,理解新问题既深刻又轻松。节省了关键时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常言道:“教无定法,教贵有法。”素质教育要求全方面的能力培养,实践证明,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政治课实效、完成政治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三

当人类从史前史走向文明史,世界就充满了血腥与贪婪,冲突与战争,无论是古巴比王朝还是阿拔斯王朝,古希腊或是古雅典,这种精神更是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不再是以各个国家间为单位暴力与荒芜,世界的冲突基本根源不再是人们对于国家个人这一意识形态,而是民族的差异,文明的差异。著名的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清楚的阐述了冷战后的世界新的意识形态与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十二章,首先从一个一超多极的多文化世界谈起,阐释了世界各个地方之间的各种现实主义和对未来的看法。书中把世界分为七个或八个主要的文明来阐述: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在《文明的冲突》的作者看来,现代的世界不在把个人或国家的某种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会是整个民族文化。并将之作为区别于其他人类的根本判断标准。他认为现在的所谓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而且非西方地区也不会被西方化,西方化也不会出现,也不会形成所谓的普世文明,世界终究会以各个文明为单位做为世界各地的区分。

接着在第二部分,作者从世界各个地方的力量及综合实力为论述中心进行展开。萨缪尔认为,在新的21世纪,西方会渐渐的退出霸主的地位,非西方世界的各个地方会重新发展壮大,他们会进行自我认定,文化肯定,渐渐打破西方垄断世界的局面。21世纪,将会是在西方文明衰落的背景下,非西方文明的崛起与竞争和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在第三部分以“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为标题,讲述了如今的世界,不再以冷战时因联盟或多级为代表的集团,更多的是以文明为单位,进行多方位关于种族,宗教,文化为集体的集团。文化认同成为国家联盟的标准。因此,以一个文明为标准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第四部分以文明的冲突为标题,萨缪尔认为文明会成为人类的终极部落,未来世界的冲突会以文明为单位的冲突,并指出这种断层式的战争的原因,在亨廷顿的笔下,从历史,人口和政治三个角度分析了断层式战争的缘由和动机。如何阻止这种断层式战争的发生或阻止其上升为全球战争是如今留给人类的一大重要课题。第五部分以“文明的未来”为标题,作者提出要阻止这种文明之间的战争需要各文明的核心国要正视世界其他文明,加强合作。在世界力量中心逐渐转移的21世纪,所有民族都在努力探索其他世界的文化,历史,生活,背景,逐渐的去适应去发展。亨廷顿还指出,将国际秩序建立在多文明的基础上才是防止世界战争最可靠的保证。

周恩来先生在万隆会议就提出求同存异这一理念,中非合作,正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文明之间的合作。唯有和平,友好,求同存异,放下偏见,共同发展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历史所趋,才是大势所趋。我认为未来的文明主义的兴起,文明间的利益与发展是新型合作发展的重要目的与归宿点,如何在这历史的潮流中披荆斩棘,需要我们所有人所有文明共同注意与思考。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四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再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长,曾多次访华。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百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会有重大参考价值。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识。中国学者因此十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具有各种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的世界。因此,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当批评的态度。为此,我的完整著作现在尤其应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样他们便可以了解我对世界政治所作的分析的更全面、更精确和更详尽的版本,而不仅仅是从一篇30页的文章中可能了解的东西。

为什么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大的兴趣并刺激了这么多的讨论,为什么我的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22种不同的文字,并具有相应的影响?我认为,答案是,人们正在寻求并迫切地需要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冷战期间,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这些集团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意识形态来界定的。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

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一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而它长期以来曾一直为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所忽视;同时在全世界,人们正在根据文化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文明的分析框架因此提供了一个对正在呈现的现实的洞见。它也提出了一个全世界许多人们认为似乎可能和合意的论点,即: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洲联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实践中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些基本规律也有了系统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使得公民权利不断向纵深拓展,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更加具体、更加直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开始浮出水面。例如:收入差距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本来都是社会发展阶段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趁虚而入,将所有的社会矛盾全部归根于我们民主制度缺陷,大肆宣扬西方的政党制度以及三权分立,有意的扩大矛盾并加速矛盾的激化,使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在我们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对比一下西方的民主制度与我国的民主制度之间的异同,并说明我们为什么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而必须要结合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

一、西方民主制度。

(一)西方古代民主观念起源。

古希腊城邦民主是西方历史上一种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流传至今的古代西方典籍,如希罗多德的《历史》、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名著记述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雅典之所以能建立一个如此的奴隶制民主社会,并产生早期的民主观念,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实行公民大会、民众法庭等民主制度,一方面是与自然地理条件及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雅典实行奴隶制,奴隶劳动维系支撑着整个社会,贵族和自由民不为日常生活操心,才有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条件。另一方面,古希腊城邦是小国寡民,公民基本生活都能够得到满足。

就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真实的产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各种人为的或者偶然的因素之后,当希腊式民主制度破灭后,取而代之的是罗马人所建立的综合君主制、贵族制以及民主制多种因素的混合政体。然而希腊的民主制度消失,并不代表着民主观念的消失。在后来的人类历史中,这种民主观念已经渗入了西方人的骨髓。

(二)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产生。

近代西方民主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制,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则是英国议会制度的起点。《大宪章》的签署是在当时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必然的选择,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它的社会根源。

第一、当时正处于封建制度的上升期,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城市的扩张和商业的繁荣促使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并使得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国王、封建主以及城市贵族对市民的掠夺也不断加强,促使城市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表面化。第二、大封建主依靠加强封建压榨过日子,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生产粮食活动,从而维持其世袭领地经济,使得农民与领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第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样非常激烈,国王的权力过于集中,使得贵族们人人自危。另外,“失地王”约翰为夺回失地,组织军队与法兰西开战,期间大肆向贵族和教会征收军费。1214年英格兰再次战败,收复失地的希望化为泡影,终于引起了贵族的不满,发起叛乱。翌年,反叛军进入伦敦得到中小贵族、教会以及市民的支持。1215年6月19日国王被迫签署了《大宪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西方的民主是历史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在历史的偶然中发现了一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观念,并随着历史的推进过程有意识的将其发展完善和利用,从而达到表面的和谐。

二、中国的民主制度探索。

(一)中国古代的民主概念。

中国古代典籍中曾经不止一次的出现过“民主”这个词。《书?多方》中记载“天惟时求民主,及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左传?文公十七年》中记载“齐君之语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中记载“昌遂据江夏,造谣言云:“‘当有圣人出为民主。’”在这些记载中“民主”意为民之主宰者,多指帝王、君主。

虽然也会出现“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民主思想,但是都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的主流思维方式,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是如此。这一点从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换代口号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虎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毋庸置疑这些改朝换代的口号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思想,根本没有任何民主的成分。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皇帝、官员以及人民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生活方式”。

(二)中国近代民主建设的尝试。

要解释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社会一直以来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它所憧憬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既是平等、富裕的社会,亦是文明、和谐的社会。“和谐”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但清末的大儒们走出国门以后,发现西方国家内一片和谐的景象,即使在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中依然能保持相当程度的秩序,而政府官员亦是和善待人,对自己的臣民予以安抚。相比国内的官暴民刁、官逼民反,这西方社会让大儒们为之震撼,欣然向往。西方的民主制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他们所追寻的理想制度。在西方民主制度传入中国以后,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西学的风潮,其中有主张循序渐进改革的保守派,也有主张立即全盘西化的激进派。但这些尝试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国家缺少直接实行西方民主的土壤,即群众基础。在那个年代广大的人民群众仅仅是要求平静安宁的生活,关于民主他们知之甚少,政府或革命家所宣传的“先进思想”很难与群众产生共鸣,所以他们的行动注定是失败的。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思人民之疾苦,虑人民之所求,以人民为根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奋战,才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华民族的民主建设之路才真正的走上了正轨。

三、当代中国民主与西方民主的对比。

关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首先要将它与西方的民主制度相区别开来。正如之前所说过的,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民主”这个概念的,然而那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民主的观念,我们所宣扬的民主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追求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和谐。而西方民主制度是通过不断的斗争和妥协而建立起来的,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他们所宣扬的代议制的民主选举、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等等,是在西方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而存在的,是适合西方社会的制度,但在中华大地上是没有它生存的土壤的,这一点从历史的经验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立足国情,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实事求是的制定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民主政策,这个政策必须要符合中国现实和传统文化的中国式民主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更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自己的制度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我们必须把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总结人民创造的民主建设经验,即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中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又必须坚决反对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模式,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划清界线,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并在实践中展现其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好、发展好,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指出,在非民主的政治体制中,国家的基础不是现实的人;而在民主制中,国家的基础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大众。他说:“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则是人民的国家制度。民主制是国家制度一切形式的猜破了的哑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是保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一国两制等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

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国家的意志上升为普遍意志的人民意志,国家的规则由人民制定,并服务于人民。换句话说,在民主制中,国家本身并不是目的,组成国家的活生生的人才是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政党合作思想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

民族区域制度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主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平等、民族自主都是国家民主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民主权利,包括各民族的当家作主权利都是国家民主组成的一部分。民族区域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具体民主政治表现形式。

中国的基层群众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自治理论与我国的城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城市居民区的居民自治会制度和公有制企业的职工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层群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和基本形式。人民大会制度是充分体现我国民主的表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以必须保证充分的民主,才能让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必须要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刘璐。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模式的国情基础及目标定位[j].世纪桥,2011(01).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特征与功能[j].红旗文稿,2013(22).

[5]贝丽静。江泽民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邹升平。中国共产党与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民主观比较-兼论不同的民主观对社会基本制度选择的影响[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02).

[7]王远启。论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

[9]谢玉洁。社会民主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比较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

[10]何萃法。论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必然性[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六

在新形势下,到底采取何种有效的手段,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笔者认为:开展“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较好地提高其实效。

1.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例如有的高一学生认为:“‘先富’帮‘后进’,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是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帮助’在后进地区乘机捞一把。”针对这一实际思想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了省扶贫先进单应―一宁波慈兴集团。该企业近几年中,分别以资金、技术、产品业务和管理人员、工人业务培训等形式,先后扶持了6个“老少边”贫困地区的'工厂,其中一个还成为丽水地区十大明星企业。学生在活动后说:“现在我们懂了.人间不尽是金钱关系。‘先富’帮‘后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信!”

2.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的角度出发,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执行新的教学计划,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三板块”操作方法,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善形象,吸引学生,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说教式为实践式”,成了我们教师的最新观念和工作方式。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开设了“焦点与热点”、“新闻采编”等选修课和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活动小组。前者主要采取课堂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分散实践;后者则在教师的直接带领下,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走访市公安局,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组织参观“万亩渔塘”,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选修课、活动课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从结合教材行为锻炼要求的角度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奉献,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涉及面广、难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实施。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效果。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七

在社会变革时期,市场机制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却相对被动和滞后,部分政治权力利用市场的弱点,对经济生活进行非正常的渗透,社会上的以权谋私,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失望,对政治。

教育。

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也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对正确的思想听不进去,对正确的政治要求表示反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以下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有消极影响:大学生内化主导。

文化。

出现障碍;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和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2006年7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作出论断: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围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各项改革在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风险性却在加大,改革在各领域有序展开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取向以及他们的政治行为方式。由此可见,要使大学生们能够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实现其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必须关注中国社会改革的大背景。

 

变革是对事物的改变和革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出现了非常深刻的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是一场维护新制度的革命,但仍然处于农业社会、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变革则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场变革使我国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等,也都处在这种转变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讲,变革就是对旧事物的辨证否定和扬弃。邓小平曾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说的社会变革是社会的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当代中国的这种社会变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它来自于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自觉地对社会的某些部分或环节所做的改善,它是依靠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第一,社会经济变革,引起了物质利益的重新分配。

“江泽民同志强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社会经济变革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得社会财富的占有形式在总体上形成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这样的所有制结构,引起了物质利益的重新分配,这也是当代我国社会变革的突出特点。物质利益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人们为之努力工作,追求卓越的强烈的内驱力,它体现在人们对物的占有形式、程度、范围、多寡等多方面,是社会要素系统的内在结构的调整。

社会经济变革必然引发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社会关系是一种看不见的“网”,它不像物质利益那样是以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恰恰是社会的本质属性所在。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社会关系,换言之,有怎样的社会关系,便会产生怎样的人。市场经济它体现并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独立、平等、自由的生产与交换关系,因为市场经济必然伴随自由竞争,而竞争需要个人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他们政治人格的内涵应该体现着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即独立性、公平竞争观念、自由意识等,因而,社会经济变革引发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成为大学生政治人格形成的主要前提。

第二,社会政治变革,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政治变革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变革而言,政治变革是以经济变革为先导的。因为社会政治变革是由社会经济和利益的变化和发展而演绎开来的,社会经济变革引起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促进了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利益要求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涉及到诸如法令法律的修改、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改革、行政制度的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改革,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寻求中央和地方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协调,以及认识制度的改革、选举制度的改革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也涉及到人们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等。在今天的中国,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前提与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步提高,政治参与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关心国家政策,请愿示威、与政府要员对话、积极参加选举活动等。

当代大学生从他们出生后,就无可选择地被置于社会变革之中,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社会政治变革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个性的发展水平与趋向。

第三,社会主体观念形态的更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就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全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政治的制约,也不能不受政治因素的各方面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政治变革主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而使我国的政治体制向高度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三个代表”集中体现着政治目标的价值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传承社会主导政治文化,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人,即拥有一种稳定的政治心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形成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和产生一定的政治行为,从社会人成为政治人。

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我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政治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内驱力,是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沉积,主要指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等的一种心理感受和好恶倾向。良性的政治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集体的热爱。如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时,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方式声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

再如大学生对我们党内存在的某些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大学生政治情感的表现比其他公民更为强烈,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政治情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教育和政治影响的结果,他们的政治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性质是由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其发展水平归根到底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不仅政治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而且作为政治制度基础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给社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使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既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外部的物质技术条件,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

首先,大学生思想解放,富有政治上的开拓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期禁锢中国人思想的桎梏被打破,使大学生们拓宽了视野,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思想更为解放,很少受到传统观念或传统思维模式的羁绊,富有开拓精神。例如:

1997年满怀欣喜欢庆香港回归,洗雪百年耻辱;1998年为数百万军民抗洪救灾的。

事迹。

所感动,大学生们纷纷捐款捐物、参与抗洪;1999年为50年国庆兴高采烈,喜迎澳门回归;而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时,大学生们群情激愤、同仇敌忾,有组织的上街游行,强烈谴责这一野蛮行径;2001年大学生欣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大学生感到欢欣鼓舞;2003年大学生同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了非典病魔,同时为我国首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而倍感骄傲和自豪;2004年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再创佳绩,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二的历史最佳成绩,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奥运健儿学习,为国争光;2006年我国再次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扬了国威,大学生为此感到精神振奋。大学生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关注充分表明了大学生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政治意识的积极高涨,也体现了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大学生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世人瞩目,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14%,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增强。大学生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和辉煌的业绩中,切身体会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1999年对云南高校学生的调查。

报告。

显示:“7213%的学生认为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719%的学生认为我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001年对上海市高校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77%的学生赞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总体上看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走势同社会发展步法比较协调,政治观念上,呈乐观上进的态势。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再次,大学生政治主体意识增强。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个人与国家身份关系的旧观念。“改革的实践以生活及其利益者以最简洁、最有力的杠杆,直接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使当代大学生在自由开放、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审视社会,认识自我,能以个人主体的身份面对生活。个人主体意识觉醒的直接积极结果就是大学生们的自主性空前增强,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要求个人与国家关系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原则,因此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治化要求也空前迫切。

在社会变革时期,市场机制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却相对被动和滞后,部分政治权力利用市场的弱点,对经济生活进行非正常的渗透,社会上的以权谋私,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失望,对政治教育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也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对正确的思想听不进去,对正确的政治要求表示反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

党和国家希望通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将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传播给大学生,使之形成相对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群体分配的差距拉大,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使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和困惑大为增多。大学校园内提倡的高水平政治道德规范与社会上低水准的政治道德行为的反差,理想教育的完善与社会现实的反差,自身思想政治道德认识的崇高与实际实践行为的平庸和无奈的反差使得大学生们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冲突和困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又不够重视,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大学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虽然在认识上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比如:有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最终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这一问题表示‘不同意’或‘说不清’。”再如:对长春工业大学2002、2003、2004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前途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知行不统一。一个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在这个剧烈变动的社会里,腐败、下岗、通货膨胀、贫富两极分化等等问题,让我深深地陷入疑虑中,我找不到自己可以信赖的精神支柱。”理论上的认识不清,加之政治参与。

渠道。

和政治实践机会不多等原因,表明他们在内化主导文化过程中出现了障碍,影响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第二,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但有功利化倾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学生成长的宏观历史背景,缘于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西方思潮的冲击,使得一部分政治观不坚定的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

一些大学生把“有用”与否作为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政治行为的决定性依据,如一些大学生把教科书按照“有用”与否分成两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则常被打入“无用”者之列,“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要求入党的动机是‘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凡此种种,都是政治价值取向中功利主义的表现。

第三,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

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是政治觉悟的组成部分和鲜明反映,是个体对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整体利益和使命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关心国家大事、顾全整体利益、追求光明进步、乐于奉献自己的人,就是强烈政治责任感的表现,他们恪守坚定的信念,为着远大的理想而矢志不渝地奋斗。相反,那种囿于个人狭小天地,只要权利不讲义务,就是政治责任感不强的表现”。一些大学生在发展目标上,不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没有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在生活上超现实享受,不珍惜父母家人的劳动,没有家庭责任感;在个人感情上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没有道义责任感;还有一些大学生不刻苦学习,盛行抄袭作弊之风,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假文凭、假证书屡见不鲜,就连助学贷款的偿还也存在恶意拖欠甚至不还的现象,这些问题从不同侧面暴露了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大学生在承受了较大的经济差距压力的同时又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诚信观念上的失范,也是政治责任感不强的表现,严重地阻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第四,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在内化政治文化过程中出现障碍、政治价值观的功利性、政治责任感不强等原因,使得他们的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

[1]徐新1再论高校校园文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

[2]马振清1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1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陈会昌1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6]孙俊三1教育原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

[8]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1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光明日报第2版,2006.6.12.

[9]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张建文.云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1.

[11]楼军江.2001年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1.

[12]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变化政治论文篇十八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成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心理教师却又遇到了难题。教师希望在活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但小学生的活动课堂,难以管理。活动经常变得无序甚至混乱。笔者从担任心理教师以后,一直在探索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效性,总结了一些提升活动课实效的方法。

笔者认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好活动形式是辅导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插上隐形的翅膀”一课为例,探讨在小学高年级班级心理辅导课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团体活动。

一、立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辅导活动。

针对小学五年级自信提升的内容,笔者设计了主题为“插上隐形的翅膀”这一活动课。“插上隐形的翅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团体动力,提升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对比之前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课教学,本课在设计理念和思路上进行了如下调整:

1.题目的确立。

使用了隐喻“确立隐形的翅膀”,自信是一种看不见的心理品质,但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自信的实质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某事,关注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自己。只有在内心中肯定自己,才能不断地聚集正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催生出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形成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品质。所以,自信就是一个人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借助学生熟悉的歌曲名字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活动的选择。

热身活动选择了“大风吹”和“跳蚤实验”,进行行动和思维的热身。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曾这样说过:“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我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每个人都有被赞美和被认可的需求。本节课主题活动选择了“优点轰炸”这个活动。

优点轰炸是四人小组成员互动的一个活动,中心任务就是小组内的成员为其中一个成员找优点,以轰炸的形式说出来。被轰炸的同学认真记录。组内轮流轰炸。最后,利用“肯定自己5000次,才能真正建立自信”的观点,设计环节:每个小组到前面进行汇报,每个成员用“我……”的句式汇报优点。结束活动时使用“你真的很不错”作结,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其他学生的积极肯定。关注学生主体的需要,这节课体现的就是学生需要自我肯定和获得他人的肯定。

所以,这个活动的设计中实施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自我肯定,提升自我评价――优点汇报和大声说“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第二个关键点是通过他人肯定,提升自我评价――找优点和齐声说“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每个同学在这个体验中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并激发了对自我的思考。

二、利用团体动力,着力全体学生深度参与。

学生都喜欢上心理课,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时也会过度兴奋,以致在活动中偏离话题,无故下座位等情况。只要小组内有不参与活动的学生就会影响心理课的整体效果,所以利用团体动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深度体验、活动后有积极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提升。例如在“隐形的翅膀”一课中,为了充分调动团体动力,笔者会利用小组之间的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和“我优点找得多”,以提高活动效率;利用评比的原则“如果找的有一个不是优点就失去了优胜小组的评选资格”来控制学生的调侃。

笔者给学生呈现了这样的设计:

1.默读活动规则,明白以后举手示意或起立。

最先读懂规则的小组可以获得示范的优先权。这样调整了以前教师读规则时,学生迫不及待开始活动的混乱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教师须强调小组成员之间找的必须是优点,避免调侃。

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提升活动效率,设计了评选“优胜小组”环节。在活动实施中教师把活动优胜小组的评选条件写在黑板上。课堂上,学生有了时间观念,也少了对小组成员的调侃与“攻击”,这在无形当中渗透了规则意识,保证了“优点轰炸”这一活动的实施。

三、注重课堂的生成,根据个体差异确定辅导重点。

1.提前准备。

汇报前每人准备1分钟,1分钟后认真倾听他人汇报,倾听最好的小组优先汇报。

2.汇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到前面宣读自己的优点。

每一汇报展示的小组,都先用ppt提示提升自信的形象,这是提升自信的一种方法,然后再列举自信的自我形象所包括的方面,大声自信地对自己的优点进行汇报。小组汇报完毕,成员逐一做自我肯定“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如果每个成员都自信地展示了自己,在座的同学会齐声说“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然后掌声通过,下一组汇报。

3.关注个体差异。

对于自信水平较低的同学的表现,比如站在前面汇报时不敢正视同学、低头、说话声音小、脸红等,教师要及时鼓励这些同学抓住在同学面前讲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大声喊出来,并让同学给予掌声鼓励,直到状态有所改变。对于自信水平低的这些同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节课“大风吹”和“跳蚤实验”的导入环节非常恰当,使同学既做到了身体的热身,也做到了思维的热身。结束环节全体师生一起唱《隐形的翅膀》,这一方式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同时也促进学生进行情感的渲染和精神的洗礼。

这虽然是一节普通的提升自信的课程,但通过运用“优点轰炸”这一形式新颖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面向了学生全体,又关注了个体差异。在“优点轰炸”环节中发挥了团体动力的催化作用,在小组成员汇报时,教师抓住现场生成,自然地渗透了提升自信的方法。避免了心理活动课千篇一律的模式,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达到了提高活动实效的目的。提升了心理活动课的效果和效率。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成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