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9:53:10 页码:11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通用10篇)
2023-11-18 19:53:10    小编:ZTFB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促使我们对所读内容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提高阅读的认知能力。那么怎样写一篇有思想深度且富有个人特色的读后感呢?这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从中可以看到不同读者的不同观点和思考。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一

对于整个东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许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许,如果所有无法摆脱的精神制约都可以视为宗教的话,孔子确实是这样一种后果的直接缔造者。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诚的教徒永远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国宗教始终不过是无数围绕“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会有一个帝王真的允许哪个宗教来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会有哪个人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去探讨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人性觉醒期,因为中国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片刻从人生活的世界移开到上帝的宇宙中去过。中国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子不语”所表达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实质则是漠不关心,以致所有“怪力乱神”在最初就驱逐出了研讨的范围,也使得在后世这种实用主义的风气经年不绝。

然而着眼于现世,却并不意味承认现实。

东方的读书人,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真,因此我们看到后世虽将孔子本人拜为先师,却没有几个强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经营他的政权。尽管如此,那些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轻贱。今时今日,中国人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它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但它一直以来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谁也还没见过它的完成。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因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悖论。

儒学的本末,都成为这个悖论之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根基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它决不可能实现,同时任何理论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结果就是连它的创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进去。讽刺的是现实之中,孔子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只是做好全部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降临。众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们看到过最标准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因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现实,就会明白要改变已成规矩的方圆只能是种妄念。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欢音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与优雅,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他成为了不可被战胜的人。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二

看书也讲究缘分,如同择友。不经意间,在网购时看到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因敬佩南先生的学识,亦或是于丹的读书心得有所触动,很想知道南先生对论语到底有何别裁,就毫不犹豫地订购并利用假期用心地品读与体味。南先生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求证,贯通古今中外的学识,透过本质还原孔子大智慧的解读,仿佛是一坛陈年老酒醇香四溢,又好似一杯清茶沁人心扉,深深地吸引了我,欲罢不能。看南先生的书,就像一位智者在跟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帮你指点迷津,许多的人生哲理包含其中,等你品味,等你领悟。读后唇齿留香,净化心灵。终于我把总是看向外面的眼睛收回,开始反观内省,那种精神的滋养慢慢渗进心灵,从内里改变自己做人做事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人省己,受用终生。

南先生用“经史合参”的方法,细心体会原著的本义,拨开秦汉儒学和宋明理学等古代名家设置的层层雾障,力图恢复《论语》的本来面目。虽然褒贬不一,甚至是质疑和批判,但南先生从千年中华文明着手,联系实际,联系自身,细腻而不缺大气的阐述,使《论语》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让我们找回了曾经遗失了的人的品格和功能,令人耳目一新,可敬可佩!

年早过不惑,可一直不知道人的价值究竟应该体现在哪里,怎样的人生才算幸福。南先生用最浅显的语言,为我们诠释着孔子的大教育,为我们指点着迷津。孔子最看重“仁”字。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虽是自我教育,但背后还系着一个社会目标——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教育的根本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修身是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的私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有这个使命,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

南先生对学问的解读最让我佩服: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所以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知识渊博不等于有学问,文章写得好也不等于有学问。有学问就是会做人、会做事。它的前提是“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反观我们目前的教育,还纠缠于应试的泥淖,暑期有些学校还为了提高几个百分点,侵占学生难得的社会实践和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有时我们还会困惑于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这些基本问题之中,实际上我们的古人早已弄明白学问的真谛,并真真实实地付之于行动,也取得过巨大的成效。只是在这人心浮躁、追逐功利、唯文凭为是的时代,我们忘了老祖宗的教诲了。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必须正本清源。

《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为我们这些不懂古文的假知识分子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提供了无私的帮助,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论语》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孔子的教学是因人而异的,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认为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提出的教育哲学是民主自由的,他把人看作是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并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他的这种教育哲学,连同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我认为都是现在提倡的以人文本理念的思想源头,至今仍有其先进性,并将继续对我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不重则不戚,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忧不如己者,过则勿改。”等等。这些关于教育教学的至理名言在《论语》里比比皆是。

《论语》在一问一答之间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通过南先生的别裁,娓娓道来,对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提供了许多的启示。现再举两例为证。

《论语》第三章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大意是子夏问他的老师孔子:为什么《诗经》里这三句话要这样描述?孔子回答他:“绘画完成之后才会显出素色的可贵。”以现在的人生哲学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可贵,暗示淡泊以明志的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说:“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孔子听了,大加赞扬,说子夏不但讲得对,还更启发了自己。

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启发式教育吗?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白以知识背后的情感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以知识的学习过程教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这不正是目前教育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吗?同时我们应该效仿孔子,当遇到部下或学生有好的意见时,就应该及时地鼓励与赞扬,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读过《论语别裁》,学习了《论语》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南先生告诉我们,坐而论道,玄思辩难,都是读《论语》的歧路,唯有知行合一才是正道。我们学习了《论语》,领悟到了学问的真谛,了解了孔子关于教学的见解,就应该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做人做事之中,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三

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本语录,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弟子或一些官员的对话,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思是说:学完了再去复习,不让人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人不知我而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看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明朝的刘大夏。

小时候的刘大夏十分聪明,对孙子兵法更是情有独钟。看了一遍又一遍,总是爱不释手。他告诉别人:“我遵守了孔夫子‘学而时习之’的教诲,十分高兴。”刘大夏当上官后,他的同窗来找他叙旧。刘大夏摆了一桌酒席,对同窗说:“唉,自我当官后,也只有远方来的你让我如此愉快啊!”

有一天,刘大夏在路上遇到一个醉汉,官兵大喝:"刘大人出巡,让道让道!”醉汉说:“什……什么刘……刘大人啊?”官兵说:“就是刘大夏刘大人!”醉汉说:“没听……听说过……过这玩……意。”刘大夏见状说:“算了算了,绕道走吧。”按照孔夫子的话说,刘大夏的这种行为就是君子所为。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我们一开始观察人,正如孔子所说,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处事。但是自从读了《论语》我才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之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读了《论语》之后,使我受益良多。它使我懂得了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著作,才能令我们的思维更敏捷,视野更开阔,做事更合理,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不断自勉,少走弯路。才能让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符合日常行为规范。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四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五

嗯,还可以,但是的境界在于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

他的学生,还是那个子贡曾经问过他,子贡说:老是啊,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逼着老是说这好啊,老师也很宽和,子曰:可也,老师说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老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老师说:的那个境界就是一个人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没有抱怨,他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仍然不能从他的生命中被剥夺。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在贫贱之中还能保持着把他的日子过得觉得很有尊严,有他自己的快乐。其实这说的就是象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这就是孔夫子他跟学生在交流中,学生非要苛刻的问他。子贡,老是这个子贡“刁难”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就跟我说,这一辈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终身受益。问他老师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就遵守它。你说什么教育能缩成一个字,老师呢也能说出来,老师还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岂恕乎,就是宽恕的恕。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字。然后老师又为这个“恕”字加上了八个字的解释,这八个字我一说大家人人都知道,其实这是圣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忠恕,什么叫宽容,就是你自个儿觉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别强迫别人干。你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就这一个经验够你活一辈子。这就是老师告诉他学生的话。所以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几个字就够你一辈子用了,所以真正圣人不会说让你去背《千字文》,记住那么多你才能活明白,记住一个字有时候就够了,就是宽容一点。所以他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宽容有时候多不容易啊,我们这个社会上,现在有多少事情,就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你的心头过不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困顿,有多少都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时候是一个事情过去了以后我们老在那里想,觉得这个事情深深的伤害了我,然后我就不断地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总想着说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他呢,我每天早上醒来想的都是复仇。

其实当你一次一次玩味这个痛苦的时候你被折磨得就太深了。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人出去下山化缘。走着走着到了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着他师父,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父就过去问她,说姑娘你想过河呀,那你过来我把你背过去吧,就背过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结舌看着,然后被过去就放下了,姑娘谢谢老和尚,他师父领着他接着走。这个小和尚也不敢问,说我师父怎么这样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得慌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他师父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这个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你说一个人要是遭遇事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哪亲然离去哪,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这就像说一寸长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个大伤,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从伤到伤好一直就不知道,这也是个伤口就完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邋邋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这就是孔夫子的意义,他告诉你你可以做得到,无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别人。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

这是一份好学的态度,这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这说明学无常师,我们应该不断在生活各处发现可以做为自己老师的人,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它代表了对知识无穷无尽的渴望,代表了对每一个人的认可,就像高山,为什么它如此高大?因为它不拒绝小小的石子;也似大海,为什么大海如此浩瀚?因为它不拒绝小小的浪花。这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帮助。班上有一个同学,他总在下学前就可完成作业。我很惊讶,我在下学之后往往要花1到2个小时写作业。后来,我有幸和他坐了同桌,发现他总是一下课就写作业,上完操早早地跑回来写作业。写完了就复习。而我呢,下了课就和同学说话或是出去玩,当然没有效率。现在,我也可以很快地写完作业了,还可以复习和预习,效果很好。孔子告诉我们,求知要虚心求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习与思考,只有结合,才可达到“学而致用”的效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就像读一篇文言文,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不理解意思,又有何用呢?这就是尽信书而不如无书。只思考而不学习,就是只流于空想,而不进行知识的积累,这同样没有任何用处。我们需要学习所带来的知识,也需要对知识的理解,让它成为铭刻在我们心中的提醒剂,伴随我们一生。小学时学奥数,只采用“题海战术”,所以总学不懂。后来,琢磨出了总结的办法,果然好,老师都表扬我了,学期末还得了奖品。这就是思考的好处。孔子告诉我们,求知要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过的就要将它牢记在心中,学习起来永不满足。当今的我们,正是需要这样一种态度。默而识之,就像老师上课说的,学习过的要记住,背会,才能学好。学而不厌,不满足于已有知识,永远无法停下汲取知识的脚步,“活到老,学到老”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孔子告诉我们,求知要永不满足,牢记心中。

圣贤把活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了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于丹。

我想,孔子就是这样一位圣贤,穿过重重迷雾,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微笑??定格在嘴角。他的《论语》,犹如一颗明星,吸引着无数人的眼光。我就是那无数人中的一员,但我在用我的方法,理解《论语》,感悟《论语》。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七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的感触至深。因为这里不但有大家明白并且知道的论语,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生疏的论语。

比如说:子曰:君子之德,风;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风,必偃。这句话也代表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墙头草,然后随风倒。没有一个自己的理由,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代表了我们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对老师,也不必谦让。也说明了我们应该在老师面前,就诊一些老师的错误,更对的应该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万无一失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也反映了老师对我们所说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没有多少成果,反而还要重新来一遍,还不如稳扎稳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这毕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没有一点用处。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我们要温习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之后,才可以稳扎稳打,学上其他的、更加新鲜的知识。所以,温习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习,就像猴子搬包谷一样,走着丢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复习的话,就跌倒了50%,还不复习,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后的5%,第四天,还不复习,那么,这个东西就忘完了。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复习。

这就是我总结出论语的几条名言,我们应该学习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八

孔子学生众多,而且性格各异、年龄参差不齐,因此孔子将学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也因人而异。他将学生按智力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按性格分成狂者、中行、狷者三类。学生不同的智力接受能力不同,不同性格学习兴趣不同,分类不是为了给学生定性,而是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长。我在这想谈的是在我教学的这段时间里,遇到很多有趣的学生,有调皮捣蛋的,有沉默寡言的,有我行我素的,对于这些学生,刚开始对于他们,我可以说是无计可施,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发现他们总想着做一些事来吸引别人,只不过做的这些事大多都不是很好的事,有时我就扮演和他们一样的角色去和他们交流,在这些交流中,我懂得了一些词需要我们老师去践行,一些事需要我们老师去做,那就是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去善待学生的错误,要去用关心融化学生的不足。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走进内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让学生对本学科燃起希望之火,在音乐课堂中找到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

孔子在教学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赵校长也曾说过:“班级前十名孩子的智商不亚于我们老师”。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前段时间有位小女孩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会唱《最美的期待》吗?当时我楞了一下,这不是抖音里面的吗?看着她充满渴望的小眼神,感觉她想做我的小老师,就说了句不会啊!读后感·她开心的说那我来教你吧,她唱了几句我就和她一起唱了,这时学生就说,老师你骗人,你不是说你不会唱么,我笑了笑,最后这个小插曲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后来我发现我和这位小女孩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被拉进了,同时她在常态课上表现的也很积极!

有友善的朋友在身边,那是件快乐的事了,这是我在工作这段时间里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和学校里的老师做朋友,朋友不仅仅只在处室内,还有在校园内相遇时的点头微笑,彼此之间谈谈工作,谈谈学校生活;第二,和社会上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学习增进自己,那会是一种享受;第三,和学生做朋友,做好良师益友这个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彼此的关系,同时引导他们如何去生活,去学习,如何快快乐乐的成长!

万世师表,三尺讲台,站上去的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古人亦如此,今人亦不甘平庸!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九

说了这么多,不举例子就全是空谈。所以下面我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我读论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论语》中记载孔子评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如果要问我,读了《论语》,如何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读到了什么呢?我觉得,我读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几个以说得详细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论语读后感论文怎么写篇十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有一个好主意,该不该马上实行呢?(闻斯行诸)”孔子说:“有父母兄长在世,应该先问问他们。”冉有也问道:“闻斯行诸?”孔子却给他肯定的回答:“闻斯行之!”公西华好奇,问孔子为什么给了他俩不一样的答案,孔子说:“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打气。子路好胜,我要给他泼点冷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