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0:43:13 页码:7
最新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通用12篇)
2023-11-18 20:43:13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人们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找到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总结应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啰嗦。这些总结范文是对某些专业领域的经验总结,非常有参考价值。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一

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来,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经济学从而获得了独立的学术地位,并迅速在世界广泛传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的实贱研究日益丰富成熟,基础理论也有了很大的推进。相对而言,这门学科的基本体系,却仍停留在学科初创时的基本结构。后人虽然试图增加一些新的学术研究,但与原有学科体系的关系并不一致,显得格格不入,从而不能得到学科的“合法性”地位,这样,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建构问题就成为了制约这门学科发展的瓶颈。

西方欧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把教育作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逻辑起点,因此,它的整个体系结构是以“投资一生产一利润”过程为系统,把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来考虑的。在这种构建思路的指引下,除学科基本问题的探讨外,他们确定的学科核心体系一般是由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收益等内容组成。教育经济学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如沃尔什、舒尔茨、丹尼森、韦锥、布劳格、希恩、萨卡罗普洛斯等,他们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是这种体系。有学者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统计比较,如下表所示:我国台湾学者林文达、盖浙生等所出版的《教育经济学》大学用书,与西方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具体材料的不同,他们提供了大量台湾本土的研究数据。此外,个别内容也有作者的创新。林文达着作增加了“教育市场”一章,分析了教育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以及政府的干预特征。盖浙生用“教育生产力”概念分析了教育效率的问题。

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济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国家图书馆数据统计,自1980年我国第一本教育经济学问世以来,各种普通教育经济学着作:即不包括高等教育经济学或职业教育经济学)已多达30余本。但是,在这种出版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感到学术创新的不足,研究内容甚至数据资料都比较一致,学科体系没有形成突破,更没有关于这种体系结构的逻辑解说。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所出版两本教材为例(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范先佐,《教育经济学》,),靳希斌着作包括绪论共十六章,增加了“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和“教育产权和学校经营”等特色内容;范先佐着作共十三章,增加了“学生资助制度”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等特色内容。应当说,这些内容都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居于何种位置,换言之,何以成为了教育经济学的内容,与其他章节的逻辑关系如何等,书中并没有清晰的体现或明确的说明。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共识,但具体的学科组织体系仍有很大的差异。这当然并非要求学科体系形成一致,但是,对于当前所出现的认识分歧,我们也应有基本的判断。其产生分析的主要原因,除了作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这门学科的性质认识存有分歧,由此而导致研究问题的分野。

对于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其学科性质认识的差异。由于教育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中,所从事研究的学者既有经济学界的,也有教育学界的,所以,在学科性质上也就有不同的立场。大体上有经济学立场者、教育学立场者与综合论者。

其一,经济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经济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可称之为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他们侧重于从经济角度出发,用各种经济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预测教育发展、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

其二,教育学立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科群中的新兴领域,是一门新的教育学科,通过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而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推动国家的教育投资与学校效益的提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将其列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之一,解释为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其三,综合论者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既不是严格的部门经济学,又不是规定的教育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人们从不同立场所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更有益于学术的发展进步。确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应该从学科的全部内容出发,视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实际上,关于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分歧,其实质并非是成立或者不成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何为”的目的.性问题,是人们对认识标准分歧的反映,即如何来认识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表面上具有更多的经济学属性,这是因为它更多地要借助于经济学的研究方式,但是,借用的目的恰恰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其宗旨又回归到教育学领域,是一门源于经济学而回归教育学的这样一门交叉学科。若从其学科的目的论考察,我们认为,它更应该体现教育学科的基本性质,是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或者说,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教育经济学并不足道,但作为教育学科的分支,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必学领域。

总的来说,早期的教育经济学学科体系内容相对单一而显得单薄,主要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论述教育的投资与收益问题。后来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虽有丰富,却又陷入章节凌乱的困境,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缺乏内容的概括性。

我们立足于为教育发展改革服务的教育经济学立场出发,在充分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该门学科的体系已经比较丰富,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学术原则,整体可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板块结构体系,即以“教育经济原理”为主干、以“教育财政”和“学校校能”为实贱两翼、以“学科概论”和“教育发展”为前后支点,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贱浑然一体的严密逻辑体系,这就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原理(人力资本)——投资——效能——发展”这一基本思路(作为这种体系的创新尝试,杨克瑞所着《教育经济学新论》已于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具体的基本内容与逻辑关系是:

(一)学科概论篇。

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范式的确立,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前提问题,也是对该门学科体系建构的学科论基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立,首先应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方面明确自己的特殊性,并拥有确定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说明,构成了学科概论的核心。此外,关于这门学科成长的学术思想历程,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一门学科的历史研究,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也是一项基本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的基础。这样,学科概论部分的阐述,是该门学科研究的切入点,而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二)教育经济原理篇。

经济学的研究是从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发展为逻辑展开,这同样是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但是,教育经济学的需求首先是从教育的社会需求展开,从分析教育与社会经济二者的基本关系分析入手,通过实证的分析,揭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学科的独特理论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蕴藏在社会的劳动力之中,它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或各种专门技能,通过劳动者的就业,即现实中的生产过程而实现。因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需求与供给、教育就业等问题构成了教育经济的基本原理篇章。

(三)教育财政篇。

教育投资的理论研究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甚至成为该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意味着必须重视教育的投资战略,这就需要对教育投资的标准、内外结构比例、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才可得出科学的决策。教育财政问题的研究,既要注意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教育投资问题,也应重视国际比较问题。此外,教育投资的具体途径又是多样的,既可以直接举办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资助受教育者的方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资助在世界各国通常也为教育财政问题的基本内容。

(四)学校效能篇。

对于学校办学效能的重视,正是教育学与教育经济学联姻的重要成果。这是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学校,其活动本身都以经济运行为基本内容,体现了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如何提供学校的办学效益,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效能观的确立,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产权及其性质,这首先需要对教育制度有全新的诠释。在此基础上,具体展开分析学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问题,诸如产学合作、教育融资以及相应的教育成本控制问题等,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效能篇章。

(五)教育发展篇。

事实上,对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发展,借用经济学的视野分析教育发展的得失利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其一,正如过犹不及,教育发展也应注意教育过量问题的发生。其二,教育的整体发展不仅仅是公共教育的问题,还应通盘考虑如何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其三,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教育问题又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新课题。其四,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一样,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做出科学的预测,能够利用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等。此外,我们在重视传统的人力资本观的同时,社会资本理论的出现,又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内容,它是对传统人力资本观的发展,是教育综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二

1.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教改实施以来一直遵循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结合人文关怀内容体系,恰到好处的符合新教改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学中,案例分析和理论知识内容的不断学习,正确认知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促进高校学生自行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有效判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对课上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判断,给学生足够的自我认知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对政治课程事件内容的学习,对自我的想法形成参考价值。如:在学习矛盾辩证统一这一教学内容时,积极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要正确的看待事物的发展状态,以辩证统一的原理对待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在保持理性价值判断的前提下,促进其个性的快速发展。

1.2实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人文关怀渗透,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引导方式、教学方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表达。老师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下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上的关心和肯定,使同学们了解人文关怀对他人的服务价值。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教学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渗透方法。

2.1注重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理论针对性较强,对于论点的学习内容较多。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化渗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在讲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时,老师要求学生积极展开讨论,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都会有哪些。并说出每个小组的制定的内容的`思想来源,有效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注度。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自主关心现实社会中的百姓生活和社会需要。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并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学生不仅能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也对人文关怀精神进行有效地思想实践。

2.2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学生这一生源群体而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高校学生更早的融入到社会认知状态。根据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开展,有效践行人文关怀内容的教学渗透。老师在办学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开展社会志愿者实践活动。如:关注弱势群体,下乡支教。让学生在贫困山区亲身感受教学环境的前提下,给孩子上课。通过对小学生的耐心讲解,感受老师教学过程中的辛苦。感受贫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欲望,从而发奋读书回报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实践中来,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内容渗透效果更加显著。

2.3老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对人文关怀内容的引导作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或是错误的理论定义判断,避免正面的批评和指责。由于高校学生的自尊心意识较强,找到充分尊重学生自尊心理的引导方式,让学生愿意主动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积极给予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避免出现偏袒优秀学生的教学现象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每个内容概念的讲述中,都积极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归纳总结和表达。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无压力的教学课堂环境。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三

摘要:“五位一体”指由科技社团、科技竞赛、科技奖励、专业指导和院校支撑等组成的有效融合体系。具体表述是以成立科技社团扩大科技创新覆盖面,以更多的科技竞赛拓展科技创新平台,以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以专业指导提升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并以院校支撑着力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精品项目和转化事宜。为了全面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笔者在系统分析高校科技创新整体局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结果表明:“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能有效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五位一体;大学生;双阶导师;科技社团;科技竞赛;院校支撑。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四

坚持“人岗匹配、有序流动”的原则,通过基层单位之间调剂、人员划转、岗位置换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了冗员、生产口不适应、不适合人员、历届大学生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一是结合对井工矿、露天矿等主体行业中高龄、病弱等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人员的摸底情况,制定了公司生产单位主要工种50岁以上人员分流实施意见,严格考核并逐步分流至辅助行业。二是根据“人岗匹配、有序流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以来合理调配了定岗定编分流人员、三个露天矿紧缺人员、新建单位人员等920人(占职工总数的9%)的调动与再配置。其中流向生产及生产辅助单位180人,在建单位331人,机关部室207人,服务及参控股、托管、存续等单位202人。通过内部合理调配,实现了人员内部流动的有序性,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三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从公司内部为东露天矿建设项目部组织调配222名管理及操作人员,确保了东露天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拓———拓宽就业培养渠道,着力打造适用人才。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及新建项目用人需求,加大自主及对外合作培养力度,着力为职工子女创造就业机会,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按照企业需求,做好超前规划和培训储备。公司选拔了60名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职工子女,到中国矿业大学攻读企业需要的主体和发展专业的第二学位。二是对318名大专及本科职工子女,按照公司规划安排到天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三是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将选拔出的217名大龄职工子女输入到公司新增、新建项目,同时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企业发展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提———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拓宽培训渠道,改进培训模式,全面优化培训体系。人力资源部以入职、转岗、在职三类培训为契机,建立培训基地,优化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重点突破管理人员学历、技术骨干人员专业、全员队伍素质三个提升。20以来累计完成培训12.5万余人次,其中管理人员学历及素质提升培训6000余人次,技术骨干人员专业提升培训7万余人次,全员队伍素质提升培训4.9万余人次。一是根据“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以电力、煤化工、生态等新兴产业员工培训为重点,详细制定“十二五”培训规划,从培训需求调研到组织实施,从结果落实到评估反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力求满足“十二五”期间的人力资源需求。二是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教练式培训方式,“有效的个人生产力”培训,量身定做“高级经理人”项目,举办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开展千人大讲堂等形式,实现了培训工作的重点突破。公司先后选派20名管理人员参加集团公司后备人才培训、国资委党校初级干部培训、清华大学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北京大学煤炭产业发展与投资高级研修班等。选拔90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的硕士研究生班,选派25名中层专职党委干部赴中央党校培训学习。三是重点开展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和技术骨干人员专业提升培训,以覆盖各类人员为主要内容,通过项目合作,在全员素质提升和队伍结构优化上实现了新突破。以区队长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井工矿班组长和技能人才培训、井工矿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学历教育这三个层次的专业培训为重点,将基层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全部覆盖,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全面落实班组长和区队长、职业资格、新员工、转岗和特种作业培训,大力加强安全培训和三级技能培训。四是根据集团公司职业发展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下发了《平朔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试行办法》,设置了技术类和操作类两条技术通道,其中公司管理的专业技术类岗位设首席专家2个层级;操作类岗位设首席技师、专家技师2个层级。经过个人申报、二级单位审核、职业发展领导小组评审等程序,公司完成了首批首席专家及专家的聘任,并明确首席专家列入高层管理人员范围,专家列入中层正职管理人员范围。

配———强化内部分配管理,实现薪酬有效配置。

严格控制工资总额,不在争取总量猛增上做文章,而是在强化管理、优化内部分配结构上下功夫。通过严格考核,无量不增,市场接轨,现代信息化,减员提效,新企新制等手段,实现有效的激励目标。一是加快推进人力资源3p(职位评估系统、绩效评价系统、薪酬管理系统)项目,建立科学配套的分配管理体系,解决历史工资分配结构不合理问题。二是按照公司指导精神,配合项目组,制定薪酬分配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畅通职业跑道等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与市场接轨、与主业脱钩、与效益挂钩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精干高薪”与装备现代化,积极推进新企新制,形成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内具有公平性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三是加大减员提效力度。将内部不适应原岗位的人员,经过培训充实到新建项目中,从而减少新建项目的新增人员,实现内部分配减员提效。通过减员提效等手段,在原煤产量和利润增幅较大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了工资总额,使人均工资的增幅与产量和利润密切挂钩,实现工资水平的增长主要向贡献大的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近三年公司原煤产量年平均增幅11%,利润年平均增幅38.7%,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幅27%,人均工资年平均增幅26.6%。四是严格实行吨煤工资制,无量不增,各单位的工资总额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挂钩,生产辅助单位和服务单位以及机关职能部门也与商品煤外运量挂钩,每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由企业管理部门确定。五是对各单位的内部分配比例进行规定,将生产和生产辅助单位的部门划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生产一线、生产辅助关键岗位、生产辅助一般岗位、生产性职能部门、机关职能部门,不同性质的单位规定不同的比例,保证分配主要向生产一线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对各单位主管、副主管和一般人员也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管理职责、工作量等进行相应的比例规定,从公司层面最大限度的做到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使薪酬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20上半年通过对各单位的薪酬分配的效能监察,对各单位内部分配比例适时进行监督。六是规范工贸公司承揽业务单位相关工种工资标准。按照“与市场接轨、加强绩效考核、注重协商谈判”的原则,参考朔州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平朔公司相同或相近岗位的工资标准,核定了工贸公司目前承揽业务相关工种的工资标准。对于新增工种的工资标准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情况适时制定并下发执行。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五

1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出现了很久,所以受到它的制约,人民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思想,却忽视了性格的表现,另外已经得到了其他人对自身的肯定,所以潜意识中就非常的不喜欢体育。所以,高等院校里面各自不同的环境差距,就使很多的体育思想开始萌发出来。因为学校之间的基础,办学水平,办学的文化,设定的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还有所在的地区,环境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的不同,都让高等院校里面的文化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2受教学能力的影响。

教育的思想和使用的办法都非常的落后。现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运动,然后根据“三基”要求,盲目的增加课程和活动量来使学生们的身体得到强制,没有重视新世纪提出的“欢快体育,健康体育”的内涵,还在愚昧的教授“竞技”模式的思想。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把老师当成关键点,运用“强行灌溉”等落后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会极大的削减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体育课不过是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的观念。因此这种不科学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着高等院校体育的进步。

3受课外体育活动传统指导思想的影响。

高等院校除了进行正常的教课活动之外,把其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校级体育运动队上了。因为想要在重大的体育比赛中获得奖项,所以学校只重视对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没有把以人为本当成核心,也不可能促进整体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和国家倡导的观念是不相符合的。

4受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高等院校里面的老师数量要非常的充足,主要就是确保有足够的年轻体育老师。现在,我们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里面的老师正在处于空缺状态,年轻老师的数量很少,年龄大的老师又要退休。1970年左右毕业的老师们现在大多数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龄,然而1990年毕业的老师们的人数非常的多,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组成。根据有关信息表明,现在这些中青年老师们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受到了从前破旧思想的侵袭,学校里面缺乏优秀的老师,年龄在35岁以上的全方位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年轻老师考虑到工作生活等一些因素,还有经济的影响等等,使他们的观念发生偏差,所以他们玩忽职守,不热爱工作,因此也就变成了规模小,基础差的高等院校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5受场馆设施建设落后的影响。

受到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对体育的整体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投入资金就很少。学校里面的体育操场建立的时间很长,场地也比较破。特别是西部一些院校,很多都没有足够的体育场所,所以高等院校的体育发展就一直得不到提高。

6受社会价值观冲击的影响。

社会价值思想的'变化导致了以前的教育形式开始转变成专业技术形式,不再是对每个人进行培养,而是对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重点培育。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的时候,因此这种转变也给高等院校里面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学生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利益,从而没有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二、高校体育文化体系模式的构建。

1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时代特点。

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是归属为学校里面的社会文化中的,但是每个学校的产生背景,整体架构,制定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带有各自的特点。学校的体育文化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追随主流方向还要有自己的特点,特点是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让它蓬勃发展的动力,并且会有更大的号召力。找到学习体育文化独有的特点,培养“体育精神”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它未来进行规划。在学习历史文化所有的根基上,按照每个学校的真实状况,完善的进行规划。第一就是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到办学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个需求,才可以使学生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进步。第二在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和学校里面的设施设备,老师资源和课程的开设进行统一,不可以忽视实际性的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地方的需求要符合学生的个性。高水平的建立,高规格的创建,高水准的管制,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追求体育文化的最高品格,是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这是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永远追求的方向。[4]用先进的文化来指导文化的创建活动,也就是说最大力度的使学校里面的凝结,创新,培养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文化动力中得到飞跃的进步。

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突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体育文化。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国家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创建工作的核心应该放在软硬件的和谐问题上:一是学校里面科学文化和人文思想的和谐;二是体育运动的展开和优良的校园风气之间的关系要很好;三是体育思想要符合整体观念;四是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和普通体育文化要统一起来;五是每个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六是课余的体育活动和课堂上课内容的和谐;最后一个是积极向上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彼此间的和谐。

3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集中体现了大学校园的群体关系属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使彼此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有更多的共同点与更大的相容性。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开展生动而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反映学校的物质文明,也能反映学校的精神文明,体现出校园精神和校园风貌。凡是校园的体育实践活动,教职员工的积极参加是此项活动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职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师生们在体育活动的碰撞、交融中,容易使认同感和心理相容性增强,使师生关系保持一种和谐的稳定状态。这种体育实践活动就可能导致产生某种群体关系属性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反之,教职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差,群体关系处于混乱和离散状态,则不可能形成固定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

4适度接纳外来或地方文化。

一是将外来或地方文化的部分设施引进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的设施融入一起,使之成为地方体育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体育设施。例如那些学术沟通场所和体育馆等等,最好都是和这个地区的开发商们一起建立,一块使用,让它成为一个地方的特别之处。第二个是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文件涉及到的各种设施设备,把它当成核心,变成这个地方开展体育活动,发扬体育文化的基地,来让其他省份或者全中国的体育社团和文化社团到大学里面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最后是要成立一个高等院校体育文化资料导向体制。把具备高尚品德,行为优雅,鼓励人心,可以提高学生们能力和有着丰富知识的外来体育文化都给吸收进来,增加它的号召力。例如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起举办的划艇比赛,还有美国大学成立的篮球协会等等。另外,我们要使外来文化可以和我们自身的体育思想进行统一,从而使自己的体育特点可以发挥出来。在交汇融合中,对于那些以娱乐性、刺激性为特点的通俗流行的外来体育文化,应加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正确地对各种外来体育文化信息进行辨析、筛选、消化、吸收,使自身体育文化素质和发展过程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动化”过程。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六

论文摘要: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其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分析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程应用型人才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和产学融合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突出体现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应用能力。

应用型本科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目前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导致高等学校结构类型、教育对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来适应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事科技成果开发、应用与转化。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由普通本科高校来培养。教学型普通本科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认识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又区别于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将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型“工程师逼近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着重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重视技术成果转化并以专利性技术与高科技服务社会的普通工程型本科院校界定为“工程应用型”。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生产、管理等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性工程师,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工程师。

一、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确定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当前与未来产业及技术发展的能力。因而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基础知识宽厚、应用能力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社会与岗位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应用性、职业性、创新性人才。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向是指向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即高级技术型人才或中级工程型人才,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从事的就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交叉部分的教育。

比如自动化专业。按照教育部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应在国家教育部指导意见下,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特点,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结合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本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构建具有鲜明工程应用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从而确定专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比如金陵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设置,共分5大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技术前沿课程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各模块功能自成一体而又能相互促进。通识课程模块又包括5个小模块:思政类课程模块、军事体育类课程模块、外语类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和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工科基础和学科基础两个小模块,工科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大学物理等工科基础类课程,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该专业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和自动控制原理等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结合南京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对自动化应用人才技术需求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技术前沿课程主要包括体现学科交叉的特色课和反映技术前沿的系列选修课。工程实践模块主要为体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的集中实践训练。

专业课程体系中各模块课程设置是开放性的,结合行业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定期修订课程设置,将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充实到课程体系中去。

3.专业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鲜明特点。工程应用型本科应围绕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型本科应改革传统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多层次、分阶段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可形成课程实验、技能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的新体系。课程实验包括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尤其是专业课程实验应大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建立并不断充实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库。技能训练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是针对各专业技术基础开展的训练,专项技能训练是针对各专业技术方向开展的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是专业领域内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从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层面开展。技能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都要集中优势师资不断开发训练项目,尤其是工程应用能力训练项目要邀请行业、企业工程师参与开发,要大量吸纳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甚至是技术攻关项目。建立并不断充实、更新训练项目库。

要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应结合工程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特点进行设计、建设,实验装备必须满足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需求。技能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平台更应结合所开展的训练项目进行设计、建设。学校应与实验装备公司或校外企业合作设计、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4.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较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师资队伍既要具有扎实的、宽厚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很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即同时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对现有专业教师通过培训、进修或招聘高学历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实现。“双师型”教师还要具备很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与施工来逐步实现,同时还应该聘请企业工程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

5.教学方法改革与专业课程教材。

工程应用型本科理论教学应该“宽口径、厚基础”。要求“双师型”教师在对理论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精讲,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自动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在教学中是启发、引导和指导学生。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应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法,教学中要行为导向与引导学生团队独立研究、独立设计、独立解决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学生既应该在理论学习中联系实际,又应该在实践通过中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目前国内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适用的理论、实践教材很少,适用教材的编写、丰富需要较长的时间。“双师型”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必须对所使用的教材根据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需要进行取舍、补充,尤其要补充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实践教材要结合高校硬件教学条件、合作企业技术以及区域经济技术方向等组织教师、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并不断充实、修订。

二、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但应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教育体系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部分。

课内部分创新教育分布于三个层面:创新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创新导论课程主要包含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内容,课程教学可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类课程可置于课程体系中的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在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就是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实践课教学中更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教学中,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改革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和按部就班的实验方式、开发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都可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技能训练、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中,可将训练项目尤其是来自工程实际的项目甚至是技术攻关项目交给学生,在准工程环境或完全工程环境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寻求项目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外部分创新教育就是营造创新氛围、搭建各种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建立创新奖励机制,比如建立创新基金、设创新学分等。创新教育平台是课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搭建各级、各类创新教育平台,可建立系级、院级、校级各种创新设计、技能创新竞赛,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竞赛,同时还要组织、建立各种教育平台的指导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成立各种课外科技创新协会、小组,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团队协作、自我管理。

三、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多样化产学融合模式。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深入工程实际,必须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现场。产学融合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师、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必须在生产环境下才能真正实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掌握最新的工程实用技术并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很难及时地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而只有在实际工程现场才能获得最新的工程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学融合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也可以建立科技园,办各种校办科技企业。

产学融合的开展是多种形式的,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应该有企业参与,企业参与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参与修订教学计划,参与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与工程应用能力训练项目库的建设更应有企业工程师的参与。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前提,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必须从工程实践中得到。因此,“双师型”教师必须不断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必须不断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高校具有系统地、有组织地集中传授知识的优势,但缺乏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的工程教学环境,校企合作所构成的教育系统才是工程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完善的教育系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人才的培养有许多阶段要放在企业工程环境下,学生可以到企业在完全工程环境下顶岗实习,体验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工程素质;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应该在企业进行,训练项目应该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学生还可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1131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要求本科院校除了少部分是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外,大部分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属于应用型本科行列。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不失时机地明确自己本科专业的办学定位,在此基础上按照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努力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尽快办出特色,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七

通常,我们把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影响的活动称为德育。由于学校在德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所以,我们常常又把学校德育称之为所有以社会与阶级要求为参考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思想与道德教育与影响,并且通过学生的积极认识与内化践行,来使之形成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的规律性表明并要求,德育必须遵循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及家庭的影响,切实做到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发力。这就要用系统思想,构筑大德育平台,构织大德育网络,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进行自然渗透、有机结合,将学校德育延伸到社会、家庭,以充分发挥社会及家庭诸方面的作用,使学校德育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与家庭基础,形成最佳的结构系统,发挥最优的整体功能。

一、系统理论与德育的系统特征。

(一)系统理论及其主要思想。

从本质上来说,系统指的是按照某种结构形式,将多个要素联结成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主要包含要素、系统与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并包含了要素和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主张,在所有的系统中,时序性、整体性与关联性以及动态平衡性等,是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而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其自身都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几个部分的简单组合。在孤立的状态下,系统是不具有整体功能的。在系统论中,其不仅反对以局部来说明整体的机械论,同时也主张,在实际的系统当中,其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个要素在系统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并以此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就是将其所研究与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并以此来对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几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与规律。通过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来实现系统功能的科学优化。

(二)德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1.德育的整体性。

第一,目标的整体性。广义上的德育教育,指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展开的教育工作。从横向上讲,其指的是对学生所进行的身心素质、思想品德等的综合开发,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从纵向上讲,其所指的则是以促进人的潜能开发,进行人的个性塑造,体现人的自我价值的教育。三者之间构成了促进人的一体化发展的三位一体结构。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综合发展,还能够科学地展现出学生的特殊发展与一般发展之间的有效统一。第二,过程的整体性。科学实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并以此来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将其转换成教育实践。与此同时,要求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与措施,来建立起良好的德育环境与评估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过程会涉及很多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有必要对德育的过程进行整体规划。第三,环境的整体性。一般情况下,相关的德育活动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并且,无论是德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还是发展,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这当中,学校的德育环境,指的就是一切能够影响德育活动与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所有因素的总和。由于学校德育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一个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质、精神、能量和信息等进行交流的开放系统,这就客观上表明了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都是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教育存在着整体的影响作用。

2.德育的动态性。

一是目标实现的动态性。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对象品德方面总的规格或要求。一般的,德育目标会依据对象、阶段、内容等进行目标分层,从而构成德育的目标体系。而不同的分层目标从内涵上看是逐步向深度拓展的,构成由浅入深的一个序列,体现出目标实现的动态性。德育目标体系动态的目标变动,是为了根据学生实际、现实客观情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适时准确地进行目标的调整与修正,以实现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因此,也就是因为这种层次目标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才能够动态的推动德育的阶段性、层次性目标乃至根本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面向未来的动态性。教育发展是要具有超前性的,德育教育亦不例外,它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培养综合素养和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目标本身就有着明显的超前性,能够科学地立足于未来,确保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发展需要。并且,这种重视对人才素质结构培养的教育,也就是德育自身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德育教育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些都可以通过动态发展的态势来确保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必然联系。

3.德育的有序性。

首先,教育实施体系的有序性。如前所述,学校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且遵循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有序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原则。其中,道德教育过程有序性原则的客观依据是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道德影响,促使学生坚持道德原则,践行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则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实施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的实效性是建立在德育实施的有序性、连续性和持续性基础之上的。其次,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有序性。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指按照德育教育目标要求确立的用于教育学生的德育知识、德育规范及其思想体系等。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由德育意识教育、德育规范教育、德育行为教育三大部分构成。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机整体。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有序性主要由德育品质培养和提高的循序渐进性所决定。其中,德育意识教育是基础和起点,德育规范教育是前提和条件,德育行为教育是目的和落脚点。从本质上说,这三个部分是德育教育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需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然后再向后一阶段发展。

二、大德育是学校德育实施系统优化的客观必然。

事实上,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社会与学校等各个方面。遵循系统论观点,德育教育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工作体系,不仅要进行学校德育系统的优化,又要考虑外部因素的优化,这是成功实施德育教育的根本保证。

(一)学校德育自身工作系统的整体优化。

一是内容的整体规划。从根本上来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主要出发点的。所以,我们必须向学生进行整体教育内容的传授,将德育教育的协调性与全面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要求教师以整体教育观的角度,对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的平衡性有一个良好的把握。二是方法的组合优化。学校德育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并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一个密切的关注。但是,由于学生本身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在进行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还要求我们依据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寻求各种教育方法的互补与结合。三是教育途径的优化。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网络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要求我们必须将生产劳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途径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立体教育网络,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使学生成为良好德育教育的受益者。

(二)强化学校德育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论主张,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只有确保其自身的开放性,使之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才能够真正使之保持活力,更加有序。为此,德育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投入到社会的大系统中,强化系统的开放性,确保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与丰富。

1.营造适合德育教育的环境。

德育教育环境主要包含社会与学校环境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落实德育教育举措,首先是要依靠教师与学校。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改革的形式,为德育教育创造一个适当的教育环境,这也是对学校内部教育的科学优化。与此同时,有效开展德育教育还必须依赖于有利的社会条件。其中,尤其是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对社会物质分配制度的创新等,都要具有实质性的德育考核机制,坚持学校条件与社会条件的统一管理,使之形成一个适合德育教育的大环境。以此来强化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2.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坚持学校德育系统的开放性,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社会中寻找与发现问题,来加以调适和优化。学校德育最本职的工作就是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这一大课堂的教育和磨炼。不可否认,学校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仅仅依靠学校和课堂教育,是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优化时,应当进一步强化开放,促使其向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延伸,充分利用社会有利条件,精心组织各类活动,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效和高效发展。

3.构建三元联动的大德育实践机制。

尽管学校在德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但是,德育教育绝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也绝非学校或教育战线孤军奋战所能奏效的。客观地说,德育是一项全民、全社会教育的大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提高教育的开放性,并调动家庭与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形成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体现出德育教育面向全体、全员和全社会参与、全过程实施、全面提高的本质要求。唯有如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三、大德育工作系统优化的构建与实施。

(一)强化和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元联动的意识与机制。

学校大德育的内涵,一是德育覆盖的全面性。从根本上讲,德育教育需要覆盖所有的管理与教育活动,其中包含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活动等。二是德育参与的全员性。全体教职工都有实施德育的义务,学校、家庭、社会皆担负有德育的职责。三是德育过程的全程性。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开始,一直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都须坚持对其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四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要与时俱进,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道德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显然,要实施这种大德育格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元联动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只有强化和创新三元联动的大德育意识与机制,德育工作方能取得实效。

(二)坚持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我们必须注意并正视,学校德育的功效有可能被家庭和社会不良的风气所抵消。鉴于此,学校要以各种形式对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进行规范。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努力营造大德育环境,形成大德育环境场的辐射力,产生德育教育的系统效应。在校外,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第二责任人,要通过发动学生干部、动员家长及全体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规范。学校也应将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纳入到教育管理、检查考核之列,从而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校内外一致性。

(三)形成大德育场,构建德育教育的强大网络。

第一,总体规划,分层施教,渐进提升。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我们需要统一制订德育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确保德育教育要素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与此同时,无论是教育目标的制订,还是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都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因为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身心特点都存在差异,我们必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确立各个阶段的层次性与渐进性。第二,形成大德育教育内涵体系,确保各个德育要素的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内涵要素的界定是整体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的逻辑起点。以德育现实要求来说,德育教育必须包括政治、心理、道德、法纪、思想以及网络文明的教育内涵要素。为此,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远景目标和阶段目标时,应将这六种教育范畴纳入德育内涵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这些教育因子进一步细化分解到阶段目标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第三,提高家长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三元联动地实施德育,才能共同构成学校强大的德育育人网络。以往的德育实践证明:家庭教育的滞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总结以往德育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学校自身而言,应将办好家长学校工作作为提高家长素质、发挥家庭作用的重要渠道来抓。鉴于此,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家长学校章程,着力建好家校沟通交流的网站和平台,利用节假日时间对家长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通过家访、信函、电话、网络和有针对性的家校活动,让家长在充分了解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和学生在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自觉、主动地与学校联动,形成合力,形成德育教育的一致的教育合力。第四,延伸德育抓手,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虽然无法左右社会大环境,但可以动员家长(家庭)的力量,动员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师的力量,动员学生干部的力量,对学生在假期等校外的表现进行监督与考评。学校可对学生的校外表现提出明确、具体和具细化的德育要求,并和家长签订教育管理责任书。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对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规范表现进行考核,并安排班主任、辅导员及教师承包负责,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这样就会有效突破学校德育教育的盲区和真空。德育工作担负着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工作任重而道远。探索和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创新和构建学校大德育工作新模式,就有希望实现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50.

[2]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00.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4]罗素.罗素道德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65。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八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引领、调控和监督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问题大量出现,这其中不乏有政府官员和领导干部。这就使政府部门不仅是改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在各种各样的腐败中,权力寻租是产生消极影响最为严重、对党和国家人民危害最大的。政府部门的各级官员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去逃避各种规章制度和审查的监控,从而维护和获得自己既得的利益。一些政府官员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利对资源进行配置和调控,一些政府官员本身是经济人,受权钱的诱惑,在客观上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主观上缺少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手中的权利公款私用、收受贿赂等,利用国家和政府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换取金钱以满足其个人的利益。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干部内部之间的关系与党和群众的关系,而且也严重无视了各类规章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由此表明,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培养人,也能够腐蚀人;既能够促进社会大众获得利益,也能够将人类送向毁灭的坟墓。腐败不仅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吞,也势必危及我国的政治稳定及社会前进。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各级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深化对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的教育,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导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经济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人们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私有化;另一方面人们在实现经济利益上所产生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因此,各种社会经济利益之间不同程度的矛盾便广泛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利益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还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树立正确政治观,是引导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有效前提。在经济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使人们自觉以积极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政治人格自觉遵守经济改革的原则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动力推动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更好的决策,节省了决策时间,从而以较低成本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动力。

安定有序、健康和谐的经济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扩展,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及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追逐利益作用等,驱使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摒弃道德原则,为此进行不公平的经济交易,这些现象,均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新的压力。思想政治教育能为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使人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对培养人们形成顺应时代发展和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着重要的价值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弘扬先进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在整个社会提倡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树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以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经济生活。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九

根据目前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提出建构“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1以科技社团为基础,扩大科技创新的覆盖面。

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以专业成立相应的科技社团,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9]。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为例,该院成立了机械设计创新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机器人协会、cad协会、力学协会、农林智能化协会等,使社团具体化、特色化、专业化,做到科技社团能覆盖全体大学生,让任何一个学生不仅有自己专业对口的社团可以加入,还有自己感兴趣的科技社团可以加入。加强对社团的组织引领,利用团委和学工人员的优势,在科技社团建立团支部,着力做好支部建设、科技思想引领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10]。引导科技社团结合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科技比赛、知识竞赛、作品展示、专业讲座、头脑风暴、参观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此外,鼓励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成立科技兴趣小组,群策群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2以科技竞赛为切入点,拓展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平台。

“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理念。科技创新与竞赛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11]。科技竞赛具有科技性、探索性、实践性的特点,大学生只有真正参加科技创竞赛,才能提升自己知识转化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对工科类大学生尤其重要。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各类科技竞赛,建立完善的竞赛组织机构,努力打造“三层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模式,大力拓展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平台,鼓励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特色化、精品化。“三层次”指学院、学校、省级国家级三个不同层次。“三层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模式指采取倒推的方式,针对省级国家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的要求,学校在全校层面上制订自己的选拔参赛办法,而学院则在结合省级国家级和学校两个层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规划设计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并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形成品牌活动,在最大程度上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做好过程管理,择优选拔参与高层面的比赛,直至全国比赛。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2.3以科技奖励为推动力,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不同于一般的文体活动,它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且充满了困难险阻。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时间与课堂教学冲突,实验场地、实验设备有限,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足都会阻碍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学校应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难题,通过各种奖励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所谓的“奖励”不仅包括科技竞赛或科技作品完成后的物质奖励,更包括学时学分、专项经费、活动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还可以在三好评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上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当然,奖励的执行应以相关规章制度为保障,南京林业大学制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支持办法》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4以专业指导为支持,提升大学生科技作品的技术含量。

学校应有效利用教师和研究生优势,以“青教导师”和“双阶导师”为主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科技作品的技术含量。“青教导师”指尚未晋升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青年教师,他们一般比较年轻,与大学生的没有距离感,有先进的科研理念,但因为职称没有达到副教授级别,一般没有自己的研究生,亟需大学生参与其课题研究。“双阶导师”指研究生及其导师,即让研究生和其导师同时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模式。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教师有较重的教学任务和研究生指导任务,且有较多的科研课题,使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全面指导大学生,而他们的研究生不仅有具体的试验内容,还有良好的试验操作和实践能力,大学生通过跟研究生的接触和学习,能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在研究生不能给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向研究生背后的导师寻求指导。“双阶导师”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还有更深远的意义,那就是通过指导过程,学生与教师能增进了解,形成“学生敬佩教师,教师认可学生”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就可以提前确定研究生导师,提前初步确定研究内容,尽早进入试验阶段,因时间充分,可完成更高质量的科研和毕业论文。这两类群体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不仅对大学生有利,对指导者自身也有直接的利好,能达到很好的双赢效果。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不能单单依靠自发自愿,学校应出台相关鼓励措施,从制度保障上推动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首先,充分肯定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次,在鼓励政策中体现工作量计算标准,将指导工作列为教师工作内容,并将科技创新成果量化为指导教师的业绩;再者,在绩效工资、职称晋升、优秀评选、班主任选聘中体现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价值。

2.5院校支撑为后盾,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精品。

大学生科技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甚至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将学生的创新作品转化为生产力,打造成精品项目,不仅能实现产学研结合,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更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榜样,鼓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要完成作品升华,对缺少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大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亟需院校给予必要的援助。这就要求院校要建立相应的支撑体系,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科技含量,申请专利,直至批量生产推向市场。院校支撑的内容应涵盖核心技术、专利保护、技术转让、建厂创业等方面,具体措施有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工作室,选拔有经验的教师组成帮扶团队,聘请校外专家作为创新创业指导师,设立专项基金等。

3成效与问题。

“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实施以来,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涨,参与的数量、频度、层次、获奖人次逐年提高,基本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全覆盖效果,并以此带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学风蔚然形成。随着《大学生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支持办法》的出台,努力做到“你来参加,我给保障;你只出力,我来出钱;申请专利,全部免费;发表论文,版面费报销”,学生论文和专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学校虽然为此支付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却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积极追求更优设计,直至完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努力。诚然,“五位一体”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仍有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的地方,如专业教师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青教导师”和“双阶导师”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院校在科技作品升华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期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做出更大的支持和贡献。

参考文献:。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十

[摘要]本文在重点分析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概念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物流工程高等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不同高校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提出了加强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额已步人世界前列,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但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级物流工程技术人才日益短缺。作为社会驱动器的高校也因此纷纷转向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但在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面,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一、物流工程内涵的分析。

(一)物流、物流管理及物流工程的区别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物流”、“物流管理”以及“物流工程”都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借鉴国外物流理念更新的同时,要逐步形成我国的物流理论体系,其中就包括对这三个概念内涵的界定,这对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物流管理与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把系统工程的原理应用到管理之中,且把管理的范围超越了类似企业这样的社会生产单元。物流工程与工程的区别在于它指出了各类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与方向,其宗旨是紧密结合物流管理理念的要求,对各类物流设备、设施进行改进、设计、规划和使用等工作,并能及时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到物流中来,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物流工程概念的解析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的系统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其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因此物流工程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物流系统设施规划与设计,能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管理的全过程研究,能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物流经济活动中的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国际货运代理业、物流咨询服务业等诸多行业。

物流工程是物流管理与工程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工程技术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到了骨骼式的支撑作用,物流工程学科体现了工学与管理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反应了物流管理理论的不断延伸,表现出了由纯管理模式向软硬结合模式的转变,因此物流技术的研究是物流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而言,物流的运作已不是纯物流管理人才所能解决的。加深对物流工程的认识和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不同专家对“物流工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需要人们进一步去认识和细化。

(一)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情况20,鉴于物流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教育部原则同意在目录外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从此,我国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在仅有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到已高达3o所,这些高校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机械、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等传统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有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强力支撑,为开办“物流工程”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必然也会加速我国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

(二)不同高校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差异由于高校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经过调查得出,主要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目标定位:

1.旨在培养物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理工为主,工管结合。主要学习数学类、机电类、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智能运输系统、载运工具及运用、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网络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设计与仿真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出掌握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的物流工程人才。如长安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

2.旨在培养物流方面的高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主要开设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宏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营销学原理、现代物流学、货物运输与配送、仓储管理与仓储技术、国际集装箱运输、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规划等。培养具有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物流工程人才。如大连海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

可以看出,物流工程高等教育向着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两个方向发展,说明不同高校对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目标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考量。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讲,不同高校对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满足了社会对物流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同时也符合了不同高校在不同领域的办学强项和办学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也必然给一些即将或打算开办物流工程教育的高校带来一些困惑,给全国性的物流工程专业的评估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物流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虽然物流工程的高等教育已经起步,但对社会对其需求而言,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都有差距,高校要站在适应未来需求的制高点看待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未来的物流业对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当前,在开展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的实践中,表现出了对物流工程人才需求和培养的模糊认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1)传统学科的培养体系也能培养物流工程人才;(2)对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明确;(3)我国还处在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不需要高级的物流工程人才。

针对以上问题,为加强我国的物流工程高等教育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正确认识物流工程与传统工科类学科的关系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物流工程的关键。因此,固守原来的学科划分观念,把物流看做独立的领域或者纯管理学科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不但要充分认识到物流、物流工程是跨学科的新出现的交叉学科,还要认识到重整学科,设立物流工程学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在物流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机械行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现代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势必与物流相融合,形成新的物流工程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找到了这些工程技术的另一市场着眼点,抓住第9期了再次发展腾飞的机遇。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十一

摘要: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教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态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视野,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范围和宏观战略高度上,把教育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背景下,一方面突出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强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邓小平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关注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现实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新态势,邓小平做出了将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不仅如此,他还高瞻远瞩地洞察到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主张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他认为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宏伟目标的工程中要讲战略重点,其中的“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一战略重点“是关键”。〔2〕这是因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3〕。改革开放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改变过去把教育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把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单单突显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视教育经济功能的态度和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把握着这一时代的脉搏,在他的教育经济思想中,对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教育的经济性、教育如何为经济服务、如何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教育的发展等问题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不仅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百年大计,看作是一种基础产业,看作是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他还旗帜鲜明地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

即使在教育的政治属性方面,邓小平也从经济的角度论述其存在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4〕因为人的劳动能力中既有技术文化上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上的因素。因此,“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5〕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现实需要,就要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立建设者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还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内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对外增强我们抵制“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鸣锣开道,这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又一结合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进入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具有的政治属性已经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加强和深化。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化建设发展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地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近一二十年来,世界高科技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为了使整个国家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搞好科技,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7〕他还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8〕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9〕。显然,邓小平把教育看作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看作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看作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如果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途径,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教育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就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一条清晰的思路。

二、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而是为了解决整个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求真务实、精辟实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他还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提倡和论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邓小平纠正了“”时期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体力劳动和改造思想大熔炉的错误思想,也纠正了“”后“一朝被蛇咬”而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完全否定的错误思想。他明确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7〕显然,邓小平认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需要,生产劳动不再是片面的体力劳动项目,而是泛指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邓小平还强调说:“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8〕也就是说,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讲方向、讲策略、讲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实质,避免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培养和造就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劳动经济的实际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近年来,地方政府继续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对当地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城区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试点,探索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市教育管理新体制;在农村继续实施“燎原计划”,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教育系统自身也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

(二)保障教育投入,促进教育自身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教育具有的收益滞后性和投资长期性的特点,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显得复杂而微妙。一方面,教育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成果要投入到教育中去,增加教育经费是搞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然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的投资比例如何把握仍是一个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邓小平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一再提出要增加教育投入。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现在国家还很困难,有些实际问题一下子还解决不了。我个人认为,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中。”〔21〕1980年,他在对比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之后指出:“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22〕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国“六五”期间教科文卫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由“五五”期间的11%提高到15.9%,并提出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还要逐步增加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开支的目标。

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投入是不行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经费作了专门规定:“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个人都要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今天,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所有的经济行为不得不依赖于知识的存在,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生产要素,而教育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社会部门,将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前进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想实现经济上的腾飞,要想在未来世界经济技术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认真落实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战略思想。一切有远见的领导都应该向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22〕。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认识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根本解决对教育地位的认识问题,站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思考教育问题,打破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是经济建设组成部分的传统观点,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生产性,把教育看作是有巨大经济收益的投资行为,把教育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极大地提高落实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问题,主动积极地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这对于我国教育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贯彻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就是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教育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当前教育界对教育在经济改革中的方向和出路仍然存在着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疑惑、观望或裹足不前的现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安于现状、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仍起着惯性作用,教育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法则,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机制上都显得不太适应。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仍然有少数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是最基础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须继续用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和精神实质,促进思想观念的全面转变。坚持邓小平关于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发展教育的教育经济思想,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实际,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在思想观念全面转变的基础上,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为指针,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契机,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发展方案。我们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灵活高效的教育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的社会功能,使其肩负起知识创新、技术推广、创建知识型产业等多重功能;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大搞科技和大力兴办产业,大力推进科教兴国,走上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各级各类的新型特色学校;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不断调整、改造和优化教育结构,优化课程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办学新机制;坚持质量与效益第一的经济观念,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总之,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视角和内涵作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经济建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历史事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的确切结论,它开启了教育思想解放的先河,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它为解决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只有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教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供内在动力,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的教育经济思想为指导,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参考文献】。

〔1〕〔2〕〔5〕〔6〕〔10〕〔11〕〔12〕〔13〕〔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9,190,274-275,92,380,120,121,275.

〔3〕〔7〕〔8〕〔9〕〔17〕〔18〕〔21〕〔2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8,40,88,95,107,107-108,250,57.

〔4〕〔15〕〔16〕〔19〕〔20〕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50,104,105,104,104.

〔1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教育经济学论文如何写篇十二

民法是一种用来约束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法律,同时也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法律。曾经有人说过,民法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法律展现的形式,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民法是约束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法律,制定民法的基本出发点体现了民法的重要性;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可以通过人们的自我人生追求体现出来,而人们的社会价值追求和自我的人生追求将对我国民法的制定起着一种导向的作用。民法的理念应体现市民社会的价值追求,所以本文从社会变迁角度出发,剖析民法内外体系,寻求社会变迁与民法变化的联系。

一、民法的内在体系。

(一)民法内在体系的内涵。

民法的内在系统是社会人民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之一,甚至是一个可以反映社会价值取向的体系,而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伦理价值以及经济基础所决定,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由于内在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抽象。基于民法内在体系稳定又抽象的特点,民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价值差别非常明显。民法内在体系基于实际发展情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色,这就是法的素材:法基本原则――法次基本原则――制度基本原则――规范价值导向。

(二)民法内在体系的变化规律。

要探寻民法内在体系的变化规律,就必须以社会的进步发展变化为基本出发点。由于人类伦理价值和经济基础对于民法基本价值取向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形成极端的特殊性格,使民法形式发生改变,然而这并未影响民法的本质。也就是说民法的内在体系依然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社会的变迁会使民法内在体系在稳定的基础上促使体系重点发生转移,重新通过哲学变化调整到平衡状态。内在体系的调整势必影响外在体系,促使外在体系随之调整到新的平衡上面,当然内外体系在这种动态平衡调整过程中会出现时间差。例如,某起民事案件比较特殊,基于对弱者的保护以及舆论的导向和民法内在价值观的体现,需要对民法的外在形式做出一些调整,维护市民合法权益。然而对该起案件的处理势必影响其他雷同情况的处置,这个过程就需要内在系统和外在系统共同协调,相互作用。

(三)民法内在体系反映出的社会价值取向。

民法的立法依据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社会人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需要提炼法的基本价值,再运用到民法中体现价值,并且渗透到所有民法规范中。这种核心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社会的价值取向,民法价值观更是市民价值观的体现,所以在内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和市民价值观紧密联系,充分反应社会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由于会受伦理价值和经济基础影响,所以具有时代特征。例如政治运动导致的历史问题和社会进步产生的新问题,都会使民法价值取向出现波动,人们对于民法价值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

(四)民法内在体系的原则。

在确立民法内在体系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正确的导向,以防在建立体系的时候偏离方向。不能单纯照搬整个法的价值,需要提炼归纳民法领域的具体表现,同时必须渗透进整个民法当中;在社会发展相当迅速的现代化社会,更应该有相应的原则来指导民法体系的改进,而且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民法内在指导原则在制定时,要保证可以自治,能够给予弱者安全感,能够使人信赖,这些是最基本的原则。首先是意思自治原则。该原则的重要前提就是人格独立和人格平等,即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用民法为载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次是弱者保护。对弱者进行保护措施是人性价值的使然,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合同法》,将消费者包含在主体原型中,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再次是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能够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交流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对于社会的有序管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是自己责任原则。这个原则基于自治和信赖的原则之上,没有前者的作用后者也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后者也是前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将有利于民法内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这四个原则处于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此起彼伏的动态关系。

二、民法外在体系。

(一)民法外在体系的内涵。

外在体系是内在体系的外在表现,是对生活中人的行为及各种事物使用法律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对不同的社会行为进行再次加工再一次地编排。民法外在体系的特点就是将社会活动划定相对具体的范围,是从内在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抽象过程中摒弃事物自身的个性,提炼事物之间的共性,作为外在体系的基础,形成民法体系外在表现的载体。

(二)民法外在体系的原则。

民法的外在体系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对内在体系的具体描述。所以,也需要对外在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出相应的指导性原则。首先要对外在体系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性进行规范;其次要适当调整特定的社会层面中能够进行划分的规范领域;最后对具有相同目的的外在形式保持妥当性。

(三)民法外在体系的逻辑体系。

民法外在体系的逻辑体系串联起了各种概念和类型建构的网络。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一直是民法外在体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民法典与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民法典的制定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层建筑的意志,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在民法典起草阶段,民法的制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民法的制定会涉及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因此制定民法典常常不能_成一致的意见,这将会严重影响民法外在体系制定工作的进程。

构建民法体系不能只考虑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或者是仅仅将民法典机械式地编排,还需从历史脉络中探索建构之路。纵观历史发展历程,民法的外在体系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从法学的角度来讲,随着法学的进步和发展,民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通过体现出人们的生活价值观来实现社会的正义。但是,在目前民法的制定过程之中很容易脱离社会生产的生活实际而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同时没有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去看待民法内外体系之间的隐含关系。所以,在民法体系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人民社会中的生产实际为基本出发点;要对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民法学普世知识进行吸收与借鉴,此外还应该对社会基础的变迁进行充分考虑。

(一)民法中人的原型。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仁政,党和国家也一直以“以人为本”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原则之一。首先,我国是一个讲究“礼”的国家,所谓的“人”是以儒家的思想为基础的“人”;其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农民依附于土地,没有土地农民就无法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慢慢地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随之变迁转型。同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地域性差别。所以,民法在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人群,呈现的外在形式就会有不同的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发展高速阶段之后,社会变迁的速度随之加快。农村城镇化人口逐年增加,脑来的集体生产合作社的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所以,过去的民法渐渐变得与社会生产实际不相适应。“以人为本”永远是建设民法体系的重要原则。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民法的体系建设是为了让社会活动更加规范,让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有更多的安全感。从法律体系来看,我国法律制度及社会中各种规范的制定,“人”是这些规范、制度的基本出发角度,一切的概念、理论都是围绕“人”而建立起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的一些特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民法典必须随着“人”特点的变化而做相应的界定来与之相适应。首先,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点不改变,在法律上界定平等的基本条件,农民与市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其次,民法还必须接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法律的层面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物权法的问题。

在物权法诞生的时候,双重体系在本质上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还在债权与物权的概念上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抽象所有权是物权最为本质的核心概念,而且还是以处分权为建设的中心出发点。资本主义国家所有权的概念简单概括为,人们对物质有绝对的控制权利,并且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物权概念有所不同。我国的物权法的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分别是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这三层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设计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在进步,民法也随之在一点一点地改进。从民法现有的外在体系来看,国家、集体和个人是三个有着不一定相同利益的集团,是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别。国家和集体所有讲究的是社会的整体的利益,是大众的利益集团的代表。而个人所有,则强调的是专属的个人利益,变现为所有者对物有着主观的排他性,这就使得物权法在概念层面上产生了矛盾,与社会人民的价值观层面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民法的内在变化,在实质上反映出来的就是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使法律政治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迁。随着历史不断地向前运动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就必须有新的民法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民法也能够在新的社会环境之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现实中,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停地向前运动,都会遇到自然中许多的挑战。当然,在民法的发展过程中遇到阻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也是在所难免的。民法的发展仍然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社会的变迁所反馈回来的信息。

四、结语。

民法典的起草不仅需要精准把握民法涉及到的概念以及逻辑联系,还需要深入分析历史,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合理编排撰写民法的外在体系。社会的变迁影响到民法的制定,这也意味着民法的制定工作与社会的上升式的运动之间存在矛盾,使得人们对民法典的研究要与时俱进,而民法内在体系和外在体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研究民法体系的关键所在,为民法典的编写奠定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