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08:10 页码:13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精选18篇)
2023-11-12 14:08:10    小编:ZTFB

总结有助于发现不足,促进个人和组织的进步与发展。计划和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接下来将为您罗列一些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情况。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一

38年前,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我国科技和财经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张劲夫让车救群众的“小事”,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

1979年底,张劲夫调任安徽省省长、省委第二书记,不久又任第一书记。张劲夫是安徽肥东人,抗日战争时长期奋战在安徽,与家乡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张劲夫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公仆,把回到故乡工作当作为父老乡亲服务的机会。他一心为公,作风务实,到全省各地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为安徽发展“把脉问诊”。调研中,张劲夫要求一律不搞迎送,不搞宴请,不搞层层陪同。他说:“咱们安徽是个穷省,不能穷庙富和尚。”

张劲夫收到转来的感谢信后写道:“不要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遗憾的是,还有许多该做的事未做,或者未有做好。”

张劲夫让车事小,但关心群众、把群众装在心里事大,这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应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项工作。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二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曾经影响和鼓舞了共和国的几代人。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同名新编舞剧又让众多当代青年的心灵受到了深深地震撼与洗礼,让他们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李白。

也许,今天的青年会这样问:奋战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你是否犹豫过?

八一三淞沪会战那年,李白来到上海与纺织女工裘慧英假扮夫妻开展地下工作,为了建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他把收音机改装成了发报机,将发报功率从75瓦降到15瓦,最终降至7瓦。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他一干就是12年,十二年间李白先后三次被捕,三次入狱,每一次都命悬一线,但是他始终没有犹豫、从不退缩、无所畏惧。一位接收过李白发报的战士回忆说:他不知道电波的那头是谁?但却能从对方镇定娴熟的发报指法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天夜里,李白房间的小灯泡突然间熄灭了,几分钟后又重新亮了起来,凭借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是敌人在用分区停电的办法在搜索我们的电台。然而他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恐惧,国民党陆军部署序列、海军各舰所在驻地、长江江防计划等一封封重要机密都通过他发出的红色电波飞向了党中央。当敌人破门而入的时候,李白发出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道电波: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也许今天的青年还会问:你有幸福的家庭和年幼的孩子,为了信仰就一定要舍弃妻儿吗?

在关押期间,敌人对李白进行了长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审问,他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可是无论敌人怎样用刑,他始终没有屈服。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妻子裘惠英带着儿子从牢房对面百姓家的阳台上见到了丈夫,而此时的李白双腿已经被老虎凳压断,只能在难友的托举下艰难地爬上窗口。妻子见此情景泪流满面。可是李白却坚定地说:“惠英,天快亮了,这是我们共同期盼的,你应该高兴。至于我,无论生与死,都会觉得愉快和欣慰。”就在那天,李白在浦东戚家庙被秘密处决,年仅39岁。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急电陈毅市长查明李白的下落。可是可是他们却并不知道,这位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就在二十天前英勇就义了。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三

我是保密故事讲述人吴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先生的故事。

如果提到一本密码本,您会联想到些什么?安全、隐私、秘密?如果我说一册密码本还能与我党的性命攸关,您是否会觉得难以想象?但事实的确如此。

钱壮飞出生于浙江湖州的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期先后受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社会进步人士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出众的才华以及适逢其会,钱壮飞取得了国民党中统局长徐恩曾的信任,当上了徐的机要秘书,从而牢牢地掌控了南京、上海、天津的情报。

但在那个白色恐怖横行的年代,成为卧底潜匿在敌人眼皮之下,所面临地是随时被发现后的严刑拷打与壮烈牺牲,然而抱有爱国热切之心的钱壮飞没有退缩。钱壮飞发现,徐恩曾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密码本。显然,要想获得国民党最高统治集团的最高机密,就必须先拿到这个密码本。

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随徐恩曾到上海开会时,钱壮飞和李克农故意闲聊,说某歌舞厅新来了个姑娘,美若天仙,这话被嗜色成性的徐恩曾听到了,眼睛瞬间睁圆,忙问在哪?起身便准备前往。心系密码本的钱壮飞故作谨慎地提醒道;带着密码本出入风月场所安全吗?说罢,徐恩曾便当着二人之面将密码本锁进了机要柜里,这为钱壮飞复制密码本创造了机会。凭借着这本密码本破译的情报,使我党对敌人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成功地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且粉碎了敌人企图破坏中共中央指导机关的计划。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叛变投敌的党中央高层顾顺章供出了我党最机密的情报。就在此危急关头,正是钱壮飞截获了这一绝密情报,周恩来、陈赓、李克农等接报后立即组织撤离,使得在上海的中央机关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自知暴露的钱壮飞被迫撤离。钱壮飞出走后,徐恩曾害怕被追究,向陈立夫、蒋介石隐瞒了密码泄露之事。这样,国民党当局长期未更改密码。直至红军长征时,对敌侦察仍主要依靠无线电侦听,总能选择敌人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为红军长征路上力挽狂澜,西进贵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小小的一册密码本,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容低估。

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后曾多次满怀深情地提起钱壮飞说:“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情报斗争还在继续,但钱壮飞自牺牲都再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儿女。可以说钱壮飞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党的情报和保密工作,充分展现了革命先辈为严守党的秘密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和追求真理而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在新时代,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平民大众,都要从根本上重视保密工作,要深刻理解保密工作是捍卫集体形象和荣誉的斗争,容不得一丝懈怠和疏忽。而蛰伏在保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工作者们,当世虽不可知,但历史会永远铭记,党和国家会永远铭记!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四

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在生死考验面前,毅然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坚定信仰,对信仰至死不渝。

怀有3个月身孕的她,黄长娇。在长征前夕,服从组织安排留守瑞金坚持游击斗争。由于游击斗争很残酷,黄长娇有过三次被捕坐牢的经历,每一次都游走在生死边缘。

还记得黄长娇最后一次被捕入狱,敌人让她说出游击队的成员及联络方式。审问几天没有结果,刽子手开始动刑,先是灌辣椒水、用蚊香烧,实施各种令人发指的酷刑。黄长娇毫不屈服。敌人恼羞成怒,握着一把大刀向黄长娇狠狠砍去。刀刃卡在她左肩膀骨头上,顿时皮开肉绽,血流如注,直至昏死过去。后来黄长娇缝了30多针,刀疤达14寸长。但,严刑拷打对黄长娇来说,简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倒把白军自己累得够呛。刽子手什么人物没见过?可还从没见过这种宁死不屈的受刑者。

过了几天敌人把黄长娇放了出来,敌人一直暗暗地监视黄长娇。后来,黄长娇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带着年幼的孩子从敌人的监视下逃了出来。

此后,黄长娇担任游击队长,带领游击队突围转移。然而,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清剿”,游击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这次,游击队又被敌人追赶了一天,大家饥寒交迫、精疲力尽,眼看就要跑不掉了。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走在前面的黄长娇深知带着年幼的儿子会拖累战友们转移。几年的战斗生涯,她见过太多母子分离的场景,而现在自己也面临同样的抉择。可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呀!为了保护孩子、保全战友,黄长娇强忍着泪水对孩子说:“儿子,咱们来跟叔叔们玩捉迷藏吧。你去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除了妈妈,谁来也不要出来,更不能出声,知道吗?”

孩子信以为真,迈开小腿用力地跑开。黄长娇迅速指挥游击队,走向另外一条山路。可孩子终究还只是一个孩子,跑了几步,回头不见了妈妈,孩子吹响了唯一的玩具:一个哨子。哨子发出尖啸的哨音,黄长娇的心揪了起来,泪水爬满脸颊。哨音渐渐变得急促,突然传来孩子的叫喊声:“妈妈、妈妈,我在这儿,妈妈、妈妈。”孩子的叫喊声渐渐变得急促,充满绝望,揪人心魄地在山谷中回响。随后,就听到了一阵杂乱的枪声,孩子的叫喊声戛然而止。

一钩残月、遍野寒霜,脱险的游击队员们入睡了。夜色中,黄长娇磕磕绊绊地原路返回。在一条小溪旁,她看到了死去的儿子。皎白的月色中,孩子的脸上凝固着惊愕的表情,手中还紧紧地握着那个哨子。

在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无数共产党员把对革命的信仰转化成坚定的信念。当人们问起黄长娇对自己的经历有何看法时,她含着眼泪回答看着那个哨子说到:“我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儿子,但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五

女1: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真实红色保密故事――誓与机密共存亡,故事的人物名叫董建民,是一名光荣而伟大的共产党员。接下来请允许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您领略这个故事的动容之处。

1939年春,在身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叔父的引领下,我们董家三姐妹从河北老家静海县渡海南下,历时近一年,辗转来到延安。

1940年,我们姐妹三人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又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我被调往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从此与机要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在这里,我不仅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还遇见了生活上亲密的伴侣――我的丈夫,共产党员钟琪。

1942年,在枣园一间普通的窑洞里,我们结为连理。婚礼是朴素的,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我俩的誓言却隆重而庄严:“为了千百万人能够得到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绝不泄露党的机密,誓与密码共存亡!”

婚后,我和钟琪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工作上互相激励。虽然也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但我俩始终死守秘密,无论发生什么事,对党忠诚始终是我俩的原则。

1945年,举国迎来抗战的胜利。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我们夫妻接到了党组织的派遣,决定立即动身前往。

1946年,带着刚刚两岁的孩子和秘密文件由海路经大连奔赴东北,踏上了新的征途。

刚开始,一切都显得那么风平浪静,一路上,我们心里想着到东北后要开展的工作。可当船只驶进渤海水域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舰的拦截,炮弹击中了我们乘坐的商船。

眼看着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警就要登船检查,搜捕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我们冷静片刻,迅速作出抉择:宁可牺牲全家人的生命,也绝不能让党的机密落入敌人手中!

在最后时刻,我们默契而坚定地看了对方一眼,把所携带的密件紧紧贴在胸前,又把孩子揽入怀中,一家三口相拥着,毅然跳进波涛滚滚的大海。翻滚的海浪,呼啸的海风,孩子的哭闹声,都无法动摇我们内心的坚守。那一年,我才23岁。

女2:我叫董建民,今年23岁,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入党多年,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永远比我的生命更重要!不管敌人多么凶狠,手段多么残忍,都别妄想在我这里得到党的机密!敌人啊敌人,你低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决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为党奉献生命,我死得其所!

女1:也许您想问问我,当跳下海水的那一刻,我害怕吗?

女2:我的内心有些许的害怕。

女1:我有一刻犹豫吗?

女2:一刻也没有。

女1:有过一丝后悔吗?

女2:从不后悔!

女1:那是什么给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撑?

女2:因为我是共产党人。

女1:那是什么让我甘愿付出宝贵的生命?

女2:因为我是共产党人!

女1:因为我是共产党人。

合:我发誓。

合:我永远不会背叛共产党!

女1:因为我是共产党人。几个字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心中。“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那个举国茫然的年代,有那样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祖国同一个民族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年轻的他们在暗夜里点亮一盏盏烛光,寻求祖国和民族的希望,用星星之火换来了今天的万丈光芒。

女1: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红色精神为指引,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绝对的忠诚于党和人民。先辈们在党的保密工作道路上披荆斩棘,挥洒下汗水和热血,我们更应该筑牢保密思想防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展现出新时代的保密新作风!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六

那是1921年的一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多么渺小短暂,却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召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抗日战争中,他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地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中国;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失去了多少亲朋好友,但是他们不轻言放弃,咬紧牙关终于在会宁会师;解放战争中,他们又雄赳赳气昂昂,百万雄师过大江,建立了新中国。过去,党用他们的鲜血换回来中国的独立,给予了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

记得我上小学时,每天都要经过一块“三北抗日第一枪”的纪念碑,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其背后的真正含义,只是怀着一种好奇心,偶尔会仔细打量一番。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关于这块碑的故事。

那天,老师说要去抗日第一枪纪念碑参观,教室里瞬间喧闹起来,我的心也像小鹿般砰砰地跳着,十分激动。

来到纪念馆,大家细细地打量那被保存在橱柜中的文物。那些文物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已经锈迹斑斑了,但是却仍旧熠熠生辉,绽放着属于他的光芒。长矛尖枪依旧令人看了毛骨悚然。

向我们介绍的人是一位已经80多岁的抗日老兵,他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他的声音洪亮、绘声绘色的为我们讲述了这碑的来历——为了纪念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枪。那次斗争为三北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和浦东抗日武装的陆续挺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那时起,每次再路过那块纪念碑,一种敬佩之情总会油然而生,心中也会更加缅怀那些革命先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传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各行各业的楷模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前赴后继。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等。而在我们慈溪、就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位红色传承者,他就是钱海军和钱海军服务队。

1999年5月,钱海军开始当社区志愿者,免费帮居民排除电力故障。这一做就是18年。他还自学电磁炉等常用家电维修,只为了更好服务居民。因此"用电有困难,请找钱海军",是居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为钱海军的服务品牌。

钱海军在为一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提供电力维修服务的同时,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2008年,他发现了一位年过七旬还要照顾40多岁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的老人,就把老人当作重点服务对象。此后,他定期帮老人检查家里的电器、线路,陪老人话家常。对于钱海军的付出,老人觉得过意不去,一再感谢他。钱海军却说:"我就是您的儿子,这是我的分内事。为更好地帮助孤困老人,他做了500张名片,利用在社区排查电力隐患、提供维修服务的机会,把名片送到老人们手中。而钱海军所在公司为更好地发挥他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他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开展"千户万灯"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慈溪,还有很多像钱海军这样的红色传承者,而在我们中国更是有千千万万的红色传承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求回报,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那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并且向各行各业优秀的红色传承者学习。因为,就如梁启超曾说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所以我们应该刻苦学习,掌握知识,学好本领,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红色基因传承者,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终生。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七

邓初民早年东渡日本求学,受进步教授河上肇的影响,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成为我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早在1922年发表的《怎样改造中国》一文,他曾断言“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邓初民毕业回国后的五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初民决定到南方投身革命。到武汉不久,邓初民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北伐军占领南昌后,蒋介石挑起了“迁都”之争,邓初民也参加了这场斗争。他前往南昌说服蒋介石遵照孙中山意旨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但蒋介石却不为所动。1927年3月,湖北省党部召开庆祝国民党政府迁都武汉的群众大会,邓初民发表演说批评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邓初民十分愤怒,力主对蒋实施讨伐。汪精卫“分共”后,湖北省政府被右派掌控。不久,邓初民被列为亲共分子,难以在武汉立足,只得离开武汉来到上海。

此后,邓初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战爆发后,经与共产党员张云逸面谈,邓初民北上武汉从事抗日统战活动。1946年2月,重庆较场口事件发生后,邓初民等人联名发表《告全国人民书》,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的罪行。因遭到国民党特务暴徒的袭击,邓初民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出走香港。1949年初,他同一批民主人士到达北京,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62年,邓初民以73岁的高龄入了党,对此他非常高兴,引用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八

我是保密故事的讲述人方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中国无线电波之父、十大红色特工之一的李白烈士的故事。

“久未接到家信,内心实在挂念。男屡次寄回之信,不知收到几何?近来,福体康健否?合家都好么?甚念……”书信里的李白闲话家常,语气温和而体贴。然而,直至牺牲,他的家人才知道,书信背后的李白一直以电波为尖刀,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李白在十五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因为表现优异而被调入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委。在长征的漫漫长途中,李白和他的无线电队战友们白天跟着队伍负重前行,晚上收发情报继续工作,在敌人的炮火中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人在电台在”的革命誓言。李白对战友说:“电台是全军团几千人的耳目,是与总部联络的主要工具,我们要视电台重于生命。”

“电台重于生命”,这句话后来不仅成为整支无线电队的响亮口号,更是一支特殊队伍在雪山和草地上表现出来的不朽精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抗战形势,加强对敌占区的秘密工作,党中央派李白到南京、上海等地建立党的秘密电台。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李白以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技术,巧妙地担负起了上海党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将一份份地下党组织获得的宝贵情报传递给党中央,架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

抗战胜利后,李白夫妇回到上海,利用一台仅有7瓦功率的小发报机与党中央电台联系,将国民党各种情报传送到延安和其他解放区。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正在向西柏坡发送国民党的长江布防情报时被敌人所定位,自知已经无法逃脱的他让妻子裘慧英带着孩子出去躲藏,自己镇定地坚持将情报发完,并销毁了密码,随后被闻风而来的敌人所逮捕。当晚,凶残的敌人连夜对李白进行刑讯,30多个小时内竟使用了36种酷刑。面对高官厚禄诱惑和审讯者的严刑逼供,李白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党的秘密。

无计可施的国民党政府下达了死命令,判决李白等人“坚不吐实,处以极刑。”临刑前,李白托出狱的同志给裘慧英带去消息,让她在监狱附近的老百姓家的阳台上等候,对着监狱的窗子见上最后一面。李白告诉裘慧英,“今后我回来当然最好,万一不能回来,你们和全国人民一样,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当晚,李白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39岁。而此时,距上海解放只有20天。

2021年,根据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开演。“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是剧中的李白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跨越70余年的时空,地下工作者李白从容赴死的英雄形象感动无数观众,他用短暂却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对信仰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热忱,留下了一段永不消逝的电波。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在革命的历史中,一位又一位的中国共产党保密工作者前赴后继,诠释了何为“电台重于生命,革命何惧生死”,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让革命的薪火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手中不断传递下去。

致敬人民英雄,传承红色基因,共同筑起国家的保密长城!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九

在江西省兴国县烈士陵园的第三展厅里,有一座令人震撼的雕塑:一座像竹笋般峭拔的石峰下,一些端着长枪的国民党军畏畏缩缩地往上爬,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挺立在峰顶,双手高举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往下砸……雕塑下刻着一句铮铮誓词:“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

这是1935年初春发生在兴国灵山芒槌石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江善忠1913年出生在兴国县长岗乡合富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28年冬加入党领导的农民协会,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斗争中,他革命坚决,斗争勇敢,从一位普通农民,迅速成长为一名省级领导干部。他担任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裁判部长等职务。苏区时期,裁判部行使相当于现在公安、检察、法院的职权,关系苏区政权的稳固,责任重大。

江善忠担任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领导期间,对裁判部的除奸肃反工作有很高的保密性要求。他严格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裁判部保密纪律,不该知道的事情不问,不该看的文件不看,不该打听的消息不打听;必须做到守口如瓶不泄密,管好文件不泄密,保守党的机密甚至超过爱惜自己的生命。他对党忠诚,立场坚定,除恶肃奸从不留情,为维护苏维埃法律的尊严和苏区的革命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后,江善忠留下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1月初的一天,江善忠率领一批伤病员和党的机密文件在转移途中,不幸与敌人遭遇,为了保护红军伤病员的安全,不让党的机密文件泄露,他独自一人把敌人往芒槌石山顶上引去。

上到山顶的敌人,只捡到烈士留下的一件血衣。衣服上面写着:“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江善忠怀着对党无限忠诚的信念,为掩护红军伤病员,保守党的秘密,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顾过往,我们不能忘记曾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先烈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江善忠烈士用生命写下的誓言,仍然熠熠生辉。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将永远跟党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奋斗!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

“我一定用我的生命保卫党,保卫工人阶级的崇高事业,永不动摇,一直革命到底。”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是王孝和的入党誓言。最后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这一誓言。

1948年4月19日晚上,国民党特务来到王孝和家,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妄图使王孝和“自首”。王孝和愤然表示:“我是上电厂2800名职工选出来的工会常务理事,只知道为会员说话办事,没有什么可以自首的。”特务只得悻悻离去。两天后,国民党特务逮捕了王孝和,将他关押在警备大队审讯处,面对凶神恶煞般的特务,王孝和一言不发,坦然处之。特务恼羞成怒,对王孝和轮番施以“老虎凳”、“磨排骨”、“辣椒水”等酷刑。王孝和怒目以示,敌人未得到一个字的口供。1948年4月22日,王孝和再次被施以酷刑,直至昏迷。1948年4月23日,特务对王孝和动用电刑。他以坚强的意志,顶住了敌人的摧残。特务对王孝和无计可施。

被捕后的几个月,王孝和利用一切机会揭露凶残的敌人。他在法庭上,一次又一次地当众解开衬衣,露出身上一处又一处血迹斑斑的伤痕,揭露敌人酷刑逼供的暴行。敌人黔驴技穷。1948年9月24日,刑庭以“连续教唆、意图妨碍治安”等罪行判王孝和死刑。在死神即将来临时,王孝和毫无惧色,以满腔的激情写了三封信,一封给狱中难友:一封给年迈的双亲;一封给妻子。

给难友的信中,王孝和写道:“有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正义而继续奋斗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奋斗!”在给双亲的信中,王孝和写道:“父母养我育我,含辛茹苦。儿不能再为双亲尽孝养老,请多谅解。然而,儿为正义而死,死而无憾……”在给妻子的信中,王孝和写道:“你要挺住,要活下去,把孩子抚养成人,告诉孩子,父亲是被谁杀的,教育孩子一定要继承父志。”

1948年9月30日上午,王孝和被押赴刑场,从容赴死。王孝和——一位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以他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言。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一

嘉兴南湖,一艘红船见证东方红日冉冉升起;八一枪响,一张张共产党员的面庞写满坚毅刚强;建国大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的命运从此改变……这些我们熟知的场景,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缩影,同时也镌刻着不可磨灭的保密印记。

在我党革命史上,革命先烈们用信仰保守党的秘密,捍卫革命旗帜,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江善忠就是其中一员。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就要从这位铁骨铮铮的红军英雄说起。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长征。时任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的江善忠奉命留守兴国,组织开展对敌斗争,同时,掩护一批红军留下来的伤员。接受任务后,江善忠将20多名伤员集中起来,安置到灵山的一个天然岩洞里进行隐蔽治疗。

1935年,那是初春的一天。反动派得到情报,集结了大批人马气势汹汹地向灵山发起围攻。江善忠临危不惧,率领游击队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江善忠想到,敌众我寡,死打硬拼显然不行,唯一的办法,只有引开敌人,才能掩护伤员迅速转移。这时,他想到了家乡的芒槌石,决心把敌人引到芒槌石山顶上去。芒槌石是一座三面壁立的孤峰,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直通山顶。虽易守难攻,却是一条无法脱身的绝路。战友们再三劝阻江善忠不要冒险,可是,他斩钉截铁地说:“快,我把敌人拖住,你们赶快组织伤员转移吧!”

江善忠孤身一人,一步步把敌人引向了通往芒槌石的山路。且战且退中,他巧妙地利用岩石作掩护,连续击毙了好几个敌人。子弹打光了,他就用石头砸。很快,石头也砸光了。这时,敌人趁机冲了上来,狂笑着朝他喊道:江善忠,你己经是死路一条了。只要你反水投降,马上可以升官发财!”退无可退的江善忠,巍然屹立在悬崖边上,大义凛然地说:“要我背叛共产党,你们休想!”这时,他从容地环顾四周,心中默念道:“别了,我的妻子儿女;别了,我可爱的故乡;别了,我的父老乡亲们。”随即,他毅然脱下贴身的白布衫,咬破中指,血书一行大字,纵身跳下140多米高的悬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红军伤员和机密文件的安全。

第二天,敌人押着江善忠的妻子潘月英来到悬崖下,辨认江善忠的尸体。潘月英手捧丈夫的衬衫,只见上面一行鲜血写成的大字:“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

我们致敬江善忠,更致敬那些“像江善忠那样长期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这就是民族脊梁。江善忠的一生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讲述红色故事,当知如今幸福来之不易,应将苏区振兴化为己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我们初心永在,砥砺前行,为章贡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满腔热血!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二

李四光是著名地质学家。他1889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1913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国地质学会会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台湾当局的重重阻挠,在国外辗转数月安全回到祖国。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李四光长期掩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他曾对夫人许淑彬说:“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但很长时间以来,他因自认为条件不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后,于1957年正式提出入党。

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疗养。3月的一天,周总理特意来看望他。周总理关切地询问了他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详细问及他对于加入共产党的想法。李四光袒露了自己要求入党这一多年来的心愿,以及为什么考虑多年却又没有提出来的原因。针对李四光的想法,周总理耐心地给予鼓励并加以劝导,这增添了李四光入党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后,地质部党组很快对其入党问题作了认真研究。

1958年下半年,地质部党组书记何长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一致认为,李四光积极要求进步,已经具备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愿意作其入党介绍人。10月18日,李四光开始填写入党志愿书。12月22日,中共地质部办公厅第一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李四光的入党问题。会上,李四光以自己的经历和切身感受,动情地畅谈了他对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针对他的发言,大家表示非常赞同。29日,李四光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从此,他的生命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对于由一名民族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已临古稀之年的李四光称自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生命的新起点才开始”。之后,他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之中。在逝世的前一年,他还为中央领导同志编写《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一书,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竭诚爱戴。周恩来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三

邹韬奋1921年大学毕业后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确定《生活》周刊的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

1936年11月,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邹韬奋等七名救国会的领导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出狱后,邹韬奋前往武汉继续参加救国活动。香港沦陷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邹韬奋后来到达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但就在此时,邹韬奋不幸患上了耳癌,只得回上海就医。患病期间,他仍笔耕不辍。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离开了他热爱的爱国民主事业,享年50岁。在邹韬奋弥留之际,他口授遗嘱,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年10月,《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高度赞誉和评价了他一生从事的伟大事业。毛泽东亲自为他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四

我是保密故事讲述人韩xx。今天,我要讲述的保密故事是“忠魂大义永不泯,无字天书传机密”

天刚破晓,江西省宜春市慈化镇的小街上就急匆匆地走着一个中年男人。这是1928年立冬以来第一次降霜,地面上一层厚厚的白霜在他的脚下踏得簌簌作响。只见这人个子不高,面若古铜,走在街上并不起眼。但奇怪的是,他有一只眼睛全瞎了。

这个神色匆匆的“独眼”男人就是秘密参加了慈化地区农会组织的地下交通员李光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把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这一革命大浪潮的推动下,慈化地区的革命工作者也在暗暗酝酿着一件大事,今天有一份重要文件要他送出慈化镇。

就在李光日越来越靠近镇门口时,他发现迎面走来的人都面色慌张。凭着地下工作者敏锐的直觉,他突然感到危险正在步步逼近。果然,他远远看见镇门口有敌人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盘查过往行人,见瞎子就抓。

焦急当中,李光日回到陈根宝的家,也就是当时宜萍县苏维埃政府的一个地下联络站,与陈根宝进行商议。他们清楚地知道李光日身上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许多地下革命者的生命,还关系慈化正在酝酿的“大事”能否成功,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它送出去。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之际,陈根宝年迈的父亲把两人叫进了里屋。只见老人躺在床上,似乎病得不轻,他缓慢地抓起李光日和儿子的手,意味深长地说:“儿呀,你们都是办的大事,是跟着毛泽东走的人,我虽然老了,可死也要跟着共产党走!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说着,他紧紧地握了握李光日的手,目光中充满坚定。随后,他满含深情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说道:“过一会儿,你来我屋里,我会告诉你们怎么走出慈化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光日和陈根宝都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想出了什么法子。过了十多分钟,两人实在按捺不住,就推开老爷子的屋门,却看见老爷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陈根宝十分纳闷,就上前推老爷子,埋怨道:“爹,这节骨眼儿你怎么还睡着了呢?”话音未落,李光日就发现老爷子不对劲,赶忙上前一试探,顿时大吃一惊。此时,两人才发现老爷子已经咽气,枕头边还放着一封信:“根宝,为父年老体迈,与其残喘苟活于世还不如为革命捐躯,吾已服下祖传的剧毒,此毒一个时辰之内就会使尸骨散发出难闻之味,你们对外就说我身染恶疾,有传染危险,需立刻送出镇外办丧,趁着办丧之际,把李交通员送出镇外,千万不要让革命蒙受损失……”

刹那间,李光日泪流满面,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爷子床前,哽咽道:“大爷,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信件安全送到,我们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陈根宝强忍着悲痛,立即遵照父亲的遗愿开始布置葬礼。

一支三十多人的送葬队伍从陈根宝家出发,守镇门的敌人把队伍拦截下来后对李光日进行了搜身,但只搜出来了几串纸钱,又因为有恶臭不断从棺木中飘出,怕触霉头,便将他们一行人放了出去。

但让敌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李光日身上搜出的那几串纸钱,其中一串恰恰就是那份绝密文件!这就是李光日苦苦思索出来的“无字天书”:用南瓜汁在纸上写信,干后纸上不留一点痕迹,只要一放入水中,字迹就清晰可见。

就这样,李光日随着送葬队伍顺利出了慈化镇。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更是有一大批像李光日、陈根宝这样默默无闻地保密工作者,他们隐姓埋名,常常一生困苦,却置身险境潜于敌人的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孤身战斗,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背负骂名,坚定的为党组织输送情报无怨无悔。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珍贵的印记仍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更应学习先辈们不计较荣辱得失,不沉湎个人私情,无私无畏,忠诚奉献的精神,续写共产党人的政治气节和优秀保密工作者的可贵品质!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五

沉沉的黑夜中有一点火种,它将燃烧成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火焰,燃尽一切腐朽、落后和屈辱,把中国带进一个光明灿烂的新纪元。这星星火种,就是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中共一大的历史上,有一位女性用她的智慧与温柔守护着会议的顺利召开,她就是中共一大的“温柔卫士”王会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的夫人。

王会悟留在历史深处的身影,是一个娇小文静的江南女子。她1898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书香门第,开明的父亲早早地把她送到嘉兴接受新式教育。13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她回到家乡,接过父亲的教鞭继续教书,小小年纪就办起了桐乡第一所女子小学,也撑起了家中的经济大梁。从那时起,这个娇小文静的小姑娘就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资质,聪明、坚强、细致、周到、能力出众,也正因如此,日后她才成功地担当起中共一大“大管家”的重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会悟来到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途径,先后担任黄兴夫人徐宗汉的秘书、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秘书等职,工作中与李达相识。1920年,在陈独秀的家中,李达与王会悟举行了婚礼。

1921年2月起,李达担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王会悟就是他的得力助手,为党的创建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入筹备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一直在李达身后的王会悟,担当起看似普通,却极为重要的会务工作。

首先,在选择会场的时候,王会悟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建议把位于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李公馆用作会场,能较少受到密探与巡捕的骚扰,安全和保密性都有较好的保证。这个建议得到了会议筹备人员的一致同意。

随后,在接待参会人员的过程中,王会悟严谨细致的工作更是出色,她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保密意识。当时正是暑假,她通过自己在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关系,借到了博文女校的三个房间,给外地代表落脚。这本身已经够隐秘的了,但她还是机警地给代表们安上了“北京大学生暑期旅行团”的名头,相关于又上了一重保险。

在王会悟的细心张罗下,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顺利开幕。会议期间,王会悟一直在会场外围值守,警觉地注意着公馆周围的动向,守护着会场的安全。

会议最后一天,有密探突然闯入会场,按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参会人员立即疏散,随后不久,会场被巡捕搜查,为安全起见,只能另择开会地点。当时有人建议在上海找家旅馆,有人主张到杭州西湖,讨论结果均不理想,而王会悟建议大家到嘉兴南湖,扮作游客,租一条画舫,在湖中心继续开会。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王会悟又当仁不让地负责起租画舫、安排会场、组织大家转移等具体工作。

经过李公馆的那场“虚惊”,王会悟更加谨慎细致,她安排代表们乘火车前往嘉兴,分开买票,乘坐不同的车厢,到达嘉兴后分批住下。租画舫的时候,她还精心地置办了一桌酒席,租了两副麻将,完全和那些游湖的客人一样。

就这样,被中断的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上继续召开。会议期间,王会悟打扮成歌女模样一直坐在船头,“悠哉”地看着风景。只要一有游船靠近,她就哼起小曲儿,用手指轻叩船板,仿佛在打节拍。船舱里的代表们就立刻哗啦哗啦地搓洗麻将,或者“三条”“五万”地一通嚷嚷,为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生趣。

暮色四合时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在这个开天辟地的历史性的时刻,没有礼炮,没有烟花,只有王会悟轻柔的叮咛,让大家下船后分散开来,各自回到她安排好的住处。

从那条画舫上走下来的会议代表,就此走上了各自的历史征程,从这一刻开始,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革命拉开了序幕。

作为这次会议的“温柔卫士”,王会悟的身影却隐藏在了历史深处。她一生未居要职,只是默默地协助李达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王会悟在政务院从事法制工作。1993年10月20日,王会悟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伟大的事业,成就于细微。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细节,都有可能决定事业的成败。保密战线的工作更是微妙,要求谨小慎微、滴水不漏、万无一失。

当前,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西方凌霸势力扼华心切,妄图通过区域孤立、技术封锁、经济脱钩等方式迟滞中国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保密工作更是举足轻重。

当前,我市聚焦“三大战略”,突出“六大主攻方向”,全面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我们只有树牢保密意识,严守保密纪律,深化保密实践,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赣州篇章。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六

有这么一个闽西人,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他翻山越岭,穿过了江西八个县,行程一千多里,他就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尖兵项与年。

1934年9月底,在江西庐山牯岭,蒋介石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会议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部署对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会上制定了“铁桶计划”,在红都瑞金四周构筑了三百重铁丝网,三十重碉堡线,动用一百五十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突然包围,要在六个月内消灭红军。

庐山牯岭会议结束后,地下工作者,时任国民党赣北第四军专区司令莫雄,把三四斤重的绝密文件交给了项与年、刘哑佛、卢志英等共产党员。情况十万火急,项与年等人立刻将绝密文件要点,以特急电报发往中央。随后分头把主要内容用特种药水密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中。那么派谁去送情报最适合呢?项与年会讲客家话,熟悉当地人情地貌,又是保安司令部机要秘书,过关卡比较隐蔽、方便。最终,项与年自告奋勇,承担起了挽救红军生死危亡的重任。

拿到情报后,项与年扮成教书先生,怀揣着密写字典出发了。为避开国民党军队的关卡,项与年白天休息,晚上利用夜幕掩护,避开大路,翻山越岭,秘密前行。

在逐步靠近中央苏区时,项与年发现敌情远比预想的严重:几乎每个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头路口均有岗哨,简直是插翅难飞。如何闯过关卡,成了大难题。经过反复思索,他决定改扮成叫花子,走大路通过敌人的封锁线。

他找了处隐蔽的地方,拿起地上的砖头狠狠砸向自己的门牙,顿时眼冒金星、鲜血飞溅,4颗牙齿脱落了下来。巨大的疼痛使他昏倒在地,醒来时嘴角还残留着伤口血迹,脸颊也肿得异常吓人,哪里还看得出原来的面目。

为了能让自己装扮得更像乞丐,项与年又抓起破房子里的柴灰往脸上涂,在身上抹上牛粪,找来一顶废弃的礼帽、一件破夹袄和一只缺了角的海碗,将4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拄着拐棍往关卡走去。

“站住!你一个要饭的,嘴巴怎么肿得这么大?”有一个凶神恶煞的哨兵瞪大眼睛问道。

“长官,您不知道,我在一大户人家要饭时,主人不给,还放出狗来咬我,我就拼命跑,哎……摔了一大跤。”项与年佝偻着背,哭丧着说。

敌人信以为真,让他过去了。

就这样,项与年强忍疼痛一路乞讨,俨然成了真正的乞丐。他把乞讨来发馊了的食物放在字典上面,沿途敌军哨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哪里来的臭要饭的,赶紧滚!真晦气,呸!”。项与年翻越了十八个横排的山岭,顺利穿过了密不容针的关卡防线,10月7日终于到达瑞金沙洲坝的中共中央驻地。

“我是地下党员,有重要事情面见周恩来……”红军干部听项与年这样说,立即把他带回阵地,转送到团部、师部。

“你是?项老弟?!哎哟,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嘛?”周恩来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叫花子就是当年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时的老部下。

项与年无力地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哆嗦着,将绝密情报从贴身的衣袋中掏了出来。周恩来立即命令作战情报部门将四本密写字典复原成文字图表,认真分析研究。获悉“铁桶计划”后,中共中央当即决定提前实施突围转移。

至此,项与年冒死送情报的英勇壮举,让近十万中央红军躲过了国民党的“铁桶合围”之势,跳出了足足30道严密封锁,提前十天踏上了长征之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七

1931年9月18日夜里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发动进攻。此时,一位将军拍案而起,率部投入对日军的抵抗。可是18年后,这位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声中。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无理扣押,黄显声对蒋介石假抗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l937年在武汉,他积极策划营救张学良将军;还主动与周恩来同志联系,将一批武器弹药秘密送往延安。1938年2月2日,正准备去延安的黄显声不幸在武汉被捕。在息烽监狱,黄显声将军极度忧愤“报国欲死无战场”!他以“虎入笼中威不倒”而自励,在一封给儿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我现在虽然坐牢,但没有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1946年,黄显声将军被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在白公馆,黄显声被关在二楼二室,一个人住在里面,有一张写字桌,可以看报纸。近10年的囚禁,使他已不习惯多讲话。在白公馆看守所,黄显声将军有时可以在特务的看管下走出去转转,难友曾经劝他找机会跑掉,但是将军表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做事情要光明磊落!白公馆大屠杀开始后,黄显声第一个被带了出去,在步云桥刑场,罪恶的子弹射向他的后背,鲜血浸透了他身下的那片土地。黄显声将军在白公馆牢房的那张小桌上的台历,永远地停留在1949年11月27日这一天。

党的百年礼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牢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如何写篇十八

当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吹遍祖国每个角落的时候,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劲风也随之吹遍了我们书香的校园,吹进了每个同学的心里,吹进了我的心中。

有句老话:“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所以我们也不能小看习惯,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则贻害无穷。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从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以及文明礼貌、尊老敬老等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训练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