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心理资本论文(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8:31:12 页码:9
心理资本论文(优质9篇)
2023-11-12 08:31:12    小编:ZTFB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应该重视保护和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正确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能够让总结更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下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理资本论文篇一

1.1学习态度和专业承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内在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学习的内在动机越强。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学习怠倦感越弱。学习投入是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体现,siu等发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内在动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汤倩和葛明贵的研究也证明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言,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各维度对专业承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表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可有助于专业承诺的发展。

1.2学业成就和创新行为:心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投入便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在大学生活中,所获得的效果便是学业上的成就。王鹏军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能够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业成就越大。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创新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需要大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资本。一份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显示,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变量达到近50%的解释力。具体来说,事务型心理资本(自信勇敢、奋发进取、坚韧顽强、乐观希望)比人际型心理资本(尊敬礼让、包容宽恕、感恩奉献、谦虚诚稳)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作用更大。

1.3就业能力与创业倾向:心理资本有助于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赢得竞争优势。大学生心理资本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心理资本的奋发进取、尊敬谦让、乐观希望和自信勇敢4个因子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的改善将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将意味着就业能力的改善。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乐观3个维度对就业能力有积极影响。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维度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有显著影响。柯江林等从心理资本角度对如何激发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创业意向总体上呈正相关。大学生近期与远期创业意向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对远期创业意向产生较强推动作用,而对近期创业意向则有微弱负向作用。

1.4心理健康和积极心态:李东阳对贵阳市某医科大学208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发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有密切的联系,提示提高心理资本的能力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焦文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生活应激的回归分析,证明“自信、乐观、希望、韧性”交互作用能够对生活应激源中的挫折、压力和变化产生显著的缓解效应。此外,通过对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回归分析,证明心理资本能够对心理危机产生显著的干预效应。心理资本对应对方式中的成熟因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韧性和自我效能对解决问题有显著正向作用,韧性对求助有显著正向作用,乐观和希望对合理化有显著正向作用。人际关系既是一种社会资本,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它对大学生的情绪、生活、工作等均有极大的影响。王蓓等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网络成瘾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进步。大学生心理资本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心理资本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提示可以通过培育心理资本和发现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乐趣来转移注意力,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心理素质之间有密切关系,为构建以心理资本为核心概念的心理素质培育新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心理资本论文篇二

摘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给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的社会工作中,很多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伴随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这就要求这些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而素质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文化来进行培养的。在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才培养途径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心理资本论文篇三

2.1主效应模型:主效应模型也称为直接影响效应模型,它认为心理资本对个体和组织层面的相关结果变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心理资本对有关结果变量的影响远远大于心理资本各维度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有代表性的研究很多,张阔等的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自尊、内控性、情感平衡、心理冲突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心理资本的4个因子(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对上述指标的方差解释率18%~47%,表明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2.2缓冲效应模型:缓冲效应模型是指心理资本间接地影响个人、群体和组织的结果变量。换言之,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中介变量而作用于结果变量。张阔等揭示了学习策略在心理资本和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心理资本通过影响学习策略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成就目标定向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高心理资本的学生偏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掌握新知识、解决难题或者以获取良好的学习成绩为目标,会更有利于获得持续的、不断进步的学业成就。

2.3调节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通过调节作用来影响结果变量。孟林和杨慧发现了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机制: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心理抑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学习压力与心理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学习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心理资本越强大,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而减少;个体的心理抑郁和心理焦虑都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调节作用的大小有所不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大,对于学习压力和心理抑郁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小。

2.4动态效应模型: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动态变化。luthans等以美国某商学院的大学生为被试,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作用。一项对泰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则显示,学习成绩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资本具有预测作用,并且通过个体心理资本间接影响集体的心理资本。周巧英和骆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业情绪和英语学习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苏兴等也发现,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共同作用,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研究展望。

3.1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积极效应的跨层次研究:心理资本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因此,心理资本能够对大学生群体和班级、学校等组织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关于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跨层次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还停留在个体层次,极少针对群体、团队或组织(如班级等)层次开展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个体层次的研究结果推论到群体和组织层次可能会出现偏差,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跨层次研究。

心理资本论文篇四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psycap)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它关注你是什么样的人或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又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是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发展。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所具备的积极能力的总和,这些积极能力可以通过有效地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了探索,如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结构和测量)、影响因素(前因变量)、积极效应(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效应)、开发策略(培育路径)等,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探讨、经验总结、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多种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本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进行文献综述,并从中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认清心理资本的功能和价值,认清心理资本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将心理资本理念更好地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帮助大学生应对学业、就业和生活压力,树立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心理资本论文篇五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缓解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而且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形成或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该文结合医学高职院校实际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状况,探索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策略,这对于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塞利格曼)于提出,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积极导向、可测量、可开发、可有效管理的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笔者在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心理资本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工作性质和特点,认为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具有二阶双因素结构,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

事务型心理资本由自信、乐观、冷静、坚韧等要素构成,类同于西方学者seligman(塞利格曼)等对心理资本结构的划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事务型心理资本在性别、教龄、岗位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青年教师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明显低于男青年教师,这或许是由于男青年教师事业心、进取心、抗挫折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强,而女青年教师情绪化倾向及恋家情结比较明显。在教龄变量上,教龄长青年教师的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要高于新入职和较短教龄的青年教师,这是因为,教龄长的青年教师经验丰富,能够熟练处理教育教学事务。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教龄长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疲惫状况,所感知的疲惫程度较高。在岗位变量上,“双肩挑”(行政、教学)青年教师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要低于专任教师,这是因为“双肩挑”青年教师除了承担授课任务外,还要承担其他行政工作,这直接导致“双肩挑”青年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有学者指出,人际型心理资本具有本土文化气息,可以说,人际型心理资本是西方心理资本在本土的重要补充[1]。人际型心理资本将孤立的个体事务推向了联系的群体互动的心态决策,人动效果如何与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规范有关[2]?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人际型心理资本主要包括友善、热情、谦虚、正直、团结、奉献等等要素。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人际型心理资本在年龄、教龄及岗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教龄变量上,30~40岁年龄段且教龄在10年以上的青年教师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比30岁以下且工作不满10年的青年教师要高,这主要是由于年长、教龄长的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相对丰富,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更有经验。在岗位变量上,“双肩挑”青年教师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较低,这是因为“双肩挑”青年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对繁重,这直接导致其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令人堪忧。

心理资本论文篇六

20世纪末,心理学家luthans等人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概念[1],它主要包括微观主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2].积极心理资本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3].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乐观,是一种向阳的人生态度;希望,是未来依托的对象,它是人类一种很美好的精神生活动力,也是一种指引你忘却恐惧的力量;韧性,是指具有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某些无法抗拒的变革中迅速恢复的能力。

个人在身处逆境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资本关注的重点。提升个体心理资本的重点是开发积极心理力量,鼓励人们以积极心态参与学习和工作。luthans等人提出心理资本概念,标志着心理健康研究模式的开启,符合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有助于增进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4].贫困山区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具有其独特性,表现为“危”与“机”并存。培育心理资本不仅能够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资源。

心理资本论文篇七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山区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减轻了部分经济压力,但是许多贫困山区青少年承受着较重的生活压力。同时,单一的生活模式也使他们容易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式,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着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对贫困山区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贫困山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必然较低,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生活困境仍能保持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甚至在各方面表现得更为优秀。这一现实经验也得到了研究验证:部分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诸如乐观、幸福感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踏实肯干、沉稳自重、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这些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同样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心理学家luthans等人研究发现,有效构建和开发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疾病[5].因此,帮助贫困山区青少年克服“心理贫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帮助他们获得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心理资本,无疑是我国目前扶贫工作不容忽视的另一重点。

心理资本论文篇八

有研究指出,心理资本是工作满意和良好工作行为的有效预测因子[3]。因此,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水平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进行开发与培养,以推动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2.1.1构建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医学高职院校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专门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学校层面,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措施加以管理,以人本思想感召人,以民主思想凝聚人,以科学思想约束人。在系部层面,要制定部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青年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专业发展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活动或课程,包括一个时间表、资源和预期的结果。总之,学校、各教学单位应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保障,并根据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开展评价,促进青年教师的良性发展。

2.1.2积极主动关心,搭建事业发展平台。

医学高职院校要努力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对青年教师多关心、多照顾。一是优化青年教师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符合青年教师特点的用人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积极吸纳青年教师参与重要学术活动、重大项目研究等,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二是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针对青年教师课堂授课技巧等共性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进行集中教学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开展教案评比、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教学评比活动,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聘请医院、行业专家结合工作实际对青年教师实践技能进行指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与医院行业工作的对接。

2.2.1找准产生职业倦怠原因,提高工作热情。

职业倦怠(jobburnout)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弗登伯格)于1973年提出。有研究发现,作为特殊助人职业和典型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4]。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职业体验和工作热情,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不利作用。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的艰巨性,患有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教龄、职称、教授课程及岗位的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要针对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原因,除了采取措施着力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外,更要引导青年教师成为自我关怀的主体,如主动倾诉、求助及参加各种活动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2.2分析心理压力源,提供心理疏导。

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性质、劳动特点和职业道德要求等特征使这一群体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所以应针对心理压力源,提供心理疏导。一是引导青年教师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新常态,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培养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和严谨辨证的科学思想。二是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压力,并采取措施进行自我缓解。青年教师存在压力是正常的,可以使其积极主动地工作,但长期的过度压力可能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青年教师要主要适应社会发展,强化自我更新意识,提高自我更新能力。此外,青年教师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于医学高职青年教师而言,人际关系紧张或许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青年教师要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主动与人合作并寻求帮助以释放压力。

2.2.3注重人文关怀、满足合理诉求。

第一,要针对青年教师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加强理论说服力,帮助青年教师释疑解惑。第二,进一步深化医学高职院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体现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的分配激励机制,保障青年教师合法权益,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关心青年教师生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困难,让青年教师安居乐业。总之,医学高职院校要通过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总之,心理资本作为医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推动科学化管理理念的发展,而且能顺应人本化的心理学实践的诉求。所以,关注医学高职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采取措施给予开发与培养,这为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柯江林,孙建敏,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心理学报,,41(9):875-888.

[2]张明旭.生态文明视角下新生代员工心理资本提升路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1):21-25.

[3]张佳.心理资本的研究近况评述[j].校园心理,2016,14(1):42-44.

心理资本论文篇九

校园体育文化是集教学、体育活动、竞赛等内容于一身的一种校园内独特的文化,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职业学校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仍继续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既单调又枯燥,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将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抛之脑后,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作用。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实际操作能力强、个性鲜明,在此基础上,在围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校园体育文化,据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高素质人才是市场所需,而素质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是通过文化来进行培养的。在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职业学校体育培养人才就是使学生强健体魄,正确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据了解,我国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还都没有走出传统的体育框架。首先,体育精神文明较缺乏。大多数学生仍然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锻炼人的身体,而提升不到品质和心理的层面上来,单纯追求体育技能和成绩,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被忽视,从而导致学生体育能力普遍不高。体育教学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学科,是一门使学生放松的学科,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深度和广度不进行考虑,各项体育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其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建设滞后。学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器材不足,也没有多余的经费用更新器材,对于时代的发展的学校体育的需求根本就满足不来。再次,职业学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不健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各种体育规章制度。据调查表明,每个学校都有国家下发的相关制度,但是没有将其落到实处。

二、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体育文化是人类身体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人的素质有一部分是先天的,绝大多数都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的体质、能力、品德的集合,是体现人身心发展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基本因素。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具有良好体育健身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教学环境的主要目的。体育教学环境将组织行为、人文、心理、生理、自然、社会等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不屈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另外,校园体育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个性的发展得以促进。

(二)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从生物学教学分析,坚持体育锻炼能够使大脑神经细胞发育充分,也就是说,能够使大脑能源物质和氧气得到充足的供应。同时,不同性质的运动能将各种信息提供给整个大脑神经系统,对于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以及均衡性起着促进作用,改善以及提高了整个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产生疲劳现象是每个人都感受过的,大脑工作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就会消除疲劳,并且使学生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的独特的魅力体现在对抗性和竞争性中。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竞争性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之一,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比赛环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充分体会优胜劣汰的现实,这能够促进学生心理耐受力和抗挫折感的培养。现代的学生家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个,加之经济条件的优越性,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要想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让他们认识这个竞争激烈的现实,在困难中磨练他们的成功信念。

(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基本上都是轻松愉悦的,大脑皮层由于肾上腺素分泌速度的加快而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欢乐的体验。此时学生的心理防备性较低,容易与陌生人交往,并且建立友谊关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人们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体育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比赛时,比赛结果是不定性的,因此,参赛者必须随时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善于挖掘个人能力、发挥集体力量、团结协作。而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校园体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引进了一些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例如,u形管滑板运动、搏击操等,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能够充分地将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器材使其保持年轻的心态,并且他们也能够体会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充分意识到创新是今后工作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信心。初次实践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而充足的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恐惧感,使头脑始终保持冷静,从而有利于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学生的自信心从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的不同方面都得到了增强,学生通过在体育课中的刻苦练习增强自身魅力,在进行高难度动作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感,在体育比赛中体会胜利的喜悦,这些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才培养途径。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应着眼于全面规划、长远建设;另外必须适应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但是,目前在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中可以看出具有很多问题,例如领导不够重视、缺乏资金支撑、规划设计没有针对性等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防范。

(一)更新观念。

体育从表面看就是身体的教育,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即可发现,体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够锻炼心理、社交等素质。体育是一种文化,其活动的客体和主体都是人,并且充满着理性思考和哲学思维,是一种社会现象。针对校园体育而言,它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文化观的文化形态,是师生意志客观精神的体现,又具备了构成校园体育物质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将师生追求、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围绕文化对人的可塑性特征,在全面实施校园内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

(二)合理规划,促进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

经济的发展在带给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更新着人们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体育人口”的一分子,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场馆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学校应发挥其体育场馆闲时的资源优势,利用教学训练以外的时间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虽然我校还没有建立体育场馆,但是我校已经开展了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基于以人为本的校园体育文化平台的建立。

“以人为本”理念将体育教学的目标融入到了整个学校教育中,通过体育的手段和校园体育文化网络的宣传,构建一个校园体育文化平台,将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自主性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从网络上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不需要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样使得学生感知的空间和时间的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以提高。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平台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体育技能,而且还能够将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四)创立职业学校校园体育特色项目。

职业学校校园体育特色品牌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创新路径就是创立体育运动特色项目,为此,应该因地制宜,研发体育特色教程,主要根据学校的体育环境、学生热衷的项目、体育教育的专长以及学校规模等条件,创设出校园的运动品牌,这是升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所在。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体育品牌之间的交流活动来实现,并且通过体育品牌的交流活动也可以使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度被激发出来,同时对校园体育文化形成自我特色有着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实际工作总结,提出了几点如何通过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已经验证了这几个方面,取得了较不错的成果。当然,这个研究领域较为复杂,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因此笔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05).

[2]彭杰.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03).

[3]程利群.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04)。

[4]邱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5]周丽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6]龚德贵.试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文史,,(03)。

[7]潘晓波,华厚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