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2:42:59 页码:10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实用12篇)
2023-11-18 22:42:59    小编:ZTFB

是巩固知识和经验的有力工具。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句子的连贯,使读者更易理解。希望以下的总结案例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一

20__年12月3日,杨云新师傅像往常一样工作到凌晨,时间已到1点半左右,杨师傅拉完最后一趟客准备回家。当他把车开到小区门口清扫时,发现车子后排座垫遮盖着一个包,经验告诉他“乘客又落东西了”,随即,杨师傅把拉链拉开,看见里面放有行车证、银行卡,金卡以及厚厚几沓百元大钞,但是杨云新没有具体清点钱数目就拉上了拉链。回想当时的心情,杨师傅说:“我就想这样可能也是人家的救命钱,我作为驾驶员,这样一笔钱,贪我也不敢想,因为人家也盼着这笔钱,我这个人也不会要这种钱。”将心比心,杨师傅知道失主一定很焦急,应该想办法尽快找到失主,但捡到的东西是报公安、报公司还是报运政处呢?时间已经将近是凌晨2点左右,反复考虑后,杨云新想,失主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司,他还是给公司打了一个电话,然而公司的座机没人接。杨师傅只好先回家,向爱人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看到他忧心忡忡的样子,妻子劝他先不要着急,建议他先收好失主的东西,等到早上拿去公司处理也稳妥些,因为担心失主着急,杨云新一夜未睡好。第二天一大早,杨云新起床匆匆梳洗后便赶到自己所属的商贸公司把包交了上去,公司经过清点,黑色的包里除了各类卡之外还有现金4。6万元。

把包交给公司后,杨云新觉得轻松了很多,他说:“已经一晚上没睡好了,交给了公司,找到失主的希望就更大了,我也稍稍放心。”而公司在收下包以后,正要通过各种途径多方寻找失主时,一个电话响起,原来是一位自称失主的罗先生,罗先生来到商贸公司后,经核查,他正是失主。

失主罗先生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罗先生是四川人,到临沧做生意。20__年12月2日晚,罗先生和朋友喝酒后,打车时不慎将钱包遗忘在车上,包中装有借来做工程的款项四万六千元。罗先生回忆说:“发现钱不见了时,我是惊出一身冷汗,当时以为钱可能找不回来了,当晚自己又喝了酒,只记得是黄色的出租,可想找一辆车犹如大海捞针”。天亮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罗先生打了商贸公司的电话。原本对还能找回钱包不抱任何希望的罗先生惊喜地发现:捡到钱的司机也在找他!

失主罗先生拿回自己的钱包后,感动不已,说原本也只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打个电话到商贸公司试试,“想不到临沧有个好大哥帮助捡着包,真是太感谢了!”罗先生紧紧握住杨师傅的手,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感激。

杨云新工作兢兢业业,为人朴实厚道,到公司开出租车6年来,一直是出租车驾驶员里的佼佼者,喜欢帮助同事,不仅从不违法,还时时为乘客着想,几乎从没被投诉过。同事们都说,杨师傅作为他们出租车驾驶员中的同行,平时就很喜欢乐于助人,这次他拾金不昧的事迹被公司也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公司进行了通报,以期用杨云新的事迹感染和鼓励公司上下的所有员工,使杨云新拾金不昧的诚信精神成为行业的模范,也将诚信作为职业道德秉承的原则。

宋朝学者杨简说过“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益己则益少,益众则益多”。说的是用诚信对待别人,不是只对别人有益,对自己的益处尤其很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基础,是获得他人尊重与信任的保证,是获得事业的成功根本。“拾金不昧”,作为一个人诚信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不止给别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还是一个人具有高尚人格品质和良好社会公德的反映,更是一个单位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

4.6万元,对杨师傅来说,相当于他两年多的收入总和,但他从没想过据为己有,杨云新说过:“钱是人人都爱,但是不应该要的钱就不应该要,当时我就想要还人家的,失主也相当心急……”朴实真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杨师傅是真正把诚信意识刻在了心里,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件理所应当的事,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为整个社会奉献了一份珍贵的正能量,小小出租车,搭载的不只是乘客,装载着的是满满诚信之金,具有金子的分量和价值;漫漫行车之路,其实是诚信之光普照的人生之路,一位普通司机,却有着不普通的精神品质,是值得称赞的“临沧好司机”,一位地道的“临沧好人”。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二

1

李树芳,男,1983年3月生,中共党员,茂名市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21年来,李树芳一直奋战在灭火抢险救援第一线,他多次参加带训比武,曾先后三次代表广东参加粤港澳消防运动会,获得两次冠军、一次季军,李树芳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嘉奖15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士官”“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执勤岗位练兵训练标兵”“广东好人”等称号。

行动快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个人。

加入消防救援队伍21年来,李树芳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5000余起,疏散抢救被困人员800余人。他常说:“我们行动快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个人。”每次抢险救援行动,他都在与时间赛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012年槽罐车泄露火灾,2015年威龙化工厂火灾,2016年“妮妲”超强台风,2017年茂石化乙烯厂橡胶仓库火灾,2018年“贝碧嘉”“山竹”超强台风,2021年“3·15”茂名市高新区茂名石化化工分部闪爆灾害等重大事故现场,李树芳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其事迹被《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多家权威媒体转播刊载。

“消防铁人”是这样炼成的。

李树芳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努力,将自己锻造为“消防铁人”,先后3次代表广东省消防总队参加粤港澳消防体育运动会,2次斩获5000米长跑冠军,并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在第34届粤港澳消防运动会上,脚部肌腱严重受伤的情况下他仍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广东消防救援队伍赢得了荣誉,被称为“广东消防第一跑”。面对“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他先后取得了舟艇驾驶、水域岸际救援技术、高空绳索救援技术等多个资格证书,成为灭火救援的行家里手。从历史悠久的公馆中队,到“尖刀队伍”特勤站,再到标兵单位宝光站,他总是冲在“最前线”,当好“急先锋”,协助单位8年获评全省消防基层建设标兵站,站获得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铁军教头”带出“李树芳党员突击队”

李树芳深知“传帮带”是岗位能力得以衔接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他手把手将“新兵蛋子”李祥祥打造成“4次参加粤港澳消防运动会5000米跑项目比赛获得2金1银1铜并打破项目赛事纪录”的新一代“广东消防跑男”。入职21年,他从未以“兵龄长”而摆架子、耍特权,始终以“父母心、兄长情”关心和帮助他人。在他的影响下,2021年支队成立“李树芳党员突击队”,先后涌现出“二等功臣”肖发亮、“南粤消防忠诚卫士”刘海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增多,李树芳慢慢从冲锋陷阵的“运动员”转变为退居幕后的“教练员”,在他的带领下,支队2015年至2021年在全省消防各类比武竞赛取得佳绩,尤其在2018年全省基础体能比武中,他带领集训队员勇亮利剑、乘风破浪,斩获全省消防团体总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称赞为“铁军教头”,多次被评为“优秀消防员”“工匠消防员”。

21载赴汤蹈火,21载精益求精,21载言传身教。李树芳凭着对消防救援事业的无限热爱,他用无悔的青春、无私的奉献,为广东消防事业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了精彩的消防华章!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三

朱艳林,女,1988年10月12日生,汉族,群众,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和平镇兰田村人,原桂阳县中政石化春陵加油站工作人员,现为桂阳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2021年10月3日,凭借勇气和机智,朱艳林在公交车上,成功地拦下了抱走女童的陌生男子,解救了被拐骗的三岁女童,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命运。2021年11月,朱艳林获评“湖南好人”,其见义勇为事迹被央视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

勇敢营救:骑车跟随机智救下被拐女童。

2021年10月3日早上9点多,朱艳林在上班时发现一名男子牵着一名小女孩路过加油站。女孩行走缓慢,男子还不时拖拽她,朱艳林觉得十分可疑。朱艳林当即向同事借了一辆电动车,一路跟随,因担心男子身上藏有锐器,考虑到小女孩和自身的安全,朱艳林没有贸然行动。直到男子带着小女孩上了公交车,朱艳林立马上车与司机小声说出自己的怀疑,司机很配合,立即关紧车门。在司机的配合下,朱艳林走到男子面前大声呵斥男子:“这不是你的小孩,你别走”。之后朱艳林立即报警并拨打了孩子家长电话,警察很快便赶到现场将该男子抓获。

网友点赞:凡人义举“平民英雄”温暖全国。

朱艳林机智解救被拐女童的事迹,获得了群众和广大网友一片叫好,纷纷夸她是“平民英雄”。有人问朱艳林,“当时在公交车上你不会害怕吗?”朱艳林回答:“我自己也是一名母亲,非常能体会孩子丢失的心情,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赶紧追上人贩子把孩子救下来,哪怕最终是弄错了也无所谓,大不了向他道歉,但孩子是一定得救的。”

然而,有勇有谋救下女童的事情传开后,儿子的一句问话,却让朱艳林忍不住心酸:“妈妈,我和哥哥已经没有爸爸了,你要是出事了我们该怎么办?”

2020年底,朱艳林的丈夫因心脏病去世,她撑起了这个家。面对孩子的询问,她回答说:“希望我是你们的榜样。”

爱心传递:热心助人播撒爱的种子。

朱艳林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是偶然的,她的爱与善发于内心,既受家庭影响,也是性格使然。

生活的困境造就了朱艳林勇敢坚韧、乐于助人的性格。朱艳林从小家庭情况不好,家里有四个姊妹,她排行老三,因家境贫寒她小小年纪便辍学打工,后来遇到了丈夫,生活慢慢步入正常轨道。好景不长,2020年朱艳林的丈夫因心脏病去世,朱艳林凭借在加油站上班的微薄工资,独自抚养两个小孩,并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婆和奶奶的责任,生活很是拮据,其租住的房屋条件简陋,十分昏暗,白天都必须要开着灯才能看得清。

而说起自己与献爱心的渊源,朱艳林笑着回忆起儿时父亲的教导,“爸爸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个好人,做人做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什么东西都可以脏,唯独心不能脏。”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朱艳林的性格温和善良,经常对有困难的人施以援手。2021年10月8日,潇湘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为朱艳林颁发壹万元奖金,朱艳林却说:“我要用奖金帮助村里那些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四

__,女,1982年7月出生,20__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拉海尔第三中学,拉海尔区英语学科带头人,中学一级教师。从教十多年来,她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学校交办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热爱教育,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始终遵守《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自律,以师表形象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天责,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尽职尽责,以身作则,积极奉献,以校为家,埋头苦干,勤奋敬业。工作上,勇挑重担,任教十多年,始终任两个班的英语课,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身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是教师工作的重心,也是体现教师价值之所在。x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用心关爱教育每个学生,视生如子,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思想融入到工作当中,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以师表作风,示范行为,高度负责的人格魅力去关爱、感染和启迪每一个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同事们的赞赏,校领导的赏识,社会的认可。

二更新理念,投身教改。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能够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精髓,研究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关注自己专业成长。在学到教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后,努力探寻适合各年级段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分组合作式、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式等教法,因材施教,学中有变,方法灵活,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在教学业务上,勤于动脑,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大胆实践,运用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扎实做好备教批辅考等教学环节,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适时检测,掌握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民主对待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学们都认为x老师既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人。任课班级教学成绩越来越好,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通过勤奋工作,不断进取,自己始终是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注重翻阅各种教学刊物,将好的经验与构思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她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在分组教学时,通过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上进意识,提醒优秀生寻找不足,激励学困生落实双基,迎头赶上。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教学从细从严,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充分发展,顺利完成了所任班级的教育教学任务。她的课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注,多次在校内外上公开课、示范课,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课,市级优秀课,以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学生成绩也在教学改革中迅速提高。由于自己的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20__受呼伦贝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邀请,利用休息日期间,对满洲里区属高中以及拉海尔一中,拉海尔区实验高中英语就英语三级备课对地方学校环节领导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三带头教研搞好引领。

作为学校英语备课组长,她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专业能力。自己能够长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心得体会,每年都有自己撰写的论文在报刊发表,这样更方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理论,奠定因材施教的基础。她能够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指导年轻英语教师学习业务,耐心帮助他们进行课改,解决他们教学知识上的疑难,弥补他们教学方法上的不足,疏通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的工作起色较大,进步较快,效果显着。

工作中,x老师还认真组织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每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为进一步造浓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她们的英语教研组提出,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活动中,全校英语教师积极参加,踊跃发言,反思交流教学中的得与失,努力钻研教材,立足学校实际,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探索教与学之间的最好衔接,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为我校教学整体上水平作出了一定贡献。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五

黄山之巅,迎客松畔。8月13日上午10时许,双手接过,“中国好人”李培生和胡晓春热泪盈眶。

“这份巨大的鼓舞不仅是给我和晓春的,也是给黄山的,更是给所有‘中国好人’的。”黄山玉屏环卫所放绳工李培生难掩兴奋。

同为“中国好人”的李培生和胡晓春相识多年,敬业奉献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近日,他们一起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班,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萌发了写信的念头,于是两人共同署名写了一封信。

以山为家,以路为友。每一天,第一波游客还未上山,李培生就开始在悬崖峭壁上“飞檐走壁”。行走、弯腰、捡垃圾,在黄山之巅台阶上走10多公里,25年来放绳高度相当于攀爬了200座珠穆朗玛峰。

李培生介绍,现在游客多了,但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放绳工清捡的大都是被大风刮到悬崖下口罩、纸片等。

平日里,只要李培生来到迎客松附近清捡垃圾,总会敲开“守松人”工作室的门,准能找到胡晓春,和他聊上几句心里话。

一个人守护一棵松,一守守护十二年。一张简易床、一副桌椅、一台监控电脑和一些监测工具,这是胡晓春在山上的全部家当。

每年超过300天住在山上,朝夕与迎客松为伴,他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迎客松,不曾有丝毫懈怠。

每隔两个小时日常巡查检测,记录60多本迎客松日记,急难险重任务主动请缨,竭尽全力为迎客松遮风挡雨……去年,胡晓春被评为“中国好人”,被大家称为迎客松“哨兵”。

“我将立足岗位不负使命,守护好迎客松,让迎客松延年益寿,广迎四海宾朋。”胡晓春目光坚定地说。言为心声,这是“中国好人”的共同承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成千上万涌现出来的“中国好人”,是当代国人道德风貌的写照。

“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六

李培生是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他常年肩挎登山绳攀爬在悬崖峭壁间清理垃圾或帮助游客捡拾失物,在责任区内与同事一道巡查清捡,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黄山的美丽,成为黄山一道独特的“风景”。为此,李培生先后荣获了“中国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据悉,1997年,李培生应聘上黄山风景区环卫工,从事放绳作业已有24年,每天从第一波客人上山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最后一批游客下山才结束。

10月4日10时许,记者在黄山风景区莲花峰腰部的栈道上看到,李培生和同事谢天星熟练地使用着专业八字扣,将绳索系在悬崖上的一个铁环上,李培生用力将绳索甩至悬崖上的垃圾附近,然后扣上保护扣,右手把持着上下降器,左手不断用力抽拉着绳索,小心翼翼地探到悬崖上一丛杂草处,从中捡起一个被风吹落的食品包装袋,放到随身的红袋子里。

李培生告诉记者,国庆期间,黄山风景区游客量加大,放绳工们也加大了放绳的频率,一天要放绳4到5次,每次放绳大概在30分钟左右,一天在悬崖上要捡拾垃圾20多斤,有时还会应游客的请求,下到悬崖或栈道下面帮助他们捡拾不小心掉下去的手机、钱包、衣帽等。

据了解,10月2日-4日,黄山风景区每天接待游客超过两万人,李培生除了放绳作业外,还要参与日常的保洁。他说,现在游客的文明程度高了,丢弃垃圾的现象少了,放绳工们主要是捡拾一些被风刮到悬崖下的垃圾,像口罩、塑料纸这类东西。

看到放绳工在崖壁上辛苦作业,10岁的南京游客王晨轩说:“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有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不能让垃圾破坏我们的地球。”王晨轩的妈妈说:“在黄山看到环卫工人在悬崖上捡拾垃圾,我们感触非常深。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共同去维护好环境,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一、加强宣传。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发动广大群众,在熟悉的人群中推。

举好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为道德模范评选和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广泛宣传好人好事,营造学习、崇尚、关爱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建设广大群众推举、评议“身边好市民”的长效机制和活动平台,通过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广大群众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规范程序。

1、推荐展示。长春市文明网文明论坛开设“文明在我身边”道德模范与身边好市民”专栏,提供推荐渠道,方便推荐“身边好市民”和集中展示宣传身边好人好事。

2、互动交流。通过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市民现场交流,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面和覆盖面,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过程严谨。

社区发现和推荐一批“身边好人”,每月至少推荐1名“身边好人”,并于每月5日前将推荐的“身边好市民”上传至市文明网文明论坛“文明在我身边”版块中的“道德模范与身边好市民”推荐专栏,为市文明办在核实、汇总基础上,向“中国好市民榜”推荐做好了准备。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现今社会,还是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故事在身边发生,温暖着社会的每个角落。

近日,家住新顾村大家园b区的董丽花在小区内拾到一个皮夹子,里面有许多大额现钞和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她第一时间来到居委会,通过钱包里相关证件提供的线索,工作人员找到了失主,电话那头传来了连声感谢,没想到还能找回钱包,一直感叹“社会还是好心人多啊!”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5月25日上午,家住中铁青秀苑的一位阿姨在眼科检查时遗失了一条金项链。没想到这根“遗失的项链”被同小区的杨阿姨捡到了,考虑到失主的着急心情,阿姨把她交予了居委会。

5月26日一早,失主阿姨兴匆匆的来到居委,想通过居委知道那个“好心人”是谁,并当面表示感谢。居委经过查询入户登记表,找到了杨阿姨。

随后,由居委主任带着这位老阿姨到达了“好心人”家中,两位老人都比较激动。

失主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玉手镯想让杨阿姨收下,代表谢意。

但是杨阿姨觉得这个太过贵重,实在不能收。最后,阿姨决定收下一个小手工艺品已足够。

通过这次的事情,两位阿姨也算是交了一个朋友,更加的加固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钱包物归原主,丢失的项链也回到主人手中,这样的正能量,让我们倍感温暖,希望在小区内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七

一个个“中国好人”,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激动人心的语言,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责任和信念,传递着人间温暖,让幸福美好之花在我们身边处处绽放。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只要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聚细流为江河、积小善为大善,就能让爱心的焰火照亮每一个角落,让高尚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块土地,让道德的力量折射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好人”。2008年起,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至今已发布“中国好人榜”150期,共有16228人(组)入选“中国好人”。“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引领了社会文明新风尚。李培生、胡晓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黄山风景区分别从事环卫保洁和迎客松守护工作,2012年和2021年先后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文明花开,德润中华。“请把您身边的好人好事告诉我!”这是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出发点。“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中国好人”在普通岗位上默默耕耘,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道德实践的榜样和向上向善的楷模,树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

一个个“中国好人”,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激动人心的语言,只有匆匆的步履,默默的付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一次次善行义举,书写着责任和信念,传递着人间温暖,让幸福美好之花在我们身边处处绽放。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只要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聚细流为江河、积小善为大善,就能让爱心的焰火照亮每一个角落,让高尚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块土地,让道德的力量折射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连续14年,这种培育、挖掘、树立、学习典型的“接力棒”,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延续,一件件身边好人故事的讲述和传播,让很多人发现好人就在我们周围,一次次举手向善的行动,让很多人感知到你我他都可以做个好人。以“中国好人榜”发布为依托平台,通过不断选树好人典型,发现善,捕捉美,全社会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之风日渐浓厚。

灿若星辰的“身边好人”“中国好人”,成为刻录时代的标点符号,诠释了14亿多追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撑起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晴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除了铭记这些“中国好人”可感可学的事迹,还要记住他们身上所焕发的“好人精神”,身体力行从一言一行做起,传播真善美的力量,多做“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赠人玫瑰”的实事,汇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努力成为新的“榜样”群体中的一员,将“好人精神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我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能。

新时代,新气象,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新时代,新作为,榜样力量处处彰显。“中国好人榜”上,一张张朴实面孔,一个个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歌。面向未来,弘扬“好人精神”,架起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的桥梁,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铸造打动人心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华民族必将踏着坚实厚重的精神基石,迎来伟大复兴的豪迈壮阔。

“他对群众很大方,就是对自己抠。”认识邱军3年来,华池县政府干部魏建飞这样评价自己这位朋友。

在华池,许多群众都深深地记着邱军的慷慨帮助。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王文正记得,儿子王志彤时常收到邱军嘱托妻子从安徽寄来的衣服、文具和玩具。南梁镇高台村的刘玉金记得,自己女儿读高三时一度心理压力很大,邱军经常来进行心理疏导,女儿上大学前还特意来看望,送了一部手机和一个行李箱。被帮扶户燕丽记得,一次邱军看到自己家里的电饭锅太老旧,第二天就买了一个,还亲自送了过来。

“每次买了东西,邱县长都亲自送过来。”王文正说,“一个大城市来的人,一个副县长,一点不嫌农村人,没有一点架子。”只有魏建飞知道,这位对群众大方的副县长,却把自己喜欢的皮鞋保存在手机相册里,一直不舍得买。脚上的皮鞋穿坏了,也只是花了10元钱,将开胶的鞋底扎了一圈。

2020年10月23日,邱军一大早就带着同事给深山里的孩子送去羽绒服和保温杯,随后走访调研,一直忙到天擦黑。回到乡镇吃饭时,邱军接到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问儿子生日怎么过的,这时大家才知道,这天是邱军39岁生日。当天,吃着师傅赶制出来的长寿面,邱军动情地说:“在家里有母亲念着,在华池有同志们想着,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

而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在距离挂职期满的最后40天里,邱军病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

邱军不幸病逝后,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央企楷模”“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他在扶贫一线奉献青春的事迹,感动、激励了许多人,就如网友“大李”写道:“他把生命献给了异乡的人民和土地。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位高尚的人,一位真正的党员。”

彭士禄——潜龙育神驱。

已故科学家(享年96岁),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彭士禄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彭士禄颁奖辞: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杨振宁——明月共同途。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顾诵芬——冲天鹏翅阔。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

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

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吴天一——长松荫高原。

于是,他开始了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当时中国的这项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

5年里,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是吴天一用毕生的心血,创造出的医学奇迹。

吴天一颁奖辞: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朱彦夫——慷慨是英雄。

经过47次手术、93天的昏迷,朱彦夫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一只0.3视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

朱彦夫颁奖辞——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苏炳添——秉心自超越。

作为第一个跨入男子田径100米9秒区的亚洲人,苏炳添的历史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遇上了“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这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差距他下定了决心:过10秒进9秒区。

苏炳添颁奖辞: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陈贝儿——江海意无穷。

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

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

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张顺东李国秀——自强敏天行。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

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

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江梦南——无声玉堂满。

这些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为在三年前装上人工耳蜗之前,她什么也听不见。

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读唇语的。梦南没有上过一天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她父母坚持要让女儿去公立小学读书,但没有一个正常小学肯接收她,以至于到了上学年龄,无学可上的梦南又多上了一年学前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颁奖辞: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中国航天人——赤心贯苍穹。

12月17日凌晨,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20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发射入轨着陆。

九天探梦一气呵成。

追赶并跑领跑。

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

环宇问天探月逐梦。

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

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20__年1月15日,中国核工业创建_周年之际,彭士禄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国家的核事业。

彭士禄的一生,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他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彭湃英勇就义,1951年留学苏联,学成归国就投入到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究论证中。

为了研制新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彭士禄他们从零起步,他重行动、不空谈,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使得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上马两年后开工,开工三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1974年8月1日,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此后,彭士禄又做起了我国核电发展的拓荒牛,先后组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指挥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成功让我国实现了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彭士禄隐姓埋名工作了数十年。49岁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基本失去了胃功能,只能靠一根鼻饲管提供营养。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20__年3月22日,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八

马__,男,布依族,32岁,中共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__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20__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九

在我的老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在人们心中孝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品德是人类文明素养的最好表现。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们心中的好男人卢家村的卢万章同志。

1986年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中出现了状况。父亲得了急性肝病需要进行手术。面对这种状况,身为儿子的卢万章同志放弃了在外经商的机会,回到家中为父亲治病。家中尚有妻子和尚未满一岁的女儿,面对这样的经济状况,他只能选择忍受。夜晚在医院照顾父亲,白天则只能去捡树枝、干杂活儿,在医院吃干馍、喝凉水。生活的不如意,让这个刚刚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月白头,鬓角的白发悄悄爬满了头。但在他的细心照顾和精心陪护下,父亲的病在经过几个月的住院后有了好转,当大家都以为他感动了天地的时候,父亲的病情却又加重了。这时需要紧急输血,作为大儿子的他,当即一捋袖子,给父亲输了自己的鲜血。本来就消瘦的他,此时只有眼晕头痛的忍受。乡亲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从家里给他炖了一只鸡,让他补补身体。可是,吃了一口后一转眼她就把剩下的分给了妻子和父母吃,自己又去啃那早已经发干的馒头。经过了几个月的折腾,父母都已康复,上天还是让这个家庭渡过了这个难关,而好儿子、好父亲、好男人的形象,也一在大家的心中扎根。

顺风顺水的生活并不是一直都在20__年。父母的年龄都已渐渐让她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有人照顾生活起居,加之父亲在这个时候儿换上了半身不遂,只能躺在床上由人照顾。所以这个男人在这个时候义无反顾地接起了这个重担。这一躺就是八年,在这八年中,他每天都会坚持给父亲进行康复按摩,期间每逢周边有名医来农村坐诊,他都会骑着三轮车,带着父亲和母亲去看病。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一直在坚持,因为他始终相信父亲的病会好的。直到后来父亲终因身体疾病去世,他还在自责,没有将父亲和母亲照顾的更好,正是那句话“莫让子欲养时,亲不待。”经过了这件事后。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同样是九十岁的高龄,他的母亲,却看起来比别的老太太显得精神状态很好。因为妻子长期在外照顾孙女。所以赡养老人的义务就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他每天都会给母亲做好饭。并照顾母亲完成每天的起床就行,村里只要有人凑进了老太太,她都会笑着对大家说,自己有一个好儿子。近几年母亲的脑子越来越记不住东西,就连最基础的吃喝拉撒,有时都不记得。但是,特却唯独记得自己有一个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的儿子,同时他也赢得了全村人的一直夸奖、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的伟大,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各人凭良心。”也正是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思想,这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应该做的事。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只就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长辈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总是给我们创造做好的条件,但不是宠溺,妈妈言传身教。在人生的路上赋予了我们正能量和美好感情,那么唯有对长辈的孝心方能不妄执个社会对我们的爱。卢万章同志,生于1959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在兄弟姐妹中起了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多晚年。身体力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了敬老精神,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用心贡献。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十

李培生,男,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放绳工。1999年至今,李培生穿梭于黄山悬崖峭壁间,放绳子捡拾垃圾已长达23年,放绳高度累计约1800千米。先后获评“中国好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黄山的美,美在天然,黄山的干净,却是近200人的环卫队伍日夜辛劳换来的,李培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25个年头。从最初的检票工作,到后来的路段保洁,1999年6月,李培生转岗到了放绳队,成为黄山风景区玉屏环卫所的一名放绳工。放绳工是特殊工种,要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这项工作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

“我是安徽无为人,从小在水边长大,胆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绳对我来说仍感到很害怕。悬崖垂直落差有十几层楼高,身体直打哆嗦。”李培生回忆说。现在,他已能娴熟地在黄山之巅“飞崖走壁”。

李培生所在的玉屏环卫所,位于黄山风景区的精华地段,有天下闻名的迎客松,有以险绝而受游客喜爱的天都峰,都是游客的主要游览区,环卫保洁工作尤为重要。

他的主要工作是放绳作业,拾捡丢弃或吹落在山体间的垃圾,作业难度大。工作时两人一组,上下呼应,一个人在路面上观察绳索的变化,同时提醒游客地上有绳索,以免游客关注景点被绳索绊倒,一人则放绳而下,李培生就是那个放绳而下的人。他平均每天在悬崖放绳上下4到5次,二十余年间放绳高度累计约1800千米,相当于攀爬了200多座珠穆朗玛峰。

“玉屏峰、天都峰、莲花峰等都非常陡峭,崖壁几乎垂直。每次放绳都是对体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李培生说,外围放绳的作业环境不是悬崖峭壁,就是荆棘丛林,有时一脚踩空,会悬在半空中晃荡好半天。碰上大风,还会刮来一些小砂石,擦破皮已是司空见惯。阴雨天气时,因崖壁附着苔藓,脚踩在上面时常会打滑,没有受力点,崖上作业难度和危险系数还会增大。好在李培生胆大心细,认真完成每一次外围放绳作业,始终保持零事故。

越是节假日,黄山人越多,环卫工作越繁重,李培生和家人聚少离多已成常态。他说,飞崖走壁换来黄山洁净如洗,很有成就感。

李培生的老家在芜湖,他很少能抽出时间回老家。黄山有名,在黄山悬崖放绳捡垃圾的李培生经常被媒体报道,也很出名,父母也是看电视才知道他从事的工作。面对父母的担心,李培生解释,会定期接受专业登山队培训,能胜任这份工作。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们就要勇往直前,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一样的担当、一样的信念,黄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们要把家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李培生说,“今后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回信嘱托,扎根黄山,服务黄山,和大家一起把黄山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山之巅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有18名,他们肩挎绳索,穿行在陡峭悬崖间,只为换来景区的干净整洁。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放绳工的危险工作,对他们的敬业精神心生敬意,称赞他们是悬崖上的“美容师”,纷纷拍照传播。他们,也是黄山独特的“文明风景”。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十一

在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中提到,对他们长年守护黄山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继续发挥好“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回信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内涵丰富,给予广大青年干部深刻启迪。

山崖环卫廿三年,诠释着“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忠贞信念。李培生是黄山景区的一名环卫放绳工,这份工作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拣拾随风落向山谷的垃圾。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达1800公里,相当于20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以黄山为家,以路为友,宁脏一人不污一处”已成为他坚守一生的忠贞信念。航船要有航向,人生要有理想,肩负新时代新征程历史使命的广大青年干部,更应该有远大的追求和抱负,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在平凡工作中披荆斩棘,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一人一松十二载,诠释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守松人”胡晓春始终坚持以“守卫和保卫迎客松安全”为使命,扎根黄山基层保护一线,十二年来勤勤恳恳,除了每日观察树皮、梢头、枝丫、冠顶之外,每天巡检细到连松针都不放过。他曾这样所过:“迎客松不单单是一棵树,守护好它,就如同守护好家人一样。”正因为始终秉持这般质朴情怀,在十二年间矢志奋斗、倾情奉献,才有了“青松挺立,黄山如画”的动人景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广大青年干部应该时刻怀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才能不负众望,立信立业。

回信是对青年干部扎根基层、砥砺奋斗的殷切嘱托。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新征程上中华民族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青年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广大青年干部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练自己的机遇,甘于奉献、扎实工作,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不平凡的成绩!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篇十二

李健人,男,1970年1月生,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白地市钢铁厂下岗工人,祁东县义工协会会长。2006年起,李健人在深圳一边打工,一边照顾母亲日常起居。2016年,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健人毅然放下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事业,带着母亲回老家休养。

孝心事迹蹿红网络感动无数人。

“你叫什么名字?”“浩铭”“你能伺候我吗?”“可以啊”“我是你姐姐吗?”“你是我妈妈”。

抖音上的一段“迷糊”母亲与儿子的一段对话频戳网友泪点,获得网友无数点赞。当事网友“铭哥”名叫李健人,今年51岁,100岁高龄的老母亲名叫徐如珍。

李健人照顾老母亲已经有10多年,2016年,李健人的母亲徐如珍老人开始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迹象。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健人放弃正在上升期的事业,从深圳回到祁东县白地市镇的老家,一心一意当起了母亲的专职陪护。5年来,李健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母亲忙前忙后。早上起来,李健人帮母亲擦洗身子、捏捏手脚,再去买菜、做饭。母亲喜欢吃面条、馒头、饺子等面食,李健人变着法子给母亲做各种口味,不会的就从网上找来食谱学习。

“母亲养我小,我养母亲老”,他说,开抖音账号的初衷,是为了记录下自己和母亲的点点滴滴,没有想到被网友转发转载后,引起了全国媒体关注,一时成为了“网红”。

“有妈妈在,就有家,就是团圆”

最近两三年,徐如珍老人的记性越来越差,听力也大不如前。李健人给母亲购买了助听器,但老人家以为这是用来打电话的,执意不肯戴。李健人只好继续提高嗓门,用略带嘶哑的声音和母亲交流。李健人说,这几年,母亲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回山东省东平县——那是她出生的地方。考虑到母亲的身体情况,李健人不敢冒险带她去山东,每次只好答应下来,哄老人开心。老人家又会反复追问,什么时候去啊,坐什么车去啊,直到听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李健人说,母亲常常发脾气,有时暴躁地摔东西,甚至把吃的东西吐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会心烦意乱,后来逐渐学会了和母亲相处的方式。“老人家就像小孩一样,你越是要求她做某件事,她可能越有逆反心理,结果只会更糟糕。”李健人说,当母亲有急躁情绪时,他会笑着和她说话,顺着她的意思说“好的好的”,并且轻轻地抚摸母亲,让她有安全感。很多网友被李健人的行为感动,留言说“有这样一个儿子,是母亲最大的福气”。李健人说,能和妈妈一起变老,能多陪伴妈妈几年时间,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也许在李健人的心里,母亲的一举一动和当年小小的自己重叠在一起,不会不耐烦,更不会恼火。母亲已经对李健人形成了依赖,同时李健人也成了母亲的依靠。“因为,有妈在,家就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