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3:21:39 页码:10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汇总19篇)
2023-11-10 13:21:39    小编:ZTFB

历史是人民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总结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在研究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注意一些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一

在一个星期天,我拿着饼干来到花园里,想去看看那些不起眼的小蚂蚁。

我在花坛边的泥土中发现了几只小蚂蚁,于是我就跟了过去看见了蚂蚁洞,然后我把一块饼干放到了蚂蚁洞的旁边,耐心的等待。

我的等待没有白费,没过几分钟就先有一只蚂蚁爬到那块饼干上,但是,它只是在饼干旁边用触角碰了碰饼干,然后就走了。我心想,该不会是蚂蚁不喜欢吃饼干吧?不一会儿,那只蚂蚁就回来了,后面还跟着许多蚂蚁,它们纷纷把饼干分解成其碎小渣,然后每只蚂蚁都背着、推着、抬着······非常有顺序的往回走,不一会儿,被分解的饼干就被蚂蚁们全部带回了他们的洞里。

看到这一幕,我感觉不可能搬动的饼干,在它们的齐心协力下运回了洞里。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二

今天早晨,我起床吃完早餐就下楼去玩。

到了楼下,我看见小伙伴们都蹲在一起好像在看什么,我很好奇也跑去看,呀!原来那里有好多的蚂蚁。但太小,看不清楚,我就像兔子一样跑回家里去找放大镜,拿到后,又像老虎一样跑到楼下蚂蚁群那里。首先,我和小伙伴们先观察红蚂蚁,我发现红蚂蚁的身休是橙红色的,腿是褐色的,它的身休就像一根刚好烤熟的火腿肠,腿就象有点烤糊的火腿肠。然后又观察黑蚂蚁,我觉得黑蚂蚁就像一根大大的烤糊的黑火腿肠。

观察完我又在想,蚂蚁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我想像法布尔一样做一个小试验,我马上跑回家看看有什么吃的,刚好见到爸爸手上拿着桔子,我就问爸爸拿了一点又跑下楼了,把桔子放到蚂蚁少的那边。一会就见到先碰到桔子的蚂蚁爬到没碰到桔子的蚂蚁那里用触角碰了碰,再过一会,然后就见到所有蚂蚁来齐心协力把桔子搬走。

通过这次观察和小试验,我终于知道了蚂蚁的秘密,就是它们都是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

这次,我写一篇有关科普的小论文,我的观察对象是一种小动物――蚂蚁。

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身体明显分为三节,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喜欢成面群结队地住在一起,寻找食物时会单独走开。在一窝蚂蚁中,蚂蚁分别有工蚁、雄蚁和雌蚁三种,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蚁,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食物。要看到雌蚁和雄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蚂蚁搬家时,才能看到。在雄壮的蚂蚁搬家队伍中,那些身体肥大,长有翅膀的便是雌蚁,而身体较瘦小也长有翅膀的是雄蚁。在蚂蚁搬家队伍中,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工蚁搬着白色的圆圆的东西,那就是蚂蚁的卵。

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如白糖和面包屑等。蚂蚁寻食的情况非常有趣,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在旁边耐心地等待,仔细观察,就可看到蚂蚁寻食的全过程。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无目地到处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会嗅到甜味,然后慢慢地爬过来,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食物,看它有无反应,如无反应,它就会吃起来,并会试图把食物拖走。如果食物很大,它拖不动,它就会沿着来路回去叫同伴来,这时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蚂蚁的窝。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食物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不一会儿,从蚂窝到食物之间就会有许多蚂蚁。

蚂蚁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三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却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可能看到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忽然,它想:我可以坐船去看大海的尽头啊,为何不这样做呢?于是,它等待着船的到来。过不了多久,一艘大船向蚂蚁直奔而来,蚂蚁无比欢喜地上了船。上船之后蚂蚁一直在想,大海的尽头是什么样的?大海的尽头会不会有许多小动物?小动物是不是很友好?但它从来没有想过这一艘船是去往哪里?蚂蚁不一会就睡着了,突然,船摇了一下,蚂蚁马上醒了过来,望了望周围,心里立刻开始失望了!因为它又站在了以前望大海的地方,船转了一圈竟然又回到了起点。

直到遇到了大象,大象说:“蚂蚁,你站着望大海的地方就是海的尽头啊!”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四

一天是小蚂蚁的生日,有很多好朋友要来给它过生日。小蚂蚁很早就起床了,要亲自去买一些既好吃又新鲜的食物拿回家招待朋友们。在去的途中,小蚂蚁一不小心失足掉进小河里,正好被一只小燕子看见了。小燕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果我回去找救兵,肯定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小燕子“叽——叽——”叫个不停。“燕子姐姐,快救救我呀,我快招架不住了!”小蚂蚁一边拼命划着,一边大叫。这时岸边的树上落下一张树叶,小燕子灵机一动:“有了!”它赶快衔来一张树叶放到小蚂蚁的身边:“爬上来!快!”小蚂蚁吃力地爬着,爬到叶子中央时,小燕子叼起树叶凌空飞起。小蚂蚁得救了。小蚂蚁感激地说:“谢谢燕子姐姐。今天是我的生日,有很多好朋友要到我家玩。你也去我家玩,好吗?”“好的。”它们一起去买了很多食物,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小蚂蚁的家。

小蚂蚁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五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去公园观察小蚂蚁。

我觉得蚂蚁很有趣。我发现了小蚂蚁的嘴和我们人类的嘴不一样,它的牙齿像一把弯弯的刀,我想:“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后吃下去吧”。我发现了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组成,分别是头部、腹部、尾部,蚂蚁还长着四条细小的腿。有趣的是蚂蚁头上长着两根触须,我想:“这两根触须有什么作用呢?”。

我觉得蚂蚁很团结。蚂蚁发现了一些粮食,蚂蚁试着搬了搬,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用触须来传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一只只小蚂蚁从黑黑的洞里排着队走了过去,然后,蚂蚁们一起奋力地往食物走去,一起来搬走这一块食物。我对伙伴说:“蚂蚁是用触须来传话的,是它们的交流的器官呢!”今天真开心!

通过观察蚂蚁,我知道一个道理:别小看这些蚂蚁,但团结起来力量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我喜欢蚂蚁。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六

我观察的动物是蚂蚁。

开始,我没看出什么异样,过了一会儿,蚂蚁们用触角你碰碰我,我碰碰他的,这么多的“人”都在集体活动,好像有个人在暗中指挥一样。我一直在盯着蚂蚁的触角上面,在想他们到底在玩什么名堂,搞什么花样。

观察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蚂蚁碰碰触角以后,一起把饼干抬回了洞穴。回到家里我问问妈妈,问问爸爸,才知道蚂蚁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用触角彼此相碰来传递各种信息。这是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无声的语言,但是无声胜有声,令人大开眼界。

现在,我总算搞明白了,蚂蚁是怎样“说话”的了。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七

天气越来越热,夏天就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就是“蚂蚁王国”兴盛的时期。

每到这个时候,一到课间,我们就跑去教学楼的楼后,去捉黑蚂蚁。这不,费了好大的劲儿,我终于从楼后的几窝蚂蚁中,选出来几十只最强壮的工蚁和兵蚁,放进了我为它精心准备的瓶子里。

我在瓶子里放了半瓶土,插了几根铅芯、一根大螺丝、一个粉笔头、几颗塑料小球和玻璃片,还放了一个笔帽当做他们的玩具。

每次回到家,我都仔细地看着我的小蚂蚁,只见那些忠诚的兵蚁们在巡逻,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工蚁们则在一片空地上搬运土壤,好像在挖洞。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瓶子弄掉了,它们做的窝全都被毁了。但是,过了几天,它们又挖起洞来了,我真为它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

蚂蚁挖洞时,就像一台高功率的钻土机,每过一会儿,都有一只工蚁搬上来一粒土。可不要小看这一粒土,“万丈地道平地起”。蚂蚁就是这样,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地挖着洞。

看到这个情形,我不禁想到了我:我平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可每次做题,只要做不出来,我就躲在屋子里,偷偷地发脾气。我如果冷静地想一想,或许就能够得到答案了。

蚂蚁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的学习上、生活中,我们都要做到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八

早上,我拿着一根香蕉高高兴兴地去找同学玩。到了同学家楼下,我随手把吃完的香蕉皮扔在了地上。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我该回家了。我从同学家出来时,发现我一个小时前扔的香蕉皮上爬满了蚂蚁,它们正在吃香蕉皮上的果肉呢!还有些蚂蚁把香蕉皮上的果肉往洞里搬呢!我沿着蚂蚁队伍组成的这条“黑线”往前走,发现大概两米多远的地方就是蚂蚁的洞口。它们正在忙进忙出,储备食物!

之前,我看过一个记录片,说的是蚂蚁怎样存放食物的。看完后我了解到:蚂蚁们得到食物后,除了解决当时的饥饿,就把一部分放在一个他们自己建的“仓库”里,以备青黄不接的时候吃。而另外一部分放在卵房里,这是为了让蚂蚁宝宝一出生就有食物吃。这可真神奇!

看过那个记录片后,让我对蚂蚁越来越感兴趣。还对他们做过一次实验!有一次,我看见蚂蚁在搬食物,就把脚停在它们队伍中间,我以为它们过不来了,没想到它们竟然绕过我的脚又回到队伍中。这是怎么回事?我马上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对我说:“其实蚂蚁不是靠眼镜认路的,它们是从肛门里排出的一种物质散发着特殊味道识别方向的。凡是从洞里出来的蚂蚁就是靠这种气味找到同伴的。”听后,我觉得非常奇妙!

蚂蚁们也很团结,曾看过一部电影《别惹蚂蚁》,它主要说了一个小男孩因伤害蚂蚁也变成了小蚂蚁,之后小男孩和蚂蚁们齐心协力,一起打败了蝗虫,在最危险的时候,小男孩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许多同伴的生命。我认为现实生活中,蚂蚁们是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

虽然蚂蚁很小,但它们懂得很多大道理,我们要学习它们的团结精神!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九

群居在草地上的蚂蚁,想必不家都知道,认识它的原因可能是所有常见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可能是因为它是个“大力士”,也可能是从书上看到的。

放完学,我便到小院里玩了一会儿,在一个草丛中,看见了两只蚂蚁,我带着好奇一溜烟地冲到家里,拿了一个放大镜,认真地年,为了引蚂蚁出来,我还买了一根台湾烤香肠,咬了一小口,扔到离草丛不远的地方。不一会地方。不一会儿,那两只蚂蚁就爬了过来,蚂蚁的嗅觉真够灵敏,我赶快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着,我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三部分,头、胸、腹。蚂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十几分钟,一只蚂蚁领着一大堆蚂蚁士兵过来了,另外一只在原地焦急地等着。随着时间的延长,蚂蚁越来越多了,有21只蚂蚁,浩浩荡荡地杀进了战场,那些蚂蚁爬上香肠,把胸反抬起来,咬了一小口,又顺着他走过来的高速公路,回到了窝里。接着又不断地增来了援兵,逐渐的,有了30只蚂蚁了。工程越来越大,27分钟后,已经有45只蚂蚁了。我不断地看着蚂蚁,但不知他们的洞穴在哪,终于在一个长满青草的草丛中找着了。

不一会,那一块香肠已布满了蚂蚁,从远处看,就是一团黑糊糊的东西。

过了几分钟,香肠已经搬走了一小半,但蚂蚁还在搬,不放弃。突然,我站起来,放大镜“叭”的一声掉在了地上,正好落在蚂蚁搬食的地方。这些小家伙四处逃亡,真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但是,过了不多久,它们又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像是在召开会议,肯定商量怎么把这一块丰盛的美餐,安全地搬回去,后来,蚂蚁又继续搬运香肠。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我也没法再看下去,蚂蚁这种团队合作精神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

《蚂蚁》。

教学。

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教具:

放有蚂蚁的杯子、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饮料瓶盖、泡沫块、纸条、画笔、水槽、烧杯等。

教学过程实录一、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生:蚂蚁。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生:捉到了。

二、引导探究师:你们是在哪找到蚂蚁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

是怎么去捕捉的?生:墙角边,我是用馒头渣来引诱的。

生:草丛里,用吃饭时掉的肉沫来引诱的。

生:大路边,我是用糖块引诱的。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也捕捉了许多小蚂蚁。

2、交流对蚂蚁的观察情况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在捉蚂蚁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在课前观察蚂蚁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汇报好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1:蚂蚁虽小,可是总是在不停的爬。

生2:我看到了蚂蚁们来的来、去的去,好像总是很忙碌。

生3:我看到了蚂蚁发现大的食物搬不动时就会一群蚂蚁一起搬。

生4:蚂蚁特别喜欢吃甜的和香的东西。

生5:我看到了一只蚂蚁知道哪里有食物后,接着就带来了一大群的蚂蚁。

师:现在教师请你们用笔画一只小蚂蚁,行吗?生:行。

师:好,我们请画得最快的几位同学把画的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学生画蚂蚁,然后到黑板贴蚂蚁)。

师:这几位同学画得都很好。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画一只小蚂蚁,看看要画好一只小蚂蚁必须要画出小蚂蚁的什么?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教师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思考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促使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画出小蚂蚁,并让同学们再次拿起笔,把自己的小蚂蚁画得更好并小结。

师小结:

(1)、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食物。

(2)、用毛笔将蚂蚁刷入瓶内。

(3)、用带有气孔的盖子盖好。

3、研讨观察小蚂蚁的方法师:那么我们根据我们画得小蚂蚁,同时观察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看看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学生观察小蚂蚁师: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生:小蚂蚁有很多脚。

师:那么小蚂蚁到底有多少脚呢?生:老师,数来数去也数不清。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生:蚂蚁很小,看不清楚。

生:蚂蚁还要爬来爬去,很难看清楚。

生:蚂蚁老是爬走,一不小心它就没影了。

(教师板书:太小、乱爬)。

师:怎么办呢?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一种方法就写在预备的小黑板上,看看哪组写得方法最多,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问题不是老师给的,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中生成的,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去探究)。

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写出讨论结果。

教师小节出4种较好的方法:

(1)放在浮在水面上的饮料瓶盖上,蚂蚁就不会乱爬。

(2)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3)放在薄一点儿更透明的玻璃瓶里观察。

(4)用放大镜来观察。

师: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开了学生的思维。从实际看,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象是很丰富的,不可限量的,这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就有这样的观察器具(出示)它叫昆虫观察盒,只要把小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现在,我们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观察方法。需要的器材请各组小组长选择领取,观看蚂蚁时教师强调:

(1)观察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2)注意观察方法(昆虫盒观察法)和观察顺序(从上往下观察)。

(3)主要观察蚂蚁的身体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长着什么?(4)观察要求:

观察结果要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记录卡上。

师:老师把观察要求说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请你再来说一遍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再请另一名同学说说观察要求)。

(设计意图:老师和学生反复强调观察方法和观察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实验习惯。)。

4、探究出小蚂蚁的身体特点。

师:今天老师把蚂蚁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做客,请各位同学观察时不要伤害小蚂蚁!(设计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和睦相处。)。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师: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生:蚂蚁身体分三节,而且有三对足,头上还有触角。

生:是四节。

生:(多数同学)三节。

师:其他组呢?生:老师,蚂蚁有些还有翅膀。

生:对,是这样。

生:蚂蚁的3对足长在胸部。

5、教师小结师:同学们很聪明,观察的也很仔细,蚂蚁的身体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胸、腹。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上长有三对足。

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有同学说部分蚂蚁有翅膀,那么,翅膀是不是蚂蚁的身体特征呢?为什么有的蚂蚁有翅膀,有的却没有呢?全班注视)。

生:蚂蚁老了,所以长翅膀。

生:长翅膀的蚂蚁只是蚂蚁很多种类中的一种。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上网查一查,再到学校交流吧!(在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多元化、自主化。)。

三、

课外延伸师: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是怎样用触角传递信息的?冬天我们看不见蚂蚁,蚂蚁去哪了等,你们想不想再继续去研究?生:想。

师:现在发给每小组一个课外调查表,请各组课下继续观察一下,看看蚂蚁还有哪些生活习性和有趣的事,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研究信息报告会”好不好?生:好。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得《生物的家园》吗?生:记的。

师:那么,观察完了小蚂蚁,我们应该为小蚂蚁做些什么呢?生:送小蚂蚁回家。

师:噢,那小蚂蚁家在哪儿?生:在大树下。

生:在墙角边?我经常看见小蚂蚁在墙边的缝隙中爬出。

师:那我们一起送蚂蚁回家吧。

(设计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和睦相处。)。

四、:板书设计:

头  有一对触角蚂蚁的身体      胸  有三对足腹课后反思: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就在于内容来自于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思考,去探索。这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实验,能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所以在安排课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和实验,学生从中获益。

先是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首先谈到的是如何捉蚂蚁,学生碰到这么小的动物,自然有自己的好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孩子想其他捉蚂蚁的方法,也是运用发散性思维启发孩子。其次是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只有在充分的观察基础上,才能进行描述。蚂蚁的体型很小,教师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比较,从用放大镜的观察过程中,体会到之间的差别,并从中获得乐趣,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学习描述观察的结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仪器进行测量比较,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

其次是学生在画蚂蚁后,教师提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这促使每个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教师安排了学生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结果同学们不但没能观察清楚蚂蚁,而且把蚂蚁给放跑了。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组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器材,进行第二次观察尝试,学生在不断改进观察方法中也完成了对小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学生在问题的激励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有关蚂蚁的有关知识。特别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说明学生对探究这一教学方式是认可的,应当成为今后教学的主导方向。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要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一

家院子的墙角下有许多蚂蚁洞,蚂蚁们成天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地跑出去到很远的地方搬东西。

看着蚂蚁们忙碌的身影,我心中便有一个疑问:蚂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觅食,怎么找得到家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查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边走边释放自己的气味,找到东西后就沿路返回。

有一次我下楼去买了一根冰棒,边吃边往回走。来到墙角下,我又看见蚂蚁们成群结队地外出搬东西,忍不住蹲下来观察。冰棒汁流了下来,滴落在地上,形成一个小圆圈。不一会圆圈上就爬满了蚂蚁。我吃完冰棒,随手把冰棒里的竹片往地上一扔,嘿,一只蚂蚁马上就爬上来了。这一定是最谗的一只蚂蚁吧,我嘴里默默地叨念着。一会儿功夫竹片上就是黑压压的一片,爬满了贪吃的小东西。蚂蚁们贪婪地吮吸着竹片上甜甜的汁水。哦,我知道了,原来蚂蚁喜欢吃甜食。

因为蚂蚁有着团结的精神,宁可自己死也不愿意大家死,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这时,蚁群一个惊人的举动让人们目瞪口呆:蚂蚁群竟然合成了一个球,滚过烈火,有些蚂蚁虽然已经伤痕累累,可为了内圈的蚂蚁们,外圈的蚂蚁们仍然锲而不舍地紧紧地抱着内圈的蚂蚁,没有一个退缩,最后,内圈的蚂蚁活了下来,而外圈的蚂蚁,已经被烧死了。

还有一件事也令人们大大震惊,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我看到了:有一只蝎子闯进了蚁群,蝎子的攻击力虽然很大,可蚂蚁的团结力量更强大,所以,蚂蚁们英勇向前,不怕自己死亡,团结一致,最后,在蚁群的打拼下,弱小的蚂蚁打败了强大的蝎子,终于胜利了。

蚂蚁具有超常的力量,它们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品德。有了团结,就等于工作上更轻松,学习上成绩更好,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二

蚂蚁,它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人们都忽视它,然而它却让我懂了人要团结,不论多大的困难都能解决。蚂蚁用它们的身躯向人们昭示着人间哲学!

蚂蚁它样子很小,也很不起眼,它浑身黑了咕咚的,几乎看不到它的眼睛,要想看见它的眼睛,我估计需用300度的放大镜。

一天,我正为一道暑假作业题为难,“问老师吧!”经常跟我写作业的小军说。“什么?老师正在度假,怎么可能呀!”我说,“我们别写了,玩一会儿吧”,来到院子里忽然我看见院子里的小黑点在移动,噢,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我刚弯下腰准备玩弄它们时,兜里的饼干掉了下来,小蚂蚁们看到又回到了洞里,我想:这都怕。过了一会儿,又出来了一只、二只、三只……蚂蚁。我想:这么多蚂蚁,它们想干什么呀?只见一只个头大的蚂蚁来到饼干前,用几乎看不见的触角把住了饼干,其它蚂蚁也是这样,它们一点点把大它们身体本身几倍的半块饼干一点点移动,看到这一幕,我想:唉,你们肯定搬不动,准备回家。我刚走到楼前,我又想:蚂蚁们进展进怎么样了,又跑了回去只见它们己经把饼干搬完了,“天哪,团结的力量这么大!”我又想到作业,对呀!我可以找小伙伴们一起思考呀!这道题我们用了半小时终于研究明白了,真是众人划浆开大船啊!团结力量大啊!

小小蚂蚁,微不足道,可是蚂蚁身上,有一种精神让我们佩服那就是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三

有一只小蚂蚁走在斑马线上,好多的巨大怪物要踩它们,其实是有一位小女孩正在弹钢琴,她的手指头就像大怪物在踩它们。

这只小蚂蚁走过了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它想要度过一个难关,就是它要爬过一个红红的大岩浆山,是一片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又大又长的西瓜。它爬没多久,就掉进了一个黑黑的山洞哩,它竟然是进到人类的嘴里!幸好,这位小女孩发现了,马上吐出来,它真是这只蚂蚁的救命恩人,她救了它一命。

真可惜,它没通过这一个难关,但它还不想放弃,它会继续努力。在它努力继续前进之前,它想先休息一下。它躺在小沙发上,其实那是在人类的鞋子上。没过多久,突然地震了,它又要有另一个难关。原来是这位小男孩正在跑步,所以鞋子也跟着在动,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好紧张。突然停了,它赶紧跑下去,这次它终于过了难关。

它好开心,这是它第一次通过难关,它下次想再过其他关,很期待下次的难关,会是什么?它希望赶快到来。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四

几道闪电划破天空,一朵刚刚开放的月季花吓得直发抖。正巧,一只蚂蚁经过这里,听到尖叫声,于是不解地问道:“月季花,你干嘛那么害怕?”月季花看着漆黑的天空,吞吞吐吐地说:“我……被闪电吓到了。”蚂蚁摆出一副厉害的样子,轻蔑地说:“瞧你,看到几道闪电、听到几声雷声就吓得直发抖,我从出生起就没害怕过。你……真是太胆小了!”“哗啦啦……哗啦啦……”天突然下起雨了。豆子般的雨点砸到月季花身上,她疼得直咧嘴,要知道,这雨点对她来说可是庞然大物呀。而蚂蚁呢,一边在地上的积水里游来游去,一边吹嘘:“你呀,天生就比不过我。我能在水里游,你不能;我能在地上飞跑,而你,哼,”蚂蚁向月季花吐了吐舌头,“连走都不能走!”月季花羞得脸红脖子粗,但蚂蚁还是“穷追猛打”:一会说月季花依赖别人,可他却还帮助别的蚂蚁干活;一会说月季花连一块橡皮放在上面都撑不住,而他却能举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的.东西;一会又说月季花总是很骄傲,而他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说着说着,小蚂蚁心里更飘飘然了——尽管他说的那些话十箩筐有九箩筐是假话。他看到月季花已经相信了他的话,便也不“步步紧逼”了。

正当月季花无地自容、小蚂蚁正想离开了时,突然出现了一阵狂风,月季花低下了头,小蚂蚁则不知被卷到何处去了。

哪些夸大自己、贬低别人的人,永远是没有好下场的!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五

一天,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路边有许多蚂蚁,它们晃着如莲藕般圆嘟嘟的小身体整齐的在路边爬来爬去。

“它们在干嘛呢?”我心想。

于是,到家一做好作业我就到路边观察它们。我把带来的糖水和棉花糖放在它们经过的地方,蹲在旁边等了大约10分钟左右就看到一只蚂蚁慢慢爬到了我放东西的地方。它先用头上细小的触角碰碰棉花糖,又转身碰碰同伴的触角,好像在说“这块糖是安全的”。后面那只蚂蚁就马上离开了,不一会儿来了一队“蚂蚁兵”,它们慢慢地都集中到棉花糖下,用力地把棉花糖抬了起来,一起努力着要把棉花糖给搬走。

带着疑问我回家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蚂蚁喜欢糖是因为在洞穴里缺少糖份,所以,当蚂蚁一旦发现甜的东西,触角就会不由自主地硬起来,这是蚂蚁的一个天性。可能是因为糖水里的糖份被水冲淡了没像棉花糖那么浓吧,让蚂蚁只去搬棉花糖而不去身在舔糖水。

而且,蚂蚁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的身体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它在触碰同伴的时候信息素就会传递到同伴那里,它们就是用这个来当嘴巴“说话”的。蚂蚁能排队整齐的走直线也是因为这个信息素。息素在蚂蚁的生活中可重要了。

别看蚂蚁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但是,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它还有许多神奇之处呢!让大家一起来发现吧。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六

这是一群正在搬运粮食的蚂蚁。它们大约每五、六只扛着一小块面包屑,有这么三、四组。我心想:它们现在就开始搬运冬粮了呀,可真勤劳。但爱玩的我却萌生出一个坏念头:“嘿嘿,你们既然这么勤劳、团结,那就让我‘考验考验’你们把!”

我嘴角勾出一抹邪笑,径直走到小家伙们身边,一脚踩在它们面前,像座山一样堵住它们的去路。可它们一点都没有慌乱,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起扛着面包屑绕过我的脚,并没有分散开,就好像这种事情天天都会上演。

但我非但没有因感动而放过它们,反而更不服气了。最后,我拿出“杀手锏”,拿起水管,打开水龙头,“哗——”一股水柱喷涌而出,蚂蚁们立刻被冲散,浮在水面上,食物也不在了。我得意地看着它们,一副“胜利了”的表情。蚂蚁们终于有些不知所措,在水里乱划着。我有些累了,便进屋休息,反正它们已经被我“打败”。大约半小时后,我又出来看它们,而这次的情景更是让我目瞪口呆:大部分蚂蚁已经游到干的陆地,几只蚂蚁在水边缘上往出划。“天哪,你们实在是太坚强、太团结了!是我输了,你们值得我学习。”我不由得对它们喃喃着。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七

上这一课,来源于去年听了窦桂梅老师上的以“母爱”为题的阅读文章《合欢树》一课。该课堂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紧紧地抓住了“好好活……”,把史铁生笔下那份深深的慈母深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中,窦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史铁生其他文章,让孩子们在一种浓厚的母爱氛围中,感受作者笔下那份深沉、朴素而又高洁的母受。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真切的爱。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了窦桂梅老师的《朋友》主题阅读教学实录。大师手笔,不同凡响。

今年,我们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尝试,可是,到底怎么进行?如何操作?我简直无从下手。后来,我想,就算是东施效颦,我也学学窦老师吧。于是,我选了五篇文章。准备以《蚂蚁的救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实施,到课后的反思,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我哑然。是啊,我上这课的目标是什么?一开始,我定的目标是“感悟朋友之情”。可是,这朋友之情的范围也太大了,“生死之交”是朋友之情,“相互敬重”也是朋友之情,“雪中送炭”更是朋友之情……这节课,就让孩子们感悟那么多的“友情”,然后再联系实际,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这是语文课还是品德课?我否定了这个定位。几经反复,我确定了“通过阅读文章,感悟蚂蚁困难时不离不弃的朋友之情;通过学习,懂得课外阅读一些基本方法”,这个定位就比较小,也比较容易操作了。

二是明确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含义。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阅读方法的指导应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堂课中,我要渗透怎样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呢?我觉得,作为40分钟的课堂,你想把一篇文章析透,已经很难很难,更别说还要带其他的几篇文章了,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比较恰当地把握精读课文的度,让学生学习“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应该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方法指导。于是,我把阅读方法指导定在了“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这个方面。希望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把这个方法迁移到学习其他几篇新的文章中去。课堂结果显示,这种迁移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度的掌握。这个问题,我上课前觉得很困惑,上课后,还是觉得非常困惑。因为《蚂蚁的救助》这一课中的蚂蚁精神,那在危急关头,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助他人的品质不是平常的“朋友”之义所能概括的,甚至可以说,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朋友的。对学生来说,那种在朋友需要帮助时,比如同学要向他借橡皮时,要请教他问题时,热情地帮助他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友谊了。课堂上,我把重心放在那只自己刚脱离危险,却不肯离开这是非之地,拼命衔咬泥土救同伴的蚂蚁身上,通过品读那句话,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那种“不离不弃”的患难之友情。

课外阅读指导课到底怎么上?主题性阅读到底如何把握?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耐心求索。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八

小蚂蚁莉莉是一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它整天都忙着到处向别人炫耀它的美丽。秋天快要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只有小蚂蚁莉莉没有准备。小动物们都劝小蚂蚁莉莉要赶快准备过冬的食物,可是小蚂蚁莉莉根本没把小动物们的'话放在心上,它还是整天都向别的小动物们炫耀。寒冷的冬天来了,别的小动物都住在自己的家里,吃着自己准备的食物,只有小蚂蚁莉莉什么都没有准备。它站在树底下,心理想:要是能让我度过今天,我明天一定去准备食物。就这样小蚂蚁莉莉度过了难熬的一天。到了第二天,小蚂蚁莉莉早就把昨天心里想的全忘了,还是像往常一样向别人炫耀。这回它被冻昏了过去,幸好它遇到了好心的乌鸦夫妇。乌鸦夫妇心理想:这个小蚂蚁虽然平时爱炫耀,但是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呀!就把小蚂蚁莉莉带回了自己的家里。小蚂蚁莉莉看见自己是被乌鸦救的,并且住在乌鸦家里,它想:我可以使唤乌鸦呀!它就假装生了重病,每天都让乌鸦夫妇干这干那。有一天,乌鸦夫妇无意中看见小蚂蚁莉莉好了,但它还是让乌鸦夫妇干这干那。乌鸦夫妇忍无可忍,最后,它们把小蚂蚁莉莉从房子里扔了出去。小蚂蚁莉莉这时才醒悟过来,任何事情都是要自己动手去做,天上不可能会掉馅饼。小蚂蚁莉莉就自己去找食物了,可是冬天里只有雪,一个食物也没有了。小蚂蚁莉莉只好被活活地饿死了。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天上不可能会掉馅饼。

小学三年级蚂蚁范文简短篇十九

今天,我学完钢琴回家太热了,就吃了一根冰糕,走到了阳台上,仔细发现一些蚂蚁在到处走着,我想:“这些蚂蚁是在寻找食物吗?”然后,我又把一点冰糕放在了阳台的地上。

我仔细观察,发现两只蚂蚁已经在品尝美味佳肴了,然后一只蚂蚁不吃了,我又想:“是不是这只蚂蚁觉得冰糕太冰,所以,才没吃了?”噢!原来是去找它去找它的小伙伴了,让它的小伙伴一起品尝。

过了一会儿,我又去看阳台上看了看,发现蚂蚁又变多了,一定是那只蚂蚁把这件事告诉很多蚂蚁,然后,那些蚂蚁都过来吃了,我想:“我们阳台怎么这么多蚂蚁呀!都有几百多只了吧!”

又过了几分钟,我再次走在阳台上,一动不动的仔细观察,发现又多了几十只蚂蚁,我想:“不会在来蚂蚁了吧!”可是,右边成群接队的蚂蚁又来吃冰糕了。“就这样的话,冰糕都会被抢完!”我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