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28:40 页码:7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汇总16篇)
2023-11-12 21:28:40    小编:ZTFB

写作是一种思考的方式,通过书面表达可以更加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思绪。考虑到所总结的内容的要点和关键;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给出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一

xx,男,xx年xx月出生,专科学历,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从xx年xx月到xx卫生院工作至今。从事医疗工作6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一、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在临床工作中,自己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位病人都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累都能坚持每天下班前检查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事情发生在xx年xx月xx日。和往常一样,在下班前,把住院病人查看一遍,没有异常情况。由于当天不值班,就骑车回家了。工作劳累了一天,吃过晚饭就早早睡下了。半夜一阵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打开手机一看是我病人的家属打来的。只听她急切地说:“xx医生,我妈昏过去了”。我赶忙让她去叫值班医生。我仅穿了一件外套就起来了,妻子也醒了,看着急切的我就说:“外面天冷,多穿点”。我说来不急了,就骑着摩托车往医院赶。在路上一阵阵寒风从我的领口、袖口直往身上灌,冷的直打哆嗦,可心里想的却是病人的安危。到医院后远远看到病房里灯火通明,值班医生和护师正在忙碌的工作。原来患者突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经过2个小时抢救,患者总算转危为安,这才松了口气,一看表已经3点10分了,就一直守护在病人身边到天亮。还有一次,好像是xx年夏天的一天中午。我值班时遇到一个误服农药的病人,由于基层医疗条件有限。我一边抢救病人,一边安排患者转院。在车上为患者洗胃,不停的'用注射器注水,手上都磨出了水泡,忍着疼痛依然坚持,我清楚的知道多耽误一分钟就少一分生的希望。当时天气比较炎热,强烈刺鼻的农药味使我喘不过气来,顾不上擦一擦汗,急切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最终因抢救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作为一名医生应时时刻刻心系患者安危,仁心仁术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我们所能做的真是微不足道,但我们仍然坚持生命至上的信念,不求回报,不求名利。

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抽时间从杂志及网站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功能,积累经验。xx年医院派我到xx市学习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在学习的半月时间里,没请过一次假,认真听课、查阅相关资料,回来后为大家分享了一道医学盛宴。

三、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在医疗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xx年春节期间,父亲突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住进南阳市中医院,父亲曾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瘫痪,行走不方便,需要2个人照顾。因事情比较突然,我仅请了3天假安排好住院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临走的时候我含着泪告诉父亲说我不能陪在你身边照顾你,请你原谅儿子的不孝。父亲却安慰我说我这里没事,有你弟弟在就行,你快回去上班,医院的病人更需要你。此时此刻我能理解父亲想法,他知道我是为了病人。作为一名医生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使我在家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决然而然的选择了离开。但我依然欣慰,因为我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四、积极参加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不怕苦、不怕累,亲自下乡为患者体检。提供医疗咨询,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服务。真正为患者送去健康,同时也锻炼了自己。依靠熟练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五、在工作中自己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更加努力,弘扬无私精神,用自己扎实的医疗技术为基层患者服务。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二

_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注定让人难以遗忘,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肺炎的重灾区是武汉,多少人想逃离这个肺炎之地,而有这么一群人放弃休假时间,放弃与亲人团聚时刻,毅然决然的踏上离乡之旅,与别人背道而行,来到疫情的最前线,他们不为功名利禄,不计生死,不畏辛劳,只为心中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为我们守卫着一方净土。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年三十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医务人员、官兵等很多逆行者坐上离乡的车,他们有的还来不及跟家里人告别,甚至有的都没见家里人一面踏上抗“疫”征程,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背影是坚毅,是无悔,是抗“疫”胜利的信念!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先生,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后,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安全的志,始终未变。他的出现安抚了很多人的心。

除了钟南山先生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为了方便穿戴防护服,她们剪下了长头发;重症隔离病房的护士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刚满20岁,即使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出了一身汗,闷到不行,累到低血糖,也要坚持为患者治疗;即使他们明白自己可能会被传染,也要用尽自己全力为患者治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病毒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看到这些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被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手上的一道道疤痕,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疼!

平安中的我们,与逆行在前线的他们,虽然我们在不同处,但我们的心要团结一致,我们在远方,尽自己所能,可以为他们做到的,尽量去做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微薄之力!

敬畏自然,守护生命;众志成城,共抗疫情!致敬所有逆行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让我们一起把病毒战胜之后,再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三

王芳,女,1975年2月3日出生,利津街道后张村一名乡村医生。1992年6月1日走上了乡村医生这条道路,一直从事农村基础卫生服务工作。26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健康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赢得了周围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仅能从身体上给病人解除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带来安慰,所以王芳自工作以来就将能够给予人民群众健康作为最大的工作目标,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工作中她一直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医院药库进药,不乱渠道进药,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并且在收费单据上让病人签字或按手印,让群众放心就医,一丝不苟地为辖区内服务的五个行政村3867名群众提供了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者父母心,她对前来看病的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地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建议,时时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心诊治每一位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严防医疗事故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有时候刚端起饭碗,就被病人叫走了,就是大年初一也没有清闲过,更谈不上节假日了。曾经有人问她:你这没日没夜的忙活,图个啥?又挣不到多少钱,有啥意思啊!她却笑了,她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凭一个人的良心!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是一个在平凡医疗岗位上工作的乡村医生,她奉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优质服务的核心便是“爱”。的确我们不难想象,一位身患疾病失落的病人,他是多么渴望能得到别人,尤其是医生的重视和关爱啊!这种重视和关爱无疑是一味难得的良药,能帮助别人从精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用信心和毅力去战胜病魔。语言,充满温暖和爱心的语言,它虽然不是药物,但事实上取能起到一般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面对病人一声体贴的问候,宛如一股暖流沁人心扉,刹那间让病人感到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并从中得到心灵的安慰和莫大的鼓励。她在卫生室工作,接触的大多数是慢性病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和老年人,所以除了医疗技术要过硬外,还有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在这方面,她深有感受。

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她利用多渠道进行健康宣传,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对村民进行健康指导,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及张贴健康教育图片。她的村卫生室管辖着五个行政村,服务总人口为3867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450人,高血压260人,糖尿病108人,脑卒中13人,冠心病10人,针对以上情况,她每个季度对重点人群进行血糖、血压的检测,并且对每个患者都一一打电话通知:“您好张大爷,我是王芳啊,咱们这个季度又要测血压和血糖了,明天早晨一定空腹来,我给你量一量,测一测,你的血糖上次测量的数据偏高,给你调整用药有半个月了,咱们明天早上测测吧!”,“李大娘您好,你要的复方丹参滴丸我刚从医院药库给你提来了,你有空就过来拿吧,哦,没时间,没事要不你在家等着,我给你送过去吧,你可别着急我马上给您送到”。她们村65岁的患糖尿病15年引起并发症导致双眼失明,现在生活不能自理,每次测血糖,量血压她都是上门服务,并且鼓励老人,要树立信心,给他讲很多病例,让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让他树立起生存的希望。这就是她每天的工作。

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居民的首诊医生,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预约转诊、健康管理等联系协同的健康服务。就在前几天夜里,大概是1:30左右,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她惊醒,她打开手机后就听到对方传来的是“快点,快来”的急促求救声,出于职业的敏锐,顾不得夜多深、天多冷,她拿起药箱,带上听诊器、血压表,骑上电动车飞快的来到病号家里。病人叫王维春,男,79岁,半夜起床去厕所,突然摔倒,口吐白沫,并不时左侧肢体出现抽搐,她立即给病人测了血压,血压是180/120mmhg,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凭她的经验告诉家属应该是脑出血,应当立即上院。没等家人反应,她已联系了120急救中心,在不到30分钟,120把病人接走,直接到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很顺利也很成功。20天后病人好转出院,其家属拉着王芳的手眼角闪着感激的泪花说:“好孩子,多亏你了”,她欣慰的笑了。居民的健康幸福就是她最大的快乐,村卫生室就像一个大家庭,她们的服务就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村民的心中。

回首走过的路,苦辣酸甜,她用爱把它酿成了蜜一样的甜,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她是健康的守卫者,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心愿。她积极组织讲座,宣传疾病防控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别看她的工作琐碎,但却承载着村民的健康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不以善小而不为,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海洋,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她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尽自己所能为村民消除疾病,通过不断努力,她所在的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乡村医生”的称号,20__年11月,她荣幸当选为利津县第xx届人大代表。

她的愿望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真诚奉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村民的心中,把健康与和谐留在村民家中,怀着感情对群众,带着激情干工作,用心服务,实现自身价值!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四

小胡自xx年3月入驻拉伯乡拖甸村委会以来,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四项工作”,以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前提,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与当地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拖甸村委会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访,准确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7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7人。

小胡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验,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足迹踏遍了拖甸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他还不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

小胡刚来,正赶上全省扶贫工作转入整改阶段,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先后进行了7次“回头看”。他先后参与了拖甸村委会易地搬迁工作存在问题的摸底调查、拖甸村卡外农户的摸底调查和托甸村精准扶贫动态调查等专项活动。小胡与两委班子一道,及时组织广大扶贫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政策要点,吃透政策精神,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九五六”贫困退出标准,严格对标对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等工作任务。

在调查工作中,小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措施是否有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贫困退出是否真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核实,拟定贫困户于组内,经村内评议、村内张榜公示后无异议报乡政府,确保了全村贫困户的准确性。

摸底调查结束后,他与其他队员一道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出《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统计表》、《托甸村回头看整改意见汇总》、《托甸村回头看统计表》《托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增减情况明细表》、《托甸村贫困户信息表修改》等,准确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员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动情况,着力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努力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从而确保了拖甸村委会“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谋划项目,农牧民受益匪浅。

小胡与云南省社科院驻村工作组,筹建了托甸村委会精准脱贫作战室,并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小胡与他的队友们,在确保托甸村委会贫困户1万元挂联配套资金、家庭助学基金10万等足额投入外,时刻关注并落实托甸村委会三江口、布落、两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民解决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为此,小胡亲自认真撰写了《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等报告。经过小胡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实项目资金27万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鲁甸三个村组试探性地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经评估验收后进行运营,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小胡还直接参与了《托甸村精准脱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方案的草拟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以打造4个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特色产业、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建创一流工程等为主的10大惠民项目。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拖甸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拖甸村,一条条宽敞的路面、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公益设施,俨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牢记宗旨,展现人民公仆形象。

在离开昆明时,小胡在他的日志中写道:说实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项全新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何况是去偏僻的乡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这次去的地方,却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能拒绝吗?我拒绝得了吗?故乡时时象一只无形的手,牵绊着我的心,何况我的故乡还是那么落后、闭塞,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说,那怕只有三分力,我会使出四分劲!就让我带着一颗诚心,一份热忱,故乡我来了!

刚入村那天,看着从车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乡党委书记惊讶地说:“真住啊?”小胡真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从此,一住就是5个月。作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小胡首先认真思考了四个问题,一是省委为什么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为主题的整改活动,二是下派驻村工作队到村做什么,三是驻村期满给党员群众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获什么。小胡为了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他时刻警醒自己,驻村工作队是一面旗子、一面镜子,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小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教师,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他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投入乡村。时刻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反映做为第一信号,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做为标准。他时常对身边的年轻队员说,我们工作队来村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不是来享福的,要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自觉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小胡善于宣传教育和政策落实,他不仅带头讲党课,而且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变动的原因及新政策要点,使群众理解支持政策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几个月的相处,老百姓把小胡和他的队友当成了亲人,他们的住处也成了村办公室,一天到晚总会有老百姓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小胡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有老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宁蒗,回报家乡,这是本人长久以来的一个强烈愿望。在驻村期间,我一定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给组织和当地民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这是小胡抵达拖甸村委会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话,可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五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晚7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护理组长高锐(上图。资料照片)正在查看患者情况准备交班,突然发现有一名患者呼吸微弱、口唇发紫,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值班医生。

“紧急加推一组呼吸兴奋剂!”

高锐迟疑了几秒后,坚定了信心,完全按照“微光输液”考核标准进行“实战操作”,一针到位!随着呼吸兴奋剂缓缓推进静脉血管,患者的呼吸缓慢提速。随后,高锐又挤压患者胸廓10多分钟,患者才恢复了自主呼吸。

高锐在急诊医学科工作了10多年。2019年她参加联保部队护理技能大比武,勇夺3项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救护冠军”!“只有平时技能练得过硬,遇到特殊情况才不慌神儿!”这正是高锐请战参加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底气所在。

入驻火神山医院没几天,感染七科一病区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心率快、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经过医生用药、加强镇静补液等措施,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有了改善。高锐刚接班,就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心电监护仪上出现室颤波形。高锐一边呼叫:“快拿抱球准备通气”,一边准备除颤。高锐熟练地开机、定位、选择除颤模式……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几秒钟后,监护仪上显示出了正常心率。

病区曾收治了一名85岁高龄的女性患者。她不便自行吞食,也不愿选择留置胃管。为了让患者尽快服用降温药,高锐将药片碾碎溶解,小心翼翼地抽入注射器管内,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给患者喂药。如果病人咳嗽喷出飞沫,高锐极易被感染。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锐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1小时后患者的体温降到了38.5度,心率渐渐正常了,血氧饱和度也升高了。

病区遇到重症、危重症患者或是情绪波动大的患者,高锐总是冲锋在前。这名“救护冠军”,在战疫实战中频频显身手。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六

在河西走廊中部素有“___”之称的丝绸古道边,___线国道___公里处,醒目的坐落着两栋欧式建筑风格的楼房,这就是___区___镇中心卫生院的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大楼。在门诊大楼的门庭处悬挂着__省卫生厅监制的“一级甲等医院”、___省精神文明委员会监制的“文明单位”、___市卫生局监制的“院园文化达标单位”等众多荣誉牌匾。医院的建设与这些荣誉的获得,浸住着一个女乡村医生的辛勤血汗。他就是___区___镇乡村医生、妇产科主治医师、___镇中心卫生院招聘院长、全国优秀乡村医生___同志。

真诚而执着的选择,她以一位普通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

___,女,农民,乡村医生,1951年出生于___乡,1968年中学毕业,在她的简历上注明的就是这样简单。真正的转折就是在1968这一年里,___目睹了家乡姐妹年级轻轻就因难产而死,立志想当一名合格的接生员,于是在大队党支部和群众的推荐下,她勇敢的走进了___卫生学校,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县城里的多家医院都瞅准了她,但她毅然做出了到期盼她、信赖她的家乡村卫生所去的选择,她从一名普通医生干起,从一名乡村接生员做起。1970年,北京医疗队响应的号召下派___乡,___以她年轻好学、基础扎实赢得医疗队的欣赏,医疗队的同志手把手传她接生技术,教她内科、外科、妇科知识与经验,很快___便成了一方知名的全科大夫。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唤,有接生的需要,她就送医送药到家,田里埂头,荒山野郊,到处都飘扬着她的身影,她把自己的青春、热情都奉献给了她的家乡农民,她以一腔爱民之心,受到了乡亲的交口称赞。她就像一粒能生根开花的种子,用自己的默默奉献,改变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经她接生的父子两代人在___比比皆是,如今___走到乡间,大部分人都尊称她为刘姥姥。她在乡村一干就是35年,三十五个春夏秋冬里,她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农民服务,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任劳任怨,靠她那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人不能忘本,是党培养的我,是乡亲们推荐我当的乡村医生,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把工作做好”

1971年,当___来到___镇___村卫生所工作时,面对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也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当她看到农民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她暗暗下定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要用精湛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她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把北京医疗队专家的经验有机地和临床结合起来,开展了接生、危重病人抢救等业务,过去许多想都不敢想的外伤、急症抢救,在___的努力下开展起来了。她潜心钻研,奋发向上,使自己由一个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她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村卫生所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在她的村卫生所里她就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多余元。别人问原因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上,何况我又是党员。这些年我总是想,是乡亲们推荐我当的乡村医生,是党培养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要把工作做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___的群众可以为证。

她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更是一位工作泼辣的好院长。

作为村卫生所的负责人,村卫生所的良性发展,一直是___工作之余思考的问题,村卫生所不能走个体化路子,于是当区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时,她就积极响应,在她的发动和带领下,___的乡村医生都加入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统一整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___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卫生所的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农民群众无不为此改革拍手称好。为了改善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她又反复奔走,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卫生院支持一点、村委会支持一点、自己拿一点的办法,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卫生所,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今年,___区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___老早就认为这是惠及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认识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作用,于是___又一次发挥了乡村医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农民家中,比方比圆解释,她还亲自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赞誉。

她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疗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尽管她的岗位非常平凡,尽管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一个人做了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她的,自担任___卫生院院长以来,医院连续十年被评为___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她个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医务工作者,20__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__年1月她代表乡村医生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受到了卫生部高强部长的接见,她的先进事迹被广为流传。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七

张继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张继先医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奶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一天,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像救火队员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张继先的情绪不止一次崩溃。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她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说自我已竭尽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把最高的荣誉给医护人员!把最美的称赞给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条件给一线的战士!把最优厚的待遇给为这次抗疫做出贡献的人!

张继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经百战的,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如今又一次冲在了战斗最前线。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让我们向张继先奶奶致敬!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八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__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守候乡村的“天使”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__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__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农家的“贴心人”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钟晶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她“姨妈”“小嬢”。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这样的关心让钟晶倍感温暖。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现人生价值。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生当成了一家人。

最美的幸福,幸福的美丽。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灯照明。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说话,“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钟晶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我怪她不找我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钟晶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和丈夫团聚。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钟医生你要走了吗?”“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钟晶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美丽天使”。钟晶听后笑着说:“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钟晶就像“矿泉水”一样简单纯净,“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钟晶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室这个家。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规的吃顿饭。

但钟晶说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觉得,有时一个眼神、一句关怀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会干下去,直到更优秀的医生来给乡亲们看病。”钟晶说。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九

“哇—哇—”静寂的产房里,传来响亮的啼哭声!5月2日凌晨2点35分,在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里,一个新生命又来到了这个世界。听着这响亮的哭声,她的心终于放下,每次产妇的一次分娩,实际是对她心脏的一次考验。

从医二十多年来,自己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宋艳梅用爱的双手托起初生的太阳。她心不离病人,身不离产房,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人文的服务,迎接一个又一个小“宝宝”的健康诞生。

当妇产科医生是她最大的愿望1992年7月,19岁的宋艳梅毕业于泰安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鱼台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从此,宋艳梅与母婴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医院地处乡镇,条件差,大部分农村人在当时经济条件差,对生孩子这个事不像现在那么重视,交通工具就是地排车,经常出现孩子生在地排车上的现象,大部分还都是发生在冬天,宋艳梅每次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奉献自己的衣物,确保大人小孩平安,以至于很多病人都像亲戚一样联系相信她。

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妇产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为了给自己充电1995年报考了济宁医学院的夜大学习班,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于1997年又被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她的勤奋、好学、勤劳、善良得到老师的好评。回来后,开展了剖宫产,子宫切除、宫外孕、卵巢囊肿等手术,打破了该院妇产科手术需转院的历史。

于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工作,2008年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妇产科以产科为主,看到孕妇们被宫缩痛折磨的死去活来,作为女人的自己,真的很心痛,很多人害怕痛选择了剖宫产,于是她和麻醉师到上级学习无痛技术,于2008年率先在全县开展了无痛分娩和无痛流产,为广大育龄妇女们减少了多少痛苦。至今也是鱼台县唯一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得到了患者的欢迎,鱼台电视台就无痛分娩专门进行了采访。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2005年济宁医学院本科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_年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现在读。

自任妇产科主任以来,基本没有一天不来医院,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她的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她不上班,准备去接她,这时有个急症手术她被叫去,等手术结束时,到达学校时,孩子已在寒冷的冬天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到现在孩子也是经常饿肚子上学,为了工作大人孩子均顾不上。也从未和家人度过一个安稳的春节。每次手术前,宋艳梅总是第一个达到手术室,并且最后一个离开。作为妇产科主任,她除了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还要肩负起妇产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每周,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遇到重病号时,在没有安排值班日也要坚持上班做手术。近8年来,宋艳梅实施数千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从未出现死亡事故。在繁忙工作中,她还承担全县60%以上的引产、流产、放环等计划生育工作。因为工作责任心强,计划生育是高压线,医院领导还把本院计划生育专职这个责任大的工作交给她。在她的管理下未出现一例计生事件。她还承担着下乡任务,负责两个村的居民健康,是这两个村所有村民的家庭保健医生。

宋艳梅主任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富有爱心,视病人为亲人。她每次都跟家人一样直呼患者名字,给患者带来亲切感,让她有到家的感觉,并且成为每个患者家庭医生,24小时开机,半夜孩子哭闹也带电话咨询,她从来都非常有耐心解释。她多次带头发动科室姐妹们为困难患者捐钱捐物,帮助病人度过难关。为了抢救病危患者的生命。她不顾自己弱小的身子,伸出胳膊对同事说:“来,给我抽血。”在她的感染下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为病患者无偿献血成了家常便饭。孜孜不倦为妇产科事业倾注心力。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

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宋艳梅默默奉献,没有丝毫松懈怠慢。她坚持每天学习专业知识,挤出时间到全国、省(市)参加学术会议和医学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宋艳梅发明国家专利三项,她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随着科室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作为妇产科的带头人,宋艳梅默默承担起了传、帮、带和技术把关的重任,手把手培养年轻医生。近8年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从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新生儿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她所带领的妇产科先后多次被鱼台县中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在工作中她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鱼台县卫生行业树立起一面大旗。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一

颜建辉,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颜建辉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20xx年—20xx年,每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20xx年,为了激发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他指导成立了临床医学系科研团队,培养出许多名优秀科研人才。20x年x,他参与组建的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义诊团队被湖南省共青团评为“湖南省芙蓉学子百强精英项目”。

关爱病人,忠于职守。

颜建辉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20xx年3月,他兼任综合老年内科主任以来,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不足、住院环境等各方面条件有限情况下,科室发展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抱怨,而是“勤”字当先,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耐心安抚住院患者,并没有因为条件限制就降低医疗水平。科室从原来的30余张床位发展到现在50余张,治愈出院的患者不计其数,科室医护人员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20xx年2月,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荣获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及“绩效贡献”奖。

冲锋在前,无私奉献。

颜建辉同志无私奉献,廉洁行医。20xx年的某一天,急诊送来一位何姓老年脑出血患者,意识昏迷,由于患者是一名环卫工人,发病时倒在马路边,被120紧急送来医院。他接到病人后,只说了一句:“救人要紧,别等她家人来了,住院费我先帮他垫着。”正因为他的热心、果敢,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治疗。联系上患者家属后,家属得知事情经过,非常感动,把垫付的住院费还上,并送来了感谢的锦旗。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在他身上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遇到医疗费用不足的患者,他经常帮人垫付,生活困难的患者跟他诉苦,他也会慷慨相助。同事都笑他,说他太相信陌生人,容易吃亏,但他一笑置之:“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值。”不久之后,病人及家属都会把钱如数还上。他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红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廉洁行医的榜样,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人民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属送来红包,他实在拒绝不过,只好先收下,等家属走后,将红包费用交在患者医院账户上抵住院治疗费用。患者出院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患者及家属,大家纷纷称赞:这样的医生让我们放心。在医疗环境如此严峻,医闹、医疗纠纷层出不穷的形势下,颜建辉同志能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并且从医多年,所在科室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和重大差错事故,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这实在让人称赞。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颜建辉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刚过不惑之年的李华,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并能做到想在前、干在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业绩、勤廉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甘于奉献,忘我工作。作为一名医生,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像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春节、国庆等法定假日,更没有双休的概念。虽然离家只有500米的路程,忙起来一两天也不能抽身回家看看,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同学朋友聚会“放鸽子”是家常便饭。家人生病最多也只是下个医嘱,无暇关心照料。就连母亲临终时也不能陪伴左右,更多的是选择守候在病人的身旁。尽管如此,但他觉得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他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二十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医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从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定期轮训以来,他主动向领导申请学习名额,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到南京中大医院脑外科学习最新的手术方法。学成后,在与病人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基础上,他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术前消毒方法的改进,脑出血手术器械的改良,dsa的开展等使医院脑外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造福于当地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严谨务实的态度,使他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习惯,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及时纠正了多例他院的漏诊和误诊病例。他认为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行的事业,所以做医生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一边是不断有新的医学知识的产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

洁身自好,作风清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他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一次,一位患者拿着药品划价单疑惑的对他说:“李医生,怎么才开十几块钱的药啊,这病能看好吗?我在别的医院最少也是几百块钱啊,你给我开点贵的药,我不怕花钱。”听后他耐心的对病人说:“你的病用这些药就可以医治,你说的那些药都是很好的药,但是对你的病情没有什么好的疗效。”他就是这样为病人着想的。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时,则在术后或出院时退还。而且都是悄然退还,从不声张。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由于脑外科交通事故住院病人较多,事故双方经常会为了某些利益找他拉关系,找方便,他始终秉承公正处理的原则,从不怕得罪人,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既要保证治疗效果,也不过度医疗。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痴心不改。二十年的行医历程,改变的是春夏秋冬,不变的是行医信念;二十年的行医历程,缩小的是医患距离,增长的是专业技能,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信念却从未改变,患者可以千差万别,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的原则始终如一。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他从事着平凡的医疗工作,既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他自己也总是说:“选择了医疗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我不后悔!”。是啊,普通的他,就如这医院园林中的片片绿叶,平凡的他,就如这沧浪水中的朵朵浪花,但就是这样普通而平凡的他,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都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奉献着美好的青春!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2002年7月他来到了天长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茂主任的赞赏。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会诊,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医院呼吸危重病人抢救的新纪元。与张晓东医生一起开展了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提高了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内二科工作,虽然他的专业是呼吸内科,但他们科是综合内科,什么样的内科病人都有,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一直坚持不断学习,主动请教。14年的坚持,不为什么,只因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对。在本科室同级别的医生中,他始终病人最多,服务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学习,长年累月坚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对病区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做到随叫随到,对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会诊也同样如此。一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化。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给病人存在账户上。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二

我叫__,是__小学的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把它作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我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中师毕业的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刻苦努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得绚丽多彩。

一、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高尚的思想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广博的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搞好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我严于律己,凡事都注意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努力做到。

自从走上教坛,站在那崇高的三尺讲台上,望着那张张可爱幼稚的脸,看到那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崇高而沉重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为此,我除了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外,还担负着细致、具体、艰苦的班主任工作,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努力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品学兼优、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我深知,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祖国的美好未来靠我们来描绘。

正因为多年的勤奋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教师队伍中,我取得了连续多年的显著成绩。

二、投身教育献爱心。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对教育事业更是充满了爱心,在我所教的班级中,会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老师的骄傲。

1998年师范毕业出来,我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走上教育之路,当时许多教学点都需要一名正规的师范毕业生,那样的话,家长、村委会就可以甩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教师工资待遇问题,请一名民办老师,需要家长掏钱付老师工资)。那时,许多同学有背景,不愿意去教学点工作,我想:教学点也要有老师工作呀,于是我向教育组申请,到村点任教。那年正赶上“普九”验收,我一边搞教学工作,一边课外跑遍全村,晚上加班加点完成“普九”资料,每学期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异,中心学校很满意。由于我出色的工作,1999年,__小学的__校长向教育组申请,把我调到__小学。

三、人间大爱,铸就师生情深。

有位名人这样说“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我把学生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把自己全身心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20_年,黄校长让我带一、二年级语文并兼带一个音乐特色班,当时由于教学条件差,没有音乐器材,学生对音乐也很陌生,我手把手从简单的简谱开始教,用笔盒、拍手、拍课桌等代替乐器,从那开始,学校充满了生机。孩子们也特别喜欢我,课外,我还带着他们到野外散步、与孩子谈心,孩子们跟我的“距离”很近。不仅如此,我还在经济上资助学生。记得我教二年级时,班中有一个叫吴梦妃的两姐妹,家庭比较困难,当时学费又比较贵,吴梦妃的家长无钱送自己的子女上学。看到这两个孩子渴盼的眼神,我决定替她们担保学费,姐妹两个顿时高兴得跳起来,家长也非常感激我。到了期末,吴梦妃的家长还没有筹到钱,家长很难为情。我笑着说:“没关系,以后有了再给我吧”。其实,当时我半学期下来工资才20_来块,经济也十分拮据。仅两年时间,我从微薄收入中拿出1000多元钱来资助了家庭困难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开开心心地上学。现在,她们中,有的大学毕业了,找到了好工作,远远见到我,都会笑着向我问好,那时我心里就觉得当初选择教育这条路是正确的。

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一个立志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人,关心爱护学生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我的事业就在三尺讲台上延伸,我要把我的爱、我的智慧和我的整个生命都献给学生,在教育这块平凡而孕育着无限生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四、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只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做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20_年,我一边教学,一边利用课外时间努力学习,参加成人高考,于20_年我拿到了咸宁师专专科毕业证。

20_年暑假,厦铺镇举行教师语数知识比赛,我获得了语文第五名的成绩。由于自己的努力,20_年秋我被翠屏小学黄国水校长聘任。来到翠屏小学后,我倾注心血于教育事业,平常向资历深的老师虚心请教,致使我在教学能力上有很大长进,并常常在校、镇主讲公开课。任教十几年来,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更是刻苦钻研,努力提高,并大胆尝试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0_年,我主讲的一年级语文《识字6》获得县三等奖,20_年,我主讲的二年级语文《画风》获得县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0_年、20_年均获得全县校园德育先进个人。由于在教学上起了带头作用,20_年和20_年分别获得了县课内“比教学”先进个人和县常规先进个人。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镇政府举行的“七.一”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由于工作的出色,20_年春,我被聘任为翠屏小学教导主任一职。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鼎力支持下,我愿意和全校的教师一道,共同提高,一起进步,努力使我校的教学质量走上一个新台阶。

在当好一个语文教师的同时,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兼任小学品德、音乐和英语课的教学,我所执教的品德、音乐和英语课也曾多次得到学校老师和中心学校领导的好评。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无私精神。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我还是愿意做叶的事业,因为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我立志做一个这样的人民教师。

文档为doc格式。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三

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使姜荣显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医生个人先进。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叫陈,男,生于19xx年12月29日,汉族,于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读医学校本科。职称执业助理医师,就职于xx市xx街道xx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xx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0多年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不分昼夜,任劳任怨,从未完整休过一天班,从未正式休过一天假,就连春节也不例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为病人服务,解除他们的病痛,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肯定。我们范家庄社区卫生服务站,连续10多年被街道卫生院评为先进单位,本人于2019年被街道党工作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乡村医生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由于服务站内人员少,除了基本医疗外,还担负着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使的我们经常加班加点,白天忙医疗,有空就为慢性病人测释迦血压、量血糖进行体检活动,措导他们用药和康复训练,还得为儿童和孕产妇建卡建册,白天收集信息,到了晚上,还要把信息录入个人电子档案中,经常是一干就到下半夜,晚上值班时还得处理有些急症病号,但既使再累,我也从来没有怨言,急病人之所急,把病人当亲人,不管白天黑夜,随到随诊,悉心照料,遇有活动不便的患者就得上门提供服务,经常是顶风昌雪,顾不上吃饭,但不管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做到让患者满意,让群众放心。

在20xx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已是10点多钟,当时正下着大雨,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我,处于医生的本能,我知道这么晚了打电话肯定有急事,于是急忙接起电话,是邻村的一位大爷,说他儿子突然胸闷,喘不上气来,正在往我们服务站里赶,我一听,急忙抓起件衣服,只来的及拱上拖鞋,拿起雨伞就往服务站跑,刚进门,他们就到了。病人是个20多岁的青年男性,嘴唇紫绀,胸闷,全身发痒,经过紧急询问病史,弄清了病人是急性食物过敏,赶紧让值班人员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并安抚病人及家属情绪,让他们精神放松,配合治疗,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病人症状很快好转,又继续观察了1个多小时,等病人一切正常后,又嘱咐了他们一些注意事项,才让他们回家。这时已经到了下半夜了,虽然我很劳累,但是我能为他们解除了病痛,维护了病人的健康,我感到很欣慰。

也是一年夏天,我正在值夜班,本村一名60多岁的妇女,急匆匆的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说他丈夫突然生病下不了床,我赶紧拿起出诊箱就跑到病人家里。在为他检查完身体,做出诊断,然后进行了紧急输液。由于天已经很晚了,病人及其家属都已经困的睡着了,我就守在病人旁边,直到治疗结束,等病人好转之后我才回到服务站。

这些年来,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减免医疗费用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虽然自己的收入有所减少,但我收获的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我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市卫生局及当地街道卫生院做好国家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我利用在社区卫生室基本诊疗工作空闲和下班后的时间,对国家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6岁儿童管理、孕产妇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及时收集相关的信息,为相关人员免费查体,指导用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防病治病意识,每月按时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辖区内关于卫生监督的不良行为,及时上报处理,配合街道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传染病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截至目前,已经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615份,每年发放12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举办6次健康教育讲座,更换6期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播放6次影音宣传教育材料;及时通知辖区内适龄儿童到接种门诊进行因家计划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通知孕产妇及儿童到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科进行按时查体;配合街道卫生院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全面的免费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年人本人;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发现,纳入管理,每年对他们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对他们的病情及时掌控,定期指导其用药及生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使我社区居民参合率达到97%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发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规范用药,不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从而有效减少药物对居民身体的危害。实行微机操作,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但我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我还帮助其他乡村就医生尽快熟练操作流程。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保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己。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一名乡村医生,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服务好村民,用饱满的激情,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储,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xx省xx县xx镇xx村人。自19xx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2019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90年刚毕业,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20xx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xx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接受治疗呢,他自己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20xx年5月9日,那是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储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现在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从语气中显然能听出很焦急,新妻听说病人十分危险,便对他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那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通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即时抢救,病人有随时死亡的危险,可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但他一点没有慌乱,立即一边有条不紊的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地*米松、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通过那该怎么办呢。夜静悄悄的,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医生显得非常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直将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不能拉着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生命就多一份希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终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终于得救了。

爱心是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19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医生得知此情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起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金勋杨,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金友旺不要急,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助小勋杨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后来通过媒体的力量,小勋杨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医生还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记得前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村民汪光软,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医生通过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在既无亲人又无钱的情况下,医生通过多方联系,县医院终于同意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医生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并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19年9月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己给自己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该引为自豪,以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李,男,汉族,民权县人,19xx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xx年至今担任xx乡xx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xx年刚毕业,李广歆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李广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李广歆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20xx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李广歆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和。

黑板报。

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xx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广歆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李广歆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李广歆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李广歆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李广歆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四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使姜荣显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赢得了组织和政府的信任,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解除病痛。他拥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他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开发扶贫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不愧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四

一名普通的村医,在医疗卫生的最基层,用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付出做起了人民生命的“守护神”。蓝云的先进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在河池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潮。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我内心是何等的感动:当我们与家人团聚,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种种便利时,在大山的那一边,有多少人忍受着不堪忍受的贫穷与苦难,蓝云医师在那样贫困的环境中扎下了根,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多少次在山间独行,多少次在暗夜中行走,有了他,村里少了死在送往乡卫生院路上的小孩与老人,有了他,村里的人们不再为疾病担忧害怕,他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最无私的白衣天使。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他的故事传遍山城,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让他长期“冲在一线”面对艰难困苦不畏惧?是什么让他为救死扶伤坚守执着?是什么让他扶危济困慷慨相助?又是什么让他身患重病却对本职岗位不离不弃?蓝云同志之所以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在于他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

蓝云同志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年轻工作者必需的品德要求。

当我看到蓝云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蓝云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五

__年___月,____学校毕业的,带着梦想,带着满腔的热忱,踏进了_____学校的大门。

他任教____年来,虽然有很多机会可以调到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去工作,但是,他都一个个放弃了,他留在了山里。他说,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前前后后,分配到小区工作任教的,一拨一拨都调走了,而他仍然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真诚的汗水浇灌着山里的孩子,使山区的孩子带着梦想,飞出大山。也正是那些飞出大山的孩子里的问候,贺卡上的祝福,和看到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以及乡亲们对他的真诚与期待,让李茂林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篇十六

刚过不惑之年的李华,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并能做到想在前、干在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业绩、勤廉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甘于奉献,忘我工作。作为一名医生,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像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春节、国庆等法定假日,更没有双休的概念。虽然离家只有500米的路程,忙起来一两天也不能抽身回家看看,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同学朋友聚会“放鸽子”是家常便饭。家人生病最多也只是下个医嘱,无暇关心照料。就连母亲临终时也不能陪伴左右,更多的是选择守候在病人的身旁。尽管如此,但他觉得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他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二十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医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从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定期轮训以来,他主动向领导申请学习名额,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到南京中大医院脑外科学习最新的手术方法。学成后,在与病人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基础上,他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术前消毒方法的改进,脑出血手术器械的改良,dsa的开展等使医院脑外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造福于当地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严谨务实的态度,使他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习惯,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及时纠正了多例他院的漏诊和误诊病例。他认为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行的事业,所以做医生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一边是不断有新的医学知识的产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

洁身自好,作风清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他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一次,一位患者拿着药品划价单疑惑的对他说:“李医生,怎么才开十几块钱的药啊,这病能看好吗?我在别的医院最少也是几百块钱啊,你给我开点贵的药,我不怕花钱。”听后他耐心的对病人说:“你的病用这些药就可以医治,你说的那些药都是很好的药,但是对你的病情没有什么好的疗效。”他就是这样为病人着想的。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时,则在术后或出院时退还。而且都是悄然退还,从不声张。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由于脑外科交通事故住院病人较多,事故双方经常会为了某些利益找他拉关系,找方便,他始终秉承公正处理的原则,从不怕得罪人,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既要保证治疗效果,也不过度医疗。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痴心不改。二十年的行医历程,改变的是春夏秋冬,不变的是行医信念;二十年的行医历程,缩小的是医患距离,增长的是专业技能,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信念却从未改变,患者可以千差万别,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的原则始终如一。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他从事着平凡的医疗工作,既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他自己也总是说:“选择了医疗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我不后悔!”。是啊,普通的他,就如这医院园林中的片片绿叶,平凡的他,就如这沧浪水中的朵朵浪花,但就是这样普通而平凡的他,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都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奉献着美好的青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