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45:49 页码:10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汇总13篇)
2023-11-11 17:45:49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总结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废话和赘述。这里是一些经典总结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借鉴。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一

[摘要]从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了中欧传统建筑的若干差异及其文化成因,并对目前的国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做了简要分析。认为发掘本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内核并吸收外来建筑设计的优良因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欧建筑;传统建筑。

1前言。

作为设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艺术,建筑承载着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各国频繁的文化交流致使建筑风格的分界线不再一如既往的明确。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回归传统建筑文化的对比,方可探寻出各国建筑文化的精髓。中欧建筑正是世界建筑之林中的两大代表。中欧传统建筑在材料使用,色彩选择,美感效应,建筑理念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成因可以从中欧两地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时下,中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一大趋势,两大民族间的建筑文化比较,交流将会为设计师们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激发其创作灵感。本文将对中欧传统建筑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自然成因与文化成因两方面阐述形成差异的原因,同时为国内建筑设计者们提出少许建议。

中欧两国在历史文化,地理条件,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中欧传统建筑在外在与内涵两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2.1建筑外在的差异。

2.1.1建筑色彩的差异。

从对颜色的喜好上来看,中国人视红色为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以往的建筑者们多将建筑装饰为红色。鲜艳夺目的颜色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欧洲传统建筑则以灰、白、蓝为主色调,外表的低调朴素暗涌着一种对朦胧美、理智与冷静的追求。

2.1.2建筑选材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体系。木材的质轻,和缓在适于横向延展的同时在造型上彰显出曲线美与生动的气韵。不同的是欧洲传统建筑以石为主要材质。石质的建筑高耸入云、造型厚重。各式各样的柱式便是其建筑的主要元素。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适用于个体生活,往往由居民的经验与巧思所得。而欧洲传统建筑中则融入了精密的力学知识,例如宽广的教堂足以容纳上千会众。

2.1.3建筑布局的差异。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建筑个体在同一平面上铺展开来,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追求一种空间上轴线的对称。中国人通常将建筑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庭院与走廊的结合正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交融,传达出含蓄,严谨的建筑性格。然而欧洲古建筑布局无时无刻不凸显着单体的艺术效果,空间上轻盈的垂直线贯穿于整体,高耸突兀,犹如飞腾的火焰,体现出公民们对神灵的崇拜,对天国的向往。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布局中运用到彩色玻璃窗画、罗马柱、水晶大吊灯等元素,每当光束投射入圣殿,烛光、苍穹与圣坛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使信徒们心中产生一种模糊的崇敬感。此外,建筑者们还重视几何构图,强调建筑的宏大雄伟。在城市布局上与中国的中轴对称截然相反的的中心放射状,渲染出自由的,开放的氛围;显示出城市强大向上,生机蓬勃的精神风貌。

2.2建筑内涵的差异。

2.2.1建筑美感效应的差异。

建筑的美感效应暗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中欧不同的文化内涵带来了两地传统建筑不同的美感效应。从观摩鉴赏的层面看,中国传统建筑更适用于“游览”,欧洲的传统建筑侧重于“观望”。置身于中国的建筑中,情随境迁,感受各种细节的精雕细琢,游走于虚与实之间,领会建筑中蕴藏的神韵。身处欧洲,可将古建筑们视为一件件独立的雕塑作品,感受其孤立的空间氛围,特有的灵魂。建筑的美横冲直撞般暴露眼前,面对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客体将不由自主的萌发一种“朝圣”的心理,似与“上帝”在对话,华丽的美中透露着一丝丝浪漫的人文情怀。

2.2.2建筑理念的差异。

文化底蕴深深根植于民族建筑之中,最为直接地反映在建筑理念上。中欧两国在传统建筑设计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早在封建社会,儒家学派对建筑设计理念就有着“建筑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这样的表述。在这一哲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人的体验胜过物的自我表现,建筑的生活气息与理性实践的精神得到了发扬。此外,“与自然和谐统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古人们视建筑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中正纯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观念因运而生。与中式传统建筑相比,在一直以“神”为中心的欧洲艺术观念中,建筑设计与雕塑设计为同一性质的艺术。欧式传统建筑以“创造静态美”与“以人观物”为主要设计理念。一所建筑的设计与雕琢一件美术品的视觉要求是统一的。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二

[摘要]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1.“传统”的现代涵义。传统的现代涵义可以认为:其一,一般是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其二,是经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思想、心态、道德、风俗、宗教、艺术、制度等“遗传因子”;其三,各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具有各不相同的形式和状态。

2.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它同一个民族过去的生活方式,建造手段以及社会对建筑的各种需求有关。例如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后期的古典柱式形式,中世纪高耸的尖顶等。已往年代的作品和民族记忆中把习惯的形式美法则保存了下来,使它们具有直接体现历史文化含意的形象价值。建筑传统更深刻的内涵在于作者历史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积淀。

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与氛围,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化互为同构关系。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由于源头与走向不同形成了印度、中国(华夏)、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与之相应的建筑又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新文化,提倡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是讲究理性、统一与并富有条理性。文艺复兴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维琴察的文艺复兴后期大师帕拉第奥的代表作圆厅别墅,总体特征是平面方正对称、规整、讲究条理。而中国传统建筑如城市、宫殿、寺庙、宅第等,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例如北京故宫其平面中轴对称、纵深布局,在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中、屋顶的不同等级和台基尺度的变化中,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阔的群体空间,深刻地表达了王权至上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文化的烙印。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其隐藏在建筑表相之后的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它既然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份,那么,它必然具有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和连续性等特性。所以它必然有许多具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继承。比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园林,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且其中反映“顺应自然”、“珍惜生态”,“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手法和形式,确实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符合自然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艺术理论是不谋而合的。至于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创造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如江南水乡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黄土高原的生土窑洞建筑文化和西南山地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珍品。我们认为,否定传统建筑文化,不仅会造成自暴自弃的社会心理,而且也对民族的新的建筑文化的建立不利。

一个建筑给人的形象感觉是通过两个层面去体现的:一个层面是建筑型体和空间虚实的变化,这很重要,是主体结构,但要创造一个感人的建筑形象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建筑的二维设计,包括饰面的色彩、分格、质感等等,它们对建筑形象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只要使体型塑造细部处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和社会效果,而无需更多额外的投资。这一点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实例都做的很好。如巴塞罗那独户住宅砖砌建筑院墙,采用两种不同砌筑方式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再如,帖面砖饰面的分格及色彩的搭配,面砖横贴竖贴的配置变换,不同材质的对比等等,会使人感到丰富、自然和谐。还有玻璃幕墙的出现给建筑外墙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由砖木材料构成的建筑外墙的感受。在无框悬挂式玻璃幕墙中玻璃固定在一个自承重钢结构体系的钩挂体上,玻璃材质的特性及钩挂件的连接点都最大限度地展示在建筑立面上,是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表达。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通过建筑细部来充实建筑形象;用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精心设计的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新的建筑材料的涌现为我们塑造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如果说以前是用砖、木、石的民族建筑,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去塑现代的、民族的建筑文化。这些是古人所没有做过的,靠抄袭、拿来现有的、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做的只有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会与建筑遗产与传统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

追求建筑的文化性,并不等于用过去落后的技术手段重建旧时代的建筑,而是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技术去建造这一历史时期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文化特点的建筑,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得以正确表达和延续。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三

从广义视角来看,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是要根植于所在的区域大环境中,那么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解读。前文提到,地域文化受所在的社会文化自然政治要素影响较大,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者综合作用于传统民居,决定了传统民居的建筑外形与建筑性质。自然要素中的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跨越几个纬度,气候和温度差异较大。在东北三省,建筑体量较大,墙体较厚,给人一种厚实的感觉,这也是由于寒冷的气候所导致的。而在两广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潮湿,很多民居采取将一楼架空的形式,而形成骑楼的建筑景观。

2.2狭义视角下的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解读。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大区域中的小区域小环境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与建筑特色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性相比大区域下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但也是属于文化传承基因的作用范围之内。例如,在云南,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中,虽然都在云南这片大区域当中,但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具有很大差别。传统民居在建造时,要依据其所在的地形地貌,有的在平原上聚居在一起,有的顺应山势而建,有的则是一楼架空临靠河边,有的则是在丘陵地区,种种地势差异对建筑组合形态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传统基因传承下的民居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现代化与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求当今我国传统民居发展的灵感与火花。

3.1化整为零。

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最后综合作用于传统民居体现出来的是建筑形式与建筑特色。这些都是传统设计手法的体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不能固守传统一味不变,也不能完全抛弃以前的形式。在传统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问题上,化整为零是一个有效的整合方法。这种整合方法主要运用于建筑单体。例如在云南石屏古城传统民居商业步行街的改造中,将部分传统民居改造成特色商业步行街。将建筑单体大体量划分为零星小体形,将整条商业街也是进行划分进行分段处理,在各个建筑小体形和分段街道上,根植于当地云南特色传统民居特点,对建筑的门窗开间、小空间形态处理、装饰细件以及街道临街建筑的开间进深等细节空间的处理问题上,将传统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

3.2移植重构。

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空间的处理,有内部空间的营造,也有外部空间的过度。其中空间的组合是建筑设计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在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的时候,过于老旧的传统民居要进行拆除与更替,那么新旧建筑如何协调共存是改造的核心议题。其实新旧建筑共存落实到空间上,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空间之间如何协调组合。在平面组合过程中,要汲取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将传统建筑文化基因体现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设计中,其中根植于传统民居原型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方位秩序、空间序列、组合方式、不同构成单元、对称与非对称等多种组合方法,来进行平面布局的组合重构。可以理解为是在现代设计手法的基础上进行传统设计元素的移植与重构。

3.3借鉴再生。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得以延续和再生。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对传统民居进行多种处理,强调再生是目的,借鉴是形式。为了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脉络和地域特征,需要不仅在形式上借鉴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局部造型和装饰,更是要在内涵上体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而且这种借鉴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复制甚至是抄袭,而是有的选择有的放矢的去运用,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回归,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强调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这样的借鉴再生,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4结语。

传统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留下的产物,传统民居和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元素在建筑中的体现。对待传统民居和所显得建筑文化,我们要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能毫无保留全部继承,也不能不加理解一味全部摒弃。要取之精华,去之糟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化双向整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先峰,冯新刚,牛大刚.传统民居建筑理念、特征及其当代传承问题研究[j].小城镇建设,(12).

[2]陶渊,孙杨栩,唐孝详.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十九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2(06).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四

1引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文化含义极广,仅文化一词而言,世界上就有多种解释的方法。

《辞海》上解释文化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

《大英百科全书》对于文化的解释则是引用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该书中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

“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它是从拉丁文中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项。

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他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文化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宇宙文化、自然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

从微观层面上讲,主要有文学、艺术、绘画、音乐、诗歌、电影、建筑等。

可见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

2文化链浅析。

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一种有机的整合。

探求人类文化进步的丰富形态和基本途径、挖掘人类生存的基本规律一直是研究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有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概念。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宁宇教授指出,“文化链概念是基于世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个系统观念,主张放开视界,将散在各点上的问题联系起来寻求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项共同的规范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晓丽研究员在多年民族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成是一个头尾相接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

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一个文化链条,因此每一个文化环必定与所属的文化链条直接连接;而文化环与文化环之间,有的是直接连接,有的则是间接连接,有的是依次相接,有的可能是几个文化环与一个文化环同时相接,还有的是几个文化环交叉连接在一起。

在一种文化里,不论有多少个文化环,不论文化环以什么形式连接在一起,它们总有相扣之处,形成一个内容交叉而丰富、连接形式多样而紧密的文化链条,而其中每个文化环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意义”。

因此,她认为“文化链是指文化与文化之间(包括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

这些学术思想从现象人类学的角度非常精准地挖掘出文化现象的本质,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状态,对世界范围内各种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的特点、模式也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同时,也有学者从企业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相关概念和思考。

认为文化链是指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行为、制度、物质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全面联系的整体,其目标是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服务。

在《文化链》一书中,作者林竹盛认为:“在一个系统中,通过事物的内在规律,把多种要素连接起来,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前后依存,环环相扣,彼此互动,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增值的连锁关系,称为链”。

这里所说的“文化链”是指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组织发展变革同步的文化创新系统。

它是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和文化创新对发展能力的提升为理论支柱,以构建学习型文化为基础,以学习型文化创建基模为操作思路,完成了一个严谨的架构体系,文化链就是文化创新系统。

魏中俊、包训文从产业开发角度提出了“文化产业链”,提出经济开发区应该在整体优化设计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由于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文化链的理论被人们不断拓展,研究学者对于文化链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本质探求方面,在其它领域也有所延伸。

李华兴、张元隆在《维新志士的心态与变革的文化链》一书中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戊戌维新的心态,对驱动和制约变革的文化链进行了深层思索。

张捷在《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可以形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围绕书法文化的一个文化体系和集群,这就是所谓书法文化链。

另外,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链条的载体,诸如“兰花文化链”、“圣诞文化链”等等。

3建筑文化链浅析。

建筑是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就广义而言,建筑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包含着人类的建筑。

从狭义而言,建筑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建筑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同质性、多元性逐渐被研究学者所重视。

随着建筑文化研究价值的逐渐彰显,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逐渐为人认知,遂兴起研究热潮。

从文化角度对建筑现象进行审视、分析和判断已经成为当代研究建筑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方面的论文、著作逐渐丰富。

同时,相关的会议不断召开。

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建筑与文化”。

此次大会提出的《北京》中写道:“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

一方面,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地区的迅速变化与发展;另一方面,建筑文化和当地的生活方式结合得最为密切。

随着全球各文化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发掘地域文化精华也愈显迫切”。

“全国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

由此可见,建筑文化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非常深厚、也非常迫切的课题。

我们知道,从文化层面而言,有“岭南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种不同的研究,这种地区文化观念势必对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在地区上的差异性的根源之一。

建筑文化现象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层次素质带来的审美标准的高低。

建筑文化链与文化链一样,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文化链的学术观点探求建筑文化的相关特性。

王晓丽研究员曾经指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出是一个头尾相连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其中的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这个文化链条”。

同时,“文化的自生,是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不论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形成什么状态的多链现象,其所有的文化环和文化链均是在自生的前提下,与其他文化环和文化链共同生长的,这就是文化共生的现象解释”。

在相关论文中,王晓丽研究员对于文化环、文化链的阐释生动形象、层次合理、评析精准,根据文化现象的经典阐释去解读建筑文化,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阐释建筑文化的独特内涵。

笔者《建筑文化多元性的本质特征》一文中就引自了《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中“文化现象的解释”的相关观点来阐述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共生性。

在此,我们引申开去,将这种文化链的相关学术思想进一步解释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建筑文化。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民居在我国面广量大。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类型及其特点,除了受到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尽管受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活习俗要求等的限制,但民间匠师在充分利用地形和室内空间、就地取材以及创造朴实的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如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四合院多半按南北向中轴线作纵向排列,一般分前后两部:前有大门,常偏于中轴线东侧,面向院门设有影壁。

由前院经过设在中轴线上的二门――垂花门或屏门到达内院,内院面积较大,正房朝南,有良好的采光。

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温和多雨,因此苏、浙、皖一带民居的屋面与支撑结构较北方住宅轻巧,且出檐较深,房屋朝向多为正南或偏东南,房屋高大且门窗较多,南北敞开,以利通风。

河南西部地处黄土高原,有良好的土质,也有丰富的石材,故常采用土坯或砖石建造封闭式的窑洞。

福建客家土楼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又能联合全楼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土楼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风雨的居所,更是他们深深依恋的精神家园。

广东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也有山区,气候炎热,湿度大,建筑材料十分丰富,民居在平面布置上一般为三合院,正屋中间为厅,左右两侧为卧室,厅前为院子,左右建厢房,厅内靠后墙处设有木阁楼,这种三合院式的住宅,可以发展组成多进的一个大建筑群。

至于少数民族的住宅建筑,更是形态各异。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种建筑文化链是由居民居住方式、建筑样式、建筑制度等组成的有机、系统的整体。

正如文化研究学者指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内部的相互链接表现为两层含义: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链接,其次表现为同一民族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并且相互连接,这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完整内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正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它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内涵。

4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综合发展以及城市建筑学从工程技术性走向社会综合性,则成为必然趋势,这正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

本文力求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建筑文化研究进行完善与补充。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文化链的特性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并不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多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建筑文化的种种现象,探求建筑文化的本源,为建筑文化学的定位寻求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建筑文化置于更加广大的时空当中,必然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这对于探讨建筑文化链与地区差异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域性建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五

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使得人们的生活与思维习惯等不尽相同。而时间观往往与空间观联系密切,对这些各有区别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能让我们更准确的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时空观的产生与变化,以及这种观念下的创造活动应当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建筑的表现形式上又有哪些特点。

2.1中国建筑的时间观。

受农耕文化影响,中国古代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其中便蕴含了中国古人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的时空观念。易经的阴阳五行说,对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看法;道德经中的周而复始,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等观念;儒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时间奔流不息,生命运动不止的观念;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时空观,中国传统建筑完美的体现了时间和空间融合统一的关系。由于人类认识时间缺少一种相应的感官媒介,把时间转换为空间,借助空间表现时间就成了最适合的方式。

2.2中国古建筑思想及展现形式。

中国人富于幻想,并且给中国建筑赋予了绘画的特点,中国人习惯于把建筑环境看成画境,由于着眼点在于画面意境的表达因而忽略了建筑单体的表现和透视效果,而着力于由建筑单体组合而成的群体间的关系和群体间的参差错落感。具有绘画特征的中国建筑,更重视建筑中的空间组合,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感受的空间效果,追求移步换景的效果。中国古建筑还致力于“线的艺术”的表达,无论是建筑单体的轮廓线还是建筑群体的天际线,均与国画中线的勾勒有神似之处。中国人更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以及如何通过建筑的营造去表达这种感受。而且中国人的观念里认为建筑应顺应天时,四方对四时,所以建筑更多的是顺应自然。中国建筑外部空间的魅力在于由整体布局形成的一系列形体与空间的组织与安排,由此按次序将空间的意念传达置身其中的观赏者,而这种意境出现的方式与次序是由融入人的空间感受而缜密安排的。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可以说达到了我国古典建筑布局的巅峰。紫禁城外部空间的营造像一部壮丽的交响乐,有前奏有高潮,空间流畅而又变化丰富。由入口的引导空间直到中心的核心空间,其中有主次有先后高潮有过度,通过开场与封闭,及室内与室外的转折过渡形成空间引导与分隔,扩展与界定。中心的氛围在层次的铺垫与递进中得到强化,使得空间在时间中变换,时间在空间中流淌,人的主观感受十分丰富和富有趣味.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六

世界上的`建筑,这里主要指大型的、属于艺术范畴的公共性建筑,从形式上划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主要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一类主要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前者流行很广,主要包括欧洲、非洲、西亚、中亚和南亚以及南北美洲;后者主要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一下子很难说清楚,因为西方世界并不缺少木头,东亚地区亦不缺少石头.

作者:叶廷芳作者单位:刊名:山花pku英文刊名:mountainflowers年,卷(期):“”(5)分类号:g0关键词: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七

西方时空观念的形成始于对自然现象的理性分析上,认为自然是处于人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宇宙空间对于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没有像东方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拜,在西方的自然观中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强调“神人合一”。与西方文化中注重空间相一致,西方建筑注重表现单体建筑的巨大体量和向上延伸的感觉,以此来体现一种想要接近上帝的渴望和想要征服和改造自然地力量。西方人研究空间,思路是从空间出发最后又回到空间。采用的是逻辑实证的研究方法,在这种空间思维支配下,时间只是物质空间附属的形式而已,绝不可能成为事物自身的一种属性。西方人在建筑构建上具有理性、严谨的特征,认为人的活动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因此在建筑的表达上,只表现特定时刻的建筑,如要把握连续的时空整体和规律,就必须在一个又一个单体时空的行程中去把握。

西方建筑受绝对时空观的影响,建筑中几乎看不到对时间的表达。相对于中国建筑空间“流动”的美,西方建筑给人一种静态的、直观的美。西方古建筑强调建筑单体的体量和造型,从外观看起来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对建筑单体的强调,实际上也是对几何空间的强调。因为与群体建筑相比,单体建筑更容易给人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这也恰恰契合西方人独立、个性的文化基因。西方人重视比例和尺度,强调逻辑性,几何美,比较理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严格按照确定尺寸进行设计。如果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以群体组合、平面铺排取胜,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时间的行进中体现出空间的恢弘,展现出一种流动的美。那么西方古代建筑则在单体空间、造型和向高空凸显见长,建筑形体所呈现出来的凝固的画面感给人一种仿佛时间停滞了的美感.西方古建筑常以高耸庞大而富有韵律感的几何形体展现自身的结构造型美。古希腊神庙、古罗马教堂、斗兽场等都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独特的造型征服世人,是几何空间的典型代表。它可以让人在短时间领略完整而独立的轮廓造型,其内部空间因相对封闭而具有较好的私密感。这种空间呈静止的三维性,人在其中无须到处走动,甚至无须变换视点就能一览无余。

4中西方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

艺术是相通的,而建筑本身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东西方的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鉴赏,从中体会中西方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而比较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行”与“止”。最后的晚餐便是通过一点透视进行构图,使壁画与建筑空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西方建筑带给我们的往往也是这种直观的美,开门见山式的领略建筑整体的个性特征;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人的是永恒的微笑。西方建筑所要表达的也是这种永恒的美。整个画面下以白色作为统领,画面明明是静止的,可观赏者更愿意相信孤舟是动的,水面是活的,老翁是可以钓上鱼的,一切都通过这二维的画面展现了一个连续的画面,也产生了以无化有的意境。清明上河图单以图面去看,长卷式的表达一定不会是准确的透视表达,其所展现的正是赶集的过程。整幅长卷中每一部分都可独立成图,但又连续毫无冲突,如同中国的群体建筑一般,建筑群除了个体的表达外更追求整体的效果。

5结语。

行与止是人的两种最常规的运动状态,建筑的体验往往被称为是思维的体验,即加入了时间的维度。“止”并非是抛弃时间的维度而以三维角度去欣赏建筑,而是通过连续的“止”去表达间断的“行”。如同舞蹈一样,舞蹈的节奏韵律既体现在连续的运动,又表现在舞动后“止”的一刹那。对建筑的欣赏犹如对舞蹈的欣赏,或细腻婉转,或大开大合。场景的变化如同故事的讲述,西方建筑讲究理性、真实,中国建筑讲求故事的婉转动听。西方建筑讲求对每一处细节的表达,中国建筑讲求大藏于小,小藏于无,以小见大,以无现有。中国传统建筑是行走的艺术,西方传统建筑则是凝固的艺术。中国建筑如同煲汤,时间越长味越浓,建筑需要去品,西方建筑如烤肉,直接干练原滋原味。中国建筑由以群体建筑为主,如煲汤过程诸多程序,五味作料,一步一味,一步一品,是通过“行”去品评;西方建筑突出单体之雄伟,正如九分熟的烤牛排,色香味尽显,通过“止”去感受。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八

中欧传统建筑设计在色彩、选材、布局、建筑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些许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成因都可以从中欧两者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

3.1自然成因。

3.1.1自然资源差异。

中式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要材质。为什么古人会选择木作为建筑的主要材质呢?第一,中原地区发达的林木资源便于工匠们就地取材,且远比石材丰富易得;第二,相对石材,木材具有更强的可塑性。第三,木材的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广泛适用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欧洲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结构上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即石质结构。首先,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那里的主要地形为石头山,石头山上很难生长出高而大的树木。其次,相较于木材,石材坚固性更强,易于防守,不怕火攻。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世纪战乱频繁的欧洲,重要的城池都是石质的堡垒。再次,石头冷的调性也迎合了欧洲人崇拜上帝的心理。

3.1.2气候差异。

气候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中欧两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两国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思想,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双方传统建筑的差异。季风气候是东方民族的主要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冲积平原面积较广,便于灌溉,光与水土组合良好,这确保了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稳定有序,造就了古人们自然无为、温顺易养的性格。于是,平和、含蓄的风格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与东方民族相比,古代欧洲地中海气候的冬雨夏干致使土壤贫瘠,水土组合欠协调。海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使人们常要与狂风巨浪斗争。这也遂之造就了欧洲民族爱于拼搏,竞争的性格与“天人二分”的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应到建筑风格上便是极端,突兀的。

3.1.3内陆文明与海洋。

建筑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而精神现象与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造就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时空观,即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身处内陆的东方人在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人们对四季变幻的依赖使自身产生了强烈的“时间意识”。而古希腊地形多变,岛屿众多且互不联续。这种独特的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无形中孕育了欧洲人强烈的“空间意识”。海洋环境的'恶劣使得居民们常要应对自然灾害,使他们的空间布局,地理方位感十分强烈。

3.2文化成因。

3.2.1宗教观念。

中欧两国传统建筑的差异也受着不同宗教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对宗教信仰往往伴随着功利色彩。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采用的多为民间与官式建筑的模式,与封建时期的其他建筑区别不大。这表明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古欧洲,“宗教入世”的观念盛行。重要建筑如“哥特式教堂”座落在城市中,反映着人对上帝的膜拜。“尖峭、高耸、光怪陆离”的装饰风格呈现出意境的空灵。建筑形态的垂直向上,暗示着建筑设计师们对宗教美、崇高美、终极美的歌颂,对天国文化的向往。

3.2.2政治观念。

建筑好比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政治,思想。欣赏中欧传统建筑,要从政治文化的层面去体会与把握。皇权至上、等级森严是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思想传统,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小则是封建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些也同样被反映到建筑上来。我国古代建筑基本维持秩序井然、轴线贯通的布局风格,数千年保持着整齐统一的风格。居民的住宅也会根据其社会等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一户人家的社会地位会由其住宅屋顶的形式、台阶的高低、面积大小可想而知。而欧洲传统政治则呈现出自由民主的风格。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伴随着大面积的广场,城市布局表现出同心放射状。在这种环境下,公民们性格开朗,过着自由的生活。

3.2.3价值取向。

中欧两者的政治观念从根源上影响了公民的价值取向,促使了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形成。简言之,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整体,和谐,欧洲传统建筑注重个体的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人际关系靠血缘来维持,文化自然表现出群体意识。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没有强权,海上贸易的繁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价值,于是表现出个体意识的文化本原。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家族式的四合院在中国传统社会十分盛行。此外,客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备元素。作为会友接客的重要场所,客厅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是“人和”这一理念的重要象征。相反,古欧洲建筑富有意识形态色彩。古代的设计者们利用建筑赞颂时代或暗讽现实。建筑可以创造优美也可以寄寓文化。建筑常被作为一种观念性、内在性的事物。

4中欧文化交融中的中国建筑设计。

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与国外建筑文化发生了比以往更大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当下,文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化问题。然而,建筑与文化存在着血缘般的关系。因此,建筑更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好的建筑既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排斥外来建筑的信息。

4.1国内住宅设计的欧化现象。

如今,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机会史无前例地扩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取舍。然而,全盘西化或单纯本土化的建筑设计已不再适应如今的城市生活。目前,国内居民住宅的欧化趋势正是建筑设计缺乏本土文化的一大表现,同时这也是新一代建筑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建筑师在对过去几十年建筑的思考与批判中,将中欧建筑文化融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例如上海经贸大厦在美国芝加哥som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院共同完成的杰作;在庭院中,西式残墙断柱与中式白桥共存。而如今,国内居民住宅出现了欧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民族文化内核。新一代的建筑设计师应从中欧传统建筑的对比中发掘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开发出一条可以更好的融合中欧建筑风格的道路。

4.2中欧建筑在客观规律中的融合与创新。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建筑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而发展。即使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于建筑设计文化的对比与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将中欧传统建筑文化两者进行对比将有助于国内的建筑工作者们发掘两国文化中优秀与合理的内核,推动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延续发展。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能只是沿袭大多固定的建筑式样,而是应注重对于民族文化更为深层次的思想诠释。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建筑工作者们要用更为包容的胸襟与豁达的心态看待一切外来的建筑文化,正确处理好本民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建筑文化关系。

5结语。

建筑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中欧传统建筑在外观与内涵两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形成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答案。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普及,新技术、新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建筑更多还得依靠设计者的思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文化格调的趋同是值得反思的大问题。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累积多年的民族情感,建筑工作者们应尊重它们并融入自己独创的特色。融合与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大主流,然而盲目的移植或排斥外来文化都是不可取的。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者应正确处理好本民族建筑文化与外来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的优良因子,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作者:马晨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炳和.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之异同[j].当代建筑,2007,(5).。

[2]王丽萍.中西建筑人文主义比较[j].山西建筑,2008,(3).。

[4]李昌勇,张玉潇.论中西建筑美学的视觉差异[j].大家,2011,(14).。

[9]李晓丹.17~18世纪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

[10]袁忠.匠师文化及中西建筑文化心理比较[j].华中建筑,2005,(1).。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九

不仅需要设立法律条文对传统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保护,而且还需要对具备传统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如民俗村落、传统房屋等古老建筑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有助于城市建筑在整体建设与规划过程中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展开保护工作。

3.2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加强管理保护。

在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进程中,需要当地政府与其民间组织的通力配合,进而加强传统建筑的管理保护工作,完善地方的传统建筑保护机制。在地方政府与有关的民间组织的倾力配合之下,为使传统建筑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可对地方区域的房屋改建、城市建设、保护资金等规划方面进行可行性的评估与测定。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对其进行文化传承。建筑师需要摆正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髓,借鉴优秀的建筑经验与范例,争取做到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进行相互融合,在符合现代欣赏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3.4吸取其他国家建筑文化保护的成功经验。

在看到了当今其他国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措施,我们应该在认清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后,参照其他国家的先进、成功的建筑文化保护经验,来丰富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工作。此外,必须要认识到一点,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成功经验的同时,要保留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十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注重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充分发挥传统建筑文化的优势,具体可应用以下策略。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容丰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存在差别,因此,应用传统建筑文化时应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具体应注重以下细节的落实: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师开展设计工作前应多查阅当地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地传统建筑文化内容,找到可运用的文化元素,搞清楚不同文化元素的寓意,如此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风俗的建筑空间。其次,多进行走访调查。为获得设计灵感,设计师应多走访调查,参观当地现存的古代建筑,分析古代建筑应用的设计手法,给人的空间体验,结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要求有针对性的借鉴。最后,找到与现代建筑的契合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建筑师应分析当地现代建筑工程空间设计情况,熟练掌握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找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的契合点,明确需要采用的表现手法,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方式,设计出最佳方案。

4.2做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较多,设计师应加强不同元素内涵的研究,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入到现代建筑空间中,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明确现代建筑设计需求。现代建筑设计中,为保证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恰到好处,设计师应明确现代建筑设计需求,与建设单位做好充分的沟通,了解建筑工程空间要满足的功能,给人的体验等,避免设计的盲目性。其次,构建三维设计模型。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设计软件不断出现,为更好的评估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上的效果,设计师可通过专业的软件,对现代建筑空间进行三维设计,并和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及时改正设计工作的不足。最后,做好设计细节优化。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内容较多,部分细节考虑不到位,可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体验,因此,设计师应做好设计细节的优化,一方面,注重功能的考虑。融入传统建筑文化时,设计师不能顾此失彼,应注重空间功能的考虑,使其符合现代人们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注重现代审美理念的融入。应用传统建筑文化时,正确处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之间的关系,做好现代审美理念的融入。

4.3不断提高空间设计水平。

应用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设计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具体应考虑落实以下内容:首先,做好设计工作总结。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应用传统建筑文化开展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应提高认识,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应做好设计工作总结,明确以往设计工作的不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设计水平,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其次,请教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较多细节的工作,因此,设计师应多与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沟通,交流经验,分析不同地区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技巧,以及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合自身技能水平,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法,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最后,提高现代设计技术应用水平。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市场上出现很多功能强大的设计软件,给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应用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进行不同建筑空间的三维立体设计,通过不同视图,设计师可方便的观察到各个位置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效果,通过外形、位置的变换等,优化相关细节,争取达到良好的感官及使用效果,因此,设计师应做好相关设计软件的理论学习,做到熟练操作,灵活应用相关设计技巧,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5结语。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建筑空间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应用传统建筑文化,可给人以亲切感及美的享受,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因此,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传统建筑设计有着鲜明的理念,其中“天人合一理念”“有与无的辩证理念”是典型代表,在一些古代建筑中多有体现。(2)在传统建筑文化理念指引下,我国传统建筑工程呈现出空间布局对称、和谐、注重风水、空间布局灵活的特点。因此,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应用传统建筑文化时应注重这一特点的把握。(3)为使传统建筑文化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建筑工程空间设计中,应注重应用一些策略,要求设计师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融入、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水平,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良好的融合,促进现代建筑空间功能充分发挥的同时,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空间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十一

众所周知,我国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域的人们,繁衍生息,伴随着社会的发生不断研究与探索,产生很多优秀的文化,其中传统建筑文化是杰出的代表。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复杂的结构、优美的外形,无不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相结合,建设更多蕴涵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建筑工程,是当前业内人士关注与研究的重点。

1.1天人合一理念。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蕴涵的理念中,“天人合一理念”“有与无的辩证理念”较为典型,其中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可理解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国传统古代建筑进行研究,或多或少地可解读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后,蕴涵的“无限”憧憬,这正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人们将天人合一理念应用到建筑中,将“无限”遐想与建筑中有限空间进行融合,创造出一个个气势恢宏的建筑。

1.2有与无的辩证理念。

有与无理念中,“有”表示建筑实体,而“无”表示建筑内、外部空间。研究我国传统建筑不难发现,一些建筑虽进行围合,但却非常注重空间的开放,即,建筑实体的围合为“有”,空间的无限为“无”,两者相互统一。人们在“有”的现实中,追求更高层面上的“无”。

在传统建筑文化理念指引下,传统的建筑工程呈现一些鲜明的特征,其中以下特征在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

2.1凸显对称特点。

对称是传统古代建筑最为鲜明的特点,在很多传统建筑工程的结构或造型上,总能找到平面、直线与点等一些对称元素,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够使人感受到人民的`智慧,以及传统古代建筑遵循的规律。例如,故宫不仅考虑古代礼仪内容,而且建筑以中心对称形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势壮阔的整体美、对称美。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对称”给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带来不小的启示,现代建筑的“对称”随处可见,不仅大气,而且美观。

2.2体现和谐特点。

古代建筑中美的元素无处不在,建筑结构、空间的设计,不仅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符合时代审美观点,而且一些空间使用优美的图案与结构加以装饰。事实上,美是一种“有序”,这种有序即为和谐。从这一点来看,传统建筑工程中无不体现着和谐之美。

2.3体现风水特点。

古代有“风水宝地”之说,即无论建筑的选址还是结构的布置上,倾向于选择“雌雄交合”或“阴阳交合”之处,追求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状态。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研究可看出,建筑布局都能看到信仰“风水”的特点,例如,三合院、四合院布局均为中间平整、虚空,前低后高,坐北朝南。2.4空间布局灵活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群组程序与规律,不同空间的布局,也较为巧妙。例如,建筑内部空间使用屏、罩、门等一些方便拆卸、安装的活动构筑物,可任意划分、随时更改。另外,室内、室外空间过渡的庭院自然受到古人的重视,人们常常在庭院中设置花架、种植花卉、树木、设置假山等,不仅增添生活情趣,而且给人以舒适、安闲、亲切之感。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十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willmeetatthecourtyardgateat7o''clocktomorrowmorninginordertovisitour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

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

中西传统文化论文2范本篇十三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系庞杂,内蕴丰富,它将多种文化类型中的元素巧妙融合起来,形成了自身别具一格的特色,可谓博大精深[1]。首先,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非常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通常重视自然的意识与规律,在人、建筑物、自然、社会中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它不仅重视建筑本身的平面、空间布局,更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与群体秩序[2]。其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讲求以人为本。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秩序感和对称美[2]。

2.1国内传统建筑保护现状。

我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已初显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中,还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建筑设计方面出发,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修葺时机掌握、保护意识尚不足;二是单纯追求样式仿古;三是在维护和修葺传统建筑中滥用现代建筑手法,简单进行勾线、粉刷涂料等,损伤了建筑本身的历史感和艺术风格等等。其次,从政策、组织的宏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能准确地对于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的比重进行判定,经常对商业方面重视程度更高;第二,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系统性制度、法规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三,我国的传统建筑保护工作常常作为一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任务”,缺乏群众层面的自发进行和广泛参与,这导致保护工作很难深入人心,人们的传统建筑保护意识也难以提升。

(1)国外传统建筑保护成果归纳。国外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第一,主要强调国家对于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制度保证,通过立法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第二,强调政府在传统建筑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对政府的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要求其必须向大众提供传统建筑保护方面的相关信息、建议与指导,同时为保护提供一定的资助。第三,更加重视引导民间组织和个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激发民间组织与个人的对建筑文化保护的意识,让民间组织自发地投入到建筑保护中去,让民族保护意识融入个人生活。

(2)国外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工作的启示综上所述,西方,尤其是欧洲在传统建筑文化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国外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中获得众多有益的启示,其中可借鉴的方面主要集中在政策组织层面。首先,对于传统建筑的法规而言,尤其是地方颁布的法规,需要与国家整体的保护法规相结合,构建一个完备的传统建筑保护体系。其次,必须充分重视的是对于保护机构的资金保障。不论是针对地方、组织还是个人,要提高传统文化保护的具体效率和成效,不能离开资金的`保障与支持。最后,对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法规与文件制度必须有操作性。我国各地现在保存较完整的建筑数量及其遗留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国家与地方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法规范围相比较之下,地方性保护法规则更具广泛性与应用性,并且在实际的保护工作当中更注重全局,且能够更加灵活地操作。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外在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工作中,在个人的微观层面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部分,比如注重个人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于民间自发保护组织的支持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