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31:28 页码:10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模板19篇)
2023-11-12 14:31:28    小编:ZTFB

可以梳理思路、提炼核心,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完美的总结应该结合具体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启发和感悟。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摘录,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一

不断发展成熟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大量先进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是以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也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领域之一。工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工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尤其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在某些领域已经追上先进国家的脚步,甚至取得了一定优势。但整体水平的追赶,依然需要漫长的过程和时间。在工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自动化控制是一项不可或缺,也无法规避的关口,自动化控制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电子技术是自动化控制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要推动工业自动化,就必须从发展电子技术着手。

电子技术是在自然科学完善和成熟过程中所形成并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正式确立的。电子技术的正式出现,起源于机械工业发展到极致,人们急需一种新的技术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的时期。电子技术的形成,契合了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当时市场需求,一经出现就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人类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以此为开端,发展诞生出一系列在人类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技术,计算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发明。计算机的出现,是数学和机械的高度融合,它标志着自动化控制得以实现的可能,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短短一百来年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对电子技术的一次突破。电子技术依托电子元器件来实现功能,因而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水平和工艺质量对于电力技术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子技术刚刚出现的时代,由于设备技术水平不高,很多功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在工业领域进行大规模应用。但就是这样,电子技术的优势也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改进,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自动化是电子技术最大的优势和特点。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往往通过智能芯片等设备来实现,如果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十分有利。生产效率是现代化大生产高度重视的一项关键指标。电子技术这个特点,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大量资源被投入到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中。随着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发展,在生产效率之外,加工精度也成为电子技术发挥优势的一项内容。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越来越趋于复杂,加工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产需求,比如最新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已经达到了纳米级别,这种级别的加工精度是人工机械加工所无法企及的,必须依靠电子技术。经由电子技术构成的精密系统对原料进行加工,达到设计的精度标准。电子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突破了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精度瓶颈,将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子技术出现后,工业产品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水平实现了飞跃,发展进程得以加快。

时至今日,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看到电子技术的身影。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生产力有极大促进效用的电子技术受到企业家的广泛青睐,因而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之一。电能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种类,应用范围覆盖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给电子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宽阔的发挥空间。未来,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从电子技术自身所占产业,向相邻产业链逐步扩展,必将遍及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绝大部分。

(2)电子技术是门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许多先进科学技术都有促进作用。其中,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结合程度很深,许多通信领域的难题都依赖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来解决。计算机领域同样如此,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了软件技术以及单片机等远程技术的发展。

(3)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的理论的出现,为电子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必须实现自我突破,在更高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实现占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综上所述,电子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令人期待。

一是在工业工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大量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成为可能。国外先进国家的高水平生产力与其大量应用自动化控制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自动化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结构、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等相配套体系尚未建立,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案,使用相应的电子元器件构件成一个系统,全面覆盖企业生产流程,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有效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在工业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向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个管理节点间信息、指令的有效传递和反馈,从而将企业管理活动纳入有效的控制之中。电子技术在工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使其作用达到最大化。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多应用,并建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就现阶段而言,自动控制、智能化是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现代化事业实现的速度和效果。电子技术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视国内外发展水平的差距,全力以赴推动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技术事业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二

一、教学内容突出“两个重点、三个基础”

1、两个重点。

任何一种逻辑功能都可以设计出一种相应的逻辑电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电路是不可胜数的。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就本课程而言,只要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逻辑电路,也能分析出任何一种给定逻辑电路所具有的逻辑功能即可。因此,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2、三个基础。

为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数字电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强化理解和掌握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二、教学方法实现“三个基于”

2.1基于问题的教学。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打破“以知识为本位,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实例、设疑、示错等方法导入需要讲解的问题,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关键环节则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完成。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最后结合问题系统讲授知识点,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同时,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倍增,学习主动性更强,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搭建出具有记忆功能的电路—触发器。

2.2基于项目的教学。

基于项目的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发现。实施步骤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等六个基本步骤。结合本课程,就是在课程开始阶段,以任务书的形式给学生下发一些与课程内容结合紧密的、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如电子抢答器、数字电子钟、交通灯控制器、出组车计价器等,学生自由选题、自主组合,通过课程的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与教师的交流讨论,利用软件仿真或硬件焊接制作出课题作品,期末提交研究成果和设计报告,并进行专题汇报,研究成果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2.3基于资源的教学。

基于资源的教学是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灵活性和自主性。此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就是说,通过基于资源的教学,学生应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会查找的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学会如何做读书笔记,学会评价信息,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进展,学会反映学习过程和成果。目前,校园网、互联网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资源较多。通过基于资源的教学,学会查找资源、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克服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更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结束语。

为进一步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基础”,探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资源的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理清教学思路,采取“三个基于”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三

摘要:电子技术在当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电子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运用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系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电工基础性课程,它具有有性、应用性、发展性等特点。本门课的理论性很强,也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一直从事电子技术应用教学,现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浅谈一些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

1、针对现有的新教材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新教材结构紧凑,同时与相近学科更加紧密联系,如《电子技术》中,在学习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时,书上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各极电流的形成过程,又从实验上验证了ie=ib+ic即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和,学生还是将信将疑。如果我们以《电工基础》中节点电流定律来分析,我们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再如在计算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时,对于一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vce=vcc-icrc,学起来很难理解,我们换个学习方式进行分析,应用《电工基础》中回路电压定律来解释和学习,我都就信服了。只有不断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总结我们的学习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2、针对目前的学科体系和我们学生自已的现状改善我们的学习方法。《电子技术》目前的学科既呈现多元化,同时又呈现出综合化,而目前我们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好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选学,适当增减、调整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法和进行总结。注意深入浅出,狠抓基础。如在介绍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时,尽量避免介绍三极管内部的载流子运动方向,而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由于基极电流ib的微小变化,使集电极电流ic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利用基极电流ib的很小变化控制了集电极电流ic较大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再如在学习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前,适当地复习物理电学和电工电路方面的知识,我们便能很好地进行分析计算了。在学习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时,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比较难以理解,我想我们学生只要求知道放大器只能对某一范围内的频率信号具有相同的放大作用。而对其它信号可能就不具备放大作用,很自然地理解了通频带的概念。我们中职生学习了解这些也就够了,不必搞的太抽象,否则会严重挫伤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抓基础弄清基本概念,特别是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常用的概念。

弄清基本概念是分析计算的前提,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学会定性分析,务必防止用所谓的严密学习推导掩盖问题的本质。其次要学会进行定量计算,务必防止乱用公式。

2、抓规律,抓典型,抓相互联系是学好《电子技术》有效途径之一。

《电子技术》内容繁杂,总结归纳十分重要,要注意:重要的不是具体的,个别的知识点,不是各种单一电路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彼此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总结我们的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课堂实验也是我们强调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

课堂实验可以帮助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丰富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按照学习和老师的要求,结合实际做好课堂实验,在课堂实验时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并做好总结,把实验放在重要地位。

4、搞好课后练习是巩固和提高重要途径之一,认真完成作。

《电子技术》每章节课后均有习题,并另配有习题册,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题,它对于巩固概念,深入思考,熟练运算,暴露学习中的问题起到一定作用。根据问题的性质对不足地方进行补习,把没有懂的地方弄懂。

5、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是提高《电子技术》学习的必然途径之一。

在课前把内容自学一次,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注重推导过程,掌握双基,把学的知识同种家用电器的原理相结合,写好学习总结和感想,采用这种方法学习《电子技术》成绩会提升的很快。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四

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能很好地展现出新知识与新工艺,能极大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构建模块化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压迫把握好各大模块的特点,根据模块的性质进行知识结构与内容的编排。把大模块分成子模块,子模块又细分成若干小模块进行实施。本文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概念、模块化课程的特点与体系目标,并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说明,探索出基于岗位和能力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为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

电子技术应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生产企业的设备逐渐趋向智能化发展,社会企业在发展中对熟练基础知识与电子设备装配与维护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理论知识,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技能,拥有得软件开发与硬件维护、网络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计算机能力,并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电子技术应的综合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大学生学生所学知识缺乏实用性,缺乏对电子设备的实践操作,电子设备故障分析和维护的能力与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实际要求,因此,部分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另外,很多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牢固,而生产企业对人才实用性要求较高,造成部分大学生的失业现象。由此可见,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合理,缺乏科学的模块构建,不同程度阻碍了我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效果。

很多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都遵循学科体系理论,注重专业的知识性与系统性,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实践环节,对学生传授的只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压缩,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涉猎广但都不够深入,而生产企业需要的是实际应用与动手能力,而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实际培养,使课程体系面向市场,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模块重点,使学生学以致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教育教学和管理分析为依托,科学的分析课程编制与要求,具备合理的教学时数,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能同时适应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课程模块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通用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按照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与职业能力进行设置的,把握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三者的平衡,对每个岗位进行技能探索,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模块的开发,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模块化课程体系内还将大模块分成子模块,子模块又细分成若干小模块进行课程实施。每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根据行业职位需要进行内容设置,实用性较强;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性较强;每个模块有明确的目标,模块之间可以灵活自由组合;更新效率高,能及时反映行业的发展与变化。

电子技术课程模块设计前应对专业职业进行综合分析,将岗位能力标准作为模块标准,按照模块引导学生达到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根据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可分为四大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与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3.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求职方面等创造条件。结合对学生岗位能力与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调查,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有: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计算机系统与维护等。

3.2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模块包括职业技能、技术、能力等方面,主要涉及技术要求的公共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也是专业课程知识的最大平台。是以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为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对其他岗位的胜任能力,因此,专业核心课程课模块也是贯穿学业的连接课程。在该模块的实施中,学生不仅能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还能通过项目课程训练提高自身的岗位技能。

3.3综合实践模块。

实践性教学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关键模块,主要以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脑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质。实践教学模块应占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模块的1/2以上,为学生提高更多的课堂技能实践与社会实践机会,定期进行考核培训与实践,在寒暑假可以利用顶岗实习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3.4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可分为若干专门化岗位与能力模块。不同职业方向的学生只需掌握某个模块的学习与技能训练,达到某个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行模块选择,因此在模块选择上具有可扩充性,力求教学模块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达到知识结构、职业素质、技能结构等方面相统一的要求。

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电子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体系灵活多变,通过不同的模块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消化,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科学而不断更新的课程体系。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五

本文内容:

摘要:近些年,在电子技术工业发展推动下,其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并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衡量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能够使得汽车行驶的成本得到下降,实现汽车的绿色环保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需要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将先分析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探究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化企业逐渐发展的环节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很关键的技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其中包含很多的现代汽车电路运行以及维修等相关技术,同时在现代企业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更加成熟。因此,需要全面认识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合理的运用,以及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产业的更好发展。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建设的关键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层面,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基于此背景下,汽车行业随之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发展也带动着电子导航、定位系统等方面的进步与更新。经过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环节的回顾与总结,一共包含四个阶段。首先,在1950到1970年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起初阶段,其主要围绕的是提高汽车的整体运用效能,以及提高相关汽车电器产品的工作效率。其次,在1980到1990年,这一时期在汽车发动机生产环节中,电子技术逐渐表现出环保、稳定以及具有节能等特征。发动机运用电子技术主要表现在底盘电子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等方面。然后,是1990到20世纪之间,该时期的电子技术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并被普遍运用到汽车发动机其他的附件生产方面。最后,就是从二十世纪初期至今。通过把电子技术恰当的运用到汽车生产的环节中,并没有只限制在发动机与生产附件方面,而是逐渐向机电一体化进行转变,并使超微型磁体和超高效电机给集中控制汽车打好一定的前提。该种方式在电子控制系统以及车载电子装置的调整过程中,逐渐实现成本的恰当有效控制。可以看出,汽车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改进作为以后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与要求。

2.1传感器技术的运用。

伴随着在我国汽车里传感器的使用,使得我国汽车电子能力以及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促进了我国汽车系统功能更加多样化发展。无论是汽车行驶环节,还是汽车发展环节等,传感器技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保证汽车的稳定运行,又能够提升汽车的工作效率。因而,在研发传感器技术的环节中,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开发资金成本不高、具有较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而有效提升传感器技术的运用精度。目前,我国的传感器技术逐渐向系统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面对交通事故的发展,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得交通事故减少。比如光学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发挥警示的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功能。其中被动安全系统只有在交通发生时才发挥效果,比如安全气囊的使用。

2.2节能减耗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中能源消耗量逐渐上升。就汽车领域来说,汽车会排放很多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直接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影响。这时,汽车电子技术在发展环节中,应该提高对节能减耗的研究力度,提高相应的重视,把技术作为辅助,使得汽车行驶环节中能源运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并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损耗。因而,汽车电子技术需要把减耗以及节能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迎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3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也伴随着一些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这时绿色环保尤为重要,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提倡。在发展环境下,给汽车行业发展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朝着绿色环保理念逐渐过渡。针对柴油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展开一系列的研发过程,以及增强电动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创新发展的重视,促进汽车朝着绿色环保方向迈进。其中关于汽车动力燃料的开发也是未来我国汽车发展的关键点。其中汽车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能力,有助于提升汽车运行的经济性能,使得汽车尾气排放下降。当前,我国在汽车领域已产生太阳能的环保汽车,然而由于资金成本以及技术的制约,还没有在卡车以及重型卡车里进行推广使用,并成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其中的发展趋势。

3结语。

总之,在汽车发展过程中,汽车电子技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影响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水平。当前,需要全面认识汽车电子技术的运用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向节能减耗、绿色环保以及传感器技术运用等方向发展,逐渐提高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综合能力,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朱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9):260.

[3]王文晶。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3):53.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六

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中职教学能够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通过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能够推动“互联网+教学”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对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来说,由于理论性很强,如果只是用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无法更好的理解,而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比如更多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比如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学等等,都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应当将此进行深度整合,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

在当前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突出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并进行深度整合,有利于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这主要是由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至关重要,特别是中职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相对不高,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加直接的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有效的理解知识点,特别是能够开展一些互动教学,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学生的兴趣会十分深厚,因而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来说,将信息技术整合其中,能够极大的推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新,这主要是由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接受更多前沿的技术,特别是通过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而为学生未来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对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来说,一定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和策略,推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突破。

一是创新整合理念。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当中开展“互联网+教学”、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首先必须创新整合理念,这有赖于广大教师的认识以及能力素质,特别是通过将二者的整合,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深刻认识到将二者整合,不仅有利于教学创新,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与电工电子技术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必然会更好的创新整合模式。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发展作为重要的整合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面能够实现更大的突破。

二是重点整合资源。对于中职教学来说,中职学校的各类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还是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将有利于推动整合教学的开展,因而一定要重视对相关资源的整合,特别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这将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先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够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这样能够为整合教学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这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与电子课程教师的合作。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利用“大数据”的模式以及“云存储”的模式,建立整合数据库,对于相关的教学资料应当统一资源库,使相关的信息不仅能够通过共建的方式扩大资源量,而且还要通过共享的方式提供教学创新资源。

三是科学设置课程。从总体上来看,中职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基础方面、还是在学习兴趣方面以及在学习能力方面,相对都比较薄弱,要想使二者更有效的进行整合,实现整合教学的目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相关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使其更具有相关性,这样就会使会学生更好的接受两个方面的知识。要高度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因材施教”的思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科学设备相关的课程体系,比如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使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训课程,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的设置一定要循序渐进,同时还要具有相关性,否则就会制约整合教学的开展,甚至出现割裂的现象。

四是优化整合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还要高度重视方法的融合,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还是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都应当进行科学的整合,同时还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探究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整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这将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身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具有整合特点的教学案例,应当多运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整合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要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多媒体本身就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更具有指引性,并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

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战略下,“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在开展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互联网+教学”引入到教学体系中,使其能够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特别是要在创新整合理念、重点整合资源、科学设置课程、优化整合方法四个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推动整合教学取得成效。

[1]单义.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技展望,20xx(08).

[2]曹艳莉.浅析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整合[j].电子制作,20xx(16).

作者:梁勇单位: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七

所谓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成果而研制成功的电子cad通用软件包。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学中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并达到扩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学目标,让高职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依照不同的教学需要无限制地进行各种电路分析实验、验证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如,在传统数字钟实验教学中,如果要把数字钟电路全部接好,要用到集成电路24块,电阻、电容、三极管等20个元件,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来整理,而且在实验中还经常会出现插孔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但是如果利用multisim进行仿真,教师只需要借助一台计算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而且无须担心仪器与元器件的损坏,实验的进行也仅仅需要几十分钟。最后,multisim可以为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提供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给学生提供实验、演示和电路分析。教学实践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演示,可以将教学中的难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内容,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日常的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分析各种电路的特性,与此同时,让高职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电路的调试分析,以加深其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各类电子器件,熟悉电路图的绘制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eda技术所提供的教学软件正好能够帮助教师完成电子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而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首先,eda技术在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比如,在multisim创建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诸如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仿真分析方法等会同时展现给教师和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电子电路的实际运作,其本身也成为了课堂中电路知识的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除此之外,eda电子技术软件中对电路参数的设置、仿真数据图形的处理等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鼠标操作,而且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疑问,教师也可以快速地借助eda技术给学生解惑答疑,由此可见eda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其次,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力的补充了实际硬件实验教学的不足。实验教学是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验教学,高职学生才能更好的巩固电子技术理论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而eda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属于虚拟实验教学,其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其一,在教学中相关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虚拟实验可以有效替代真实硬件实验。比如,在一些教学中由于某些实验设备不足,会使得硬件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这时,教师就是可以借助eda技术中的各类虚拟仪器,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相关电子技术知识。其二,为了开拓学生思路,提高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师可以将硬件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让两种实验在课堂上都发挥其优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中硬件实验教学依然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学生真实的面对电子实验对象进行实际操作可以获得更加直接的经验,而这些是虚拟实验教学中无法获得的。但是,虚拟实验在技术分析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相关知识,有助于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其三,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开展开放式实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器材和实验安全的说明,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提出的实验题目进行实验,不能自己随意更改实验。但是eda技术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且不用担心电子器材或者电子器件的损坏,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eda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电路设计过程的一门技术,其在高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电子技术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为此,在新时期的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eda技术灵活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八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的内容。信息技术在社会实践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也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影响了各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课程上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了。就如当前的电子技术学科来说,在课程上引入一定的信息技术,通过不断的整合,不断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能够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子技术的课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若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电子技术课程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主,用相关的任务驱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实践与运用,让学生不断的提高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显示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对象分析。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其以往习惯的思维定势,发挥出未被发掘的创造性。

2)教学目标的分析。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的实践能力使他们着重关注的,在应用方面我们多多引进信息技术,使目标更容易实现。

3)对学科课程分析。

4)信息技术环境分析。

职业学校有较为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齐全的设备,一些专用的软件广泛使用在教学中,比如电子自动化设计软件。

在电子信息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整合课堂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老师在电子技术课程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注重提升教学效果,并不试试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效果。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到电子技术的课堂中,从而改变原有的较为死板的教学模式,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结构,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学生主讲课。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使用ppt进行讲解,每次课堂上抽取一个小组的某一个成员上台演示,随机抽取,这样做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被抽到的可能性,通过让学生讲课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而且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教师应合理地安排由学生讲解的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师主导课。

“如何既可以抑制零点漂移又使放大倍数不下降呢?”接着引导学生自我解决与发现。

(1)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比如在多媒体课件中介绍工程实际应用和系统电路,并进行仿真演示,运用多媒体优势互补,启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协作学习。

(2)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显得极其重要。在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先建设一个工程背景,再结合实际引出电路,之后将两者对比,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将构思和设计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3)把握好课堂信息输入速度与学生知识接受速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教学呈现出速度快,停留时间缩短,课堂的知识量剧增,课堂效率明显增高,反观这样的速度学生是否可以接受呢,他们有可能难以写笔记,记忆也跟不上,造成知识无法消化的现象,然而协调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教学进度与节奏,给学生反映的时间。

3)网络课堂。

教师可以选择把各种教学资源放在校园网上或者组建的内部qq群以及微信群等,供学生们自我选择,实现知识的下课巩固、资源共享、自主探究。网络课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网络资源不够完善,还并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如何结合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的优点,在两者中找到平衡是广大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少内容多,教学难度较大,将信息技术整合在电子技术的课程中不是易事,不仅需要广大的教师付出努力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作为教师要积极意识到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不可取代性,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勇于突破,改变原有的固定的教學模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有效整合,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做出贡献。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九

学校采用的教材普遍较为滞后,存在着知识陈旧的问题,而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例如教材大多讲解的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模拟电路,而现在大多使用的是集成的数字电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些典型电路上,在典型电路讲解的过程中插入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大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初中繁重的理论性知识学习让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重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电子技术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满堂灌”,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很难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二极管的内部结构时,它的内部“是由一个pn结和两个电极”构成的,但“pn结”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pn结”到底长什么样,具体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性、概念性的知识,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室、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机房代替教室,电脑显示屏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将复杂的知识用课件、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更形象、更立体、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pn结”内部电子和空穴的扩散,“有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集中在p区和n区交界面附近,形成了一个很薄的空间电荷区”,就是pn结。

中职学生结束三年的学习生涯后,有一部分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大学的校门,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直接就业,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辅助实践”的原则尽量减轻理论知识的分量,增加实践动手操作的分量。在实践课上,采取“小课题、小目标”,将课本八个单元的内容分成不同难易程度的课题,分阶段地“逐人过关”。课题中应先确定学习目标,通过任务的引入与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攻克课题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然后提供实习器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由各个小组交流学习,老师总结与巩固。这样,可以直观地使学生看到本课题中理论知识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习过程中教师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中职院校的发展也势在必行。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越来越多实用性的技术人才。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就要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正是实现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从教学改革入手,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做中找出差距及时更正,重新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再重新动手操作,学生学的过程也是融入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的操作,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实操的验证,专业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每个项目设置了多个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这些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一般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行动来实施教学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情境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实践”模块中,项目分成“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与检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的方法”,“用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观察、测试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波形和输出直流电压值”,“能按工艺要求进行电路的装配与调试”,“能排除装配、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4个任务,让学生先了解要制作一个直流电源,不是照着电路图进行机械装配,还要了解其每个部分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任务后,教师可以对任务进行描述:在电子设备中,内部电路都由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在使用时,能向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其中变压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将市电220v电压降到电路所需的交流值,整流电路由半导体二极管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组成,把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变换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电容滤波后送给稳压管组成的并联型稳压电路得到一个平滑的符合负载需要的直流电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情境,再分别列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必须具备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通过此项目训练得到那些收获。这样,学生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带着兴趣学习,为了完成感兴趣的实训项目,而学习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了顺利实现项目,必须按照技能要求来操作,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圆满完成了设置的任务,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达到教学目的。其它的项目情境也是一样,理论是依据设置的实践项目而展开的,实践是依据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而开展的,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遵循够用为原则,相应的设定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践知识以深化为原则。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检验理论、深化理论。因此,在项目制定中,实践教学部分要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延伸,真正体现做中学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只有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一体化教学方式,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来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教学做”一体化是教学改革后实现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以项目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高职毕业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一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现状及研究对策,并主要论述了在实践中采取多途径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方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起到指引作用。

一.以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校的难题。

以往的毕业设计时间选择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6学期),而在这个时间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度过,一部分学生一旦认为岗位适合自己就忙于工作急于表现自己,巩固岗位位置;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岗位不适合自己则忙于在职场上竞争不断地选择新的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也很少有时间查阅资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更不用说定期回学校与指导老师见面沟通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难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为了完成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又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毕业设计只能流于形式,得过且过,走个过场而了事。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设计与学生毕业、就业的矛盾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2.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生的负担。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水平要求不高,重在实践。虽说他们在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是在企业实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即使是选择了题目,也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很无奈;或者有的学生选择了题目后,到网上摘录,将别人的设计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出现了理论不通、知识混淆、逻辑不顺等问题;或者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从理论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元器件选择是否合适、工艺是否合理、能否成为实际电子产品,没有实物得不到证实。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减轻毕业生的心理负担,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3.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老师的心结。

指导毕业设计是高校老师的职责和义务[2],但以往由于学生失控往往使指导老师大伤脑筋。一方面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毕业设计的科学系、规范性、严肃性,还要应付学生从企业带来的种类繁多的各式各类题目,又要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于是多数老师名义上是指导者,实际上变成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者。因此,很多老师只要可能都不愿意接受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这就成了老师心理上的一结。

二.毕业设计设置思路。

(一)毕业设计时间的设置。

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启动时间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第5学期中后段。学生在专业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拟定的若干个毕业设计课题方向中,根据个人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的系统指导下,查阅资料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根据所选题目要求,结合个人实际能力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在指导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员的帮助下先制作成实物,再依据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相关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样学生的毕业设计既有了理论根基,又有自己制作的活生生的实物,就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

毕业设计是整个在校学习环节的总结,是为毕业画上的最后一个句号,因此毕业设计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岗位能力的汇总[3]。在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以行动导向为新的理念,从实际出发确定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由专业教师提出和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1.设置岗位能力提高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在企业实际干过对企业比较了解、或以往带队实习过、或将要带队实习的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业的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实际拟订的各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一部分理论设计雏形的基础上,在实习企业进一步加工、整形,根据本企业实际出发制作成实物,并依据该实物完成毕业设计。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或“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等,再根据文件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由学校或系里统一安排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习的毕业生选择,由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员合作指导。

2.设置改造与创新新电路、新产品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指导参加过各种类型大学生竞赛的老师拟订的各类题目。它是依据往年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题目中提炼出来的。要求学生按比赛要求为基点,结合本专业的主要技能和能力,在完成实际比赛任务的基础上制作实物或完成实际比赛内容,再根据实物和实际比赛内容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曾参加过各种大学生竞赛的毕业生选择。

这样先设置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题目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或爱好选择自己能力范围的具体题目和指导老师,将在毕业设计中不好解决的难题分散开来,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有方向、有目标,指导老师心里有数、指导到位。

三.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保障,我们按照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毕业设计中段检查、毕业设计的验收和公开答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等环节随时跟进管理。

第一,要做好充分合理的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工作日程,规范毕业设计报告书等材料的撰写格式标准,提出本届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毕业设计答辩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拟订毕业设计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审核、筛选,进一步确定适合制作实物的毕业设计课题。第二,开设毕业设计课题宣讲报告课,让每位指导老师介绍拟定的课题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实习等实际情况自由的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第三,学生选择好课题和指导老师后,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根据任务制订出自己的毕业设计进度表和任务书,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针对课题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调研、收集参考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在学生还未顶岗实习前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然后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顶岗实习的企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在这一阶段特别加强组织和检查工作,督促指导老师紧密跟踪学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准备是否充分、接收的任务是否明确、选题是否合适、学生设计工作量是否适当、是否适合学生他本人等。有问题及时解决和调整,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并采用指导老师碰头会、汇报会、阶段总结会等各种形式及时反馈毕业设计实际落实情况和毕业设计完成进度的实际情况。最后收集学生制作的实物、毕业设计报告书、毕业设计答辩ppt等,验收并进行公开答辩。其毕业设计成绩构成为:实物产品满分40分;毕业设计报告书满分40分;公开答辩成绩20分。

四.取得的成效。

以实物制作优化毕业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实物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制作实物过程中,哪怕是很小的实际产品,要经历各式各样的难题。他们要亲自动手制作,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掌握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要成功制作具有革新的创新产品必须要对本产品的工作原理理解的非常透彻、设计的非常准确,同时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这样做出来的毕业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学用结合,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真正符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理念。

与以往的毕业设计比较,这样设置毕业设计,对于指导老师来说达到了心中有数,指导到位,得心应手,可指导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消了心里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经验积累,也为自己撰写论文、申请课题积累了素材,因而愿意接受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题目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打消了对毕业设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其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这样真正体现了以教师或工程技术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改造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4]。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大、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度,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技术储备,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是,更加紧密的与企业挂钩,更多的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提炼出相关职业能力和技能提高方面的题目,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企业实际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拟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题目。二是提高电子产品技术改造的成分,技术革新和创新思维不是一是一招就能产生的,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平日里多积累实用的小电子产品或实际实用的电子产品电路,建立创新改造思路,多在实际生活和企业中积累且提炼成题目。同时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不断地灌输和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改造、革新的改革新思想。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二

中职学校现用的电子技术专业教材过于看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涉及很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编写适合本校和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校本教材,适当删除一些纯理论性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现代工业应用较多的知识,多引入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的介绍。

例如,电子技术的电路部分多数还是以分立元件为主,很少涉及集成电路的知识。现实工业生产中多数以集成电路为主,要求学生明白其外部特性并会使用,其内部的结构及原理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理解非常困难,可以不做要求。所以,中职学校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可以删除或者简化分立元件的内容,适当增加集成电路的现实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在电子技能实训课程中,中职学校还在练习常用元件的整形、安装和焊接,而目前企业几乎都使用波峰焊机或回流焊接自动批量焊接,工作人员只是负责焊接质量检测,对于极少数的大型或者特殊元件才使用人工焊接,而且都是使用恒温烙铁,焊接元件也都以贴片焊接为主。因此,中职学校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应该增加smt表面安装技术和波峰焊、回流焊的相关内容,有效衔接课程内容和岗位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2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行为引导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教学方法由多种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结合而成,主要包括启发教学、小组合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行为引导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学组织者变为引导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相结合,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身体力行地获取知识和技能,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

2.3重视实训环节,以实训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技工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也不感兴趣,但动手操作能力却很强,且积极性高,因此,实训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训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还可以在操作中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为理论学习提供动力。例如,学生在组装功放音响的实训过程中首先要从众多的元器件中,选出所需要的元器件。在这过程学生要对组成功放音响的每个元器件的名称、型号、外形、识别方法、用途等有所了解。色环电阻的读数,电解电容和二极管正负极判断,三极管管脚的识别等知识,在理论学习时学生不感兴趣也学不好,可是在这时候很轻松很主动地就都掌握了。接着焊接完电路板以后还要进行安装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设置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及重要性。而后,在把变压器,直流稳压电源,功放电路,扬声器,led显示器、音频线等元器件焊接安装在一起时,学生对电路的结构、组成以及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等理论上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在学生用着自己做好的功放电路来播放手机里的音乐时那种成就感是技校学生从小到大都比较少有的成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能大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积极性。

总之,对于高职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一直是讨论的热门问题,近年来高职学院的课程改革也越来越多,对于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例的学科,一直以来要求全面的培养,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掌握全方位的职业技能。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子技术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不同应用环境中对电子技术的要求也不相同,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对信号时间和数值上的变化进行的相应处理,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对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基于两项技术的信号处理内容不同,也具有不同的使用优势,为了使两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下主要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详细分析,进行两项技术的优势对比。

电子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电路中,在电路运行中具有放大镜的作用,模拟电子技术就是电子技术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处理的是电路中一些连续的电子信号,处理方法相对简单[1]。使用该项技术的电路被称为模拟电路,由于模拟技术成本相对较低,模拟电路的造价也相对较低,因此现阶段使用范围相对广泛,但更多的是应用于对电路电子信号运输的精准度要求不高的工业领域之中,但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外部环境相对较差、噪音相对较高就会影响信号传播的准确性,使用该项技术常会由于噪音干扰而出现失真的情况,导致传输效果与最初的电子信号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影响人们的使用。

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不同,它是一种相对技术,即借助抽样定理,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从而提高电子信号的精度,保证电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精准性特点。现阶段,数字电子技术使用在数字电视中,使用该项技术能够减少周围环境特别是噪音对信号传输的干扰,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提高电视播放效果,使画面更加清晰[2]。并且使用该项技术在信号加密的过程中,由于数字信号能够使用更加高级的加密系统,因此能够对数字信号传输过程起到保障作用,从而提高数字信号运行的安全性。

信号形式能够对电路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电子技术的选择方式,在模拟电路中,由于信号形式为模拟电子信号,因此在选择电子技术时,通常情况下,都会根据模拟电路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模拟电子技术,并按照模拟电子技术的规范完成电路工程。由于信号形式须使用特定信号技术,因此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更多的选择了数字技术,这时在完成电路工程时,就需要结合电路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确定数字技术的开展方向,从而根据相应的数字电子技术相关规范完成工作。

通过上文对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详细分析,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两项技术的区别,为了保证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能够应用到适宜的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下面通过对比,分析两项技术各有的优势。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一)模拟电子技术相对简单,实施过程相对容易。虽然模拟电子技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该项技术相对简单,能够有效缩短电路工程的完成时间,提高运行效率;(二)原理简单,造价低。由于原理简单,且对模拟电路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模拟电子技术的造价是很大一个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应用市场相对广阔。在以往的电视制作中,大部分使用的电子技术为模拟电子技术,通过实现对造价的控制,从而保证了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三)适用能力强,应用面广。虽然该项技术应用面也十分广,但使用该项技术的传输过程中,信号精准度有所下降,为了使该项技术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使用该项技术时,就要充分考虑到电路对信号精准度的要求,并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完善该项技术的方法。

与模拟电子技术核心内容和采用的方法不同,适用领域和方向也有所差距,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采用开关电路,降低对物理量精确度的要求,只需确定物理量的大致使用范围即可,简化使用流程,提高使用该项技术的方便性;(二)传输数据可靠性高,由于使用该项技术的电路中能够有效抵抗外界环境特别是造成对电路造成的干扰,因此在数字电路中,信号的精准度更高,更有利于信号的传输与储存。现阶段在数字电视中就使用了数字电子技术,与使用模拟电子技术的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画面更加清晰。但同时由于该项技术的原理相对复杂,精准度更高,造成使用该项技术的造价也更高,因此在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对电路的实际要求,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成本资金,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就要合理使用数字电子技术;(三)数字电路能够更好的实现程序控制,有利于进行系列化、集成化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经济收益。四、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加密,由于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使用较为高级的加密系统,因此在处理数字信号时使用的数字技术就具有较强的加密功能,通过保证信号的安全性,提高整体电路传输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同的优势,模拟电子技术的使用更为方便、简单,造价较低,但精准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模拟电子技术更适用于相对低端对误差率要求不高的电路设备中,而数字电子技术则能够有效提高信号的精准度,保证电子电路处于高精度运行状态下,也因此更适用于较为精确的电路设备中。

[1]冀炜,于富尧,常思安,王雨龙,李梦茹。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对比分析[j].通讯世界。20xx(07)。

[2]孙炳。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比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6)。

[3]任志刚。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优势对比[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3)。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四

近些年,在电子技术工业发展推动下,其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并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衡量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能够使得汽车行驶的成本得到下降,实现汽车的绿色环保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需要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将先分析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探究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在现代化企业逐渐发展的环节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很关键的技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其中包含很多的现代汽车电路运行以及维修等相关技术,同时在现代企业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更加成熟。因此,需要全面认识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合理的运用,以及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产业的更好发展。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建设的关键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层面,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基于此背景下,汽车行业随之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发展也带动着电子导航、定位系统等方面的进步与更新。经过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环节的回顾与总结,一共包含四个阶段。首先,在1950到1970年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起初阶段,其主要围绕的是提高汽车的整体运用效能,以及提高相关汽车电器产品的工作效率。其次,在1980到1990年,这一时期在汽车发动机生产环节中,电子技术逐渐表现出环保、稳定以及具有节能等特征。发动机运用电子技术主要表现在底盘电子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等方面。然后,是1990到20世纪之间,该时期的电子技术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并被普遍运用到汽车发动机其他的附件生产方面。最后,就是从二十世纪初期至今。通过把电子技术恰当的运用到汽车生产的环节中,并没有只限制在发动机与生产附件方面,而是逐渐向机电一体化进行转变,并使超微型磁体和超高效电机给集中控制汽车打好一定的前提。该种方式在电子控制系统以及车载电子装置的调整过程中,逐渐实现成本的恰当有效控制。可以看出,汽车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改进作为以后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与要求。

伴随着在我国汽车里传感器的使用,使得我国汽车电子能力以及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促进了我国汽车系统功能更加多样化发展。无论是汽车行驶环节,还是汽车发展环节等,传感器技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保证汽车的稳定运行,又能够提升汽车的工作效率。因而,在研发传感器技术的环节中,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开发资金成本不高、具有较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而有效提升传感器技术的运用精度。目前,我国的传感器技术逐渐向系统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面对交通事故的发展,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得交通事故减少。比如光学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发挥警示的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功能。其中被动安全系统只有在交通发生时才发挥效果,比如安全气囊的使用。

2.1节能减耗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中能源消耗量逐渐上升。就汽车领域来说,汽车会排放很多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直接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影响。这时,汽车电子技术在发展环节中,应该提高对节能减耗的研究力度,提高相应的重视,把技术作为辅助,使得汽车行驶环节中能源运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并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损耗。因而,汽车电子技术需要把减耗以及节能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迎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2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也伴随着一些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这时绿色环保尤为重要,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提倡。在发展环境下,给汽车行业发展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朝着绿色环保理念逐渐过渡。针对柴油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展开一系列的研发过程,以及增强电动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创新发展的重视,促进汽车朝着绿色环保方向迈进。其中关于汽车动力燃料的开发也是未来我国汽车发展的关键点。其中汽车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能力,有助于提升汽车运行的经济性能,使得汽车尾气排放下降。当前,我国在汽车领域已产生太阳能的环保汽车,然而由于资金成本以及技术的制约,还没有在卡车以及重型卡车里进行推广使用,并成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其中的发展趋势。

总之,在汽车发展过程中,汽车电子技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影响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水平。当前,需要全面认识汽车电子技术的运用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向节能减耗、绿色环保以及传感器技术运用等方向发展,逐渐提高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综合能力,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朱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9):260.

[3]王文晶。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3):53。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五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

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

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

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

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不仅改变了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从而更好的步入社会。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六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

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1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1。2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1。3变频器时代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现代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

2。1计算机高效率绿色电源。

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促进了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八十年代,计算机全面采用了开关电源,率先完成计算机电源换代。接着开关电源技术相继进人了电子、电器设备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绿色电脑和绿色电源。绿色电脑泛指对环境无害的个人电脑和相关产品,绿色电源系指与绿色电脑相关的高效省电电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计划规定,桌上型个人电脑或相关的。外围设备,在睡眠状态下的耗电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绿色电脑的要求,提高电源效率是降低电源消耗的根本途径。就目前效率为75%的200瓦开关电源而言,电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2。2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

机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己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高频开关电源(也称为开关型整流器smr)通过mosfet或igbt的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围内,实现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几年,开关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断扩大,单机容量己从48v/12。5a、48v/20a扩大到48v/200a、48v/400a。

因通信设备中所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这样可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

2。3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

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电能(20~30)%。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同时还能起到有效地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

通信电源的二次电源dc/dc变换器已商品化,模块采用高频pwm技术,开关频率在500khz左右,功率密度为5w~20w/in3。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电源模块实现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开关频率和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结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制生产了采用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技术的二次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4不间断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ups)是计算机、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交流市电输入经整流器变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部分能量经逆变器变成交流,经转换开关送到负载。为了在逆变器故障时仍能向负载提供能量,另一路备用电源通过电源转换开关来实现。

现代ups普遍了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功率m0sfet、igbt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电源的噪声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微处理器软硬件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ups的智能化管理,进行远程维护和远程诊断。

目前在线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超小型ups发展也很迅速,已经有0。5kva、lkva、2kva、3kva等多种规格的产品。

2。5变频器电源。

变频器电源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占据的地位日趋重要,已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变频器电源主电路均采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工频电源通过整流器变成固定的直流电压,然后由大功率晶体管或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器,将直流电压逆变成电压、频率可变的交流输出,电源输出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用于驱动交流异步电动机实现无级调速。

国际上400kva以下的变频器电源系列产品已经问世。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东芝公司最先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空调器中。至,其占有率已达到日本家用空调的70%以上。变频空调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国内于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变频空调,引进生产线生产变频空调器,逐渐形成变频空调开发生产热点。预计到左右将形成高潮。变频空调除了变频电源外,还要求有适合于变频调速的压缩机电机。优化控制策略,精选功能组件,是空调变频电源研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6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

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机电源,代表了当今焊机电源的发展方向。由于igbt大容量模块的商用化,这种电源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逆变焊机电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变换的方法。50hz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变成直流,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20khz的高频矩形波,经高频变压器耦合,整流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供电弧使用。

由于焊机电源的工作条件恶劣,频繁的处于短路、燃弧、开路交替变化之中,因此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采用微处理器做为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相关控制器,通过对多参数、多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达到预知系统各种工作状态的目的,进而提前对系统做出调整和处理,解决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可靠性。

国外逆变焊机已可做到额定焊接电流300a,负载持续率60%,全载电压60~75v,电流调节范围5~300a,重量29kg。

2。7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

电压高达50~l59kv,电流达到05a以上,功率可达100kw。

自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采用逆变技术,将市电整流后逆变为3khz左右的中频,然后升压。进入8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迅速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功率晶体管做主开关元件,将电源的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并将干式变压器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高频高压电源,取消了高压变压器油箱,使变压器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国内对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进行了研制,市电经整流变为直流,采用全桥零电流开关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为高频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高压。在电阻负载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达到55kv,电流达到15ma,工作频率为25。6khz。

2。8电力有源滤波器。

传统的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在投运时,将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引起谐波损耗和干扰,同时还出现装置网侧功率因数恶化的现象,即所谓“电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电容滤波时,网侧三次谐波含量可达(70~80)%,网侧功率因数仅有0。5~0。6。

电力有源滤波器是一种能够动态抑制谐波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克服传统lc滤波器的不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谐波抑制手段。滤波器由桥式开关功率变换器和具体控制电路构成。与传统开关电源的区别是:(l)不仅反馈输出电压,还反馈输入平均电流;(2)电流环基准信号为电压环误差信号与全波整流电压取样信号之乘积。

2。9分布式开关电源供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采用小功率模块和大规模控制集成电路作基本部件,利用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组成积木式、智能化的大功率供电电源,从而使强电与弱电紧密结合,降低大功率元器件、大功率装置(集中式)的研制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八十年代初期,对分布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变换器并联技术的研究上。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高频功率变换技术的迅述发展,各种变换器拓扑结构相继出现,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功率元器件技术,使中小功率装置的集成成为可能,从而迅速地推动了分布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研究的展开。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方向已成为国际电力电子学界的研究热点,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分布供电方式具有节能、可靠、高效、经济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大型计算机、通信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系统逐渐采纳,也是超高速型集成电路的低电压电源(3。3v)的最为理想的供电方式。在大功率场合,如电镀、电解电源、电力机车牵引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动机驱动电源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高频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电源系统中,开关电源技术均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大型电解电镀电源,传统的电路非常庞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顿开关电源技术,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极大提高电源利用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在电动汽车和变频传动中,更是离不开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电源改变用电频率,从而达到近于理想的负载匹配和驱动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更是各种大功率开关电源(逆变焊机、通讯电源、高频加热电源、激光器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等)的核心技术。

3。1高频化。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电气产品的变压器、电感和电容的体积重量与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当我们把频率从工频50hz提高到20khz,提高400倍的话,用电设备的体积重量大体下降至工频设计的5~l0%。无论是逆变式整流焊机,还是通讯电源用的开关式整流器,都是基于这一原理。同样,传统“整流行业”的电镀、电解、电加工、充电、浮充电、电力合闸用等各种直流电源也可以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改造,成为“开关变换类电源”,其主要材料可以节约90%或更高,还可节电30%或更多。由于功率电子器件工作频率上限的逐步提高,促使许多原来采用电子管的传统高频设备固态化,带来显著节能、节水、节约材料的经济效益,更可体现技术含量的价值。

3。2模块化。

格、合理的热、电、机械方面的设计,达到优化完美的境地。它类似于微电子中的用户专用集成电路(asic)。只要把控制软件写入该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芯片,再把整个模块固定在相应的散热器上,就构成一台新型的开关电源装置。由此可见,模块化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用方便,缩小整机体积,更重要的是取消传统连线,把寄生参数降到最小,从而把器件承受的电应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外,大功率的开关电源,由于器件容量的限制和增加冗余提高可靠性方面的考虑,一般采用多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并联工作,采用均流技术,所有模块共同分担负载电流,一旦其中某个模块失效,其它模块再平均分担负载电流。这样,不但提高了功率容量,在有限的器件容量的情况下满足了大电流输出的要求,而且通过增加相对整个系统来说功率很小的冗余电源模块,极大的提高系统可靠性,即使万一出现单模块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为修复提供充分的时间。

3。3数字化。

在传统功率电子技术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拟信号来设计和工作的。在六、七十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完全是建立在模拟电路基础上的。但是,现在数字式信号、数字电路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日趋完善成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点:便于计算机处理控制、避免模拟信号的畸变失真、减小杂散信号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便于软件包调试和遥感遥测遥调,也便于自诊断、容错等技术的植入。所以,在八、九十年代,对于各类电路和系统的设计来说,模拟技术还是有用的,特别是:诸如印制版的布图、电磁兼容(emc)问题以及功率因数修正(pfc)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模拟技术的知识,但是对于智能化的开关电源,需要用计算机控制时,数字化技术就离不开了。

3。4绿色化。

电源系统的绿色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显著节电,这意味着发电容量的节约,而发电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节电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这些电源不能(或少)对电网产生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iec555、iec917、iecl000等。事实上,许多功率电子节电设备,往往会变成对电网的污染源:向电网注入严重的高次谐波电流,使总功率因数下降,使电网电压耦合许多毛刺尖峰,甚至出现缺角和畸变。20世纪末,各种有源滤波器和有源补偿器的方案诞生,有了多种修正功率因数的方法。这些为2l世纪批量生产各种绿色开关电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是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的基础。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适于更高开关频率的电路拓扑的不断出现,现代电源技术将在实际需要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在传统的应用技术下,由于功率器件性能的限制而使开关电源的性能受到影响。为了极大发挥各种功率器件的特性,使器件性能对开关电源性能的影响减至最小,新型的电源电路拓扑和新型的控制技术,可使功率开关工作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状态,从而可大大的提高工作频率,提高开关电源工作效率,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总而言之,电力电子及开关电源技术因应用需求不断向前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又会使许多应用产品更新换代,还会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开关电源高频化、模块化、数字化、绿色化等的实现,将标志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实现高效率用电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这几年,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以开关电源技术为核心的通信用开关电源,仅国内有20多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科技人员对其进行开发研究。开关电源代替线性电源和相控电源是大势所趋,因此,同样具有几十亿产值需求的电力操作电源系统的国内市场正在启动,并将很快发展起来。还有其它许多以开关电源技术为核心的专用电源、工业电源正在等待着人们去开发。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七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被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eda技术也不断得到完善,被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尤其是在数字电子技术领域中。eda是进行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的一种最新技术,其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实验过程的精确性、有效的冲击了传统教学实验、促进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时,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教学、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制造等方面。本文将从以上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引言。

eda技术是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之一,由于其广泛的应用而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其广泛的发展前景,从eda的设计流程入手,分析了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优势作用,如大大提高精确度、简化实验过程、降低理解难度、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1]。因此,其应用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制造等领域都有重大突破。

一、eda技术简介。

1.1eda技术概述。

eda全称为电子设计自动化,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eda是逐渐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测试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发展而来的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入了其它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等理念,从而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化设计的一种最新技术。

1.2eda技术流程。

在eda软件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veriloghdl语言编写程序,经过计算机完成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以及仿真等过程,最后选择合适的芯片进行相应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程序下载等工作。

1.3eda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eda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发展电子技术、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技术、化学化工、生物科技、军事技术、医学技术等各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应用技术,几乎运用于所有的学科当中,所以eda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广泛运用。除此之外,eda技术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产品设计以及制造方面中也有广泛涉猎[2]。

二、采用eda技术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优越性。

2.1实验过程的精确性。

由于eda技术是通过在eda软件上编写严谨的程序代码来进行整个设计的实现,高度精确的编译程序、综合优化、布局布线、模拟仿真以及特定的目标芯片,经过逻辑上的地址映射,最终下载到实验板进行清晰的输出显示,所以整个流程基本属于自动化设计。高精度的数字信息反应了高精度的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提高了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形象、深刻、具体,大大减轻了设计者的反复核查工作和劳动强度。

2.2对传统教学实验的促进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要在各高规格芯片仪器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所以对实验成本的投入相对较大。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农村、贫困山区等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没有能力买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所需要的各机械仪器,因此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中科技的发展。然而,随后引进的eda技术却减轻了这一负担,通过eda技术,可以达到很多以前传统实验能够达到的实验要求和目的,同时eda技术的引入简化了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难度。同时,eda技术的引用使得整个实验过程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传统教学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3]。

2.3有利于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数字电子技术是对各种逻辑门电路、信号处理、集成器件的功能以及其应用进行研究的一种功能强大的技术。在信号处理中,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输出的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其操作都是在eda软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现目前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进行探索与创新,所以,eda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电子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三、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3.1教学方面的广泛应用。

现阶段,各高校基本开设了有关eda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此类相关的课程,目的是让此专业的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并进行深入学习,直至将eda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如各种门电路的设计、编码器、译码器、信号控制器、加法器、比较器、寄存器等各器件的设计等等内容,针对这些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开拓创新出新的专业技术。既促进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又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

3.2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在科研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如模拟与仿真、虚拟实验、信号与系统、ppl理论、自动控制等。利用电路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设计与仿真;利用虚拟实验有效开展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利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ppl理论结合多种数学工具完成建模设计与研究等。近几年具有较大发展领域的asic集成电路是以eda技术为基础的科研项目,在研究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探索。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科研方面的研究,对整个科研项目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与促进作用。

3.3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应用。

市场上经销的eda产品设计主要有单片机、芯片群、微处理机、数字信号处理器、信号控制灯、时钟控制信号等,以及彩电、音响、电子玩具等等产品。其制造领域不仅只涉及计算机领域,在产品调试、pcb制作、医学设备、军事领域、航空航天、机械设备等方面都有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不断增加,因与eda技术有关的设计产品及制造行业几乎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其应用广泛。

综上所述,eda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应用技术,根据此属性优势,可加强对周边技术领域的综合性应用,从而让eda技术有更加广阔和更深入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eda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入其它技术进行自动化设计的最新技术,自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研究发现,将eda技术融入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能大幅度提高实验过程的精准性与高效性,简化实验繁琐步骤,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同时,改进传统教学实验方法、促进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这就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创新式地基础教学、高科技的科研成果、高质的服务产品等。因此,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运用至关重要。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八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应用电子专业相关的主要知识与内容,并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专业技能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同时还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只有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具备了以上的主要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满足企业对广大人才的需求。构建一个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较好的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实现培养方案,就要按照专业设置,开展核心技能课程,与其他相关联的拓展性课程。然后要充分的依托合作企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也与教学相结合,实现产学研的完美结合。以实际的工作实践岗位为依托,按照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为主要的教学指引,结合具体的培养模式,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做学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当前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模式主要采取“3+2+1”的模式,3主要是指前三个学期,为[]学生安排通用的教育平台与专业性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基础性专业知识。为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体系,同时为提升学生发展能力奠定基础。2是指之后的两个学期,为学生安排专业的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胜任力。1是指最后的一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深化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养成很好的职业素养。

当前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模式的学校大都开始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高职院校应当紧紧的依靠社会的主要力量,与行业、企业相互结合,通过与校外大型的电子、通讯制造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生产现场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走出一条具有明显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为高职教育更好的开展提供帮助。

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挂牌建立一个稳定的,具有长久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来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基地。企业对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毕业生的就业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学校教师也应当对于合作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以便于双方双赢效果的实现。

2、在实训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

首先,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相关领导及校方领导成立一个专门的专业管理委员会,为整个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提供支持。只有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锻炼的过程中也会得到专业知识教育。授课的主要内容要以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为主,实现实习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企业还应当发布一些课题给合作院校,由参加实习学生展开研究。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首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采取实习现场的教学,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学成本和办学成本。同时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实和完善了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使得学校获得了更好的声誉。

(1)要充分体现专业建设和教学特色。

对于专业建设,要严格的按照应用电子专业专业课程的特征,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主旨与办学方向,以服务作为主要的宗旨,并且以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为主要的导向,结合学校地域特色,找准电子专业在当地地域经济发展当中的位置,加大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且针对当地的需求,积极的进行改进,坚持面向市场的第一需求。培养出能够有效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在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势在必行。同时也要坚持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从加强专业设置的方向入手,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工作机会。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更要实施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就业与创业,允许学生针对自身的兴趣选择更合适学生的课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为社会培养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进行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高职人员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的转变发展思路,从更新教学指导思想入手,更新自身的观念,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向能力本位思想转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当中,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体现电子技术行业特点的综合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与合作企业相合作的主要模式,实现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对于实习期间的学生要进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专业技术为主要的目标,进行综合的评价。

3、注意双方合作细节。

首先,要注意校企合作的双向性,要避免任何一方的单向努力。因为校企合作只有通过双向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双方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那么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双赢,也就不会有较为持久的合作。其次,学校要积极的参与合作院校的科研项目,这样一来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利于巩固双方的合作。

在当前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电子技术专业要充分的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专业的特征,积极的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双方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双方的双赢。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篇十九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开展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结合我校当前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新形势下的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项教学研究与探索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新形势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是当前本科高校工科专业电信、通信、微电、电器及自控等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电子的特性和行为,以及电子元器件的构造及实现原理。我国当前的电子技术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普遍偏重基本理论,实验中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特点。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开展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该项研究能够有效优化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有助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力求使我校的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达到在同类院校中的先进地位。

电子学技术自1883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不停息地开拓和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国内外各工科类高校相继开设,现代的电子学也已发展成为当代最引人注目的专业和学科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朝着加速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在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引发了教育教学技术的重大革命,在新形势下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外欧美电子技术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为基础和宽泛,覆盖面广,交叉性强。美国知名高校教学通常采用分析与设计相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常在每个知识单元和作业中都设有分析和设计题目,在实验中设有设计性问题。以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为例,在其课程中没有单纯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命名电子学课程,而是将其交叉融合在相关课程中。其课程内容通常覆盖了国内多门课程。当前国内的电子技术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课程的规范性、理论性和系统性,造成了课堂教学中重点强调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定义的验证和推导过程,实验教学中主要通过一定的验证性实验巩固所学内容,忽略了课程的应用范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电子技术课程分为模拟电子技术[1]与数字电子技术[2]两大模块讲授,各模块现已分别形成较完整与封闭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也逐渐被淡化。该教学模式因其存在各门课的串行性和各个知识点的碎片性,造成了教师讲授的越来越多,学生学会得越来越少的情况。此问题的出现对国内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针对此问题相继开展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新形势下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该项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新形势下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开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多维度现代化优化,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多方位优化辅助措施。旨在形成电子技术课程及各课程实验组成的电子学系列课程优质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取完整系统的电子技术知识,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突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旨在打破传统的碎片式知识点获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保证知识获取的完整性和联系性,我校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国家新标准进行修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3],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在教学中增加新器件的学习,在实验中增加设计型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系统、更先进的电子技术知识与方法,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新更完整。开设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开发性实验,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申报及开发实验室等方法给学生自己锻炼的机会,尽可能地让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积极地思考、探索和交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学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维度现代化优化方法。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将慕课“mocc”、微课程、“map”图、小班教学的多种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因“趣”而学,因“用”而“学”,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在电子技术课程中仅仅依靠数字多媒体进行教学,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致使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电子技术课程中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思考过程,基于以上问题,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电子技术中较复杂难画的电路图多用多媒体给出,而其中基本公式和原理的推导和分析则采用板书的方式来表达,使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更便于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中的难点与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慕课“mocc”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近涌现出来的在线课程,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由于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存在部分同学理解较为困难的问题,我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让学生在课下用慕课和微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掌握。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校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绘制了“map”图。通过参考北京邮电大学绘制的电类课程的树形图,我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师自己绘制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知识点树形图,将教学中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及其相关联系用树形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课程要讲授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map”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把握,有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同时,我校为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开展了小班教学实验,每次教学人数20,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同学讨论的方式。教师给出一个具体问题,比如我们在数字电子技术中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病房呼叫系统,让学生现场思考,讨论方案,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增加学生课题的参与度,并在讨论后用multisim将具体问题实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学生能力培养上的改革。在学生能力培养上采用多方位辅助优化措施培养学生能力,采用布置mocc、微课程作业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能力,学生对完成mocc和微课程作业具有很高的积极性,该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前公布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验前通过查资料、定方案等环节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提高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度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下时间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电子设计各类竞赛,委派专业老师进行长期指导,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投入到研究学习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长期的培养下,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电子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本文对新形势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协调统一的知识体系,凝练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叶青,张卫平,等.电子技术骨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