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05:27 页码:12
最新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实用12篇)
2023-11-19 02:05:27    小编:ZTFB

系统总结在写总结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变换句式,增加语言的变化和表达的层次。希望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样本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方向。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一

拈起一片春后的落花,采下一片夏后的残荷,于是眼前黄叶滚滚天上来,怎耐也漂不尽我心中愁苦千百载!

本是无风,却是异常阴冷寒冽,干燥的空气中,电火花四起,一切蝉鸣蛙唱皆归宁静,就连常现的雉鸟也隐了踪迹,偌大的世界,便在那片黄昏的灯韵下忽隐忽现!

发丝轻扬,风来了,毫无预兆,便见那树杆上的一簇黄叶努力抗拒,但身姿轻盈的她们哪里受得了风儿的那般鼓动,三下两下使舞姿翩翩。那留恋世间的蒲公英也似耐不住寂寞,跟着席翩翩起舞的枯叶也开始飘飘然,不由自主地便舞起了空中芭蕾。飘啊飘啊,淡淡的,我看见了天边的几缕祥云,偶尔也见几只南飞的大雁凄苦地鸣叫着,这是一离别的季节。行走于这一片枯黄之间,就连这日光也变得慵懒,柔柔弱弱地打照在脸上,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调皮的孩子,哦,原来他也在感叹,感叹这份悲凉!

我说怎么见不到鸟儿的身影呢,原来是都回到家中,保卫起自己的家园哩,但见那高高的落光叶子的树上,立着一只浑身亮黑羽毛的鸟儿,无疑让我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景。当然,现在的我立于山顶,自然是见不到人家的,但那冒着轻烟的穿行于石缝间的流水,却是比小桥流水更有风韵,更具激情。鱼儿浅翔,是怕撕坏那一片纱吧,而潭底的石头上,还残留着未曾腐败的鱼儿来讨统它们的生活,但它们却显得大度极了,慢慢地,慢慢地移向另一处僻静。再观一旁,是满地枯草,它们仿似喝醉了,那摇摇摆摆的样子与那醉汉无差一二。他们这是难得的兴致,这是他们对简短却不失活力的生命的庆祝,这是他们对那匆匆却不乏唯美的生命的呕歌。我浅浅地鞠上一躬,仅是被那春天还生的坚强的草儿们所折服!

氤氲的雾气不知是从何处开始升腾,只知现在是一片白色朦胧,幽幽的秋菊的芬芳,也随着雾气晕开来。于是我便触着这一片冰凉,嗅着沉醉的花香,追行着那无人发掘的宁静的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二

前年暑假,我和爱人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道一路行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作家村的竹林。作家村位于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内,这里翠竹掩映,竹香四溢,空气清新,阳光从竹林顶间的缝隙里洒落下来,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一种远离喧嚣都市,返璞归真融入自然的快感油然而生。极目望去,翠竹丛生,枝繁叶茂,烟波浩渺,竹浪翻涌,视线豁然开朗,心境顿时悠远。环顾四周,逶迤的群山到处绿波叠起,嫩绿、翠绿、黛绿,层层推进。吮吸着竹的芳香,品味着竹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面对迷人的风景,我快速拿出手机拍照。“咔嚓”“咔嚓”拍摄下了山坡的这片竹林。枝叶繁茂,清新翠绿,青澜似海。阵风吹拂,连连竹叶,似少女摆着的青纱舞幔倒映河水之中,又似漂洗的墨绿帷帐,随波飘荡。这飘逸唯美的景致,令我痴迷沉醉。置身这青绿的时空,迷失的双眼饱受着绿意清新的缠绕,包裹起那五光十色刺激后的迟钝视觉。轻柔绵长的清风中偶有劲风挤入,使得竹枝上端不时轻盈的摇逸,并着青叶的妖柔舞动,演奏出悠扬的沙沙韵律。沉静于这风起竹舞的沙沙之乐,让凡尘撩乱的心境,融入舒缓悠扬的梵音之中。轻风中调和着竹叶的淡淡清香,深吸一口清新扑鼻。思绪随着镜头的转动在飞扬:大自然赐予的这片竹林,以千年不变的姿态,演绎着千古风情。在这里忘却了凡事尘嚣,只留下青绿幽幽;在这里遗忘了时光的存在,只留下静怡的时空。

你看,它们脚踩沟沟壑壑的荒山野岭,甚至是石隙岩缝,植根于一片片十分贫瘠的土壤。但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快乐而顽强地默默生长。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磨炼,始终“咬定青山”,无怨无悔,相互依恋。我曾拍摄过富贵的牡丹、孤傲的菊花、娇艳的桃花、洒脱的兰花;我也曾读过不少文人墨客赞美松树精神,梅花情操,荷花气节,垂柳风韵的诗文,但清淡高雅的竹子与众不同,始终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小时候喜欢竹林四季的青绿。常到外婆家后山的竹林,去踩踩踢踢那松软的落叶,去帮助新竹剥去欲遮还羞的外衣,还想爬上竹杆看世界,却从未成功。曾玩竹、后赏竹、近喜竹,而今身临其境又幻想:在这幽幽竹林深处,建一竹舍,制一应竹具,游竹筏于碧波之上。竹,其型直韧,可弯折制物;其性清凉,可怡凉散热。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竹文化。筷子,农耕文明产生的食具。竹简,古代用以记录事件的载体,传承着浑厚悠久的古老文明。竹笛,用细竹做的吹奏乐器,笛声清脆悠扬,让听者神清气爽。还有那清凉散气的竹席,那江枫渔火的竹筏等等。皆以自然为和而生,以人“仁”为本而制。凝神专注竹林,一个一个的竹节,节节高升;一根一根的竹竿,根根挺拔;细细长长的竹叶,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郁郁葱葱,临风起舞;弯弯新竹,像柔情似水的少女,依偎着苍翠挺拔的老竹。竹,那份摇韧的芊华,那份悠扬的神韵让我换发青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诗词歌赋于竹韵之上,如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恰是竹之清、雅、孤、傲。竹之神韵,既无冬梅之赤艳傲雪,又无兰花般芊姿娇芳,也无秋菊之临霜金艳。此君只有那清风明月间的高风亮节,碧玉温润般的清新儒雅。还有“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风与蝶。”赞美了竹子朴实无华,清淡高雅的气质。这些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韧不屈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亭亭玉立的竹子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一身。先贤们爱竹、珍竹、迷竹,进而颂竹、画竹、写竹,把竹子誉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一道美称为四君子。人们不仅喜欢竹子的外形,更爱竹子的内涵,由此产生了竹文化。

太阳快落山了。爱人催促回家,我回转身来,落日的余晖正映照在竹林中,极目远眺,苍茫的翠竹与蓝天白云亲密。恍惚之间,一层层竹浪变成了一首首无字的诗,一曲曲奇妙的歌,一幅幅斑斓的画。而一片片摇曳的竹叶,又显得万般温柔。这时候,我心里豁然一亮:千百年来,为什么画家画竹、文人写竹,人们还总爱在房前屋后栽竹。这既是竹子的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也是竹子的独特品格给人以启迪。更重要的是竹子从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长河中,滋生出来的文化意韵,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民俗的意象,“竹报平安”是吉祥平安的象征。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三

二零一六年农历八月十六,父亲带着我们一起回到他的老家,和大姑一家叙旧。席间大家相谈甚欢,觥筹交错,不知不觉,已经入夜,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启程回家。

晚上八点多,我们驱车行驶在山间土路上。道路仅有一车余宽,山里黑得早,夜深如墨,薄弱的车灯打在前方不远处,便兀地被黑夜隐没。道路一边是高耸的崖壁,一边是一人多高的野草。途径一处时,左前方突然出现三个人站立在路边,手上也没打手电,车灯一晃,强烈的灯光把他们打得惨白,着实把我吓一大跳。

我们的车在山间穿行,开到一处转弯时,两座山峰间,突然出现一轮硕大的明月,还未及仔细欣赏,车又一陡转弯,此后行使好长一段时间,却只见得天上空空如也。我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但又不死心,想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几天天气晴好,是赏月佳期,便一边开车一边留意着天上的变化。

这样开了大约二十分钟,待道路平直时,开先看到的那轮明月豁然出现了。我立即停车,关闭车灯,叫起车里的人下来赏月。

巨大的天幕万里无云,青黑色连绵的峰峦左右延展开去,她就挂在右前方的天峦之间,圆满、硕大、亲近,温暖的月辉把天地照得逐渐清晰。这样的景色,淡墨灵动,简洁写意,恰是极好地映现了国画的唯美意境。

今晚的月色真真的迷人。城市的灯光早已经把天上的风景抹杀得干净,想赏到这样的月景,莫怕也只有在这样空寂的山间夜晚。我和父亲拿起手机对着明月拍摄,连拍几张,拍出的比不上看到景色的`十分之一,我们只得作罢,只恨没把单反带上。我又想着,先前路边那三个人定是熟悉山路,今晚的月光明亮,即使不打手电,道路也约莫看得清楚的。

我们邀月顺着山势继续前行,月亮不再躲藏,眼见着她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忽而正前方,一路与我们相伴。夜越来越深,我看着她,心里却踏实欢喜起来。

又过了一会,一大片薄如蝉纱的云缓缓飘来,恰恰地把她掩映其中,呈现出一幅“祥云掩月”的剪影景致。也许是今晚赏月的人儿太多,她不好意思地躲在蝉纱之后娇羞倩兮,而她夺目的清辉又把蝉纱照得透明净亮。余下的路程,不复枯燥,便是这样的诗情画意。

古往今来,年年月月,这样的月色未曾改变。这样的景色对于深居山里的人也许是看得稀松平常了,并不会有我们这样强烈的赞叹和感慨。而我们久居城里,这样的景色对于我们而言却逐渐变得稀奇珍贵。未曾刻意去赏月景,却无意邂逅圆月满天,天地寂静,印象至深,感思良多。

前方的灯光越来越亮,道路越来越平坦,我知道离城里越来越近了。抬头看看天上的那轮月亮,仍然圆润明亮,含笑相随。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清亮的月辉与城市的霓虹交相辉映,自然相融。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四

滴着翠,溢着绿,含着思。

从海边,从旷野,奔涌而来。

不问归路,莫辩对错。

无声的对白,在叶尖。

在尘埃,在根须里交织,神会。

/

远方,是你青春的跫音。

在阳光中靓丽。

在雨露中朦胧。

在脑海中氤氲。

爱,无需注解,只一个眼神。

便是花开,便是鸟鸣。

/

爱,它是空气中流动的音符。

雪域中,它是怒放的雪莲。

在江南,它是二十四桥的倩影。

在灞桥,它是十里春风婀娜柳。

在清幽而又多愁的竹林里。

它就是马克西姆的钢琴曲。

/

一遍,又一遍,单曲循环。

舒缓着把酒言欢的城南旧事。

悲怆着月落乌啼的凄凉。

囚禁的灵魂,在大海深处。

闪烁着翡翠的光泽。

却忧伤着相同的.蓝。

/

呐喊,是血色的黄昏。

泣着血,沾着绚烂的霞光。

至于那痛彻骨髓的领悟。

是泉水叮咚。

愉悦着朗月清风和离离青草。

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

我望着你飘逸的长发。

青了,白了,恍若隔世的相逢。

又如今世的离殇。

诗意的灵感,明了,又灭了。

一如星辰惬意的嬗笑。

在深邃中诞生,在孤单中落寞。

/

我伸出手指。

抓不着一滴清露。

它光溜溜,滑润润。

一如梦中你冰冷的芊芊小手。

在空中瞬间滑落,,,,,,

花瓣儿似的飞呀,飞呀,飞,,,

/

那白的蓝,蓝的白。

交互印染,相映成画。

恰似你泼墨的写意。

美丽,忧伤,而又琢磨不透。

这可否是你。

远离这个纷扰尘世的缘由。

/

我湿了,我潮了。

一泓相思的泉在心海汪洋。

万籁俱寂的夜,只有雨。

滴嗒着你空灵灵的世界。

不臆想的明净在汩汩的流动。

销了憧憬人的魂。

/

我醉了,你睡了。

只有那风在低吟,草在含首。

朦胧的夜色。

一颗流浪的心在林荫里穿梭。

不必问,我是谁。

也不必问,你又是谁,,,,,,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五

竹林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永登县境内,祁连山北麓东端,东经102度36分-102度45分,北纬36度38分-36度42分之间,面积33.61平方公里,海拔2100-3500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高山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境。区内有植物61科85属109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余种,鸟类4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白臀鹿、马麝、猞猁及蓝马鸡、斑尾榛鸡、血雉、苍鹰、雀鹰、松雀鹰等。

目录简介相临景点简介。

位于甘肃省永登县境内,祁连山北麓东端,东经102度36分-102度45分,北纬36度38分-36度42分之间,面积33.61平方公里,海拔2100-3500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高山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境。区内有植物61科85属109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余种,鸟类4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白臀鹿、马麝、猞猁及蓝马鸡、斑尾榛鸡、血雉、苍鹰、雀鹰、松雀鹰等。

相临景点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六

最能静下心的地方,还是在竹林里。

清晨,晨露在竹上,使那绿拥有了生命,翠绿。竹的绿,是闪烁着光芒的翠色,能够翠到心底的绿,只有竹能做到。

漫步竹林,脚下踩的是微湿柔软的土地,上面覆盖着枯黄的竹叶。那些叶,失去了水分,变得十分干燥。仔细找一找,还是可以再那一大片残残缺缺的干竹叶里,找到一两片完整的。拾起,隐隐约约的能看到竹茎。枯黄的叶面,细细的叶茎,近似于透明。踩在这些竹叶上,叶子吱吱的响,悦耳动听极了。

仰头,看着那些密密的竹叶,遮住了阳光,零零碎碎的光从叶与叶之间的间隙里透出来,在地上印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光斑。在竹林里,永远不会有盛夏,永远是那么凉爽,那么舒适。那竹叶,遮住了阳光,遮住了烦躁。

盯着一竹,我看的出了神。那根竹的根部,已经泛黄,可是竹身,却依旧那样直。它依旧傲立。我想,就算是被人砍下,它依旧是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倒下。多么骄傲的竹!

远处,总有笛声在回荡。不知名的曲,却牵动着心。

一步一步,恍然中,已出了竹林。猛然,强烈的光线使我眼前一片漆黑。适应之后,我回首,那静心的地方,千万根竹傲立着,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着。

那一大片翠色,我心如止水的颜色。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七

春天,我披阅一山清凉的绿色,驻足在你的身旁,再也不愿意迈开前行的脚步。

这一溪清水,是从前方云烟缭绕的山峦间悠悠而来的。她窈窕的身段在雾掩林遮之中,柔曼着飘逸的舞姿,让山上的桃花为之两靥粉红,让林间的小鸟为之啼声脆鸣。她轻轻灵灵的水波更让怀春的山谷平添妩媚的风情。

谁都想象不出这溪流温婉的样子是多么可爱。她依偎在青岩璞石的怀抱,如一首婉约的词令,在平平仄仄之间低吟浅唱。那环佩叮当的声音,使我仿佛聆听到一枚枚绿色的种子纷沓着清脆的足音,穿过花儿灿烂的笑声,陪伴着蝶儿翩跹的舞蹈,生动了山谷柔软而宁静的情怀。清泠激石,玉溅珠碎,我一颗多情的心迷离在一溪古朴秀丽、清韵流碧的典雅里了。

很难找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溪水的明净,那一溪清澈潋滟的流泉,简直就是山妹的眼波,蓝宝石般的明净里容不得半点尘埃。我想象不出是什么东西把这溪流净化得如此透亮晶莹。也许,在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在山谷的最深处,有一原始的泉源,那里生长着纯净的种子,沐浴着日月星辰的光泽,在山林幽静宁谧的熏陶中,才得以让这泉水出落得如此清丽脱俗。因此,我在想,山谷孕育了溪流清纯的生命,而溪流又孕育了自然的生命,而我是否也是这溪流中的一个生命呢?如果是,我的生命里又有几朵浪花不染尘丝呢?掬一捧清凉的水花,洗去满面风尘,也期望洗去心上的浮尘。

站在溪水开花的地方,看山岩嶙峋处,溪帘垂瀑如玉,在崖脚汇聚成一潭碧绿,让人在望不见底的深邃里捉摸不透它的底蕴。潭水深蕴的内涵,一如围住着一潭清幽的山岩,风蚀班驳的痕迹里,没有人能够说出它的年龄,只是从那层层叠叠的灰白色的页片,可以想象出它生命的久远;从页岩深浅不一的颜色上,可以推知这溪流以前的水势之大,潭水的深度之高。这是一个汇聚生命的潭,不仅沉淀着沧桑的岁月,也积蓄着自然与人类厚重的'情感。阳光蓝天白云,丛林野花小草,倒影在水的柔波里,那是潭水亮丽的色彩;山坡上牛羊的欢叫,丛林中小鸟的啼鸣;山妹子清纯的歌声,村庄春夏秋冬的脚步声,则是融进溪水的最纯朴的语言,在浪花跌宕的回声中让生命多了质感。

俯身溪边,亲吻石上清泉激起的浪花,聆听干净的岩涯间汩汩流淌的水音,思想里便会浮出一些走远了的清清淡淡的日子,还有一些脚步走出山谷的声音。那些过往的事情如溪水开花的声音,再一次从我心头走过,那久违了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情感和着潭水深邃的幽静,便凝成了一支春天的山歌,向山外荡去。

秋沟,是溪流灵秀的温床,而泉水是秋沟柔情的血脉。也许正是因了这溪水的灵秀、清澈、宁静和深邃,秋沟才漂亮了一个个水灵、俊俏的妹子,才壮实了一个个憨厚朴实的后生,才使得这一方语言如流泉纯朴,似的这一方人情真诚厚实,这一方山水充满了神韵和活力。

在春天,走进秋沟,让眼睛去与一溪清澈、纯真交流,让灵魂去与一溪朴实、厚重成为朋友。

【春到桃花岭】。

桃花灿烂了七彩人生,丰富的想像,让人回味无穷,将一种美融入了我们的生命,让思想在自然中涤荡美丽的文字,学习了。七桃总在三月的某个时间如期而至,如一团团绚丽的云霞,给山沟坡岭披上粉红色的外衣,此时的桃花岭就如一个娇艳怒放、青春饱满的妹子,散发着山野特有的清新怡人的气息。

没有谁能够躲得过摄人神魂的美丽,没有谁能够拒绝一场花事给春天带来的媚惑。桃花岭就这样幸福地躺在花的怀抱中,享受游人如醉的目光,做着美丽的春梦。

七桃开了,火一样燃烧着整个山岭的襟怀,那飞腾的火焰如起伏的赤龙,在一道道山岭间奔腾。花色如潮,流溢着夺目的光彩,喧闹了寂静了一个冬天的山谷。

以大山的脊背做笺,以蓝天阳光作笔,桃花以生动的墨彩鲜活了一个春天最初的语言。那象形文字里的线条在大自然的锦绣里游弋着最具品味的词句,散落在桃花四溢的芬芳中。一瓣瓣,一朵朵,一枝枝,一树树、一簇簇,散开了,是一首秀丽的小诗,聚拢了是一幅绚烂的画章。

在诗画交织的花色中行走,生命的元素便注进了一份光亮的色彩。那色彩是新生的,原始的,如村姑明媚的笑脸,处处洋溢着青春奔放的活力,充满了诱惑的气息。

牡丹是富贵的花朵,让人想起高贵;水仙是优雅的花朵,让人感受恬静;玫瑰是奔放的花朵,让人享受热烈,而七桃,则是原始的花朵,让人寻觅野性的花香,在朴实清新的山野,清晰地感受生命的纯真和原色,也领略一种超然不俗不媚的性格。而且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它始终以血红的誓言向自然昭示着灿烂的真理。它的淳朴涤荡了世俗的尘烟,让生命如炽热的火焰光照青春和未来。

七桃以花的容貌愉悦着行人的目光,以淳朴自然的性情洗涤着人们繁杂的灵魂。学会淳朴,也许,这就是七桃最妖艳的外貌下隐藏的最动人的语言吧。

是升腾的火焰注定要被一次次燃烧,快步登上桃塬,踏过岁岁复燃的生命,有一种圣洁的声音,伸出热情温暖的手臂,将一丛丛粉红的亮色举过头顶,我看到光明缓缓举过头顶,世界正以激情的方式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站在花开的山坡,看隐约在花影里的村庄,三三两两地错落在高高低低的山坳,思想里便会走出陶然的诗句,一字一词里仿佛是后生的笑声,又疑惑是村妹的歌声,那声音清脆而嘹亮,浸透了桃花的热烈和娇艳,在山谷间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与桃花有关的故事。

【老爷顶】。

一峰耸天,千山倾倒。没有人知道你这样孤单地站了多少年,才站出了今天这一道被众人景仰的风景。

想你伫立在这深山老林,一生含蓄雅静,不与长天争啸,不与群峰竞雄,默默地挺立了那么多年,任凭烈日灼热的烧烤,任凭寒霜严厉地摧残,而你始终是抱守一个坚定的信念,至死不弯自己的头颅,在苍碧洁丽的林间,用深沉无尽的雄浑,蕴蓄着自然的灵秀。朝吟黎明曙光,暮诵黄昏霞彩,俯视天地浮沉,超然红尘之外,那是何等超然啊!

一级一级地攀登,云梯绵绵;八百余级台阶,杂花簇簇。我穷尽所有的词汇,无法找出置身你怀抱中的感觉。我是在人间,还是在仙景,问过往的云吗?问过往的鸟吗?它们不停下脚步,我何以知道究竟?那一间间庙宇,古朴雄浑;那一龛龛塑像,栩栩如生;那一株株青松,横空出世;那一声声钟鸣,幽远回响;那一缕缕香火,袅袅如烟,我更是迷离。

青松盖下,我坐在一块青石岩上,心入禅境……。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八

我是个对生活粗俗的人,向来惯过“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的日子。做过的许多事情大都记不清时日。

我们那天清晨七时许,由校本部出发,踏上前往封龙山的公交车。此次爬山,与我这个平民长大的人来说,是异常兴奋的。我的家乡没有山,更谈不上爬山。

稍有不幸的是,我们一行人全部都是站着去的,因为没有座,而且我们要站两个小时,忍受一路的颠簸,急停。

车到站双腿已然麻木。在青石上站着恢复双腿的知觉。抬眼望去,石山高耸,矗立云端,诸峰环抱如椅。一条石径自山云模糊出蜿蜒而下。天气略带阴沉,浓雾漫,但却给封龙山增添了几分肃静。

但接下来,我们面临两条路:一是走开发商开发出来的捷径,可以少走弯路,但要买票;二是走林间的幽径,可以享受爬山之乐,欣赏自然美景,但却荆棘铺地,乱石档道。最终,我们选择了后者。

一路上,杂草丛生,各种树木交相辉映,不知明植物挤满了狭小的山路,偶有缝隙,也被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淘气般挡住了,虽然路上“险象环生”,但也并非完全意义的“独辟蹊径”。至少前面的`路还是勉强有路可循的。虽然这路只是勉强可以称作路,但也证明在此前面走过的前辈已然多矣。因为鲁迅先生说过,路乃是走的人多了的结果。由此也可得见,寻找真正自然的人还是很多的。

随着我们路程的增加,“前辈”的路愈加模糊,最后消失于丛林之中。而此时,我们也便成了“前辈”。翻过四个山头,跨越几个山涧,取道“捷径”,一路上,饱尝辛苦,陡峭山坡的攀爬,滚**石的威胁,满山荆棘的刺痛,即使你有百倍的小心,也不免“痛哭流涕”的下场。后来,我们于乱石深丛中吃过午饭,继续爬行。而天似乎更阴沉了。

途径“九龙潭”,传说上古时期,有兄弟九条蛟龙居住此地,大降甘霖,使得此山生机勃勃,树木葱郁。九龙借山顶淌下来的泉水戏水,留下九谭,即九龙潭。九龙潭潭潭相连,交错分布于石径两旁。枯叶落满潭中,使其增添了几分古色。偶尔游鱼滑过,潭水荡漾,黄叶颠簸,便多了几分清幽。天似乎愈加阴沉了些。我们的脚步也更快了。

正在俯身喘息之际,抬头,豁然开朗,山顶到了!由此望去,苍茫的华北原野,多有气魄,极远极远处,云雾间露出几座山的顶部,仿佛活的仙山,多么神往!山下,被浓雾遮掩住的树,影影绰绰,多了几分仙风道骨。兴致正浓时,闷雷作响,似在催促着行人的离去。匆匆合了影,依依不舍而去。

一路高歌,一路欢笑,至山下时,天已阴沉的似锅底一般。同来时一样,公交车上还是站着,只是腿更没有了知觉,手更加机械了而已。我用迷蒙的眼向外望着,大脑似乎停止了运作,不知何时,下起了雨,使得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在我朦胧的眼中变得更加朦胧。又不知过了多久,下了车。又不知过了多久,我竟回到了宿舍,睡下了。

崇山峻岭之间,怪石,杂树生于路旁,远处传来鸟啼之声。我身骑白马之上,下行三人:一个毛脸雷公嘴,手持一铁棒于马前,一个大嘴大耳朵,手牵缰绳于马下,一个凶神恶煞,肩挑两担行李于马后,忽而一阵黑风袭来,天昏地暗,山林惊悚。我长嗟而起:原来是闹钟响了——第二天开始了!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九

轮船离开宜昌的葛洲坝,开始在碧绿的西陵峡口游弋。

过了南津关(张飞擂鼓台),在“疑是山穷水尽”的峡中突然转了一个大弯,便开始进入了长长的西陵峡。

这时,但见峡山千峰万嶂,逶迤而来,两岸岩峰插入天际,好像是两道千寻壁立的长城,把大江逼成一条狭窄的走廊。船行峡内,如在井中,仰望高空,云天一线,真有“山高不见鸟飞过,举头青天一尺多”的情景。

前去多少险滩,石牌珠、狮子脑、三株石、獭洞滩,一个接一个地迎面耸立,使人接应不暇。驶过灯影峡即明月峡,便进入到雄奇壮丽的黄牛峡了。峡内有黄牛岩,面对峡江急流,背负千峰万嶂,巍然屹立在群峦之表。抬头望去,酷似一头黄牛。“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指的就是这段峡谷。

关于黄牛岩的来历,流传着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相传在上古时候,东海龙王遣来十二条凶恶的孽龙,飞到长江上游,变成重重高山,堵住了万里长江的出口。为了解救人民于深渊,治水英雄夏禹,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拿铁铲,和大众一起,日夜劳碌奔波,与顽石巨浪搏斗。巫山神女被夏禹的赤诚和毅力所感,就差“土星”变成一头勇猛的黄牛,直奔西陵峡而来。刹时,山崩地裂,顽石横飞,黄牛用锐利的犄角,触开了重重叠叠高山,滔滔的江水,一泻万里,滚滚东流入海。黄牛看到助夏禹治水有功,便纵身飞上峭壁,变成一座顶天立地的黄牛岩了。这个动人的神话故事,被人们世代相沿地传颂着,它反映了人们对治水英雄夏禹的崇敬,也反映了峡江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洪水的美好愿望。今天,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胜利建成,美好的愿望,终于要成为现实。

黄牛岩下,有一片哄抢碧瓦、飞檐栋宇的古代建筑群,掩映在绿树翠竹丛中,这便是三峡中著名的'古迹黄陵庙(地处宜昌市秭归县的三斗坪镇)。

据《宜昌府志》记载:三国时,诸葛亮入蜀,因感夏禹治水的功绩,特意兴建了一座黄牛祠,并亲自写了一篇碑记,其词曰:“吾总师趋蜀道环览,巧见江左大山重复,石壁间有神象隐现焉。鬓发须眉,前竖一牛,宛然采画者。”又云:“禹开江治水,九载而成功,信不诬也”。

到了唐代,李白、陈子昂、白居易、刘禹锡这些大诗人也都频频来访。宋欧阳修被贬夷陵(今宜昌市夷陵区)做县令时,曾多次游览黄牛祠,并作诗云:“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见黄牛滞客舟。”并将黄牛祠改名叫黄牛庙。当时,苏东坡也就此写过一篇碑记。南宋诗人陆游入蜀,也慕名来访,并留下一首“三峡束江流,岩谷互吐纳,黄牛不负重,云表姿蹴踏”的诗句。此后,黄陵庙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喜游之地。现在庙内保存有许多古代碑刻题记,其中最重要的有诸葛亮的《黄牛祠碑记》。另外,还有明、清时期在巴、渝地区盛行的民歌《竹枝词》等多首。

黄陵庙的主体建筑就是禹王殿,它是后人为纪念夏禹而修建的。据传,禹王殿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后续有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年)仿宋式建筑是进深七间,面阔七间,屋顶正脊饰宝瓶,瓦面上饰以跑兽飞禽,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富丽端庄的景象。殿内立柱三十六根,每根柱上均浮雕有九条蟠龙,大小各异,形态也各不相同,栩栩如生,不能不叫人惊叹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

黄牛峡的风景优美,黄陵庙的佳话颇多,使过往三峡的人无不向往。但是,这里更为闻名的还是那满山满岭的柑桔,它和四川奉节的柚子、秭归的香柑,并誉为“三姊妹”。现在,这里的成林树已由解放前的三千多株发展到二十多万株,每平均产量达到一百五十万斤以上,其中以香柑、鹅蛋柑、丫叶柑、厚皮柑最为优良,它们都具有味甘、多汁、芳香的特点,在我国园艺学上命名为“宜昌橙”。每年立冬以后,黄陵庙就变成了一个金色的世界,山下坡上,香柑艳红,桔子金黄,满山满坡,一片霞光,累累硕果垂挂枝头,浓浓果香随风飘荡,好一个柑桔之乡。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十

一直想穿越一片竹林,在蜿蜒的小道上轻嗅竹叶的清香,醉入心田。或是在竹林深处有一座茅屋,一副桌椅,一壶茶,足以让我抛却一切在无声的静地做一次消隐。可以躺在竹椅上品一杯清茶,在遮天蔽日的绿荫间看鸟儿嬉戏。或是在茫茫雨雾里看雨滴滑落,听雨丝敲打竹叶沙沙作响。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扰,在红尘以外寻一方心灵的净土!

无法知晓古人是如何隐居深山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问世间事,不做红尘俗人一壶酒,一支笔,一点墨,一腔豪情满腹失意留下了多少经典的诗句传诵至今是多么的洒脱!我欲效仿古人,却不知竹林何处寻?这样的景象在我们北方是无法找到的`,于是一次次在梦中寻访。无意中对南方友人说起,她笑继而说;“这样的净地并非仙境,你来就有。”我便盼望着能有机会圆了此梦!

一日在网上浏览,偶然听到《竹林听雨》这首乐曲欣喜不已。其情其景一如展现在眼前,又如渗入骨髓。一如天籁之音在耳畔回旋,又如心灵深处的河流缓缓流淌,仿佛就是我千万次梦中的景象!我一遍遍的听,一遍遍回味,一次次沉醉其中!不应说是听了,而是用心去感受那美到极致的梦幻般的意境!

乐声响起你仿佛就穿行在雨雾弥漫的竹林里,浓雾弥漫着,环绕着。叶片欢快的迎合雨的降临,晶莹的水珠从叶片上无声的滑落渗入泥土消失的无影无踪,许是去了它的原乡吧?唰唰的雨声更有一种荡涤灵魂的快意!洗去了竹的污浊也洗去了心灵的尘埃。哗哗的水声幽幽的箫声完美的结合似乎又营造出荡舟穿行在竹林里的意境。那哀婉又略带苍凉的箫音似从天边传来,闭上眼睛沉醉在那细雨蒙蒙的竹林里,我分不清是真实还是虚幻。朦胧间守望着青青的竹,鞯挠辏守护着一份久违的真情!

轻柔的曲调穿过层层迷雾流淌出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又是那么平和与安静,有着与世无争的淡然,又有着无限的依恋与怀念。不由惊叹作曲家的精良之作是由何而发呢?想必作曲家本人必是身临其境了吧!静耳聆听这仙境里飘来的声音,我仿佛就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荡一叶轻舟在悉悉索索的雨声中划向茫茫的竹林深处。

那悦耳的箫声从竹林深处传来,从重重迷雾中传来,从心灵深处传来……。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十一

竹林寺位于徐州城东郊的骆驼山上。闻说是中国第一比丘尼圣地,特慕名而访之。

据史料介绍,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位比丘尼——西晋末年的净检法师(徐州人)创建的,距今已有16历史了。

竹林寺占地250亩,由大雄宝殿、观音阁、中国第一比丘尼纪念堂、碑亭、南北山门等五大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从山下望去,楼台殿阁掩映在翠竹苍松之中,佛光瑞气笼罩在叠峦空谷之间,好一座深幽清静,静籁祥和的千年古刹。

我们从南山门拾阶而上,脚下长长的石阶,一直延伸至山顶,如同一条梯子从山顶直挂下来。同来的女居士告诉我们,此阶一共291级,象征着净检法师公元291年出生。

未及登到半山,我等俱是气喘如牛,汗流满面。坐在石阶上,喝水休息。那位女居士却是脸色稍红,看起来气定神闲。居士笑了,一脸慈祥的说:登此山要心怀虔诚,这样佛祖才会保佑你,赐予你无上法力。言罢,转身而上。

我等相视苦笑,携手而起。上!吾等须眉男儿诚不若一荆钗。追上她!同伴皱眉苦脸地说:老兄啊,她有佛祖帮忙,咱们就是骑着孙猴子也不行呀。

上的山来,已累的七荤八素。坐在一边的石凳上略做休整后,收拾起满面嬉笑,换上肃穆神情,直奔大雄宝殿。殿内,释迦牟尼佛祖面南背北而坐,佛身伟岸,令人仰而视之。佛身金光灿灿,不怒自威,使人心生皈意。在一旁的侧殿,果然又看见了那位女居士,她朝我略一点头致意。看来她已经行过佛礼,正坐在侧殿的布墩上读经。面对佛祖,很想一拜而跪,一不为我想皈依佛教,二不是祈求佛祖保佑,只为心中的那份庄严,那份寂静,只为那一个逾越千载而历久不衰的传奇。

大雄宝殿的西侧便是中国第一比丘尼——净检法师的纪念堂。堂内供奉有净检法师坐像。净检法师俗姓钟,24岁出家,70岁圆寂。

净检法师静静坐在那儿,一坐千年。那慈祥笑容背后是多少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

24岁……一个娉婷袅袅,豆蔻年华的好时光。在那个时代恐怕早已嫁作人妇了吧?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堪破红尘,遁入空门,削发为尼,开了前所未有之先河。

你定是经历了莫大的悲伤吧?

那一刻你是否曾落下清泪,寂寞满怀……。

你更想不到你在某个风雨夜大彻大悟后的决定,使汝名垂千古,永载史册。

你可知否?在1600多年后的一个冬日,一个来自异乡的落魄书生来拜祭于你:“此生佛相伴,青灯到古稀。红尘谁堪恋,中华第一尼。”

在寺中间,有一大缸,清水满瓮。瓮底摆放“福、寿、官、财”四个大字,瓮底和字上沉着许多硬币。傍边正有游客丢钱,原来,把钱丢到那个字上,便能拥有此项福缘。比如,你用五角硬币朝水面丢去,如果硬币沉在官字上,你就该升了。竹林寺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而且价格绝对低于市场价许多倍,善莫大焉!

绕大雄宝殿后往东,便是骆驼山竹林寺的最高处——观音阁。观音阁共四层,通高23米,阁内供奉有千手观音一尊,内设楼梯,可供游人登阁望远,俯瞰山河。

竹林的散文竹林的文章篇十二

晚上,两杯小酒下肚,爸爸又打开了他的故事匣子。

“人们都说,五台山――五台山你们知道吧――五台山南面四五十里,有一个竹林寺。”

“哦,知道,知道,爸爸,你想去五台山吗?没事儿,过几天咱就去,我们带你去玩儿趟。”老公插话以表孝心,我忙用眼神示意他别说话,听爸爸说下去。

“我不是想去。我想说,这个竹林寺你去了以后根本看不见有什么寺。只有这么一个地名儿。这个地方在很久以前有个竹林寺,一个不大的寺庙,寺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帮小和尚。”

你看你看,我用眼神对老公说,爸爸是在讲故事呢。于是,我们静静地听下去,听爸爸讲这个关于竹林寺的传说。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都出去,回来得特别晚。老和尚很奇怪,有一天问他:“你怎么天天回来得这么晚啊?”

小和尚说:“师父,我每天在半山腰,总会碰到一个小孩儿,他和我一起玩儿,一直玩儿到天黑,他回家我才回来。”

老和尚心中一动,忙问:“那小孩儿是男是女?长得什么样?”

“是个小小子儿,穿着一件小红兜肚儿,头上梳着一个小抓鬏,扎着一块绿绸子。”

老和尚心中有了底。他去箱子里拿出一团红丝线来,对小和尚说:“你再跟他玩儿的时候,悄悄地把这根线拴在他的身上。”

第二天,小和尚装着红丝线出发了。到了半山腰,等小孩儿来了,小和尚就按照老和尚的吩咐做了。

次日清晨,老和尚在小和尚的带领下来到他跟小孩儿玩儿的地方,顺着红丝线一路寻找,终于,在半山腰的峭壁边的一块巨石下,发现了丝线的去处。丝线系在一棵植物上面,这棵植物,长着碧绿的叶子,结着几粒红艳艳的小果子,围成一圈,像一朵小红花。

老和尚让小和尚回了寺庙,自己拿出随身带着的工具,开始挖。挖出一棵很大的人参,形状像小孩儿一样,大小像个婴儿,又白又肥。

老和尚抱着这棵大人参回了寺。他迫不及待地把这棵人参放入锅中,抱柴添水,开始熬。正熬着,一个小和尚跑来报告说外面有人找。老和尚出了门,见是另一个寺的和尚,告知老和尚师父有请,有要事相商。老和尚只好出门,临行前想起锅里的参,嘱咐小和尚们说:“你们好生玩耍,不要进我的屋,更不要掀锅。”说完便起程。

他不说还好,小孩子们就是这样,你越不让做的事,他偏要探个究竟。本来小和尚们玩心颇重,根本无暇顾及去师父屋里看什么,师父这一嘱咐,反倒提醒了他们。估计老和尚已走远后,小和尚们开始商量:“唉,师父不让咱们进他的屋,告诉咱们别掀锅,咱们去看看,锅里有什么好东西。”

一群小和尚进了屋,但闻异香扑鼻。见锅里正往外冒着热气,那香味正是从锅里飘出的。他们掀开锅盖,只见锅里炖着一块白白净净的人形物,那香气直钻人的鼻孔。一个胆子大的小和尚用筷子夹了一块参肉尝了尝,只觉异香满口,忍不住又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其他小和尚见状,都纷纷拿筷子夹参肉吃。不一会儿,人参便被抢食一空。小和尚们还不过瘾,又拿勺子,一口一口舀着参汤喝了个净光。

看着空空的锅,他们忽然意识到犯了大错:师父来了怎么办?

正商量对策,老和尚回来了。

小和尚们忙从师父屋里跑出来,一哄而散。

老和尚心知不妙,忙进屋看他的锅。看着锅里的半锅刷锅水,老和尚全明白了。他出门追小和尚们,他们早已跑到外面,有的从门口往外跑,有的翻过寺院的篱笆往外跳。老和尚气急败坏,一下子端起锅,气得把锅里的`刷锅水泼向他们。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刷锅水泼到干枯的竹篱笆上,篱笆顿时活了,长出了青枝绿叶。老和尚惊呆了。这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整座寺庙摇摇晃晃地飘起来,一直飘到半空。小和尚们也跟着飞到半空中,只剩下老和尚一个人站在地面上,对着空荡荡的地面发呆。

从那以后,竹林寺就在地面上消失了。人们听到消息,都来这里寻找竹林寺的足迹。等到阴天的时候,往天上看,会看到寺庙隐隐约约出现在半空中,竹林青翠,树木繁茂,小和尚们在里面玩耍嬉戏。

爸爸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思绪,还在半空中飞着呢。

爸爸笑着说:“刷锅水泼在篱笆上都让篱笆活了,你说这参有多好吧!老和尚要知道这样,他就舍不得泼了,把刷锅水喝了,也可以长生不老了。”

我笑着说:“老和尚真没福气,他没有这个命啊,所以强求也没用。”

爸爸说:“其实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的方子!自古以来,那么多人想长生不老,想尽办法找仙药,练仙丹,最后不都死了?那些皇帝们哪个活下来了?就连如来佛祖,都有个死,神仙都不能不死,何况人呢?所以,长生不老,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罢了,其实哪里有呢?”

是啊,追求永生是人类亘古以来的理想,因为生命的美好和不可重来。可是,如果真的有办法长生不老,我们还会如此珍爱生命与青春吗?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盼望能天天吃到白面馒头,而今,顿顿鸡鸭鱼肉,却没有了当初过年时的期待与满足。

正是因为生命有限,我们才如此热爱生命啊!

顺应自然规律,把有限的生命发挥到极致,即使不能长生,又有什么遗憾呢?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