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范文(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2:59:52 页码:9
2023年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范文(大全16篇)
2023-11-18 22:59:52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回头观察前行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文字的流畅和条理性。下面的总结范文都是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悟,欢迎大家参考。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一

1.国内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景观设计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整个大环境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国内的景观设计主要以居住区景观为主,而有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陷入了几个错误的认识之中。第一就是曲解了“档次”的概念,片面的认为档次就是大的体量、奢华的材料。其二就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景观的初衷——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其三就是盲目的把国外的一些造园手法生搬硬套到国内,根本不考虑是否合适,这也与业主的审美品位有关。

2.新中式风格的兴起。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底蕴,在这几千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造园艺术手法。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有些东西不能说不好,但可能不适合当今这个时代。古语有云“不破不立”,正是由于古典造园手法完全搬到今天的不合适,才产生了既继承传统,又融合现代材质和生活习惯的设计风格——新中式风格。3.新中式风格景观的优点与不足新中式风格的出现让国内景观设计行业长期缺乏文化底蕴的现象得以改进,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以及改变人们对于古典园林“乏味”“无聊”的印象。对于时代来说,它也很好的融入到现在这个现代主义当道的时期,并与之和谐相处。新中式风格用现代造园的技法完美的表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内涵,删繁就简,让现代人更加容易接受。目前大多数所谓的“新中式”还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纯粹的再现式,花重金再造或者复制古典景观,没有半点时代特征。二是混乱的“中西混搭”,没有深刻的理解古典园林中所包含的一些精髓的部分,造成眼花缭乱的混乱感。

二、能指与所指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衍生。

在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是一对基本的概念。同样,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之中去。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当然,一个能指有可能对应几个所指。比如说apple,即为所指,能指是“苹果”,但是“苹果”就只能对应apple吗?“苹果”还能指诱惑、手机品牌、以及香甜的感觉等等。从而,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衍生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之中去来更好的理解其含义,“能指”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景点的景观小品,例如马头墙、歇山屋顶、漏窗等元素。而“所指”的话,我们可以用古典的造型来表达,也可以将其简化,以适应现代审美趣味的造型来表达。总之,只要能指是具有中国味道的一些元素,至于所指该怎么表达就要依靠设计师自身的艺术美感。三、能指与所指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衍生在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是一对基本的概念。同样,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之中去。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当然,一个能指有可能对应几个所指。比如说apple,即为所指,能指是“苹果”,但是“苹果”就只能对应apple吗?“苹果”还能指诱惑、手机品牌、以及香甜的感觉等等。从而,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衍生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之中去来更好的理解其含义,“能指”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景点的景观小品,例如马头墙、歇山屋顶、漏窗等元素。而“所指”的话,我们可以用古典的造型来表达,也可以将其简化,以适应现代审美趣味的造型来表达。总之,只要能指是具有中国味道的一些元素,至于所指该怎么表达就要依靠设计师自身的艺术美感。

四、基本符号学理论的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1.语构层面的分析。

深圳万科第五园是目前国内将新中式风格景观演绎的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其中一些符号构成元素是经过充分简化和处理后展现的,但是其简化和变形后人们依然可以一眼看出其原形。在景观小品的选用上,第五园的铺装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形砖,这种铺设方法基本与古典手法无异,因为这种横竖交叉的方法让人本身就觉得十分之简洁。在会所的入口区域水景的设置上,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回形纹的元素,将许多回形纹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流觞曲水”的感觉。在植物的选用上,因为深圳处于亚热带,所以第五园中选用的大部分都是热带植物,如箬竹、刚竹、榕树、鸡蛋花等植物,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因素。竹子的重复运用也是一大亮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代表着“高洁”“素雅”的寓意,二来与整个园区静雅的气质所搭配。在色彩上,第五园采用的是白墙灰顶大致的色调,加之以绿色植物点缀,给人以清新、自然、超凡脱俗的感觉。在空间结构上,第五园是以传统村落的格局形式为参照来设置的,由几个院落形成一个小村,小村落与小村落之间的连接道路有些类似于巷子和弄堂,设计师希望通过这种设计来增进城市中日益疏远的人们。

2.语义层面的分析。

第五园在意义的传递和阐述中,对于赋义的手法的运用上说,显得更加直接,这有可能与西方现代的设计思想的影响有关。深圳位于广州,受到岭南文化的影响,在岭南地区最著名的“岭南四大园”堪称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而万科第五园取名的意义在于希望继承“岭南四大园”的精髓,又加之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是利用符号中的共性部分传递共同信息的传递过程。在第五园中,居住建筑是靠近水景的,这在形式上是对江南园林的一种模仿,但是其不同的是建筑形式是经过简化的,水景也没有了古典园林中的那种繁琐的驳岸。但是依旧具备那种“神”,整个场景如江南水乡一般,象征着质朴、清澈、宁静的生活空间,水中植物互相映衬,水景与建筑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新中式”风格的画卷。

五、结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民民族意识的复苏,“新中式”风格景观做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方式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成为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同时,符号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逐步扩大,并且与其他学科建立了相关联系。“新中式”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要求。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与设计思想的融合,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上的延续。结合传统文化,将设计更好的打上中国的烙印,是我国设计的必经之路!

作者:肖俊琪廖紫惠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二

摘要:本文探讨外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在梳理其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力求有效解决这一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外语教学;策略。

“中国文化失语”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从丛教授于提出。这一术语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外语教学理念已经从简单的“接受型”向“建构型”转变,力图建构符合自己国情的教学模式,同时从被动接受外国文化到主动融入中国文化。然而,从笔者亲身的教学实践和近年来的各种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其根本的处境并未得到根本好转,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或实际的交流中依然存在着这种失语现象,并不能把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融入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认真总结了造成中国外语学习者“文化失语”的原因,并对之进行详细的探讨,从而提出应对策略。首先,学生对跨语言交际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学生认为跨语言交际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基本信息,至于文化因素,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学生认为不太符合日常交际的基本语境。跨文化交际的误区表明学生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存在误读,把文化的定义理解得过于狭隘,没有能够真正把握文化和日常语言交际的关系。

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来看,流通于具体语境中的话语作为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文化的承载者,同时也是文化的构建者。跨语言交际其实正是跨文化交际。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必将导致交际的失败。从另一个方面说,任何语言交际,尤其是跨语言交际,都不能避开文化的传递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交际话语都是形成于并运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处于交流过程中的话语既表现出一定的“历史-重复性”,即话语的历史延续性,也表现出一定的“陌生-创新性”。前者是交际双方可以互相理解的基础,确保交流得以正常进行,后者正是语言非透明性的具体表现,使交际的话语处于某种张力之下,形成具体言语行为中的“言外之意”。这就使得对话语从文化层面上解读成为必须。以上表明,跨语言交际中文化因素不可能被剥离出交流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也不可能丧失文化性,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学生在跨语言交际过程丧失主体意识,进而导致其平等意识缺失。“主体”与“个体”并非同一概念,二者也不具备相互替代性。后者与“集体”相对而言,是存在状态的一种外化形式,在表层彰显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前者则是上升至更高层次,凸显存在者对其存在状态的意识程度,是在具体存在环境中存在个体对于自身生存方式的一种建构性理解。

“个体”只有在充分具有独特的“我思”时才可能成为“主体”,而一旦具有“主体”意识,个体才可能具备对环境的把握和操控能力,才可能成为文化中的一个节点,发挥自己在本群体文化建构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一生都处在主体建构的过程中,从这一点来说,主体既是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是一个过程,不断地建构、生成自己,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或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获得建构主体意识的途径,从而使其在今后的具体生存环境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主体意识。主体的建构必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完成,不存在脱离具体文化语境的主体建构。文化为主体的建构提供了语境,语言则为主体的建构提供具体的材料。这意味着,任何主体首先都是语言中的主体,是能够用语言“言说”的主体,这是主体证明自身的方式,也是主体建构的阶段性结果。“阶段性”表明主体的言说方式是一种社会实践模式,随具体的社会实践语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大学英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表达自我之思与建构自我互为表里。英语作为一种泊来之语言可以影响学生自身的建构过程,但从整体上说,学生依然是在本国文化语境内进行自己的主体建构,这决定了其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关于本国文化的话语表达。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不仅仅具有着工具属性,承担着描述世界的功能,而是表明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必要手段,可以彰显其自身的文化属性。进而让学生在两个层面运用语言:一是语言的工具层面,即运用英语表达情感、提出诉求,实现跨语言交际的初步目的;二是运用英语表达并建构自身文化品格,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但从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成果以及我们进行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在第一个层面的表达勉强及格,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日常的沟通,表达一些基本的需求;但由于对语言功能不正确的认知,以及英语教师片面强调的所谓的“英语思维”,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有意识地建构自身主体性的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强烈渴求与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漠视的鲜明对比,对自身文化品格的意识不充分,工具理性意识严重阻碍了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发挥。再次,现有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模式弱化中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纵观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材的题材选择,尽管教材更换频繁,选题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缩短了中西的差距,但是,各版本教材都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远远不够,对文化的解读过于单一和肤浅。各版本的教材都将选材的视角投向了世界,力争以全球化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成绩的提高,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任何视角的选择都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做出选择的同时意味着牺牲和放弃。过分地专注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淡化处理。教材选择的这一败笔并不是外语教学一家之失,而是具有着浓重的时代背景。从改革开放至今,西方观念的涌入必然会对传统的文化进行冲击,传统文化在大量泊来文化的冲击下经历了一场“去魅”,往日的光辉不再。这一时代背景直接促成了外语教学中本民族文化立场的丧失,反映为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文化立足点的不恰当,从而成为“文化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学模式是教材在具体教学环境下的有效运用。

长久以来,外语教学者认为教材是教学任务的主要承载者,教学模式是教学任务的实现过程和方式,后者受制于前者。这种观念忽视了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僵化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其教学的整体创新,难以在教学效果上实现新的突破。虽然外语教师一直在寻求教学模式的突破,引进了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先进的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欧框体系与中国模式的诸多碰撞,导致外语教师过分强调了中西方文化不相容的一面,从而在教学模式中过分强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道路上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促成了“文化失语”这一症候。针对这一现象及形成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对现有的外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求更好地解决该问题。

第一,外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科学认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只有正确意识到语言的建构性作用,突破传统的语言工具论,打破工具理性的枷锁,外语教师才有可能在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完成文化建构的任务,彻底消除“文化失语”现象。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更大程度上凸显了语言学习的“融合”特点,即试图以“欧框”思维引导学生完成外语学习,这一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外语学习,但却掩盖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文化个性,片面追求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迎合”的一面,而忽视了自身“表达”一面。在教材编写中,笔者认为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新鲜模式,而不是纯粹的欧框模式,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以文化输出为目的,而非消极的文化接受。中国高校的外语教学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诉求,应该发出文化的强音,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外语教学的历史性任务,应该得到来自于高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多重关怀,应该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课题。

参考文献:

[2]赵慧霞,周憬.语言与文化阐释[m].西安:西安出版社,:34.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三

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初中英语教育上存在功利性、应试等一些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中都会有问题出现。关键是有问题就要找方法去解决。笔者认为,要先学习新课标,学会创设多种情境,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以新课标为纲,转变观念。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英语科目的特点,决定了情境教学法是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1、巧用图片,创设情境。图片比语言文字更为直观、易懂。巧用课本的插图,创设英语对话情景。初中英语课本有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不是摆设,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创设插图中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用英语对话。比如笔者教学《whereareyoufrom》时,利用sally和jane的图片创设对话情景,让学生进入这一情境之中,同桌模仿这个情境进行对话。对话时不一定是按照课本中的“依葫芦画瓢”,可以让有一些英语功底的学生加入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除了插图,还有自己动手制作图片或卡片。学生自己制作图片,为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能锻炼英语的实践能力。比如笔者在教学《playingsports》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喜欢的运动用品,每个学生至少制作三张以上的图片。有的制作篮球、足球、棒球图片,有的制作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用品图片等等。这些图片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还要求学生与家长在家中先创设这样的情境。家长要积极配合孩子的学习,并参加到情境创设之中。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把这个情境拍摄成短视频,并分享到班?群或朋友圈。这样一来,这个活动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2、巧用音视频,创设情境。视频的效果比文字更好,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使用视频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在选择视频时,老师要先做调查。不要一上来就是教学光盘上的教学视频,几个人物早就看得不耐烦了。选择美剧、英剧或中文字幕的'大片,也要慎重。比如,笔者通过调查知道学生都喜欢小黄人,就去搜集小黄人的视频。虽然没有专门拍摄小黄人的电影,但还是找到了豆瓣评分极高的小电影dd《mowerminions》(《修剪草坪的小黄人》)。这个四分十二妙的小电影,吸引全班同学的目光,大家纷纷进入这一情境之中。这时老师要把小电影与教材相结合,从小电影中拿出几个对话的句子,让学生模仿学习。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为这部小黄人电影英语配音。因为全文的台词并不多,让同学分组为电影配音。老师、同学、家长为这些电影英语配音进行评分,并颁发一些小黄人人偶等奖品作为奖励。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的,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对视频的巧妙运用,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提高了有效性。

除了视频,还有音频。英语老师不要一上课动不动就放英语听力。英语听力只是音频中的一种,音频也可以是音乐、故事、笑话等。比如上面所说的,学生喜欢小黄人,那就让学生来学唱电影中小黄人卖萌所唱的《iswear》《y、m、c、a、》歌曲。先让学生看电影视频,接着抄写这两首英语歌词,最后演唱出来。我们并不是要让学生成为歌星,这个音频只是为学英语创设一个有利、生动的情境。学生进入他们所感兴趣的情境之中,学英语就快多了。唱得好与坏并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才是关键。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四

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应该培养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这既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充分展示大学生其他能力的前提。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作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的作用不可忽视,又由于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语言来完成,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感染力会影响学生的沟通意愿。

沟通意愿是提升沟通能力的基础,沟通能力需要在沟通意愿的驱动下通过不断练习而提高。大学课堂既是知识传授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舞台,相比高中课堂,大学课堂更为开放,更为轻松,有更多的课堂互动与交流,既有与老师的交流,也有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这种课堂交流无疑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前提是学生要有课堂交流的意愿,在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下,学生难以激起沟通的兴趣,只会有睡觉、玩手机、看杂志的意愿,这种课堂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不能带来任何帮助。学生的课堂交流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上课激情和感染力的影响,这种激情和感染力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语言(包括肢体语言)体现出来,一个活力四射、激情洋溢的教师能散发出最大的课堂魅力,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使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并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沟通中来,相反,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毫无生气,用平铺直叙的语言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就没机会也不会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也就成了教师一人味同嚼蜡的表演。

(二)教师课堂语言的灵活性会影响学生的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反映的是人应对特殊交往环境的应变能力,它使人能更好的解决沟通中的难题。教师靠语言来组织教学,应该注重课堂用语的灵活性,一方面使课堂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领悟到一些沟通技巧。教师语言的灵活性一方面体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气、语速、语调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在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学用语的变化。首先,教师整个课堂的语气语调应该富于变化,在特别强调时加重语气,激情澎湃时加快语速,婉转灵动时变换语调,这样就容易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的学习气氛。其次,在不同教学情景下,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丰富多彩。如在课堂导入用语上,可以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也可以是故意设疑,留下悬念;还可以是案例引入,娓娓道来,总之一上课就要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如,在学生思维停滞时,用启迪的语言来点拨学生;在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时,用幽默的语言来舒缓氛围;当课堂讨论出现争执时,用专业的语言来点评缓解;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含蓄的语言来提醒回归;当学生消极应对时,用暖心的语言来鼓励其振作。尽管教师不是演说家,也不是表演家,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不认真钻研课堂语言的理由,只要教师真正热爱教学,真正关爱学生,就一定能够在课堂语言上做得更好,让课堂语言成为整个课堂的粘合剂,润滑剂,催化剂。

(三)教师课堂语言的知识性会影响学生的沟通水准。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所以课堂语言首先应该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而不能停留在对基本概念及特点的解释这一层面。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讲述,还是案例分析,或是课堂讨论,教师的课堂语言都应该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对理论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认识,提升学习的层次,而不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课堂语言的知识性会对学生的沟通水准会带来重要影响,它会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沟通中难以深刻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实质,而是泛泛而谈地停留于问题的表面,从而影响沟通的效率或阻碍沟通的深入进行。

二、学生沟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教师课堂语言的优化途径。

(一)表达准确清楚,让沟通更顺畅。

准确表达教学内容是课堂有效沟通的起码要求,这种准确性要求教师深刻领会教学大纲,透彻把握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能曲解教学内容,不能肢解教学语言,更不能不懂装懂,随意杜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严谨的教学态度,注重课堂用语的准确严密性,把教学信息以清楚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教师清晰流畅的语言中准确获取知识。如果语言似是而非,含混其词,甚至于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影响到课堂沟通的顺利进行。在日常沟通中,准确表达信息也是双方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如果表达不准确,词不达意,造成信息缺失或模糊,一方就无法准确理解另一方的意思,造成沟通障碍,形成无效沟通。社会生活中几乎所有岗位都要求职员能向服务对象准确传递信息,特别是销售类和服务类岗位,向顾客或用户准确介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这是一位合格职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与服务对象顺畅沟通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自身的严谨和示范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日常沟通中注意表达的准确。

(二)表达幽默睿智,让沟通更轻松。

前苏联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的教学幽默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激活愉悦情绪,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每个人都很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教师整堂课都妙语连珠,毕竟讲课不是相声或小品表演,但一堂课中,教师总有凸现智慧光芒的时候,此时恰到好处的幽默既展示出教师的睿智,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为重要的.是,长期身处这种气氛轻松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容易发生积极的变化,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乐观情绪与幽默细胞,让沟通更轻松。在职场上,幽默同样非常重要,它是缓解顾客抵触、拉近彼此距离、更快融入集体的有效方法。如在销售过程中,顾客对于销售人员总是抱有防备或不信任心理,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来对待销售人员的推销,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就要适时展示自己的幽默,运用幽默来拉近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化解顾客的排斥情绪,建立起亲和的沟通渠道。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博学而机智,充分展示自身的幽默,让课堂沟通更轻松,让学生感受幽默对沟通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表达身心投入,让沟通更真诚。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全身心投入,充满教学激情,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敬业与真诚。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一个人在激情状态下常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焕发出巨大的能量。每个老师在课堂上也许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无论其风格如何,上课都不能缺少激情,教师的激情体现的是其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真诚。当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活力四射时,他的语言抑扬顿挫,有张有弛,他的讲课深入浅出,有声有色。这种课堂魅力也会深深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学生兴奋,使学生思考。同样在职场上,激情与真诚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在目前商业道德令人忧虑的情况下,真诚尤其可贵,它是建立双方信任的基石,也是化解双方冲突和推动沟通进程的良方。所以,教师应以自身的投入与真诚给每一位学生以示范,在工作中应该投入激情,要与顾客真诚相待,从而换取顾客的信任与回报。

(四)表达丰富多样,让沟通更灵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随教学环节以及学生状态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例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用悬念式语言吸引学生思考,在进入教学主题后,用陈述式语言讲授教学内容,在案例分析时,用启迪式语言鼓励学生探讨,在课堂结束时,用总结性语言概括课堂内容。另外,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在语言交流上也应予以区别,有些学生性格偏内向,对教师的批评非常敏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其大胆表现。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既要通过表扬来肯定,也要中肯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教师在课堂语言上的这种灵活性为学生的日常沟通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让学生领悟到沟通要因人而异,灵活应变。在职场中,沟通环境和沟通对象远比课堂复杂,灵活沟通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商务沟通中,由于理解的差异或目标的不同,常常使沟通陷入僵局,这时双方就要展示出沟通的灵活性,变换沟通的形式、转变沟通的策略、改变沟通的内容或调整沟通的步骤等等,以利于化解僵局。另外,对于不同性格特点的沟通对象,在沟通策略上应该灵活应对,对于优柔寡断的顾客,沟通上多一些自信的推荐;对于自以为是的顾客,沟通上多一些专业的解说;对于知识渊博的顾客,沟通上多一些由衷的赞许;对于沉着冷静型的顾客,沟通上多一些严谨的分析,通过这种针对性的策略调整来提高沟通的效率,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教师精彩的课堂语言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加强课堂语言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展现课堂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阵地。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五

从表面上看,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缩小了园林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实际上则是割裂抛弃了传统文化,使作品显得毫无内涵、不伦不类。试想,一个有着几千年优秀民族文化的城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其割下自身的传统,而去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

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创新发展上,才能设计出现代文化和地域文化相融相生的园林景观作品。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六

“草根”文化是20世纪未经过“中西合璧”在中国大地上繁衍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它虽然产生较晚,但流行、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近些年、不管电视、网络还是在时尚杂志、报纸上,时常看到“草根”一词,而且简直可以说是铺天盖地、随手拈来。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草根文化”一词,找到相关网页约387,000篇,用时仅0.042秒。“草根”音乐文化是“草根”文化的一个支流。“草根”音乐文化是相对于御用音乐、殿堂音乐、学院派音乐文化而言的,萌芽并生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文化意识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社会精英加工改造,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涵的人民大众的音乐文化。一、什么是草根音乐文化(一)“草根”的概况在汉语中。“草根”顾名思义就是“草的根”,这也是它的实在意义。《现代汉语词典》中以“草”开头的词条有66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76条,但是都没有出现过“草根”这个词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连《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的词条,却广泛的见诸各种媒体、报刊。经查才知道“草根”是个外来词。(二)“草根”文化及其特点在“草根”阶层中萌芽并发展的文化自然而然就是“草根”文化。相对御用文化、殿堂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对于植根并流行、发展于大众、平民的文化,我们称之为“草根文化”,蕴含着最普通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价值观。(三)新时期“草根”音乐文化及其发展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社会服务、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日益完善。在文化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党和国家领导都一直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其次,现如今由于人们的物质人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那么在精神追求上有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勇于表现和愿意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茶余饭后积极的参与着各种草根音乐文化活动,为草根音乐文化的流行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和群众基础。再次,“草根”从这个词本身来看,感性直观,人们运用它的新义时同时采用了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手段。“草根”一词的“亲民”性使得普通百姓更易接受这一大众文化。对基层民众而言,“草根”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许多可以进一步开发的潜在的相似性。“底层”是人们对“草根”一词的基本认知。与此相关,“乡村的、基层的、根本的、群众的、有生命力的”等认知要素也一同构成“草根”的认知系统。另外,“草根”一词它只有两个音节和音乐相联系。更加突出其娱乐化和大众化的特点。二、草根音乐文化现象及特点草根音乐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电视音乐选秀、网络歌曲、农民歌手等方面。(一)缺乏理论知识、实践性强由于草根音乐的群体是普罗大众、生活在社会基层人们。由于各种社会及历史因素导致其文化素质和音乐专业知识相对于比较低,但是唱歌、跳舞等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即是他们的表演内容的源泉,表演的`即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所以实践性很强。(二)直抒胸臆草根音乐抓住了音乐的灵魂。因为音乐的灵魂就在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草根音乐不分唱法、不论外形及形式、不问地域、不管专业与否等,只要喜欢唱歌,喜欢表现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您就可以畅所欲“唱”。(三)草根音乐的社会性草根音乐的产生并流行于大众,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面向社会、面向人们的现实生活、面向普通大众的音乐。能及时密切的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三、草根音乐对学院派音乐的冲击“中国现当代学院派音乐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人音乐主观性、自由性的继承,是西方音乐诸多艺术流派在技术和美学思想上借鉴与发展的混合产物……它是传统文人音乐文化在现当代的延长、充实和发展,是传统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后果。”(一)在社会认知方面对学院派的冲击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学院派音乐才是“规矩的”、“正统的”能等大雅之堂的音乐,对于草根音乐却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庸俗、糟粕难登大雅之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殿堂音乐”逐渐露出不能满足之势。(二)在音乐技巧方面对学院派的冲击。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上夺得冠军的农民马广福。以其高亢嘹亮,甜美自然的歌声征服了广大观众,他的优异表现使热爱声乐艺术的人们为之喝彩。更使专业的声乐工作者为之汗颜。1953年,马广福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南县梨树乡永兴村,9岁才上小学。读完五年级就辍学下地干活了。一生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但是为什么它的歌声是那样的醇美自然,犹如“天籁之音”飘渺动听?那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大自然中,家乡的水土滋养着他。他下田干活时唱,不干活休息时也唱。只要高兴就要唱上两句……在舞台上他不需要刻意的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马广福没有学过“视唱练耳”,音准却十分到位:没有学过“曲式分析”,但他对作品的理解是那样的深刻独到。在他身上践行着“自然、轻松、感情真挚”的审美原则。这无疑是给我们学院派以思考反思和借鉴。(三)在社会实践方面对学院派的冲击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必须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予以表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专业水平。然而,草根音乐的根源就在普通大众,他们一直在进行着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他们所表现的草根音乐也正是对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结语草根音乐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对草根音乐文化的观念,并且草根音乐以自身的特点。在一步步冲击着学院派音乐,这些特点正是学院派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草根音乐的特点能更有效的促进学院派音乐的发展。参考文献:[1]蒋宁.草根和“草根×”[j].阅读与写作,,(11).[2]高乐闲话“草根”[j].现代语文,.(01).[3]刘洋.浅议草根文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4]魏建中.昔日“草根”今成大树――话说“草根”[j].语文学刊,,(02).[5]周慧玲.“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元素分析[j].音文化艺术研究,2008,(01).[6]宋照敏.论大众音乐与非大众音乐的发展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2008,(02).[7]曾美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外音乐实践现状与对策[j].钦州学报,2008,(03).[8]陆谷孙.英汉大辞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0]李建生.话说.“草根”[j].中学语文,2006,(19).[11]冯晗.央视春晚特色分析[j].青年记者,2009,(04).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引入一些诗句,并让学生分析其所反映的生物现象与生物学规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所以,在教学中导入诗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不仅了解了生物现象和生物规律,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宽度。

二、引用成语。

成语也是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成语,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在这里通过案例来说明,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成语,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能反应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于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来比喻大的事情要从第一步做起,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人要走路,必须要穿鞋,鞋是人们为了保护脚部免受带棱带刺的硬物伤害、便于行走和御寒防冻而穿用的兼有装饰功能、卫生功能的足装,这是不言而喻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学生既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能力。

三、借用俗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被广泛应用,并且流行的俗语,这些与自然的`生物学现象和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个俗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俗语“瑞雪兆丰年”中隐含的能对生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水,“瑞雪兆丰年”,意思是冬天多下雪,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增多,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瑞雪兆丰年”中体现了环境因素中水对生物的影响。另外,还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由于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的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底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自然规律;“鱼儿生活在水中”,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的自然规律;“葵花朵朵向太阳”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太阳光对生物向日葵的影响。总之,在教学中,这些妙语的应用,不仅增添了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八

摘要: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应用在我国教育界享有盛名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裴娣娜教授等人的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做指导,在课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之得到良好的发展。

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必然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进程,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主题。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进化是同一过程,这是互动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因果。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对方发展状况的量度。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唤起主体意识的新的觉醒与进化,主体意识的每一次觉醒与进化也都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古代人的观念强调:”我不属于我自己,我是属于城帮的“。

中世纪的观念是:”我们不属于自己,是属于上帝的,要为上帝生,为上帝死。“。

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并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班级教学仍是我国中学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科教学的主要手段。我国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拿我校来说,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重点瞄准升学,考试的目标,只注意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按中等程度的学生的水平备课,讲课。不能照顾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那种只把学生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的错误认识仍然影响着许多人。

4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了进行补课以外没有更好和更有效的解决学习困难的办法。

5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经常是服务与社会功能和管理功能(更好地管理学生),而以牺牲学习功能为代价(即促进学生的学习)。

研究背景:

背景之一:

1990年至今,在陕西,山西,北京等地区的部分小学和初中开展了jip的实验研究,中学jip实验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的简称。十年来,jip实验进行了两轮,在初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jip实验对于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在”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指导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参加学习全过程并逐步贯彻”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创造能力,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坚决体现”主体--创新--实践--发展“的主题词。

背景之二:

自从09月开始,山西,江西,天津率先使用了新教材进行试教改革实验,我校也参加了试教改革,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具体有以下的特点:

1新教材力求掌握好教学要求和程度,增加弹性,便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这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注意到循序渐进,知识是逐步扩展和加深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3教材在叙述中注意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

4教材鼓励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

5灵活渗透,扩展知识面。

6加强了实验。

7练习和习题的编排,以利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教学。

8形式活泼。

从以上两个背景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教改还是jip实验都已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首要问题,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就不可能发生。

理论构思: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从教师的”教“为主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

2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而不再是教师传递的,学生通过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来获取与建构知识。

3注意真实任务的完成。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景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针对高中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方面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包括兴趣,学业成就,以及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等)情况,以及物理教学的三大特殊性即: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物理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利用新教材的特点,采取对学生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次的学科教学的方法,促使所有的学生(学习的发展方向是不尽相同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物理学科的学习方面都能够较好的发展,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研究问题:

本应用研究主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根据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学习活动中采用使学生主动探索的基本形式,根据学生的主体参与过程:兴趣--分析--创意--操作--评价,为做到既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运用恰当合适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分层分类指导和推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

要完成研究的目标,首要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导观念,确立现代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效益观和师德观,充分理解学生,创造机会,使之体验成功,注意个别差异,使之主动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主体参与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2在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

3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并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研究法,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拟定一个调查问卷,对高一新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和诊断,即查明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准备程度。

采用教育实验研究法,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即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对物理教学过程加以适当的控制,把一定的教学手段作为条件,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突出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测量,将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比较。从而通过实验探求在怎样的教学条件下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或最优的发展,从而比较准确地探索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5月--8月)。

(1)形成研究假设:采用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及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信心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设计一份调查表,有关学生自身情况及在初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物理教师的期望等。

--编制侧重理解和应用的前测试题。

进行前测,对试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再次发问卷,了解学生答题时的想法,从而获得学生的前概念,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为进一步教学做依据。

--教学过程中利用观察法,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每一个月作一次总结。

--选取几节典型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结果。

--后测,采用和前测相似的办法,总结得出结论。

2、实施阶段(209月--7月)。

第一阶段(年9月--201月)。

(1)对高一新生进行学习成绩,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摸底调查,积累原始数据和材料,边了解,边实施,逐步修改完善实验的方案。

(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教育,做好初高中学生的衔接工作。

(3)利用一切条件逐步树立学生的学习主题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4)逐步建立学生互帮互学的学习小组,开展课堂讨论,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防止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分化。

第二阶段(年2月--2001年7月)。

第一阶段给了学生一段确定和调整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从第二阶段开始将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满足各种程度的学生的需要。

3、实验的总结和评估阶段(2001年7月--2001年12月)。

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许耀刚:《中学物理教育学》,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年版。

2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3倪传荣:《主体创造发展--中学jip实验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版。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年版。

5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学科教育》,2000年第一期,8-11页。

6保罗布莱克:物理教育评估,《物理通报》,1999年第10期,3-8页。

7李琪,张永昌:即使性评语在教育中的新尝试,《天津教育》,2000年第一期,7-9页。

8邹兴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报告,《学科教育》,2000年第四期,7-14页。

10韩清林:关于”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河北教育》,1999年第12期,4-10页。

11曲亮生,郭玉英:认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对物理课程期望的调查研究,《物理教师》,2000年第5期。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九

1.课堂提问要充满了“激趣性”

兴趣是我们学习中的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也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因此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有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并且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课堂提问应该有效地指向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进行首先便是要确立课堂的教学目标,只有确立好了课堂目标,教师才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结构进行提问,然后学生才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思考。因此要想确立好提问的目标,教师就要不断地钻研教材,从而有效地统筹全局,掌握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从而提升教师的提问质量。例如,初中学生在学习现代时的语法时,教师就应该不断地钻研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动作符合这个时态,哪些问题更加的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认知结构。并且在提问式教学中还要做好不同的对比,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多方位的感知现代时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个时态。当然在课前教师就应该细致的备好课,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在课堂上掌握教学的节奏,促进有效地提问。

3.提问机会要均等。

我们知道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因此他们的情感是细腻的、心思是敏感的,我们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提问时一定要注重公平、平等。只有不断地呵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可以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有效地课堂互动。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是集体教学因此教师非常的容易忽略课堂上一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就容易导致课堂上的部分学生根本参与不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并没有好处。

4.教师进行提问时应该用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立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有效的进行提问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畅所欲言,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整个课堂气氛的活跃。例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采用:“wouldyoupleasetellus…?”、“wouldyouliketo…?”、“mayiaskyou…?“等委婉而友好的语气。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done!”、“verygood!”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doesn’tmatter.”、“tryitagain.”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备好课的同时不断地积累课堂经验,从而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有效的提问以及合适的语言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的做到师者的职责。

二、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采用了提问教学,然而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或者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没有深入到教师的思想中去,因此我国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上的提问策略仍然有着许多的不足,本文的写作希望对于初中英语课堂上的有效提问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丝的帮助。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

摘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相融合,为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是教学效率和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使生物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和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教学情境。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改革当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结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手段,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将信息技术的动态性、形象化、具体化等形式整合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高中生物知识难点的探究、高中生物教学微观的突破、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丰富、高中生物教学资源的共享。

信息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应只做生物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也不应只是被动的学习者。传统落后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可以改变传统倚重于灌输知识的落后模式。将高中生物教学建立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形式上,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差异特点的发现,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将高中生物教学建立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网路资源与生物知识相互交融,网络资源与教学要素有机结合,物质基础上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信息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知识融合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用仅依赖于教师,可以在教师的有限知识的指导下,主动利用网络进行生物相关知识的无限获取。将生物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进行展现,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虚无为现实、化繁琐为简单、化枯燥无味为丰富多彩,最大程度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主动探求知识的内在动机。信息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新课改注重学生自身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相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相应的探索条件,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根据自己的思维、条件、兴趣等达成自身个性化的学习,达成创造能力的发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的学习条件,从而达成生物知识的深化认知和理解。

整合意识和认识程度肤浅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在整合的内容上产生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只要将计算机应用到生物教学中即可达成整合目的。这种肤浅的认识未能达成技术与知识的高度融合,未能将两个独立的整体合二为一。技术第一的错误观点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知识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第一位,未能从生物知识的实际本位出发,导致教学活动突出的是信息技术产生的效果,过度地对生物知识进行装饰和修饰,导致教学内容臃肿杂乱,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结果不理想与不现实。整合导向出现偏差部分高中教师只追求眼前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追求学生计算机应用程度的表面化,严重忽略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师主导信息技术的使用全过程,学生依然是附属品,导致信息技术的利用仅仅是一种形式的改变,未能达成传统教学思想的深入突破。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深度尚浅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开放式、全方位式。但是现存的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正处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过渡阶段,许多知识内容仅仅停留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和展现上,导致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空谈,传统教育改革没有实质性进步。

借助信息技术的内在优势,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丰富、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生物知识的兴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将高中生物知识的实际内容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以信息技术作用于课堂教学,设定合理的教学情境,实现生物知识的图、文、声、像的高度集合,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如在“遗传与进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进化的主要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细胞分裂的动态化,在实际的观察中感受基因突变与重组的魅力,在真切的环境中感受染色体的变异。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选择和利用,使高中生物在教学设计上达成整洁美观、教学视觉上达成生动悦目、教学听觉上达成清晰动听,从而达成教学环境的整体优化、教学效果的整体深化。借助信息技术电子平台,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高中生物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度与程度越来越深入,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显浅,信息技术无法达成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通。所以在实际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感情线为基础,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情感攻陷策略,为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奠定积极向上的心理基础。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媒介,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电子交流平台,向学生传导多样化的反馈信息,与学生及时进行了解与沟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平台与学生进行生物知识与学习情感的沟通,对回答正确或操作适当的学生给予鼓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出现偏差的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以此奠定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引导自主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在校园内的主要体现在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这两种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要将信息技术的外部条件与高中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相整合,为学生创造自主协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网络资源的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生物知识的内部建构。总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相融合、相渗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整合观念,以双面观点看待整合的弊端与进步,以学生作为整合的主体,达成技术与知识整合背景下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锐.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网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张志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刘云.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一

摘要:课堂教学规训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仪式规训和课堂教学秩序规训两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规训与控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师生权力的不对等导致师生交往中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教师在学校场域中应注意从教师权威的惯常思维中跳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从而形成新的良性交流习惯。

关键词:课堂仪式;规训;教师权威。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教师乃是社会的代言人,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重要道德观念的解释者。”[1]教师的制度化身份要求他必须要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特定意识形态和价值目标取向的人。但是,“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组织中互为异质成员”[2]的特征使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角色特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规训与被规训的角色成为必然。

一、课堂教学规训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的关系,在互动交流中,有和谐,有冲突,有平等的交流,也有严厉的规训。在冲突性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对抗行为来表达对教师权威的抗议或不满,如违纪、不尊重教师、教室内不适当行为等显性行为,以及沉默等隐性行为。对学生的这种表现,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规训,以实现其对课堂这一特有空间的“治理”。课堂教学规训往往以多种方式呈现,并以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一)课堂教学仪式规训。

课堂教学仪式是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神圣与严肃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职责过程中的一种权威表现。例如,课堂教学每天必须进行的上下课仪式,其流程和顺序简短、快捷、迅速,但又不乏严肃性。教师的身份在课堂教学仪式的呈现过程中会一次次得到学生的重新确认,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权威得以树立,这也是教师权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堂教学仪式出现不严肃的情形或学生中出现类似“嬉皮士”的行为,多数教师会产生恼怒情绪,并将这种行为看作学生对神圣课堂的不尊重,对教师权威的忽视,或者是对学校制度的反叛。他们大多会重复课堂教学仪式,或者以沉默对待学生的“不端行为”,直到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遵从教师的权威为止。这种对抗性的冲突行为看似以教师的胜利结束,学生达成对仪式的认同,实际上反而促成仪式负功能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冷漠而疏离,课堂教学仪式呈现出机械化、程序化的趋势,充满规训意味。“仪式使一种关系权力得以运作。这种关系权力是自我维系的。它用不间断精心策划的监视游戏取代了公共事件的展示。”[3]仪式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深刻的涵义。课堂教学仪式预示着一种强制和服从,它作为一种规训的手段、口令来维持课堂的规范和有序,实现教师权威的顺利达成。教师是仪式的执行者,学生被动地恪守仪式的每一个细节,不能进行自我意愿的表达。整个仪式过程暗含着一种指导思想,即个体必须依附并听从于教师,仿佛只有通过这样的仪式,体现师生之间关系和地位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才能得以维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在进行仪式,而是仪式在控制人。课堂教学仪式规训体现了学校强调对学生进行规则的灌输,对权威的尊敬,对学校时间和空间的遵守。其最终的结果是仪式惩罚和规约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鼓励了服从的和规矩的学生。

(二)课堂教学秩序规训。

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秩序和规则,其内在的秩序和外在的规则需要一定的权力来维持与保障。课堂是一种特定的时空场所,也是一种“制度化场所”,需要一定的等级和权威来控制。社会赋予教师特有的权力,使课堂教学秩序弥漫着“控制与服从”的气氛,从而使规训成为教师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在学校实践中,课堂教学秩序维持的管理主义倾向往往比较严重。学生一旦出现某种不良现象,学校或教师首先采取的措施常常是加强管理和控制。“叫家长”成了学校规训学生的“杀手锏”。这种“警察式”“家长式”的管理思想被简单地运用于以非成人为主体的学校和班级群体中,运用于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孩子身上,致使教师成为课堂唯一可以自由发言的“掌权者”。教师对学生在班级中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霸权,这是制度赋予的权力。对学生来说,这种由教师主导所建构起来的制度具有一种制约性的力量。[4]太多的规训与呵斥会使学生缺乏动力与自由。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只有较少的规则,以及较少的控制与监控,并且给予学生自行决定的空间,尤其是在教室空间范围内。但是实际情况正如洛堤(lortie)所指出的,在“紧闭着的门”的后面,“教室是由教师控制指挥的宇宙”。[5]教师以成人所能达到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达不到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时,只能承受来自教师的呵斥和批评。在接受惩罚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是不同的,大多数孩子基本上是沉默的,但是当他们处于自己的沟通圈里时,又会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教师和制度的叛逆或抗议。

二、课堂教学规训的原因分析。

造成师生之间规训与被规训关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师生权力的不对等。尽管现代社会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但是教师的权威是客观存在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对等的,教师并不总能听取学生的意见或认真对待他们的困惑。

(一)师生权力的不对等。

权力出现在课堂教学这个场域中,它不再是一个单一、抽象和孤立的概念。课堂教学仪式的规约与服从实际上表达的是师生权力的不对等。权力通过仪式促使组织与管理的正常运行,甚至是以此来进行教化与规训。课堂活动之外的仪式也常常被作为课堂教学规训的补充。例如,在校园内学生遇到教师,会有相应的敬礼仪式,一般教师会点头表示回应,但也有教师漠然走过,没有任何回应。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种沉默的东西在师生之间流淌,这也体现出教师的绝对权威。同时,仪式表达中也有很多教条式的运用,如学生正在用笤帚扫地,当教师走来,他慌忙举着笤帚行少先队队礼。在这种仪式表达中,学生被潜在的指导思想指引着,即在任何情况下,学生都应该尊敬教师,对教师行队礼。处于这种规训教化秩序下的学生会慢慢地顺从并接受教师的权威角色。他们被现有的规训制度驯服,接受了“教师就是权威”的理念。长而久之,学生变得越来越顺从,不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独立选择与行动的责任。尽管许多教师表示他们理解学生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学习者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认为自己需要控制学生,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他们之所以不给学生过多的“自由和空间”,主要原因是他们害怕无法掌控课堂,“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课堂教学意识特别强烈。学生无疑也已经观察与体悟到教师发出的这种信号。就这样,服从取代了商讨或协商,学生扮演了从属的角色。学校的环境或班级氛围也支持教师权力,并在学生中产生了协商缺失。一名高中生指出:“我们是笼中鸟,门开着,但是外面有只猫。”[6]当然也有人指出,教师也是身不由己,他们根据社会赋予的神圣权力来管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处于离异状态的。对教师和学生来讲,他们都是在各自位置上进行着惯常化的教学和学习行为。在这种固有的、习惯的、自动化的模式中,若有学生试图改变,则会被归为另类或不顺从者。随着日复一日的“好学生”训练,学生日渐服从于学校和课堂规则,并从属于教师的规训。教师建议的肯定性标签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反应,包括如何遵守或执行教师说过的话。通过课堂和课外零散的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统角色被清晰地再生产出来。

(二)学生话语权的缺失。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秩序中权力的不对等,必然导致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既没有发言权也不会被咨询。即使有问卷式的咨询或访谈,学校最后的决定也很难充分吸纳学生的想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对儿童观的认识。学校和教师一般认为学生是不成熟的,其想法也是需要成人加以修改和完善的,以至于当学生的提议与他们的议程相矛盾时,他们往往忽略或摒弃学生的建议。这也是学生试图建构和提升他们在学校里的群体地位但效果并不明显的'原因。研究显示,典型的课堂讨论也是教师引领的、具有约束性的,并且是控制学生的。很多学生认为他们在学校和教室里几乎没有权力和影响力。[7]在这种剥夺学生权力的体系中,学生被动化的行为和经验在没有发言机会的控制力量下“潜移默化”地形成了。通过规训纪律的实施,由教师主导来定义合适的和不合适的行为,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成人社会的法则,如他们明白了什么行为被允许做,什么行为不能做,什么时候能做,什么时候不能做。在课堂教学的其他情境中,学生也是作为不平等的和缺少竞争性的参与者被建构的。他们“被期望”听从教师,回答教师的问题,以显示他们学会教师所教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被要求是安静的和被动的。他们只需要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反应即可。从表面上看,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开放的协商活动或决策制度的过程中。然而,如果我们深入观察这些互动模式,就会发现他们的参与是被动的,甚至是一种无效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要求确定学生在什么阶段应该学习什么,以什么方式学习,以及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甚至包括决定他们坐在哪里,怎么坐。这种控制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选择等方面。教师几乎完全控制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和细节。这种习惯化的教学制度使学生连基本的质疑和反抗的意识也渐渐消退。学生们普遍表示:“我总是在听从老师的吩咐”,“我完成老师交给我的所有任务”,“我通常完成班上布置的事情”。大约有55%的小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过选择自己在班上做什么。大约2/3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没有做过这样的决定。[8]也正是因为受到这些控制因素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情感基调往往是平淡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教室里往往缺乏更多的热情和笑声的原因之一。

三、结论与反思。

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场域中出现的权力不对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与不和谐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规训有什么样的理解,并如何付诸行动,主动改变由传统课堂教学规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进行开放而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开放性的、持续性的、有效的。格林在《教师的存在性交往》一书中指出,教师不断增长的认识和意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往、与学生对话,并且帮助学生依靠教育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与他人并存,并努力成为他自己。[9]在课堂教学仪式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在学校场域尤其应注意从惯常思维中跳出来,与学生形成新的良性交流习惯。教师和学生只有在开放、自由的交流中,才能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才可能真正成为彼此“有意义的他者”,从而达到一种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的教学相长的境界。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或沟通时,如果凭借的是教师自身人格的力量,而不是压制性的话语或惩罚来平息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的冲突,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班级规范秩序中会明显反映出由教师积极的习惯积淀而成的人格特点。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从外部强制施行权威,权威只能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教师对其职责的认同与尊重。教师只有认同与尊重自己的职责,才会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将教育意图悄然地传达给学生。

(二)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

教师的权威对学生潜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惧怕惩罚与尊重权威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惧怕惩罚并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权威产生真正的信服。真正的权威也并不存在于某种外部的、客观的权力机制中。学生虽然会受到教育者的规约和控制,但是他们是一个个充满复杂性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或许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以至于与教师所执行的主流话语相冲突、相抑制。他们也会选择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表达“抗议”,如顶撞教师,与教师争吵、挑衅等冲突性行为,或者对教师的提问不理不睬、冷漠等回避性行为。面对学生的种种做法,充当传统制约者角色的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使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教师与学生在此时此刻是平等的对话者与沟通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教师对学生的规训所引起的冲突与矛盾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这种冲突与矛盾为师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互动交流方式,促使师生积极寻求解决冲突的策略与途径。这样,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之间会是一种既无冲突又不快乐的风轻云淡的感情关系,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关心学生方面的惩罚或权力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学生对教师的这种评价将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当然,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正向评价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会一直处于规训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7.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82.

[3]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

[4]吴康宁.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27.

[5]英格索.谁控制了教师的工作[m].庄瑜,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1.

[6]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05.

[7]democraticmeeting:pupilcontroldiscourseindisguis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4):924-932.

[8]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7、117.

[9]范登堡.解释的教育理念与规范的教育理念[a].。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二

摘要:自20xx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质量工程”以来,大学课堂学生资源荒废现象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命题。大学课堂学生资源荒废的表现多种多样,且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总的来说,大学课堂资源荒废具体表现在硬件资源的荒废,人力资源的荒废和隐性资源的荒废三个方面;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教育工作者意识上的原因和教师个人的原因两个方面。

关键词:学生资源;隐性资源;人力资源。

一、引言。

20xx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了高教[20xx]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xx年2月教育部又发布了高教[20xx]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于2月底召开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教育部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xx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又一关于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战略部署。

20xx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其中第四点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个大命题,包含了很多更深的含义,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肯定是这里面的一个子含义。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工程”的贯彻程度。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多维度的,而教师能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捕捉学生资源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资源的捕捉,那有效的课堂教学将无从谈起。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学生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学生资源的类型和范畴划分,专门针对学生资源荒废表现的文章几乎没有。依照笔者的观点,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方面的。

1、硬件资源的荒废。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高校评估”,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资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校在硬件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高档的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但学校是否真正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却得打个问号。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模式,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可能追求现代化,过多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中一会用flash来展示这个片段,一会用powerpoint来展示那个片段,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实际上则变成了老师“搞杂耍”。最终,上课变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摩者”,“主演”变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多媒体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计算机+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具灵活性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地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李文瑞1995)。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感情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为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说到底是对多媒体资源的荒废,进而影响到课堂中对学生资源的荒废。

2、人力资源的荒废。

在高校,人力资源的荒废或者使用不当,主要是指办学规模过大和课堂教学不合理导致的学生课堂资源荒废。

(1)办学规模过大。

确立合理的办学规模是构成高等学校财力、人力、物力合理比例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反映办学规模的大小,主要是看在校生人数的多少。办学规模合理,就可以适当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降低培养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抓住机遇开展各种类型形式的高校合并,使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专业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高校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校的师资力量,有利于物质技术装备的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听课批次,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活跃课堂教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都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严重超出了合理的比例关系,在校生人数过多,教师人数不足,这就产生班级人数也过多的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一个班的人数少则五十人,多则一百人,很多时候还要合班上课。难以想象,面对一个教室坐着一百人甚至两百人的课堂,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更别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了。在这种条件下来谈捕捉学生资源简直是天方夜谭。

(2)课堂教学不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资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中,把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有研究表明,师生互动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大学课堂之间的互动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是有教师主导的世界。而且,学生小组在课堂中只是“孤立的个体”(吴康宁)。这样的现实有力地说明了学生资源在大学课堂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资源的荒废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它的影响甚至会超出课堂教学之外。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浪费不仅是金钱的浪费或物力浪费的问题,更主要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在于人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3、隐性资源的荒废。

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林存华)。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开发隐性资源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隐性资源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不易察觉的、无形的、非物质的,所以不少教师对他们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它们服务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来,认识上的不足、偏差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教学中隐性教学资源的无形流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很可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如果能加以利用,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而教师如果不假思索,简单化地处理,就会浪费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林存华2004)。

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同样地,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1、意识上的原因。

正如“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埃德加・莫兰)一样,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与对课堂教学资源认识的片面性并存。一提到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育工作者就想到要定购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或者编写教材,出试卷等等,避而不谈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且就教材本身而言,学科本位、结构单一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王君20xx)。

目前,由于学校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还没有真正把学生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资源的范畴。由于认识上的单一性,没有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资源,使得学生资源始终游离于教学资源之外。

2、教师个人的原因。

首先,在高校,大多数学科的教师是“个体劳动者”,缺少必要的交流。虽然各个高校都设有教研室,甚至是研究所,但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少的。甚至同一门学科的几个教师,对于相同的.单元或知识点,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几乎都是单独摸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收集、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上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经过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能够在课堂上取长补短。但不同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上“各自为战”,显然对探索课堂学生资源不利。

其次,一部分教师不愿去开发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他们当中有些人缺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另外一些人工作多年,习惯于根据自己形成的多年“不变经验”进行教学,少有对教学进行创新与研究的愿望。有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尽管已经有多年的从教经验,但他们并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研究者认为,这些教师对于教学生涯没有动机和愿望。而有动机的教师会尽力改善学习活动,使用创造性的策略去达成学习目标,并在不需外力推动下产生结果和坚持完成任务。教师主观上的懈怠,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

再次,有些教师尽管认识到课堂学生资源的价值,但他们可能会低估某些重要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师常常会低估自己的学生,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准备,不习惯批判性思维,不能学习比较难的材料等。这些关于学生的假设严重地误导了教师自己,事实上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要多,学生丰富的校外经验完全可以转化为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不同的教师对于课堂学生资源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认识上的不一致,必然给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带来困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一隐陛资源的用为例,不少教师总是以惯常的思维来判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把它们当作课堂教学资源,胡乱地处理这些“问题”,或者对此麻木不仁,使得课堂教学中隐性学生资源的荒废现象严重。

四、结语。

学生资源是个宏观的命题,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然而,本文认为,如果不仔细研究学生资源的荒废问题,那就犹如指标不治本。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学生资源的荒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理性地看待学生资源这个命题。学生资源的荒废主要是由教育者的意识和教师个人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所以,解决学生资源荒废的现象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具体说来,一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校长要真正认识到学生资源荒废现象,并制定出一套解决学生资源荒废的制度,从制度上防止学生资源荒废现象的产生。同时在招聘教师时,要防止那些缺乏教学热情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其次,学校要加大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培训力度,促使那些直接面对教学一线的教师真正树立学生资源这个理念,使他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资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三

[摘要]专门基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进行针对性研究,进一步引起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有效推进这一庞大群体的自主创业进程。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困境。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寻找新的就业模式已经演变成各大高校毕业生的出路。自主创业成为当前一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可以说高职学生是日前自主创业中比较活跃的一个群体。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以及自主创业情况更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总结高职学生创业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学生自身能力相对低。

创业指的就是高质量的就业。相对就业来说,创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拥有活力、充满激情、敢于拼搏、勇于冒险,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认知,这是他们创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缺点:首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认知面狭窄;其次,缺乏社会经验,特别是缺少创业经验及相关社会经验,考虑问题常常单一化、理想化。主要创业者往往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商业项目,对创业行情缺乏理性的风险分析,市场意识很薄弱,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各行业的商业信息和发展动态,难以把控适合的创业方向。而且在确定投资项目过程中,更多关注产品自身的新颖性,缺少对产品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项目可行性及具体实施计划的调研与分析,特别容易脱离实际,往往是一厢情愿地开展创业活动,失败当然在所难免。同时这也是高职学生在创业中难以得到投资人的信任、融资困难的关键所在。

二、政府的政策体系亟待完善。

近些年,即便政府不断加速出台小额信贷、就业扶持、社会保障等加快就业创业的政策。就总体上看,这些政策还不太完整,可实施性差,特别是部分政策的大框架出来了,欠缺具体的可供运行的操作方法及细则,这样就会产生部门之间彼此推诿,责任不明,职责不详,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现象的关注程度常常只是口头上说的比较多,具体实施的比较少;被动停滞的较多,主动向前靠的较少。让有创业意向的高职学生在某种层面上很难发现相应的帮助政策。

三、创业所用资金短缺。

通过调查,高职学生普遍觉得创业困难中,最难的莫过于资金不足。资金短缺是高职学生创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对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影响巨大。即使现在,已经出台了帮助高职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政策,但真正体验到小额贷款政策优惠的高职学生少之又少。原因之一为高职学生对贷款优惠政策不清楚,政策太过宏观,借贷门槛较高;原因之二为办理贷款手续比较复杂。更重要的是,创业本身就存在着生存性及机遇性,高职毕业生创业基本都是属于机遇性和发展性的创业,将其定位成失业群体,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四、高职院校教育引导疏漏与师资力量紧缺。

学校在实施创业基础知识课程的同时,应该加开和就业创业有关的实战经验讲座,用以强化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记忆。例如,在讲解创业学科时,多组织本地部分较为有名的企业管理人员或者民营企业家为学生做讲座,交流心得,讲解其在创业当中遭遇困难的时期是如何度过的,是如何解决困难的等;学校可利用各种各样形式去模拟创业,让高职学生融入真实创业的全过程,如我校开设的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的实训课程,就是为了增强高职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指导并予以扶持的呈现方式。最后,需要社会形成有益于高职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给他们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满足了良好创业环境的基础上,高职学生创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都是决定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可以说,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教育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在创业教育上面,师资力量严重欠缺,在极大程度上也约束着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成长。据了解,有些高职院校为了更全面地进行创业教育,一般会让其他和创业有关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很多只是在参加完短期的创业教学培训之后就开始上岗教课,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不能把理论及实践等知识重点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是必然存在的现象,教学效果无法保证。这就使高职学生缺乏系统的创业培训和指导。然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服务机制已经相当完备,这样对其国民创业就起到了实质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可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乃至全民创业这项工作上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创业教育培训、保障机制、社会环境、创业资源供给等方面仍不完善,没有对口的创业服务机构和系统的服务体系,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业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黄雨屏.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模式探索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3).

作者:马静陈冉魏伟姜涛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语言接触作为一种“催化剂”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商标词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汉语拼音商标词改进为正规的英语商标词;从过去的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商标词扩大到臆造词汇商标词。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我国商标词的“欧化”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商标词;仿拟型外来词;欧化;语言接触。

1引言。

语言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与现代英语不同,五四运动时期的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语言变化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语言接触这一典型的外部原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最大。weinreich的languageincontact:findingsandproblems(1953)是第一部对语言接触进行系统性论述的专著。语言接触引起语言借用:等级借用和文化借用(bloomfield,1933:42)。等级借用是单向的,一般是“低级语言”从“高级语言”借用;“文化借用”多是双向的,参与语言无高低之分,一般互相自由借用。英汉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借用是文化借用,由于许多说英语国家在科技、艺术、医学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而汉语中没有恰当、确切的对应词,因此目前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词便从英语中借过来。词汇借用是语言借用的主要部分,一直以来很多语言学者就词汇借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高名凯,刘正埮,1958;chan,m&kwok,h,1982;ma,x.n.,;邵志洪,;吴东英,;郭鸿杰,a,2002b;潘文国,叶步青,韩洋,1993;史有为,/2002;胡兆云,2001;万红,;杨锡彭,2007等。商标词也同样随着时代的不同在发展变化着。当前我们在研究汉语中的外来词过程中发现我国许多企业、商标、店铺中出现了欧化的名字,很多企业给自己的产品取了一个英语商标名和一个汉语商标名,而这个汉语商标名却不具备表意的功能,只是作为其英语商标名的读音符号。面对这些西方化的商标词,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对它们的形成过程和产生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正迅速的增长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企业形象的重要意义,并且有一些企业开始有了国际形象,走上世界,参与全球商品竞争。中国品牌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其商标词应该国际化。我国很多驰名商标都有英语商标词:

2.1.1专有名词商标词。

2.1.2普通词汇商标词。

如:forever(永久)、conch(海螺)、hero(英雄)、doublestar(双星),等等。

2.1.3臆造词汇商标词。

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是利用英语商标词构成规律臆造而成。如:通过词缀方式合成的有lenovo,联想的英语商标词改为lenovo,其中le代表以前的英语商标词legend,表示传奇的意思;novo则取自拉丁词新,代表着联想的核心是创新精神;frestech(新飞)是英语商标词构词法中典型的构词来源fresh+technology,表示该产品是科技产品。通过变移拼写的有gree(格力),改写自green,意味着绿色环保;yongor(雅戈尔)由younger变移拼写而出,表示更加年轻,给人感觉充满活力。通过拼缀的有softto(索芙特),其中soft表示柔软舒服,to表示到,连起来表示舒服到无法形容。

2.2仿拟型外来词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中越来越少有“建国”、“永红”、“蝴蝶”、“熊猫”、“张小泉”这样的普通词汇或专有名词商标词,而都采用如:海尔、澳柯玛、罗蒙、波司登、纳爱斯、苏泊尔、格兰仕、格力等等这种仿拟型外来词,使本来具有表意功能的汉字在这些名字中只作为了一个纯记音符号。最早提出这种现象的是周荐,他认为这种类乎外来词的词,是国人参照某种外语的词的发音故意使本具表意功能的汉字作为纯记音符号而拟造出来的,目的是使该符号所指对象(通常是商品的品牌或商店的字号)产生出洋味的效果。这种词不是真正的外来词,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出现的现象。其次还有吕翼平(2000),他把这类词汇称作“仿音词”、“仿译词”,是指“舍弃意义明确的汉语不用却故意仿照与之对应的外语词的声音重新构成的音译词”。还有史有为(2000/2002)认为这是“汉制英语”。

3.1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的社会文化接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总要在参与接触的语言中留下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紧密,英汉语言接触的频率和密度也不断提高,这种语言接触作为一种“催化剂”,诱发并加快了汉语自身的演变。最明显的是汉语中外来词不断增多,于是人们在给商品命名的时候也仿拟一些外来词。这些商标词形式上是汉语词,实质上是对外来文化的认可,也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其次,当今英语教育普及,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在交际中英汉语码混用也越来越普遍,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标词的改革——使用英语商标词。

3.2社会心理因素。

当今社会认为作为优势语言的英语代表着先进和高科技,因此很多企业给自己的商品标上外语以表明与世界同步。其次汉语中很多外来词是音译过来的,这些外来词也是参照外语词的.发音,汉字只是纯记音符号,如:

沙发、克隆、三明治等等。所以仿拟一些外来词给商品命名让人感觉这个商品可能是来自国外的,代表着高品质。社会上求洋求异的心理导致这种外来词的不断增多。于是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这种心理,特意把自己的商品取得洋味十足,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3.3客观原因。

中国企业的商品要走向世界,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习古不化,用汉语拼音设计商标词,很不利于进行全球的经济交流。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不要仅限于汉语拼音,应更有创新性地采用国际语言——英语。但是,很多产品有了英语商标名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国内消费者既不懂其拼读又不懂其意思,因此商家就把汉字作为一种发音符号标出来以解决这一矛盾;另外,商家又把这作为发音符号的汉字作为中文商标名一则省去另外起名的麻烦,二则为汉语增加了命名方式,扩大了注册商标名的范围,避免了重复。

但是对于中文商标词中出现的仿拟型外来词现象,也有一定的弊端:懂英语的看不懂也没必要看懂,懂中文的又不理解它的意思,而仿拟型外来词又确确实实存在,并且还不断增多。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是使这个仿拟型外来词变得“音兼意”:既能记写外语读音,又使整个词面形式具有合理的语义组合。如:商标词金利来(goldlion)中“利来”是“lion”的音译,与“金”合成“金利来”又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财源滚滚,第1期郭艳:谈我国商标词的欧化现象63大吉大利。还有丁家宜(tjoy)这种护肤美白产品就是由中国药科大学丁家宜教授研制出来,这种产品的英语商标tjoy的读音与“丁家宜”谐音,而且它又是twinjoy的缩写,意思是双重快乐——令人愉快的肌肤改变到美丽的心灵蜕变。还有海信(hisense)电器,海信既是“hisense”的谐音,字面意思也很完整,表明这种产品信誉度高,品质好。还有美的(midea),美的既作为两个音节符号记写了“midea”的读音,又是一个很好的语义组合,即给人以美的享受。

5结语。

创造英语商标词是中国企业走上世界的必由之路。很多企业早已意识到把汉语拼音作为商标词在国际上无法通用,于是大胆地进行了品牌革新,采用双重商标名的办法,根据英语商标词的构成理据创造出了符合商品性能和英语习惯的商标词,又取一个符合中国人心理、文化习惯的汉语商标词以满足需要。目前仿拟型外来词作为汉语商标词的出现与日俱增,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合理性,我们一方面要尊重这种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要合理使用,使其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五

为了促进新中考与新课改的对接研究,学校开展了“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笔者听了一些语文课,与部分语文教师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现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现象谈谈认识。

1.偏重生字词教学,忽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学习新课时,先讲生字词,帮助学生读准字词,掌握词语含义,这也许是语文课的教学惯例。然而笔者关注的问题是:当生字词脱离了课文后,它们对于学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当与教师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惊讶,接着给出了极其相似的理由:其一,各种考试都要考到一些生字词;其二,学生如果过了字词关,通读课文时就会少一些障碍。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很容易看到“整体感知”、“品读课文”之类的词语,这说明语文教师已经触及到新课程理念,但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明显的界线。在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已经熟悉一些新话语,但远没有真正领会这些话语的内涵,以致教学中出现“老瓶装新酒”的现象。

当字词从文章的整体中抽象出来时,语言的整体性就被粉碎和切割了。一位教育家说过: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只有在使用时语言的意义才会显现。如果脱离文章所描写的具体情境,词语对于学生而言就只是一个孤立的、干瘪的概念,没有任何意义。当教师把充满情感的文字作为生词从文章中抽离出来时,就割裂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学生本应在课文情境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被淡化了。

2.偏重知识性导读,忽视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任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首先在大屏幕上投射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这些问题是:

(1)罗布泊原来是什么样子?

(2)今日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

(5)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哪里?

其实,课文既生动描写了罗布泊昔日的繁荣景象,也用伤感的语言述说了罗布泊今日的苍凉。学生只要用心读课文,就会随着作者的语言经历罗布泊的沧桑。但是,教师可能不满足于学生无目标地读课文,力求突出对知识性内容的`指导,于是精心设计了上述5个思考题。当时笔者环顾课堂,发现学生们都在一边读书,一边看屏幕上的问题,还一边用笔在书上作标记,以便回答教师的提问。

对此,笔者不禁要问:学生在读书时,如此忙碌地寻找问题答案,还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吗?还能用心体会文章的意境吗?事实上,这篇课文作为报告文学,其主旨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工业化在带来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吞噬着人们曾经像仙境一样美丽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发展的深深忧虑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无限眷恋。课文的内涵远不是教师给定的几个问题所能概括的。教师这种硬性的、带有很强技术化色彩的教学设计妨碍了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上述课例只是许多语文课堂教学的缩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看作是认识的对象,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怎样的人、事、情、景等,教师把课文分解成关于字词、知识性内容和文体写作等信息,但这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表层。语文教学远需要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和体味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和所言说的故事。如果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忽视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体悟和意会,只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和概念,就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使学生形成对文学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较高的母语运用能力。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寻觅并把握文本内容,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义。

2.关注学生体验,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面对作为课文的文学作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知识性地解读,而且要唤醒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走进作品所开启的生活世界。

3.回到文本本身,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性质。任何一篇课文都讲述了特定情景下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回到文本,要求教师把握文本的内容、情感和相关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当今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论文篇十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先进文化对立的'不良文化现象在广泛的文化领域存在.不良文化可以从内容和传播形式上加以分类,其本质是有害于社会和人民,阻碍社会进步.针对不良文化现象,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加以遏制.

作者:许金花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000刊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英文刊名:duyuxie年,卷(期):2010“”(7)分类号:关键词:不良文化分类本质对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