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树林的唯美散文阅读老家那片大树林简短 散文小树林(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3:38:20 页码:10
树林的唯美散文阅读老家那片大树林简短 散文小树林(2篇)
2023-01-03 13:38:20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树林的唯美散文阅读老家那片大树林简短一

你听说过红树林吗?在人们的想象中,红树林就像北京香山的红叶一样红彤彤的,是这样的吗?现在我就和大家慢慢地作个介绍吧!

红树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中国台湾等沿海省份。我们现在即将去参观的是位于海口市演丰镇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相继建立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7 个,东寨港的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红树林绵延50 公里,面积3337 多公顷。世界上红树林有23 科81 种,而东寨港红树林就有16 科52 种,占世界的39.5%,这在我国甚至都是少有的,是研究红树林这一特殊植种的理想之地。

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通常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滨滩涂上,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红树林并非是单一的树种,而是一种热带水生森林植物群落的统称。其中有高大的乔木,有低矮的灌木丛,还有草本植物。它们能适应海水的侵蚀,浸泡,所以在海边生长的状态特别的好,密密麻麻,一片一片的,因此人们称为“海上森林”,由于红树林在植物学上属于“红树科”,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们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在植物学上表现出很多奇特的现象,主要有三奇:第一奇是特殊的根系异常发达,交错生长,犹如“鸡笼罩”,构成了一座座海上立体栅栏,形成了一道“绿色长城”,保护了海岸沙滩,使沿海村镇和农田免遭风浪潮汐的垄击。所以红树林有“海上卫士” 之称。第二奇是独特的“胎生”现象,许多红树的果实成熟后,仍然不肯离开“妈妈的怀抱”,而是在树上发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荡到海滩泥土上就迅速扎根。第三奇是红树的叶片和树皮能排除过多的盐份,减少水分的蒸发,使其能在海水当中健康生长。

红树林在海上密密麻麻的生长着,它们的残枝败叶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红树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它们的树皮含有大量的甘宁,可做柔料和染料,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桥梁的船舶的优质材料。其中有些树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淋巴结疾病,皮肤病和癌症。

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附近,我们还可以看到成片的野菠萝以及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遗址。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红树林保护区了,我们在这里将乘坐游船在海上观看红树林,让大家感受这独特的植物群落。

树林的唯美散文阅读老家那片大树林简短二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分为 72个保护小区,成带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总面积 20xx8.8公顷 。

保护区西北以高桥片(高桥红树林)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44 ′ 9〃 - 109 °56 ′ 10〃,北纬 21 ° 9 ′ 19〃 - 21 o°34 ′ 15〃;

东北以官渡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 0°21 ′ 51〃 - 110 °38 ′ 19〃,北纬21 °6 ′ 29〃 - 21 °27 ′ 27〃;

最东以湖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6 ′ 35〃 - 110 °30 ′ 19〃,北纬 20 ° 48 ′ 5〃 - 21 °7 ′ 53〃;

东南以和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17 ′ 49〃 - 110 °27 ′ 40〃,北纬 20 °34 ′ 11〃 - 20 °43 ′ 48〃;

西南片以角尾片为主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9 ° 41 ′ 20〃 - 110 °12 ′ 15〃,北纬 20 ° 14 ′ 6〃 - 20 ° 52 ′ 19〃。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 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 4 ~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 1% ~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1990 : 广东省政府于 1 月 1 日 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 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高桥,面积为 20xx 多公顷。

1992 : 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高桥成立。

1995 : 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1997 : 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同年 11 月 7 日更名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xx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以下简称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immcp项目协助保护区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以及相关沿海自然资源,项目涉及许多内容,重点是红树林的恢复、保护、教育和共管等方面。

20xx :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

20xx: 保护区局长( 1 人)和副局长( 2 人)正式任命到位,保护区员工聘任全面展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