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0:51:25 页码:13
最新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实用9篇)
2023-11-18 20:51:25    小编:ZTFB

完善的总结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涵和核心要点。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客观性和中立性,不要带有个人偏见。最后,附上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大家深入学习。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一

综述性论文的结构: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

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

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

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步骤:选题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选题都是近。

年进展较大而切合实际将要的课题。文献以近3—5年学术性期。

刊的论文为主。

收集和阅读文献主题确定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文献资。

料,在阅读后,根据需要和内容,决定材料和取舍。

一个写。

作提纲,以便将主题与材料加以安排和组织。

成文和修改(定稿)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对写好的文章草稿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定稿。

综述性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可靠。

选题范围不能过于宽泛。

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对知识缺乏再创造和概括。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二

综述论文是一种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批判性的分析和总结的论文形式。在写作综述论文时,需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格式,以确保文章的清晰连贯和逻辑严密。笔者在学习和写作综述论文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写作综述论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论文的主题和范围。一个明确的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避免文章内容过于散漫和杂乱。在选择主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所在研究领域的热点来确定。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论文的范围,确保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字数内对该主题进行综合而深入的分析。

第二,在综述论文中,我们需要确保论文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常见的综述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在引言中,我们需要明确阐述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并提出我们的研究问题。接着,在文献综述中,我们需要系统地介绍和评估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和方法,分析不同研究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在讨论部分,我们可以总结和评论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需要对整个综述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三,在写作综述论文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和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献综述是综述论文的核心,而引用正确的文献可以增强我们论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在选择文献时,我们需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尽量选择近几年发表的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在引用文献时,我们需要遵循论文写作的规范,正确使用引文格式,并在文章末尾列出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阅。

第四,在综述论文中,我们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综述论文不是简单地对文献进行罗列和介绍,而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贡献。在进行批判性分析时,我们可以对文献中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我们可以增加文章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最后,在写作综述论文时,我们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文笔的流畅。综述论文是一种学术论文,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准确和规范的学术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非正式的词语。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文章的段落之间更加连贯和流畅,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总之,在写作综述论文时,我们需要明确论文的主题和范围,确保论文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充分利用和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文笔的流畅。希望这些心得体会对大家在写作综述论文时有所帮助。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三

文献综述所谈论的文献,必须是论文中实际涉及到的文献。这些文献最终必须在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出现。如果论文中实际参考的文献数量较多,可以抽取其中较重要的文献来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字数要求20xx字-3000字之间。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四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的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集团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对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来说,我国企业集团仍然有许多不完善和不科学的地方,在财务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说强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完善的财务管理能够规避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资金的安全运用,为企业内部的稳定性奠定夯实的根基,使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

(一)完善了管理体系,加强集团财政监督。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建设需要关注多方面,不仅仅是企业资金的安全问题,资金的使用效率、制度执行的力度、风险控制水平等都需要必要的措施实现监控。财务管理的完善性能够确保企业资金运转不会出现内部问题,实现内部财务的监督,另外,针对外在因素导致的财务问题也可以得到迅速的回应,并且对症下药,妥善解决。

(二)控制了企业集团预算资金乱支滥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的预算等提供基础数据,为预算中数据的来源提供依据,同时能够对预算资金的使用等带来直观的反映,确保资金在使用中的高效率,在财务管理中能够规避由于个人等原因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出现下滑现象,同时能够实现职工思想的统一,避免本位主义的出现。

(三)加强了集团廉政建设,防止贪污的腐败现象。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实现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化,资金的运用过程等能够实现细节上的监督,这样,资金的审批、使用等都有着严格的制度,避免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任意性问题,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的廉政建设,规避腐败问题,特别是个人风险。由于企业资金的使用范围广泛,环节的复杂性导致了资金的使用问题,故配套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强有力的监督,为企业的拓展扫平安全隐患。

二、集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财务资金作为企业集团的血液,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如上所述,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启动发展的时间较西方而言存在差距,所以在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是目前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体制需要与自身企业的发展相匹配,不能够乱借用,其他企业适合的自身企业不一定适合,这时会由于匹配问题带来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当前,我国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缺乏成熟的观念,内部领导重视性有待提高,集团职工的管理的职业性存在不足。为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改革的号召,多数企业都在尝试着进行改革,但是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改革带来持续性疼痛,再者改革的形式往往是换汤不换药,简单的更替核算办法,在制度上、管理流程上没有强有力的改革。另外,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企业集团制度的建设的不完善,在资金的运用上任意性严重,资金的支出大大超过预算,资金的流动存在隐蔽性,致使企业资金的流失,在者监督的不足,造成部分职工虚报开支,使得资金的数额大大泡沫化,造成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管理体系问题严重。

(二)财务管理和核算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的企业集团在扩张中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现象,而且由于管理层对财务管理中重视程度的反复性造成职工的管理意识出现起伏,容易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现象,致使职工的管理素质低下,职业素养不足,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岗的员工需要加大考核力度。集团企业的岗位设置存在不合理性,职责分工存在混淆,在权责分配上存在不足,出现问题时容易产生推诿等不良现象。部分会计核算人员存在本位主义,私设账目,支出企业资金等,造成资金的流失。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职位需要具有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过硬等人才,这方面由于集团的重视性不足等造成了尸位素餐等现象。

三、如何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控制工作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与缺点。为了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的效率,保证企业集团的财务资金安全,必须要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不断建立完善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更新集团财务管理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集团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可以稳定、快速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现阶段,许多企业集团的领导层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认为财务管理仅仅是资金的统计、核算,致使财务管理体系在企业集团中徒有虚表,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企业集团领导层首先要团证态度,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力度,从集团未来的管理水平与发展的高度上重新对财务管理进行深度认识,从而重新完善并实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机制。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管,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保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对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在集团内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集团的财务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检查,保证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有序不紊的进行;对于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反映并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违纪行为,也要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还要提高集团内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财务人员招聘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招聘规定,杜绝“走后门,讲人情”现象的发生,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必须具有相关的认证资格,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另外,企业集团还要定期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及时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加强对业务能力方面的素质,还要加强对财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在工作中能够廉洁奉公,不丧失原则。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质量,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五

综述论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学术论文形式,也是研究者对某一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初学者在撰写综述论文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我总结了一些书写心得体会以及一些常用的格式规范,希望能对初学者们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在撰写综述论文之前,要明确研究领域和主题。选择一个感兴趣且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领域,有助于提高撰写效率和论文质量。然后,在进行文献检索时,要使用可信的学术数据库,如PubMed、WebofScience等,避免使用非学术性的搜索引擎和非权威的网站。收集到的文献应该与主题相关且有一定的时效性,注意筛选和归纳整理资料。

其次,对于综述论文的整体结构,常采用“引言、主体、讨论、结论”的五段式结构。在引言中,要对研究领域进行简要介绍,提出研究问题和目的,并阐明本文的意义。在主体部分,要将论文内容划分为几个逻辑连贯的段落,每个段落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如按时间顺序、按主题分类等。在讨论段落中,要对各个主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各种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贡献。最后,在结论部分,要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讨论结果,再次强调研究的意义和贡献。

此外,综述论文的书写要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首先,应使用学术性的语言和规范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非正式和口语化的语气。其次,在引用文献时,要遵循学术规范,使用合适的引用形式和格式。常见的引用格式有APA、MLA等,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同时,在参考文献的列举中,要按照规范的格式写出作者、题目、期刊、卷号、页码等信息,以便读者查找和参考。

最后,应尽可能在撰写综述论文时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尽管论文中会存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要尊重已有文献和研究的成果,并对不同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同时,要保持对学术道德的遵守,在引用他人观点和研究成果时,要诚实地给予适当的引用和致谢。

综述论文的写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但是通过明确研究领域和主题、遵循五段式结构、规范引用格式以及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通过阅读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希望以上的心得体会对于初学者们能够在撰写综述论文时起到一些参考和指导的作用。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六

正文大标题:小四、加粗、顶格。

3、作者:xxx五号、居中,专业:xxx。

4、摘要、关键词:五号、加粗、顶格。

5、正文、参考文献:五号、1.25倍行距。

6、页脚:插入页码,居中,奇偶页均同。

样例:第1页(共4页),小五号。

7、页边距设置:默认上、下:2.54cm;左、右:3.17cm。

8、基本格式:

(1)标题的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

(2)插图和表格。

插图的图续、图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排印。

表格的表头、表题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

(3)公式。

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了不必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标点符号隔开,解释公式中的变量应以“式中:”作为标识,左顶格排印。其基本格式为:

x+y=c。

式中:x代表……;y代表……;c代表……。

(4)数字文稿中的纯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注释。

明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排列在文末。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印在该页页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字加圆圈右上角标注。

(6)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

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9、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顺序编码制)。

(2)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3)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4)所列的参考文献均须在正文中被引用过。

(5)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包括内容: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期刊。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报纸。

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拓展知识:土木类论文参考文献参考。

[2]《房屋建筑学》第三版,武汉理工大学编著,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结构力学》,文国治主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主编,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沈蒲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14]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16]《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图集》(04g320)。

[17]《钢结构设计指导与实例精选》周绪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结构概念和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9]框架结构(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0]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2]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七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二、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三、综述选题原则。

1.选择的专题或领域:

2.注意选题与作者的关系:

3.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4.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四、综述的基本写作要求。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八

摘要: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权力和利益的分离,要达到协调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问题。财务监控是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它与公司的财务目标高度统一,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变量。因此,对国内外财务监控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力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监控,综述。

一、国外财务监控文献回顾与评述。

西方国家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活动的财务监控阶段,其财务监控主要围绕增加产量的生产活动进行。第二个阶段是多角度财务监控阶段。19世界末20世纪初国外的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由于股权分散,出现经理控制董事架空股东的情况,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应运而生。第三个阶段是以内部综合控制等为重要内容的财务监控阶段。这个阶段外部监管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部监管并不能取代内部控制,所以通过外部进行监管的同时,仍强调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阶段国外学者对财务监控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以alchian和demsetz(1972)、jensen和meckling(1976)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理论,研究委托-代理的问题。berle和mean指出,由于公司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未能对经理实施重要控制,这种状况使得经理趁机贪污、作弊等损害股东的利益。还有人总结的有关这方面是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与组织控制型的日、德模式是西方公司财务监控的两种典型模式。他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了不同的国家的推崇。以斯蒂格利茨为主要的代表财务论文,他拓展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该理论认为广义上的公司“所有者”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外,还应考虑利益相关集团,包括工人、银行和地方政府,它涉及到了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法律体系,金融系统和竞争性市场等,也包括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对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研究较多。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大公司相继出现经营失败,这些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为了研究经营失败及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反对虚假财报告委员会”(coso)对财务舞弊事件进行了全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务舞弊事件都是由内部财务监控失控造成的,coso随即开始研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布了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它使许多美国公司的各层管理者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有效履行其内部控制的职责,并为会计师行业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基础。该标准能力促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这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12月,卡得怕瑞报告在英国产生,它被称作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financeaspectsofcorporatedovernance),该报告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强调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之后,同样强调董事会作用的charkham(1995)提出,董事会应该建立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有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这三大委员会对于保持董事会监控的独立性协和使董事会具有良好的监控信息有一定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外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财务监控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财务论文,并将董事会的积极作用放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位置。

之后,kathleena.farrell与davide(2002)进一步的研究了来自财务媒介的监控与ceo接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财务媒介监控的作用。hartzell和stark认为机构投资者在经理补偿方面可起到监控作用。他们对1992年至1997年间的1914家研究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机构股权集中与公司经理补偿对绩效报酬的敏感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一阶段西方学者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从单纯的关注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监控的关系扩大到财务媒介、机构投资者等对财务监控的作用上。

西方理论界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对财务控制理论发展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但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上述研究涉及较多的是与财务监控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监控与公司治理机制关系的研究、监控机制模式研究等方面,其触角主要集中在财务经济学,而对纯粹财务管理学范畴重视不够,对财务监控的研究集中在金融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领域,对财务监控的内涵及外延未进行深人研究,也未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理论体系有待后人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国内财务监控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国内财务监控文献回顾。

我国财务理论界对财务监控领域的部分问题已经有所研究,诸如财务监控的基本理论、财务监控的模式、财务监控配置权等方面但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看来这些取得的成果还很有限。应当说,这一研究现状基本上客观的反映了目前财务监控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现实状况,财务监控权的配置、财务监控效率、财务监控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财务监控理论体系的研究也还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另外,我国财务监控理论的发展受到自身企业的性质、管理制度及实务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积极引进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应该从多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财务监控基本理论研究。

吴聪玉(2005)指出,财务监控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措施,是确保企业自身能够持续经营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业务监控。企业财务监控是涉及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归纳总结的全过程监控,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经常性的特点。监控主体是企业自身。林忠高等(2005)为财务监控做出定义,指出财务监控是委托人通过预算控制、责任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等以一系列手段,并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作为保障财务论文,在使代理人遵守财务法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挖掘潜力,融合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齐飞(2005)对财务监控做出了如下定义,财务监控是在产权基础之上,为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统一的财务政策与监管活动。孙宝霞(2008)在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时,借鉴财务控制的概念将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定义为,在出资人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围绕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监控组织体系,并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对下属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引导、控制和监督,其目的是使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上述定义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做出的,我们都不难看出财务监控首先强调的是一种权力控制,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监控是基于出资者所有权,而经营者实施财务监控则是出于企业法人财产权。其次,财务监控强调监督,控制是核心,但控制是在有效的监督之下进行的。

汤谷良教授(2006)从财务管理而非公司理财的角度出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要求,详细分析了对财务监控的主体、目标、客体和方式的定义。他强调研究财务监控必须致力于具体实施方式、系统架构和它们之间的融合,并提出了财务监控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阎达五、宋建波(2000)认为,企业中客观存在两个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监控必须以“协调”作为目标,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张双才(2001)将财务监控中的主体视野拓宽,不仅仅局限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将委托代理冲突涉及到不同证券持有者之间。可以看处财务论文,财务监控理论研究的薄弱性。受网络环境影响,财务监控理论才逐渐兴起,财务监控主体、客体、目标、对象的研究很不成熟,缺少一个理论框架,因而财务监控的理论缺乏系统性。

2、财务监控模式研究。

王砚淑(2004)在研究财务监控机制时提出,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监控机制可以划分为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和外部财务监控机制两部分。公司内部的财务监控主要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等监控主体来实施。与外部监控相比,内部监控不仅成本最低,而且可以弥补外部监控主体事后被动监控的缺陷,能在事中、事前主动监控,从全方位维护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内部财务监控失效,公司不良行为就会给各利益相关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韩鹏(2007)强调内外部财务监控的有机结合。他指出,内部财务监控主体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授权关系和责权利关系等按层级配置财务监控权,外部财务监控主体以强制性监控市场与竞争性财务监控市场为核心配置财务监控权。为了避免重复监控,实现监控资源优化,在强化内部财务监控基础上,整合外部财务监控资源,建立以国家审计为龙头、社会审计与银监会为核心、债权人财务监控为辅助的外部监控体系。

周立宁(2006)主张建立监事会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她指出,公司内部多重财务监控主体进行统合很有必要,统合监控主体资源的目的,主要是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相互配合和协调,使之达到整体优化。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换意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根本之道。

__国、张春雨(2009)利用实证分析对董事会对商业银行财务质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的银行可能发生银行财务风险的概率较小;董事会独立性对银行财务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其检验的结果并不特别显著;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财务杠杆对银行未来一段时期的财务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

程新生(2002)通过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指出公司治理监控模式分为单层监控模式和双重监控模式。在单层监控模式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双重监控模式是由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控以及监事会对执行董事、经营者进行监控。

上述对财务监控模式的研究,明确了内部财务监控和外部财务监控的基本模式。但是对于内部财务监控中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经理间财务监控权的配置学术界的观点尚未统一。从宏观层次讲,财务监控模式受我国经济环境、立法现状财务论文,政治背景的影响;从微观层次讲,财务监控模式又受到企业性质、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财务监控模式没有也不可能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另外,由于财务监控是多主体协同作用下实施的,建立模型、数据以及资料的取得难度很大,因此,缺乏模型研究也是我国目前财务监控模式研究的困难之一。

3、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研究。

有关企业集团财务监控的文章数量较多,这些文章分别从公司治理、财务控制模式选择、财务控制系统设计、预算管理、人员管理、资金控制、业绩评价与激励、内部审计等方面对集团财务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不乏具有独创性且影响较大的代表性观点。

于增彪等(2001)采用现场研究的方法,概括出了企业集团管理的资金预算管理整合模式和全面预算整合模式,并从技术、组织、行为和环境四个维度描述了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特征,从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务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集团公司推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朱元午等(2004)主张,依据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耗散结构理论和博奔论的基本原理,在对传统全面预算管理赋予新摘要的资料和启示。

可见,目前理论界有关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管理模式己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对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特别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是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中国企业集团在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规模优势未完全显现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与制度未真正建立起来有关集团发展与经营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等严重制约着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管理问题,或多或少地暴露在财务控制上,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仍有很多问题等待专家学者的探讨和研究。

4、财务监控信息系统研究。

傅元略(2003)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但对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实务和财务监控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提出加深对财务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将网络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监控思想结合起来,创建适合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财务监控机制,并对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调控导向类型、类别和两层级监控结构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梅雨(2007)在网络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度竞争下,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更需要结合公司信息系统的变革和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重构财务论文,将适时财务监控与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并融合到公司治理的不同层级的监控中去。现代企业应该基于企业信息化系统,打通财务运营系统(包括日常资金结算与监控系统、流动资金计划与管理系统、投资和预算决策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等)与企业的其他业务运营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等)的隔阂,形成集成化的网络系统,从而在整个企业中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

张杰(2009)指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财务监控的目标和对象发生了变化,对财务监控和人员产生了诸多影响,有必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适时财务监控机制和建立基于价值流的财务监控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息流的价值管理比交易的现金流管理更为重要。企业的财务监控不再单纯关注本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要全面关注价值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只有它们之间相互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有效的价值链管理,实现财务监控的目标。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管理上全面推广计算机网络化,包括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其目标是提高管理的效果。可以看出,当前对财务监控信息化的研究主要目的集中在解决如下的问题上。企业信息化下财务监控的定义、目标、对象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如何建立新的财务监控机制;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监控怎样充分地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和建立创新的财务评价体系;财务监控机制重构应怎样与业务流程再造和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融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虽然有所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深入。

(二)国内财务监控文献评述。

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国内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对财务监控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财务监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引进西方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研究成果;二是利用传统的控制(含预算控制)模式进行研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监控中财务控制在企业财务尤其是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现有论著大多将财务控制视为财务管理的一个普通环节,并将其与财务预测、财务规划、财务决策等一并论述。财务控制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对财务监控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结构严谨、内在联系紧密的体系。国内有关财务监控研究的专著和文章,绝大多数都是论述财务监控的某一方面,尤其是某一财务监控手段或方式,而没有从系统的高度进行研究,更没有很好地与财务实践相结合财务论文,转化为现实的管理生产力。

再次,缺乏对特殊主体的研究。比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公司治理问题在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又受到重点关注。商业银行的本质是金融企业,其公司治理能参考一般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但同时,由于商业银行自身有区别于工商企业的许多特殊性,使得其公司治理有很多特殊性。虽然目前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经有所成就,但是专门针对公司治理中财务监控问题的研究尚少,正处于起步阶段。

最后,部分研究内容仍需深入和完善。比如,如何理顺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的关系,使四者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如何建立模型对财务监控进行量化分析;如何加强对于公司财务人员、资金的管理;如何适应经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制定激励措施,激发其积极性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财务监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针对商业银行的研究成果还不多。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逐步深化、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今天,对商业银行财务监控的研究是极为迫切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汪艳。对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3,(8)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3篇《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模板怎样的》,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怎么写篇九

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