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29:51 页码:11
2023年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汇总9篇)
2023-11-18 15:29:51    小编:ZTFB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有效方法。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总结范文中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你可以思考这些观点对你的总结有何启发。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设计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我国的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特别是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因此,深入探讨并研究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则成为目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引言。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质量与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生了很多新兴行业的诞生。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便是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专业。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因此,开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二

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以技术型为主,而非研究型的人才。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为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多安排教学的实践,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时却更多的偏重于理论,实践教学安排的内容较少。因此,导致了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甚至会压缩课程的内容,导致学生听完之后仍然不能理解全部的,概念,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仍然是以学生听教师讲为主,不能培养出专业型的人才。

1.2教学内容更新较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时代的联系较为紧密,它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做出自身教学内容的调整。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领域较广,所以任何一个领域的更新都可能导致专业知识的内容调整。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做的并不够好,很多课本都会沿用多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和其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教学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无法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另外,教师对最新的知识了解也不足,使得教案和课件也有严重的滞后性。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快速的将自己所学应用在实践中,个人能力偏低,无法快速的'适应自己的岗位。

1.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是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因为教学所模拟出的环境与实际况相差较大,导致了学生的错误理解。再加上任课教师个人素养的限制,很多教学的内容与现实需求产生了脱节的情况,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大多忽视了可行性,导致作品常出现各类错误,与实际需求不符。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的总要措施,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实践必不可少,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必须要完美的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

1.4教师团队综合素养较低。

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在理论教学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可以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但是也大多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无法立足于实践进行讲解。因为很多教师本身也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因此很多具体的应用问题教师本身也是一知半解,在进行理论教授师还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实践课程就会由于个人经验问题而导致教学的效果偏差。另外,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缺乏教师,该专业所相关的艺术设计、建筑等都没有配备齐全,这也就导致了师资团队的构成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学科融合的需求。

2.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

高职院校需要树立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和人才培养,而非理论式的填鸭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导课堂,引导他们积极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践和设计方案,尊重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在共同的讨论中寻找最有的设计方式。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对实践要求较高,所以高职院校还可以针对性的组织各类竞赛,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理解。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各类比赛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对于他们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2.2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联系。

在上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由于教学内容的滞后,导致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不匹配。基于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充分的利用网络和图书馆,及时的更新教学内容。对于课本,可以没有固定的形式,由教师制作的教案和课件代表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新的内容和制作课件。还可以订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刊,让学生也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内容变动,将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2.3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安排需要紧密联系实际,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让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到最为真实的市场情况,同时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能力。利用这种实践形式,学生还可以在实体公司实习,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带领,着手于实际丰富自己的学识,对于其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2.4组建教师团队。

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就是丰富教师团队的内涵,可以聘请一些艺术设计和建筑专业的老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补充,理论和实践教学也可以分开进行。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由相关专业的高材生来进行,实践教学就可以聘请专业的高级从业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当然,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让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对于教师制作的课件,也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确保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滞后性问题。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根据教学的效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

3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当前有着较大的社会需求量,所以相应的人才培养必须加快步伐。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了教学的效果较差。本文分析了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需求、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和教师团队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和组建教师团队的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推动该专业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47):57.

[2]赵军英.浅析大专院校设计美术教学[j].中华少年,2017(05):188.

[3]潘春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探究[j].教师,(02):104~105.

[4]颜国松.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9):251.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三

根据显示的数据,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接近80%,实际付出行动的却只有4.2%,最后成功创立公司的仅有1%。这项数据中最大的落差存在于学生从创业意愿的生成到创业实践的开展阶段。有研究表明原因存在于多个方面,如:创业资源的稀缺,创业政策的陌生,创业知识的不足以及创业风险的畏惧等,这些都从学生本体创业行为角度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是从学校的角度上看,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客观不健全性,也是导致学生失去创业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相关调查结论是,12.5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创业教育,8%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39.56%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作用不大,而认为学校开设创业教育很成功的仅占12.23%。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误区:

(4)创业教育与地方环境相脱节。地方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没有结合当地的产业环境,对实际情况的把握仅仅局限在校内和教材的案例之中,学生没有亲身感受到产业优势下的创业可行性,没有与产业中的各种创业资源近距离接触而最终停留在对创业实践的模糊认识。

二、创业教育价值体系。

如果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创业者或者准创业者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则该目标必定由教育过程中的诸多关键因素共同决定,针对以上论述的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价值视角出发,立足于知识、能力、品质和方法四个方面讨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知识的'价值着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创业行为、创业流程和各种必须的创业资源,形成宏观的印象;创业能力的价值是隐藏在知识表层下的有效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创业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品;创业品质的价值是更深层次的内容,它从精神层面上主导着创业者的思维和行为,将创业者引向自我目标;创业方法的价值是知识、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直接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创业教育价值体系,包括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创业品质教育、创业方法教育,这几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4)创业方法教育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分析、信息的检索、资源的整合、风险的防控、商业模式的选择以及各种操作技能的掌握等。创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校内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依托地方特色,从优势产业中寻找结合伙伴,共同实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最直观的创业认知,体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产品服务特征、技术条件、人才结构、市场需求等。

三、地方产业优势与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关系。

有许多文献都是描述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地方产业的正向效应,而创业人才和地方产业的关系,事实上应该构成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的格局。研究认为,企业家的成功创业与其嵌入的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是难以分开,优势产业必定汇聚了大量的创业资源,而对创业者而言无疑是理想的环境,因此有利于创业人才的聚集和实现创业目标,原因是:

(4)产业优势蕴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充足的企业运作经验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创业的基石。

以广州高校的创业教育为例,广州作为岭南经济文化中心,工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业发达,集中了大量优势产业资源。以此为依托,各高校纷纷开展特色创业教育,如:华南理工大学从开始于广东高校中率先举行“创新创业大赛”,每年一次,积极挖掘和寻找合适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主要涉及科技、文化、教育、服务等产业。该校主动挖掘产业资源,建立包括学生、行内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家等在内的“创业共同体”,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并着手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格的塑造嵌入于创业教育全过程,同时为每位学员配备一名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实践并帮助引入风险投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首开通过学生勤工实体化助学来推动创业教育的新模式,联合校外产业资源将校内勤工助学组织建设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实体组织20余家,这些实体组织多定位在服务业,如:咖啡厅、数码港、书屋等。每个经济实体由学生通过产业调研后引入帮扶或自主创建,营造了良好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华南师范大学于于广东省内高校中成立第一所创业学院,旨在加强与各企业的合作拓展创业教育,如:与广发和民生证券等金融企业合作推行校内股市模拟,通过模拟金融市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20,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广东高职院校中首个创业教育团队,该团队由成功企业家和该院商学院专职教师组成,以创业指导课程为主,以“企业家与大学生谈创业”系列讲座为辅,聘请行业中的人力资源专家、杰出的校友和企业家为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以上方式各具特色,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然而由于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识不同,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区别学生的学习时段,实施有步骤、有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此外,如果从广州高校整体层面上观察,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以吸纳资源,而是将合作点广泛的分部于各个产业之中,没有突出重点而导致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品牌,有些高校的校企合作采取“企业有求必应”的方式,仅仅为了响应形势,而忽视获取创业资源的内质。建立符合地方需求,对接优势产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应当结合当地产业状况和优势资源,从价值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出发,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保障,以品质为核心,以方法为拓展的分阶段教育模式,将四个方面贯穿大学教育的各个学习阶段,从学习步骤和循序渐进的角度上看,每一个阶段有其侧重点。

3.后期阶段,部分学生已经产生了较强烈的创业的意愿,但对于创业的具体思路、方法比较模糊,对创业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保有谨慎态度,对产业需求不了解,以至无法寻找到好的创意项目等,因此这个时期应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创业信息,侧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能力方面,与企业联合组建的校外平台,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生产服务流程,学习各种技能。由学生自组团队举行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创业专家作为评委,通过实际作品折射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寻找好的创业项目;方法上,熟悉地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设立创业导师制,对优秀的创业项目实施跟踪,校企共建创业咨询中心,对创业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与帮助。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都应将创业品质教育列为重要内容,既要树立楷模实行整体教育,又要注意个别指导。

五、结论。

创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而非一门单独的课程,而体系的完整性则必然要求以教学课程为核心的各种创业活动的举办和各种创业平台的建立,因此高校实行创业教育不能满足于仅开设了创业相关理论课程,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各种资源。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创业教育体系,因此创业教育仍然处于继续探索阶段。本文以价值为导向,从内在四个角度探讨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路,但是该体系涉及的方面较多,高校须要定位于当地优势产业并从中寻找资源、整合资源,这就要求校企之间有比较完善的合作制度和合作框架。因此,从根本上说,成功的创业教育是要求高校积极的“走出去”,与地方经济结合,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共赢共利,合作互补。

作者:李升泽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四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其他的设计专业人才相比越发显得缺乏竞争力,艺术设计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日趋明显。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矛盾,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关健。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艰巨任务。而艺术设计专业一直是职业教育中很重要且实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符合现代审美,也更加个性、灵活的要求。针对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笔者对其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如下探讨。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家长和学生把上职业学校和学美术视为无奈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没有美术专业基础。

其次,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掌握的技能不足以应付变化中的就业形势。

其三,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上,大多开设的是传统专业。而现代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明显趋于个性化、实用化,传统的课程计划很难满足学生将来走上岗位之后的需求。

其四,由于许多职业学校设置的学科都是大同小异,这就导致了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增加了雷同专业的人才就业竞争和人才的浪费。就我国现行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的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基本沿用至今。它的特点是儿何形体的构成训练,忽视具体造型设计,培养理性的、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这与我国目前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个性化、特色化的设计风格不相适应。同时,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时间短、经验不足,还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自己的特色也不鲜明。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更是存在着秩序较不明确,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师资队伍不完整,教材选用较随意,教学方法较为陈旧等诸多问题,必然影响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总结和建立艺术设计专业理论体系,培养走出校园即能很快立足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应当尽快建立起能够培养出毕业即就业、所学即所用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当今,追求个性追求创意的人才市场需求无疑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并促使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关键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比较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拥有自我观点、自我特色的培养模式上来,从而实现毕业生同类人才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在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个性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增强其社会竞争力。为了实现这种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为,中等职业学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用创新性。

1.适应形势变化,增加实用性课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公司并不要求毕业生学历有多高,而往往期待他们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曾有一家设计公司到我市某所职业学校招聘毕业生,他们的要求是学生既要懂photoshop,coreld~广告设计,又要懂建筑制图、还要懂3dmax制作室内效果图—这些知识技能已经涉及到了平面广告与室内设计两个方向。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把专业方向分得一十分明确,广告就是广告、室内就是室内,毫不相干。据了解当时我市某所业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还只有一个方向:平面广告,名字也不叫“艺术设计”而叫“电脑美术与广告设计”,学生在并没有学过室内设计知识,所以应聘自然犯了难。这个例子反映出我们的教学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些矛盾。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就必须同时考虑社会的需求与学生个体的发展两方面情况,要有实用性。具体来说,就是不墨守陈规。另外还要重视一些新的工具的应用,例如电脑软件对设计的影响,课程设计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应在教学中打破旧的思维框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竭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时刻以岗位能力所需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顺应社会的审美需求,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要善加利用。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与其本民族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所孕育出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及思维方式都是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世界,正流行着一股中国热,不仅外国人喜爱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更多的国人也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图案有了更热烈的追捧,如民间图案、吉祥图案、民间传说、几何形装饰纹样等。了解这些并将其运用于实际设计中,这一教学理念应当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课题。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各地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溶于设计理念之中,培养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二)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师资队伍体系。

国外的艺术设计专业比我们开设的早,人才培养机制也运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为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上取得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积极的去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弥补我们在设计理念,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完善我国中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师资体系。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教师并非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而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的需要跨专业教学。由于他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较前沿知识方面的匾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设计潜能的开发。而且现有的一部分教师也往往观念陈旧,不能较快的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培养个性化的学生也就更无从谈起。所以,加强师资培训和“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完善的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以能力本位教学为基础,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大专院校的学生相比,虽然专业功底略显不足,但实际操作能力是优势,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在教学上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性。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积极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所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即职业学校应积极主动融人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发展之中,使职业学校成为企业等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源,在逐步适应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先行,引领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应该既是企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又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智囊和参谋。

学校可以聘请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定期来学校开办讲座,传授最新的设计方面的动向;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定期到合作公司去学习、实习,在学习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并进行实践操作,即“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技能更加纯熟,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去学校的对口公司就业,也可以运用在学校和公司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更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达到“零”距离就业。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提到了和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这种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会比以往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立足于社会。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尊重传统并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不断完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大批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初级艺术设计人才。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基于民族团结实施一系列特殊政策,针对学习主体所开设的民族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可以看作实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要素,视为内部研究的主要对象,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民族文化传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改革发展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中特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1998年、2013年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2012年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13年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2013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2012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2011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梁庭望.古壮字结出的硕果――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初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5,(1).

作者:金乾伟王俊娜喻国伟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六

1.1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影响更加深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也采取了积极地应对策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地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产生了各种新型的工作岗位和职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随着时代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创业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的重点,我国的的高等院校对此以及与之相关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大学毕业生不但要成一名就业者,更要成为新岗位的缔造者,要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单位和岗位贡献的价值越大,个人的价值体现的也越为明显,个人的成就也就越大。

1.2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个体,在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方面,积极发挥了大国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人才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要想在社会立足乃至发挥自我价值,除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之外,更需要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转变思想,改革教育模式,为学生日后就业和实现自身价值打好基础。从传统观点来看,大学的教育职能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学术教育,其二是职业技能教育,现在要加上第三部分,即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也就是国际上统称的大学生“第三本护照”。

1.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来陈旧的教育模式逐渐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所以要对教育进行改革,而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则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除了使得现代大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外,创业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学生能否成才的另一重要指标。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七

[论文摘要]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教学管理中借助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使教学管理的手段与方式发生革新。文章对国内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开发一套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灵活、维护升级方便、符合自身实际管理情况的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益。

[论文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

现代社会中,成人教育作为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与各地合作办学的教学站点的增多,教学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与多媒体等科学技术手段设计与实施贴近时代要求与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效益,是当前教学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何谓教学管理信息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教学管理中借助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使教学管理的手段与方式发生革新。

1.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与传统的教学管理相比,教学管理信息化有以下3个特点:。

(1)教学信息从信息孤岛走向信息联通。

传统教学管理中,各种信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和保管,信息之间互相间隔,使教学管理中出现了一座座信息孤岛。教学管理信息化使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成绩信息等成为学校内相关人员随时随地共享的公用信息,并且信息之间保持一致性与唯一性,大大地提高信息的通用性与准确性。

(2)教学信息实现数字化与海量存储。

传统教学管理系统由于方法与手段落后,以纸质方式为主,保存不方便,利用率不高。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可以对历年大量的教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以获得系统存储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通过对这些海量存储的数据进行跨年度的统计分析和深层的数据挖掘,可以使教学管理层的决策与教学质量分析更加科学。

(3)教学管理信息的多渠道、多方向流动。

传统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信息多是通过自上而上的方式进行传递,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错。而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使得教学管理信息的流动实现多渠道、多方向,实现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实时互动,最大程度地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2.教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数据共享原则。

教学管理系统应实现不同系统功能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其它管理系统预留接口。

(2)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

参考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在系统内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即仅在一处进行定义,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引用。

(3)开放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学管理系统也能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方便实现二次开发和应用。

二、国内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

国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长期以来,其各类院校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和流程。有关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研究范围涉及了教学管理的基本业务各个环节,从系统模式上主要通过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进行,即数据集中存储,分布操作。它将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统筹考虑,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目的,强调各子系统这间的数据共享,面向流程,强调信息的集成与共享,统筹考虑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由于多年来在使用过程中的不断改进,国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己处于比较完善的稳定运行阶段。

由于国外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我国有较大差异,相关机构管理职能不同,教学管理办法不同,所以还不能简单地引用,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构建开发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系统。再加上我们国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处于改革时期,在一定时间内还要不断变化和发展,为了系统实时反映这种变化,必须构建开发出自己的教务系统,并不断维护和完善。

在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管理方面,国内基本上有两种管理模式:。

第一种是面向单个职能部门的事务处理方式,仅仅停留在使用微机代替日常教务工作中一些单调的、机械的事务处理性工作。借助于微软公司foxpro的微机版本的数据库系统技术,建立起一些简单的、功能单一的数据存储查询系统。在这些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能力很弱。这种情况决定他们的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存储分散、操作分散,系统数据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容易发生数据丢失、系统感染病毒等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还处于这种模式下。

第二种是面向多个职能部门的.教务管理系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数据库服务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批面向多个职能部门的教务管理系统。这种类型的教务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存储分散、操作相对集中。

根据信息化的目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大体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计算机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为目的,依托计算机技术将教学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这一阶段的技术实现较为简单,实现时间短,系统存在信息集成度低,信息共享程度差,系统功能相互独立、计算机硬件性能较为低下等问题。第二阶段以信息共享、信息集成为目的。由于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教学组织单元从行政班正在转为教学班,学生是以个体的形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系统的用户群从原来的教学管理人员扩大到学生和教师,系统更加强调的是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同时,随着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加快,迫切要求实现教学信息的共享,各高校开始致力于研制能覆盖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综合性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解决重点在于面向学生和教师、包容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模式及信息共享3个方面。

从技术的发展趋势上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校园网建设的逐步完善为实现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提供了硬件设施;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软件、网络化操作系统的推广、汉字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都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普及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从单机管理向网络化管理发展、从辅助管理向辅助决策发展。

我国学者朱平华认为,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学信息的特殊性和时代的要求;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广西师范大学成教学院黄永炎认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忽视总体规划,导致数据无法共享,系统集成困难;重硬轻软,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实施;信息系统缺乏管理制度配套、机构及人员的配备支持。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但各高校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因此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无广泛的适用性。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要么冗余信息多,要么所需的功能不具备,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不太适合各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现有的管理模式。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和全日制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考虑到时间、开发成本等等问题,不少学校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直接采用了以前和全日制学生管理相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两种教育方式的差异,全日制的管理系统只能部分适合成人高等教育,不少功能弃置不用,而另外一些功能不存在,不得不继续使用原有的管理方式。

我国各高校正在使用的、有代表性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如大连医科大学和吉林大学分别根据自身成人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使用asp技术结合odbc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网上管理信息系统。它们运行在internet/intranet上,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主要提供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和信息检索等功能。具有跨越不同平台,界面风格统一,维护升级简单等优点,但是功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系统的安全性、运行性能也不高。

综上所述,专门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学分制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比较少的。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管理软件在系统安全性、灵活性、通用性、功能完备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在研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其它组织尤其是企业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经验,加强对成人教育信息系统的作用、特性及其规划、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开发一套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灵活、维护升级方便、符合自身实际管理情况的信息系统,仍然是许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宣华,王映雪,陈怀楚.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2).

[2]王慧青.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中数据关联的设计[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

[3]朱平华.试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j].职教时空,,(3).

[4]黄永炎.试论信息化与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5]钟旭红.嘉应学院成人教育教材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

[6]苏红芹,赵东风等.c/s、b/s混合模式构建云南新华印刷信息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0).

[7]何舒,朱罡,赵刚.基于web的成人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情报科学,2003,(5).

[8]方立.基于b/s模式结构的成人教育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2).

[9]丁鹏,刘莉.c/s、b/s模式中分布式计算与mts解决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2).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八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广西高校健美操选修课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女大学生喜欢拉丁健美操加形体减肥的教学内容,男生大多喜欢健美操,但选者甚少。因此,应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在高校普及健美操,达到增强体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选修课。

一、引言。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使用健美器械,并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通过锻炼,可使人体匀称协调,体态刚健优美,运动舒展有力;同时,在锻炼中可欣赏领略体态美、运动美、音乐美,从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健美操特有的运动形式给人以热情奔放和生气勃勃的感受,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健美操以它的健身美体、休闲娱乐、心理调整、表演竞赛等多功能及整体效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健美操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得到广泛开展,并以竞技面貌出现,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广西6所高校的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588份,有效率为98%。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查阅有关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开展现状和体育设施情况的书籍及相关论文;访谈部分学校的健美操运动员、体育老师、管理人员,听取各方面对健美操选修课学习现状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归纳总结;收集、整理实地调查及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健美操选修课的学习现状。

作为体育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运动项目,健美操已较普遍地为学生所接受。健美操突出了其专业性、竞技性,对身体锻炼更全面,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优越性。但是,广西高校健美操选修课的开展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认识不统一,且男女生之间差别很大,还有部分学校尚未开设健美操选修课。

(二)健美操选修课教师的状况。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健美操在广西高校中得到广泛开展,并以竞技面貌出现,产生了较好效果。同时,广西高校的健美操师资出现了短缺。健美操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占49%。这说明目前广西高校从事健美操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健美操专业教师比例偏低,这对健美操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三)对开设健美操选修课的意义认识不足。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兴起:选修健美操课的学生与日俱增,健美操师资出现不足,一些高校的选修课出现了有学生没教师的局面。有部分教师上课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正,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有的认为开展健美操教学意义不大。上课时,教师把音响打开,让学生跟着音乐练习。学生的动作参差不齐,错误和不规范动作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

(四)选修健美操课学生的心理状况。

学生选择健美操大多是为了锻炼身体,但也有一些学生是为了修学分,上课报到后就离开,这样就根本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也根本不能发挥健美操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发挥学校媒体的作用,进行正确的健美操宣传,端正部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错误认识,使他们从根本上接受健美操。

(五)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环境。

虽然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季节的限制,但是在高校如果没有理想的教学场地,没有音乐,站在寒风中,相信也没有学生乐意选择健美操,这样也就会影响健美操选修课的普及。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都有固定的场地,但是有的学校场地比较小,且环境嘈杂,场地设施较差。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高校开设健美操选修课,既能让她们保持匀称的形体,增强她们的.心肺功能,又能将健美操作为终身锻炼的一项运动项目,长期发挥作用,让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也要鼓励男生选修健美操,使健美操在学生中更为普及。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拓展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习质量。.根据女生爱美及追求体型健美的心理要求,应选择对塑造健美体型有较高锻炼价值的大众健美操、形体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等,以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男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选择体现力量或时尚的搏击健美操、街舞健身操等。

第二,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首先,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将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们不但获得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开拓,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艺术修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由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并存转变。在教学方式上要多样化,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健身能力。在教学方面,应充分利用电化教学,通过录像教学,建立良好的动作印象,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让学生观赏国内外健美操比赛,了解健美操的发展动态。

第三,师生应当及时进行和谐、融洽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健美操,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巧、技能,教师要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与基本功训练,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真正完成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第四,大力开展健美操活动,组织一些健美操表演和比赛,使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健美操教学的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周涛,张晓莹,北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

[2]姜维萍.试论普通高校健美操的地位与作用[j].体育科学,(2).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刘绚丽.对高校男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研究及教学对策[jl.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6).

[5]赵瑞花.健美操——健身运动的一种方式[j].中国学校体育,1994(5).

亲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简短篇九

自20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年9月至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论文发表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论文发表总量的67.27%。博士论文发表29篇,硕士论文发表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