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5:47:05 页码:11
2023年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大全20篇)
2023-11-19 05:47:05    小编:ZTFB

学会感恩可以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我想我们需要学会感激身边的一切。怎样写一个简洁而有力的题词?希望以下总结范文能够对大家写作总结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一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二

菲利帕奇小时候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贫困,酷爱读书的菲利帕奇只能早早地退学在家,帮着父母打理农活,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学习。

18岁的时候,菲利帕奇报名参加了贝尔格莱德法学院的自修班,这个自修班不要求进学校听课,只需要考试到场就行。菲利帕奇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每次考试,他都要坐8个小时的火车前往应考,然后返回家当帮手。尽管菲利帕奇学习很用功,但那些年里,前南斯拉夫的战火实在太频繁了,再加上农村的工作繁忙,菲利帕奇总是无法完成学业。

为了追求梦想,1992年,菲利帕奇拿出所有的积蓄,辞别父母和兄弟,离开被战争蹂躏的家园来到美国。刚到美国时,菲利帕奇几乎不懂英语,就在一个小学里找了一份相对不太需要语言的扫地工作。有一次,一位老师建议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工作,这样就可以免费选修课程,因为哥伦比亚大学虽然是一所仅次于哈佛、普林斯顿和耶鲁的常青藤大学,学费昂贵,但它却有一项政策非常好,就是允许学校所有员工免费听课。

菲利帕奇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地跑到哥伦比亚大学想找一份工作,可当时大学里并没有任何工作岗位空缺,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菲利帕奇就去买了一把扫帚,天天在学校门外打扫卫生,这样一来,他很快就给大家留下了印象。一个月之后,菲利帕奇居然真的得到了大学人事部的约谈,从而被正式聘请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全职清洁工。

要听课就要先学会英语,菲利帕奇用自己的薪水购买了大量书籍和影音材料,利用闲暇时间开始自学英语,通过7年的努力学习,菲利帕奇终于打下了不错的英语基础。,菲利帕奇又入读了美国通识教育学院巩固基础知识,并在3年后顺利毕业,至此,菲利帕奇的英语已经相当熟练,于是便开始了长期的“蹭课”生活。

在课程上,菲利帕奇选择了几乎算得上是最难的“古典文学专业”。要选修这个课程,还必须先完成一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菲利帕奇与年轻同学们的差距都相当明显。每天,菲利帕奇上午上课,下午2时30分到晚上11时负责打扫卫生并倾倒垃圾,下班后返回住所继续温习,时间非常紧张。菲利帕奇不急于求成,而是每个学期只修一两门课程,勤勤恳恳地修完所有学分。

清洁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在美国的时日增多,菲利帕奇也曾遇到过好几次薪水较高的工作机会,但因为不想放弃免费学习的机会,他一直没有考虑另外找工作。菲利帕奇觉得,虽然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只是一个天天拿着扫帚的清洁工,然而同时拥有的这个学习机会却弥足珍贵。正因为如此,菲利帕奇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不错。虽然所有教授和同学都知道他是学校的清洁工,但看见他拿着扫帚的时候,同学们还是会感到很惊讶。然而菲利帕奇自己却总是毫不在意地呵呵一笑,完全不会因为手中的这把扫帚而感到自卑。

就这样,经过的努力,菲利帕奇终于在5月13日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为了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菲利帕奇还特意请了两天假,毕业典礼结束后便又接着回去工作。哥伦比亚大学也因为有这样一名学生而觉得自豪,所以把菲利帕奇作为一个正面典型鼓舞别人,但菲利帕奇却说自己的梦想只实现了一半,因为接下来他还要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典礼结束后,有美国媒体问菲利帕奇今后会不会另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时,他回答说:“如果能有更好的工作,当然不错,但我不会刻意去找,因为对于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来说,一把扫帚也足以舞动出精彩的人生!”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三

古代的一些名人关于理想的故事,或许在你看来是很少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名人理想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

读书。

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坚持。

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

教育。

他,便叫他。

学习。

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

做人。

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四

“飞翼”孙可:“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站着离开赛场”

孙可的亚洲杯之路可谓坎坷。

2014年12月29日,孙可跟随国家队抵达悉尼坎贝尔小镇,备战十天后开始的亚洲杯。没成想,第一堂训练课中,孙可就受伤了,他的右脚脚面正好踢在俱乐部队友吉翔的鞋钉上。此后,他就再也没法跟随球队一起训练了。

“说实话,我当时真有一种感觉就是可能因伤无缘亚洲杯赛了。”孙可很失落,这是他的第一届亚洲杯。佩兰也很着急,孙可不但是国足的主力右边前卫,还是佩兰战术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乌兹别克斯坦队比赛时,孙可不再禁赛。可佩兰担心他的身体问题,没有派他首发出场。直到比赛进行到下半场六十多分钟时,才将他替换上场。结果上场后的第一次射门,就敲开了对方球门,帮助球队2比1逆转取胜。据孙可当时统计,自己在射门之前只碰了三四下球。

同朝鲜队比赛,孙可首发出场,开场45秒就取得了进球,这也是他职业生涯当中进的最快的一个球。随后,他还利用头球攻破了对方球门。上半场就独中两元,孙可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绝对巨星。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孙可因被对方肘击了头部,造成局部肿胀,不得不头缠绷带进行比赛。

孙可用这种方式接过了“杀手”的枪。“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站着离开赛场。”面对下一个对手东道主澳大利亚,孙可这样说。

“跑不死”的“孙大圣”:

别人跑不动了,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我小时候没有什么天赋,速度慢,队里每次跑,倒数五名之内肯定有我。”孙可说:“大家觉得我速度还可以,主要是在坚持高强度冲刺方面,别人跑不动了,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孙可1989年出生于江苏徐州,8岁开始接受足球训练。小时候,孙可常常在吃完晚饭后到水泥篮球场加练。因为天黑加上水泥篮球场地硬,孙可常常会摔得伤痕累累。一次教练发现后询问,孙可喜滋滋地解释道:“就是因为天黑踢球才练球感!”

为了训练体能,上小学时候的孙可,都是跟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跑步,寒来暑往几乎从不中断。要知道,孙可家距离学校很远,乘坐公交车都需要40分钟左右的时间。也正因为这样,孙可才成为了现在球场上的跑不死。

2001年,孙可进入江苏舜天俱乐部u13梯队,2006年的时候,年仅17岁的他就已经被报名参加中甲联赛。不过,一直到2008年,孙可才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首秀。2011年跻身舜天主力阵容,在德拉甘的手下,孙可逐渐成长为舜天队中不可或缺的主力球员。2014赛季在联赛中,孙可以5次助攻排名江苏队内第二。

孙可是出了名的“跑不死”,“只要我在场上哪怕一分钟,我都会去拼,”孙可不仅经常这样说,更重要的是,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从舜天俱乐部技术统计来看,孙可2012赛季场均跑动距离居然达到13000米。与队友达纳拉赫并列全队最高。“身体条件不好、水平不够就靠跑动来弥补。”孙可曾评价自己说。去年三月份在亚冠小组赛对仙台维加泰的比赛中,孙可的跑动是11947米,高强度奔跑达到922米,全场高强度奔跑64次,这是世界顶级的体能数据。

“三无”球员的励志大片:“二蛋”的坚硬与刚强。

孙可是江苏徐州历史上第一位男国脚,在孙可的履历上,他的国字号球队经历几乎是空白。

孙可没有国少、国青队的经验,2009年的十一运会男足比赛上,孙可代表江苏队出战,后来被中国国奥队教练看中。2009年10月,备战东亚运动会和伦敦奥运会外围赛的中国国奥队召入了孙可。但是,孙可在中国国奥队并没有得到什么上场机会。

就是这样一位“三无”球员,却成为了当今国足的大红人,孙可的经历堪称是一部励志大片。“说实话,我从小性格就是比较好胜,但我不会表现出来。我知道说太多也没用,只能靠自己埋头苦练。”

孙可,是卡马乔时代才被招进国家队的,时间是在2014年的3月,卡马乔为备战世界杯预选赛。结果在对阵伊拉克的关键一役中,孙可表现异常出色。全球著名专业足球网站()评选出3月份亚洲最佳阵容,孙可得以入围:3—4—3的全攻全守阵型,孙可被排在右中场。

还有国足1:5惨败给泰国队,场上球员被外界批评毫无斗志,但孙可成为球队仅有的亮点,他多次边路的带球突破,并且在球队无人防守时从前场奔到后场防守。在球队已经大比分落后时,孙可一次从前场追到本方门线的空门解围,也成为了那场比赛大家心中仅存的激动画面。

对于孙可,国家队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个在场上敢于拼命的队员,送他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点也不过分。他的绰号叫“二蛋”,但他踢球的作风更像是一枚“铁蛋”,坚硬、刚强。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五

从小到大,我们会经历很多身份,获得很多标签。小时候,我们是子女、学生、花朵……长大了,我们成了80后、父母……2012年,我得到了一个新标签:中国好舌头。

中国的成语很有意思,关于口才的成语大多略带贬义,比如巧舌如簧、夸夸其谈、巧言令色……口吐莲花算是少有的褒扬,但也有那么点儿难登大雅之堂的感觉。由此可见,对于口才这种事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通常被设定成伪善之人的特性。而历史也的确如此,往往是越有名的说客死得越惨,就算他能靠一张嘴化干戈为玉帛,抑或一兵不发而战胜对方,最终也无法用这张嘴救自己的命。

所以,当我被人称为“中国好舌头”时,总觉得背后生风,冷汗津津。

意外获封好舌头。

当我把《中国好声音》里那段原本两分半时长的广告像开机关枪似的“打”出去时,并不觉得多么有成就感,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能做到,我只是在电视上做了一件他们没机会做或者干脆不需要做的事。

可能有不少人觉得我在无奈“炫技”,因为我在那个舞台只是充当报幕员,本没什么“戏份儿”,因此非要自己弄出点儿彩来,否则这主持做得太委屈。如果看完我为何要那么快地讲完广告,这种想法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中国好声音》的广告处理方式,算是节目组有意为之。原本的广告合约中,这段广告的时长有两分多钟。计划里,我像以往其他节目一样,插播一句“不好意思,我又出现了,我要念段广告,大家正好趁机去上洗手间”之类的话就好,等我对着摄像机念完,去洗手间的观众们也都归位了,大家继续录节目。

但后来,因为节目时间的缘故,广告词中的标准讲法被临时改变。如果念一段广告能省去一分半,念10段广告就能省15分钟!多出来的时间,就能卖别的广告,或者为一个选手多争取一两分钟的出镜时间。电视节目就是这么争分夺秒。

我记得很清楚,第三集节目播出的当天,我把录好的广告片段递交上去,不到半个小时就被退了回来。同事告诉我:“这样不行,得再录一遍,录一遍快的。”

我问:“那要多快?”

他回答得很无厘头:“有多快就录多快!”

可是没过一会儿,同事又大汗淋漓地跑过来找我,哭丧着脸说:“华少,还得再快点儿!”

“还要快?”

“对,只给你一分钟……”

两分半钟的广告要压缩到一分钟里,还要清楚地念出来,并不是说无法做到,大多数主持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功力。我当时心里不踏实,是因为完全想像不出播出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就这样,有了后来大家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看到的“超速广告”。录完之后,在第三集播出当天,我发了条微博说:“我知道大家讨厌广告,最起码我尽力了,希望大家谅解。”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六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给别人做雇工。一次,他停止了耕作,走到田埂上怅惘很久,说道:“如果我们中间将来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别的雇工笑着回答说:“你给别人做雇工种地,怎么会富贵呢?”陈涉叹息说:“唉,燕雀哪里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茅以升:立志造桥。

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他小时候,家住在南京。离他家不远有条河,叫秦淮河。每年端午节,秦淮河上都要举行龙船比赛。到了这一天,两岸人山人海。河面上的龙船都披红挂绿,船上岸上锣鼓喧天,热闹的景像实在让人兴奋。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样,每年端午节还没到,就盼望着看龙船比赛了。可是有一年过端午节,茅以升病倒了。小伙伴们都去看龙船比赛,茅以升一个人躺在床上,只盼望小伙伴早点儿回来,把龙船比赛的情景说给他听。

小伙伴们直到傍晚才回来。茅以升连忙坐起来,说;“快给我讲讲,今天的场面有多热闹?”小伙伴们低着头,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秦淮河出事了!”“出了什么事?”茅以升吃了一惊。“看热闹的人太多,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茅以升非常难过。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景像凄惨极了。病好了,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他想;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从此以后,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平的,拱的,木板的,石头的。出门的时候,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他都要上下打量,仔细观察,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看书看报的时候,遇到有关桥的资料,他都细心收集起来。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七

优瑞卡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偏僻小镇,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就有一辆蓝色的小卡车悄悄出发了,车上载满了各种食物及衣物用品。车的主人是一名华裔女性,借着些微的晨曦,她四处寻找躲在桥下、铁路边甚至灌木丛中的无家可归者,将所需的东西一一发给他们。在那些被社会所遗忘的流浪者的眼中,她就像一个蓝色天使,带给他们的不仅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还有生活下去的理由,让他们学会永不放弃希望。

有人说,给他们找些吃剩下的饭菜食物,让他们有口吃的就行了,她一口拒绝了,她说:“我觉得那是对流浪者的侮辱。他们难道就只配吃别人吃剩的东西么?我看不出他们跟你、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她并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仅能以身为半职公立学校游乐场管理员的微薄薪金来为她的善行买单,她口袋里只有10美元,就准备10美元的食物,有100美元,就煮100美元的饭。在她看来,钱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要给流浪者以做人的尊严。她坚持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并且从不吝啬给他们以拥抱。

这就是她所要做的,食物只是生命所需,而做人的尊严却是生命所依,她要尽自己的所能,让他们重新拥有人的基本生活。她帮助过的流浪者,有人完成了成人教育,当了会计;有人自食其力,东山再起,开办了自家的公司。现在他们回过头来,协助她共继助人的事业。

在她的善举被媒体披露后,感动了无数美国人。加州州长及夫人动情地形容:“她带着温热的食物和很多的爱,给那些身体和灵魂都需要给养的人。她却平静地说,她的爱并非完全无私,帮助别人,其实也帮助了自己。”

原来她自己也有过流浪街头的痛苦经历。她出生于广东开平的一个富裕家庭,父母都是医生,在“”时受到冲击,成了批斗的对象,被挂牌游街,受尽凌辱。她那时只有六七岁,也被赶出家门,只能睡在垃圾堆旁,忍痛挨饿,时常还会遭受打骂。后来她们一家偷渡香港,移民美国,然而童年的不幸却深深地烙在她的心灵深处,她总觉得有无穷的愤怒需要发泄。

使她发生改变的是一件小事。大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她怕儿子在学校如她幼时般被人欺负,就每天在教室外观望。班上一个没有朋友的小女孩,每天向她讨食物吃,她后来发现小女孩家里很穷,全家人都住在车上,经常吃不饱,便开始接济这家人。这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发现愤怒对她没有任何益处,而帮助他人得到的快感,却让她的心灵得到了宁静,她决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中去。

她就是关惠群,美国总统“公民奖章”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之一。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奖并致辞说,“她让我们知道,在这个地球上除了我们个人的需求外,还有别的值得追求的东西”。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八

茅以升立志造桥——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他小时候,家住在南京.离他家不远有条河,叫秦淮河.每年端午节,秦淮河上都要举行龙船比赛.到了这一天,两岸人山人海.河面上的龙船都披红挂绿,船上岸上锣鼓喧天,热闹的景像实在让人兴奋.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样,每年端午节还没到,就盼望着看龙船比赛了.可是有一年过端午节,茅以升病倒了.小伙伴们都去看龙船比赛,茅以升一个人躺在床上,只盼望小伙伴早点儿回来,把龙船比赛的情景说给他听.小伙伴们直到傍晚才回来.茅以升连忙坐起来,说;“快给我讲讲,今天的场面有多热闹?”小伙伴们低着头,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秦淮河出事了!”“出了什么事?”茅以升吃了一惊.“看热闹的人太多,把河上的那座桥压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茅以升非常难过.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景像凄惨极了.病好了,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他想;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从此以后,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平的,拱的,木板的,石头的.出门的时候,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他都要上下打量,仔细观察,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看书看报的时候,遇到有关桥的资料,他都细心收集起来.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九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

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当鞋匠的父亲就过世留下他和母亲二人过着贫困的日子。

一天,他和一群小孩获邀到皇宫里去晋见王子,请求赏赐。他满怀希望地唱歌、朗诵剧本,希望他的表现能获得王子的赞赏。

等到表演完后,王子和蔼地问他:“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安徒生自信地说:“我想写剧本,并在皇家剧院演出。”

王子把眼前这个有着小丑般大鼻子,和一双忧郁眼神的笨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对他说:“背诵剧本是一回事,写剧本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项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怀抱梦想的安徒生回家后不但没有去学糊口的手艺,却打破了他的存钱罐,向妈妈道别,到哥本哈根去追寻他的梦想。他在哥本哈根流浪,敲过所有哥本哈根贵族家的门,没有人理会他,他从未想到退却。他一直写作史诗、爱情小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俏虽然伤心,仍然坚持写了下去。

1825年,安徒生随意写的几篇童话故事,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儿童的争相阅读,许多读者渴望他的新作品发表,这一年,他30岁。

直至冷日,《国王的新衣》、《丑小鸭》等许多安徒生所写的童话故事,陪伴了世界上许多儿童健康地成长。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一

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比尔•盖茨是每节课制造糟糕气氛的罪魁祸首。“有什么是比上课更加有趣的事情呢?”一节课上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空想的小孩总是比尔•盖茨。由于行动过于散漫,父母经常被迫光顾学校,儿子的行为总会触怒看不惯的母亲的容颜。比尔总是与父母发生争吵,爆发冲突。当比尔11岁时,类似的冲突又一次在饭桌上爆发,他对母亲大喊大叫,父亲则激动得将一杯水泼到了儿子的脸上。最后,父母把小比尔带到了心理咨询所,经过心理医生的双方开导,他们的关系才有所缓解。在学校里,数学、科学没有人能比得过比尔•盖茨,然而单调的学校生活实在令比尔难以忍受。那次的心理咨询让夫妇俩下定决心给儿子转学——湖滨中学,那正是一所以自由教学理念而闻名的学校。教学理念前卫的湖滨中学率先开办了电脑课,初见电脑并开始接触它的比尔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生活不再是口中那句无聊透顶,从此人们看到比尔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了散漫,也没有了歇斯底里的冲突。比尔的命运正悄然发生变化。

20世纪60年代,电脑极其罕见,拥有一台电脑花费巨大,不过,学校仍坚持用母亲们的捐款购进了一台笨重的计算机。从此就有一些高智商的学生如漆似胶地贴着电脑,数学尖子比尔•盖茨就是其中之一。为了玩电脑游戏,他们甚至编写了计算机软件程序,之后他完全沉迷在战争游戏、乘法游戏、除法游戏等电脑程序编程里。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挑战对象,比尔怎能入眠?他一整天都在思考如何使用电脑,用电脑能做些什么?遇到学校封锁电脑,为电脑设置密码时,他绞尽脑汁获得密码,甚至使出黑客行为。总之,电脑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几乎相当于他的人生。

当小比尔完全熟练了一种游戏,他就想着要为游戏增加更多选项以及功能,这种冲动我们可以叫创意。比尔和朋友们开始利用(basic)编出更多复杂且多样的游戏程序,甚至还为学校编出了日程管理软件。可以说,通过当时那笨重的计算机,比尔预测到了未来。“就是这台笨重的电脑带来了未来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比尔坚信,比起电话或是古登堡的印刷术,电脑会更加强烈地改变人们生活。这种想法一直延续到他之后的生活,这也是微软公司创业的理念。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二

皮尔•卡丹的选择——法国少年皮尔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根本拿不出钱来送他上舞蹈学校。皮尔的父母将他送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负担。他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

皮尔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他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皮尔觉得只有布德里才能明白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这个学生。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了。

很快,皮尔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布德里在信中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跑江湖卖艺......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中,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醒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就是皮尔.卡丹。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皮尔.卡丹说,其实自己并不具备舞蹈演员的素质,当舞蹈演员只不过是少年轻狂的一个梦而已。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三

那年,他23岁,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追求独特的个性,大胆突破,设计了时代感非常强烈的“p”字牌服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的青睐。演艺界名流、社会上层人士、达官贵人等争相慕名前来订制服装。

他就是皮尔・卡丹。

如今,皮尔・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产品也遍及世界,皮尔・卡丹成了服装界成功的典范。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梦想,当一个梦想因现实的阻挠而无法实现时,就应该勇敢地调整梦想的方向。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都是重要的角色,只要你脚踏实地把握准梦想的方向,那么,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让你获得华美的人生!

菲利帕奇小时候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贫困,酷爱读书的菲利帕奇只能早早地退学在家,帮着父母打理农活,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学习。

18岁的时候,菲利帕奇报名参加了贝尔格莱德法学院的自修班,这个自修班不要求进学校听课,只需要考试到场就行。菲利帕奇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每次考试,他都要坐8个小时的火车前往应考,然后返回家当帮手。尽管菲利帕奇学习很用功,但那些年里,前南斯拉夫的战火实在太频繁了,再加上农村的工作繁忙,菲利帕奇总是无法完成学业。

为了追求梦想,1992年,菲利帕奇拿出所有的积蓄,辞别父母和兄弟,离开被战争蹂躏的家园来到美国。刚到美国时,菲利帕奇几乎不懂英语,就在一个小学里找了一份相对不太需要语言的扫地工作。有一次,一位老师建议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工作,这样就可以免费选修课程,因为哥伦比亚大学虽然是一所仅次于哈佛、普林斯顿和耶鲁的常青藤大学,学费昂贵,但它却有一项政策非常好,就是允许学校所有员工免费听课。

菲利帕奇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地跑到哥伦比亚大学想找一份工作,可当时大学里并没有任何工作岗位空缺,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菲利帕奇就去买了一把扫帚,天天在学校门外打扫卫生,这样一来,他很快就给大家留下了印象。一个月之后,菲利帕奇居然真的得到了大学人事部的约谈,从而被正式聘请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全职清洁工。

要听课就要先学会英语,菲利帕奇用自己的薪水购买了大量书籍和影音材料,利用闲暇时间开始自学英语,通过7年的努力学习,菲利帕奇终于打下了不错的英语基础。,菲利帕奇又入读了美国通识教育学院巩固基础知识,并在3年后顺利毕业,至此,菲利帕奇的英语已经相当熟练,于是便开始了长期的“蹭课”生活。

在课程上,菲利帕奇选择了几乎算得上是最难的“古典文学专业”。要选修这个课程,还必须先完成一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菲利帕奇与年轻同学们的差距都相当明显。每天,菲利帕奇上午上课,下午2时30分到晚上11时负责打扫卫生并倾倒垃圾,下班后返回住所继续温习,时间非常紧张。菲利帕奇不急于求成,而是每个学期只修一两门课程,勤勤恳恳地修完所有学分。

清洁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在美国的时日增多,菲利帕奇也曾遇到过好几次薪水较高的工作机会,但因为不想放弃免费学习的机会,他一直没有考虑另外找工作。菲利帕奇觉得,虽然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只是一个天天拿着扫帚的清洁工,然而同时拥有的这个学习机会却弥足珍贵。正因为如此,菲利帕奇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不错。虽然所有教授和同学都知道他是学校的清洁工,但看见他拿着扫帚的时候,同学们还是会感到很惊讶。然而菲利帕奇自己却总是毫不在意地呵呵一笑,完全不会因为手中的这把扫帚而感到自卑。

就这样,经过的努力,菲利帕奇终于在5月13日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为了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菲利帕奇还特意请了两天假,毕业典礼结束后便又接着回去工作。哥伦比亚大学也因为有这样一名学生而觉得自豪,所以把菲利帕奇作为一个正面典型鼓舞别人,但菲利帕奇却说自己的梦想只实现了一半,因为接下来他还要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典礼结束后,有美国媒体问菲利帕奇今后会不会另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时,他回答说:“如果能有更好的工作,当然不错,但我不会刻意去找,因为对于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来说,一把扫帚也足以舞动出精彩的人生!”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四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

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李连杰初到好莱坞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好不容易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请他出演,但片酬很低,只有100万美元,而且是演一个反派角色。李连杰犹豫不决,说自己要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能答复。

但是,等他答应出演时,对方却改口了,片酬降为75万美元。钱不是最要紧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影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金字招牌,从“功夫皇帝”“沦落”到现在的境地,李连杰感到难以接受。但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出演,可是,没想到对方却又“落井下石”:“50万美元,不演拉倒。”50万美元,还包括律师、经纪人、宣传公司等各项费用,再扣完税,所剩无几。李连杰答应得很痛快:“我演。”就这样,李连杰拍了他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致命武器4》,虽然片中巨星云集,但在影片首映当晚,李连杰就获得7。5分,成为演员排行榜中的亚军。

第二天,电影公司的老板就亲自上门,毕恭毕敬地说:“下一部片子请您演主角,如何?”当实力证明一切的时候,才能轮到李连杰说话,他的第四部好莱坞影片片酬就开到了1700万美元。李连杰以退为进,成功地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他谈起往事,感触颇多,念了一首哲理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大丈夫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尊重现实,迂回前进。

他21岁那年从外地来到北京拜师学艺,却四处碰壁。不久,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一个小俱乐部,靠在街头卖艺混口饭吃。

朋友们的心意他领了,但他仍旧拼命地记录、背诵、练习各种各样的传统段子。整整一年,他没看过一场电影,没逛过一次街,甚至没好好睡上一觉。付出的汗水终究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在短短的一年里,他竟然能将600多个传统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出来,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气。

可命运似乎总爱和努力的人开玩笑,失败一次次降临,成功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默默耕耘、无人问津的日子过得异常苦闷。有一次,他仍像平时一样练习到深夜才骑着自行车回家。可刚骑出没多远,自行车坏了。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车已经停运,而且他也没钱打的,第二天下午还有一场重要的演出。他脚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车扔在路边,硬着头皮向郊外的出租屋走去。

正值秋雨绵绵的季节,天色微微发亮的时候他才回到住处,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头晕目眩的他一头栽倒在床上,发起了高烧,他心里清楚,这样下去非出事不可。于是,勉强支撑起身体,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破传呼机,拿到街上卖了十多块钱,买了两个馒头和几包感冒药,硬是挺了过去。

下午,当面色蜡黄的他赶到演出地点的时候,他的搭档吓了一跳,连忙问他出了什么事。他笑着说了昨晚的遭遇。看着他憔悴的面庞,搭档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搭档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什么也没说,搀扶着他走上了前台。

一无所有的他硬是靠着这股倔劲在竞争激烈的北京站稳了脚跟。几年之后,在一次比赛里,他的自信从容、诙谐幽默引起了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的注意,侯耀文通过别人婉转地表达了自己想收他为徒的意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让搭档于谦打自己两下。于谦扇了他两耳光,他的眼泪忽地落了下来,两个大男人紧紧抱在一起,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

几年以后,他——郭德纲已经红透了大江南北。有记者把他当年的这些故事挖掘出来,问他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他微笑着回答:“我小的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在学校一下雨别的孩子就站在教室里等伞。可我知道我家没伞啊,所以我就顶着雨往家跑。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像我们这样没背景、没家境、没关系、没金钱的一无所有的人,你还不拼命工作,拼命奔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

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五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六

故事一: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故事二:

1983年,李万升自愿参军,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带着借来的70元钱来到吉林长春,开始了艰苦打拼。从装卸工干起,到攒钱开副食店,再到1992年二次创业成立公司,几十年来,拼搏与奋斗是李万升不变的节奏。

饮水思源,致富后李万升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不仅资助了贫困学生600余人次,还帮扶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和10名老兵……在“全国劳模”李万升看来,希望这个社会越来越好,力所能及做点好事,一个人会影响一群人,一群人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时间长了,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正能量。

故事三: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故事四: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

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故事五: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七

伟大的周小时候就志向高远,上小学的一天,校长来给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时值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青年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针对这一现象,校长特别安排了“立命”这一课,在台上激情地演讲起来。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而读书?”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校长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校长走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身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点前一亮,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周的事迹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深受人民爱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周恩来就是以这种伟大而坚定的理想,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之崛起。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八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今天7时30分发射升空,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三次飞入太空。在升空前,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但最让人铭记的是他有关梦想的回答:

“一个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梦想,否则人就会垮掉”

景海鹏:如果我说,从小我就梦想当航天员,那一定是骗你的。那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航天员这种职业。我是在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梦想之后,才有了当航天员的梦想,才有了飞天的梦想。

记者: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景海鹏:你或许不相信,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做梦都想成为学校篮球队的正式队员。但因为我个子矮,总是上不了场,只能在底下坐冷板凳,给正式队员拎包。那时候心里委屈极了,回到家就蒙在床单里哭。但哭有什么用?不服输就得练。我从邻居家借来一个瘪了的篮球,在自家土墙上用粉笔画了一个篮筐,然后每天放学就对着那个“篮筐”投球,晚上也接着练。终于,在一次关键比赛中的最后时刻,队里主力受伤下场,轮到我替补上场。我迅速扭转落后7分的局势,还在最后时刻投出一记压哨2分球,为我们队赢得至关重要的胜利。这之后,我就成为篮球场上永远的主力。

而梦,在我们企业就是“愿景“,就是努力实现三个行业第一(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一、净资产收益率第一、员工收入第一),有梦才精彩。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坚持经营原则,志存高远,坚信目标一定会实现。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也必须要有梦,正因为有梦、有追求、有憧憬,我们人生才与众不同,才能处处精彩。为实现梦想,我们时刻准备着,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备。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十九

我在清华念书时,章名涛先生是电机系主任。他在1950年的一次集会上,讲为学与为人这个问题。他说,为学与为人,为人比为学重要。为学再好,为人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为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我始终记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

名人追逐理想的故事范本篇二十

有一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一次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他拿起那块石头一看,发现石头十分异样,便把它放在自己的邮包里,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十分动人。于是,他每天在送信途中都寻找并带回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为了捡回更多的石头,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顺便捡回一车石头。这样,他每天白天送信捡石头,晚上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来垒造自己的城堡。许多人认为他异想天开,痴人做梦,他却不为所动,依然故我。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他偏僻的住处,出现了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19,法国一家报纸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座异样的城堡,为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筑格局感叹不已,于是写了一篇介绍文章,刊登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城堡,连有名的画家毕加索也专程来参观薛瓦勒的建筑。如今,这座城堡已成为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名字就叫“邮差薜瓦勒之理想宫”。城堡入口处的石头上刻着:“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薛瓦勒用梦想建造的这座令人惊叹的城堡对这个问题作了最好的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