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历史学术论文范本(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39:34 页码:11
最新历史学术论文范本(汇总10篇)
2023-11-12 20:39:34    小编:ZTFB

人生苦短,总结能使人的经历更加有意义。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偏见的介入。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华,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对您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一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历史学术论文的讲座,我深受启发。这场讲座主要探讨了历史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和研究方法,使我对历史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这场讲座的五段式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历史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我了解到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文献处理技巧。在讲座中,讲师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高效地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以及如何对文献进行评估和引用。他还重点强调了对历史文献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的重要性。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使我意识到历史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其次,这场讲座还着重介绍了如何选择适当的论题和确定研究的范围。在历史学术研究中,选择一个有价值、有趣和有深度的论题是至关重要的。讲师通过一些案例和经验分享,教会了我们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并将其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因为它帮助我更好地明确自己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我从这场讲座中了解到了历史学术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式。讲师详细解释了引言、正文和结论的作用和写作技巧。他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整个论文中的论证和结构上。此外,他还分享了一些写作时常见的错误和陷阱,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技巧来解决问题。这些让我意识到了写作过程中的关键细节和技巧,将对我的今后的学术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进一步地,这场讲座还让我认识到历史学术研究需要充分的时间规划和时间管理。在讲座中,讲师强调了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工作进度的控制的重要性。他提醒我们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并合理安排时间来进行研究。这对我特别有启发,因为我通常倾向于匆忙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仔细思考和规划。

最后,这场讲座的收获还包括了历史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在讲座的最后,讲师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其对社会的贡献。他提到历史学术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解读现在和展望未来。他的话语振聋发聩,让我深感历史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了我更加热爱历史学科,更加努力地进行历史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这场历史学术论文讲座,我对历史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研究方法和文献处理技巧的重要性,学会了选择适当的论题和确定研究范围,掌握了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式,学习了时间规划和管理的技巧,以及理解了历史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将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道路产生深远影响。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继续的学习,我将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术研究者。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二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贸往来的密切和深化,我国的外贸人才在从事对外经贸交往工作中必然需要掌握和运用世界经贸地理知识。因此,我国各高校的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对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在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外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必要的先修课程为国际经济学、后续课程有世界经济概论等。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当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速度难以跟上国际贸易格局变化速度。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出版时间距课程授课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确实瞬息万变的,其动态性特征直接导致多数的教材内容出现陈旧和过时等现象。学生学习陈旧的'教材内容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根本无法将之用于实践。因此,教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师只有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但是我国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有待改进。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相应课程内容应该是丰富有趣的。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且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想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四)师资力量有待增强。目前,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主要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任课,这些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学相关领域,而地理学相关领域并非其专长。同时,有限的师资力量也增加了这部分老师所承担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力量成为了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培育,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将课程的精髓提炼出来,培养出更专业的优秀人才。

三、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择新颖适用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甄别和选择过程中慎之又慎,坚决摒弃那些内容陈旧和过时的教材,选择适合授课对象适用的、紧跟国际贸易最新形势的教材。当然,再新颖的教材也难免会出现部分滞后的内容,这就要依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收集最新的教学资料对这部分滞后内容进行更新或替换。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要运用多种渠道更新和充实授课内容,如互联网、著作、学术期刊等都可能为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素材。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那些没有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学时中安排实践学时的高校应该为该课程设置专门的实践学时,同时各高校应该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以及为师生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实践设施,例如需要配备实验机房和实践教学软件。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与外贸相关企业、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例如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交流、参观或实习。

(三)运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单调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讲授、地图展示、案例解析、小组任务、师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充实课程教学。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师生间的共同协作必然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增强师资力量。针对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师资力量在水平和数量上有待增强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解决:一方面,应注重对校内任课教师的培训,这些培训应该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有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其中,还应特别注重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可以选派教师到国际商事组织和机构中去学习和锻炼;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从校外国际经贸相关企业、组织、机构中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这些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学生实践性指导。

四、结论。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针对上述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如抽象法、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地图法和系统分析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国际贸易地理学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各高校应加强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践学时和加大对实验设施的投入。各高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参观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环境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各高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熟知世界经贸地理格局的外贸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重点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2]马宵梅.《国际贸易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三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高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知识的一个过程,而且还是教师自我审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做好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整理。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反思;策略;。

一、序言。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喜爱看一些历史的书籍或者影视资料,喜欢上历史课,但是不喜欢背历史知识要点。因此,高中学生在面临选择文科和理科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死记硬背,都选择了理科。而且,由于外界的一些影响,导致文科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差,所以,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课程。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认为教师除了教授教材上的内容外,还需要教授学生主动学习历史课程,吸引学生学习。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学会反思,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二、对新的教材特点进行分析和反思。

我国教育部门采用了新的历史教材来安排历史教学,根据新课标的发布,我们知道了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具备三个特点:一是知识处理上变得更加灵活,通过模块来完整的体现出知识教学要点,通过压缩教学时间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二是使知识要点的主题变得更加突出,通过融会各种古今知识来丰富历史的教学内容。三是使知识要点的选择更加个性化,通过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另外,由于新课程历史知识是围绕着专题知识结构和组织历史内容形成的,它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让学生能够判断知识要的,能够通过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因此,历史教师需要研究知识要点,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教会学生利用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历史教师还需要做好新课程历史知识专题的深入挖掘工作,需要围绕专题组织历史实际来形成专题知识结构,依托专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以此来提升历史教学的学术性和思辨性。历史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教学任务分解来实现综合性历史教学管理,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和“思”,理解教师的“教学”,掌握知识的落实程度,从而发挥出课堂历史教学质量,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历史知识。因为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历史教学使用需求了,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的分析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同时,按照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在筛选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己理解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反思模块教学方式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三、对教学现状的.反思。

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好新课程实践中的知识难点,尤其是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由于新课程的专题设置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需要学生储存着大量的知识内容在脑海里面,所以,学生学习某一个专题内容之前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了专题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存量。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总是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导致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内容的铺垫,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外,由于新课程中的初中历史内容与高中历史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衔接问题,不利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否充足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专题教学质量。当前的新课程就是采用了专题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现行的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的时候才运用了这一方法。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老师必须做好大量的知识铺垫。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涵盖着大量的综合历史观点,它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如果在日常教学中遗漏了这些知识内容,那么就会造成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新的知识内容。虽然《新课标准》中有着较强的知道教学作用,但是教师仍旧需要对新课标准进行理解,然后使用自己的教学方式自主的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做法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知识内容,而且还需要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和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因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提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来感受历史文化,通过自己的摸索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师还需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知识去感受和摸索以及发现,教师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探究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让学生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了解历史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使用新课程的标准来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教学的“沙龙”,以此来实现新课程的维度整合。

五、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新课标的教授方式与传统的知识教授方式不一样,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师方式理念,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来整合自己的教学知识要点,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科学教学模式和知识框架体系,通过专业的知识专题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优化课程的目的。

六、结束语。

因为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回顾,它是深刻的反省思考,它是教师探索知识的大门,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问题,从而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不断通过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反思来优化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的、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复合型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2]鲁彦芳.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反思[j].中华少年,2017,(07):100.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四

[内容摘要]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他的特点:辅助性、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手段;作用;特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风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时,先播放有关美国总统林肯及“南北战争”时的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历史图片中感受“南北战争”的情景,简要了解美国历史上也曾面临国家分裂的难题,然后导课:“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美国40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林肯曾对美国作家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你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吗?它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又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主动性。教学效果自亦良好。

又如讲《重庆谈判》一课时,先播放电影《重庆谈判》中有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资料影片。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如何?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中共的对策是什么?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尤其明显!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如讲中国近代史“红军长征”内容时,对于中央红军和红四、红二方面军等红军长征行军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各路红军的长征行军过程。特别在中央红军长征路经重要地点时,课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途经地点的名称,重大历史事件并配以历史图片和文字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自然效果好,大多能听清楚工农红军艰难险阻的行进路线。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难点,可以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中国“万里长城”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万里长城”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万里长城”象条巨龙盘在崇山峻岭之上,外观宏伟、庄严;整体结构复杂;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万里长城”作什么用?在地处高山峻岭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万里长城”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模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格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又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狡毒的教育。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他的特点:辅助性、长期性、实用性、共享们。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法不应该忽视,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

在教学中应该长期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甚至请人代做,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种做法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他绝对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诸多稗益,只不过是成为教师装点门面的一种手段,也不利于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来完成课件制作;也可由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各自制作一定量课件,而后资源共享;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所有采取“拿来主义”的课件、现成的课件功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或者溶进执教者的意图,在充分考虑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与加工,才能达到真正有利于教与学。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五

摘要:历史地图可以将各种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发生的地理环境完整地表现出来,它可以更加简明、更加直观地反映我国历史的进程。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利用历史地图,能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它的出现为学生更加清楚、更加明了地展示了历史结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历史形成深刻的印象。

历史是高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高考学科之一,因而历史课程在高中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当然,在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中学教师都开始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方法与新策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将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开展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将历史准确表达出来。

历史地图是一类具有超强直观性与艺术性的教学道具,它可以通过各种线条、各种符号将实际地理等比例缩小之后,再完整地把历史表现出来,因而能让高中学生立马看清一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时的地理情况。历史地图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将历史准确地展现出来。此外,历史地图本身也是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所以历史地图还具有艺术作品中生动形象的特点。在高中历史地图中,无论是江河湖海、山川岛屿,还是平原大漠、城市村落,都可以用各种符号与图像将其精确地表现出来,同时还配有准确的文字加以描述,这样才能有效吸引高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更加系统地将历史展现出来。

当前有许多高中历史课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在课堂上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着,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影响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全面了解且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为目的.来展开,而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正好能有效地促进这一点。将历史地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能更加系统地将历史展现出来,这样会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历史地图可以通过时间、客观条件、地点等脉络将历史因素连接起来,这可将某段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更加鲜明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也就能更加具体地认识它。

二、如何将历史地图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中。

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尽管导入时间较短,但却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以及气氛。比如,当教到《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用本书27页中《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这幅图对新课进行导入,通过地图将课文导入进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能让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没有明确讲出的隐性知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分裂局势及其成因与规律也可以从地图中发现。比如,教师将《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五代十国时期形势图》以及《三国鼎立形势图》进行比较,学生能清楚地从图中了解到,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南北对峙局势通常都是沿着秦岭、淮河来划分的,而南方政权能利用高山河流这些地理优势来挡住外强的进攻。同时,还能了解到江南地区因其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稳固其政权。

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还要将历史地图中的一些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情境加以扩展,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常常会利用历史地图中的地貌特征与人文景观来创建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教师可以将《辽宋夏金元经济示意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我国古代农业、牧业以及政权的分界线有所了解。此外,还能让学生了解到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而造就了不同的生活与生产差异,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我国古代南北方出现对峙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历史地图为学生创设、扩展历史情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有利于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历史地图是最有实用价值、最富创新精神和最具改革意识的教学资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工具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能把我国古代历史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六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文科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要求记忆的,而检测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课堂提问,由于时间限制,教师仅仅能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可能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否则,完不成本堂课的教育教学任务。课堂上听写,简便易行,既减少了上述环节的弊端,又能全面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这两年我的'历史作业,就是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听写完成的,效果不错。通常,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课堂强调,化繁为简。

虽说是中考历史和化学的分数都是60分,可就现在历史的地位,以及学校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禁让历史老师心寒,学生更是没有时间看你这门小学科。课后没有时间看,针对这种现象,就只能在课堂45分钟要效益了。在课堂上,我通常是把知识点简化成几个关键词叫学生识记。让学生准备好下节课听写。

其次:听写前准备,再次强化。

上课后,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是通过集体提问的形式进行的,就是把要听写的内容留下来叫学生说,当然,这一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点,范围要比听写的内容多。

再次:听写,知识点检测。

把刚刚复习过的知识点以填空、问答等形式在作业本上默写下来。当然要注意把知识点有效的设计到题目中去,特别是结合考纲和课程标准创设情景题非常重要。

如在七年级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时,听写的五道题内容是: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是由______民族建立的。

(2)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元世祖积极推行汉法,学习中原先进文化,进行改革,巩固了政权,写出元世祖改革的两方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域都护的设置表明新疆在西汉时正式归属中央,元朝时宣政院辖地的设置,表明_________正式归属中央。

(4)民族融合是这一单元的主题之一,元朝新兴的一个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5)“省”级行政级别,是元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个见证,我们的家乡――连云港所在的位置,在当时所属的辖区是_________。

通过作业听写我觉得既能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又能使学生上课前自觉地准备将要听写的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作业“听写”这一教学手段,既检查了学生的复习、学习效果,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当然,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不要使听写内容过偏过难,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听写这一形式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培养了持之以恒的毅力。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概括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教学走出了为考试而背提纲、大量做练习题的路子,将学习内容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七

摘要:课堂教学可以说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而教学备课也就成为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教学备课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作用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在新课改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对高中历史课程备课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备课;高效。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注重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它不仅仅是依靠教师单向的支配灌输,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开放性、启发性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追求课程讨论与交流以及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那么,如何备好课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备课不要过于重视教法,轻视学法。

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避免了以往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两眼死盯着黑板的局面。

二、改善教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学习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多加入一些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联想,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得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独立思考。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从“会教”到“会学”的转变,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行为,将教师硬性传授转变成学生主动的`思考表达、讨论、发表见解的模式。

三、合理运用民主、积极互动的方式。

在备课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的环。

节,例如,把课堂交给学生,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或者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民主的课堂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就是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为、无拘无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高中历史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还要不断探索教学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真正做到高效教学,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参考文献:

樊灿云。谈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湖南教育,(17)。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巍山二中)。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八

《我想》这首清新悠畅的小诗,以独特的视角、亲切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道出了孩子们置身于春天的遐想,勾勒出一个纯真的精神世界与想象世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童趣。

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本课教学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孩子们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内容,体味情感,品味语言。在朗读的过程中,面对优美的文字,有些孩子愿意高声诵读,通过读表达来表达理解;有的孩子会用诗一样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再创造;有的孩子会默默凝思,在内心深处反复品味此时,我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在课堂上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更得到了美的享受。

孩子们由于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都有所感悟和思考,个个都畅所欲言,回答精彩。在集体交流时都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我因势利导,又抛出了拓展想象的问题:试着用课文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这时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被激活,课堂上再次达到了高潮。下面是课堂精彩语录:

崔轻扬:

我想把耳朵,

安在飞机上,

听小鸟的欢唱,

听太阳和月亮的聊天。

听啊,听啊。

蓝天是我的乐园。

邢万里:

我想把眼睛,

安在火箭上,

飞到遥远的天空,

看星星玩耍,

看啊,看。

看到了宇宙的秘密。

张嘉林:

我想把自己,

种在大西北的土地上,

变成一场春雨,

让小树苗茁壮成长,

长啊,长。

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窦晓玥:

我想把自己,

变成一粒种子,

种在家园上,

长啊,长。

长成一片片树林,

让家园更加美好。

高易达::

我想把槐树籽。

种在大地上,

伸进湿软的土层,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绿化我们的家园。

张永琪:

我想把眼睛。

安在飞机上,

和太阳捉迷藏,

看星星和月亮玩耍,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游乐场。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九

由于受主观能力与客观环境的影响,在一个班级内,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若教师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那教学效果很难明显突出,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全向全体学生,开始尝试分层教学法,配合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此落实素质教育的种种要求。分层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倾向和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生都可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使教师的“教”符合学生的“学”,既然学生学习存在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指的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要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进而有利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分层,以为了学生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前提,可以将学生的们的情况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优等生,主要指的是历史基础比较扎实,学习能力强,且有明显的求知欲望;第二种是学困生,主要就是中学历史的基础较差,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第三种是中等生,主要指的是对历史学习感兴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知识基础不太全面。经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历史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学生每阶段的表现进行调整。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历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相应层次的教学计划,撰写不同的教学案例,然后,在根据历史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对于优等生,教师除了要扎实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对于中等生,要培养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升入优等生的层次。通过这样的'分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上存在的优等生不满足,学困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三、对历史练习题的分层。

由于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不同,所以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也要进行分层。对优等生,历史基本掌握比较好,在高二或者高三阶段,就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做一些有难度的综合体,通过运用基础知识来评价和说明历史任务与历史事件;对于学困生,布置的作业主要以训练基础知识为主,以单项选择或者判断这样的题型来帮助学生简单分析和加大历史问题;对于中等生,要训练学生在掌握重要事件和基础知识前提上,帮助这部分学生理清线索。在制定作业中,教师要多下功夫,布置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原则,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升。四、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历史教师也要根据其发展特点,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优等生,要充分顾虑到学生在每阶段的承受能力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点额能力;对于学困生,历史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师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以辩论或者竞赛的形式,使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的更加牢固,让他们在锻炼中增加运用历史知识的灵活性。

总之,学好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高中生的考试水平,更多的是为了高中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在高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历史思维,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更多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掌握适合自身学习的学习方法和良好心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分层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还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历史学术论文范本篇十

在实际的中学历史课程传授过程中,历史学科教师不仅要通过调动课堂氛围来吸引学生产生关注,同时还应当在课程授课之前展开创新、融合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关注力带入到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相匹配的境界当中,可以说这种状态下的成功导入将会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目标实现起到十分必要的作用。

一、历史课前导入对学生的影响。

1.历史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课程本身就涉及到较多的时间问题、人名问题以及地名问题,这种原本就很枯燥的学科非常容易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带给学生一种乏味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分散。所以我们想要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首先就应当站在学生活泼、好动等特点上来进行因材施教,通过科学化、兴趣化的导入教学手段,来对历史事件给予形象化、直观化的启发。而此时的`教师导入教学艺术则是将会为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考古文物仿品等作为教学导入工具,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点都投入到全新的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来,以此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历史导入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对新旧知识产生衔接。

历史课程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本身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这种状态下更是要求学生及教师,能够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通过导入教学法来完成课与课之间、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构建。成功的导入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已经掌握的核心知识进行补充与巩固,以此来更加方便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拓展当中。

3.导入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明确的历史学科学习目标。

中学生与大学生不同,他们由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均不成熟,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给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准确引导。而由于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重点与授课目标均不相同,这种情况下的导入教学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认知来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以目标的力量来对自身形成学习行为及学习任务的制约和规范,为后续的历史课程知识点学习打下基础、树立目标。

通过上述导入教学手段的优势分析,我们可以认定经过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的历史课程导入不仅能够为中学生带来一份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还能够对教学成果的优劣产生巨大影响。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几种常见的历史课程导入授课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1.结合实际来设置悬念导入。

比如在讲解《南北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向大家提出如下类似的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最应该感激的人是谁”,这时候学生便会七嘴八舌的发表着个人的意见,由教师的引导最后回答出,“是林肯”。这种导入教学不仅缩短了现代历史与近代历史的距离,还能够在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产生兴趣的同时,为下段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2.提问导入法。

在进行“华盛顿凡尔赛体系”学习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便要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大家一起回忆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目标与结果”,通过这种复习的方式来树立出“帝国主义分裂世界的目的”进行阐述,最终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争夺已经转移到了国际会议桌上,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秩序,建立了凡赛尔华盛顿体系。这种导入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知识点,同时还对历史线索进行了重新梳理,在帮助学生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真正意识,以此来突破学习困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3.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来导入历史知识。

一些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展开历史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讲到“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课程中,首先要为学生播放一曲《松花江上》,通过这种沉重、悲壮的旋律来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以此来展开新的历史知识的讲述。综上所述,中学历史课程的导入手段是十分多样、丰富的,我们历史教师无论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其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热情,每一名教师都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为学生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敖美.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j].关爱明天,(1).

[3]李恩强.浅谈情景设置在当前历史课导入新课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10(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