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怎样过春节通用(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6:39:54 页码:7
怎样过春节通用(模板14篇)
2023-11-13 06:39:54    小编:ZTFB

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解析,找出问题所在,以便更好地改进。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总结任务。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一

春节的法定假日共有3天。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这三天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除夕和初四至初六的4天,如果安排加班的话,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按规定,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等于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二

很多人喜欢吃葡萄,不仅是因为它的味道好,而且很有食用的价值,不少朋友都会买一些葡萄存放到春节食用,那么,葡萄怎样保鲜到春节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葡萄的保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选择通风良好的房间,通过消毒处理待用。将处理好的果穗以果柄向上放入筐中,且每个果穗错开放置,以每筐装20―25公斤为宜。在室内架板,离地面60―70厘米,第一层果筐放好后,筐上搁木板,再放第二层,依次进行。中间留人行道,以利于通风。室内要求温度在0―1℃,低温时要生火,相对湿度为80%―90%,干燥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将经过处理的葡萄装筐或箱,置于预冷场所,下垫砖块或枕木以利于通风,上盖芦苇遮阳,直至小雪后入窖。窖内用木板搭成离地面60―70厘米的垫架,果筐放在垫架上。在筐或箱上搁木条或秫秸把,上面再放筐或箱,依次摆放3层,呈品字形。每窖摆3―4行,中间留人行道。入窖后采用通风、洒水封闭等办法来保持贮藏的温度和湿度。在贮藏过程中不宜翻动葡萄,并应严防鼠害。

将经过处理的葡萄装入用0.04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制成的可装4―5公斤葡萄的袋中,扎口密封。维持库温-1.5℃―0℃,相对湿度为90%―95%,氧气2%―5%即可。

把缸洗净后倒置,使缸内的水滴完,然后用干净布蘸70%的酒精擦拭内壁,把经过处理的葡萄一层一层放入缸内,每层15―20厘米厚,层与层之间放上竹帘状支架,以防粒破裂腐烂。装满后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密封扎口,置阴凉处。然后在背阴处挖坑,将缸置于坑内,随气温降低,逐渐增加覆盖物。此法可将葡萄贮藏到元旦、春节。

挖南北走向的沟,长10米、深80厘米、上宽1米、下宽30厘米,在沟底铺5―10厘米厚的干沙,并用6%可湿性六六粉150―200克拌适量湿沙撒入沟内,杀虫防鼠。将处理过的葡萄逐穗排放在沟底细沙上,一层湿沙一层葡萄,堆放3―4层即可,最后覆盖20―30厘米厚的湿沙。初期用草席覆盖,白天覆盖、夜间打开。当白天气温降到12―2℃时,夜间开始盖草席,随气温降低逐渐增加覆盖物。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三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四

春节假期是从1月27日到2月2日,一共七天时间,其中有四天是调休两个周末的,这七天假期都是国家所规定的法定节假日,这七天都是我国的带薪假期,假期是受到国家保护的。任何私人及单位都不能改变假期时间,如果需要假期加班则需要给予加班费为补偿。

故20春节放假安排为:年1月27日(星期五)至2月2日(星期四),共7天。其中,1月28日(初一)、1月29日(初二)和1月30日(初三)这3天为法定假期。

2017年的春节是1月28日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五

根据春节行事历排配,今天开始放年假了!共十二天,二月十五日正常上班,本来打算过年还是要回家看看的,没想今年大雪不止是在北国,也开始光顾咱南国风光了。给中国南方增添了一点银色!虽然漂亮,美丽。但是也给南国人民交通带来了不便,影响颇大。使部分灾区人民无法正常供给饮食起居!也使南下的打工者无法在这个盛大节日中返回与家人团聚!

还好~!我12月份回家了,不然,像往年,春节回家的人员都是愁票票,而现在有了票票,因天气影响,却因无法正常运行交通工具。有很多人都买了票,都很不情愿地又退了票。真是人不留人天留人!====其实,留深过年也错!===这已经在各大广播电台都有这么一句。

看!公司首先行动,第一是给留深过年加班同仁100元利是鼓励!第二是公司免费游园车辆接送行驶至市内来回。第三是盛大的联欢晚会活动。。。。。。

确实,公司给员工们的关怀与给予是很周到的!

不然,富士康科技集团怎么又会被称为《幸福企业》叱!

[开始放年假了!]。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六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朋友,穿着新衣服。拿着一串串鞭炮,高兴得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正匆匆忙忙的跑去。

新年到了,超市里忙得不可开交,一个个手上拿着一袋袋鼓鼓的包装袋,在超市里急急忙忙的跑到这跑到那,急得像火锅上的`蚂蚁,心里真怕年货被抢光,好像在抢座位一样,急匆匆的,一个个人之间摩肩擦踵,谁也不管哪一种商品价格低,哪一种商品价格高,只顾着七手八脚的抢年货。回家去招待客人,收银台和付钱的柜头,忙得手忙脚乱,简直看不见是怎样付钱,怎样把货物装进袋子里的,一个出一个进,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过,人数多得不得了!

此同时,烟花店里,人多得比超市里还要多。烟花的花样也特别多,有长的,有短的,有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花样应有尽有,数也数不清。

文档为doc格式。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七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在农耕社会,古人不断观察时间变化,季节更迭,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春节”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和希望的萌生,它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年”的记载。信奉自然神灵的古人认为丰收是神的恩赐,要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祭祀一年举行一次,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过年就是增岁。商周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除夕之夜都要举行驱邪逐疫仪式,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求神降福,期望保佑一年的祥和平安。

现代的春节活动中仍有一些相关的习俗和信仰,便是这种古老文化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八

要说中国哪个节日最重要最隆重,一定非春节莫属了。你知道朝鲜过春节的风俗吗?下面本站小编就告诉你朝鲜过春节的风俗,一起看看吧!

1.80年代起恢复春节过节传统。

1967年7月金日成下达了“根除封建残余”的指示,从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纷纷从朝鲜消失。到了1989年才重新开始规定春节、端午、中秋为“三大民俗节日”,并下达了恢复过节的指示。

朝鲜春节称为年节,按国家规定放假三天,初一到初三只有部分服务行业照常营业。

2.第一件事是向金日成和金正日画像行礼拜年。

几乎每个平壤市民都会在节日时前往位于万寿台地区的金日成和金正日铜像献上鲜花或花篮,向已故领导人表达敬意。据说有些朝鲜家庭还会在大年初一“岁拜”开始前,首先向家里挂着的金日成和金正日画像行礼拜年,然后才开始正常的活动。

3.春节期间街头挂满旗帜和标语。

春节期间,平壤大街上国旗和彩旗飘飘,路口花坛摆上了各种彩花。“拜年了!”、“祝您身体健康!”搞活人民经济”、“搞活人民生活”的标语。

4.大年初一一起喝年糕汤。

传统朝鲜“年食”有年糕汤、糯米年糕、蒸糕、糖果、柿饼汁、烤肉和煎菜等等,其中年糕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在朝鲜,有“吃一碗年糕汤就长一岁”的说法,因此大年初一全家一定一起喝年糕汤。

和中国不一样,朝鲜的“春晚”不是电视台办的,它的主办方是政府的文化省和军方的总政治局。其实,朝鲜“春晚”就相当于中国人民大会堂或国家大剧院的一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汇报演出。外界流传20xx年等朝鲜春晚图片显示,朝鲜女兵是舞台上的主角。

6.春节期间放中国电影电视剧。

据说,春节期间,万寿台电视台曾从大年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天播放了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国电影《郑成功》也曾在大年初一在万寿电视台播放。

7.朝鲜孩子也有压岁钱。

春节早晨,朝鲜孩子和晚辈身着新装向父母和邻居长辈拜年,长辈则会给孩子压岁钱或糕饼、水果。蠢节这一天,还进行各种民俗游戏,最常见的群众游戏有尤茨和象棋,以及孩子们的放风筝、玩冰车、打陀螺等。

节日饮食主要有年糕汤、煎饼、江米条、食糖、柿干、松子、柿饼汁、蜜糯汤、米花果儿等。这些节日饮食中不可缺的是年糕汤,人们说每年吃一大碗就长一岁。

过年的饭菜很丰盛,有糕片汤、糯米糕、蒸糕、煎饼类、糖果类、柿饼汁、蜜糯汤、烤肉等。其中,糕片汤是不可缺少的和最有代表性的。

过年这天早晨喝的酒叫“屠苏酒”,是用多种药材泡制的。喝“屠苏酒”已成为朝鲜民族过年的一种习惯。

平壤万景台。

朝鲜名胜,金日成的故乡。位于平壤市区约12公里处的大同江畔。至今保留着金日成同志和他的革命家庭创造出光辉的不朽的革命业绩的历史遗迹。万景峰是万景台的主峰,峰顶上建有一座万景楼,登上楼台最高点,可以俯瞰平壤全市优美的景色。

主体思想塔。

位于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塔高170米,塔身分70节,由25550块花岗岩砌成,象征着金日成主席70寿辰和70年天数的总和。塔身底部背面镶嵌着600多块珍贵石料,由9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和外国主体思想研究组织赠送的。

金日成铜像。

在平壤的参观,一般会从前往市中心的万寿台金日成铜像献花开始。站在万寿台上,居高临下,可以远望悠悠流淌的大同江,以及江对岸的建党纪念塔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九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随着2016除夕的临近,对于需要加班的朋友来说,了解2016除夕加班工资怎么算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16除夕加班工资怎么算。

2016除夕加班工资怎么算。

据悉,在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中,除夕至年初二被纳入法定假日,当时除夕加班是有三倍加班工资的。情况在2013年发生了些许变化,新的国务院令又将初一至初三纳入确定了法定节假日。所以计发三倍工资的加班时间节点,又被确定为初一至初三。

因此除夕加班且不能安排调休的员工,只能领取到两倍加班工资。而初一至初三加班的,才能拿到三倍加班工资。随后3天假期加班,仍是以调休为先,不能调休才按两倍计发加班工资。

所以:春节的法定假日共有3天。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这三天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除夕和初四至初六的4天,如果安排加班的话,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按规定,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等于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通过介绍,大家知道2016除夕加班工资怎么算了吧。最后,我们来看看2016除夕放假安排。

2016除夕放假安排。

2016春节假期是从2月7日至2016年2月13日放假,共7日。

2月7日(星期日,除夕公休)。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十

春节到来,各种大小聚餐接踵而来,亲朋好友、同事熟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春节喝酒不伤胃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多吃豆制品:

酒时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忌空腹喝酒:

饮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几片面包,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多喝白开水:

忌豪饮:

多吃绿叶蔬菜:

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

一般来说,少饮酒是饮酒不伤身的好方法,一位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公斤体重的人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无论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只要总量过大,都会对肝脏、心脏、肾脏及其他脏器造成损害。

由于不同的人对酒精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安全剂量也是相对的。

调查发现,就饮酒习惯来说,长期大量饮酒对肝脏的损害比偶尔一次大量饮酒更严重,而一次大量饮酒的危险性又比一日分次少量饮酒危害性更大。有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病人要绝对禁止喝酒。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十一

过年了会做菜的又免不了要忙活了,做出美味健康的春节大餐可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健康更加是不可不顾,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春节如何才能做出健康的菜,欢迎大家阅读。

许多人过年不喜欢吃蔬菜,因为觉得不够丰盛。不登大雅之堂。过年很容易吃大鱼大肉,摄取过高的热量,因此更应该多吃富含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用蔬菜、水果入味,不但非常清爽可口,适合调剂一下肠胃,而且可以自己变化出各式各样的吃法。例如,包心白菜是煮火锅、大锅菜或白菜汤的最佳菜肴。

萝卜可切块加水煮排骨汤,吃多了厚腻的年菜,它是一道爽口的汤品。菠菜、花椰菜滚水烫后吃,也可去除油腻感。烹饪师建议,若将大白菜、红萝卜、马铃薯、芹菜、冷冻的青豆仁和玉米粒全部加在一起,就是一道营养味鲜的清汤,若再用麦粉勾芡,则变成香甜可口的浓汤。

自己熬的高汤,鲜味和营养可是各种人工调味料所不能取代的。通常作为高汤的材料有猪骨、鸡骨和鱼骨。猪骨熬汤汁较浓,适合做浓汤或煨稀饭;鱼骨熬汤汁带腥,只宜料理海鲜;只有鸡骨头熬汤可浓可淡,色清味鲜,最适合用于做菜。

一般来说,营养师在估算食物热量时,对于酱油、盐、味精、醋、葱、姜、蒜都不会考虑,只有油、糖、米酒、淀粉类才会被视为有热量。酱油本身并无热量,1汤匙醋等于2卡热量,葱、姜、蒜归为蔬菜类,每100克约25卡热量。

调味料如酱油或醋,因热量太低,所以不纳入考虑;葱、姜、蒜配料通常切碎爆香,通常只有加10克,顶多2~3卡热量,因此也不算入总热量中。但是1克油脂会产生9卡的热量,1克的糖则是4卡,20克的淀粉如为太白粉,麦粉、地瓜粉会产生70卡的热量,15cc的米酒含有20卡热量,这些因含有高热量,应该要控制添加量。

少用油炸、油煎、红烧或炖。多用川汤、水煮、凉拌、烤或清蒸,不但可以降低热量的摄取,更可减少食物的油腻感和重口味。油炸比煎更不好,炖、红烧的热量也很高,营养师解释,这是因为在炸时,一定会加入油,而每1克的油会产生9卡的热量。若是炸了之后又红烧,因为加了糖,每1克的糖则又产生4卡的热量。

团圆吃年夜饭,因为人多,气氛又热闹,很容易无形中大吃大喝,忘了要节制,对年长者尤其是大忌。因此如果无法少吃,建议可以事先控制烹调的份量。年菜的准备份量不妨比平常多一餐的量准备,餐后既不会留下剩菜,又可以表达出年节的丰盛感。也切勿以某些食物的热量低为藉口,就吃了一大堆,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更应该谨慎控制摄取量。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十二

汉代是中国年节形成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开始将春节固定在每年正月的初一,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以正月初一为“年”,燃爆竹、换桃符、守岁等民俗也由此兴起,围绕春节的文化创造越来越活跃,仪式越来越完整。两千多年来依次延续并演化为中国的第一大节日。

由于历法的原因,春节总是在公历1月21日到2月20日这个幅度内有规律地跳来跳去。虽然在农历作为日常计时历法已逐渐淡出了都市人的生活,可是,农历正月初一才是一年的开始,这个观念仍然顽强地根植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中。春节期间,无论大人小孩都会用传统的农历计算日子。

比较固定的春节习俗。

扫尘。

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十三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你知道土家族春节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本站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土家族春节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做煻糁。

腊月里,做煻糁也是土家族人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习俗。土家族煻糁是用糯米加工制成的。制作前取糯米浸泡一夜,用力搓洗,使之洁白发亮,然后将糯米用蒸笼蒸熟,将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特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竹圈里,竹圈放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然后借助手掌的力量,推压圆形竹圈内的糯米,使圈内糯米厚度均匀。将制成的圆饼轻轻移到要晒或用炭火烘烤的专用的地方。有的煻糁特别是用作礼品的煻糁,土家人还会用染成红、蓝等色的饭粒,精心摆设成各种字样,如红双喜、福、寿等字。有的一个煻糁堆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春色满园”等;也有的绘上山水、花鸟或花边图案。一切摆绘完毕后,取出篾圈,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数日,待饭硬结干透,即成为生煻糁。

杀年猪。

过了冬至,土家人会选一个红煞日杀年猪,据说来年可以养大猪。土家族聚居区杀年猪的气氛也是热热闹闹的,屠夫这家进了那家出。杀年猪时会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撮一顿,被请的人家也不会客气。在土家族里俗有“鱼吃跳,猪吃叫”,就是说刚刚杀的年猪比其他什么时候的肉吃起来都要香。土家族每家每年都会养猪,一般每户养二、三头,多的也有养七、八头的。这些所养的猪除了用于卖肉挣钱,土家族人总会留一、两头用于自家过年时用。杀年猪时,主人家要准备好一盆糯米接猪血,蒸熟切成片状烘干,或加入五香在洗净的猪大腿内慢火熏干,就可做成土家族人特制的风味食品“血粑粑”,或炒或煮,都特别好吃。屠夫将猪杀后,会将肉按其部位砍成一块块的,分猪头、猪腿、猪屁股和块子肉等。猪腿多用于给岳父岳母拜年时用。猪肉砍好后在肉的表面涂上大量的食盐,然后放在大缸或大盆里腌上一个星期时间,待腌透后,将这些肉挂在炕上以熏成腊肉(熏制腊肉的部分请参阅彭善斌撰写的《苗儿滩腊肉》)。

打粑粑。

土家人打的粑粑主要有糯米粑粑、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其做法是先天晚上将糯米、高粱、小米分别洗净,泡上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将其分别滤干,用甑子将其分别蒸熟,然后,放在粑粑槽内用一丁字形的棒槌你来我往地打揉,将糯米、高粱、小米分别打得不见了颗粒、粘成一团糯米团时,打粑粑的男人用棒槌将其弄起来,做粑粑的妇女则伸出手将其接住,一起放到擦洗干净的四方大桌上,由手巧的媳妇将糯米团扭成大小合适的球形小团,分给其他制作粑粑的人。制作粑粑的人将这些球形小团放在一块特制的木板下均匀地用力压成圆饼,其大小一般有三种,经常用于食用的普通粑粑其直径两寸左右,厚一厘米左右。稍大一点的直径约为一尺,最大的约需要糯米三、五斤,甚至十余斤的,此种粑粑一般用于婚庆之类的喜庆日子。在粑粑快做完时,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粑粑的的妇女做几个大粑粑,这种粑粑被称为“破拢粑粑”,它既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的大方,并且,这种粑粑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传说田姓土家族人祖先原有九兄弟和一个妹妹,妹妹嫁了后又多了一个女婿,由于他们强大的力量,皇帝担心他们独霸一方影响朝廷的统治地位,便派来官兵试图将其斩尽杀绝,官兵来时正逢腊月二十八他们打粑粑的时候,看到来势汹汹的官兵,弟兄们急忙将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几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后,几弟兄端着已经变硬而难以分开的粑粑回到家里,吃时只有用刀子切成小块烧起来吃和煎起来吃。后来,这九弟兄各居一方,生养后代,他们都没忘记当年的苦难,为了纪念当年之事,此后过年时他们都制作几个这样大的粑粑用来分食,这种习惯也被他们的子孙后代承袭了下来,并渐渐变成了一种习俗。后来,这种粑粑一般都要留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留到过清明节时才吃。

土家族人崇拜祖先,迷信鬼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禁忌,这些禁忌特别在一些年长者中仍在遵循着。在土家族人中有“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说法。从腊月中旬开始,土家人一见面,嘴里就要说着吉祥的话语相互恭贺。过年之前,要是与人发生争执,会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事情,它将预示着在新年里办事“不顺”,特别是正月初一,这种禁忌更甚。腊月间,土家人无论有多大的隔阂,都不会“翻脸”,就连往日吵过架、拌过嘴的人们,此时也会抛掉前嫌,握手言和。

在腊月里打粑粑和做煻糁时,所蒸的米必须要一次成功,如果中途遇到波折就会被认为不吉利——来年不死人都会有其它灾害发生。杀年猪也必须一刀杀死,不能补刀宰杀,否则就会有凶兆。在推豆腐时不能见四眼人(即怀孕者),否则以后会有灾祸发生。腊月的牛日被视为红煞日,忌出远门,有“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归家”之说。

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反映了土家族人的生活观念、思想情操和一定的宗教观念。透过它,可以探索到土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过赶年的习俗,表达了土家人对邪恶势力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能世世代代促使土家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不断流传,而且也是土家族反抗压迫的备忘录。过赶年习俗中,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的亲情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时间之长,都具有很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价值。它对于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土家族的过赶年起着一种社会调节器的重要作用。

怎样过春节通用篇十四

在我们一般的想法中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而对于藏族来说春节也可能是他们民族里面的一个特殊的节日。你知道藏族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就告诉你藏族春节习俗,一起看看吧!

腊月十九日这天,农业区的藏族群众开始清扫房屋、庭院,粉刷墙壁,张贴年画,被人们视作送“瘟神”。

腊月二十四日,农家牧户家家泥抹锅灶,洗刷灶具,开始置办年货,制作点心,炸油饼、馓子等。

腊月二十九日,牧业区藏族家家清扫帐篷的烟灰、尘土。除夕下午,农业区的藏族群众习惯在自家庄廓院墙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放一块拳头大小的冰块,也在自家地里、树园等地方放冰块,以示吉祥,但家中有人去世的不放。1月29日零时,村庄里的人家开门纳客,孩子们换上了崭新的藏服,三五成群地穿梭在村庄里,直到天明,一夜下来,人人手里都攥着一大把压岁钱。

大年三十晚过年,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吃“除夕饭”,吃得越饱越好,以示来年生活更幸福。

按照当地藏族人过年的习俗,除夕夜要紧闭家门,家里人不能出去,外人也不能进来,这样做可以在来年不受“魔怪邪气”的侵扰。以前他们这里的藏族人只过藏历新年,但现在春节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过春节时不但融合了藏族、汉族的传统习俗,而且气氛也越来越浓郁。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当地的藏族群众家中都是张灯结彩,家里的炕桌、条几上摆满了白酒、啤酒、油炸馓子等精美的食品饮料,客人来到家中,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同仁县是藏区有名的“佛乡”,藏传佛教寺院众多,佛塔更是随处可见,除夕之夜,当地藏族群众为烘托节日气氛,在很多佛塔上挂满彩灯,远远望去,晶莹剔透。

当地短信拜年也已经非常流行,除夕之夜,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发个短信拜年既快捷又方便。

初一凌晨二时许,男女老幼穿上节日新装,摆上美酒佳肴,自家晚辈依次向家中长辈叩头拜年。然后老人们整装安坐,等待本村青年前来拜年。拜年开始,扶老携幼走帐串户互致祝福,每到一家齐呼“洛赛尔桑阿”(新年快乐),主人也立即回答“洛赛尔桑阿”(新年好),接着晚辈们向长者敬酒以示拜年。长辈们则赐坐品酒,表示感谢,并为晚辈赠送祝愿词。

初二以后,人们带上点心、茶叶、哈达等礼物到亲友家拜年。

春节期间,家家都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喝年茶、吃年饭、饮酒唱歌,十分热闹,这种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每家都要吃上一顿面疙瘩,藏语叫做“古突”。古是九,突是粥。在面疙瘩里面会包上九种东西,有面做的日、月,表示至高无上的尊严;有磁片(嘎玉儿),表示好吃懒做;有辣椒,表示长着刀子嘴;羊毛,意为吃到的人温柔、富有耐心;有碳,表示吃到的人心黑;有盐,说明吃到的人是个懒人;还有带角的面包,就是说吃到它的人爱发脾气。无论谁吃到什么样的面疙瘩,都要当场吐出来,大家都会哈哈大笑。

在藏历初一的清晨,女主人提来新年的第一桶水,给全家人吃过“观颠”(用青稞酒加上奶渣、人参果、红糖拌好后,加上糌粑,均匀后煮成)后,一家人按辈序坐好,然后喝酥油茶,吃“卓玛折赛”,再由全家最大的孩子-捧来“卓索其玛”(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的斗,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敬大家。

吃的时候会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然后抓一点送进自己嘴里,同时说“扎西德勒”等表示祝福的话语。在仪式过后,羊肉煮的麦片土巴,藏语叫做“卓突”,这就是早饭。

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吃菜、面条或者手抓羊肉、糌粑。而晚上,则会吃“香寨”,这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块,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及熟土豆块一起煮,连汁一块放在饭上一起吃。这种咖喱饭是藏族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在饭后,大家就会互相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者甜茶,吃油炸果子。

在藏历新年吃这些东西,虽然在内地人看来好像不是很丰盛,而且也不是很隆重。但新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开开心心过年,其他的仪式已经不重要了。

壮家的春节习俗,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情浓而意深。

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壮家户户贴。

春联。

放鞭炮,合家欢聚,喜庆团圆。大年三十还要做好“压年饭”,以求有余有剩,吉祥如意。入夜,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姑娘描花绣朵孩童盼放烟火老人传授着新歌……子时一到,鞭炮齐鸣,往日宁静的山村僻壤顿时沸腾起来。

新春第一日,天空尚未露出鱼肚白,到山间清泉、村旁小河汲新水的农妇村姑便纷至沓来。农妇为全家挑新水,同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象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便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保佑六畜兴旺。然后将新水倒入锅里,与红糖、竹叶、葱花、生姜一同烧开,让全家喝上用新水煮的新年茶。据说:这新年茶会使人万事如意。老人喝了健康长寿、小孩喝了聪明能干、夫妻喝了会和和睦睦。壮家村姑汲新水,则有喝伶俐水的习俗。时近清晨,泉水清洌,姑娘们聚在泉边轮流数星星,待数到天上只剩下一颗星星时,便开始喝新水。村中公认的“伶俐嫂”伴着姑娘们喝新水。大家认为喝伶俐嫂捧的水。就会聪明伶俐,故曰“伶俐水”。第一捧水要奖给第一个到泉边的姑娘,第二捧水大家可以争着喝,聪明的伶俐嫂捧着水将姑娘们逗得欲喝不能,欲罢也不能,她口中还说着许多逗乐的话,整个泉边荡漾着姑娘们的欢笑声。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向往未来的情感追求,谁不希望自己聪明伶俐呢?谁不想在新年里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呢?所以,这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势在必争的。

初一至十五,丰盛的菜肴,无尽温暖,全靠灶膛里的火。因此,年间壮家的火是不能熄灭的,火旺象征着家旺,子孙绵延。

壮家贺年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女儿、女婿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