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6:17:35 页码:13
最新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精选8篇)
2023-11-11 06:17:35    小编:ZTFB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准确。请参考下方的一些实用写作技巧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一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湖南省景点。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因区域的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而称湖南,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贯穿南北,而简称湘。

湖南地处东经108°47’一114°15’,北纬24°39-30°8'。毗邻七个省市:东邻江西,西连重庆、四川、贵州,南按广东、广西,北界湖北。全省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其中耕地面积4900万亩,丘岗山地2.56亿亩,水画20xx万亩,幅员在全国居第11位。全省辖14个地市州,136个县市区,2350个乡镇,64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8%。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西有武陵、雪峰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为西南东三面向中部北部倾斜、朝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全省地貌以山池、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1.25%,丘陵盆地占29.3%,平原占13.1%,水面占6.4%,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侯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富足、冬寒期短、无霉期长等气候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6一18摄氏度之间,年较差大;全年无霜期261一313天,日照1300一1800小时,年总辐射量38.5一48.8万焦耳/平方厘米,10摄氏度以上活动积温5000一5800摄氏寅,持续238一256天,能满足作物生长耐热量的需求。湖南是我国多雨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在1200一1700毫米,雨水集中,其降水分布呈明显阶段性。由于光、热、水基本同季,对农、林业空产极为有利。

湖南水利资源蕴藏量大。全省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5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8.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756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倍。湖南是一个河流比较稠密的省区,水系主要力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全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本省流域面积占92%左右。全省有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8.6万公里,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7条,其中湘、资、沅、澧、潇、耒、洣、(左氵右舞)、酉等水的流域面积均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全省总径流量1623亿立方米,加上客水,总量达2082.8亿立方米。湖南诸水不仅水流量大,而且水能丰富,水质良好,含沙量少,冬季不结冰。全省5341条河流的水能蕴藏量达1532.5万千瓦,年发电量1342.4亿度。全省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可占水能蕴藏总量的70%和发电量的36.4%左右。

湖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生物品种较多的省份之一。高等植物约有5000种,占全国总数的1/6,其中木本植物种数占全国的1/4;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66种,莫中一级保护植物3种,即银杉、水杉、珙(左王右同)。全省林业用地18244.9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7.4%;森林覆盖率为5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2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2.51亿立方米,在全国位居前列。杉、松、竹等用材林和木本油料等经济林,更是闻名全国的中心产区。其中,杉木林、楠竹的画积占全国的1/3,油茶面积占全国的40%,油桐是全国4个重点省区之一。全省已建立森林保护区23个,张家界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湖南草场资源也很丰富,现有可利用草场8499万亩,载畜量可达704万个黄牛单位。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湖南动物种类繁多,分布较广。

共有野生哺乳类66种、鸟类500多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40种、昆虫类1000多种、水生动物200多种。其中有华南虎、云豹、金猫、白鹤、白鳍豚等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湖南是全国著名的淡水产区,天然鱼类共160多种。湖南物产特别是农产品非常丰富,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目前,全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总产的6%左右,稻谷占全国总产1/10,稻谷和苎麻、茶油产量居全国第1位;生猪、茶叶、柑桔居第2位;棉花、烤烟、甘蔗、油料和淡水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湖南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矿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湖南矿藏不仅品种多,而且品位优,共生、伴生的矿产多。现已发现的矿种达134种,探明储量的有91种,是全国矿产品种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锑、钨的储置居世界首位,铋、铷、石煤、雄黄、萤石、海泡石、重晶石、独居石等居全国首位,锰、钒、铼、芒硝、高岭土及锰矿石工业储量居全国第2位;锌、铅、钽、石墨、金刚石、水泥配料等储量居全国第3位。

湖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10大旅游区和100多处旅游景点。“东边一线”,有南岳衡山有古城长沙、革命圣地韶山以及岳阳楼、炎帝陵等。“西边一片”,有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和桃花源、夹山寺、猛洞河等名风景区,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又简称为湘。据传,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芙蓉,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湖南东临江西,西接川黔,南毗两广,北连湖北。

洞庭湖平原位于湖北省北部。范围东起汨罗、岳阳,西到临澧、常德、桃源,南至益阳、乔口、湘阴,北接湖北荆江以南。面积12690平方公里(湖南省境内)。海拔30—50米。系洞庭湖长期淤积、湖底出露而成的湖积冲积平原。洞庭湖平原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是全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河网密布,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17条。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经城陵矶入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湖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洞庭湖全省最大的湖泊。该湖跨湘、鄂两省。1644—1820xx年洞庭湖总面积为6270平方公里。1937年为4700平方公里。1983年测量结果,洞庭湖湖泊水面只有2691平方公里,不到1820xx年的一半。由于入湖泥沙量与日俱增,1949~1977年的20xx年中,洞庭湖湖面平均每年缩小8.55万亩。

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有回、土家、苗、壮、满、侗、瑶、蒙古、维吾尔、彝、藏、朝鲜等26个少数民族。

湖南省会长沙市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京广铁路线上,东与江西省的铜鼓、万载、宜春、萍乡交界,南连湘潭、株洲两市,西与娄底及益阳地区毗连,北与岳阳地区接壤。长沙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约在七千多年前,长沙已有原始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长沙之名始于西周。东周时期为楚国南方重镇—青阳,秦统一后置长沙郡,西汉初期建立长沙国,汉、晋、南朝时,长沙为临渣县,隋为长沙县,唐为潭州,五代十国时为楚国都城,元改潭州路,又改天临路,明清为长沙府,1933年设长沙市。自清以来,长沙历为湖南省会。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经济发展很快,现在已形成以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棉纱、卷烟、工业泵、风机、原煤、钢材、水泥等,传统工业产品有长沙湘绣、浏阳夏布、爆竹、菊花石雕、铜官陶器等。农副产品以水稻、生猪、鲜鱼为主,茶叶、柑桔、茶油、油菜籽等亦享有盛名。

湖南矿藏资源丰富,是全国的重要的矿产基地,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近又被誉为“非金属之乡”。

湖南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岳阳楼、洞庭湖、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天心阁、桔子洲、韶山毛泽东故居、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革命纪念馆、自修大学旧址、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刘少奇同志故居、同志故居、雷锋纪念馆等,另有衡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

湖南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物产富饶,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湖南著名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国家5a级景区:长沙岳麓山-橘子洲景区、岳阳岳阳楼-君山景区、湘潭韶山景区、衡阳南岳衡山景区、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邵阳新宁崀山(中国丹霞)。

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适宜秋季旅游。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之南而成为湖南。湖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所以简称为湘。湖南东临江西,西接渝贵,南毗两广,北连湖北。全省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

湖南以长江南岸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先秦两汉时期为楚国境地,“江南”最早在湖南得名;直至隋朝,“江南”为今湖南为主体涵盖周边部分地区的专称;唐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到国家4a级旅游景点——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来做客,我叫小周,我将陪同大家一起走进土家风情园,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感知土家族的文化。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竣工于1999年,由张家界市土生土长的土家人杨刚年兴建,耗资人民币7500万元,占地面积60余亩,是国内展示土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代表之作。园内主要建筑有土司城堡、摆手堂、九重天阁、土王宫、土王宴会厅、土家山寨等,是一个浓缩了中国土家族农耕文化、兵战文化、土司历史、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风情、饮食起居的大型民族民俗文化景点。园内收藏了各种木雕花窗308个、木雕花板432块、雕花门318块、石雕柱础999个、红砂石栏杆5000余米,其中九重天世袭堂共用木柱1008根、木枋10088匹,同时收藏民族民间书籍及各种著作500余部(册),收藏其他文物逾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安德鲁·迈克尔先生参观土家风情园后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是中国土家族的大博物馆。”

进入园内之后,我们朝左边看去,会发现一个由五根大木柱构成的亭子,这便是“祗柱亭”。“祗”又叫“社”,是土家人最崇拜的土地神。祗柱亭的五根大柱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保佑土家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每根柱子上还有—个人物雕像,特别清晰,他们是土家族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祖先:巴廪君、彭公爵主、向大官人、田好汉、覃垕王。

请大家抬起头来,一座石牌坊矗立眼前,上书“东南第一功”五个大字。这座石牌坊目前是江南最大的石牌坊,记载着土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泛滥,于是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征兵抗击倭寇。茅岗土司覃尧之接到军令以后发愁了,因为军队开拔的这一天刚好是过年的前一天。但为了保家卫国、驱除倭寇,覃尧之号召土家族的父老乡亲提前一天过年,做甑子饭,吃砣子肉,喝大碗酒,为出征的土家男儿壮行。后来,土家族就将过年提前一天赶着过的风俗沿袭了下来,这就是土家族“过赶年”的来历。这些英勇的土家男儿到了东南沿海以后,通过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将倭寇全部歼灭,立下了赫赫战功。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亲自授予“东南第一功”的荣誉给这些土家族兄弟。

我们脚下的这块空坪就是土家族的露天摆手场,是土家人祭祀先祖跳摆手舞的地方。2002年9月22日,这里举行过一场大型的千人茅古斯表演,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茅古斯舞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被喻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男人身穿稻草衣服,女人身穿树叶和树皮制成的服饰,用舞蹈来表现土家先祖生产、生活、婚姻嫁娶的情景。

这是土家族的祭祀柱,也叫图腾柱,直径1.2米,高12米。石柱上有“汇集武陵精粹,传承土寨风情”十二个大字,是用鲁班文写的。大家看石柱的顶部,那是一只老虎的塑像,相传土家族先祖巴廪君死后变成了白虎,于是老虎就成了土家族的崇拜物。

这既象庙宇又象戏台一样的建筑,就是土家族的摆手堂。早在远古时期,土家族就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大型的民族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先祖跳的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跳摆手舞还要唱摆手歌,主要表现祖先的起源、迁徙、繁衍、战争、生产、生活等创世业绩,所以摆手舞被称为土家族古典文化中最伟大的民族史诗。

这是按照土家祠堂式样修建的土王宫,后面连着的两栋封火墙是土王行宫,再后面一栋吊脚楼则是土王后花园。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由于高度自治,被视为土司小朝廷。土司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与土民有等级之别,连居住的房屋也有等级之别。土关衙署,可以绮柱雕梁,砌砖盖瓦;土民只能叉木架屋,编竹为墙;社巴头目虽允许竖梁柱装板壁,但不能盖瓦,违者治罪。故民间有“只许买马,不许盖瓦”的俗话。这座土王宫,现在是拥有100多间豪华客房的三星级标准的宾馆,阁下如有雅兴,不妨在此下榻,感受一下多情好客的土家人的星级服务。

这蔸槐树看起来不够高大,可是纵纹密布,有一大把年纪了,有千年槐树之称,是土家风情园的镇园之宝。

“不上九重天,枉到风情园。”九重天世袭堂是土家风情园的精华和灵魂所在。该建筑由土家民间艺人李宏进设计,依80度陡坡而建,高48米,共9重12层,整个楼房全部用木栓连接,没有一颗铁钉,堪称土家族建筑史上的奇迹。2002年9月22日,九重天吊脚楼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为目前中国最大、最高、最完美的木质结构吊脚楼。2001年4月6日,朱镕基总理视察土家风情园时,对九重天赞不绝口:“一批民间匠人能造出这样辉煌的吊脚楼,而且还解决了力学的问题,真是不简单。”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家何重义先生说:“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完全可以和苏州的园林相媲美。特别是九重天世袭堂,犹如玉宇琼阁,令人神往!”古人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古人又把九重叫做天,说天有九重,最上一重是上帝和君主居住的地方,所以我们叫它“九重天”。

里是农耕民间工艺作坊区,所展示的是土家人部分日常生活用具及装饰物品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土家人的挑花、打花、蜡染、木雕、石雕、竹雕、木艺、铁艺以及涉及生产、生活的种.种民间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请看这些篾织小饭篓,是土家人上山劳动带午饭用的,它的特点是透风卫生、不入蚊虫,夏天盛饭或其他食品,三五天不馊臭,真正称得上是环保餐具了。

这里的土家妇女在纺纱织锦、打花带。土家锦,又称土锦,而土锦中,又以西兰卡普最为出名,西兰卡普的俗名叫“土花铺盖”。从北宋年间起,土锦一直是土王酋长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请到这里看看土家人的草编工艺和雕刻工艺。土家族雕刻工艺美术门类众多,主要有石雕、木雕、竹雕等,尤以木雕、石雕最为出名,木雕中又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窗雕、门雕、桌雕、床雕、房屋柱枋塞角雕等等,可以说是无处不雕。主要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历史传说、戏文故事等,原材料有柏杨、紫檀、香椿、樟树、香楠等。

来到土家山寨,大家会想:土家人为什么会修建这种吊脚楼建筑呢?这是由于土家人多居住在深山峡谷,田无巴掌大,地无一尺平,加上山中多毒蛇猛兽,所以,只能随地就势把房子建在悬崖陡坡上或临溪靠水。从形式上分,有双手推车、钥匙头、曲尺形、一字排、单檐吊、双檐吊,甚至重檐叠起,形成层次复杂的天宫帝阁一样。大家进园就看到的那座九重天世袭堂,就是吊脚楼的经典之作。

土家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饮食文化。比如土家人爱吃酸辣,“一日不吃酸和辣,走路脚软眼也花,心里就象猫爪抓”。土家人多食五谷杂粮,做粑粑是家庭主妇的绝活儿。如冬吃打糍粑,春吃篙子粑,夏吃麦子粑,秋吃苦荞粑。还有竹叶粑、桐叶粑、荷叶粑、发粑粑、粽子粑、葛粑、蕨粑等等,一听名字就叫人流口水,要知其中个味,不妨亲自尝一尝。

这是油榨坊,由牛碾、炒锅、蒸锅、木榨组成,是土家人专门榨菜油、茶油、桐油用的。这个牛碾又叫旱碾,大山界上缺水人家的吊脚楼下,大多是这种碾子。油榨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原料在炒锅内炒个八成熟,用牛碾碾成粉末,再用甄子蒸熟,然后用铁圈加稻草将粉末踩成枯饼,安置在油榨里,经过高强度挤压把油榨出来。

土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您想对土家族作进一步了解的话,请您晚上到土家风情园圣火堂来,届时将有大型的少数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着您,会为您难忘的张家界之旅增添一道光彩。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三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宝峰湖风景区观光游览。我叫小(根据自己的姓氏特点充分地发挥,力争在游客面前“一鸣惊人”),是宝峰湖风景区专职导游员,能和大家一起在宝峰湖度过一段愉快的旅游时光,我感到十分荣幸,希望大家多多配合和支持我的工作。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有三点:,宝峰湖是特级防火区,除了休息时用的吸烟点,其他任何地方都严禁吸烟,敬请为我国烟草事业作出重大项南的烟民朋友委屈一下;第二,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唱)敬请各位朋友手下留情,不要随意攀枝摘花,沾花惹草哟;第三,游览途中,敬请您随时注意讲究景区内的环境卫生和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安全。

宝峰湖风景区隶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一以水为主的观光游览区,以高峡平湖的特点著称于世,因有佛教胜地宝峰山而得名,总面积274公顷,由宝峰湖和鹰窝寨两大部分组成,湖光山色融为一体,人文山水交相辉映。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先爬鹰窝寨,再去宝峰湖泛舟,大约需要四个小时时间。俗话说得好:倒吃甘蔗节节甜。我们今天就要先爬山,后游湖,先苦后甜啦。不过等我们爬上鹰窝寨顶,饱览南海石林绝景之后,所有的苦和累都会跑得无踪无影。

【奇峰飞瀑】:好啦,首先映入眼帘的个景点叫奇峰飞瀑,因其亮丽多姿,充满活力而被誉为我们宝峰湖的“眼睛”。这处景点是天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原来就有一帘瀑布,只不过水量小而已,后经人工凿宽,就变得訇然作响,跌宕跳跃、气势恢弘了。瀑布下面的铁索桥以及周围的绿树翠竹是当年拍摄《西游记》的背景之一,那蓝色的舞台是前年11月18日第七届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留下来的,我们游湖结束后就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留影拍照。

在瀑布的右边,万仞绝壁之上有四个人工雕刻的镏金大字:“飞流界峰”。这是9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老先生来宝峰湖观光游览之后留下来的墨宝,也是奇峰飞瀑灵动活脱的生动写照。在这里,我给大家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大家猜一猜:这四个字是怎么刻上去的呀?(略为停顿一下)对,这位朋友说得对。当年四位技艺高明的'石匠为了刻出这几个字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先从这座山峰的背面缓坡爬到峰顶,然后用吊篮顺石壁而下,在吊篮上辛苦作业,十分艰难。

【一线天】:我们现在就要爬鹰窝寨了。顾名思义,鹰窝寨的意思是指只有雄健的老鹰才能在上面筑窝的地方,喻其艰险陡峭,但早在1994年,我们公司就修建了这种要家标准游道,我们今天一上一下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以ok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幽长幽长的峡谷,我们称它为“一线天”。你看左边的石峰向右倾斜挤压,而右边的后仰,似乎在不断的退让,两峰中间的天空宛若一根又细又长的丝线。“一线天”的长度窄度和深度在全国所有景区中都堪称姣姣者。(刚进入一线天)请大家稍停一下,抬头看一看我们的正上方:一块巨大的石头卡在两峰之间,欲掉未掉,我们称它为“诚心石”据说这是上天赐于一线天专门检验热恋中的男女而设的,如果两个人的感情不纯真,从诚心石下往过的时候它就会掉下来;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坚贞不渝,手牵手地过诚心石的时候它会岿然不动。好啦,我们团队中有没有真正处在热恋中的一对,赶快手挽手往上走,检验一下,感情牢固率倒底有多少。

朋友们,往上爬呀!(路途中轻松、自然、随意性地聊起土匪的故事,以减轻游客的疲劳)大家也许都看过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对湘西的土匪有所了解。实际上,我们鹰窝寨在解放前就是一个方圆三百里内有名的土匪窝,所以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都将成为我们鹰窝寨作为的外景地而来此拍摄,镜头里面的“一线天”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当年的拍摄现场有什么不同吗?大家仔细想一想。

文档为doc格式。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四

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光临浯溪。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浯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祁阳湘江大桥南端,面积虽不大,只有0.16平方公里,没有南岳那么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富丽,却小巧玲珑,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乡村姑娘。历代名人对她评价也很高,清代王士祯就说过:“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诗文石刻505块,是我国的摩崖石刻群。我们知道我国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块块列在室内的活碑,而这里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谓“天然去雕饰”了。又因其重析历史、文学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月通过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浯溪到底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马上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了。

[宝篆文光]。

浯溪的历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块篆刻石碑是清代光绪年间的抚湘使者吴大澂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碑林的前言。他首先介绍了浯溪山水的特点,历史沿革及重要的历史价值。后面的铭文写得更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结论说得多好呀,到如今都不能不说有它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这在当时对作为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作者来说,有这般思想境界实属难能可贵。后面接着说:“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辞。

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是指唐代诗人元结(字次山),他把这里当私有,谁说不适宜?而作者前面又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这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得从浯溪的历史渊源说起。浯溪,原本无名小溪,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舟过祁阳,见这里怪石林立,悬崖峭壁,景色异常优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又弃官不做,来这里隐居,并自创“浯、峿、痦”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现为?亭),合称“三吾”,祁阳县城原名“三吾镇”也因此而得名。我们知道“吾”在古代是代名词,“吾者我也”,表面看来,元结这人太自私了,把这里的溪、亭、台都说成是他私有的,其实不然。一是因为他“为自爱之故,命曰浯溪”,只是为了表示他对这里的至爱和情有独钟;二是古人说得好:“人皆得而吾之”,即人人都可说吾,谁说吾就代表谁,当年元结说“吾”是他的,今天我们说“吾”不就是我们的吗?况且浯溪这里是因为元结请大书法家,颜体字的创始人颜真卿把他所作的《大唐中兴颂》大字正书,刻在浯溪的崖壁后,历代名人才慕名纷至沓来,留题刻石,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浯溪碑林。可说正因为当年元结的“私”,才留下了今天这个“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现在就请大家按照“三吾”的顺序先去看看浯溪吧。

[浯溪漱玉]。

这条小溪就是我们的浯溪了,可别小看了它,当年元结正是因为爱其“凝流绿可染,积翠浮堪撷”,才来这里隐居,后人又有诗云:“一湾流水玉飞声”,好一个“玉飞声”啊!你看这曲折蜿蜒的溪水,清澈见底,淙淙不绝,穿过石涧,浪花飞溅,阳光一照,洒下万点鳞片,就象玉石的碎片一样,这溪声、溪色、溪光多令人陶醉呀,这一胜景就叫“浯溪漱玉”,难怪明代永州太守曹来旬要如此赞美浯溪了“水抱青山路,源通沧海渠,龙宫开玉闸,泄出碎琼琚。”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也说“闻道浯溪水亦香”了。

[香桥渡香]。

溪上的古石桥叫“渡香桥”。这是因为古人说“两崖细蕊浓花,游人裙履俱染余香矣!”游人穿着染有花香的衣、裙、鞋、袜在这桥上渡来渡去,故名“渡香桥”。宋代诗人臧辛伯的诗:“却想老仙明月夜,渡香桥上听溪声”充分表露了对元结的怀念之情,也证明了它建桥的年代起码是宋代以前了。

[溪口垂钓双龙戏珠]。

溪口有一方一圆两块巨石,方形平台石为元结经常垂钓的“钓台石”,这有他本人的《矣欠乃曲》为证:“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巅堪自逸,谁人相伴作渔翁”。圆形巨石恰在浯溪与湘江汇合处,每当洪汛季节,溪水冲入湘江,碰着圆石后很自然地分成两股水,两股水就象两条龙一样围着圆石头转,这圆石就是一颗龙珠了,故名“双龙戏珠”,确实是很难得一见的奇观。

[痦亭六厌]。

这就是“三吾”当中的“痦亭”了,这一胜景叫“痦亭六厌”,缘于元结《廎铭》中“目所厌者远山清川,耳所厌者水声松吹,霜朝厌者寒日,方暑厌者清风”。把他一年四季在亭上耳、目的不同感受全写出来了。这“远山、清川、水声、松吹、寒日、清风”不正是“六厌”吗?实则“厌,不厌也,厌,犹爱也。”即“六爱”的意思。他还说“瀛洲言无,由此可信。”把这里说得比海上的仙岛还要美了。的确,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有其丰富的文化。

[钟鼎古篆]。

亭下面这两块中间断开的篆刻石碑是浯溪古老的两块碑。是公元767年元结请当时的两位著名书法家季康、袁滋分别用“玉箸”、“钟鼎”两种古篆体书写的《浯溪铭》、《?廎铭》。钟鼎篆又叫金文,是我们国家仅次于甲骨文的古老文字,袁滋又是当朝宰相,这块碑的历史地位便非同一般了。宋代黄庭坚曾评价说:“滋,唐相也,他处未尝见篆文,此独有之,可贵也。”现在这两块石碑都被列为国家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它的整体形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请大家仔细瞧瞧,它像不像只大石龟?,我们不得不为元结的巧安排拍案叫绝了,它的寓意正是希望碑刻能同石龟一样“龟寿延年”,万古长存。也的确如此,它经历了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是这么精神。

(沿河有“福”、“禄”、“寿”、“禧”碑及“圣寿万年”碑等景点)。

[摩崖三绝]。

台崖壁上这块9平方米多的巨大石碑就是我们浯溪著名的“文、字、石”皆奇的“摩崖三绝”碑,即元结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碑,共21行332字,字大直径15公分,直行,自左至右书写。如果从年代之古、碑面之大、字数之多、文章之奇、书艺之妙及现状保存之完好等方面综合比较的话,它堪称我国现存“三绝碑”之冠,名传海内外,说它“文绝”,元结是以“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作为借鉴,明颂肃宗中兴,实讥玄宗中衰,即“以史为鉴,明颂实讥”,历代都可借鉴。“字绝”是说它乃颜体真迹,又是颜真卿63岁高龄时所作,称得上是颜体老年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生平得意佳作。

的确,在这里颜真卿运用了篆肃的笔法写楷书,起笔用隶法即藏锋,行笔用篆法即中锋。因此,这流动而又刚健的运笔,秀丽而又圆润的点画,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坚实的结构,形成了一种质朴雄强的气势,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显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真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难怪清代叶观国要作如是评价了:“鲁公遗墨此,评者自审非谬欺。”日本一位朋友也给我们来信说:“浯溪风景是的,特别是看了颜真卿的碑,就是到了死,也不会忘记。”后说“石绝”,这里可用元结在颂文末尾几句话来概括:“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刊此颂焉,何千万年!”的确,浯溪的石崖成层成块,又高又大,磨平刻碑是再好不过的了。这块碑的历史地位可用碑前原有的一幅古楹联来评价:“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如今,“三绝”碑旁还保留下来了宋代黄庭坚、清代何绍基的真迹墨宝,另有米芾、秦少游、李清照、杨万里、范成大、解缙、董其昌、袁枚等历代名人的题刻,更有意思的是元结还在这里留下了一面神奇的石镜。下面请您去听听石镜的传说。

[镜石含晖]。

说起镜子,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作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作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块石镜非常乌黑而光滑,抹上水后能照人影。相传当作它还能照唐宫景,也就说能把唐宫内“孽臣奸骄,为昏为妖”的丑态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显现出来,皇帝得知后,把石镜要到了皇宫,却也奇怪,“抬进皇宫,顿失其景,返还浯溪,光彩如故!”这原因有两个,一是浯溪石镜一定要抹浯溪水,另外元结当年安放石镜的本意即要它作一面“史镜”,与旁边的《大唐中兴颂》相互借鉴、对照,给后人特别是历代的统治者以启发。

明代大才子解缙一句诗就道出了石镜的深刻含义:“照见千秋事去来”。后人又说石镜不但能照人面,还能照人心,即能“照胆”,历代文人骚客都如此,清代大才子袁枚《镜石》诗:“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就足以为证。因为石镜这么神奇,古代老百姓又称之为“照妖镜”,有了“照妖镜”,就一定有“镇妖符”,大家抬头一看便知。

[夬符镇妖]。

这个直径达2.7米的符号读音为“guai”,本意是《周易》中第四十三封的卦符,因其可以以正压邪,故名“镇妖符”,又叫“柳押符”,相传是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的一天,尚书都官员外郎武陵柳应辰在此泊舟过夜,遇妖怪作孽,他道法高超,急以朱笔在妖怪手掌上一笔划成此符,顿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妖怪不见了。天亮后,就见“夬”显现在浯溪的石崖上,至今笔划中间还有暗红色,人们都说这是当年妖怪的血迹,而实际上却是矿物质氧化后的暗红色。但古代老百姓不懂这些,编了这么个神奇的故事后,说这里从此妖魔绝迹,游人览胜都能平安无事。“夬”符又成了“平安符”,它一定能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吕仙寿屏]。

这个高1.5米,宽0.7米的奇特的字到底是什么字呢?相传是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所书写的“寿”之屏,所以这个景点叫做“吕仙寿屏”,它奇特的地方还因为其中包含了“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永世公候”、“福禄寿”十八个字及太极八卦图形等,寓意很多,也非常吉祥,可说是浯溪送给大家美好的祝福了。大家不防在此留影纪念,把浯溪的祝福带回家去。

[石韵金音]。

这块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只要用鹅卵石轻轻地敲,任何部位都能发出金属般悦耳的不同响声,故名“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常在此自吟《清廉美曲》而引来百鸟鸣琴,松声和韵,浪声拍板,连韩湘子都来吹笛子为他伴奏。这是因为元结的歌词太美了,其大意是元结针对一位所谓“识时务”的人劝他做人做官“曲圆奸媚”的道理时,提出了自己为人处世“忠直方正”的思想。好个元结,因为坚持“忠直方正”而流芳千古了。这种思想流传到现在,也是我们浯溪人文精神的精华。这对我们不论是做人或是为官,都是一种启示与鼓舞。

[窳尊夜月]。

台是浯溪的点,虽说海拔不高,只有104.5米,但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代名人不正是浯溪的“仙”吗?当年元结说在这里“登临长望,无远不尽,谁厌朝市,羁牵局促。借君此台,壹纵心目。”的确,在这里登高远眺,睛天可观日出,睛夜可赏皓月,举杯可以对饮,临风更可放歌,确实是舒畅胸怀的好地方。这里还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称为“窳尊夜月”。相传当年元结凿出的这窳尊装酒,每逢月夜即邀颜真卿等好友围坐窳尊饮酒、吟诗、赏月、可惜酒不够喝,每次都不欢而散。

后来山神得知,与湘江女神商量,引湘江水入窳尊化为琼浆。从此,窳尊“无底不愁空”。祁山酒妖知道后,前来盗宝,又有吕洞宾举剑劈妖。如今台上还留下当年妖怪的脚印、手脚印、臂部印迹、睾丸印及吕仙剑划的痕迹,都非常清晰逼真,千百年来,能留下如此美丽动人的传说,主要是因为元结“忠直方正”,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这借鉴到当今社会,只要人人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朋友们,今天的浯溪之行即将结束了,希望小巧玲珑的浯溪能在您心目中留下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更希望我们能“窳尊注酒约重来”。谢谢大家!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五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垭温泉度假村的大门口。江垭温泉度假村占地300余亩,依山傍水,花香鸟语,环境幽雅,景色怡人,是集温泉、餐饮、客房、娱乐、会务、健身于一体的健康、休闲、度假和旅游的生态乐园,由温泉、餐饮、客房三大板块构成,我们今天主要在温泉区体验其御式服务。

江垭温泉度假村由水利部湖南省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投资建造,投资建设资金超过3000万元,4月21日对外营业,是张家界市家温泉度假村,也是湖南省目前一一家仿古宫廷式半露天温泉,其诞生标志着张家界的旅游产品已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开创了张家界旅游事业的新纪元。开业以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江垭温泉度假村已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三星级旅游酒店的光荣称号。

江垭温泉度假村在开业之初便引进香港御温泉的先进服务管理模式,将为大家提供“十个一”的御式服务,即一个敬礼、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条毛巾、一双拖鞋、一杯茶水、一把伞、一只白手套、一根橡皮筋、一个搀扶,竭尽所能让大家感受到我们耐心、周到、温馨、细腻的超前服务和细微服务。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家在江垭温泉度假村能够得到皇帝般的尊贵享受。好啦,大家请跟我来。

在男宾区、女宾区的更衣间更衣后,换上我们为您准备的泳衣,来洗浴间进行冲洗,洗去身上的汗渍,让毛孔得到舒张,同时激活血脉流畅,等会儿浸泡温泉的时候,我们的皮肤就能更好地吸收温泉中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各种矿物质。

我们面前的露天温泉池叫“同心泉”,它的造型酷似一颗红心,寓意我们大家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泉可以同时供200人共浴,水温40摄氏度左右,我们浸泡池中,可躺可坐,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伴随着典雅悦耳的乡村音乐,顿觉温暖如春,亲切自然,惬意万分。同心泉因为面积很大,水面很宽,我们可以在水池中尽情地打水仗,找回童年的感觉。在同心泉的旁边有一个小温泉池,这就是同乐泉。同乐泉的水位比较浅显,是专门为儿童准备的,适合小朋友在里面浸泡、嬉戏玩乐。

同心泉的左边,便是瀑布温泉,哗哗的温泉流水,丝帘般地从造型独特的假山上飞泻而出,我们挺立其中,或手推太极,或默默静坐,任由泉水冲泻而来,洗涤头脑,洗涤心腔,大有脱胎换骨之感。瀑布温泉分为热泉和冷泉,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体舒适度进行选择。大家也许不知道,青春少女喜欢的就是我们江垭温泉度假村的瀑布温泉。您想啊,但见青春少女婷婷玉立于瀑布水帘之内,珠雨飘洒,视野朦胧,黑油油的秀发和银白色的瀑布,形成了为动人的色彩搭配,仿若天上的仙子降临到了人间,要多美就有多美。

好啦!我们团队中的靓妹们,赶快过来呀!一会儿,你们就会在这里成仙的!好啦!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进入室内,前往水疗馆去冲浪。水疗馆里面有四个温泉池,均是利用温泉对人体各个穴位进行按摩的原理,让我们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气脉通畅。这四个温泉池分别叫做冲浪池、漩涡池、冲击按摩池、气泡按摩池,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或者一个一个地尝试,享受温泉对我们身体的按摩。

进入21世纪以来,天然温泉的理疗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热爱健康的朋友所接受,温泉对于神经性骨痛、类风湿和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具有天然的特殊疗效,对人体能够起到血脉贯通、身体保健、润肤养颜、安神定气、抗衰缓老等保健作用。我们面前的六福汤就具有这种功能。六福汤是由六个各具特色的小泉池组成的,也就是这一字排开的六个温泉池。何谓“六福”,即六种中草药浸泡池中,形成汤药,解除人的疾病和痛苦。这六种中草药全部采自张家界的深山老林,它们分别是人参、芦荟、灵芝、当归、薄荷、艾叶三丫苦,对人的身体能够起到强健、保养、排毒养颜等作用。

这就是我们江垭温泉度假村设置在大自然环境中的游泳池。游泳池宽10米,长25米,设计了四个泳道,是张家界市目前的室外露天游泳池。我们大家可以在游泳池中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激情,大家可以比试游泳速度,可以交流游泳心得,可以切磋游泳技艺,还可以头枕救生圈、仰躺在游泳池中“醉看星星”。在游泳池中玩耍,周边的虫鸟会为您伴奏,花草的清香会扑鼻而来,清新的空气和自己的心境一样舒畅。这一切为您构成了无与伦比的世外桃源,您就尽情地享受吧。

石板温泉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做“地热带”,是由温泉水将石板加热而形成的平滑石台,我们可以躺在上面享受石疗,对风温性关节炎、腰腿病等有独到的疗效,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牛奶温泉和花瓣温泉具有美容养颜的奇效,据说过去只有宫廷嫔妃才能享用。今天,具有爱美之心的我们何不多泡一泡。在这里,喜欢抽烟的朋友注意啦,这里的小休息厅是整个江垭温泉度假村一的吸烟点,请大家赶快过来过足烟瘾,我们为您准备了湖南省自己的卷烟品牌——硬盒白沙。

好啦!各位朋友,我们又把沐浴温泉的阵地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我们面前的这个温泉池叫做“药足池”,温泉水中加入了很多我们当地的中药材,水池底部镶嵌了不规则的鹅卵石,对足部具有按摩保健、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个药足池实际上是我们温泉度假村人性化服务的一个体现,比如刚好来了“假期”的女同胞想和大家一起感受江垭温泉度假村的温馨,就可以来这里一边泡脚,一边欣赏大家在温泉池中的陶醉样子。

这里依次排列了五个规格不同、特色各异的温泉水池,分别是红酒温泉、米酒温泉、咖啡温泉、椰奶温泉、花草温泉。

红酒温泉池的位置很高,在亭台楼阁的掩映下,置身其中,温泉如陈年老酒,酒香醉人,酒气撩人,远眺夜色中的雄山奇峰,近观灯火摇曳的度假村,真的有醉了的感觉。米酒温泉池中加入了张家界当地产的小米酒,味道微甜,香气迷人,对人的皮肤具有滋养作用。而咖啡温泉却像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提神醒脑,令人心旷神怡。椰奶温泉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清新和自然,还为我们度假村带来了南国的风情。后一个温泉池名叫花草温泉,池中浸泡的花花草草都是生长在张家界崇山峻岭的野花野草,虽然不值什么钱,却有着泥土的芬芳,有着大自然的气息。

温泉浸泡结束以后,喜欢静静歇息一会儿的朋友可以到知足常乐厅一边歇息一边按摩足部,喜欢健身的朋友可以到豪华健身房去舒展舒展,喜欢桑拿的朋友可以到干蒸房和湿蒸房进行蒸汽浴,这对于我们加速血液循环、强化新陈代谢、预防和治疗感冒及支气管炎等常见病极有好处。

除此之外,我们度假村还有中式按摩、日式按摩、泰式按摩、擦背、掏耳、修脚、绿色冷饮吧、至尊泉、贵宾房、贵妃池、太白池、名泉等需要另外付费的相关服务项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一下这里的至尊享受和完美服务。我相信,大家享受完毕以后,对江垭温泉度假村的印象又会更深一层。

温泉水滑洗凝脂,偷得浮生半日闲。真诚地希望您再次在江垭温泉这处冬天可以祛寒、夏天可以消暑的上佳旅游目的地来,为您的健康投资,谢谢大家!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阳明杜鹃始盛开。今天我们游览杜鹃花海。这里海拔1400多米。这是一片上万公顷的杜鹃花海,一片清一色的天然生长的杜鹃花树,从那面的阳和山顶到阳明山主峰望佛台,几块山岭相连,几里路长,平日里,它是一片似让人修剪了的绿篱,而每年的5月初前后,这里便是一片花的海洋,那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杜鹃花儿,一朵朵、一丛丛、一团团,漫山遍岭,映红了天,照红了地,蜂儿在花丛中欢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儿在花丛中吟唱……别提有多么美煞人了!相传,这片花海还是观音娘娘赐给的呢,因而才有了郑秀峰禅师的坐化成佛!然而,这事情就是奇怪,山岭的这面是这样一片衣海,而在岭南面却只有青山绿水,大家过一阵到了山上,一看就知道了。

好了,我们现在就从天门山游起,到了山顶之后,我们再从那边的花海中下来,仍在这里集合。

2、牵手亭。这是牵手亭。据说,因为这片野生花海,每年五月前后,吸引了天南地北的人前来赏花,纷纷陶醉在这如枝如画的境界里。有不少的青年男女在这里一见钟情,缘结百年之好。为纪念这片爱情热土,故取名为牵手亭。

3、金鸡报晓。这里名叫一天门(金鸡报晓).

5、观音送子。我们现在站在这里看对面那里的石头,那里叫七祖拜观音,那里叫观音合掌,那里叫观音送子。相传,郑秀峰禅师坐化成佛后的一天,观音娘娘来到阳明山,站在望佛台上看望他,七祖佛爷知道之后,就立马下殿来拜见观音。观音娘娘见了,就挥玉指点化了这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七祖佛爷正奔走,见了这合掌,什么都明白了,就拜了什么。

6、仙人台。现在我们来到了仙神台,从这里一路往上,请各位数一数有多少位神仙?上面那个的,有人说它是“命根”,但实际上它是祖爷望母台。相传,七祖佛爷郑秀峰当年出家来到这里时,思念父母时,就是站在那尊大石上遥望家乡的!观音菩萨为了让他安心修炼,所以就特赐了这一片杜鹃花海。

8、仙女洞。这是仙女洞,相传,当年观音菩萨派来两位仙女来播种这片杜鹃花海时,她们就是住在这里。

9、试剑石。此二块石头,人称不可越雷池一步,又称一步之遥。相传,明朝时,歇马庵有108个尼姑,白云寺有108个和尚,两寺庵的一些和尚尼姑不守佛门清规戒律,发生了苟且之事,明皇知道后,就派来军兵,在那边高桥峰挖了一个深坑,堆上柴草烧起大火,命这些和尚尼姑跳火坑,凡跳得过去的就是贞洁女、童子身。结果只有1个尼姑和18个和尚跳过了火坑。那个尼姑就是逃婚的明朝妙竹公主,后白日升天,尊为“易德仙姑”。18个和尚后来成了“十八真人”。从此,这里就设立了这一步石,两寺庵的僧尼到此为止,不可越过此石而去。又传大禹当年治水,与孽龙激战,曾在此试剑,故称“试剑石”。

10、风云台。这是风云台。据当地人传讲,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次国民党在南岳召开高级会议,会议之后蒋介石闻听阳明山的七祖佛爷很灵验,于是就秘密上了阳明山来拜佛,卦签上说“胜在川,败走湾”,蒋介石当时不解,就来到这里思考,观看阳明山风光。后来,蒋介石去了台湾,就把那里的草山改为阳明山,以示他怀念这里。如今蒋介石先生早已去世,他将台湾的草山改名阳明山,到底是他为了纪念这里的阳明山,还是他因为崇拜王阳明,抑或是别的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台湾辗转送来了一套“中华大藏经”却是事实!两座阳明山,是中华兄弟山!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七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石鼓书院参观游览。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在石鼓书院前是宽阔的石鼓书院广场,它于2003年10月竣工开放,占地3.18公顷,总投资2380万元,是衡阳中心城区又一个标志性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本2.4米长,1.8米宽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后人曾将此记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此碑解放后,被人在湘江中发现,转至岳屏公园衡阳市船山图书馆(今市书画院)右侧的护碑亭内,1967年“_”期间毁于造反派之手,现衡阳市图书馆有该碑拓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别号紫阳,世称考亭先生。

石书的对面是一棵“国宝级”的古银杏树,专家估计它已有450岁的高龄了。你看它是非常的粗壮,要4个人才能把它合围起来,当时园林工人为了栽种这棵树仅黄泥就运了10多车,挖的树坑直径达到了8米多。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

整个广场的建设是以显山、露水、见秀为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并以挖掘石鼓文化内涵为主题,以古、幽、曲、静、绿为基调。广场的主题雕塑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诠释了一山、二水、七贤。一山,是指石鼓书院所座落的石鼓山。该山海拔69米,面积约0.83公顷。蒸水环其左,湘水挹其右,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石鼓得名,说法不一: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二水,是指环绕石鼓山的蒸水和湘江。七贤,则是指为石鼓书院做出过贡献的七位贤人志士,它们是韩愈、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勉斋。一会儿,我们在大观楼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平简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到碑墙游览。

石鼓书院碑墙所在的位置,是石鼓书院广场的休闲区,其上是观景区,其下为嬉水区。原来的石鼓山上有着许多历代的碑刻,内容主要是记载了历次重修石鼓书院以及石鼓书院内其他建筑的情景。因石鼓山傍近驿道,地处要冲,山上建筑群屡遭战火破坏,也多次被重建修复,很可惜的是现在都已经没有了。2006年6月重修石鼓书院时,翻刻了部分碑记,并按宋、元、明、清的顺序依次镶嵌于此。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细细地品味一下。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约1200年的历史,比岳麓书院的历史还要悠久。当时士人李宽在石鼓山结庐读书,刺史吕温尝访之,题名为“寻真观”,此为石鼓书院的雏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北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皇帝钦赐“石鼓书院”匾额后,与当时的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湖湘学子和文化精英在这里汇集一堂、尊师崇文、蔚然成风。清光绪年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后又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市立师范学校。原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1944年6月27日,石鼓山古建筑在日军的炮火下荡然无存。1965年,在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的建议下,衡阳市人民政府将石鼓山辟为公园,修建了旱桥、合江亭、长廊。

2006年5月,中共衡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举社会之力重修石鼓书院,以传承千年文脉,弘扬石鼓精神。迄今为止,石鼓书院已历经了11次大修葺。

门前仿古石桥,雕栏玉砌,在这儿天然的美、雕饰的美得到了最奇妙的融合。

我们眼前的禹碑亭是一座仿清亭式建筑,四角重檐攒尖顶。禹碑亭内的这块青石大碑,就是禹王碑了,大家看这碑上的文字像什么?是不是很像蜷身的蝌蚪,有点像甲骨文又有些像符篆,其实它是一种奇特的古篆文,学者们大多认为这是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碑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个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一块功德碑。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2007年7月上旬,在南岳衡山云峰村发现了一块重约十余吨的巨石,经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是失踪了千年的禹王碑母本,它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

禹王碑又称神禹碑,为什么要在它前面加一“神”字呢?

一是说大禹是杰出的古代帝王和农民领袖,后人十分敬仰,以至把他神化,变成崇拜的偶像;二是有感于碑文的怪异,难以辨认,其字体诡异离奇为世所罕见;再者就是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经过衡阳,因洪水久治不愈,心里非常烦躁,于是登山散心,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正独自下棋,大禹走上去,与他对弈,结果却是盘盘皆输。老头指着棋盘对大禹说:“你只知道堵,所以越堵越败啊”大禹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有了堵水不如疏通治水的说法。

文档为doc格式。

湖南省景点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为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它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千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炎帝生于湖北的隋州,长于宝鸡姜水,名叫姜石年。晚年巡视南方,体察民情,为民宣医疗疾,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炎陵县鹿原陂。史载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登基夜梦炎帝,遂于鹿原陂找到帝陵,“立庙陵前,肖像而祀”,至清朝末年,历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炎帝陵历经一千零三十几年,经过20多次大的修葺,1954年春节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礼亭全被焚毁。

现在的炎帝陵大殿就是1986年整修的,1996年被列为全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陵大殿共分五进,进——午门,看到午门各位也许要问,北京有个午门,怎么炎帝陵也有个午门呢?因为清朝的陵殿是仿清皇宫建筑风格,整修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午门,所以就有午门。穿过午门可以看到迎面竖立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___1993年9月斗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原来炎帝的母亲叫女登,当她生下幼小的炎帝石年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子去了。石年醒来饿得哇哇大器,哭声被天上九玄女王听到了,于是她命仙鹿给炎帝喂奶,作为他的奶娘,神鹰给他遮阴,作为他的养母,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

第二进——行礼亭。行礼亭也就是宰牲祭陵、烧香祭祖礼拜的地方,中间一张石祭台,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圉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再看两旁是碑坊,里面放置8块清朝原始御祭碑和民国原刻的记事碑。

穿过行礼亭,后面这栋建筑就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大的建筑,门前回廊的两根大石柱上悬挂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概括了炎帝一生中重要的三大功绩;大殿门额上悬挂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

现在参观第四进一下墓碑亭。墓碑亭正中放置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各位也许会问:炎帝为什么又称神农氏呢?因为炎帝始制耒耜(原始农具),教民播种五谷而食之,所以称之谓神农氏,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被列人我国古代三皇五帝,称为农皇,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立国。这块碑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于1985年5月15日为炎帝神农氏题写的。亭后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我们的老祖宗炎帝神农氏就一直安息在这里,几千年来墓前一直香火不断,即使在十年浩劫时期,也经常有人来这里偷偷烧香、祭祀。

好,接下来去看看御碑园,御碑园坐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之北,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由碑廊、九鼎台、《神农功绩图》等构成。

炎帝陵从宋太祖建庙祭祀以来,历代皇帝便“三岁一举,率以为常”,每次祭祖完毕就会刻一块御碑以作纪念。根据史书记载,明清一共有御碑51块,明朝早的御碑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祭祀的祭文碑。明朝的御祭碑除明太祖外,其余全部都是皇帝继位元年的御祭碑,祈求祖宗保佑江山稳固,国运昌顺。现在来看九鼎台,九鼎台是依据“九州方圆”这句成语建造的,外圆内方,外圆寓意天圆,内方则寓意托起地方,天圆地方,江山稳固。

在御碑园北面的照壁上,有一幅长达40米的《神农功绩图》,它以粗犷的手笔,写意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炎帝神农氏的十大功绩,整体效果尤如一幅经过装裱的巨大手卷,古朴凝重,气势恢宏。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就是神农氏创造的弓箭,以威天下,改进了狞猎工具,提高了生产力,这是一大功绩;“重八卦为六十四卦”,神农氏和厨师苏松子推究伏羲氏的八卦并“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对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第二大功绩;“遍尝百草,宣医疗疾”,贝j是炎帝第三大功绩,后人为了记住神农氏的这一大功绩,将我国医药史上的部医药书称为《神农本草经》;“教民耕种,种植五谷”,就是炎帝终日思考改变人们捕无所获的情况,心怀天下苍生,感动了天帝,天帝便命布谷鸟衔了许多谷种交给神农氏,而他又将这些种子分给先民,教他们耕种,从而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这是第四大功绩;为了方便种植,提高效率,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发明了早期农具,这是五大功绩;先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在劳动实践中知道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发明了五弦琴又称为神农琴,教化子民。

每当岁末年初,先民们便囝着五弦琴,伴着皎洁的月光,跳起傩舞,以祈求来年丰收,这是神农氏的第六大功绩。“始造明堂,相土而居”是神农氏的第七大功绩;明堂的建造源于鸟儿窝'鸟儿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又能飞回窝里憩息,神农氏想:如果人们也有这么一个圄定的“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钻洞穴,那多好呀;神农氏的第八大功绩是“耕而作陶,蜒填为器”。《资治通鉴.外记》及《路史·卜记》都有关于神农氏制作陶器的记载。他利用黏土的黏性、火能使黏土固定成形的原理,制造了早的陶器。陶器发明,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第九大功绩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使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神农氏后一大功绩是“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神农氏首辟市场,提倡交易,互通有无,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

大家今天的衣、食、住都起源于他的创造发明,炎帝这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足点,经过无数先辈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