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祁连风光的导游词(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6:42:06 页码:10
最新祁连风光的导游词(大全17篇)
2023-11-19 16:42:06    小编:ZTFB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总结中如何平衡事实陈述与情感表达?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有效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一

祁连山,原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或称狭义的“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名称。西汉初年,霍去病西征并征服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民歌所指“祁连山”即此。后泛指甘肃、青海之间一系列在地质或地貌上相联系的一系列山脉。

狭义的祁连山是指祁连山脉最北的一支山岭(其主峰在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广义的祁连山,或称“祁连山脉”,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区)。

祁连山脉在青海境内东西长870公里,南北宽100-200公里。山峰多在4500-5500米,除主峰岗则吾结海拔5808米为极高山外,多为高山。祁连山脉由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山岭组成,其间有谷地分开。广义的祁连山脉中的次级山岭,从北到南分列布。

习惯上,以玉门市石油河(或白杨河)为界,分为西祁连山、东祁连山两段。东祁连山有走廊南山、冷龙岭和其支脉大黄山、马雅雪山、毛毛山。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45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主脉海拔4000-5000米间,酒泉以南的镜铁山海拔5205米。西祁连山有照壁山、陶勒山、陶勒南山:大雪山、疏勒南山、野马山、野马南山、党河南山、吐尔根达坂山和赛什腾山等。南高北低;一般海拔2000-5000米,主脉海拔4500-5000米间,大雪山海拔5483米,位于甘、青省界的团结峰(宰吾结勒)海拔5808米,为青海省内最高点。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二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xx平方公里。

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

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顶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山系低山区枯燥剥蚀作用盛行,中山区以流水侵蚀为主,高山为寒冻风化作用所控制。祁连山区存在三级夷平面:第一级东段海拔4400~4600米,西段4800~5000米;第二级东段4000~4200米,西段4500~4700米;第三级东段3600~3800米,西段4000~4200米。河谷中发育多级阶地。

山地宽达400公里,是由7条以上的山脉组成的山系。其间也夹杂有湖盆、谷地,如疏勒河、党河、黑河、大通河和哈拉湖及青海湖等。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顶峰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6305米。

祁连山的北侧与南侧分别以明显的.断裂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间相对高度在20xx米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余米,狭义的祁连山仅指最北一列。它是黄河和内陆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的谷地、河谷宽广,面积约占山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个水草丰美的牧场。地势较低的大通河谷、湟水谷地,更是青海省的重要农业区。祁连山地多雪峰、冰川,虽然冰川规模不大,但是由于山地广,水量多,河流可直下走廊的枯燥地区。因此,融冰化雪,增加冰水,是当地山下开展农业必要的措施。早在清代末期,已有群众上山化冰融水的活动。据1962年统计,祁连山有1619条冰川,面积约1316平方公里,多属大陆型冰川,冰面表碛小,移动慢。但从蓄水量来说,却不算小,如祁连七一冰川,长约30.5公里,冰层厚80米,储水量为1.5亿立方米。祁连由地年降雨总量约500亿立方米,流出只有150亿立方米,所以融冰化雪,可使水量增加,是当地开展农业的重要水源。此外,祁连山脉的林、矿资源也很丰富。

祁连山中的河谷和洼地,海拔平均3000多米;而祁连山浪峰般的高山顶那么在4000至5000米之上。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风刺骨。祁连山的每一个山峰本来就显得气势雄伟,人称是“石骨峥嵘,鸟道盘错”。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清楚的脉脊。

文档为doc格式。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三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我国其他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大巴山脉。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四

祁连山,原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或称狭义的“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名称。西汉初年,霍去病西征并征服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民歌所指“祁连山”即此。后泛指甘肃、青海之间一系列在地质或地貌上相联系的一系列山脉。

狭义的祁连山是指祁连山脉最北的一支山岭(其主峰在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广义的祁连山,或称“祁连山脉”,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区)。

其中,在青海境内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茶卡—沙珠玉盆地,黄河干流一线之北,北至省界,西起当金山口,东至青海省界。地理坐标:东经94°10'—103°04',北纬35°50‘—39°19′。地跨海东市、西宁市、海北州大部或全部。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面积约20xx平方公里。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旭日弘文旅游公司的导游,我姓金,大家叫我金导就好了。现在,我就带你们去举世闻名的大美青海的一处旅游圣地——青海湖。到青海湖还有一小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里,我大概给你们介绍一下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地壳运动,山崩地裂而形成的。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原来有一个叫卓玛的姑娘,她结婚以后,丈夫出去了很长时间,卓玛很想他。有一天,卓玛在打水的时候,她的丈夫回来了,卓玛忘了盖上井盖,他们俩就跳起了舞来,伴着他们美丽的舞姿,泉水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最后形成了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拥有多项中国之最,青海湖是我国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青海湖不但有美景,还有一种美食——湟鱼。

青海湖盛产味美而营养丰富的湟鱼。但是,湟鱼每年只长一寸,是国家保护物种。由于水位的下降和人为的任意捕捞,面临着绝种的危险,所以今天,我们是吃不到湟鱼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湖边,现在大家可以下车了。风景名胜的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在这个季节里,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

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目睹这美丽的景色了。现在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祝大家玩的愉快!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六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现在我们已置身于阿里山林区。在我们的身后是苍山如海,秀木成林,面前则是一泓清澈碧透的潭水。这就是阿里山名胜之一——姊妹潭。

看!青山绕着碧水,碧水依着青山,山石透出了潭面,潭水“咬”住了山石。山如青螺伏水,水似银镜凝碧。山林倒映潭中,又像与潭水镶嵌,构成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潭面上云雾袅袅,从四周林木深处散将开来,隐约带来些浓浓的愁绪,氤氲在潭面,如同轻纱薄雾一般掠过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仿佛跌进古老传说的羁绊。相传,在这里,曾有一对姊妹同时爱上了一名男子,可惜上天弄人,不愿割舍情爱又不愿伤及手足的矛盾,终于令这对姐妹分别投潭徇情,于是凄美的故事里就有了一个温情的名字:姊妹潭。

文档为doc格式。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七

祁连山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一个典型加里东地槽,褶皱迥返于陆相泥盆系磨拉石建造之前。北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见中、下泥盆统不整合于下古生界(如武威杂木寺)及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如九条岭南马良沟等)之上;拉脊山见中、下泥盆统不整合于中、上奥陶统之上;南祁连山乌兰大坂见上泥盆统不整合于下志留统之上,代表祁连山主要于加里东晚期褶皱成山,基本由地槽变为地台发展阶段,故晚古生代一中、新生代均为地台盖层沉积。

祁连山的北界为塔里木一阿拉善地台,以大断裂分界。南界与东昆仑和西秦岭褶皱系间也为大断裂所切,两者沉积地层不同,如中吾农山一青海南山石炭、二叠系为冒地槽沉积,局部夹火山岩,而欧龙布鲁克隆起带寒武一奥陶纪时为地台型砂页岩碳酸盐建造,厚700-2000余米,假整合于上元古界全吉群之上。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八

每每看到月到中空,总会想到年轻时在祁连脚下静谧的夜晚。

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戈壁,黝黑黝黑的夜,一年四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日时。只有阴历十五,是的,尤其是十五的夜晚,才让人的心情平复如水,安逸安谧,仿佛到了与世隔绝的仙境。月光,轻轻地从挂在祁连山头顶上的夜空那朵圆月洒落下来,我怕打破这无声无息的心境,每每这时,就一个人蹑手蹑脚地提个马扎坐在戈壁几束马兰花边上,头脑无所思,心境无所企,享受着银色月光的沐浴。那些年,炎炎的红太阳炽热肆虐、驻年神催,只有在这暂无烈日的夜晚,天回玉兔,金鸟盘落,能让人静下心来,不必去为什么政论理出个头绪。其实,那样的念头又何必理出个头绪?也无从理出个头绪。享受着月光,向玉兔祈祷,真的想摘到挂在月中的仙药,就是拔起头发能飞腾也不心痛,飞出这干枯、贫瘠、湮灭生气和毫无理性的大地。

于是,我总会想到当初汉武帝断匈奴右臂那惨烈的场景,抛开了大汉族主义,当时的匈奴也是我中华大地上众民族的一员,现在的汉民族,尤其是西北的一些地方的汉民族,其实早已融入了多民族的基因,不是吗,络腮胡、狐臭是胡人的遗传痕迹;头发卷曲是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的基因;高鼻梁是白种人的特征。在西北尤其能发现许多已经注册是汉族人身上这些各民族基因痕迹。那么,为什么让匈奴的歌声那样凄惨:“占我祁连山、使我牛羊无牧处;占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每每想到这些,也就不难想不通那个时代的斗争哲学。与地斗、与天斗,都不错,就是与人斗,斗得我民族无生机,斗得我民族妇女无颜色。

也就是在这种挥之不去的氛围,在这样的'思维一闪念时,我才发觉,就是在轻轻的月光之下,只要你不能去月宫,就不要想这些悲伤和无奈。不是说历史是长河么?那么就让历史长河快一点向前流动吧!于是,沐浴在蓝白色的月光之下,思绪就很快调整到万古留圆、三生证静;就证悟出鱼天雅吐、斧可千秋了。

月下的祁连,真的有这样的神韵:只要坐在月光之下,瞻望着远处的祁连,那高大的山峦,那幽蓝的山裙,那冰清玉洁的山峰,那闪着雪白之光山峰之上的月亮,给人的感受是一种明如水、风不涛;是高怀皎洁法曲逸,是千里与共十分圆。是一轮高处揭万籁,是听琴心静可纳盃。端起这杯那时节仅能买到的茶砖熬成的,与有幸用祁连雪水浸泡的苦茶,一仰首而咂尽,隽味含胸,也香泌齿牙;苦中享月,显脱苦求甜。这茶,余味就那么的清香,清头漱舌,秋水闲中;月令眉碧,光浮戈壁,月光可以让人从苦中盼甜来啊。

不是么!每每看到银光月色,就不能不想到我几十年不能忘怀的月下祁连。

是的。当初乍到,突临夜月、面对祁连,就喜欢上了这月下祁连,这就是我的初恋,恋上了安静坐在讨赖河边的山峦和山峦之上一轮明月。

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到这荒凉戈壁上的机场,那时,还没有现在的酒钢。机场远离酒泉市,北边,百十公里没有人烟。十几公里外的西方,是嘉峪关城楼。南边,虽说距离祁连山有七十多公里远,但是清早和夜晚,那祁连山就仿佛近在咫尺,尤其是十五的月亮挂在山巅之上的时候,仿佛伸手就能摸到。一般在夜晚,这个机场仅有的三十七个人谁也不愿意出来,因为,时不时的会有孤狼在房子周边游弋,只有机场养的两条狼狗会在宿舍区域守卫。狼的出现,狼狗就会大声呼叫,于是,人们拿起铜锣、铁锅、茶盘、饭碗一起敲打起来,狼就会转而向着东边的村庄跑去。后来,1958年,酒钢在嘉峪关城楼下兴建起来,狼和黄羊就逃到关外去了。

月,漂浮在高高的祁连山巅,她俯首观看,似乎几千年里,在祁连之上已经看透了人间。几千年来,曾经的八方销剑戟,万里剪鲸鲵,无数人物为了丽日若霓、丹负毫光的理想,却是风随鼓急,步武也神奇。多少将士死在这里,却成全了一将成就万古名;这烽戌逻卒,万里相继的武备,造成了历史上多少灾难和幽怨。《肃州志·形胜》描写道:“山襟带为羌戎通驿之路,通志曰:南有雪山嵯峨万仞,北有紫塞延袤千里,乃诸夷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襟喉。”所以,祁连就目睹了天马来西极,丝路驼铃汗血马的长长商贾队伍,也看到了汉武断匈奴右臂的战争;还看到了万里风烟绝和远人熏化来的和平景象。但是,更多的是连年的战争:从尧帝把三苗驱赶到敦煌以西三危山,到班超征服疏勒、姑墨等西域三十六国;从唐代打通西域,到明清绥靖万方,这些都使得祁连山下曾经血流成河。到得后来无力安疆,祁连山下才得以安宁,真可以说是:穷黩罢朝台,无宁誇汉域;惠中绥万方,文教广四讫了。

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祁连也领教了从秦汉到明清,在山脚下那么多占地为王的割据,月氏、匈奴、吐蕃、西夏众多民族来来往往的马蹄践踏。直到1949,祁连才看到了各民族融合、和睦、团结、友爱的新时代景象。

谁能有这样的幸运,在这静谧的月夜,脚下碰着滚动了一个小石头,也能得到萦旋不止的回声,去醉心地消遣着美妙的瞬间。这里的一切几乎静得仿佛没了生命,明月挂在黯黛的苍穹上,冥冥湼涅,优雅的觉得它就在咫尺。夜深了,我提起马扎,迈着轻盈的碎步,转手回廊,穿过月亮光成就的门,顿时觉得唤起了使人破梦搜肠的清都之约,一口冰凉的苦茶再次下肚,洗除了渴肺之尘,舒舒服服地躺在了祁连月光穿透的窗光之下,梦中,也是在祁连的月光中酣睡哦。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九

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对这类鸟资源十分重视,在岛上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在鸟岛观光,交通方便,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青海湖南线经湟源县和日月山到黑马河镇往北64公里即抵鸟岛,沿青海湖北线,乘汽车经湟源县、海晏县到刚察县,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达鸟岛。

青海湖鸟岛。它不仅以辽阔、明媚、恬静、雄伟、神奇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和观光浏览的人们。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青海湖鸟岛,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约130公里处,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约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宁西行,越过稀疏的村庄,沿着透迄、清澈东流的小溪,行进在绿色丛林点缀的山谷间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绿绒绒的地毯铺就般的一座座开阔的山漫草坂。驱车爬高到达“日月山”,可见两侧山顶各有一幢亮丽的小亭阁,左为日亭,右为月亭。相传文成公主由此进藏时,由于思念母亲,悲痛地将陪嫁的镜子摔碎,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远处,更为开阔的绿色草坂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了绿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继续西行,偶有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或几间藏民彩帐,房屋镶在绿色草坂之间,在山坡、屋前竖起的高杆上,五彩经幡随风飘拂。经幡又叫神幡,藏语曰“塔力俏”,意为“不停地飘动”,这些幡条是用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布条做的(有的幡条上还印有经文或神像),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经幡高悬在显眼要位,任风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们消灾祈福、吉祥如意。或远或近,可见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儿,在安然自得地吃着青草。过了黑马河乡右看,紧依绿色草坂可见一线青绿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蓝色的天空飘着千姿百态的云团,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丽的空间,绘成一幅极美的图画。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

祁连山脉在青海境内东西长870公里,南北宽100-200公里。山峰多在4500-5500米,除主峰岗则吾结海拔5808米为极高山外,多为高山。祁连山脉由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山岭组成,其间有谷地分开。广义的祁连山脉中的次级山岭,从北到南分列布。

习惯上,以玉门市石油河(或白杨河)为界,分为西祁连山、东祁连山两段。东祁连山有走廊南山、冷龙岭和其支脉大黄山、马雅雪山、毛毛山。西北高东南低,一般海拔-4500米;相对高差1000-2000米,主脉海拔4000-5000米间,酒泉以南的镜铁山海拔5205米。西祁连山有照壁山、陶勒山、陶勒南山:大雪山、疏勒南山、野马山、野马南山、党河南山、吐尔根达坂山和赛什腾山等。南高北低;一般海拔2000-5000米,主脉海拔4500-5000米间,大雪山海拔5483米,位于甘、青省界的团结峰(宰吾结勒)海拔5808米,为青海省内最高点。

走廊南山,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而得名。《祁连山地质志》将冷龙岭也划归走廊南山。但多数地图和地理著作则把冷龙岭单独划出,即冷龙岭和走廊南山并列为祁连山脉的一级山岭。走廊南山在青海省境内雄踞黑河之北,北至省界;西起丰洛川源头,东至祁连县城附近,在青海省境内延伸160公里,宽10-2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在4000-4500米之间,最高峰是柴达诺山,海拔4764米。

冷龙岭,又叫老龙岭,在青海境内位于八宝河、大通河一线之北,北至青海省界,西起黑河向东延至门源县以东。在青海省境长280公里,宽30-50公里,山峰多在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位于青石嘴以北,海拔5254米,4500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冷龙岭的东南端为乌鞘岭,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线。是中国地形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边界,是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点,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

托来山,蒙古语意“有柴禾的山”。又叫木垒山。还有陶来山、托勒山、讨赖山等名称。托来山位于黑河、八宝河与托来河、大通河上游之间。东起门源县青石嘴附近,向西延至二指哈拉山口附近。在省境内长350公里,宽2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在4000至4500米,最高峰是阴凹槽黑山,海拔4849米。4500米以上的山峰,发育有少量现代冰川。山岭西北段较高,是托来山的主体部分,东南段较低叫默勒山,也叫俄博山。

托来南山,又叫巴索拉岭,还有陶来南山、托勒南山、讨赖南山等名称。托来南山位于疏勒河与托来河之间,西北以疏勒河与大雪山分界,东南以萨拉河上游与默勒山分界。西段是青甘两省的界山,东段全部在青海省境内。在青海境内长200公里,宽20-25公里,山峰海拔一般在4500-5000米之间,最高峰是吾德额钦,海拔5294米,4500米以上的山峰一般发育有现代冰川。

疏勒南山,位于疏勒河之南,党河、哈拉湖之北。在青海省东起大通河源,向西延至党河支流尧勒特沟附近出青海。在青海省绵延350公里,宽30-5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在4500-5500米。疏勒南山西段在甘肃省境内叫野马南山,中段和东段在青海境内。中段的最高地段也是祁连山脉隆起的最高地段,500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广阔,55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座,最高峰岗则吾结,曾名团结峰,海拔5808米。东段叫沙果林那穆吉木岭。中段和东段现代冰川十分发育,较大的雪山有八座。

大通山,位于布哈河和大通河之间,西在大通河和布哈河源头地带与疏勒南山过渡,东以北川河、大通河支流萨拉沟一线与达坂山相接。广义的大通山包括达坂山,但现代出版的地图多数把达坂山与大通山并列为祁连山脉的一级山岭。大通山山体广阔,平面呈北西西—南东东的枣核形。主岭在北部,靠近大通河,脉络尚存,山峰一般在海拔4000-4500米。南部由于青海湖水系和湟水切割,山岭低缓破碎,脉络不清,山峰海拔一般在4000米左右。大通山长300公里,宽一般50-60公里、山岭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位于西端,海拔4849米。

达坂山,又叫大坂山或青石岭。位于湟水与大通河之间,西北起自北川河干流,东南至大通河下游。在青海省境长近200公里,宽一般40-5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在4000米左右。山体北部较高,主峰脉络清楚;南部由于湟水支流切割较低缓破碎,最高峰仙密大山海拔4353米。

党河南山,蒙古语叫乌兰达坂,意为“红色的岭”。位于党河与大哈尔腾河之间,西以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分界,东到哈拉湖西南。长250公里,宽一般20-30公里。西段是甘青两省的界山,东段全部在青海省境内。山岭东段较高,山峰海拔一般5000米左右,最高峰位于古尔班保,海拔5620米,4800米以上的山峰一般发育有现代冰川。野牛脊山、古尔班保为其东段的次一级山岭。

土尔根达坂山,又叫哈尔根达坂山。广义的土尔根达坂山包括塔塔陵河与大哈尔腾河之间的广阔山地,西起苏干湖盆地以东,东到乌兰哈德郭勒源头。整个山地东西长200公里,中部南北宽达100公里,东、西两端较窄,东端仅20公里。整个山地被小哈尔腾河、鱼卡河分为北、中、南三支。北支和南支在东部与中支合并。中支抒义土尔根达坂山的主脉。北支称察汗鄂博图岭,位于大哈尔腾河与小哈尔腾河之间。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10-15公里。山岭西部较低,东部较高,山峰海拔一般4000-5000米。最高峰位于东部,海拔5249米,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少量现代冰川。中支位于小哈尔腾河与鱼卡河之间,是狭义的土尔根达坂山。东西长200公里,西部宽达60公里,东部宽20-3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4500-5500米,中、东部较高,海拔一般在5000米以上。最高峰果青合通夏哈尔格,位于东部,海拔5592米,也抒义土尔根达坂山的主峰。5000米以上发育有较大面积的现代冰川。南支称柴达木山,位于鱼卡河与塔塔棱河之间。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组成的块状山地。山峰海拔一般4500-5000米。最高峰是西部的柴旦峰,又叫红旗峰,呈馒头状,海拔5656米,发育有现代冰川。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旅客:

大家好!

西宁植物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原来只是西山林场的一个苗圃,1980年扩建为西宁植物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台地为主,分山上、山下两个旅游区。山上为林区,有树种1000余亩,主要树种是云杉、油松等。高大的杉树,像一座座绿塔,参天而立。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

山下建有盆景园、丁香园、蔷薇园、松柏园、丁香园、岩石园等9个园中园,其中以盆景园最诱游人兴致。盆景园内有各类盆景数百盆,共54科,110属,415种。其造型独特,建筑风格颇具苏州园林韵味,被誉为“不是名园赛名园,不是江南赛江南”。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丁香园是园中第二大景致,每当4月之时,满园丁香在微风吹拂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令这里的游客陶醉,也正因为如此,丁香被誉为西宁市的市花。

在苹果园里游人可在苹果树下,亲自动手,大家围桌而坐,品着“盖碗茶”,饮着青稞酒,吃着“手抓羊肉”,兴致所致还可引吭高歌,故叫“野饮园”,在这儿你可以体验自然生活,领悟自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相应提高,在节假日外出旅游、休闲,植物园为青海人民提供了旅游场所,也成为西宁的新八景之一。

谢谢大家!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二

清晨,我伏在窗前。

初入山峦中,便看到雾在山峰处缠绕着,那雾与云已融合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有些显得厚重,有些又若隐若现。山坡上悠闲吃草的山羊与绿草,与随风飘荡的藏民彩色的哈达,在白雾中显得分外鲜亮,像小彩虹船荡漾在绿色的海洋上。

清晨的祁连山脉,游人少至,因而显得格外宁静。只是时不时地有各种空寂的鸟鸣。在山谷,路旁的潺潺溪水在不知疲倦地向前流淌,清澈的溪水拍打着各种各样的石头,像是在演奏着一个欢乐的交响乐章。车停路边,推开车门,一阵清凉拂面而来,让人忘记现在还处于燥热的夏季。走近小溪,一团俏皮的水珠飞上我的裤腿,好像在欢迎我这个远方来客。我蹲在小溪旁,轻轻舀起一捧水,扑在脸上,顿时赶走了清晨赶路的困乏,洗去了夏日的炎热与聒噪。

与家人漫步在溪旁,静静地享受着,这里没有泰晤士河的繁华和喧闹,没有长江黄河的雄伟,只有宁静和欢快。回到车上,望向窗外,那山,那雾,那草,那水,都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三

马家窟遗址因首先发现于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5000--4520xx年。它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和较晚期的齐家文化,还有更晚期的“寺洼文化”。下部迭压着庙底沟类型文化层。房屋有方形,圆形,多为地下穴式,房址旁有公共墓地。随葬彩陶较多,底色以橙红为主,主要是黑彩(个别有百彩)花纹。石器有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等,也有盘状器,铲形器,磨制较细。此外,1975年在马家窑出土了一件钢刀,经坚定为青铜器。

马家窑类型号的彩陶制造业,从地域上讲,不断扩大规模,使其范围焉到河西欧国家走廊,南到青海东北和四川北部,北至宁夏南部,东面包括整个甘肃东部。1920xx年8月至1920xx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调查马家窑遗址,最早发现并标定于甘肃临洮县洮河西欧国家岸上的马家窑镇压,故而得叶,测定距今约5820xx年。20世纪50年代初,马家窑遗址被甘肃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考古收获》一书中,首次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1975年后,甘肃省政府多次组织专家调查研究。1988年1月13日,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马家窑彩陶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类型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主要器形以盆、钵、碗为主。中期限类型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和核桃庄等。器形的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了较大的革新与发展,出现了敛口罐、带流钵、折腹宽平唇盆、大口浅腹罐、盘口罐和铃等。晚期类型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兰州西坡尘洼、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主要以橙黄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壶、瓶、盆、钵、瓮等。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晚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公元前2050年。马家窑人在日常生活中,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的成就尤为突出。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

马家窑人居住的地方紧靠着洮河和大夏河,汹涌的河水奔腾着注入黄河,旋转的浪花也跳到了马家窑的彩陶上,演化出绚丽多彩的图案。旋涡纹,正是马家窑类型彩陶最有代表性的纹饰。

旋纹彩陶尖底瓶。

马家窑遗址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制陶作坊,生产的器物有碗、钵、盆、瓶、尖底瓶、壶、罐、瓮、带嘴锅等等。彩绘分布在瓶、壶、罐、瓮的外壁,碗、钵、盆的外沿和器内。最常见的旋涡纹往往以点着圆心的圆圈或同心圆为中心,向左右或四周发散出波状的线条,连缀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旋纹彩陶尖底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特有的汲水用具,整个器身近似纺锤形,流线型的尖底大大地减小了对水的阻力,系绳的两耳装在腹部的二分之一以下,让瓶子入水后容易倾倒,灌满水后提起绳子又是直立的,力学原理考虑得十分周到。这种本来就是水具的器皿,又让马家窑人着意地画上水涡的纹饰,以纵向排列的三个圆圈为中心,向四方发散出成束的s形波线,构成连绵不断布满器身的四方连续图案;而较细的瓶颈则画着一周一周的横线纹。整体看来,像是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着汹涌的波涛。

画在盆、碗里面的旋涡纹又是另一种格局。有的以同心圆为骨架,中间或边缘的某一层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将线条拉直,变成等边三角形,夹在同心圆的旋涡中间;有的如同上述尖底瓶的纹饰布局,从圆心发散开去。发散的方向有两向的,如同s形;有三向的,即把圆形分成三等份,这种布局最多;还有分成四等份的,如果用直线条,就是十字形,如果旋转起来,就演变成卍字形。图案法则在马家窑彩陶的绘画中,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四

祁连山西南部为青海省海北州。在西汉时期,海北州为西羌故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县设置西海郡。两汉时,有名的胡羌道和羌中道已经形成,成为丝绸之路的辅道。胡羌道穿越今门源县和今祁连县,东晋法显和尚西行求经,即经此道。隋炀帝西征吐谷浑时,由湟水谷地西行,沿长宁谷西北行,越达坂山,经门源、祁连,穿大斗拔谷(今扁都沟),到达张掖。羌中道穿越今海晏、刚察县,南朝僧人昙无竭,北魏僧人宋云等,都由此道入西域转往天竺。南北朝和隋朝时,今海北州为鲜卑族、吐谷浑所据。唐代,属吐蕃王朝管辖。宋朝时,为角厮啰地方政权辖区。元代,归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末,为蒙古族麦力干的游牧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以前,为厄鲁特蒙古各部的游牧地。雍正三年,门源设立大通卫,属西宁府辖治。乾隆九年(1744年),移大通卫于大通县城关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门源为大通县属地。民国6年(19),海晏属湟源县和都兰理事辖治。民国(1929年)设置门源县。刚察为都兰理事辖区,由青海省辖治。民国26年(1937年)设海晏设治局。刚察为省政府直辖。民国28年(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民国32年(1943年)海晏设县。1953年成立祁连县、刚察县。1953年年底成立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区为自治州。州府驻地原在门源县浩门镇,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搬迁至海晏县西海镇(原国营221厂),海拔3100米,距西宁104公里。

西北部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晋设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设镇置县。民国25年(即1937年)设肃北设置局,1950年7月22日解放,7月29日正式建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古属三危地。战国秦汉为月氏、乌孙等部落驻牧。当金山以北地区,汉属西域都护府,隋设鄯善郡、西海郡、敦煌郡;唐时属沙州;宋时为西夏所辖;元属沙州路;明设安定卫。清初属沙州卫、敦煌县。1936年至1939年间,新疆阿勒泰、巴里坤等地的哈萨克族大批向东迁徙,1954年成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民乐县,西汉置氐池县,治今县,属张掖郡。北魏废县。19析张掖县置东乐县,驻东乐,先后属河西道、甘凉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3年改民乐县,移治洪水堡即今址。1949年属张掖专区。1950年属武威专区,1955年复属张掖专区。1958年撤销,并入山丹县。1961年复民乐县,仍属张掖专区。1969年属张掖地区,属张掖市。

祁连山北麓中、东部,汉有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因此而得名。当时武威郡下属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次、鸾鸟、扑、媪围、苍松、宣围10个县,治所在姑臧。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三国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置凉州,一直到西晋,姑臧均为凉州治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与此。民国时期,凉州基本沿袭旧制,分别为甘凉道、督察区、专员分署所在地,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等县。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1985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县改为武威市,20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武威市,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年撤销县级武威市设立凉州区。

永昌县,行政区域建制最早见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当时称“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永昌县,取“永远昌盛”意而名之。商周时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时为月氏诸族牧地。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逐走月氏,遂为匈奴右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兵河西,逾焉支山,击败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郡。后为打通西域,隔绝南羌与匈奴,又将二郡分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县地分属武威郡和张掖郡。永昌县境先后置鸾鸟县、番禾、骊靬、显美县、焉支、新鄣,后屡经兴废,番禾郡、县存续至唐。后置雄州、天宝县、永州。元置永昌府、永昌路,永昌之名自此始。明置永昌卫,清改永昌卫为永昌县而延续。

人口民族。

祁连山区,除山北的走廊地区及河湟谷地以汉族为主外,其它地区皆以藏、哈萨克、蒙古、裕固等牧业民族为主。分县区情况是:

海北州是多民族地区。底,共有25个民族,总人口292617人。总人口在8000人以上的民族有:汉族98455人,占总人口的33.65%;回族95083人,占总人口的32.49%;藏族72766人,占总人口的24.87%;蒙古族15560人,占总人口的5.32%;土族8958人,占总人口的3.06%;其他民族1795人。全州总人口中,藏族分布最广。回族主要分布在门源县和祁连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祁连县、海晏县、门源县。土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门源县。撒拉族人口的90%分布在祁连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两侧,周边与1个国家,3个省区,8个县市接壤,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全县总面积6.93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总人口1.18万人,辖2镇2乡26个村委会,是甘肃省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县份之一。

底民乐县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2.53万人凉州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总人口103.82万人,永昌县辖6镇4乡,10社区,111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7439平方公里,总人口25.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万人。截至底,天祝县幅员面积为7149平方公里,下辖9镇10乡;户籍人口为21.52万人,共有28个民族,其中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14%。

生态保护。

为保护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于1988年成立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当金山口,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区)。下设22个保护站,155个护林站(点),3个木材检查站,1个森林公安局,21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全区共有林业职工1466人。区划面积272.2万公顷,林业用地60.7万公顷,分布有高等植物1044种、陆栖脊椎动物229种,森林覆盖率21.3%,境内有冰川2194条、储量615亿立方米,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每年涵养调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72.6亿立方米水源。

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确定试点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主要职责为保护祁连山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公园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片区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5%,涉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县、永昌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凉州区等7县(区),包括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马蹄寺省级森林公园、冰沟河省级森林公园等保护地和中农发山丹马场、甘肃农垦集团。青海省境内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1.5%,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祁连县,海西州天峻县、德令哈市,共有17个乡镇60个村4.1万人。包括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其中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6.55万公顷,缓冲区面积17.5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26.17万公顷。仙米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9.98万公顷,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面积6.43万公顷。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五

暑期,我和爸爸去祁连玩,我被那里的风景迷住了。

祁连的草原真美啊!只见天底下,一碧千里,一望无垠。草地上零星的散落了许多白色和黑色的东西。白色的像云朵,黑的像乌云。走近一看,白色的是藏绵羊。有些藏绵羊跪着晒太阳,有些羊在互相打闹,还有的在低头吃草。黑色的是牦牛。它们也很怕人,人一靠近,它们就甩着尾巴逃走了。草原上的牛羊很多,怪不得“风吹草低见牛羊”。

祁连的山很美。那里的山连绵不断,横亘不绝,即高又险。我们的车开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谷,我从窗外看,深不见底,我的心忐忑不安,怕车子开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到了山顶,只见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要是杜甫来到这里,就不会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这里还有神奇的丹霞地貌。只见这里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突然,一片片红色的峭壁出现在我的眼前,远看似染红霞,又像山在燃烧一样。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

祁连的树很多,大部分是云杉树,绿油油的一片,当一阵风吹过,还会发出“哗哗”的响声,好像在演奏一首优美的乐曲。祁连还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把山点缀成金灿灿的。远方积雪的山顶、山上的云杉树林、金色的油菜花和山脚下绿色的草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再加上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祁连的山,树,草地让人流连忘返。祁连可真是人间仙境啊!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六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祁连风光的导游词篇十七

祁连山西南部为青海省海北州。在西汉时期,海北州为西羌故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县设置西海郡。两汉时,有名的胡羌道和羌中道已经形成,成为丝绸之路的辅道。胡羌道穿越今门源县和今祁连县,东晋法显和尚西行求经,即经此道。隋炀帝西征吐谷浑时,由湟水谷地西行,沿长宁谷西北行,越达坂山,经门源、祁连,穿大斗拔谷(今扁都沟),到达张掖。羌中道穿越今海晏、刚察县,南朝僧人昙无竭,北魏僧人宋云等,都由此道入西域转往天竺。南北朝和隋朝时,今海北州为鲜卑族、吐谷浑所据。唐代,属吐蕃王朝管辖。宋朝时,为角厮啰地方政权辖区。元代,归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末,为蒙古族麦力干的游牧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以前,为厄鲁特蒙古各部的游牧地。雍正三年,门源设立大通卫,属西宁府辖治。乾隆九年(1744年),移大通卫于大通县池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门源为大通县属地。民国6年(1917年),海晏属湟源县和都兰理事辖治。民国18年(1929年)设置门源县。刚察为都兰理事辖区,由青海省辖治。民国26年(1937年)设海晏设治局。刚察为省政府直辖。民国28年(1939年)由门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民国32年(1943年)海晏设县。1953年成立祁连县、刚察县。1953年年底成立海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区为自治州。州府驻地原在门源县浩门镇,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搬迁至海晏县西海镇(原国营221厂),海拔3100米,距西宁104公里。

西北部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西晋设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设镇置县。民国25年(即1937年)设肃北设置局,1950年7月22日解放,7月29日正式建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