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8:52:03 页码:9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实用8篇)
2023-11-11 08:52:03    小编:ZTFB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提高自己。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和引用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一

假期的一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到了漳州南靖参观土楼。听说这里2018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这里被评为了国家5a景区。

我们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发现这里一共有5座土楼。分别是方形的步云楼,椭圆形的文昌楼和三座圆形的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居民建筑。采用的建筑材料非常奇特,是由黏土、糯米、红糖、竹片、水混合组成的。这样建造的土楼冬暖夏凉,而且抗台风、抗地震。

我跟爸爸爬到了景观台上往下看,五座土楼就像是一朵盛开的梅花,也像极了大家说的“四菜一汤”。

接着我们参观了裕昌楼。导游详细地帮我们介绍了这座“东倒西歪楼”。它只有一个大门,这是为了防土匪、防野兽。它的墙壁厚约1米6--1米8。一共有五层楼组成。二楼是用来存储粮食的,所以没有任何窗户。三、四楼是居住的房间,五楼则是用来放棺木的,最后介绍一楼是平常用来做饭的。

这座楼为什么叫“东倒西歪楼”呢?因为从三楼开始,它的柱子就开始出现东倒西歪的形状。但是为什么它看着很险却有惊无险、屹立不倒呢?是因为它最顶部到最底部的木桩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所以斜而不危。

土楼真的是太神奇的建筑了。妈妈看我对土楼很感兴趣,还送了我一个“四菜一汤”的模型。今天不见参观了土楼,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二

今天(,我)终于让我游览永定土楼,在那里了我真正(实地)目睹了号称“活着的世界遗产”——永定土楼。(,见识了蕴藏在土楼中的)我也进一步探寻客家文化的精髓。(采用倒叙的手法、总述的方式开篇,但语句极不简练!)。

车沿着山路行驶,我们饱览了山野的美丽,看,那黄绿相间的梯田层层叠叠,那清脆欲滴的树林浓密如荫。沿路透过车窗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落(零星散布)在山坳里、溪流边、竹林下,各式各样的零星的土楼。(望着各式各样的土楼,)我真有点一睹为快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就到目的地)。(描写路上所见所感,将读者引进现场。但到这里应该分为一段,同时要注意抓住重点与语句的连贯!)终于快到了洪坑村(了),远远望去(便)是一座座土楼群,最显眼的(要数)是圆形的土楼(了),真像古代官员帽,好像(又宛如)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我们也来沾点官运。我想(也许)这就是土楼吸引人的原因吧?(。)(承接路上的情景,将全景描写引向深入。)。

正当我欣赏着(为眼前的)风光(陶醉)时,车在景区门前停了下来,走进景区让人眼前一亮就是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让我眼前一亮)!那硕大圆形的土楼建筑,形态像碟子、像城堡……使我对它(瞬间让我)充满了好奇心!(从全景转入特写,很自然。)。

走近振成楼,(我发现)那是用泥土石筑成(的土木结构建筑),(尽管没有)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墙体最厚达一米多,(岁月在)土墙上的确还有(留下的)裂纹,(让土楼)显得更加古朴。站在振成楼门口,后面有山,前面有花坛,(、)有竹林,(、)有小溪,花草相映,流水潺潺,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映衬下,在啾啾的知鸟的歌声中,微风习习是天然的空调,眼前的一切(放眼四周)犹如一副美丽的画卷(铺展开来)!(特写振成楼外观及其周围景色,让读者对振成楼有了初步印象。)。

土楼呈圆形,(振成楼主体由)为内外两个圆(楼组成),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布局。真的,土楼一点都不土,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外楼圈四五层,高约十几米,每层好多间,土楼一,二层不开窗,高层有开窗户,除了用于通风采光外,(在)古代还可以(用来)防敌的。(;)底层是厨房和餐房,还有洗澡房、养畜生圈,二层是粮仓库,三、四层是卧室。(每层的)楼道地面都加铺了青砖。(,以)起到隔音效果,还有(和)防火作用,(;)整座(层)楼由八个单元组成,每单元设一楼梯,单元与单元之间有门相通。(,)它的最妙之处是单元与单元之间是隔火墙,一单元失火,不会殃及全楼,(除此之外,)单元与单元之间还设(有)单元门,关闭起来,自己管自己的,一开启,各方都可以相通。(;)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木制成,外钉铁板。(,可以)防御敌人进攻,即使敌人是(用)火攻也(将)束手无策。(,而)一旦盗贼入屋,单元门一关,就来了个瓮中捉鳖。防火防敌防地震,(土楼真的一点不“土”!)我真为他的历史而折服。(以特写的手法记叙振成楼的内部构造与功能,让读者洞悉永定土楼的整体风貌。)。

我只顾看土楼外观,我要把这儿高大坚固神奇的土楼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等我长大后好好探究它的建筑技巧!(结尾没有扣紧前文,不如改成:置身于高大坚固而神奇的土楼中,我在感叹中国灿烂的建筑文明史时,也深深为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三

永定土楼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开始名声鹊起,吸引了众多乡土旅游爱好者和人文风光摄影师的到访。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福建土楼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福建永定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婚宴上,两个年轻女子同桌吃饭,都夸耀自己的楼屋大。一个说:“我的楼,高4层,屋4圈,里外上下400间,1天换1间,1年住不完。”另一个说:“我的楼,大又圆,像座城,男女老少600人,媳妇来3年,梓叔识不全。”双方争执一番后说出了楼名,逗得在场人哄堂大笑———原来她们都是承启楼人,一个是未出阁的姑娘,住东楼;一个是刚过门的媳妇,住西楼,彼此还不相识。

被奉为“土楼之王”的承启楼,里外4圈,是圈数最多的圆楼。外圈直径72米,4层,每层72个房间。4圈楼屋外高内低,俯看为4个同心圆,一圈套一圈。中心单层的圆形院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是全楼的议事大厅。正门与厅,厅与左右侧门有通道,圈与圈之间有巷道,楼中廊道回转,重门掩映。进入楼内,就如同进入一个迷宫,令人莫辨东南西北。全楼400个房间,鼎盛时居住过80多户600多人,全是同族。

承启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范例,厅堂上的一副对联便是最好的说明: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

1986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民居》邮票中,“福建民居”采用的就是承启楼的图案,被评为当年“世界民居最佳邮票”。

用富丽堂皇来形容振成楼一点也不为过,这座“土楼王子”建于1912年,占地5000*方米,费时5年才造成。

楼分内外2圈。内圈中轴线后座为大厅,4根直径约70厘米、高近7米的圆石柱挺立厅前,擎起长9米、方约40厘米的石柱,支撑着四棱锥形的屋顶。厅内可容纳16张八仙桌的宾客同时用膳,还可兼作舞台,天井和内圈的上下层走廊能容纳数百人观看表演。外圈4层,每层48间,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有拱门,开则全楼相通,合为整体;关则各卦自成独立院落,互不干扰。站在厅前中心点上,可以看见左右的水井和侧门。据楼主说,两口井位于振成楼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鱼眼上,一阴一阳,水面高低差2米,水温差2度。全楼1厅、2井、3门、4梯,8卦的对称布局,井然有序。

振成楼外侧还有耳房、学堂和花园,远看就如一顶旧官帽。1986年,振成楼的模型与北京天坛、雍和宫的模型一起,作为*古建筑的代表,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国际建筑模型博览会。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四

今天阳光灿烂,空气新鲜,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棉花糖”。我和妈妈、外婆一起坐车到福建省南靖土楼那里旅游。

一路上风景优美,道路两旁是一座座山,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那绿色的山重重叠叠,一座连着一座。

汽车绕着盘山公路爬行。不远处,土楼无数,一座、两座、三座、四座……散落在群山之间,我们好像走进了一个土楼王国。

我们来到一个名叫“田螺坑”的土楼群。这个土楼群,四座圆楼簇拥着一个方楼,像是我们饭桌上的“四菜一汤”。走进美丽的土楼,一楼灶间是客家人做饭和会客的地方,二楼是客家人储藏粮食和农具的地方,三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你可别小看这些土楼,它不仅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它的建筑材料和我们城市的楼大不一样,它们的墙可是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东西后垒成的,而它里面的阁楼则是用木材搭建的。这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四处挂着许多像红柿子似的灯笼,中间的天井铺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天井两旁还有两口水井,整座楼奇特无比。

中午,我们在附近用餐。当地叫不出名的美食,让我大饱口福。

南靖土楼实在太好玩了,不仅有好吃的,还有欣赏不完的风景,让我大开了眼界。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五

临近开学,乘着暑假的最后的几天休闲时间,我和母亲报团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厦门之旅!

第一天(8月25日)——乘机。

上午的10点半,我们准装待发。由于我们是散拼团队,集合点在厦门,所以只有另一对母子和我们结伴“双飞”。11点半我们顺利地来到了上海虹桥机场,刚进候机室就听到广播:乘坐9c8807航班到厦门的旅客请注意了,因流量问题,原定14点20分起飞现延迟到16点55分,对此我们深表歉意,请您在候机厅耐心等候。。。晕!一来就出现这种状况,不愧是让人等机过春秋的春秋航空公司,果然名不虚传。唉。。。等吧!等吧!终于可以上机了,运客的庞大大巴把所有人拖至机下,托运的行里沿着传送带缓缓地运至机上。还别说,好多年没坐飞机了,当然一开始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双层玻璃板将飞机全部封死,坐椅下的救身衣和氧气面罩让人不免有点寒心,转过跑道,飞机开始加速,突然,心震了一下,飞机已经离开了地面,冲向天空,看着窗外的朵朵的白云,地面上如同蚂蚁爬行一般的汽车,心顿时无比开阔,如鸟儿一般冲上云宵。

第二天(8月26日)---厦门。

一早醒来,环视着整洁漂亮的宾馆,立刻从疲倦中挣脱出来,带着憧憬一行12人向第一站集美出发。集美是厦门市的一个区,也是我们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出生之地。当他在南洋事业有成回归故里时,就在集美建立起一个美仑美奂的学村,以提升国民文化的教育水平。在学村里集中了高等学府、中小学、幼儿园等,还建造了大礼堂、医院、体育馆等,设施相当完善,一气合成。从集美学村散步就到了鳌园,这是陈嘉庚先生的遗体所在地。一走进鳌园两旁的石雕让人惊叹,大自然的草木山川,革命英雄的战斗伟迹,以及民间的耕作织布等等多在硬硬的石头里描绘的维妙维肖。园中的纪念碑上雕刻着_主席的题词,陈嘉庚先生的墓就在藏在其下,如同一只大鳌一样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

下午,我们乘着游轮来到了美丽的鼓浪屿。很久以前,这里只是一个渔村,一个孤独的岛屿,只有小船咿呀作响的木桨,搅碎了海面天光云影。如今,中西合壁的一幢幢小别墅琳琅满目,瓶状的琉璃栏杆,阳台上晒着太阳的小猫,三五成群品茶谈天的男人,屋檐上的狗尾巴草,浇花的女人,海边慢慢散步的情侣,天主堂白色的尖顶,神秘的紧锁着的大门,院子里的木瓜树,墙上的白色浮雕,窗子里飘来的隐隐约约的钢琴声。。。使这岛上更显得现代更美丽,与远眺着美丽的宝岛台湾相呼应。沿着各国领事前的小路,我们一行来到了港仔后沙滩,在这里我们赤着脚在海边踏浪,面朝着大海我才真正领会到什么叫海阔天空!海边上的菽庄花园精巧迷人,这里融入了江南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假山上的生肖洞洞洞相连,是欣赏和孩子嘻戏的好去处。园中我最感兴趣就是钢琴馆了,这是收集了100多台世界各地著名的钢琴,增加了我不少的见识,让我留恋忘返。

离开鼓浪屿,我们向参观了胡里山炮台,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世界古炮王28生克虏伯大炮,这是清政府向英帝国购买来镇守海防的,看着它280毫米的炮管,我的脑海里仿佛看见它当年一炮击沉日本巨舰的英姿雄风。。。

第三天(8月27日)---土楼。

唉!来回七、八个小时的路程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我看到了最大最悠久的土楼,虽然只参观了二个小时,不过还是觉悟得值得一游!

永定土楼群被称为“土楼王国”承启楼更是戴上了“土楼王”的冠冕,这里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再加上_的亲自到来,为这里增添了不少人气。夏日炎炎,人山人海,连空气都显得闷热混浊,但土楼有较好的通风功能,使人在其中感觉不到热意。一进“土楼王”就发现这里其实是个民居建筑型的迷宫,按八卦九宫排列,没有导游的指引很容易就会迷路,走进楼中心,一条条环形小弄弯曲有秩,整洁干净,一户户人家挨个排列,环环紧扣。跟着人流,我们被“拥”上了楼梯,来到了第四层观赏,从上面俯瞰,才能看到土楼的全貌,一环扣一环,一排接一排,我不免为古建筑呐喊、惊叹!

听导游介绍:承启楼位于永定高头乡高北村,特点是世界上最完整,最大,文化内涵最深土楼王,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

第四天(8月28日)---返程。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一眨眼四天的厦门之旅就将结束,但我还是玩兴未尽,听说万石植物园六点之前不收门票,我们马上约了一对母子不顾前一天的劳累,不顾一早四点起床,也不顾背着厚重的行里匆匆地赶往植物园。绕过警卫室中呼呼酣睡的门卫,我们入园啦!这时天还没放亮,虽然看不清这里的奇花异草,但清新的空气立马沁人心脾,随着徐徐微风送来阵阵的芳香让我心情舒畅。我们沿着台阶往上爬,借着清晨的那点微光,碧水荡漾的水库、蜿蜒在水面上的亭台水榭,古今名家的墨宝崖刻、散落其中的寺庙,以及那个宽阔得可以让你躺下来看蓝天流云的南洋杉草坪等等,让我目不暇接。过了一会儿,天已经完全亮了,我们总算可以清晰地观赏到各种植物,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有5000多种引自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诸国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简直是植物大百科。园中的仙人掌最具有观赏性。即使是平时常见的植物,管理人员也会张贴一张小卡片,告诉你它的学名、俗名、科属等等,于是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它啊!

下午三点十分,我们一行九人登上了春秋航空公司的9c8838航班,返回上海。晚上九点半,跨进家门,回到了温暖的家!

厦门之旅已成为回忆,但我的人生之旅还刚刚起步,我会努力拼搏的!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六

十一黄金周的第五天,我和徐语汐、陈安忆约好中午11点出发,一起去*阳的一处乐园玩。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我早早地吃了中饭,带好准备的东西,爸爸开着电动车带我先去给妈妈送饭。在店里妈妈吃好了饭就带着我去跟徐语汐、陈安忆和她们的妈妈们会合,徐语汐妈妈开车载着大家出发了。我心里想着快点到吧,因为听说那里有稻草人、海洋球等好玩的东西,我最喜欢海洋球了。

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们下车买了票,赶紧去找好玩的地方。可是,我们大家逛了一圈,没有找到好玩的地方,一眼望去只是一些恐龙什么的雕像,还是缺胳膊少腿、断尾巴的,这地方好像似个垃圾场一样。我们失望极了,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好玩,唉!我们失望的出了那个乐园,想起老师布置的去博物馆参观的作业,大家就决定去博物馆。因为我们都没去过博物馆,徐语汐妈妈开车找了好久才找到。

博物馆有三层,我们就一层一层的参观,这里边有许多名人的介绍,还有字画,旧家具等等。我们参观之后还拍照留念呢。

离开了博物馆,徐语汐妈妈又带着我们去龙港公园玩,在那里去图书馆看书、玩吹泡泡、划船,可开心了。

玩够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可我还是恋恋不舍呢!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七

暑假,我和妈妈、妹妹等人来到了南靖,参观土楼。路上向导简老师就给我们介绍:土楼分布在龙岩、南靖、安溪一代。土楼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尤其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

车在山路上盘旋着,山上烟雾缭绕,时不时的让人感到冷。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总算到了目的地,过了隧道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那里的空气更加清新了。我们先去书阳镇的田螺坑,据说田螺姑娘的故事就在这流传,我们在观景台上领略到了“四菜一汤。”瞧:我拍下的照片吧!四个圆形的土楼围着一个方形。

之后我们还去看了历经七百年风风雨雨的裕昌楼。裕昌楼也被人称为了东倒西歪楼。它是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土楼,共五层。主体是土做的。进了土楼,我发现土楼的路是用圆圆的青鹅卵石铺成的,石子的表面很光滑。走廊是用很粗的杉木做成的。土楼里还住着很多人呢。他们在门口摆着许多纪念品做买卖,还有一些老人坐在自做的竹椅上纳凉。我还参观了他们的厨房,跟我们的大不一样。抬头仰望天空,土楼就像一口井,我们都像一只一只的井底之!

“土楼为什么要建这个样子呢?”我很好奇。

向导简老师回答:“因为那时候有倭寇,土楼是为了防止倭寇的入侵。还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还有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的特点。我们的祖宗利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这么大的土楼,多不容易啊!”

“土楼为什么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仍然不倒呢?”

简老师说:“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杉木等……可坚固了!”

我们还参观了好几处的土楼,各有各的特色。我们百看不厌。

接着我们来到了高山水乡——塔下村!塔下村位于书洋镇,不大的村子中间,这里有清澈的山间溪流,犹如玉带,蜿蜒在山坳里;沿河溪而建的土楼有方、有圆,坐落在河溪两岸。山村小屋层层叠加,错落有致;古桥架通两岸村落,走在溪边,仿佛游玩在“江南水乡”,忽然又在梦境;村后的山峰好比苏州的假山,更比假山雄壮!家门口的村民、嬉戏小童、懒洋洋的动物、河流里的小鱼等,游人好象走在油画里似的,流连忘返不归闹市!

塔下村是一个客家人的村落,全村姓张,早年不少人“下南洋”,主要是去泰国和缅甸。事业有成后,回乡铺路搭桥,光耀门楣,因此不大的塔下村却有5座形态各异的桥。进村的3公里的柏油路,也是华侨捐建的。

山坡上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家庙——德远堂,始建于明朝,清乾隆25年重修。门前树立着历代功德、名人旗杆!褒扬了祖辈们重学和厚德的优良传统。畅游之余,不禁怀念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更有白居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的超凡脱世感觉。

永定土楼游记作文600字篇八

今天,我终于让我游览永定土楼,在那里了我真正实地目睹了号称“活着的世界遗产”——永定土楼。见识了蕴藏在土楼中的我也进一步探寻客家文化的精髓。

车沿着山路行驶,我们饱览了山野的美丽,看,那黄绿相间的梯田层层叠叠,那清脆欲滴的树林浓密如荫。沿路透过车窗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落零星散布在山坳里、溪流边、竹林下,各式各样的零星的土楼。望着各式各样的土楼,我真有点一睹为快的感觉,恨不得马上就到目的地。描写路上所见所感,将读者引进现场。但到这里应该分为一段,同时要注意抓住重点与语句的连贯!终于快到了洪坑村了,远远望去便是一座座土楼群,最显眼的要数圆形的土楼了,真像古代官员帽,好像又宛如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让我们也来沾点官运。我想也许这就是土楼吸引人的原因吧。

正当我欣赏着为眼前的风光陶醉时,车在景区门前停了下来,走进景区让人眼前一亮就是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让我眼前一亮!那硕大圆形的土楼建筑,形态像碟子、像城堡……使我对它瞬间让我充满了好奇心!

走近振成楼,我发现那是用泥土石筑成的土木结构建筑,尽管没有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墙体最厚达一米多,岁月在土墙上的确还有留下的裂纹,让土楼显得更加古朴。站在振成楼门口,后面有山,前面有花坛,有竹林、有小溪,花草相映,流水潺潺,在瓦蓝瓦蓝的天空映衬下,在啾啾的知鸟的歌声中,微风习习是天然的空调,眼前的一切放眼四周犹如一副美丽的画卷铺展开来!

土楼呈圆形,振成楼主体由为内外两个圆楼组成,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布局。真的,土楼一点都不土,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外楼圈四五层,高约十几米,每层好多间,土楼一,二层不开窗,高层有开窗户,除了用于通风采光外,在古代还可以用来防敌的。底层是厨房和餐房,还有洗澡房、养畜生圈,二层是粮仓库,三、四层是卧室。每层的楼道地面都加铺了青砖,以起到隔音效果,还有和防火作用,整座层楼由八个单元组成,每单元设一楼梯,单元与单元之间有门相通。它的最妙之处是单元与单元之间是隔火墙,一单元失火,不会殃及全楼,除此之外,单元与单元之间还设有单元门,关闭起来,自己管自己的,一开启,各方都可以相通;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木制成,外钉铁板。可以防御敌人进攻,即使敌人是用火攻也将束手无策,而一旦盗贼入屋,单元门一关,就来了个瓮中捉鳖。防火防敌防地震,土楼真的一点不“土”!我真为他的历史而折服。

置身于高大坚固而神奇的土楼中,我在感叹*灿烂的建筑文明史时,也深深为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