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昆明黑龙潭公园导游词 昆明黑龙潭公园游记(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5 03:05:21 页码:14
昆明黑龙潭公园导游词 昆明黑龙潭公园游记(三篇)
2023-01-25 03:05:21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明黑龙潭公园导游词 昆明黑龙潭公园游记篇一

黑龙潭正门是一座涂金绘彩的清代牌楼,四座明代石狮子,云南省书法协会会长李群杰的墨宝。这座古老的公园大门牌楼具有古老的文化符号,并没有将历史和现代分隔,而是将继续承载与见证岁月的更迭和世事的变迁。

锁翠桥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1887年),长12米,宽2米的廊屋式风雨桥,桥面铺盖石板,上部为人字形通廊瓦顶,飞檐翘角,造型轻盈优美,是丽江独具特色的古桥之一。桥上有古联“惊涛撼树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正如院墙无法关住满院的春色,,取名“锁翠”的廊桥又怎能锁住这潭不竭的泉水呢?

一文亭,水中一个玲珑的小亭子,又是一个传说,传说一位年迈的纳西族老奶奶(有说僧人)向每人募捐一文钱而建起的这座亭子。可不论传说的的主角僧人还是妇人,为什么非要将多年来化缘得来而建成的亭子放在水中不可呢?也许当人们驻足聆听这个传说的时候,才发觉建亭子的人已经永远与这山水相守了,这样的智慧原来是和雪山一样高,潭水一样的深………

解脱林:此“林”乃指众僧聚居的寺院,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20xx年),是明朝皇帝朱熹曾御赐“福国寺”的山门,1974年搬迁重建于此。解脱是个佛教用语。意思是放下尘世烦恼,潜身修身养性,以求成佛,解脱林自然也就是修身之地。据传这里可以不用出家,到里面转转就可以把烦心的事情抛一边了。

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族的东巴经,现在已经成为“地球人”的记忆遗产。古人云“书画同源”可最终书还是书,画还是画,而大智慧的纳西族祖先发明了书画合一的东巴文,字画得跟图案一样还不过瘾,还要染上各种艳丽的色彩。路边一块大石头,石头上的“东巴文化研究所”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任继愈所题。1981年建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主要是开展以东巴讲座。东巴字画书写、东巴仪式展示、东巴文翻译、设计、咨询等多项社会服务为主。

万寿亭这个亭子的由来可不是什么传说故事了,而是真实的事,1996年泰国m集团总裁宋提,因其在丽江投资兴建的格兰林酒店开业,又时逢老母80大寿,故临水而建此亭,以示纪念。“万寿”只是个心愿,亭台也只是个念物,能常回家看看就好,“寿比玉龙山”“福如金沙江”送给天下的父母。

五孔桥:建于1966年,又名相思桥,桥上有许多的狮子和大象,取其谐音“相思”之意。也就是每张黑龙潭的经典照片里面都有的那座桥,在画中游走的人,只是一个一个的过客,为来而来,为走而走。而这桥,从来都无所谓谁来谁走,枕着潭水,伴着鱼群,就是完美的生活。

龙神祠跟龙王庙是一回事。名气颇大,清朝黄帝两次加封“龙神”封号,想必是很灵验的。

得月楼: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匾额“得月楼”三字及两幅对联。一副是集毛泽东的诗词句“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另一幅是郭老撰写的楹联:“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抗日阵亡纪念碑: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各族儿女组编成第六十军,由卢汉担任军长,开赴抗日前线。仅在1938年3月该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中,就有纳西族官兵和世鸿等110人为国捐躯。1940年8月丽江地方政府为抗日阵亡将士祭奠亡灵时,共有烈士280名之多,为了教育后代,丽江各界竖立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现存于黑龙潭公园内。

五凤楼:建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20xx年),原为福国寺的主要建筑,因明代皇帝御赐((藏经))一部,建此藏经楼,故又称为“法云阁”,清代同治年(公元1864年)遭兵患受损,光绪年(公元1920xx年)重修。为了保护这一古代辉煌建筑,1974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有识之士的要求和倡议之下,由当时县革委会决定,搬迁五凤楼及门楼到黑龙潭。1979年完成搬迁工程。五凤楼楼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阁楼,三层共24角,从任何角度望去都有五个翼角,好似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五凤楼。该楼造型独特,结构严密,雕刻精美,彩绘绚丽,融汇了纳西.藏族.白族.汉族的建筑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纳西族古代建筑的佼佼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明崇祯十二年春,徐霞客游历丽江,曾留居此楼八日,为土司木增编校杂著并作序,在纳西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昆明黑龙潭公园导游词 昆明黑龙潭公园游记篇二

丽江黑龙潭,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年),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旧名玉泉龙王庙,因获清嘉庆、光绪两朝皇帝赦封“龙神”而得名,又名玉泉公园,因其泉水从山麓岩石间涌出,汇聚成四万平方米的深潭,水碧如玉故名玉泉公园。黑龙潭不仅是丽江古城最重要的活水源头,也是古城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以高耸洁白的玉龙雪山为背景的黑龙潭清澈见底,四周绿树婆娑,锁翠桥、解脱林、龙神祠、五凤楼等古建筑掩映其间。优美的自然风景与独特的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使黑龙潭日益成为备受诗人瞩目的风景名胜区,曾被列为《中国名泉》、《中国风景名胜》等书。

黑龙潭正门是一座涂金绘彩的清代牌楼,四座明代石狮子,云南省书法协会会长李群杰的墨宝。这座古老的公园大门牌楼具有古老的文化符号,并没有将历史和现代分隔,而是将继续承载与见证岁月的更迭和世事的变迁。

锁翠桥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1887年),长12米,宽2米的廊屋式风雨桥,桥面铺盖石板,上部为人字形通廊瓦顶,飞檐翘角,造型轻盈优美,是丽江独具特色的古桥之一。桥上有古联“惊涛撼树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正如院墙无法关住满院的春色,,取名“锁翠”的廊桥又怎能锁住这潭不竭的泉水呢?

一文亭,水中一个玲珑的小亭子,又是一个传说,传说一位年迈的纳西族老奶奶(有说僧人)向每人募捐一文钱而建起的这座亭子。可不论传说的的主角僧人还是妇人,为什么非要将多年来化缘得来而建成的亭子放在水中不可呢?也许当人们驻足聆听这个传说的时候,才发觉建亭子的人已经永远与这山水相守了,这样的智慧原来是和雪山一样高,潭水一样的深………

解脱林:此“林”乃指众僧聚居的寺院,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20xx年),是明朝皇帝朱熹曾御赐“福国寺”的山门,1974年搬迁重建于此。解脱是个佛教用语。意思是放下尘世烦恼,潜身修身养性,以求成佛,解脱林自然也就是修身之地。据传这里可以不用出家,到里面转转就可以把烦心的事情抛一边了。

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族的东巴经,现在已经成为“地球人”的记忆遗产。古人云“书画同源”可最终书还是书,画还是画,而大智慧的纳西族祖先发明了书画合一的东巴文,字画得跟图案一样还不过瘾,还要染上各种艳丽的色彩。路边一块大石头,石头上的“东巴文化研究所”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任继愈所题。1981年建立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主要是开展以东巴讲座。东巴字画书写、东巴仪式展示、东巴文翻译、设计、咨询等多项社会服务为主。

万寿亭这个亭子的由来可不是什么传说故事了,而是真实的事,1996年泰国m集团总裁宋提,因其在丽江投资兴建的格兰林酒店开业,又时逢老母80大寿,故临水而建此亭,以示纪念。“万寿”只是个心愿,亭台也只是个念物,能常回家看看就好,“寿比玉龙山”“福如金沙江”送给天下的父母。

五孔桥:建于1966年,又名相思桥,桥上有许多的狮子和大象,取其谐音“相思”之意。也就是每张黑龙潭的经典照片里面都有的那座桥,在画中游走的人,只是一个一个的过客,为来而来,为走而走。而这桥,从来都无所谓谁来谁走,枕着潭水,伴着鱼群,就是完美的生活。

龙神祠跟龙王庙是一回事。名气颇大,清朝黄帝两次加封“龙神”封号,想必是很灵验的。

得月楼: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匾额“得月楼”三字及两幅对联。一副是集毛泽东的诗词句“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另一幅是郭老撰写的楹联:“龙潭倒影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抗日阵亡纪念碑: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各族儿女组编成第六十军,由卢汉担任军长,开赴抗日前线。仅在1938年3月该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中,就有纳西族官兵和世鸿等110人为国捐躯。1940年8月丽江地方政府为抗日阵亡将士祭奠亡灵时,共有烈士280名之多,为了教育后代,丽江各界竖立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现存于黑龙潭公园内。

五凤楼:建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20xx年),原为福国寺的主要建筑,因明代皇帝御赐((藏经))一部,建此藏经楼,故又称为“法云阁”,清代同治年(公元1864年)遭兵患受损,光绪年(公元1920xx年)重修。为了保护这一古代辉煌建筑,1974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有识之士的要求和倡议之下,由当时县革委会决定,搬迁五凤楼及门楼到黑龙潭。1979年完成搬迁工程。五凤楼楼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阁楼,三层共24角,从任何角度望去都有五个翼角,好似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五凤楼。该楼造型独特,结构严密,雕刻精美,彩绘绚丽,融汇了纳西.藏族.白族.汉族的建筑特点和文化特色。是纳西族古代建筑的佼佼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明崇祯十二年春,徐霞客游历丽江,曾留居此楼八日,为土司木增编校杂著并作序,在纳西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昆明黑龙潭公园导游词 昆明黑龙潭公园游记篇三

丽江黑龙潭公园俗称龙王庙,位于丽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一大股泉水从象山脚下古栗树下汩汩而出,昼夜不停,汇成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开着洁白的海菜花,水底游鱼如梭,潭畔花草树木繁茂,楼台亭阁点缀其间,风景秀丽。清乾隆2(1737年),建玉泉龙神祠,清嘉庆20xx年(1820xx年)和光绪20xx年(1889年),玉泉两次被皇帝敕加“龙神”封号,使之成为中国名泉。这里以龙潭倒映十三峰的景点最为著名。有对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龙为神”。

丽江黑龙潭,也称“玉泉公园”,又名“玉水龙潭”、“象山灵泉”,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7年),乾隆赐题“玉泉龙神”,因此而得名。

丽江黑龙潭位于丽江古城东北角的象山西麓,象山语称格姆居,距古城两公里。公园内有近76万平方米面积的湖面,形状如一弯新月,湖中心有亭子,亭与湖岸另一侧有一珍珠泉出水口。

过去,丽江黑龙潭的出水口为九眼洞,本意为九龙治水,九眼洞上面覆有一水楼,这座水楼是1985年修造下池时移到下池三孔出水口上面重修的。而九眼洞则改造成五孔的石拱桥,即玉带桥。

龙潭水质清如翠玉,水冬暖夏凉,养人肌肤,每逢严冬零下天气,满潭飘浮着白雾似的水蒸气,使人浑身透着一股春天的暖酥气流。据说喝饮龙潭出水源的泉水,可理疗胃病和气管炎症。

在大门的正面高悬“玉泉公园”四个字其笔法苍劲有力,气韵非凡,为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所书。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雄壮的石狮子,为蹲踞状,显得威武雄健。

进入公园门,沿左侧五彩石铺就的小道缓缓行进,约数百米一外,便可看到一座长10余米的廊桥,即为“锁翠桥”。桥下有三个小瀑布,翠液飞迸,所以取名“锁翠”。站在“锁翠桥”上躺北望去,远处银雕玉塑的玉龙雪山悬浮在一片白云之上。近处泉水清澈,玉泉如一面硕大的明镜,蓝天、白云、雪峰、古树,全都倒映在其中,景色迷人。

公园内建有龙神祠、得月楼、五凤楼、解脱林、一文亭、五孔桥等一批古朴典雅的建筑,这些古建筑,造型内雅古朴,雕刻和绘画技法高超,美不胜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