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0:05:28 页码:10
202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汇总8篇)
2023-11-10 00:05:28    小编:ZTFB

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教材资源和教学环境的配套利用。教案要注重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一

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孔子及《论语》简介。

(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论语》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的《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誉为中国人的《圣经》。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三、课文内容提要及问题设计。

(一)内容提要。

本课所选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二是修身养性的,三是关于立志与自我人格完善的。

(二)问题设计。

1.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曰”呢?

提示:子,指先生,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论语》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说的话。

2.《论语》篇名的由来。

提示:《论语》这本书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分章记述孔子的言行。这种形式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其篇名大多是选取每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的头两三个字来命名的,如《学而》、《为政》等,都是篇名。《论语》一共20篇,篇名有些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有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含义。

3.“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

提示:古代人对“三”、“六”、“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4.孔子关于读书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二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诵。

〖教学设想〗。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文言文,兴趣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不产生畏惧感,这一节课很关键,所以,这节课尽量不在具体的字词上纠缠,只让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则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介绍孔子、《论语》及语录体。

二、朗读。

三、理解文意。

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每一则语录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然后理解大致意思,朗读背诵。然后进行集中的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

1、 “时”“说”“乐”“愠”“君子” 。

2、 “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 “罔”“殆”的意义; 。

4、 “诲”“女”“知”的意思。

5、“谓”“耻”“是以”

6、“识”“厌”

7、“三”“从”“善者”

8、“好”“乐”

9、“川”“斯”

10、“尝”“以”

三、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关上课本,进行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补充: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f、敏而好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修订本)教学设计。

g、不耻下问。

h、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i、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j、默而识之。

k、学而不厌。

l、诲人不倦。

m、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逝者如斯夫。

四、背诵。

五、板书设计 。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三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朗读。

2.过程与方法:师生朗读接龙,培养朗读能力;学生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孝敬长辈,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整体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三.突出重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题,作为文章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宜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予以突破。

四.教学流程安排。

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朗读接龙,复述课文,把握内容;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感悟主题;

师生交流,总结收获,运用生活。

五、教学过程设计安排。

导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录音《相亲相爱》一小段。

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道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谁不渴望自己的家人相亲相爱,谁不渴望自己的家庭和和美美?可生活就象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当我们的家庭中发生分歧甚至矛盾时,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学习了《散步》这篇课文,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启发的。

学生听录音,感受优美的旋律。

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范读课文1、2自然段。

6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准备评价,复述课文内容。

师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出示幻灯片一,要求学生依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师适时适当评价。

一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补充。

给学生以复述的方法指导,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幻灯片二。师参与讨论。

学生四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准备汇报,选择一个问题共同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组织问题的交流,适时予以评价。

学生汇报交流本组讨论交流。

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成功的愉悦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收获写成日记读给自己的父母听,同时也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们读一读,增进我们的相互理解。祝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愿每一个家庭都能相亲相爱。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听录音,结束课程。

让学生所学运用于生活,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

母亲。

儿子。

分歧。

妻子。

“我”

七.附幻灯片。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问题一: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一家人各自有什么表现?

问题二:他们各自的表现,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四

生齐答:学生。  。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  。

生齐答:教师。  。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

生齐答:有兴趣。  。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

(生放声朗读)  。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  。

生齐答:孔子说。  。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

(讨论交流,填“作者作品”读书卡)  。

四、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

(生朗读课文)  。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

(一生范读课文)  。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

师:“女”在这里为什么读“汝”?  。

生2:因为它是通假字。  。

师:什么叫通假字,谁来说说看?  。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  。

生4:举一反三。  。

师: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  。

生5:孔子。  。

(生摇头晃脑地读)  。

生6:(摇头晃脑地)朗读第1则。  。

师:很有味道,如果坐在那把椅子上,戴上一幅老花镜,就更像老先生了。  。

生7:(踱着方步)朗读第3、4则。  。

师:他是一个踱着方步的孔子。  。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

生齐读。  。

师:有没有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  。

生8:前几则比较好懂,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  。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  。

生10:成语。  。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  。

生11:温知知新。  。

生12:见贤思齐。  。

生13:学而不厌。  。

生14:循序渐进。  。

生16: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师:这样理解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

师:还有哪些同学来背、来读?  。

生19:学习态度类、学习方法类、思想品德修养类。  。

五、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解  。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  。

(生再读背课文。)  。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  。

liu、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活动  。

七、观看网上文献资料片《文化巨人——孔子》第九集《中庸至德》。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做到节奏停顿得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得到启迪。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语言韵味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学思结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背诵《三字经》。

2.“曰仁义,理智信”你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孔子。他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一生交了3000多个学生,其中有名的有72个呢。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学生问老师的一些问题和孔子经典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中的两句话。

二、初读课文体会明确句意的重要性。

1.请您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读准字音?(指名一生)。

出示:罔和殆。复习读音。

2.生字读音有点难,,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这回能不能读准、读通顺了。(学生自由读)谁来试试?(指名两生)。

3.指导字音:

(1)第一则中有个多音字(课件强调:为)既念wi又念wi,猜猜在这句话里应该读哪个音?为什么?(学生争论)。

(2)我们要按照正确得意思理解后才能确定读音。课件出示:为两个读音的不同解释。

三、了解句意积累方法感悟道理。

(一)学习第一则,积累学法,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思结合”。

1.轻声读第一则,看看哪些字在下面有注释,请你把它搬回老家—就是抄到原字的下面。

2.把原句中的字替换成它的解释再读一遍。看看你还有哪些字的意思不懂,圈出来。

3.质疑不懂的字义。那些没注释的字,我们怎样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联)先和同桌互相交流看看能不能弄懂。全班交流。

4.弄懂了每个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解释这句话了吗?不通顺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小结:调整时,有时需要添几个字,有时需要减几个字,有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以后,我们还可能遇到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情况呢,但不管怎么调,都不能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试试。

老师也解释了这句话,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看看这样解释是不是更通顺一些?你默读一下,看看和你们要说的意思一样吗?(课件出示:第一则意思)。

课件出示。

5.温故知新已经是个成语了,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吗?

6.联想:孔子是在学生问他什么问题时这样回答的?

7.表演,评价。

8.再读,指导。诵读古文应该读出韵味,慢慢品味才能知道含义,范读,自由读,大家读。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应该能做一个“温故知新”的人。

(二)学习第二则,运用方法,独立研究,重点体会“学思结合”。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则论语的意思?就请你按照刚才我们学习的第一则的方法来自学第二则。出示自学提示:

(1)把下边的注释搬回家,读一遍。

(2)圈出不懂的字,同桌互相质疑,运用字典查一查,联系前后词语想一想。

(3)自己解释句意,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交流。

(2)看看你的理解和老师的理解一样吗?

(3)说一说第一则和第二则有什么关系吗?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说出第二则论语的意思了?

(5)按照读第一则时那样读一读第二则。

4.小结: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是孔子劝告我们学习中应该避免的情况,这样做不对,那我们该怎样做?(板书:学思结合)把学习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新知识,时间长了,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有办法解决更多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识,这样我们也可以为师矣。而且古人短短两句话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只能说明他们是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所以能千古传送。

(三)诵读。

1.这两则论语的意思你都记住了吗?不光要记住意思,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也很重要,你理解了就一定能读出来。读古文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展示古文的魅力。你试一试。

2.看到大家读的很有进步,我专门找了音乐,现在我们谁能给我们以听觉的享受?指名读。

四、总结学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六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2、教学难点。

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1、导入新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从牙牙学语到经天纬地,我们以古典文化为土壤,不断的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2、写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3、作者介绍。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4、题目解说。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

5、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十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部分(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上的不同态度。

第五部分(第5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思齐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第6章):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要配合适当。

第七部分(第7章):孔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第八部分(第8章):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第九部分(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智、仁、勇这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十部分(第10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第十一部分(第11章):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

第十二部分(第12章):多角度具体阐释《诗》在“兴”“观”“鲜”“怨”等多方面的作用。

6、全文分析。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难点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

在以往对孔子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孔子理欲观的研究,通常认为孔子主张只要仁、义,不要利、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去获取财富,只是孔子认为获取财富必须通过正当的方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传达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利”的不同态度,从而告诉人们无论致富达贵还是摆脱贫贱,虽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确实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种判断。

观点一:是必须研读的。孔子认为,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学《诗》能知言善语,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

观点二:不是必须研读的。孔子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要学习《诗》的建议,孔子看重《诗》,其本质是对教化和德行的重视。如果一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不一定必须研读这部书。

7、写作特点。

1、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

本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通过师徒的对话来传达人物的思想主张,表明人物的观点,体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活动。

2、丰富多变的手法。

文中多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跃较大,含意丰富。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七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十则语录的意思并诵。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二、朗读。

三、理解文意。

1、“时”“说”“乐”“愠”“君子” 。

2、“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3、“罔”“殆”的意义; 。

4、“诲”“女”“知”的意思。

5、“谓”“耻”“是以”

6、“识”“厌”

7、“三”“从”“善者”

8、“好”“乐”

9、“川”“斯”

10、“尝”“以”

三、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关上课本,进行练习。

1、见课后练习一、三,使用课件。

2、补充: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给出的短语中的三个以上。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f、敏而好学。

g、不耻下问。

h、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i、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j、默而识之。

k、学而不厌。

l、诲人不倦。

m、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逝者如斯夫。

五、板书设计 。

一、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

不耻下问——肯问,善问。

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二、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预设个性化批注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孔子及《论语》;朗读全文,2.研读并背诵前四章。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二、作品简介。

1.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举世闻名的“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三、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不逾矩()()。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曾()子。

一箪()食曲肱()而枕之。

2.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四、合作探究,重点学习课文前四章。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抑扬顿挫。

2.小组合作解决字词意义和语句翻译,教师适时点拨。

第一章。

分析文义。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课文探究。

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分析文义。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章。

分析文义。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课文探究。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第四章。

分析文义。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

五、课堂小结。

这几章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上要独立思考和复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四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背诵前四章;2.继续研读课文五至十二章。

一、朗读课文,检查背诵前四章,考查句子的翻译及重点词语的解释。

第五章。

分析文义。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

分析文义。

子曰:“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句子划分停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课文探究。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第七章。

分析文义。

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