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2:47:14 页码:7
最新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优质19篇)
2023-11-19 22:47:14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总结要言之有物,思路清晰,不宜过于空泛和笼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修辞手法应用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一

同志们:

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乘势而上,推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中心任务,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人口计生各项工作目标,提前完成了州下达的人口计生目标任务,一些工作不仅在全州创造了亮点,也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与省计生科研所合作开展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项目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科技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省、州人口计生委的好评。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州人口计生工作会上,我县荣获一等奖,县人口计生局、沙龙镇、米甸镇、刘厂社区村委会和6名计生工作者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配合的结果,更是广大计生干部职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在人口计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虽然当前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凸显。一是随着低生育水平的长期稳定,在人口数量控制任务相对不如从前那样突出,社会上对现行生育政策的误解和质疑越来越多的形势下,一些地区和部门思想有所松懈,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有所下降,抓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有所减弱。个别乡镇工作甚至出现滑坡迹象,部分计生干部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作风不扎实,不在真抓真干上下功夫,导致违法生育现象有所抬头。二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要求再生育的愿望仍然强烈,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和再婚夫妇要求再生育与政策之间的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三是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情况看,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加重,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任重道远。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本身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大,再婚家庭、大龄青年违法生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到外地躲生、偷生的违法生育行为时有发生。四是一些政策尚不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不健全,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与民生惠民政策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完全发挥效应。面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在抓好经济工作和部门行业内部工作的同时,扎扎实实、坚定不移地抓好人口计生工作。

二、突出重点,开拓奋进,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今年是实施人口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抓好今年的人口计生工作,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打好基础,意义重大。我们要围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四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新突破。

(一)毫不动摇地抓稳定。近几年来,我县人口增长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潜在风险还很多,千万不能有任何松劲的情绪。一是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20xx年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二是要稳定政策。在国家政策未明确改变之前,不论人口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断巩固和推进我县人口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要稳定人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局部变化,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对人口计生政策有所微调。但是,发达地区的政策调整有其自身原因,不意味着人口计生基本国策的动摇。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旗帜鲜明地向全社会传达一种信息、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我县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未变,坚持计划生育的大政策绝不动摇。

(二)毫不动摇地抓重点。一是要着力实施好出生人口素质工程。要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实施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优生促进”工程,严格落实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补充营养素等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等6项措施,坚持以科技的进步推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开展,着力构建政府推动、计生牵头、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生。二是要着力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是社会管理的一件大事,也是计生工作的一件难事,只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农村要抓好流出人口特别是育龄人口的跟踪管理服务,城镇要抓好对流入人口以及下岗、失业、无业人员的计生服务。相关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要与人口计生部门紧密配合、互通信息。要按照省州工作要求,积极构建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新机制,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盘棋”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要着力抓好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近年来,一些再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想超生的苗头已经凸显,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灵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以更大的气魄、更坚定的决心,坚决予以查处,维护法律法规和人口计生基本国策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公平公正。

(三)毫不动摇地抓基础。一是要扎实抓好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以县计生服务站和乡镇计生服务所为重点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规定配齐配强基层工作人员,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的稳定。二是要加快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要把人口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加快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推动人口计生服务效能化、优质化。要加快人口信息网络中心硬件支撑平台建设,发挥好信息引导服务的功能作用。要整合资源,强化管理,确保信息网络规范、高效、安全运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多渠道采集信息,多元化使用信息,积极打造“数字计生”,为人口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三是要夯实村级基础。要在继续巩固、深化村级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规范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提高自治水平。要按照“以村为主、重心下沉”的思路,进一步明确村(社区)级计生工作职责,落实好“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的计生工作运行机制,真正建立起“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进、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扎实开展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四)毫不动摇地抓宣传。要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充分利用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在娱乐中接受国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文明的现代生育观念,进而赢得广大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使计划生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确保20xx年人口计生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标准高、任务重,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坚实保障。

(一)要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查找差距,看到不足,健全完善工作措施。工作基础好的乡镇,不能松懈,不能满足现状,要力争先进,再上新台阶。工作基础差、工作滞后的乡镇,更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责任心,迅速扭转被动局面。要调整充实并稳定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做到力度不减、人员不少、要求不降。要创造良好的人口计生工作环境,为计生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充分调动计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经常听取汇报,分析形势,过问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要落实责任。各乡镇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的领导具体抓,统筹兼顾,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逐级抓好落实。要突出重点,把人口计生工作这项硬任务放在突出位置,集中精力来研究指导和督促落实。要形成工作合力,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都要关心参与人口计生工作,形成个个身上有担子、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工作格局。要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确保人口计生各项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工作指导和协调力度。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要强化保障。各级各部门要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到位,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要优化投入方向,重点加大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计生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各项经费安全有效使用。

(四)要稳定队伍。各级各部门要摆正位置,做计生工作和计生干部的坚强后盾,保证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的稳定。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切实加强业务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计生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要进一步优化计生干部队伍结构,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对工作敬业、业务熟悉、成绩突出的计生干部要提拔重用,努力把我县计生干部队伍培养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队伍。

同志们,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全局,全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验区建设,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二

卫生计生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领导在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国家、省、苏州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和“”成效,科学研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形势,部署落实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卫生计生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着力打造“健康昆山”,全力为居民健康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20xx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以机构重组为新的起点,以“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为抓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安全保障、体制改革和治理能力的提档升级,较好完成了年初和“”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和“”江苏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评估,先后荣获20xx~20xx年度苏州市文明单位、全市“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xx年度昆山市绩效管理“优胜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全省年度工作督查和“”工作评估中受到省考评组的高度肯定。

1.重点改革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平稳过渡。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部署,及时研究制定了市卫计委“三定”方案,并于去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原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委机关科室和人员的整合,新机构运行半年多来,较好实现了有机融合,形成1+12的工作格局。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启动。针对区镇层面卫生计生机构数量众多、职能交错、管理体制不一等现状,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合优化全市基层卫生计生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卫生计生工作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提供服务、统一监督执法的改革方案,得到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市编办的充分认可,《关于深化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已通过市编委办审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审议印发了《昆山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立适应各类办医主体共同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引入国际医院管理理念、实行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创新任务。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第二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2.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统筹做好顶层设计。与复旦大学合作,加快研究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1+10+x的规划体系(即1个事业发展规划、10个条线专项规划和x个基层单位发展规划),用于引领“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各领域工作开展。目前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完成修改论证,各专业条线规划和基层机构发展规划也在有序推进。机构建设快速推进。市一院医辅楼、市老年医院投入使用,东、西部医疗中心顺利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三院病房大楼、市康复医院二期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家。创等升级持续深化。组织开展二级医院“回头看”活动,市老年医院、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列入二级医院建设单位。市三院、花桥人民医院、千灯人民医院相继通过二级医院复评。巴城人民医院、淀山湖人民医院中医科通过省示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验收。千灯炎武等3个社区站成为省示范机构。

3.公卫服务更加均等。疾病防控有力有序。进一步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全市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态势。建成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28个,规范应急处置精神疾病患者150人次。高质量完成4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基公项目提质增效。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311工程”,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了妇儿保门诊,建成全科医生工作室264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拓展到12类45项,在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继续名列前茅。同时,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健康氛围更加浓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城市卫生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联合市文明办举办城市环境“随手拍”活动,委托第三方对市区54家重点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进行环境卫生及控烟工作暗访测评,新增无烟单位26家。以“健康e站”为载体,着力打造健康教育升级版,居民健康素养指数提高到23.2%。

4.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招才引智促发展。引进各类卫生人才316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60名,遴选105名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修,完成各类专题培训21期,728人接受了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67人通过省高级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的保有量继续领跑全省同类城市,联合浙江大学和市委组织部,开设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干部管理培训班。科研创新攀新高。新增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新增国家级横向合作课题研究优异奖1项;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个;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3个;昆山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昆山市“双杯奖”20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突破50篇,再创历史新高。对外合作增活力。市中医院与苏大附一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二院与上海十院合作更趋紧密,市三院与上海市一院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班。市四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千灯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合作管理常态化。市六院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全市先后承办(举办)各类学术活动51次,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苏州市级21项,昆山市级26项。

5.惠民工程成效凸显。智慧卫生工程快速推进。依托昆山市卫计委门户网站,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目前已有近2万人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平台注册,门诊预约人数超30万人次。加快推进“银医一卡通”项目建设,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和“先诊疗、后付费”。区域影像心电和医学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建成投运。中医药普及工程进展良好。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镇医院已建成标准化中医综合服务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涌现出市四院上海名中医馆等一批中医特色专区。8.2事故医疗康复工程有序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8.2事故伤员后续医疗康复专门。

工作方案。

指定市一院和市康复医院为定点医院抽调全市精干力量完善8.2伤员后续医疗例会制度全力做好8.2事故伤员的后续治疗康复工作。目前已有77名伤员转回我市治疗(其中市一院4名市康复医院73名)病情基本稳定。

6.计生发展提质增效。计生管理更加高效。梳理新时期市、镇、村三级计生工作职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人口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夯实计划生育管理基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生活希望和幸福指数。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成再生育审批3220件。依法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累计发放各类奖励金5082.14万元,被评为江苏省幸福家庭建设项目县。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保持查处“两非”案件的高压态势。计划生育行政指导工作被苏州市列为20xx-20xx年度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在20xx年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测评中,计划生育执法满意度蝉联第一。健康服务更趋规范。组织开展妇幼健康专题培训16期,在苏州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全市11家助产医院全部通过爱婴医院复审。完成34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评审和8家托幼机构萌芽保健室量化分级评审。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婚检率达97.92%,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4.98‰。在全省率先提出“以需求为向导的药具发放服务模式”,被国家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授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先进集体”。流动人口服务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四季风”活动,积极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融合。先后为流动人口免费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80.10万份,为15.56万名外来育龄妇女开展了免费rti检查,为2.91万名流动育龄妇女进行了孕环情检测,向5276名自觉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动育龄群众发放了奖励金,为1.01万名政策内生育的流动人口孕妇购买了优生优育疾病保险。

7.管理转型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依法管理。调整完善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织,并指定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研究建立了行政权力清单、法定责任清单、专项资金(产)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等四个清单,每月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基本做到了人员明确、职责明确、权利明确、责任明确、路径明确,努力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创新人事绩效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公立医院人员备案制管理,顺利完成首批备案制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同时,为切实发挥好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联合上海交大,修订完善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强化动态监测,注重结果应用,着力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内涵管理持续深化。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共有117个专业335个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累计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先后开展现场调研、质量督查等质控活动2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医疗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社会对行业满意度首次超过了90%。

回首“”,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也是发展成效最为突出的五年,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病有良医”。五年来,卫生计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提升。新建和规划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总量达65万平方米,投资总量约58亿元。至20xx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同20xx年相比,下同)增长了25.7%;开放床位增长了34.19%;卫技人员增长了57.77%,乙类大型设备增长了93.33%。基本构建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为特色,社会办医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五年来,卫生计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创成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2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先后引进各类卫技人员2491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37名,新增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21个,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5个,市一院成为江苏大学首个临床医学院,并建成全系统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站。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与至少1家以上国内外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50项左右。至20xx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数量、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科研创新成果连续多年领跑苏州各区(市)。五年来,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全市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长势头有效遏制,成功创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控制在低位水平。母婴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圆满完成中国进口商品交易会等重大活动保障300余次。全力以赴做好“8.2”事故伤员转运、救治和康复工作,创造了国内国际烧伤治疗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家、省卫计委的高度肯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国家卫生镇和苏州市健康镇的全覆盖,建立首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县级基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五年来,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力度显著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和日常使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内容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被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授予“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医疗服务费用稳中有降,探索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技术水平和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倒逼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全面升级预约挂号平台和自助挂号缴费系统,“银医一卡通”项目获全市效能建设创新奖。完成区域影像心电平台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已陆续接入平台,实现了远程诊疗。在苏州市率先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深入开展市级专家坐诊社区、健康班车等便民惠民活动,深得居民好评。五年来,计划生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计生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建立,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以及市镇两级计生协会组织更加健全,计生事业经费逐年增加。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做到简易程序快速办、一般程序提速办。依法落实各项奖扶政策,兑现率100%。率先建成信息系统与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的操作平台。全面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实施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开通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网上预约服务和免费避孕药具网上预约配送服务。流动人口均等服务扎实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体制。“爱之长廊”人口文化园获评苏州“十佳”人口文化园和首批省人口文化示范基地。计生协会充满活力,积极探索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购买社会服务的养老帮扶工作新路。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人口计生窗口服务示范单位和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五年来,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行政服务流程持续优化,行政服务项目100%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率达95%以上。依托医学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医疗质控组织,全面排查医疗安全生产隐患。加快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医疗服务市场得到不断净化。率先建立独立编制的市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大队,实现了市镇行政执法队伍联动执法,率先建立公安、计生两支队伍合二为一的管理机制、市镇联动执法机制和公共服务“预约到家”机制。探索推行财务人员轮岗,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察审计,着力规范财务管理和财经制度执行。开展“网友看卫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卫生活动,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开通“昆山卫生”官方微博,在人民网上的粉丝数位列全国医疗卫生单位第10位。深入开展第三方行风暗访和评价,居民对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持续攀升至90.9%。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顺利实现了“”的圆满收官,也为“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昆山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加。总体来看,仍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来看,大健康理念日益形成共识。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保障国民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长远发展战略,强化政策联动,通过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构建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政府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居民个性化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领域,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构筑多层次的居民健康保障网络,用多元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急救体系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健康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依托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居民健康动态管理和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健康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部分国家将发展健康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予以鼓励和扶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大多数发达国家健康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10%以上,美国接近20%,我国占5%左右)。

从国内来看,健康被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明确了卫生计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总体定位。xx届五中全会聚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力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和两孩政策实施等重点改革任务,力度之大,频次之高,覆盖面之广,可以说前所未有。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促进中医药发展,这些有力举措无不彰显党和国家对维护和改善居民健康的责任和决心,力求最大限度的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满足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到20xx年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顶层设计都为我们谋划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从我市来看,“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确保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建设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积极推进产业、城市、动力、开放、社会、发展和政府转型,把卫生计生在内的社会民生事业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同时,随着我市多年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国际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对卫生计生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趋多元的要求,这些都为卫生计生事业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行业来看,卫生计生科技迅猛发展,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新设备、新药品。这就需要我们紧盯世界卫生科技发展前沿,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把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时应用到健康服务中去,造福于广大城乡居民。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医疗行业已跨入“互联网+”的频道,对健康服务及其管理的内涵外延、方式方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有力推进。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一是全市卫生资源总量还相对不足,存量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尚未有效建立;三是管理理念和方式还相对滞后,谋划新常态下改革发展、依法化解问题矛盾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四是人口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使卫生计生实际需求难以准确掌握,计生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对妇女儿童、老年、康复、护理等专科医疗服务和接续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新的命题;五是推进人口均衡发展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亟待强化;六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联动效应还不强,改革的红利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下大力气逐步予以化解。

三、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家、省、苏州市关于20xx年以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体系优化,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居民感受,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提升现代卫生计生体系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主要目标为:千人医生数达2.6人,千人床位数达4.2张,医护比和床护比更趋合理,床位使用率达85%左右,药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人次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83.5岁左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稳定在5/10万和4‰以下,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10/10万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指数达23.5%。总和生育率提升到1.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在优结构、增活力、防风险、补短板、促转型、惠民生、抓统筹上下功夫、求突破、谋实效。

1.聚焦结构优化,在完善卫计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上发力。

规划引领优结构。要按照开门搞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加快修改完善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争2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提交市政府审议。同时,要加快10个业务条线规划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的修改论证,力争6月底前全部完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机构设置专项规划与妇幼健康服务专项规划已被市发改委立项,而且这两个规划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在编制这两个专项规划时,一定要按照行政决策要求,深入开展需求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并做好与发改、规划等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设定的目标合理,切实可行。

增加资源优结构。一方面,加快推进“三大中心”、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康复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动张浦、花桥、淀山湖等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深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工程,年内中心城区要新增2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成立社会办医促进中心,进一步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等级评审、科研创新等方面同等政策。加快引入眼科、口腔、中医药等专科医疗机构,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办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转型发展优结构。深入推进创等升级,市一院要通过三级医院复审,市三院力争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建设单位,锦溪人民医院(市老年医院)要通过二级医院评审,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力争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市四院、市六院、千灯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复审,整合市三院康乐分院与巴城人民医院资源,完成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工作。结合居民需求,切实加强康复、老年、长期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市康复医院为龙头,综合性医院临床康复为枢纽,社区康复为基础的康复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市老年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老年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老年病诊疗体系。将淀山湖人民医院和周庄人民医院转型以老年护理为特色的接续性医疗机构,全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聚焦深化改革,在增强事业发展活力(持续发展)上发力。

加快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市卫计委成立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政策法规、资产核算、组织人事、督导评估、综合保障五个工作组,负责具体推进实施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尽快将区镇现有从事卫生计生工作的机构按照管理、服务两大类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设置基层卫生计生管理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基层单位职能,彻底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管理层面,组建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作为区镇政府内设机构,实行以区镇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在服务层面,每个区镇设置1家公立医院和1家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以条线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6月份要完成组建,8月份完成评估,10月份正式对外运行,改革期间要确保工作延续,无缝衔接。

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决策、管理和监督三权分离的要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公立医院联合理事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负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财务资产监管、绩效考核管理和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管理等事项。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则将主要精力回归到医疗业务的发展上来,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在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全程引入专家论证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以事定费、专项补助、购买服务”的新机制,并加快向财政全面“托底”保运行的目标推进。强化绩效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辅导,进一步细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病种管理和动态监测评估,不断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量效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修订院长(书记)目标任务书,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突出社会和职工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病种绩效分析,倒逼医院提升技术水平。

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考虑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功能片区分布和居民实际需求,研究制定适应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综合利用医保、价格、信息化等手段,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机构就诊。深入推行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建立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的契约服务关系,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依从度,提高社区首诊率。推进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二、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同时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帮扶和指导社区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秩序。

3.聚焦工作转型,在强化计生服务管理(均衡发展)上发力。

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再进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强化计生基层基础管理。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宣传倡导、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幸福家庭及第五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担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提升计生技术服务水平。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人群免费提供取环、复通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科学规划、统筹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性,减少非意愿妊娠。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和服务,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常住人口配置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巩固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全国“一盘棋”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息核查和共享,做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生育登记服务。广泛开展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等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关怀关爱流动人口,促进社会融合。

构建家庭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关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妥善解决他们在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完善并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其他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性别平等、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

4.聚焦预防为主,在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和谐发展)上发力。

突出健康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群众树立“自己为健康负责”的理念。全力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市)试点项目建设,努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社会化参与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增强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活力。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载体,选准病种、人群和场所三个切入点,开展“四个一万”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提升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突出疾病防控。继续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暴发流行。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环节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接种安全。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病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三位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综合干预和患者自我管理,不断巩固和扩大省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成效。积极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管理组织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创新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模式,年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4‰。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作,强化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规范医疗应急处置。

突出妇幼健康。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和母婴安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和儿童保健门诊,着力完善以市妇幼保健所为龙头、医院产儿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门诊为网底、市妇女儿童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快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等人才培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保健服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利用基因生物等技术,提高出生缺陷防治能力。组织实施妇幼重大项目,加大对影响妇幼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的综合干预。

突出应急保障。以巩固省卫生应急示范市建设为抓手,以法规预案体系、指挥协调机制、应急信息系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卫生应急体系,完善突出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继续做好8.2事故伤员医疗康复工作。进一步健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市急救中心(站)和医院急诊科建设,加大急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急救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水平。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完善采供血应急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临床供血能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临床用血需求和健康安全。

5.聚焦依法高效,在提升精细管理水平(科学发展)上发力。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强化卫生计生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夯实依法行政的基础。研究制定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的实施方案,明确权责事项的操作流程图,努力将每项权力和责任落实到科室或人员。根据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内容,持续提高审批效率。围绕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通过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大力开展治理整顿,依法查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

深入实施绩效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紧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快修订完善各卫生计生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重点突出改革性、创新性和执行力,要根据各单位承担职能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多做多错”的局面。要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平时动态监测与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专家组力量,加大日常抽查力度,切实提升绩效考核的客观性。要进一步强化结果应用,坚持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和领导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切实考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以科学的指标引领发展、以高效的考核评价实绩、以鲜明的奖惩激励干部的目的。

持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干部任中离任审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以及重大决策事项推进等方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积极培育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医学会、计生协会和专业学会力量,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强化制度监管,全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同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立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独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物资和后勤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领域和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6.聚焦人才科技,在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创新发展)上发力。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成立市卫生计生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出台《昆山高层次医学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和《昆山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领军型医学人才(团队)、紧缺专业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满足事业发展需求。实施“1255”计划,即确定10个首席全科医生特岗、引进20名在岗全科医生,招聘50名社区卫生备案制工作人员,推出50个岗位购买服务,加快推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积极培育优势学专科。突出问题导向,从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常见疾病入手,不断加大人员、设备和财力等投入力度,深入推进重点学专科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苏州和我市四个层面横跨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重点学专科集群,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实力。市一院、市中医院各新增1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二级医院新增2-3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学专科和2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2个苏州市特色专科。

大力鼓励科研创新。充分发挥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围绕威胁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疾病,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力争尽快取得一批有实效、有影响、有自主品牌的科研成果。以提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依托城市三级医院尤其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二类以下医疗技术和三级以下常规手术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适宜医疗卫生技术,不断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坚持不懈推进开放办医,深入开展与国内外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市一院、市中医院力争在附属医院建设取得新突破,二级以上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力争在教学基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积极抢占医学技术的制高点。探索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努力在院士工作站和知名专家工作室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7.聚焦惠民利民,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共享发展)上发力。

实施民生需求响应工程。准确把脉群众呼声,将群众最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作为我们为民服务的突破点,重点围绕怎样通过三级预防减少慢病和肿瘤的发生,怎样利用精准医疗的手段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怎样利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检测水、空气、食品的安全等方面下功夫、谋实效,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基公服务满意工程。深入实施三到位、三优良、一满意、一突出的“3311工程”,通过示范建设,树立典型,以典型引路,发挥服务示范、管理示范与发展示范作用,推动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化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研究,科学评估基公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着力解决目前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打破三级预防各个环节壁垒,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谋划新思路。

实施医疗服务改善工程。导入jci医院评审标准理念,积极推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对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充分利用生物科技、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开展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0项措施,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工程。组建卫生计生信息中心,整合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信息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动态更新,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探索在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卫生、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发一批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交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8.聚焦作风效能,在提高统筹发展能力(统筹发展)上发力。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在巩固拓展“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三看三比”活动,即“看问题整改情况、比担当作为,看承诺践诺情况、比整体形象,看制度执行情况、比服务效能”,努力让卫计服务成为昆山的品牌,让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成为卫计系统的特质。要强化制度执行,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紧盯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和激励惩戒力度,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一步完善专项巡查工作机制,毫不放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努力把违纪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初起之时,加快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惩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树立卫计行业新形象。

应急预案。

及处置流程,落实安全生产台帐资料报送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做到底数清、责任明、预案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们,今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充足的拼搏干劲和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做出积极贡献。

3

页,当前第。

1

1

2

3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在全面深化医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玉娟主任的。

工作报告。

回顾和总结了全市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安排部署了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报告客观全面重点突出路径清晰操作性强特别是确定的“57103”即完善5项医疗卫生制度、实施7项能力建设工程、抓实10个重点建设项目、强化3项重要工作举措的总体工作思路完全符合葫芦岛市卫生计生工作实际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团结拼搏、务实重干,取得了显著成绩。“市结核病防治所综合楼、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市中心医院二部改扩建二期工程、2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龙港区正业健康产业园区”等5个重点工程落地开工,部分项目已交付使用;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整合初步完成,全市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坚持以“三医联动”深化医改,全市6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期启动,初步破解了“以药补医”机制;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用药负担4911.04万元;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20元,保基本、防大病、兜底线能力明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提高到45元,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市城乡居民;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人口计生事业取得新发展,全面两孩政策及计生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特别是我市被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爱卫会再次命名为“辽宁省卫生城市”,信访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体现了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政同心同向、干群群策群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市政府对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是满意的,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卫生计生一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卫生计生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科学研判,深刻把握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具体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卫生与健康工作被摆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明确了卫生计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总体定位。xx届五中全会聚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力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和两孩政策实施等重点改革任务,力度之大,频次之高,覆盖面之广,可以说前所未有。这些顶层设计都为我们谋划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二)必须坚持将卫生与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既要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权益,又要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将不断提升,对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期望将与日俱增,对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健康愿景将更加迫切。为此,全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会同各地各部门切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统筹应对影响健康的各类因素,真正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三)必须坚持把“筑网底”“补短板”作为深化医改的着力点。基层是整个卫生与健康工作的网底,网底牢,则体系强;网底破,则能力弱。当前,我市的基层基础仍十分薄弱,乡镇卫生院由政府办尚未完全实现,村卫生室由集体办基本停滞不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义挂靠,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由个人承办。这种状况必须尽快转变,否则今后落实国家基层医改政策将更加艰难。医改已经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虽然我市医改推进力度有所加大,但距国家、省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打出组合拳,以扼制虚高药价、城乡医保“六统一”、动态调整服务价格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三医联动”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医改由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另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的基本现状没有改变,发展的模式和动能还不能适应卫生与健康事业转型、升级、跨越的需要。我们要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尽快把短板补齐补全,要切实从满足群众卫生与健康的需要出发,增加有效供给,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提高补短板的质量和效率,彻底解决制约深化医改的诸多因素,将医改推进新阶段,实现新突破。

二、奋发有为,确保完成年度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必须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转变改革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以“三个精准发力”强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

(一)在完善卫生计生服务网络上精准发力。一要盘存量。要盘活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让其真正“转”起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加快推进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建设,把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坚持硬件改善与能力提升并重,因地制宜加大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造升级力度,强化医务人员管理和培训,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二要扩增量。要从全市医疗供需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区域辐射、人口集聚等因素,合理配置利用卫生计生资源。各级政府要加大卫生计生投入力度,确保卫生计生事业投入及时足额到位。要创新投入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上。三要提质量。要瞄准国际、国内医疗技术前沿,加强学习、研究和运用,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加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培育力度,加强与知名医院的交流合作,推进人才队伍、重点专科、远程医疗会诊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实现借力发展。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质量。

(二)在深化卫生计生重点领域改革上精准发力。一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学谋划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等配套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彻底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本质,让医生履行救死扶伤的职业天职。二要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要积极探索社会办医模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办医等模式,举办高水平、规模化医疗机构。要优化社会办医环境,在用地、投融资、价格、医保等方面做到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要加强社会办医监管,依法规范办医,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三要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做好新农合、城市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等制度的衔接,稳步提升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实现“医保托得住、患者付得起、医院有动力”。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四要加快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要加强与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对接,切实做好药品采购、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工作,务必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让群众用上放心药、安全药、廉价药。

(三)在提升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上精准发力。一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原则,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防控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要扎实做好边远贫困地区卫生计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二要强化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农村改厕为中心,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群众卫生素质和健康素养。三是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大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坚决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不动摇。稳定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网络队伍,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综合治理机制,大力推进计生均等化服务。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计划生育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三、履行政府责任,为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卫生计生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以中央和省、市确定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全面领会和执行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政策,协调解决卫生计生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政府责任,县(市)区政府领导要亲自过问、定期研究、督促落实,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针对年度卫生计生工作任务,及时划拨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各有关单位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支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

二是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要围绕年度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完善卫生计生年度动态考评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卫生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通过重点督查、专项督查、综合督查等方式,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对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不力、工作滞后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要把履行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职责情况,作为各级政府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特别要严格落实计生“一票否决”制不放手、不放松。

三是强化廉政自律,塑造行业形象。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聚焦大处方、过渡检查、收受“红包”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要加大警示教育力度,让医务工作者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大力宣传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的共识。要继续严厉打击医托、医闹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工作。

同志们,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是当前及其重大的民生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四个全面”为统领,抢抓新机遇、创建新格局、谋求新发展,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全县党代会、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人口和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计划生育是一块考核干部的试金石,只能奋勇争先,不能甘为人后。刚才,*局长对全县计生工作情况做了通报和分析,副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总结的到位,安排的具体,我完全同意。下面,就做好今年的计生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20xx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在基础工作、队伍建设、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和优生优育服务等方面,抓落实、补差距,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在省、市综合考核中,连续两年走在了前列,受到了省、市嘉奖。

成绩是肯定的,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是有目共睹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但是,由于计生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决定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一,做好计生工作是全面落实计生基本国策的需要。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决不动摇的根本国策。大家要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抓好贯彻落实。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计生工作准确定位,绝不能有丝毫放松。特别是今年市对县的考核,从过去的抽查检查、年度考核,变成了按月考核、按季度考核。县委、县政府也会加大考核力度,提高计生工作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计生工作抓实抓好。

第二,做好计生工作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计划生育不是中心,但事关中心;不是第一要务,却是硬性任务。一旦出现大的问题,势必牵扯各级大量的精力,打乱全县的整体部署,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点上我们曾有过非常深刻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计生工作就是抓机遇、促发展,只有抓紧抓实计生工作,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抓发展。所以,要坚定不移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人口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点,同部署、同安排,抓好落实。

第三,做好计生工作是当前我县形势的客观需要。近两年来,我县的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全市虽然靠前,但是大家都心里有数,有些工作实实在在讲,是经不住检查、经不起考验的。部分乡镇、部门对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底数不清、思路不明、抓工作的力度不大。特别是一些乡镇存在工作定位不高、社会抚养费空转、擅自降低处罚标准、信息录入不全不准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重点把握、重点解决。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全县计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端正态度、转变作风,确保计生工作有效开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提升全县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

二是强化工作责任,全面完成四术任务。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今年的任务都已经确定,大家要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计生部门,一定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要做好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严防责任出现真空。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努力形成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支持配合、共同负责,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认真抓、负具体责任的工作格局。要严肃责任追究制。对工作松懈、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政策外生育不及时通报信息、及时作出处理、故意隐瞒不报等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三是采取有效手段,抓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社会抚养费征收是一件难事。但是,并不是没有办法,主要是我们的干部根本就不重视、不落实,甚至有的就没有去安排。今年,在抚养费征收上,必须有大的动作、新的起色。具体如何抓,我想有三点。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各乡镇、居民办的领导,计生系统的干部,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做到认识到位、高度负责,切实把这项工作拿在手上,列为重点。特别是各乡镇的书记、乡镇长,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征收措施,严格包村包户制度,把抚养费征收工作与年度工作挂钩,同安排、同落实。二要依法征收。抚养费征收,是《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的内容。大家不要怕得罪人,要依据《条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按照法律程序做好此项工作。相关执法部门都要密切配合,确保征收到位,确保抚养费真正起到超生者重罚的作用,推动计生工作的有效开展。三要严格奖罚兑现。今年我们把抚养费征收列入了奖罚范围,年终将参照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对完成任务的乡镇,我们将按奖惩办法足额返还,并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将严格按奖惩办法处罚,绝不姑息迁就。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今天会上,**县长和计生局对全年的工作任务做了全面安排部署,任务明确,职责明确,各乡镇、各部门要盯紧目标,强化领导,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党政一把手重视与否是计生工作成败的关键。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不仅要负总责,而且要亲自组织、亲自协调,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切实解决计生工作中长效措施落实、扶养费征收、信息录入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确定的“通报批评”、“重点管理”、“黄牌警告”、“一票否决”、“责任追究”五项问责制度,开展月检查、季考核、年终打分排队。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乡镇和部门,特别是因工作不力、影响全县工作的,将给予一把手严肃处理。

二要坚持人口和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不动摇。各乡镇、各单位、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回去后要对照责任书要求,逐项抓落实、逐条抓兑现,要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处处见成效。我们的计生工作考核,绝对不找平衡,而是实事求是,要拉开档次,要真奖真罚,奖出激情,罚出干劲。

三要坚持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不动摇。计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计生部门的力量,很难顺利完成,需要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持之以恒抓好工作落实。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落实各自任务;计生局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扎实开展工作;监察局要严查违法生育和玩忽职守的行为;卫生部门要从新生儿登记、生育手术等方面提供准确信息,并加强个体行医管理;公安部门要严把新生儿入户关;法院要加大对社会抚养费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的支持力度。各相关部门都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计生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同志们,人口计生工作事关发展全局,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全县上下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静乐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全力推进计生工作再上新水平,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和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五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新农合筹资工作会议,既是一次例会,也是一次动员会,主要是安排部署20xx年度新农合筹资工作。刚才卫生局、财政局分别作了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新农合筹资工作。

我市自20xx年实施新农合工作以来,农民群众参合率和报销补偿比例稳步上升,参合率由20xx年的74.47%提高到20xx年的92.06%,参合率较20xx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平均报销比例从20xx年的25%提高到20xx年的69.6%,补偿比例增长了接近三倍;截止20xx年9月,全市新农合住院累计受益群众28万余人次,补助医药费用2.57亿元,人均住院补偿从536元提高到1303.8元,新农合门诊累计受益群众231万余人次,补助医疗费4050余万元;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大大提高,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新农合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农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认识还有一定误区,往往是患病后或需要报销补偿时才去多方打听了解要求参合,风险意识差,主动参合观念不强;二是筹资工作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我们每年都得必须召开新农合筹资动员会,同时还要采取分任务、派干部逐户上门收取的方式筹资;三是20xx年全市农民缴费标准再次提高,个人筹资标准提高到60元,当然,这样基金收缴难度进一步加大,能否完成州政府要求95%以上参合率目标任务,不仅关系到我市在全州考核的排名问题,而且影响着参合农民利益问题尤其是新农合制度能否在我市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按照市里的总体部署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早动快,克难攻坚,努力把这件涉及民生、惠及群众的大事抓实抓好,圆满完成20xx年度合疗基金收缴任务,确保新农合工作在我市良好运行。

二、要切实做好20xx年度新农合筹资工作。

根据省、州要求,我市20xx年度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标准提高到60元,全市农民参合率必须达到在95%以上,前面讲了,我市参合率几年来均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为不再拖全省、全州的后退,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要求各乡镇办务必在20xx年12月10日前必须完成筹资目标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讲清政策要求。给群众把政策讲清讲透是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在宣传发动工作中要把握“五个注重”。一要注重宣传的针对性。要针对群众对新农合存在的种种顾虑,有的放矢地就有关政策、措施、办法进行宣传,达到消除群众疑虑、引导积极参合的目的;二要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性。要采取广播、发放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这项惠民政策,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让新农合政策家喻户晓;三要注重政策宣传的准确性。

在宣传过程中,干部首先要吃透政策,准确无误地把新农合政策,特别是个人拿小头政府拿大头的筹资政策和低付出高回报的补偿政策向群众讲清;四是注重宣传的“覆盖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我们要通过逐户通电话、发短信等方式通知,争取达到外出人员参合不漏人;五是要注重抓好享受民政救助的对象和20xx年2月底以前出生新生儿的参合问题,做到应参尽参。

二是强化措施落实,集中筹集资金。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是关键。一要明确责任。新农合筹资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各乡镇办办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办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二要明确筹资对象。凡在我市户籍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均属参合对象,坚持以户为单位整体参合原则;农村中小学生应当随父母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进城务工的农民及随迁家属、进城就读农村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新农合或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享受民政救助待遇的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优抚对象个人缴费部分仍由市民政局按有关政策规定代缴参合资金。三要明确时限要求任务。我市要求各乡镇办必须在12月10日前完成参合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任务,这是一项硬指标、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主要是年终事务繁多,加之要保证新一年参合对象资料录入和合对象住院能够正常补偿。四要创新缴费方式。各乡镇办可采取因地制宜的缴费方式,可选择定时定点缴纳、储蓄后结算账户代缴、协议委托筹资等方式,或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由村委会统一征缴。坚持以户为单位整户参合的原则。

三是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基金管理。各乡镇办、各部门在基金收缴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恩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坚持以户为单位整户参合的原则。收缴农民的参合基金,要如实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新农合收费收据。各乡镇办要按时全部上交所收缴基金,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截留合疗基金。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收缴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上述规定和要求的要按照有关政策严肃处理。

三、要确保20xx年度新农合筹资任务完成。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办各相关部门,要把新农合基金收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任务,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直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分级包抓责任制,确保及时足额完成收缴任务。

二要强化协作配合。市卫生局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缴工作的政策咨询、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市财政局要及时提供票据,督促基层财政所按时上解收缴基金,并加强基金监管;市民政局要解决好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结合与促进问题,重点协调解决好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救助对象的参合资金;市监察局、审计局要做好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审计工作,严防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现象的发生;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参合人员的户口界定工作,其它相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主动承担任务,落实相应措施,以此在全市形成推进新农合筹资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市政府将各乡镇办新农合基金收缴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各乡镇办也要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确保收缴工作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将新农合工作作为近期督查工作重点,定期督查,定期通报,确保筹资工作有序推进。

同志们,新农合筹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迅速安排部署,扎实组织推进,确保按时足额完成筹资任务,为推动新农合工作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恩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六

一要强化质量管理。对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而言,质量就是生命线,而强化管理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全县卫计系统必须始终绷紧强化管理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抓好卫生计生机构监管,督促卫生计生机构转变服务理念,注重内涵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防止出现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的现象。各卫生计生机构要深入开展“平安医院”“群众满意医院”和“医疗质量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大力推行优质护理、诚信服务,简化就医手续、缩短候诊时间等便民惠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二要狠抓队伍建设。卫生计生事业要实现跨越发展不是仅靠投入就能实现的,建成再多再漂亮的医院和服务站,投入再好的设备,没有人才就只能是空壳。从全县范围来看,我县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既有总量不足的问题,更存在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建设工程。密切与上级医院的对口协作关系,充分发挥省、市多点执业医师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带动优势,通过全员培养、进修深造、上级指导、学术交流等多重途径,全力打造县级名医名科、名医,提升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定期邀请省、市综合医院知名专家来我县开展学术讲座、业务指导和诊疗服务,积极选送技术骨干参加省、市、县进修学习和培训,安排县级医疗机构专业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多点执业,为每所乡镇卫生院培训全科医生,进一步提高卫生人才队伍质量。三是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充分发挥上级医师业务指导和传帮带作用,每个乡镇卫生院抽选专业技术人员赴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县级医院选派医务人员赴省、市综合医院进修学习。加强岗位练兵,扎实开展医疗管理、医疗技术、护理技能、医疗文书书写、计划生育政策知识等技能竞赛活动。

三要全力推进中医发展。要扎实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强化中医专科建设,大力推广和普及适宜技术,逐步建立以县医院、中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村卫生室和个体中医诊所为基础,涵盖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于一体的中医服务体系。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抓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推进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中医全科医师、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以坚持预防为主为导向,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要加强疾病防控能力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保障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卫生公益事业。县疾控中心要切实发挥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以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力度,不断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对传染病防控和监测、预警能力。

二要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关系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关系每一个家庭幸福,是重大民生事业。编办、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有关要求,切实加快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建,合理划分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职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质量。

三要加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切实增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对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卫生计生系统要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全面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卫生应急组织机构,靠实靠牢工作责任,制定完善防灾救灾减灾和重大传染疾病。

应急预案。

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有效处置卫生应急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努力推动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倾力支持卫生计生工作,切实增强抓好卫生计生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把卫生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卫生计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为卫生计生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资金、政策支持。这里要强调的是,生育政策有调整,但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没有变,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没有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没有变,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管委会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切实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抓实见效。卫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主管责任,坚持下移工作重心,搞好业务指导和综合协调,当好政府管理卫生计生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各有关部门要把卫生计生工作当成“份内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做好政策衔接、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强化督查考核。卫计部门要把计划生育和医疗机构管理服务作为督查考核的重点,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奖惩办法,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这里,我再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把计划生育工作始终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今天会后,各乡镇要立即安排部署,合理调配工作力量,包村专干要全部下到村社农户,迅速开展工作,彻底扭转被动落后的工作局面。卫计局业务人员要立即深入乡镇,帮助指导乡镇算清工作欠账,理清工作思路,督促抓好落实。各分管领导要分片包干,巡回乡镇进行督促检查,对人口大乡和后进乡镇要重点督查。要坚决按制度办事,从严追究责任,对未完成年度人口控制计划、综合考核评估排序靠后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对在督查中发现虚假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要强化廉政建设。当前,责任追究已经成为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来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全县卫生计生系统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改进作风作为加强队伍管理的重要抓手,紧密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认真落实“3783”主体责任体系,强化对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诫勉谈话提醒,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处理。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努力形成廉洁高效、风清气正、为民利民的良好行风。

同志们,抓好卫生计生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务必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于用壮士断腕的魄力,努力开创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这次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刚才陈局长和张局长分别作了卫生和计划生育。

工作报告。

认真总结了两年来的卫生工作和20xx年计生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区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客观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我完全同意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近两年来,卫生和计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工作的提档升级。公共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初步形成,计生属地化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过去的一年,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的一年,是业务工作不断开拓进取的一年,是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的一年,是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工作在计生和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问候!下面就作好新形势下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卫生、计生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口素质问题,是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这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客观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要求我们今天的事业不但要有利于当代还要惠及子孙。党的xx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努力作到“五个重视”,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人口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所有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任何发展都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如果人口的数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人口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也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阻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把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卫生和计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我们的现实却明显的暴露出不和谐的方面。在人际和谐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总体上看可以说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缩小。但是个别方面,比如出生人口素质,居住环境、享受医疗待遇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在人与自然方面,人的数量增加,对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加剧。当代人已经开始侵占后代的资源,在吃子孙饭,那么我们的后代如何去生存,恐怕要比我们艰难得多。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逐渐表现出来。从全球看,气候问题、粮食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从我们近两年经历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上看,其成因也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前些天电视上报道国家级保护动物大黑熊下山吃人,就引起了是保护熊重要还是保护人重要的纷争,那么熊为什么要下山?就是因为人类越来越多,破坏了山上的自然环境,熊为了生存只好下山找食物。我们区人与环境的不和谐也存在许多问题,空气污染还不能彻底地解决,还有部分村民饮用象茶水一样颜色的地下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区财政还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去解决和改善这些不和谐。总之,这些现实已经警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卫生和计生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现全民安康,是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生活质量。反观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一些低素质人口多生、高素质人口少生或不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人口素质越来越差,一些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中毒和职业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在城镇和农村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人群,难以承受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导致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问题是否能够逐步加以解决,既关系到我们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也是检验先进性的问题,更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切实把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计生和卫生工作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新时期卫生和计生工作注入了新理念、提供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境界。卫生和计生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问题,促进工作不断攀升。

当前,卫生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第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卫生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扎扎实实搞好“三大体系”的建设,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一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应变的处理能力,做到有预测、有预警,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缩短突发事件信息传输、反馈的时间,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要坚持制度创新。既注重解决体制性障碍,又注重制度创新,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功能全面、责任明确、信息畅通、反应快捷、运转高效、成本合理的管理指挥体系,及时准确作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决策;三是要坚持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运行机制,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作出统筹安排,抓好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救治五个环节,完善信息报告、指挥决策、预防控制、医学救治、执法监督五个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力求做到果断决策,妥善处理,有效控制。

第二、积极改善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优质服务。这几年,区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很大,从医院用房到医疗设备都逐步予以解决,但是医疗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必须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常抓不懈。坚决纠正轻人才、重设备,轻人文关怀、重机械服务,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的倾向。要建立医疗质量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加强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解决好诊治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做到接诊快、诊断准、处置当,着力研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第三、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给予医疗服务方面的特殊照顾和救助,是中央针对当前农村实际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我们投入一定资金为龙凤镇各村改建卫生所2个、新建卫生所5个,解决了农民“看得上病”的问题,但农民“看得好病”和“看得起病”还是我们要面对的新问题。因此,今年我们要在规范化管理农村卫生所,强化对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农村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有的村卫生所投入使用后运行得很好,但是也有部分卫生所建成以后,村长、书记一次都没看过呢,就是说领导没有将政府投入建立起来的农村卫生所重视起来,更谈不上管理了。因此,各村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将农村卫生所管好,用好。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聘请本村医务人员,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维护农村卫生队伍的稳定,保障农民群众就医安全。要对农村大病医疗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确定大病的定义和大病的种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我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切实保证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对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采取审慎稳妥的态度深入调研,探索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尝试个人拿一部分、政府补一部分、社会保险交一部分,帮助农民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扰,全面改善农民的就医条件。

计生工作要具体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要在观念创新上下功夫。要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真正当成计划生育的主人,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实行换位思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二是树立经济社会和人口与计生工作同步发展的观念。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人口,两手都要硬,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胆尝试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把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目标之内。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把解决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的首要位置。在经济发展中考虑人口压力,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努力作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子孙后代留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第二、要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在工作任务上,要由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视人口战略研究转变,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安全。在工作内容上,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展生殖保健,提供优质服务,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在工作方针上,要由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三为主”向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转变,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工作思路上,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工作方式上,要克服依靠政策约束、行政命令等行政手段指导工作的行政化倾向,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减少行政干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群众主人地位。

第三,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要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出发点,针对管理中的难点、弱点、盲点,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和推进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有目的地调查计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继续按照“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和计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单位负责、社区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要在巩固好计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实事求是地搞好综合改革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难点、逐年完善,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管理机制健全的计生综合改革机制。要走出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误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奖励优惠政策,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三、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卫生和计生工作新局面。

大力推进卫生和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切实强化领导,统筹兼顾,合力攻坚,务求实效。

第一、强化统筹安排,加大重视力度。卫生和计生事业都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把卫生和计生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使卫生和计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应有位置。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公益财政的要求,不断加大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的足额投入,确保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报酬的落实。财政、审计、计生等部门要对基层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挪用、占用、弄虚作假骗取专项经费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严肃处理。要继续坚持计生工作党政一把手新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制定便于掌握、有利于操作且内容简化的目标考核,严格目标考核和奖惩,考核结果要与政绩、奖惩挂钩,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第二、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宣传和表彰卫生和计生系统典型,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通过执法检查,媒体曝光等形式加大监督、查办力度,依法严格处理少数不法人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机制,规范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一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好典型。深入了解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是否兑现,有没有乱收费和“冷、横、硬”问题,对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吃、拿、卡、要”违纪行为,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决不姑息迁就。要严格行为纪律,全面落实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严肃查处收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开大方、滥检查、乱收费等违纪行为。对纠风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第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要努力加强队伍建设,确保专业队伍的稳定壮大。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要以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计生技术人才、协会人才、公共卫生人才、社区卫生人才、农村卫生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计生和卫生队伍整体素质。要以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卫生、计生战线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的职业道德水准,不断增强队伍的改革创新意识、开拓进取能力、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同志们,全区计生和卫生事业已经进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要正确审视区情,研究新特点,解决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构建龙凤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2

页,当前第。

2

1

2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七

4.聚焦预防为主,在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和谐发展)上发力。

突出健康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群众树立“自己为健康负责”的理念。全力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市)试点项目建设,努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完善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社会化参与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增强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活力。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载体,选准病种、人群和场所三个切入点,开展“四个一万”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技能。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提升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

突出疾病防控。继续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暴发流行。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环节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接种安全。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病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三位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综合干预和患者自我管理,不断巩固和扩大省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成效。积极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管理组织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创新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模式,年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4‰。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作,强化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规范医疗应急处置。

突出妇幼健康。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和母婴安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和儿童保健门诊,着力完善以市妇幼保健所为龙头、医院产儿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门诊为网底、市妇女儿童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快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等人才培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保健服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妇幼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利用基因生物等技术,提高出生缺陷防治能力。组织实施妇幼重大项目,加大对影响妇幼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的综合干预。

突出应急保障。以巩固省卫生应急示范市建设为抓手,以法规预案体系、指挥协调机制、应急信息系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卫生应急体系,完善突出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部门协作机制,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继续做好8.2事故伤员医疗康复工作。进一步健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市急救中心(站)和医院急诊科建设,加大急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急救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水平。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完善采供血应急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临床供血能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临床用血需求和健康安全。

5.聚焦依法高效,在提升精细管理水平(科学发展)上发力。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强化卫生计生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夯实依法行政的基础。研究制定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清单的实施方案,明确权责事项的操作流程图,努力将每项权力和责任落实到科室或人员。根据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要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内容,持续提高审批效率。围绕社会高度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通过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大力开展治理整顿,依法查处各类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不断提升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水平。

深入实施绩效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紧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快修订完善各卫生计生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重点突出改革性、创新性和执行力,要根据各单位承担职能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多做多错”的局面。要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平时动态监测与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专家组力量,加大日常抽查力度,切实提升绩效考核的客观性。要进一步强化结果应用,坚持考核结果与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和领导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切实考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以科学的指标引领发展、以高效的考核评价实绩、以鲜明的奖惩激励干部的目的。

持续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干部任中离任审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以及重大决策事项推进等方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积极培育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医学会、计生协会和专业学会力量,强化质量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强化制度监管,全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同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立医院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独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物资和后勤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领域和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

6.聚焦人才科技,在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创新发展)上发力。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成立市卫生计生人才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工作,出台《昆山高层次医学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和《昆山市“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人才引进、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领军型医学人才(团队)、紧缺专业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满足事业发展需求。实施“1255”计划,即确定10个首席全科医生特岗、引进20名在岗全科医生,招聘50名社区卫生备案制工作人员,推出50个岗位购买服务,加快推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积极培育优势学专科。突出问题导向,从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常见疾病入手,不断加大人员、设备和财力等投入力度,深入推进重点学专科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苏州和我市四个层面横跨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重点学专科集群,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实力。市一院、市中医院各新增1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二级医院新增2-3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学专科和2个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2个苏州市特色专科。

大力鼓励科研创新。充分发挥科教兴卫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围绕威胁我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疾病,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力争尽快取得一批有实效、有影响、有自主品牌的科研成果。以提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依托城市三级医院尤其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以二类以下医疗技术和三级以下常规手术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适宜医疗卫生技术,不断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坚持不懈推进开放办医,深入开展与国内外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基地,市一院、市中医院力争在附属医院建设取得新突破,二级以上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力争在教学基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及时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积极抢占医学技术的制高点。探索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努力在院士工作站和知名专家工作室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7.聚焦惠民利民,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共享发展)上发力。

实施民生需求响应工程。准确把脉群众呼声,将群众最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作为我们为民服务的突破点,重点围绕怎样通过三级预防减少慢病和肿瘤的发生,怎样利用精准医疗的手段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怎样利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检测水、空气、食品的安全等方面下功夫、谋实效,不断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实施基公服务满意工程。深入实施三到位、三优良、一满意、一突出的“3311工程”,通过示范建设,树立典型,以典型引路,发挥服务示范、管理示范与发展示范作用,推动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化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研究,科学评估基公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着力解决目前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打破三级预防各个环节壁垒,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谋划新思路。

实施医疗服务改善工程。导入jci医院评审标准理念,积极推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对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充分利用生物科技、医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成果,积极探索开展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0项措施,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工程。组建卫生计生信息中心,整合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信息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动态更新,提升服务效率。积极探索在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卫生、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发一批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互联网金融交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8.聚焦作风效能,在提高统筹发展能力(统筹发展)上发力。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在巩固拓展“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三看三比”活动,即“看问题整改情况、比担当作为,看承诺践诺情况、比整体形象,看制度执行情况、比服务效能”,努力让卫计服务成为昆山的品牌,让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成为卫计系统的特质。要强化制度执行,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紧盯各项目标任务,细化。

工作方案。

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和激励惩戒力度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进一步完善专项巡查工作机制,毫不放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努力把违纪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初起之时,加快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惩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树立卫计行业新形象。

应急预案。

及处置流程,落实安全生产台帐资料报送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做到底数清、责任明、预案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们,今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充足的拼搏干劲和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做出积极贡献。

同志们:

刚才,陈强主任对去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要求具体,我完全同意,请各县、各卫生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围绕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

20xx年,全州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低生育、谋幸福、相均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卫生计生工作,强化举措,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了许多工作亮点。一是医改成果惠及民生。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职工医保参保率达99.4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农合参合率连续9年巩固在100%;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比改革前的20xx年提高了371.7元,增长325%。全面实施大病医疗保险,为2165人次报销大病保险基金1234.9万元。基本药物价格下降幅度达42%以上,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全面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全州医务人员总量增加了47.18%。90%的住院患者享受到“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惠民便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卫生工作稳步提升。扎实推进重大疾病干预策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率、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老年人服务管理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个州县级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达标,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三是计生工作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奖励优惠资金达599万元,惠及25500户计划生育家庭。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明确城镇独生子女医疗保险缴费办法、补助对象、补助程序及相关部门职责。经费保障得到加强,人均事业费实际达53.48元,同比增长12.13%。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政府向全州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是:基层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优化问题需切实重视;州级公立医院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度大;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建立的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巩固与完善等。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今年各项工作。

20xx年,我们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重点疾病防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一)全力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巩固和提高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理性就医的新格局。加快完善门诊统筹政策,落实提高医疗机构门诊支付比例相关政策。同时,卫生等相关部门要配合人社部门做好提高医保人均筹资标准等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优化大病医疗保险措施。认真执行《海北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试行)》,使“三无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健全大病医疗费用的结算、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制度,完善模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工作。继续完善药品招采办法和流程,提高招采效率,确保今年药物配送率达到97%。各县要按照州上出台的支持边远地区药物配送的相关政策,做好对边远地区药物的财政补助和配送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健全更加科学地绩效奖励机制。加强中藏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提升改革成果。五是全力抓好医改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医政、药政、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五个层面的网络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各信息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和城乡居民医保服务“一卡通”。进一步扩大远程诊疗系统覆盖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二)全力抓好卫生计生工作。一是州县卫计委加大医疗骨干、公共卫生、基层全科医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二是继续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改进医疗质量,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是重点抓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政策落实工作。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防控工作,以乡为单位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鼠疫综合防控措施,力争不发生人间鼠疫。深入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抓好农牧区妇女“两癌”筛查、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服叶酸、儿童营养改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四是州县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上下功夫。五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秩序整顿工作,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大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领域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及时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持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可及率。继续深入推进“康福家千家万户工程”,提升家庭健康幸福指数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推进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各县政府要把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党政一把手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讲实效,抓到位。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州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协调服务,加强对卫生系统的工作指导,强化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全力实施,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卫生计生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保证医改各项经费和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要按照中央关于人口计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要逐年加大人口计生投入力度,并确保专款专用。四要重视宣传引导。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卫生计生宣传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广泛深入宣传政策,解答和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五要抓紧整合资源。去年9月底,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州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已整合,组建了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县正在实施。要抓紧进行资源整合,明确“三定方案”及工作职责,同时抓紧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整合,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六要狠抓工作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明确,因此州县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职责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务必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要强化行政问责,按月通报、阶段考核、全年评估。州县督查部门和州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密切跟踪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狠抓执行力。

当前,我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中突出行业特点,在彰显特色、统筹兼顾上下功夫、见成效,以活动促工作。

同志们,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重大的民生工程,让我们团结一心,抓住时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深入推进我州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3

页,当前第。

2

1

2

3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八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3。

7

大计生指标我县全部达标。

我县的政策法规、计生协会、计生人事等。

7

项单项工作受到市人口计生委表彰。

在对乡镇划类中,我县没有列入三类的乡镇;流动人口区域协作等工作在全市计生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承办召开了全省人口计生系统机关党建工作现场会。全县的人口计生工作得到省、市的高度认可。突出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国优县”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0。

1

20。

日至。

21。

日,成功迎接了省人口计生委工作组的评估验收,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丰集、李集三个检查点准备充分,工作扎实,全县整体工作受到评估验收组的充分肯定。

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目标责任制管理,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完成“四项手术”

11450。

例,落实康检制度,健康检查。

4.8。

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漏档漏管问题。全县人口出生率为。

11.2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17。

‰,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

三是免费孕前检查项目取得新进展。

4902。

对待孕夫妇,发现高风险夫妇。

535。

对,按照规范要求对上述人群分别落实了随访服务。

四是性别比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果。

325。

个,没收。

b

超机。

2

台。与周边县区加强区域协作,全年联合查处“两非”案件。

17。

4312。

条。

五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取得新进步。

+

驻外党支部。

+

驻地计生部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企业协会组织。

31。

个,已婚育龄妇女会员。

1247。

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

122。

个,已婚育龄妇女会员。

5.02。

万人。注重发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优势,与流入地之间加强双向协作,为外出流动人口提供康检、宣传、维权等方面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和能力。

六是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2009。

年以来累计资助。

629。

369。

名农村独生子女或双女户家庭子女在参加。

2013。

年中招考试时加。

10。

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投资。

640。

万元建设县计划生育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可满足。

120。

余户计生老人的养老需求。

七是依法行政工作开创新局面。

深入开展“查违治乱推进依法行政”专项行动,对。

2011。

1

1

日以来的计划生育收费、罚款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共清理清查涉及乱收费金额。

26648。

301。

件,行政处罚案件。

97。

件。

八是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全县。

19。

95.43%。

以上,信息完整率和准确率达到。

97.95%。

以上。

二、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全面实现计生“国优县”的目标任务。

6.5。

‰以内,持续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要夯实基础。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服务网络建设,硬件建设上水平,软件建设上台阶,县站、乡所、村室要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标识化。要继续实行县处级领导、县直单位包后进村的办法,促进后进村、薄弱村转化,始终保持齐头并进的势头。要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发挥县、乡、村三级网络作用,提高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更好地发挥数据库的引导和分析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

二要完善机制。

要完善宣传教育机制,认真落实宣传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培育先进的人口文化,切实营造良好的生育环境,努力把实行计划生育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完善政策推动机制,不断完善奖惩并举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足额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为双女绝育户购买养老保险,做好生育关怀抚慰金发放和中招加分工作,落实新农保补贴措施,持续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圆梦”行动。要完善依法管理机制,以打造“阳光计生”、“廉洁计生”、“和谐计生”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计生执法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审核,严厉惩处违法生育行为。要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不断完善计生工作群众自治规章制度,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公共事务纳入村民自治范畴,运用民主的方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三要优质服务。

“国优县”的工作重点是提供优质服务,主要措施是落实“六项服务”,即:需求选择服务、幸福家庭创建服务、关爱女孩成长服务、生殖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干预服务、便民维权服务。要整合资源,尽最大努力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以服务促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不断拓宽乡所、村室服务功能,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层次开展温馨、特色服务,做到“县站规范服务、乡镇特色服务、村级贴心服务”。要大力实施居家养老工程,利用乡镇敬老院、县计划生育养老中心,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四要破解难题。

要破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难题,用好国家、省、市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建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按照“以房管人”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建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要破解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行为的“两非”管理难题,深入开展“三整治一打击”专项治理活动,实行住院分娩实名登记管理制度,强化区域协作,促进“两非”得到有效解决。要破解社会抚养费征收难题,各乡镇要严格征收标准,县人口计生委要做好把关审核工作,充分发挥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大依法执行力度。

五要培育特色。

我县连续。

4

年承办。

4

次省级现场会、多次承办市级现场会,不仅夯实了基层基础、提升了全县工作水平,而且提高了人口计生工作在省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好思路、好方法、好措施、好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好、持续好。要始终保持“经常工作主动抓,阶段性工作超前抓,上级关注的工作倾力抓”的工作状态,提标扩面,培育特色,在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县计划生育养老中心功能作用发挥、落实便民代理服务、简化办证程序等方面积极培育亮点,力争在全市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先进。

三、立足当前,务求实效,快速掀起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高潮。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全县。

年人口计生工作会,也是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的动员会,为确保完成全年人口计划和各项计生工作目标,当前要迅速掀起春季服务活动高潮,落实各项节育手术任务,打牢全年基础。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要召开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动员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已建好的“五个一”工程,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宣传婚育新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要澄清人员底数。

各乡镇要组织人员,逐村、逐户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认真排查,重点澄清已婚育龄妇女漏档漏管、避孕节育措施欠帐等情况。要组织互查,对重点村进行稽查,对重点对象要与民政、公安部门联查,并将排查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要层层实行排查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

三要落实康检任务。

各乡镇要制定详细的康检实施方案,严把证件查验关、咨询服务关、检查关、补检关、技术服务操作规程关、流动人口关。实行康检四术一体化,做到边康检、边澄底、边落实四项手术、边宣传教育、边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要高度重视春季计生服务活动,党政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亲临一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参与服务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要完成节育手术。

年我县人口出生预计。

1

万人以上,人口出生率将达到。

14。

‰左右,今后几年我县人口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据预测,我县全年应有节育手术对象约。

1.1。

万例,其中春季活动要完成。

35%。

以上。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始终绷紧计划生育工作这根弦,切实增强抓紧抓好春季服务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快速行动,扎实工作,全面落实避孕节育手术。

四、强化领导,提升素质,确保全年人口计划和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强化领导,坚持计生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不变,计生的一票否决制不变,统筹好人口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持续保持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确保全年人口计划和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民生的高度,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地位不动摇,人口计生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把手”抓“一把手”,切实在组织保障上负总责,在经费投入上负总责,在队伍建设上负总责,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负总责,做到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亲自解决重大问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坚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执行好新的政策,推动好各项工作,落实好各项任务,保障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要提升队伍素质。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提升计生队伍素质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保障经费投入,加强对计生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持续完善计生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制定详细的考核奖惩细则,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计生队伍的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不断增强人口计生队伍的争先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爱护计生干部,特别是对基层计生干部,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使大家愿意从事计生工作。

三要落实目标任务。

要清醒认识当前人口计生形势,明确全年计生工作的重点和任务,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坚持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工作目标全覆盖,确保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一个责任人肩上。要完善落实目标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核的指标和目标体系,合理确定量化权重和评价标准,引导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要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切实把领导干部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奖惩任用的重要内容。确保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要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信心,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迅速掀起我县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高潮,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商城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谢谢大家!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今年社会口召开的第一个年度工作会议。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医改工作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上,卫生计生工作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讨论的重点。春节刚过,我们第一个会就讲卫生计生工作,也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桑淑娥同志全面总结了20xx年及“”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20xx年重点任务,内容全面实在,任务具体明确,我都同意。会上,我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

责任书。

希望会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卫生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省政府综合医改部署和要求,按照“3936”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四个重点,强化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16项具体办法措施,分级诊疗制度、全程管理模式、“三家”服务、基层综改等工作创出了西宁医改新特色,医改红利惠及了更多城乡人民群众。二是医疗水平得到新提升。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级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收入同步提高。三是健康保障得到新提高。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50元,参保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8%,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困难群众就医和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入下降“快车道”,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四是公共卫生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3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6%以上。五是计生工作取得新发展。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计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活动,持续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更加关爱失独老人生活。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5年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担当和心血,体现了各区县、各部门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群众不断扩展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中心城市资源集中、功能重叠,城市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城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各类卫生机构名目繁多、数量庞大,难以监管,服务安全隐患风险高;市级公立医院缺乏长远规划,空间狭小,发展受限;全市还没有独立的妇产、儿童、职业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城区缺少二级医疗机构。二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特别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去年11月,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医疗卫生健康与社会力量参与研讨会暨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理事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出,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与外界沟通不够,自我宣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加快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新挑战。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卫生计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基础差、保障能力弱,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应对今后可以预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但在预防与治疗上,协作不足、协同性不强,缺乏联通共享,难以应对日益高发的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两项指标管控压力依然很大,远没有我们了解的这么乐观。六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就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我市缺乏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同时,包括市卫计委机关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学习把握都需要加强,工作作风、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以及吃卡现象不程度存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指明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幸福西宁”,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宁城市定位和发展理念进行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我想,没有健康,难有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建设“幸福西宁”无疑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变,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诉求的不断扩展,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鼓足干劲,提升效能,力争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12315”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当前,医改正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发展,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医改,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里,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有力有序推进。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从制约医院发展和影响医院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内部运行、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卫计委要抓好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近两年探索实践来看,推行分级诊疗的关键是患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医保支付、签约服务、便民惠民等措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支持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要加快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想,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的目标。前期研究制定的《组建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施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进以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病组)、床日、人头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四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和省、市始终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来抓,去年相继出台了具体办法措施,对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4月1日起,省上执行新的招标结果,市卫计委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用什么、招什么、采什么”的原则,尽快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抓好挂网采购药品的议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力争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要抓好药品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对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取消配送资格,从而保障基层偏远地区群众用药需求。

(二)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关于这项工作,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一方面,要尽早出台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并与规划部门衔接;另一方面,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研究出台具体办法措施,既要解决基层守门人托底问题,又要解决监管工作到位问题。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谋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特别是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促进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同时,要扩大市第一、第二医院发展空间,增强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科医院建设。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实施妇幼、口腔、骨科、中医等一批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三是加快建设城区二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这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市卫计委要抓紧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效。四是科学规划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重点围绕地方病、心血管疾病及肺水肿、肺心病等困扰城乡居民的高原性疾病做好诊疗、科研、教学等保障工作,力争在研究、治疗高原疾病学科上取得新突破。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综合性核心医院建立影像中心、诊疗中心、病理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节,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节约成本,提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病理学诊断技术需求。二是探索建立市属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名血透病人,做透析必须在医院挂靠床位治疗,既占用医疗资源,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市卫计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医疗惠民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研究提出全市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建设意见和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门诊费用核定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公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国医馆”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提升中医品牌,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置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要深入研究养老配套医疗纳入医保范围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着力从政策层面推进医养结合。四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各类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诊断等,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强化诊疗水平。五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围绕“幸福西宁”,深入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属5家公立医院“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继续推行“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和26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品牌,提高群众获得感。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切实做好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置,加快建立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都很明确,市爱卫生要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同时,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建卫”国家级复审工作,市爱卫办要尽早制定。

工作方案。

提前准备迎检资料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注意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将“建卫”复审工作与“创城”、“清洁西宁”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五)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可以预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短时期可能会出现妇幼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保障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办好。要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加强失独家庭帮扶的综合政策措施。要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今年妇幼保健站和计生服务站整合工作不单是形式上的,必须是实质上的领导管理统一、资源统筹共享、人员统一调配。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里,强调一件事,市卫计委要加快规划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站服务功能,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西宁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政府会议已研究通过,尽快下发执行。要鼓励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到基层医卫生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医师松绑。今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的考核办法,建立市县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解决“公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问题。二是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努力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开展西宁市名医评选工作,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培养师承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造名医专家团队。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与中日友好医院、天津泰达、北京阜外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合作,注重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多深入基层调研,向基层学习;要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市卫计委要统筹考虑,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争取同城同策;研究建立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在保持待遇、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让各级医疗机构干部职工通过挂职交流,全面了解卫生计生政策、工作流程等,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吃透文件精神。卫生计生工作政策性很强,特别是医改都是以政策为依据,在政策范围内运行,吃透精神很重要。从目前来看,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把握政策上还是有差距、有不足。比如,去年我们研究制定的有些改革方案,迟迟不能下发实施,我想,根本原因还是业务工作不熟、政策掌握不清,前期我到三个县调研医改工作,也发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对医改政策的认识比较粗浅,有的县对医改工作研究不到位,造成了工作被动和滞后。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上全面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真正学深学透学明白,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策水平,做好研究工作的有心人,政策把握的明白人,执行决策的责任人。

(二)强化部门协作。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总体来讲,近年来,各区县、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围绕医改工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但是,有时部门之间还是存在协调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展。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健康成长。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卫生计生领域经费投入,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四)注重舆论引导。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围绕群众的关注和期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要以深化医改为主题,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

(五)切实改进作风。中央和省委对改进作风、反腐倡廉的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王晓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卫生计生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查找和改进服务态度不好、服务理念不清、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持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守纪律、讲规矩,主动接受纪检机关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乎民生,顺应民意,推进健康西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

同志们:

2012。

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会议还表彰了。

2011。

年工作先进单位和进步单位。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祝贺!

84。

2.28。

个千分点,出生政策符合率比责任状提高。

3.84。

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

2.48。

个点,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口计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艰苦拼搏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支持配合、齐抓共管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者和关心、支持人口计生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b

超鉴定、非法终止妊娠工作力度不够,出生人口性别比还没有从源头上得到根治。三是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建小区如雨后春笋,加上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农村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机构、人员跟不上,给政策外生育者留下了较大空间。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同志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部署我国“十二五”发展时提出,要“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1。

4

26。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不断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战略研究,加强政策统筹,加强工作协调,加强任务落实,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为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决战之年,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对于实现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再创新佳绩。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摆在首要位置。

控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巩固多年来人口计生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扎实工作。

一是把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政策外生育这一制约和影响我市人口计生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着重抓好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这两个重点。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杜绝违法行政行为,切实保障群众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进一步抓好乡、村两级人口计生工作的规范管理,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全市基层计生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人性化转轨,不断提升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水平。

第二,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

计划生育的本质是一项公共福利,体现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各级、各部门要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注重运用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宣传倡导等措施,转变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和方法。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有机衔接。要不断完善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关爱女孩等政策措施,扩大政策覆盖面。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推动普惠性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有机衔接,在新农合、新农保、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就业培训、扶贫开发等方面制定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保障福利。

第三,坚持抓好人口计生服务功能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着力解决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开展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筑牢提高人口质量的第一道防线。要进一步拓展人口计生服务体系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健全、基层力量较强的优势,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共同实施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第四,坚持推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规律,在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一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要求,认真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不断完善和落实社会服务管理政策,解决好流动人口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安居乐业、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是坚持不懈地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已将。

2012。

年确定为“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整治年”,从推进立法、完善机制、“两非”督导、强化考评等方面进行治理工。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一定要积极协调,相互配合,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终止妊娠手术和相关设备、药品的管理,深入开展集中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治理活动,真正营造专项打击的强大声势,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努力使出生人口性别比走向正常的轨道。除了刚才点到的几个部门外,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务求取得实效。

三是进一步强化县区责任。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实行约谈制度,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县区党政领导进行约谈,希望各县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和老龄产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硬任务,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始终做到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措施亲自督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真正形成愿抓、敢抓、会抓计划生育工作的浓厚氛围。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无论哪一个地方、哪一个部门、哪一级干部出了问题,该黄牌警告的坚决黄牌警告,该一票否决的坚决一票否决。

二要加强综合治理。

要进一步完善各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建立定期磋商、密切配合、综合评估的协调运作机制,努力构建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要认真落实《北海市关于建立诚信计生利益导向联动机制的意见》,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配套、衔接的经济社会和民生普惠政策,努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保障经费投入。

各县区要按照“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把人口计生事业投入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凡是中央和自治区明确要求的资金投入和专项经费投入,都要优先考虑和安排。

四要强化目标管理。

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签订了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这既是一项工作部署,更是赋予大家的明确责任。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和检查力度,把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工作目标,逐项抓好落实。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大对基层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基层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同志们,人口计生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振奋精神,齐抓共管,奋力拼搏,不断开创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夺取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全面胜利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一

卫生计生都是重要民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及省“两会”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分析形势,明确思路,部署20xx年任务,以卫生与健康工作新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成绩,明确工作思路,给予殷切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刚才,王忠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的。

工作报告。

我完全赞同大家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福泉市、黄平县、钟山区政府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会议还通报了卫生计生重点工作考评结果工作滞后的地区要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抓紧整改提高、迎头赶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xx年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刚刚过去的20xx年,对卫生与健康工作而言,是很不寻常、令人难忘的一年,是具有深远影响和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可喜可贺。这一年,党和政府把卫生与健康事业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方略。省委、省政府继20xx年召开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之后再次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加快健康贵州建设的集结号,开辟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敏尔书记、志刚省长多次听取卫生与健康工作汇报,加强组织领导、精准调度指导,推动全省各级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省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医疗卫生建设项目332个,全省全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72.6%,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的态势基本形成。这一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对贵州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特别关心、特殊支持。在敏尔书记、志刚省长的亲自推动和省卫生计生委的全力争取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签署全国唯一一个委省合作协议,并共建遵义医学院。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亲自出席签约仪式并到贵州调研指导工作。共同启动实施黔医人才计划、院士专家医疗卫生援黔行动,协调委属委管医院对口帮扶我省5家省级医院,以及东部七城市结对帮扶我省所有贫困县医院,协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与贵州医科大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支持贵州经费达140.69亿元,支持力度为“”以来最大,为贵州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一年,我省卫生与健康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一年来,全省卫生与健康系统始终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打响了不少“攻坚战”,争取了一批好事喜事、办成了一批大事实事,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首战告捷。可以说,工作出色,成绩出彩。我归纳了一下,具体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医改的综合性协同性明显增强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覆盖率提升至78%;形成以余庆为代表的改革典型,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173期简报向全国介绍了“余庆经验”;城乡医保整合“六统一”政策落地,参保率和住院实际补偿比进一步提升,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实现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加快推进;启动实施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首次实施我省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采购。二是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变得比以前方便了。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全面实现,其中开展远程会诊8400余例,让老百姓看病“天涯变咫尺”;为全省所有农村中小学配置校医12708人,让农村孩子健康地踏上人生起跑线,得到刘延东副充分肯定;全面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有效提升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公共卫生服务和综合管理“五大能力”。三是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大加强了。“百院大战”深入推进,到位资金168亿元,在建的170多个县级以上医院进展顺利;积极争取中央资金12.85亿元支持我省相关建设项目388个。四是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提高到45元,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传染病总发病率降至416.51/10万;国家在我省建设移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和紧急医学救援队,卫生应急第一次进了国家队。五是全面两孩政策有序实施,计生服务管理更亲民了。新增政策内二孩出生总体符合预判,圆满完成年度人口目标。在全国率先推行网上登记服务制度,全面加强生育健康全程服务,探索推进多证合一,人口福利基金实现县级全覆盖,资金总额达近3亿元。六是中医药民族医药振兴发展做得更实了。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我省签订共建贵阳中医学院协议,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与贵阳中医学院签署共建贵州省苗医药研究院协议;正在新建、改扩建17家市县级中医类医院和134个基层中医馆;贵州省中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七是贫困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了。在“三重医疗保障”基础上建立医疗扶助制度,着力构筑“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覆盖人群扩大到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国家试点,合规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90%以上,其中重点人群合规医疗费用补偿比例达100%。八是人才的红利逐步凸显了。通过综合实施“医疗卫生院士专家援黔行动、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国家试点、黔医人才计划、岗位培训计划、千人支医计划等政策措施,集中发力,人才瓶颈正在得到突破,人才红利逐步显现。

这些成绩的取得,弥足珍贵、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支持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各有关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凝聚着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增强做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特别是要在思想认识上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一)必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和人民共建共享,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一是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当前,我省居民健康素养仅为2.8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38个百分点。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既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权益,又不断激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近几年来我省在产业上的“大健康”已经先行起步,在事业上的“大健康”更须全力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会同有关部委制定的规划是“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而不是“十三五”卫生计生规划,这已经是一个很明确的方向了。省卫生与健康事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卫生计生委)要会同各地各成员单位切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统筹应对好各类健康影响因素,真正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省卫生计生委要尽快牵头明确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二)必须坚持把筑网底、深医改、补短板作为工作着力点。一是基层是整个卫生与健康工作的网底,网底牢,则体系强;网底不牢,则地动山摇。去年志刚省长亲自部署推动的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为筑牢网底打了一剂非常管用有效的强心针。当前我省的基层基础还十分薄弱,必须接续用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要把各个“计划”“工程”的数字指标转化为老百姓的感受指标,最终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标。二是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虽然我省医改推进力度明显加大,但离国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打出组合拳,以扼制虚高药价、城乡医保“六统一”、动态调整服务价格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三医联动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医改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三是全国补短板,贵州是机遇。这里面,一个是要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尽快把短板补齐补全;另一个是要明确:补短板,不是简单增加投资,而是切实从满足群众卫生与健康需要出发,增加有效供给,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提高补短板的质量和效率。

(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总体上看,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滞后仍然是贵州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巨大瓶颈。去年12月27日,教育部重点学科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发布的健康中国指数显示,上海第一、贵州最后。敏尔书记对此专门作出批示。虽然不是官方数据,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状况的社会视角。具体看,一是成绩大,但问题也不少。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仍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的基本现状没有改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特别是基层能力严重不足,资源少且配置不合理,人才总量和高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医改还不到位,药价虚高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扼制;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等,都仍是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须我们下大力气攻坚克难,取得真正突破。二是机遇好,但挑战和压力也不小。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历史欠账多,我省卫生与健康工作已取得的显著进展,还只是初步的、局部的、不牢固的;发展的模式和动能还不能适应卫生与健康事业转型、升级、跨越的需要,还正处于从开好局向破好题,从攻坚战向翻身仗,从铺摊子向装篮子,从战役性向战略性,从投入式、动员式向变革式、内涵式,从重速度、重规模向重质量、重效率转变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胶着状态,更没有形成压倒性态势。要使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从根本上扭转滞后、走出洼地,还必须付出巨大的艰辛,还必须尽最大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

20xx年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要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以人民满意为评价标准,以抓落实为主旋律,突出问题和需求双导向,突出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引导相统一,突出建设和见效,继续举超常之力、创超常之绩,厚植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跨越发展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具体来讲,就是要全面完成好“55433”的目标任务。

(一)着力抓好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基本完成医改立柱架梁的重大阶段性任务。

一是在不断提高基层能力的前提下,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分级诊疗是治本之策。要注意签约服务不是强制首诊,而是“居民自愿+政策引导”,要“刚性政策、柔性操作”。要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包,综合运用医保、价格、宣传、引导等手段,创新医联体、医共体等机制,确保今年在全省全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

二是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到了全面推开的攻坚时刻。要把挤压药价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政府落实补偿政策等措施联动起来。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中耗材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上半年要制定出台化解公立医院债务方案。要坚持试点先行、典型推动,全面推广中央印发的若干经验意见和我省创造的余庆等经验,同时要加强宣传倡导,在全社会唱响健康贵州。省属医院要真正做勇于担当的实干家,积极参加属地改革。

三是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医保是“三医联动”的发动机。要确保在年内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即时结算;要全面推开市级统筹,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六统一”政策全面落地,年内基本实现、明年全面实现全省医保一卡通;要切实发挥医保的控费作用,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机制,确保医疗费用增长继续控制在10%以下;要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补偿比例。

四是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汲取药品招采领域经验教训,年内必须全面推开“两票制”,试点推进“一票制”,完成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规范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行为,确保虚高价格明显降低;对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要完善边远贫困地区药品配送机制,确保及时、安全、足量保障药品供应。

五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志刚省长多次强调,医药卫生领域的很多问题,有些是属于发展不够的问题,有些是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少是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要用好“医疗健康云”等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药品信息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药品全品种监管、药价全流程监控,开正门、堵偏门;要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诊疗行为和费用开展全程监控和智能审核,切实防止过度医疗、错误医疗;要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建成健全完善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医疗”,推进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真正为健康植入智慧之芯。

(二)着力抓好5项基础性领域,以纵深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和健康扶贫工程为抓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今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基层能力提升年,要不断夯实“五个全覆盖”、“三年提升计划”和健康扶贫工程的成果成效。一是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年内实现100%的县(市、区)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目标,70%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要达到甲等乡镇卫生院标准,5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加快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二是人才和学科方面,年内要组织1000名县级以上医疗卫生人才到乡镇卫生院服务1年以上;实施6000名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提升教育项目;对220xx名乡镇级卫生技术人员和村医开展培训;对1600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主任)进行管理岗位知识轮训;70%的县级医院要建成5个重点学科及重症监护室、急诊急救体系,50%的乡镇卫生院要建成1个以上特色专科。三是基层信息化方面,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大力推进远程影像、病理会诊的服务和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和制度,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全完善村卫生室管理服务一体的信息系统。四是健康扶贫方面,进一步提升精准性、普惠性、靶向性,加大资助参合参保力度,重点落实好医疗扶助制度,深入开展农村贫困人口专项救治,力争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在20xx年基础上各提高5个百分点。五是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年内建成全省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行群众满意度即时评价制度,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要强化平安医院和医德医风建设,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者都要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三)着力抓好4方面重点内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应急工作。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一是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开展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等健康影响评价评估。推进以“三减三健”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重点职业病、放射卫生、饮用水水质和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监测的覆盖率要达到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当好人民健康“守护神”。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建成20个标准化县级疾控中心,27.4%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达到国家标准;争取国家支持不少于30个县级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要加强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确保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扩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试点,确保疫苗供应、质量和接种安全。三是提高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要制定出台《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完善山地特色医疗急救和应急体系,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速救援。年内75%的县级地区达到规范化建设水平。国家两支卫生应急队伍要建成用好。四是深化爱国卫生工作。推进健康城市、健康城镇村寨建设,年内创建7个国家卫生县城、90个国家卫生乡镇。

(四)着力抓好3个关键环节,落实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目标,改善妇幼健康服务。要通过我们有温度地开展工作,真正使计划生育成为一项甜蜜事业。一是要优化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制定出台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二是要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制定出台提升妇幼服务能力办法,加快妇幼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年内40%以上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达三级标准,20%以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二级标准,100%的县建成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推动组建独立建制的省级妇幼保健院。三是要优化流程,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和多证合一,年内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6月底前实现与国家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信息系统联通。进一步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五)着力抓好3项重要工作,落实中医药法规政策,进一步彰显特色优势。要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为统领,一是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中药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二是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年内制定出台我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xx—2030)》。三是全力做好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申报评选,推动更多贵州好中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强化中医师承教育,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设。此外,要优化社会办医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强监管,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食品深度融合,培养和发展健康产业。

今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落实年。关于组织保障和任务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五点。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党委、政府对卫生与健康工作,要保持力度不减、投入不少、建设不慢,切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卫生与健康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重要位置予以部署推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协调、一抓到底。二是要强化任务分解。省卫生计生委要抓紧牵头制定出台健康贵州2030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规划、“十三五”医改规划、“十三五”职业病防治规划4个规划,并把设计图变成施工图,把施工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时间表、路线图、工作量、责任人,建立年、季、月、日工作台账,统筹抓好进度、质量落地,切实做到一副担子挑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要强化督查考核。要用足用好督查这一利器,继续把卫生与健康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重大督查事项,督进度、督成效、督质量,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要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民意调查、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多搞一些不打招呼的实地调研和督导,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落实就跟进到哪里。这里要特别强调,在廉洁从业方面,全系统的干部职工都要严明纪律、严守底线,确保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四是要强化统筹协调。落实4个规划,涉及很多部门职责,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省卫生与健康事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卫生计生委)要研究一整套战术打法,储备好任务书、工具箱、项目库、工程包、资金池,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推进,切实形成部门联动、一体推进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格局。要参照国家层面做法,抓紧制定出台卫生与健康工作考核指标体系、4个规划责任分工和监测评估方案、健康贵州建设评估验收办法。五是要强化对接争取。省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抓住窗口期,按项目化推进、实物化落实的要求,把委省合作协议、黔医人才计划、医疗卫生对口支援、院士专家医疗援黔,以及相关单位帮扶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发展等事项落实为一个个具体项目、一项项数字指标,今年要全力争取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暨国家健康医疗科技文化产业园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建设。

同志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干在实处,才会走在前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深耕细作,行稳致远,全面深入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在群众心坎里,为打造健康贵州、助推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

刚才朱淑芳同志对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做了很好的报告,等下黄琪玉副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传达贯彻。

过去的20xx年,我省计生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及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落实新时期计生协会“六项任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和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不懈推进我省计生协会定力、活力、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五力”建设,落实新时期计生协会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六项重点任务”等方面取得良好开端和较好成绩。一是群众性宣传教育拓展创新。着力计生协会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巩固《计生协会小组》内刊、拓展协办《福建卫生报》,促进计生协会宣传教育与大健康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二是生育关怀计生家庭成效显著。持续深化生育关怀服务品牌,把生育关怀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在扶持力度上加大,在投入资金上加码,在关怀项目上精耕,在帮扶模式上创新,帮助计生家庭特别是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和谐幸福家庭。用好省级财政1500万小额贷款贴息资金,落实贷款3.49亿多元,帮扶1.13万多户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投入幸福工程帮扶资金1.41亿多元,帮扶9000多户计生贫困母亲,脱贫率达89%;加大安居工程补助力度,全省共投入4483万多元,帮助1.14万多户计生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其中省计生协会安居补助项目投入942万元,帮助157户无房、危房计生特困户建新房,比上年度增加2.6倍;继续开展金秋助学,共投入4129万多元,资助2.31万多名计生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全省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投入9441万多元,108万多户计生家庭参保,赔付保险金额4914万多元,简单赔付率达52%,有效增强了计生困难群众抗风险能力;倾心帮扶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持续开展“牵手一家·温暖活动”,让特殊家庭尽快走出阴影,重新融入社会;开展法律援助,全省计生协会法律援助站共代理案件820多件,调解民事纠纷1500多件,协调维权2100多件,共挽回经济损失7600多万元,有效维护了育龄群众合法权益,工作得到中国计生协会高度肯定。三是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持续开展县乡村组计生协会“四联创”活动,重点推动乡级计生协会有专人做事,目前全省有53个县(市、区)核定乡级计生协会编制,比上年度增加了31个。同时,联合省卫计委着力推进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和流动人口服务,抓好国家、省级示范县项目,全省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面达100%,有20%达到省级“六好”示范村居标准。

虽然过去的一年,在大家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计生协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明白,满足是工作的“敌人”,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今后去着力解决。比如,对计生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乡村两级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生育关怀服务能力、“六项重点任务”配套建设等等。一年之计在于春,奋发进取正当时。新的一年里,计生协会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任重道远。各级计生协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有利形势,要有所作为。要以中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中国计生协全国省级会长座谈会、中国计生协八届二次全国理事会以及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群团组织“三性”的总体要求,对接我省人口计划生育“十三五”规划,结合各地情况,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增强定力,全面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在20xx年5月中国计生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习重要指示廓清了当前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些混乱认识,表明了党中央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决心。当前在卫生计生机构合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新形势下,社会上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有的地方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都不如过去,有的地方甚至工作懈怠,认为计生工作可有可无。对这个问题,大家要高度重视,党政领导更不能漠然视之。计划生育工作正处在转型期,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就是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新形势下做好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工作要求更高。据调查,我省一孩家庭中没有和尚未决定生育二孩的占47%左右,这些人中有的担忧幼儿照料抚养问题,有的担心年龄大生孩子质量问题等,如何解决群众生得出、生得起、生得好,有许多工作需要好好研究。比如大龄育妇和不孕不育症夫妇生育服务问题;办全托普惠性托儿所、幼儿园,增加社区幼儿照料服务功能,减轻家庭养育压力问题;还有加强生殖健康指导和知识普及,减少出生缺陷,抓好婴幼儿早期发展以及帮扶计生困难家庭、特殊家庭、关怀关爱“三留人员”问题等等,都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因此,大家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的重要指示上来,正确认识计划生育工作形势,端正态度,增强做好计划生育和计生协会工作的定力,坚守职责,继续协助党委、政府宣传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全面两孩政策,牢牢把握正确宣传导向,积极拓展互联网等新媒体宣传模式,让群众理解,知道怎么执行政策,如何去做,怎样做得更好。各级计生协会在宣传教育工作上要有作为,敢于担当,要坚定不移,继续为贯彻落实计生基本国策努力工作。

二要不忘初心,以“六项重点任务”引领生育关怀上新台阶。

“六项重点任务”是中央赋于计生协会的任务,落实好“六项重点任务”,引领生育关怀工作提升,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线。各级计生协会要不忘让广大计生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初心,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尽力尽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要认真落实好我省“六项重点任务”的《实施意见》,坚持以计生困难家庭和计生特殊家庭为重点,精准关怀,突出抓好计生小额贴息帮扶、幸福工程、安居工程、金秋助学、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口早期发展、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法律援助、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全省计生困难家庭数据库建设“十大项目”。要落实好这些项目,一是要有担当精神。过去基层争着要项目,现在一些干部怕出错、怕担责,开展小额贴息等项目积极性不如过去,这是一种不敢担当的表现,也是对群众不负责任的表现,与协会的宗旨相违背。要坚决克服这种现象,坚定信心,不辱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且加油干就要真干、苦干和实干,切实完成好小额贴息帮扶等生育关怀项目工作任务。二是要实事求是。开展什么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需要,不一定求全求多,关键在做实、做精,保证质量。同时项目还要根据受助户实际承受能力来谋划,比如安居补助项目,房子够住就好,能住就好,有的地方房子建得很大,装修也不错,但给受助户增加新债务,这就违背了建房初衷。这项工作请各地与本地安居工程、造福工程结合起来,资金统筹使用,共同把这件好事办好。三是要加强跟踪服务。除对生产帮扶项目要加强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指导外,还应重视对项目落地全过程的督查,对金秋助学项目则要加强与相关学校沟通联系,持续关注受助学生成长,这样才能保证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与此同时,计生协会的同志还要注意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承接、实施、落实“六项重点任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举措,使计生协会生育关怀服务供给更有效对接相关部门的职责、对接群众的需求,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之间的组织者和嫁接人。四是要创新项目管理。坚持精品化打造项目,引导工作由活动型向项目型转变,创新项目策划、资金投入、激励考核、宣传倡导机制,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推动工作抓实、抓细、抓出特色。进一步健全完善生育关怀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推进生育关怀项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造福计生家庭。

三要强基固本,着力开展“基层协会组织建设提高年”活动。

要按照中国计生协会提出的“基层协会组织建设提高年”活动要求,以增强计生协会“五力”为目标,紧密结合“四联创”活动,重点抓好乡村两级计生协会能力建设,拓展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搞好基层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班子、点子和票子。“班子”就是选好会长这个领头人,配齐配强常务(专职)副会长、副会长。要加强各级计生协会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坚强战斗堡垒。“点子”就是有工作思路和创新精神,做到这点需要加强探索和研究,多问计于基层,多总结基层经验,不断开拓思路,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出彩。“票子”就是要有钱办事。落实“六项重点任务”,开展生育关怀项目,需要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去年因基层资金所限,有的生育关怀项目无法扩大覆盖面,希望资金问题在新一年得到更好解决。

做好新一年计生协会工作,一方面需要各级计生协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各级计生协会经过几十年艰苦磨炼,证明她是一支忠诚党的事业,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毫不动揺地贯彻党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务于群众,扎根于基层,为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各级党委政府信赖、群众拥护的计生工作生力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和支持,并保护好这支队伍,在工作、生活、待遇上多给予关心,切实把计生协会建设成为“政治靠得住、群众信得过、工作过得硬”的坚强群众团体。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不忘初心、开拓进取、敢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而努力奋斗,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卫生计生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省委省政府对会议的召开十分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对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作了重要批示,省委、副省长咸辉今天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传达,抓好贯彻落实。

一、20xx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的精心指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下,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不懈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xx年,全省总人口2789.55万人,常住人口2582.18万人,人口预期寿命为72.56岁,出生31.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6‰,自增率6.08‰,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实现。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xx年的24.35/10万降为22.96/10万,婴儿死亡率从7.25‰降为6.4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8.61‰降为7.7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98.33%上升到99.09%。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卫生计生有机融合。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了原省卫生厅、省人口委的机构和职责,组建了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xx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实现了改革前后平稳过渡。转变职能,整合资源,取消、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强化监管职能,深化医改,加强计划生育以及中医药等重点工作。

(二)年度医改任务圆满完成,重大改革成效显著。全省农民参合率达到97.53%,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58.36%。27种大病实际补偿比达到71.51%,其中新农合承担了67.12%。中央投资6.36亿元建设9个县级医院、12个县妇幼站、16个县疾控中心、44个县级急救中心、200个乡镇卫生院和189个职工周转宿舍、940个村卫生室,争取3000万元建设了100所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投资2亿元对岷县、漳县地震灾区进行恢复重建。成功创建16个中医药先进县和示范县,365个乡镇卫生院和8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为省级中医特色机构。91.5%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多元化支付方式改革同步推开,新农合“一卡通”以乡为单位实现全覆盖,发卡率达96%。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分类管理更加完善。调整增补药品目录,基层药品供应得到较好保障。全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和177个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公共卫生人均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89%的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315”模式的公立医院改革得到推广,22个县被列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公立医院逐步建立起新的补偿机制和联动机制。

(三)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我省单独生育二孩政策实施方案已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程序,待省人大会审议。人口计生利益导向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2个市和34个县被命名为示范市、县,全省示范市、县比例分别达到32%和59%。“陇家福”工程稳步推进,各地建立了5000多个“陇家福·幸福寓所”,评选了12万户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典型。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将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纳入检查范围。10个县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国优”覆盖面达到80.23%。人口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

(四)行业监管更加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三好一满意”、“质量万里行”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紧密,血液安全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优质护理、宾馆式护理和中西医并重的综合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应用更加普遍。无假日门诊、远程会诊、预约诊疗、巡回医疗等机制在强化医疗质量、提升社会满意度中的补充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在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就医问题上体现更加充分。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第一轮医疗服务乱收费和重复计费等问题专项整治,督促落实22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维权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甘肃省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暂行办法》,信访秩序更加规范,厅局长行政查房、院长值周、院内外中医专家会诊、重症监护室中西医联合抢救等制度在缓解医患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9.37%,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达到17579人,保持率达83.5%,碘盐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计划免疫责任追究制度作用明显,3个单位、5名个人受到处理。开展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白血病、终末期肾病等5种大病调查。妇幼工作成效明显。“两纲、两规划”中妇女儿童健康指标大部分提前实现,200名贫困听障儿童得到及时救助,新增5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单位。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突发事件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通过国家验收,全年未发生人间鼠疫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岷县漳县地震等自然灾害卫生救援和兰洽会等重大卫生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实现常态管理,全年未发生饮用水污染引起的突发健康危害事件。职业放射卫生监督、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全年办理违法案件3243件,卫生服务秩序明显改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和行政审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基本实现全覆盖,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备案工作启动,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评估为政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了有效依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作用明显,发现并及时报告了部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汞含量超标问题,多次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政府通报表彰。

(六)中医药工作全面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建设初见成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2个县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培训1.8万人次,村医15项中医适宜技术和农户6项食疗保健技术在基层逐步推开。继续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住院、门诊目录内中药、使用中医适宜技术100%报销等30余项政策措施。对50种疾病实行中西医同价,综合医院中医工作推行等级评审“一票否决制”,成功筹办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重点专科建设、中医护理创优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成功申报“岐伯胜景”和“皇甫谧文化园”两个国家级中医师承基地。全面推行中医药人员岐黄技术等级岗位管理。1796名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人员被纳入乡村医生管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五级师承教育、“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在岷县、漳县地震灾害卫生救援中中医药作用得到凸显。出台了《甘肃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和《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联合省直多个部门实施中医生态养生保健旅游区建设,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进多项产业发展。国家旅游局和中医药局把陇东南5市确定为全国中医生态保健旅游创新区。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把甘肃确定为中医服务贸易重点支持省之一。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积极推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工作,选派474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境)外进修培训。落实中央和省委“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部署,与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匈牙利等国在中医药服务贸易、共建中医中心、岐黄中医学院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在乌克兰挂牌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并正式运行。援外医疗队工作进展顺利。开办国际中医药文化培训班,首批乌克兰学员完成进修培训,并赴庆阳、平凉体验中医养生旅游。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储备,中医药人才英语、俄语强化培训班正式启动。

(八)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保障机制更加健全。20xx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卫生事业经费84.17亿元,较上年增加10%,计生事业经费达到2.81亿元。为乡镇卫生院选拔20xx名大学生,直属单位公开招考人才301人,招收42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选派1300余名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基层。选派省外进修1500余人、省内进修4000余人,村医每周到乡镇卫生院进修1天。举办6场卫生技术省级决赛。卫生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获批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投入3000万元支持1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争取到33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和49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1900余万元。其中一项科研成果获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填补了35年来我省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在全国获奖的空白。

(九)各项重点工作整体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有新举措,在全省推行绿色急救通道等5项便民措施。行风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廉政风险防范试点、医德医风考核、防统方软件等工作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建立卫生专网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开通手机预约挂号、下放民营医疗机构审批权限。干部蹲点建立长效机制,组织专家指导中药材种植、双联点义诊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卫生援藏深受藏区群众好评。安排6700万元用于卫生援藏。筹资600万元为甘南州各县医院建起了重症监护室,通过省二院培训中心,为每县免费培养了10名重症监护人员,为乡镇培训了300余名医护人员。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取得实效。“村级三件事”全面推开,第一轮村医15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顺利完成。健康文化墙覆盖村社,中医适宜技术、急救、保健知识进家庭和健康沙龙工作有声有色,健康保健工具包惠及30万户农民,创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金昌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卫生计生宣传和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各级主流媒体编发新闻4699篇,甘肃卫视并机直播近18小时。与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正式建立合作关系。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13项卫生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转入政务大厅一站式办理,办结时限缩短了30%。出台8项计划生育办证便民措施,办证程序进一步简化、公开。32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

当前我省卫生计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甘肃是全国唯一没有西医本科院校的省份,基层医疗机构西医本科生断档将在20xx年以上。目前全省仍有800个无医无药村亟待建设。多数乡镇卫生院还没有建设职工周转宿舍,有的用治疗室代替,给管理上带来隐患。部分医院乱收费、重复计费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不合理计费的长效监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看病,特别是住院负担仍然较重,医患矛盾仍然较多。基层医生考执业资格难、晋升职称难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医德医风教育办法不多,服务质量和态度与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工作投入少。县以上医院缺编严重,医护人员和床位比例失调。新农合系统与医院his系统对接项目进展缓慢,个别县(区)未开工建设。同时,人口形势依然复杂艰巨,计划生育工作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总体服务水平较低,部分地方基层基础薄弱,节育措施落实不及时,控制计划外生育的能力有限,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仍存在死角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卫生计生系统加快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一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要求,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有序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更加注重卫生计生融合等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加强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健康民生,统筹做好卫生计生各项工作,促进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关于20xx年工作,省卫生计生委已经研究制定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下发到了各市州。这里,我对部分重大改革和重点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以强调。

(一)推进以公立医院“315”模式改革为主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修订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需要强调的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已经兼任的,年内必须脱钩。二是落实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抓好平凉市、定西市、会宁县分级诊疗试点,严格控制越级诊疗,拉开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补偿标准差距,通过经济杠杆合理分流病源,使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基层得到较好解决。三是进一步加强“三个机制”(监管、补偿、服务)建设。20xx年县域外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占到总基金一半以上,今年要努力使县外住院比例得到有效控制。四是配合国家做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推进新农合“一卡通”和健康档案的有效对接,推行27种重特大疾病的异地住院即时结报。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服务站纳入新农合定点,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政策。积极推行基层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村医养老政策,不断优化社会力量办医环境。五是着手整合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力争使50%的区域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深入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提高村计生工作人员手机直报覆盖率,促进人口数据的实时在线更新。

(二)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一是保持低生育水平稳定。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工作,加强对58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的分类指导,确保全省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内。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依法查处“两非”案件,完善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报告制度。三是继续深入实施“陇家福”工程,全力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区建设,完善计生家庭发展政策体系,扎实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根据省上“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细则,依法组织实施。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做好舆论引导。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办证手续,方便群众,坚决杜绝“办证难”现象。

(三)扎实开展联村联户行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决心解决好群众在就医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是切实加大对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重复计费、分解计费、自立项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起对医院重复计费者有一起,查处一起,问题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追究管理者的监管责任,禁止医院把医疗收入与医生收入挂钩进行考核和津贴分配。把这项工作要作为今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的重要举措,确保抓出成效。严格落实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和违规收费投诉举报制度,以患者方便和信任为最终目的,切实改进服务价格管理,加快公开透明。二是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系统的行业优势,把群众路线教育和双联行动的目标放在切实改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行动的成效惠及千家万户。三是着力解决“急诊不急”的问题。推行先救治、后交费制度,缩短病人等候时间,落实专业科室参与急诊值班制度,切实降低院内死亡率。四是不折不扣落实好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重点盯住吃拿卡要和收受红包、服务态度生硬、隐瞒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违规开展胎儿性别鉴定等问题,促进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五是深化平安医院建设,贯彻落实《甘肃省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患者维权体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患者维权机构和患者维权协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加入医疗责任险并建立患者维权站,力争实现第三方调处工作站全覆盖。健全群众投诉接待制度,落实院长值周和行政查房制度。六是加强县级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特别是重症医学科、儿科、心理卫生科、职业病科等专科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一是制定全省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意见,启动健康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带头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推进控烟履约和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二是推广会宁县基层卫生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按时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公共卫生项目。三是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推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白血病、终末期肾病等5种大病预防和干预措施的落实,认真落实省艾滋病、结核病和地方病防治“”规划,有效防控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四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开展“妇幼健康年”活动,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工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甘肃省妇幼保健工作规划》,支持甘南州完成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建设,巩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指标。五是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活动,加快建设省、市两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做好以鼠疫为主的重大传染病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六是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职业放射卫生等综合监督工作。七是落实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工作计划。

开展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溯源分析和食品安全标准宣传贯彻、跟踪评价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五)全面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才进修培养,争取向国(境)外派出500人、向省外派出2500人卫生人员进修,省市接受基层5000人进修,村医每周到乡镇卫生院进修1天或每月进修1周。二是启动建立5+3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试点,加强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三是努力改善基层人员职称结构。协调启动村级医务人员职称建设,协调出台中医保健职称序列文件。规范职称评审、聘任制度,探索乡村名中医晋升省级名中医的办法和途径。四是落实编外护理人员人事代理制度,推行基层卫生人员动态流动机制。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干部“双推优”活动。五是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二级医院的长效机制,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六)统筹协调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各地要结合新一轮卫生计生体制改革,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市级卫生计生部门要设置中医科,有条件的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县级也要有专门的中医药管理部门。二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好省上出台的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投入要向中医药倾斜,医保、新农合要落实中医药报销政策,继续深入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每市州每年培训不少于50人。三是推进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力争年内有80%的县(市、区)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县(市、区),20个县(市、区)通过评审验收,创建1个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州。四是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启动新一轮五级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90%以上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五是全面落实中西医同病同价政策。六是抓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七是落实《甘肃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和《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全面推进陇东南5市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把各地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保健旅游结合起来,促进以中医药产业为主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八是大力发展陇药、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文化、药膳、中药材种植,健康保健产品研发和销售等健康相关产业,助力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

(七)全力推进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一是加强卫生指标的统计监测和政策研究,准确把握居民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二是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推进“村级三件事”,为150万户农村居民发放健康工具保健包,并培训到户。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和惠民政策宣传、城乡居民6项适宜技术、药膳食疗知识、急救必备技能、合理用药常识培训及生殖健康服务等“健康9进家庭”活动,力争年内实现全覆盖。三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公益宣传和网络、影像、多媒体等现代科技平台,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

(八)促进卫生计生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做好第20批援外医疗队选拔、培训及第19、20批医疗队交接工作。二是落实与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摩尔多瓦等国家的相关合作协议。三是按照先扎根,后发展的思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成立类似岐黄中医学院的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机构,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和当地人民对中医药的认识、认可和接受。四是联合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合作。五是积极协调在当地医院成立中医科、建中医门诊。六是加快中药产品在相关国家的认证注册工作,推进中药和医疗器械的出口。

(九)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和保障机制建设。一是加强行风建设,开展“创建无红包、无回扣医院(科室)”活动,抓好廉政风险防控试点推广工作,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医院重复计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努力提升卫生计生信息化工作水平。把提升统计分析水平作为卫生计生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整合乡级卫生、计生队伍,确保机构和人员稳定,切实提高各项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公共卫生安全大于行业利益”的职业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卫生计生工作者,特别是临床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意识,努力使“重视预防”在全系统各个工作环节得到充分体现。四是完善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排名网,落实重点工作月通报制度,严格责任追究,整合12320、12356卫生计生服务热线资源,兑现有奖举报,推动工作落实。五是加强卫生计生宣传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新闻宣传制度,提升舆情监测、研判能力。大力开展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和6部卫生题材剧目巡演活动,加快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推广。

同志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团结依靠广大卫生计生系统的工作人员,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二

同志们:。

今天,县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区、市人口计生工作会精神。刚才,韦秋燕同志在会上总结了我县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部署了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上,县委、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部门签订了责任状。请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认真对照责任状,切实抓好落实。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我们相信通过这次会议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20xx年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更有成效。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20xx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协作,计生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锐意进取,出色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获得了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桂林市党政线一等奖等荣誉。特别是民族中学的粟娅敏同学是全区唯一一个获得“全国十佳自强女孩”殊荣的女孩,不仅为龙胜赢得了荣誉,也为全市、全区争了光。人口计生工作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去年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强领导,综合治理。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自觉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为人口计生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同时,强化工作部署、督促和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使我县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二是以人为本,落实政策。去年,我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加体现了理性化、人性化。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共投入计生各种经费586万元,其中县级投入计生各种经费360万元,乡(镇)级投入226万元,兑现了计生工作各种奖励政策,计生奖扶兑现率为100%,全县共有3.4万人得到计生奖励扶助。同时还在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新农合、低保、改水改厕、扶贫开发等方面,对农村计生家庭给予了倾斜和优惠政策,使计生家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三是突出重点,锐意创新。20xx年我县制定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第一、由县财政拿经费,为区间内出生的婴儿免费送一套衣服;第二、在新生儿出生30天内发生疾病的,按产妇住院费用予以报销;第三、对《龙胜县关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将《规定》中给予学生减免学杂费的条件由原来的“被龙胜中学正式录取就读”修改为“在龙胜中学就读”。这一奖励制度,在国家计生奖励扶助政策规定实施的奖项中,属全国首创,全县累计有521户独生子女户获得每人每年1320元的助学金奖励,奖励总经费达68.8万元。第四、注重关爱女孩,“关爱女孩行动”效果明显。多年来,县委、政府多渠道给予了女孩家庭更多的关注,使全县“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婚育观念蔚然成风。自1980年以来,全县每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在107以内,保持正常,这在桂林市、全区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

二、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再创佳绩。

20xx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是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还有差距。就我们龙胜而言,部分群众的思想认识还很模糊,前一段时间曾有放开生育二孩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我们的少数干部甚至个别单位和部门领导也信以为真。在这里,我向大家说明一点,那就是当前我区生育二孩的政策没有什么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都不能松懈。二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到位难。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面对流动人口居无定所,职业更换频繁,流向不明的情况,再加上我们现在有的乡(镇)对流动人口的底数还不清,流动人口的计生档案还不规范,外地流入我县的流动人口有违法生育的现象等等,这给我们加大了工作难度。三是再婚夫妇存在违法生育现象。四是农村个别初婚夫妻有生育第三胎的情况。以上这些问题,使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还相当艰巨,所以我们要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趁势而上,巩固成果,发展成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能动摇,更不能懈怠。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抓人口计生工作就是抓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上来,统筹解决好龙胜的人口发展问题,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人口和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县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找准自己的工作切入点,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加强领导,牢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一)要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实践,全面提升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完善人口计生综合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协调运作、严格监督、绩效考评的工作机制。人口计生部门要进一步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公安、卫生、人保、建设、工商、民政、统计、教育、组织、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履行职责,尤其要配合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二是要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要以独生子女父母和双女户父母奖励制度、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为主体,建立与经济社会政策相衔接,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计生家庭福利政策体系。三是要建立完善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人财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的人口计生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技术服务,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今年,各级财政投入人口计生事业的经费必须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要在各项改革中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人员稳定。

(二)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凝聚合力,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各项指标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经济与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同步推进,把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以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要层层落实好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领导班子协同抓、负全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周密安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着重在人口计生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经费投入、政策宣传等方面多办实事,解决突出问题。要经常深入村屯、深入群众家庭,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以做好优质服务和依法管理为手段,以基层建设为重点,把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推上新台阶。

(三)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第一要抓住重点。一是在抓好全面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重中之重的“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重点;二是狠抓基层基础,真正实现“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这一总体目标,才能做到人口计生工作下移。因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乡、村、组的阵地建设与乡村两级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要加大对县站、乡(镇)服务所的建设力度,按质按量完成乡所、示范村室的建设任务。要突出开展好“两无一提高”活动。今年,我县全面推开“两无一提高”活动,全县所有的乡(镇)要力所能及的实现政策外多孩率为0的目标。三是要重点抓好“关爱女孩行动”。男女都一样、招婿上门是龙胜独有的特色。我们要大力倡导,各部门在出台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和落实国家的政策时,要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倾斜。人口计生部门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大力培育这方面的亮点,新闻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多报道这些亮点,并积极向上一级新闻媒体推送。四是要大力推进诚信计生。诚信计生是今年全市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这一工作,我们一是要多注意学习外地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开拓创新。

第二要突破难点。一是要抓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要创新对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管理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内“一盘棋”,创新做好与市、省、全国“一盘棋”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征收率,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

第三要强化措施。主要是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机制。要推进县、乡服务机构管理机制的改革。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积极建立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个机制”,增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能力。二是强化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影响人口计生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建立完善综合治理协调机制,切实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分工协作的日常工作机制和重要事项定期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履行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职责。三是积极关注民生,加强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相联系、与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扶贫开发等制度相衔接的利益导向机制。四是加强基础建设,保障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要把“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建设与建设人口计生村示范室相结合,积极完善农村计生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要加强乡、村级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人员、任务、报酬“三落实”。要加强宣传教育,把国家生育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做到家喻户晓,消除群众的思想模糊认识。五是完善考核评估,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责任机制,继续实施“党政线”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认真执行“一票否决”制度。要完善落实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把工作责任、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名基层干部。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要巩固我们取得的成果,发扬我们取得的成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们必须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认清形势,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开创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三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今年社会口召开的第一个年度工作会议。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医改工作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上,卫生计生工作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讨论的重点。春节刚过,我们第一个会就讲卫生计生工作,也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桑淑娥同志全面总结了20xx年及“”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20xx年重点任务,内容全面实在,任务具体明确,我都同意。会上,我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

责任书。

希望会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卫生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省政府综合医改部署和要求,按照“3936”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四个重点,强化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16项具体办法措施,分级诊疗制度、全程管理模式、“三家”服务、基层综改等工作创出了西宁医改新特色,医改红利惠及了更多城乡人民群众。二是医疗水平得到新提升。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级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收入同步提高。三是健康保障得到新提高。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50元,参保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8%,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困难群众就医和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入下降“快车道”,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四是公共卫生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3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6%以上。五是计生工作取得新发展。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计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活动,持续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更加关爱失独老人生活。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0xx年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担当和心血,体现了各区县、各部门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群众不断扩展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中心城市资源集中、功能重叠,城市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城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各类卫生机构名目繁多、数量庞大,难以监管,服务安全隐患风险高;市级公立医院缺乏长远规划,空间狭小,发展受限;全市还没有独立的妇产、儿童、职业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城区缺少二级医疗机构。二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特别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去年11月,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医疗卫生健康与社会力量参与研讨会暨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理事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出,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与外界沟通不够,自我宣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加快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新挑战。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卫生计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基础差、保障能力弱,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应对今后可以预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但在预防与治疗上,协作不足、协同性不强,缺乏联通共享,难以应对日益高发的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两项指标管控压力依然很大,远没有我们了解的这么乐观。六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就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我市缺乏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同时,包括市卫计委机关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学习把握都需要加强,工作作风、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以及吃卡现象不程度存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指明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幸福西宁”,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宁城市定位和发展理念进行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我想,没有健康,难有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建设“幸福西宁”无疑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变,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诉求的不断扩展,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鼓足干劲,提升效能,力争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12315”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当前,医改正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发展,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医改,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里,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有力有序推进。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从制约医院发展和影响医院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内部运行、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卫计委要抓好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近两年探索实践来看,推行分级诊疗的关键是患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医保支付、签约服务、便民惠民等措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支持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要加快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想,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的目标。前期研究制定的《组建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施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进以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病组)、床日、人头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四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和省、市始终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来抓,去年相继出台了具体办法措施,对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4月1日起,省上执行新的招标结果,市卫计委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用什么、招什么、采什么”的原则,尽快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抓好挂网采购药品的议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力争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要抓好药品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对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取消配送资格,从而保障基层偏远地区群众用药需求。

(二)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关于这项工作,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一方面,要尽早出台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并与规划部门衔接;另一方面,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研究出台具体办法措施,既要解决基层守门人托底问题,又要解决监管工作到位问题。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谋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特别是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促进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同时,要扩大市第一、第二医院发展空间,增强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科医院建设。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实施妇幼、口腔、骨科、中医等一批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三是加快建设城区二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这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市卫计委要抓紧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效。四是科学规划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重点围绕地方病、心血管疾病及肺水肿、肺心病等困扰城乡居民的高原性疾病做好诊疗、科研、教学等保障工作,力争在研究、治疗高原疾病学科上取得新突破。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综合性核心医院建立影像中心、诊疗中心、病理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节,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节约成本,提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病理学诊断技术需求。二是探索建立市属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名血透病人,做透析必须在医院挂靠床位治疗,既占用医疗资源,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市卫计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医疗惠民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研究提出全市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建设意见和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门诊费用核定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公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国医馆”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提升中医品牌,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置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要深入研究养老配套医疗纳入医保范围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着力从政策层面推进医养结合。四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各类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诊断等,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强化诊疗水平。五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围绕“幸福西宁”,深入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属5家公立医院“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继续推行“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和26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品牌,提高群众获得感。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切实做好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置,加快建立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都很明确,市爱卫生要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同时,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建卫”国家级复审工作,市爱卫办要尽早制定。

工作方案。

提前准备迎检资料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注意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将“建卫”复审工作与“创城”、“清洁西宁”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五)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可以预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短时期可能会出现妇幼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保障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办好。要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加强失独家庭帮扶的综合政策措施。要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今年妇幼保健站和计生服务站整合工作不单是形式上的,必须是实质上的领导管理统一、资源统筹共享、人员统一调配。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里,强调一件事,市卫计委要加快规划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站服务功能,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西宁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政府会议已研究通过,尽快下发执行。要鼓励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到基层医卫生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医师松绑。今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的考核办法,建立市县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解决“公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问题。二是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努力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开展西宁市名医评选工作,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培养师承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造名医专家团队。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与中日友好医院、天津泰达、北京阜外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合作,注重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多深入基层调研,向基层学习;要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市卫计委要统筹考虑,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争取同城同策;研究建立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在保持待遇、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让各级医疗机构干部职工通过挂职交流,全面了解卫生计生政策、工作流程等,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吃透文件精神。卫生计生工作政策性很强,特别是医改都是以政策为依据,在政策范围内运行,吃透精神很重要。从目前来看,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把握政策上还是有差距、有不足。比如,去年我们研究制定的有些改革方案,迟迟不能下发实施,我想,根本原因还是业务工作不熟、政策掌握不清,前期我到三个县调研医改工作,也发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对医改政策的认识比较粗浅,有的县对医改工作研究不到位,造成了工作被动和滞后。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上全面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真正学深学透学明白,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策水平,做好研究工作的有心人,政策把握的明白人,执行决策的责任人。

(二)强化部门协作。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总体来讲,近年来,各区县、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围绕医改工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但是,有时部门之间还是存在协调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展。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健康成长。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卫生计生领域经费投入,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四)注重舆论引导。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围绕群众的关注和期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要以深化医改为主题,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

(五)切实改进作风。中央和省委对改进作风、反腐倡廉的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王晓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卫生计生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查找和改进服务态度不好、服务理念不清、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持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守纪律、讲规矩,主动接受纪检机关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乎民生,顺应民意,推进健康西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页,当前第。

2

1

2

3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调整充实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刚才,开义同志传达了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韩承祥同志传达了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全市老龄工作情况并就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发言,大家对要议定的事项分别发表了意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老龄工作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7万人,占总人口的12%,还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据测算,到20xx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85万人,给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将带来十分严峻的形势。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和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求真务实,按照市委“风正心齐,团结奋进”的要求,坚持老龄工作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勤奋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老龄工作。一是要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宜宾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尚未制定《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县,要尽快制定完善,已制定的要按《纲要》抓好落实。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使老龄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近期将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三是要认真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引导广大老年人与时俱进,理想永存,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健全老龄工作机制,确保老龄工作“五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关系,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五落实”。一要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明确具体工作人员,使老龄工作形成网络。二要规范各类老年群众组织的管理。按照工作职责凡是涉及老年性群众组织(协会),要统一归口到各级老龄办管理。市老龄办要加强对老年群众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其行为,促其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在老龄工作机构管理下的自管自治、自我服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三要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的投入。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市上将按部门预算程序加大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经费的投入,区县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工作实际,视财力和工作状况,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四是各级都要切实落实老龄工作的办公和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乡(镇、街道)至少要设立1个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努力办好敬老院。

三、继续维权,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维权工作是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要深入宣传贯彻《老年法》,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司法机关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继续加强人民法院设立“老年人法庭”,加大对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优待老年人规定》,搞好我市的敬老优待服务工作。要把老年人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三是认真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

四、扎实推进“六个老有”,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一是落实“三个到位”,确保老龄事业持续良好发展。首先是认识和工作落实到位。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事关全市64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市老龄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主动配合、相互协作,以务实的态度,讲求实效的作风,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宜宾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落到实处,推动老龄工作的稳步发展。其次是机构落实到位。各单位要明确分管老龄工作的领导,明确老龄工作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及职责,做到总体工作有人抓,具体事情有人办,老年人的事情有人管。要把老龄工作与党建精神文明工作相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要采取多方筹集资金,多种合作形式加大对安老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怡养院、老年公寓、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等形式,努力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好。二是强化“三个”服务,不断提高老龄工作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是强化政策法规的服务。市老龄办要综合协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解决老龄工作有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协调督促有关方面落实解决,在政策法规上为指导全市老龄工作提供服务。其次是强化舆论宣传服务。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尊老、爱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同时,要披露鞭鞑虐待老人的反面典型。市老龄办要继续办好《宜宾老龄》刊物,充分发挥其优势,介绍老龄事业的情况,宣传老龄工作的经验,促进全市老龄事业的发展。再次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要整合老龄工作的资源,依托“星光计划”的实施,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改造一批安老养老设施,尤其要加强多(镇)、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养老环境,使广大老年人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同志们,老龄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老龄工作是艰巨而崇高的工作,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在座各位共同努力,全市老龄工作一定能为宜宾的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五

同志们:

刚才,增勇同志全面总结回顾了。

2009。

2010。

年全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做了很好的安排部署,讲得很具体、很全面,我都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近年来,我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与新牧区建设标准相比,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医疗设备缺乏,卫生人才不足,基层工作基础环节薄弱,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卫生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制约了我县城乡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充分认识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关系着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全县城乡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中的重要作用和在统筹我县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从根源上查找问题,追本溯源,探究结症,创新思路,以加快牧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为重点,以改善基层卫生工作软硬件设施为支撑,以强化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为手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务实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全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办事日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加强和改进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要体现,抓好落实,突出实效,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督查考评,健全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时间进度、工作要求和具体责任,把各项工作任务再细化、再量化,确保卫生和计生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大局出发,从细微处入手,实现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卫生和计生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要着力改善牧区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水平,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越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环境,以满足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以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医疗设施,加强医院管理和卫生队伍人才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全面建立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完善新农合制度。

牧民参合率巩固在。

100%。

把人均。

25。

元公共卫生服务券用在实处。同时,组织实施好。

15。

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全县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卫生改厕和水质监测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要全面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乡、村及社区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同质、同价,全面实现药品管理体系城乡一体化。

卫生部门要根据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新要求,着力营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更新宣传教育内容,努力营造上下重视、各方支持、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着重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点工作,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继续落实牧区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为保证计划生育事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要把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先进村活动,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同志们,今年全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下达。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增强做好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为圆满完成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各项任务,全面推动我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六

:

刚才。

向辛勤工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建英同志对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安排部署。

我完全赞同。

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四点意见。

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是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4

26。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次集体学习时。

重申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不断增强做好人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加强战略研究。

加强政策统筹。

加强工作协调。

加强任务落实。

不断开创人口工作新局面。

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当前。

我市正处于建设沿海强市的关键时期。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尤为重要。截至年底。

我市总人口已超过。

713。

即使在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的前提下。

全市人口每年还要净增。

5

万人左右。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

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配给。

也对人均经济增长指标。

以及交通、入学、就医、就业等带来新的压力。因此。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此。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悉心研究。

统筹谋划。

强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各县。

(

市、区。

)

市直各相关部门也与市委市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责任书确定的任务目标。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

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和方法。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票否决的工作

完不成责任目标就要一票否决。

出现重大违法施政也要一票否决。

今年省里又新增加了一项。

即性别比治理完不成任务目标的。

也要被一票否决。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的思想。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要在全市形成“抓人口就是抓发展”的共识

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统筹考虑。

将人口数量同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等问题统筹解决。

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而综合治理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要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创新。

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磋商、综合评估等工作机制

强化监督检查。

解决好执法协调、政策配套、人财物保障等问题。市直相关部门。

特别是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要结合部门工作职责。

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考虑、统筹部署。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中来。

卫生、药监、宣传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协调联动。

加强对出生人口性别问题的管理、引导和监督。

公安、工商、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对城区人口及流动人口的管理计生、卫生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

加强对优生促进工程的服务。

使更多待孕群众能够从中受益。四是要加强信息通报。

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切实加强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要继续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管理

严格兑现奖惩。

不能只关注年终考核成绩。

关注受不受表彰。

要抓日常管理、抓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尤其要着重解决好分管副职、计生部门推不动、办不好的重点、难点问题。

加快修订考核办法

建立可衡量、可操作、可落实、科学简便的考核体系。

作为衡量政绩、兑现奖惩、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完不成责任目标的。

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配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

确保计划生育机构人员的稳定。要切实保障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

提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

同时。

要注重在计划生育队伍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优秀干部。

进一步调动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认真落实中央及省有关要求。

开展贫困家庭救助活动。

解决计划生育家庭老有所养问题。

要加大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投入。

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硬件环境。

逐步实现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全覆盖。

使更多育龄群众从中受益。

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按照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努力工作。

为构建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七

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重大的民生工程,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国家、省、苏州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和“”成效,科学研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形势,部署落实20xx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卫生计生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着力打造“健康昆山”,全力为居民健康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20xx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以机构重组为新的起点,以“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为抓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安全保障、体制改革和治理能力的提档升级,较好完成了年初和“”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和“”江苏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评估,先后荣获20xx~20xx年度苏州市文明单位、全市“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xx年度昆山市绩效管理“优胜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全省年度工作督查和“”工作评估中受到省考评组的高度肯定。

1.重点改革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平稳过渡。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部署,及时研究制定了市卫计委“三定”方案,并于去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原卫生局和人口计生委机关科室和人员的整合,新机构运行半年多来,较好实现了有机融合,形成1+12的工作格局。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启动。针对区镇层面卫生计生机构数量众多、职能交错、管理体制不一等现状,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合优化全市基层卫生计生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卫生计生工作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提供服务、统一监督执法的改革方案,得到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市编办的充分认可,《关于深化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已通过市编委办审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审议印发了《昆山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立适应各类办医主体共同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引入国际医院管理理念、实行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创新任务。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第二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2.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统筹做好顶层设计。与复旦大学合作,加快研究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1+10+x的规划体系(即1个事业发展规划、10个条线专项规划和x个基层单位发展规划),用于引领“十三五”期间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各领域工作开展。目前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完成修改论证,各专业条线规划和基层机构发展规划也在有序推进。机构建设快速推进。市一院医辅楼、市老年医院投入使用,东、西部医疗中心顺利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三院病房大楼、市康复医院二期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家。创等升级持续深化。组织开展二级医院“回头看”活动,市老年医院、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列入二级医院建设单位。市三院、花桥人民医院、千灯人民医院相继通过二级医院复评。巴城人民医院、淀山湖人民医院中医科通过省示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验收。千灯炎武等3个社区站成为省示范机构。

3.公卫服务更加均等。疾病防控有力有序。进一步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全市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态势。建成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28个,规范应急处置精神疾病患者150人次。高质量完成4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基公项目提质增效。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311工程”,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了妇儿保门诊,建成全科医生工作室264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拓展到12类45项,在苏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继续名列前茅。同时,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健康氛围更加浓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城市卫生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联合市文明办举办城市环境“随手拍”活动,委托第三方对市区54家重点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进行环境卫生及控烟工作暗访测评,新增无烟单位26家。以“健康e站”为载体,着力打造健康教育升级版,居民健康素养指数提高到23.2%。

4.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招才引智促发展。引进各类卫生人才316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60名,遴选105名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修,完成各类专题培训21期,728人接受了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67人通过省高级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的保有量继续领跑全省同类城市,联合浙江大学和市委组织部,开设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干部管理培训班。科研创新攀新高。新增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新增国家级横向合作课题研究优异奖1项;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个;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3个;昆山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昆山市“双杯奖”20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突破50篇,再创历史新高。对外合作增活力。市中医院与苏大附一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市二院与上海十院合作更趋紧密,市三院与上海市一院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并与苏州大学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班。市四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千灯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合作管理常态化。市六院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全市先后承办(举办)各类学术活动51次,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苏州市级21项,昆山市级26项。

5.惠民工程成效凸显。智慧卫生工程快速推进。依托昆山市卫计委门户网站,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目前已有近2万人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平台注册,门诊预约人数超30万人次。加快推进“银医一卡通”项目建设,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实现自助挂号缴费和“先诊疗、后付费”。区域影像心电和医学专家远程会诊中心建成投运。中医药普及工程进展良好。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镇医院已建成标准化中医综合服务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涌现出市四院上海名中医馆等一批中医特色专区。8.2事故医疗康复工程有序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8.2事故伤员后续医疗康复专门。

工作方案。

指定市一院和市康复医院为定点医院抽调全市精干力量完善8.2伤员后续医疗例会制度全力做好8.2事故伤员的后续治疗康复工作。目前已有77名伤员转回我市治疗(其中市一院4名市康复医院73名)病情基本稳定。

6.计生发展提质增效。计生管理更加高效。梳理新时期市、镇、村三级计生工作职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人口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夯实计划生育管理基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生活希望和幸福指数。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成再生育审批3220件。依法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累计发放各类奖励金5082.14万元,被评为江苏省幸福家庭建设项目县。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保持查处“两非”案件的高压态势。计划生育行政指导工作被苏州市列为20xx-20xx年度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在20xx年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测评中,计划生育执法满意度蝉联第一。健康服务更趋规范。组织开展妇幼健康专题培训16期,在苏州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全市11家助产医院全部通过爱婴医院复审。完成34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评审和8家托幼机构萌芽保健室量化分级评审。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婚检率达97.92%,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4.98‰。在全省率先提出“以需求为向导的药具发放服务模式”,被国家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授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先进集体”。流动人口服务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四季风”活动,积极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融合。先后为流动人口免费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80.10万份,为15.56万名外来育龄妇女开展了免费rti检查,为2.91万名流动育龄妇女进行了孕环情检测,向5276名自觉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动育龄群众发放了奖励金,为1.01万名政策内生育的流动人口孕妇购买了优生优育疾病保险。

7.管理转型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依法管理。调整完善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织,并指定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研究建立了行政权力清单、法定责任清单、专项资金(产)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等四个清单,每月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基本做到了人员明确、职责明确、权利明确、责任明确、路径明确,努力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创新人事绩效管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公立医院人员备案制管理,顺利完成首批备案制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同时,为切实发挥好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联合上海交大,修订完善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强化动态监测,注重结果应用,着力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内涵管理持续深化。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共有117个专业335个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累计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4个,先后开展现场调研、质量督查等质控活动2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医疗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社会对行业满意度首次超过了90%。

回首“”,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也是发展成效最为突出的五年,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病有良医”。五年来,卫生计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提升。新建和规划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总量达65万平方米,投资总量约58亿元。至20xx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同20xx年相比,下同)增长了25.7%;开放床位增长了34.19%;卫技人员增长了57.77%,乙类大型设备增长了93.33%。基本构建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院为特色,社会办医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五年来,卫生计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创成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2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先后引进各类卫技人员2491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337名,新增苏州市级以上重点专科21个,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5个,市一院成为江苏大学首个临床医学院,并建成全系统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站。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与至少1家以上国内外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50项左右。至20xx年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数量、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科研创新成果连续多年领跑苏州各区(市)。五年来,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全市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长势头有效遏制,成功创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控制在低位水平。母婴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圆满完成中国进口商品交易会等重大活动保障300余次。全力以赴做好“8.2”事故伤员转运、救治和康复工作,创造了国内国际烧伤治疗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家、省卫计委的高度肯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现国家卫生镇和苏州市健康镇的全覆盖,建立首个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县级基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五年来,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力度显著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和日常使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内容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被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授予“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单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医疗服务费用稳中有降,探索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技术水平和满意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倒逼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增效。全面升级预约挂号平台和自助挂号缴费系统,“银医一卡通”项目获全市效能建设创新奖。完成区域影像心电平台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已陆续接入平台,实现了远程诊疗。在苏州市率先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深入开展市级专家坐诊社区、健康班车等便民惠民活动,深得居民好评。五年来,计划生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计生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建立,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以及市镇两级计生协会组织更加健全,计生事业经费逐年增加。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做到简易程序快速办、一般程序提速办。依法落实各项奖扶政策,兑现率100%。率先建成信息系统与基层基础工作紧密结合的操作平台。全面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实施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程,开通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网上预约服务和免费避孕药具网上预约配送服务。流动人口均等服务扎实推进,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体制。“爱之长廊”人口文化园获评苏州“十佳”人口文化园和首批省人口文化示范基地。计生协会充满活力,积极探索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以及购买社会服务的养老帮扶工作新路。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人口计生窗口服务示范单位和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五年来,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行政服务流程持续优化,行政服务项目100%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率达95%以上。依托医学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医疗质控组织,全面排查医疗安全生产隐患。加快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医疗服务市场得到不断净化。率先建立独立编制的市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大队,实现了市镇行政执法队伍联动执法,率先建立公安、计生两支队伍合二为一的管理机制、市镇联动执法机制和公共服务“预约到家”机制。探索推行财务人员轮岗,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察审计,着力规范财务管理和财经制度执行。开展“网友看卫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卫生活动,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开通“昆山卫生”官方微博,在人民网上的粉丝数位列全国医疗卫生单位第10位。深入开展第三方行风暗访和评价,居民对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持续攀升至90.9%。

二、认真研判,深刻把握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顺利实现了“”的圆满收官,也为“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昆山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加。总体来看,仍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来看,大健康理念日益形成共识。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保障国民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总体长远发展战略,强化政策联动,通过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构建较为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政府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居民个性化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领域,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构筑多层次的居民健康保障网络,用多元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同时,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急救体系作为城市公共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健康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依托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居民健康动态管理和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健康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部分国家将发展健康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予以鼓励和扶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大多数发达国家健康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10%以上,美国接近20%,我国占5%左右)。

从国内来看,健康被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江苏调研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明确了卫生计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总体定位。xx届五中全会聚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鼓励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力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和两孩政策实施等重点改革任务,力度之大,频次之高,覆盖面之广,可以说前所未有。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促进中医药发展,这些有力举措无不彰显党和国家对维护和改善居民健康的责任和决心,力求最大限度的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满足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到20xx年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顶层设计都为我们谋划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从我市来看,“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确保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建设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积极推进产业、城市、动力、开放、社会、发展和政府转型,把卫生计生在内的社会民生事业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同时,随着我市多年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国际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对卫生计生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趋多元的要求,这些都为卫生计生事业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行业来看,卫生计生科技迅猛发展,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新设备、新药品。这就需要我们紧盯世界卫生科技发展前沿,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把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时应用到健康服务中去,造福于广大城乡居民。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医疗行业已跨入“互联网+”的频道,对健康服务及其管理的内涵外延、方式方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有力推进。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一是全市卫生资源总量还相对不足,存量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尚未有效建立;三是管理理念和方式还相对滞后,谋划新常态下改革发展、依法化解问题矛盾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四是人口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使卫生计生实际需求难以准确掌握,计生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对妇女儿童、老年、康复、护理等专科医疗服务和接续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新的命题;五是推进人口均衡发展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亟待强化;六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联动效应还不强,改革的红利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下大力气逐步予以化解。

三、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国家、省、苏州市关于20xx年以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体系优化,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居民感受,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提升现代卫生计生体系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健康昆山”,为我市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主要目标为:千人医生数达2.6人,千人床位数达4.2张,医护比和床护比更趋合理,床位使用率达85%左右,药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人次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83.5岁左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稳定在5/10万和4‰以下,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10/10万以下,居民健康素养指数达23.5%。总和生育率提升到1.5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在优结构、增活力、防风险、补短板、促转型、惠民生、抓统筹上下功夫、求突破、谋实效。

1.聚焦结构优化,在完善卫计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上发力。

规划引领优结构。要按照开门搞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加快修改完善昆山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争2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提交市政府审议。同时,要加快10个业务条线规划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的修改论证,力争6月底前全部完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机构设置专项规划与妇幼健康服务专项规划已被市发改委立项,而且这两个规划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在编制这两个专项规划时,一定要按照行政决策要求,深入开展需求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并做好与发改、规划等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设定的目标合理,切实可行。

增加资源优结构。一方面,加快推进“三大中心”、市中医院南星渎院区、市康复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动张浦、花桥、淀山湖等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深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工程,年内中心城区要新增2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成立社会办医促进中心,进一步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等级评审、科研创新等方面同等政策。加快引入眼科、口腔、中医药等专科医疗机构,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办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转型发展优结构。深入推进创等升级,市一院要通过三级医院复审,市三院力争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建设单位,锦溪人民医院(市老年医院)要通过二级医院评审,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力争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市四院、市六院、千灯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复审,整合市三院康乐分院与巴城人民医院资源,完成昆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工作。结合居民需求,切实加强康复、老年、长期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市康复医院为龙头,综合性医院临床康复为枢纽,社区康复为基础的康复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构建以市老年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老年科为纽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老年病诊疗体系。将淀山湖人民医院和周庄人民医院转型以老年护理为特色的接续性医疗机构,全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聚焦深化改革,在增强事业发展活力(持续发展)上发力。

加快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市卫计委成立基层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政策法规、资产核算、组织人事、督导评估、综合保障五个工作组,负责具体推进实施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尽快将区镇现有从事卫生计生工作的机构按照管理、服务两大类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设置基层卫生计生管理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基层单位职能,彻底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管理层面,组建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作为区镇政府内设机构,实行以区镇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在服务层面,每个区镇设置1家公立医院和1家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以条线为主的双重管理模式。区镇卫生计生管理办公室6月份要完成组建,8月份完成评估,10月份正式对外运行,改革期间要确保工作延续,无缝衔接。

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决策、管理和监督三权分离的要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公立医院联合理事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负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财务资产监管、绩效考核管理和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管理等事项。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则将主要精力回归到医疗业务的发展上来,推进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在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全程引入专家论证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以事定费、专项补助、购买服务”的新机制,并加快向财政全面“托底”保运行的目标推进。强化绩效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辅导,进一步细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病种管理和动态监测评估,不断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量效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修订院长(书记)目标任务书,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突出社会和职工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病种绩效分析,倒逼医院提升技术水平。

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考虑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功能片区分布和居民实际需求,研究制定适应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综合利用医保、价格、信息化等手段,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机构就诊。深入推行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建立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的契约服务关系,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依从度,提高社区首诊率。推进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二、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同时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帮扶和指导社区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秩序。

3.聚焦工作转型,在强化计生服务管理(均衡发展)上发力。

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再进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改进再婚等情形再生育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进一步简政便民。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强化计生基层基础管理。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宣传倡导、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幸福家庭及第五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施“新家庭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承担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提升计生技术服务水平。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人群免费提供取环、复通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科学规划、统筹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性,减少非意愿妊娠。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和服务,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常住人口配置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巩固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的全国“一盘棋”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息核查和共享,做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生育登记服务。广泛开展生殖健康科普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等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关怀关爱流动人口,促进社会融合。

构建家庭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关怀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妥善解决他们在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完善并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其他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性别平等、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政策和服务体系。

3

页,当前第。

1

1

2

3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八

同志们: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工作。我县每年都要高规格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张伟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总结,科学部署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会议兑现了20xx年度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表彰奖励了20xx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命名表彰了83个计划生育“合格村(居),撤销了石空镇童庄村等9个计划生育“合格村(居)”;大战场镇、鸣沙镇和长山头农场3个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表明了抓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希望践行诺言,抓好落实,做好表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狠抓节育措施落实,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深化利益导向机制,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完成了区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5‰以内,人口出生率10.93‰,比区市下达的13.54‰低2.61个千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组织的齐抓共管,得益于广大计生干部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大战场、喊叫水、徐套、长山头农场、渠口农场、生态移民区贫困人口基数大,群众的生育观念依旧落后,“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超生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滞后;生态移民、产业移民、自然移民和特殊人群超生偷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卫生部与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合并,舆论炒作计划生育政策放宽等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在去年区、市年终考核人口计生工作座谈会上,姚爱兴副主席、霍健明副市长对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批评,县委、政府的压力非常大。在今年全区计生工作会上,我代表中宁县拍了胸脯,力争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因此,要牢固树立抓计生就是抓发展惠民生的理念,深化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工作上不懈怠、措施上不松劲、考核上不弱化,坚持“一票否决”制度,竭尽全力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

二、突出重点、开拓奋进,推动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一要坚持抓稳定生育不放松。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两手抓”,一方面要控制山区人口过快增长,一方面要稳定川区低生育水平,确保20xx年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无论人口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决抓超生、抓偷生、抓间隔、抓少生,不断巩固和推进我县人口发展的良好态势。近期,国内部分舆论大肆渲染二胎政策放宽,致使老百姓议论纷纷,人心不稳。党的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也就是说,在国家没有出台新的政策前,现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不会变,既不会放宽,也不会取消“一二三孩”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因此,各乡镇、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必须向老百姓旗帜鲜明的讲清楚这一点,确保人心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及全体计生干部职工要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安下心、不观望、不等待、不懈怠,扎实做好工作,稳定人口数量。

二要坚持抓重点监管不放松。要重点加强对基础较差、人口压力较大的大战场、喊叫水、徐套、长山头农场和渠口农场的监管,狠抓违法生育治理,采用硬措施、硬政策,分类指导、分片分乡、包户包村,盯着、管着、跟着,坚决遏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计生部门要做到明察暗访,掌握真实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一定要把这些地区的人口高出生率降下来,坚决防止反弹。在抓好流出人口特别是育龄人口的跟踪服务管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目标考核责任制,抓好对流入人口以及下岗、失业、无业人员的计生服务。重点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运用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实行“实名制”管理和“计生信息一卡通”管理,与流动人口户籍地互通信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信息,消除城乡生育监管盲区,有效遏制超生、偷生现象发生。在生态移民地区,要做到迁入迁出无缝对接,对移民群众流入流出以及生育情况,做到台账明、底数清,确保措施跟得上、宣传不掉队、出生不反弹。对一些“名人”、“富人”等特殊人群,自以为财大气粗,超生现象比较突出,带坏社会风气的,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出重拳坚决查处,该罚款的绝不松口手软,该开除党籍的坚决开除党籍,该曝光的公开曝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人口计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要坚持抓服务职能拓展不放松。在已建立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基础上,公安、卫生、社保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口计生部门研究制定信息共享的办法,加快实现人口数据横向对接和信息共享,为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参考依据。各乡镇、人口计生部门要和卫生部门、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实施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优生促进”工程,严格落实“六免一救助”政策,深入实施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补充营养素等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大幅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生。人口计生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严厉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要对一些计生工作重点乡镇、村队进行重点监控,实施专项治理,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四要坚持抓创新工作机制不放松。县人民政府决定从20xx年1月1日起,兑现“少生快富”配套奖励政策,对少生快富户按1︰1比例兑现配套奖励资金,即对采取永久性绝育措施的三胎生育政策的少数民族两女户,在享受自治区15000元奖励的基础上,一次性配套奖励15000元,其他少生快富户,在享受自治区10000元奖励的基础上,一次性配套奖励10000元。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在创业贷款、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技能培训、特色养殖、枸杞种植、沼气项目、合作医疗、定期康检、农村低保、特困救助等民生普惠性工程安排上,进一步向少生快富户倾斜,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用优惠政策引导带动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推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五要坚持抓宣传工作不放松。各乡镇、部门、单位要动员和组织干部进社区、下村队、入农户,广泛宣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不放松和“少生快富”工程、奖励扶助制度等惠民政策和群众生育保健知识,全力构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新格局。要创新宣传形式,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辟宣传专栏,丰富宣传内容,发挥学校、协会、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宣传活动,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国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文明的现代生育观念。要把有关政策通俗化,反复宣传、滚动宣传、经常宣传,形成宣传的规模效应、立体效应,积极构建“大宣传、大联合、大氛围”的人口计生工作宣传新格局,力促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要坚定不移地加强领导。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人口与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经常听取汇报,分析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各乡镇、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国策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不断强化定期磋商、密切合作、综合评估的协调运行机制,形成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坚定不移地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创新党政、部门、计生“三线”考核办法,把奖优、治庸、罚劣相结合,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任务定责、行政督责、失职追责的问责体系。要严格落实“分色预警”、考核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把落实人口计生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奖惩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人口计生工作动态业绩与干部的“面子”、“票子”、“位子”相挂钩,敢于“动真格”,够到“黄牌警告”的坚决给予“黄牌警告”,该“诫勉谈话”的要进行“诫勉谈话”,逾越“一票否决”红线的坚决给予“一票否决”,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确保人口计生各项政策有效执行,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三要坚定不移地完善保障机制。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到位,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要优化投入方向,重点加大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计生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各项经费安全有效使用。

四要坚定不移地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要配齐配强配优村计生干部队伍,认真落实村计生专干的工资报酬,逐步提高工资待遇,充分调动村计生专干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加强计生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计生干部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使计生干部真正成为国策的宣传员、群众的知心人和政策的执行者。要建立科学管理、严格考评、绩效联酬、奖罚分明的用人机制,把计生干部的工作绩效同岗位津贴相挂钩,逐月考核,切实提高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振精神,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把人口计生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新成效,为建设和谐富裕新中宁、与全区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篇十九

卫生、计生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口素质问题,是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对这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目的是贯彻落实省、酒泉市卫生、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以及市“两代会”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办法,靠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20xx年度的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刚才,兑现了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责任书。

考核结果,表彰了近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签订了20xx年人口计生工作党政线、部门线目标责任书,卫生和计生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分别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也是“做实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并十分注重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公共疾病预防工作,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同时,还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扎实推进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卫生和人口计生两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我市的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在酒泉市年度考核中均名列第一,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对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广大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基础条件和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疫情的能力还不足;公立医院收支矛盾突出、改革推进难度较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条件简陋、服务能力差;卫生人才结构不合理,乡村医生队伍不稳定;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任务还很重。在人口计生方面:受社会上一些言论的影响,个别乡镇和部门领导存在盲目乐观和松劲麻痹的思想,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到位,抓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有所减弱;基层基础薄弱、机构队伍不稳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大局意识不强,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从当前形势看,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从国家层面的发展方向看,党的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强调“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出了“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以及“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近期,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组建成立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过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增强了对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整合、支持力度。从省市层面的政策措施看,年前,省委省政府、酒泉市委市政府都召开了专门会议,分别对20xx年的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新措施,政策支持、项目分配、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撑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我市自身的发展条件看,本届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去年市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10多次,在市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卫生事业经费3700多万元,增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资金186万元,为卫生和人口计生行业任命调配领导干部、引进人才、招录选调工作人员100多人,解决了一批长期存在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干事创业的环境条件更加宽松。大家可以感受到,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来抓。因此,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以党的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抓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克难攻坚,着力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紧密相联。大力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0xx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要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不断推进本区域、本系统、本单位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卫生工作要着重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一要“抓改革”。医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目前已进入巩固成果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性阶段。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规范药品网上集中采购,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要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开展家庭医生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二要“争项目”。卫生局及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加大卫生大厦、中医院新建项目推进力度,完成藏医专科医院等项目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对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资,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经济指标任务,进一步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三要“强管理”。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敢于直面工作和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深刻剖析,彻底整改。要积极开展单病种付费,完善临床路径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加大过度医疗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要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积极推行新农合基金总额预算制度,加快金穗惠农新农合“一卡通”工作,严厉查处违规报销行为,把次均住院费用和自费药品费用控制在上级规定的限额之内,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要认真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有效防控医疗纠纷发生。四要“建队伍”。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医疗卫生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当务之急。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深入推进医疗机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改革,逐步打破职称评定论资排辈,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大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和离职培训。要加快对专业人才引进的力度,尤其是对紧缺人才的引进。五要“创品牌”。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完成省级中医药示范市创建工作是今年卫生工作的“奋进之笔”,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上,爱卫办、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坚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政企互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创建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在省级中医药示范市创建上,要认真对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和阶段性任务推进表,查缺补漏,积极整改,规范提高,确保高标准通过省上的评估验收。与此同时,市卫生局还要切实肩负起市食安委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协调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提高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广大市民和来敦游客饮食安全。

人口计生工作要着重在以下六方面下功夫。一要“保指标”。计生部门要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省、酒泉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圆满完成,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内,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率、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率、免费生殖健康服务率均达到98%以上。二要“优服务”。计生部门要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服务年活动”,在技术服务、基层基础工作、免费环孕检服务、妇科病查治等人口计生工作环节中体现“精细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尤其是要大力促进“生殖健康进家庭”专项行动,确保完成省、酒泉市下达的任务数。三要“强基础”。计生部门要切实抓好镇、村两级的人口计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在巩固先进的同时,不断培育新典型。还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面完成市计生服务站改(扩)建项目。四要“攻难点”。计生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省上确定的“金人工程”,建成全员人口个人信息库、人口计生业务库、全员人口决策支持数据库“三大数据库”,实现全员人口信息库与市直相关部门共享、流动人口信息快速查询和网上办证、在业务库上进行日常考核“三个目标”。要努力突破瓶颈制约,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切实加强违法生育打击力度,努力克服社会抚养费征收难题。五要“创特色”。计生部门要把以“飞天先锋工程”为引领的“双争”活动打造成展示敦煌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品牌形象,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引导、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实实在在的技术服务,实现计生工作重点的大转变和计生干部形象的大转变。同时,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力争把“双争”活动打造成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宣传活动。六要“强领导”。不管机构如何合并,但计划生育国策不会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会变,“一票否决”制度不会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一如既往的加强配合,团结协作,严厉查处违法生育,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强化意识,提升能力,努力形成推动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0xx年,全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责任十分重大,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特别是全市卫生和人口计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着力增强“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

一要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需要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给予有力支持,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把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落实措施,扎实推进。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确保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职责、资金”三到位,努力形成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合力。卫生局和计生局要切实负起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定期分析调研制度,加强系统内部管理,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好各项工作。

二要增强为民意识,提升工作的原动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最基本、最基层、最困难的群众,工作的好坏关系民生,牵动民意。卫生和人口计生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观念,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把满足群众的要求、体现群众的意愿、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把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从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上着手,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也只有这样,才会在人民群众中赢得好口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增强争先意识,提升工作的创新力。我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基础好,在酒泉市乃至全省都排位靠前,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现实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后面有隐忧,标兵后面有追兵,机遇面前有挑战。卫生和人口计生系统要坚定“挑大梁、做标杆、走前列”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危机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子,突破瓶颈制约,突破常规束缚,不为陈规陋习左右行动,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用符合实情、群众接受和拥护的办法破解难题,克服困难,化解阻力,理顺情绪,努力开创我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局面。

四要增强大局意识,提升工作的推动力。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多种思想意识、利益矛盾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利益冲突、情绪渲泄性的矛盾、信访事件有所增多,使我们工作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和充满变数。我们必须研究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善于把握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最佳时期和关键环节,善于动员和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解决主要问题推进工作,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把各方面利益协调好,维护稳定的大好局面,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要增强廉洁意识,提升工作的公信力。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及下属各单位要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廉洁干事、拒腐防变能力,树立良好的政风、行风。要进一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严格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建立医德医风考评档案,考评结果要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挂钩,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患者满意度调查、出院患者回访等活动,培育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一批医德高尚、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先进典型,营造尊医的好风尚,努力构建风清气正、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医患关系。

同志们,加快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民生,顺应民意,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服务问题,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在卫生和计生机构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刚才,**部长宣读了《表彰奖励决定》,表彰奖励了先进乡镇和单位。**县长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坚定做好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在全面总结成绩中增强信心。20xx年,各级各部门把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卫生计生各项改革,持续加强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卫生计生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投入运行,组织实施了3个乡镇卫生院、2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和8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建成了全县急诊急救培训基地和120指挥平台,医疗卫生基层条件不断改善。二是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34‰和5.95‰,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6.77。为5540户农村计生“两户”落实了16项1124.334万元的奖扶资金,计生家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三是医院公益性质进一步凸显。新农合参合率98%,启动了大病医疗保险,推行了“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患者5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卫生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处方点评通报等核心管理制度,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科疾病蓝氧治疗、避孕药具发放、健康教育、健康素养监测等服务项目,计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等工作,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持续改善。

(二)在全面分析现状中正视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新时期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表现在队伍建设上,一是卫生计生机构整合还不到位,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机构组建不到两个月,局还需要一个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如何充分发挥原卫生、计生两个机构、两支队伍、两个行业的优势,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是卫计局班子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基层卫生计生人才梯队不合理。乡镇卫生院老、中、青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现有人员60%为近三年新分配毕业生,大部分未考取执业资格,缺乏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检验、影像及全科医师缺乏,部分诊疗项目还不能很好开展;介入、血透等重点专业人才短缺,引进难度大,影响了卫生人才队伍发展;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全县10个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现有人员29名,具有相关执业资质的仅10人,有4个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没有1名有执业资质的工作人员,个别乡镇甚至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三是乡镇计生干部队伍能力有待提升。在市县考核中,一些乡镇计生办主任、乡村计生专干对所包村当年出生、节育等基本情况掌握不清;部分群众对计生政策特别是一些免费服务项目知晓率低;一些村专干、自管小组长工作由乡专干代劳;一些乡镇计生统计、流动人口管理员等重要岗位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工作出现断档;这些问题导致我们的计划生育入户访视、环孕情服务、宣传教育等基层经常性工作流于形式,基层管理能力弱化。表现在服务能力上,一是重点科室建设滞后。全县标准化icu病房、腔镜中心、血透中心、介入中心、高压氧舱治疗中心还未建成,新技术、新项目拓展缓慢,与省上90%患者在县内就诊要求相比,我们在资金、医疗设备、人才培养、专科技术服务上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全面两孩政策配套的措施有待完善。伴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增长以及高龄孕产妇的增多等新情况,医疗机构产科和儿科床位能否满足需求,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和转诊渠道是否畅通,以及妇幼保健、儿童照料、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需要及时规划。三是计划生育工作短板亟待补齐。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管理中存在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计生干部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人口数据信息采集不准确、技术服务项目落实不及时、政策外生育责任追究打折扣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表现在协作配合上,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卫生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乡镇党委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上级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中,对村卫生室建设缺乏统筹安排,进展缓慢,部分村卫生室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二是相关部门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一些部门对承担的计划生育“党政线”、“部门线”工作重视不够,支差应付、配合不力,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门间联合执法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一些部门对干部职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情况监督管理不到位,甚至包庇党员干部政策外生育。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卫生计生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卫生计生工作的艰巨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认识上不能有丝毫偏差,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懈怠,政策上不能有任何动摇,工作上不能有些许放松,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找准症结,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切实把这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抓实抓好。

(三)在深刻理解方针政策中提振精神。xx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战略决策。一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xx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50多个重大政策文件,涵盖公立医院改革、全民医保体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等多个方面,其目的就是要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和国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面提供,特别是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省市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文件,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20xx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全国人大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两孩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发展需要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新形势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一系列举措都表明,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不变,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切实引导群众按政策要求生育。

二、聚焦重点、攻坚克难,积极构筑加快发展的强大支撑。

20xx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主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提高卫生计生工作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具体讲,就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认真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健康华亭”这个中心,就是要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建设“健康华亭”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健康发展目标。一要巩固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卫计、财政、人社等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改革“3”模式,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深入推进管理体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等各项综合改革,取消“以药补医”,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二要推进基层服务模式转变。通过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的看病就医新模式。在机构上,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县中医院门诊住院楼建设,推行全县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在服务上,要推进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延伸到基层,提升乡镇医疗水平。在政策上,引导分级诊疗。继续推动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医疗服务价格差别,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三要继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五统一”制度,加强药品配送和使用监管,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坚决不得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品,更不得将非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以人口均衡发展为重点,切实推动计生服务管理创新。

一要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作为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用法治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首先,要在政策宣传上抓实见效。要充分利用卫生计生宣传阵地、广播电视、新媒体及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力宣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认真做好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引导群众按政策要求生育。其次,要在生育服务管理制度改革上抓实见效。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认真落实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孩子的夫妇,不再进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管委会要为户口或居住地在本辖区的夫妇,及时进行生育登记,免费发放生育服务证,及时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要全面推行生育登记服务首届责任、一站式服务和承诺制,切实方便群众登记领证,坚决杜绝在群众生育登记上设置前置条件。三要在公共服务配套上抓实见效。县卫计局要根据我县人口现状,及时科学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出生人口变动趋势,特别要针对高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增长变动,认真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切实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产科和儿科服务能力提升。发展改革、教育等部门也要提早研究部署与全面两孩政策相适应的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满足新增人口需求。

二要大力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事关千家万户的民计民生,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大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努力使计划生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甜蜜事业。首先,要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要保持乡村计生干部队伍的稳定,特别是统计、流动人口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更不能频繁调换,确保计生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上;要强化对村计生专干和自管小组长的管理,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要及时撤换调整,切实杜绝村组经常性工作由乡专干代替的现象,确保村组正常运转,提升基层基础管理能力。第二,要狠抓服务资源整合。要按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的原则,有效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机构、服务资源和服务项目,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要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指导服用叶酸片等方式,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主动适应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要求,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人群免费提供取环、复通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要按照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原则,为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夫妻提高事宜的长效避孕措施,提高避孕药具服务可及率,减少非意愿妊娠。第三,要狠抓人口数据质量提升。要扎实开展人口数据信息核查,严格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充分利用出生人口实名登记系统,强化出生人口信息分析比对,下功夫解决人口漏管、出生漏报、新婚漏管、性别错报等问题,不断提高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各乡镇和县卫计局要对工作中敷衍了事,胡编乱造,报假数据、假案例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该约谈的约谈、该处罚的处罚,不能有丝毫姑息迁就。第四要狠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管理上,各乡镇要坚持按月开展清理核查,加大城乡结合部、物业小区、出租房屋等区域的人口信息登记采集力度,全面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县卫计局要指导乡镇依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扎实推进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网上办理,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办证难的问题。在服务上,对流出对象,要实行分类登记管理,积极与流入地联系沟通,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交流、协查通报等经常性工作;对流入对象,要全面落实均等化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与户籍人口同标准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扎实推进服务均等化。第五,要狠抓计划生育违法案件查处。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按照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强化政策外多孩生育案件查处,依法依规征收社会抚养费,有效惩戒政策外生育行为,引导群众按政策要求自主安排生育,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要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三要积极构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支持体系。计生“两户”及主动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为计划生育基本工作的实施做出了贡献,要积极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不遗余力促进计生家庭发展,引导更多的群众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第一,要认真做好政策衔接。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认真做好政策调整前后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的衔接。对在政策调整前,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二女户父母光荣证的夫妻,要按照原有政策规定落实;要根据全面两孩的政策要求及省、市安排部署,及时做好政策调整后,县级各项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调整完善,引导广大群众按政策要求生育。第二,要加大对计生家庭扶助力度。各乡镇要切实抓好各级各类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资格确认准确及时,资金兑现到位;县直各部门要在低保发放、危旧房改造、产业开发、健康保障、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适当倾斜;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新修订《**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符合政策要求生育子女的干部职工,全面落实产假、陪护假等生育假奖励。第三,要大力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数。要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和新家庭计划,整合卫生计生、民政等方面服务资源,创建幸福寓所,开展留守儿童照料、空巢老人日间照料等服务,探索医养结合促进计生家庭发展,引导群众树立少生优生、守法友爱、勤劳节俭、明礼诚信的良好家庭风尚,不断提升家庭幸福指数。第四,要努力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2

页,当前第。

1

1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