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大教学论(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58:04 页码:11
2023年大教学论(大全12篇)
2023-11-11 09:58:04    小编:ZTFB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便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统计数据和图表,使总结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范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自我总结,也有对团队和项目的总结,适用范围广泛。

大教学论篇一

《看花灯》是一篇描写我国正月十五的传统民俗——看花灯的课文,使学生们从中感受到看花灯的快乐。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花灯多而且漂亮,体会看花灯的快乐。然而由于我班学生大多数没有看过花灯,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观赏花灯的地点,鼓励学生前去观看。课上为了能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供上课使用,学生们看着花灯,说着自己家乡的趣事,都觉得非常有意思,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朗读课文时更加积极踊跃了。

教学《看花灯》一课时,不仅重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学花灯真漂亮一段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想象,了解了“金鱼”、“蝴蝶”、“玉龙”漂亮的样子后,结合课件图片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展开联想说一说。学生们开动脑筋,纷纷发言,有的说:“‘大公鸡’仰着脖子,好像在唱歌。”有的说:“‘天鹅’在水中游来游去,像是在跳舞。”……漂亮的课件图片为学生说话提供了素材,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不仅锻炼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同时也为日后的习作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是一举数得。

大教学论篇二

每学期一次的校内公开课教研活动又开始了,这次我选择了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春联》,想从中学习和磨练一下自己教学比较枯燥的说明文的能力。教后通过自己的反思,同行的探讨,对这课及语文教学又有了些新的认识。

《春联》课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因此教学这篇文章应重点引导学生去赏读春联,感受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了解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以及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声律特点。这节课中,他们要学的不单单是简单的认识春联,而是初步了解春联的种类、特点,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领会了文章内容的主旨后,我设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了解春联的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认为本课在教学中重难点是: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通过读悟,感受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懂得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把握三个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应该围绕他们而开展.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课前我要求他们充分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一些春联。由于课前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学生们整堂课配合较为密切,教学进度得以顺利推进。

有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导入课文后,我就放手让学生们自由地朗读全文,让他们自主地学习课文,在分析春联内容的时候,我选择一条春联重点品读,着重分析,另外的几条则由学生根据自学建议自己学习,再以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交流.实践表明,学生能很好地自主学习,他们也品尝到了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

尽管本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文章,但在教学时仍要围绕课本而进行,领略文中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从传统节日入手,归纳传统节日的民俗,导入春联的学习;用《解缙巧对曹尚书》的小故事,激发学生补齐春联的热情,从而理解对仗的含义;"声律美"理解起来也有困难,那么就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主,以读促析,以读促悟。

课后,我感到这节课的教学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之处,

由于课前我担心不能够完整的展示课文内容,所以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上有些贪大求全,容量一大,很多环节就要压缩时间,比如生字词的教学,尽管四年级生字词教学已经不是重点,但是整节课生字的解决只用了不到5分钟,还是显得仓促了些。

上完课有的老师提出,我的幻灯片前几幅对联是从右到左的顺序,而最后一幅是从左到右的顺序,关于春联的上下联,应该从右往左读,还是从左到右读,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按照传统的,当然是从右到左,从现在的书写习惯来说,从左到右倒也说得过去。但是,关键在于,从右到左也好,从左到右也好,要改都改,不改就都不改,这点上我忽视了细节。另外,“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幅对联中,“竹”指的是爆竹,新春到来之际,早先人们用火烧真竹子发出爆裂声以去瘟辟邪,以求平安。后来人们把火药等物填充在竹筒内产生了“爆仗”,之后逐渐发展成纸做的“爆竹”。如今,燃放爆竹所发出的灿烂火花,震天响声早已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祈求平安的喜庆心情的象征。我备课时只知道是爆竹,但是没想到它还是与竹子有关的,有别于我们现在燃放的鞭炮,解释不够到位。

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虽然有点遗憾,但是我收获很多,因为大家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学习,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大教学论篇三

:看看我们的社区(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居住的社区)。

1、介绍自己的居住地,了解什么是社区。

2、通过调查交流活动,使学生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设施、机构、标志。

3、通过讨论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社区里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机构给居民带来方便、美好的生活。

4、通过制定“我是社区小主人”倡议书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社区、保护社区环境、爱护社区设施的情感。

:使学生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有哪些设施机构,给居民带来什么方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社区的设施机构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方便。

一、介绍自己居住地,理解什么是社区(6分钟)。

1、介绍自己居住地。

师: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住在一定的地区内,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住处结成小组,现在请组长介绍自己的组是哪个社区的。

(生:组长介绍,组员起立。)。

2、感受生活在同一社区内的人们之间的联系,了解什么是社区。

师:(请一个组起立,做采访)看到有这么多同学和你居住在同一小区,高兴吗?平时你们有什么联系?现在互相打个招呼、握握手吧。

师小结:不论你居住在城市的小区、街道,还是农村的村子中,大家共同生活、彼此联系,这就形成了“社区”(板书:社区)。

一起读读社区的定义。(投影出示社区概念)问:你是哪个社区的?

3、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社区环境、设施、机构、标志(14分钟)。

1、师介绍自己社区情况:

师:同学们都介绍自己住在哪里,你们知道老师住在哪个社区吗?

师:我居住在新兴社区,想看看曹老师居住的社区什么样子吗?我特地在星。

播放课件(允许学生边看边轻轻读出来)。

提问:觉得曹老师居住的社区怎么样?

2、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1)师:前几天曹老师也给同学们发了调查表,布置同学观察自己居。

住社区的情况。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你的调查结果,然后。

组长组织大家填写汇报单。

(2)(投影出示汇报单)要求:自己社区有什么,打勾,表上没有的,

自己补充。常见的标志,能画的要画出来。

(3)生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师鼓励,发“社区小主人”奖。

(5)小结:听了同学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大多数社区里环境优美,有。

许多的设施、机构、标志。(板书)这些设施机构有什么作用呢?

三、感受社区环境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13分钟)。

1、(投影出示故事)让生自由读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3、小组里说一说。

4、集体交流。

5、师:我们每个社区几乎都有超市,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在那里买过什么?平均一周去几次?一周去几次“人民商场”?为什么经常去社区超市,不常去大商场?(方便)。

6、考一考:(投影出示考题)让生先自由读读填填,再选一人订正。

四、共同承诺,激发学生热爱保护社区的情感(7分钟)。

爱护环境、保护设施呢?(追问:你见到过不爱护环境、破坏设施的现象吗?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方便?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小结:你们说的太好了,老师觉得你们真是讲道德、有责任心的社区小主人。如果社区居民都能像我们这样想、这样做,我觉得我们的社区家园一定会美丽、舒适。

3、我们这些社区小主人都做了承诺,要爱护我们的社区家园。现在我们一起来制定倡议书,让全社区的人都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吧。

4、(出示投影)能做到的、愿意做的请站起来,大声向别人倡议吧。

大教学论篇四

近期听课比较频繁,在听了一个个教学活动时,我将目光射向了各个活动的细节部分,因为各个细节将是汇集成功的关键。下面是我对教学导入环节的一些思考与想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导入方式巧妙得当,就能充分诱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探索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同时,精当的导入还是顺利导入教学的关键。尽管导入活动内容与活动目标的不同而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各种不同的导入类型在设计与实施中的基本要求师一致的。

1、我想,“导”要精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导入重在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愿学、善学与乐学。因此,导语要依据活动内容力求巧妙、有趣,即能造成悬念,又富有吸引力。

2、我想,“导”要适度。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导入也要讲就“度”,导入本身不是活动的主体,更不是活动的重点,因此时间不易过长。导语力求精炼简洁,集中概括,不说空话、废话,不作毫无意义的重复,点到为止,切不可喧宾夺主。

3、我想,“导”要准确。导入方式很多,如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言等,但一切都要针对教学内容、特点和幼儿实际。巧妙设计,且语言准确鲜明,主干突出,不能脱离具体活动内容去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特,避免走入“作秀”的误区。

大教学论篇五

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温州仙岩梅雨潭那充满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其间所跳动着的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

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结构精巧、写景传神、情景相生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状物抒情语言的强大表现力。

感受作者笔下绿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本文第三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而第二段则是为它而设的,即不但为它营造背景,而且还为突出梅雨潭的绿的令人惊诧提供别致的衬托物。这样,就在教学上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比较的可能。为此,拟以审美比较为教学思路,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为教学方法。通过对第三段设计的导读训练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并辅之以点拨,让学生在审美比较中,领略自然美、艺术美和语言美。

一课时。

1、1、问: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

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2、问:为什么有第一个作用?钥匙。

明确:在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前,写的是揪草攀石的开始追捉,而在这之后,写的则是步步追捉;从整体,而涟漪,而水光,而水色,并进而借助联想和想象,与之款款交谈,拍着她、抚摩她、吻着她,送她一个芳名。

3、问:又为什么有第二个作用?

明确:所谓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搭配上其他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的艺术手法。就本文来说,作者讴歌赞美的绿是梅雨潭,写梅雨瀑是为了用来突出梅雨潭的绿,以更充分地显示绿的令人惊诧。即以美的事物衬托更美的事物。

4、朗读第二段,问: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梅雨瀑美不美?什么引导赏析美地方最美?

明确:美。美在梅雨亭,美在梅雨瀑的水花。

5、问:对于这些美的事物,作者用了哪些美的语言来表现?体会、感受明确:写梅雨亭,用苍鹰这个直接展示景物形态的比喻,作者对美的用踞、展、浮等动词,逼真地刻画了梅雨亭上下悬空表现,学会和亭角翘向空中的动态形象。写水花,不说溅、不说落、不说飘,感受文学作品而说送,说钻,即写出了水花的细、轻、冷、滑的质感,所描绘的美。

又写出了它的活泼可爱,有灵性,突出了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所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6、朗读第三自然段。

7、问:对梅雨潭的绿,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绿。

的哪些特点?

明确:比喻: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她松松引导体会美的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像明油;宛然碧玉。表表现手法。

现了绿的光洁、明净、透明、润泽。

拟人: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写出了绿的迷人可爱。

对比:绿杨太淡了,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写绿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想象和联想:我若能我若能。表现了梅雨潭的绿有灵性。

8、问:作者笔下的绿和瀑你觉得哪一个更美?为引导讨论,激什么?发审美感受,培。

像蛋清;再从感受的角度,写潭水的洁净像碧玉;然后又多方比美的方法,从而较,广泛联想,经过这样的描摹、渲染,一泓潭水便在作者笔下学会审美。立体化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而写梅雨瀑,虽然也十分逼真传神,但都角度较单一,只是从视觉的角度写了亭的姿态,写了瀑布的远景和近景,就是写水花,也仅是写它的色泽、形状和活泼可爱的灵性。所以,在梅雨潭的绿面前,便只能屈居于衬托地位,也就无怪乎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构的精巧:

(1)开头与结尾重章叠唱,强化了感情的力量;

(2)第二段为第三段铺垫和蓄势,强有力地衬托出绿的令人惊诧的美。

明确:绿色是一种象征生命的颜色。本文作于北伐战争的酝酿时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2、学生再读课文。

1、画出课文所有的比喻句并标上序号,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在充分感受美。

2、仿照第三段的写法,运用比喻、比较、拟人等手法描写你熟的基础上,激悉的一种景色。发创造美。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也有赖于健康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形成,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获取和增强语感的过程。《绿》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美文,从的语言到所描写的景物都具有强烈的审美因素,为此,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具体感受文章精美的语言,进而领略文章的美,引领学生走进审美之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感情,学会感受美,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在教学思路上,就把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比较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对梅雨瀑和梅雨潭的比较中,充分感受梅雨潭美之所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选择梅雨瀑和梅雨潭之间的过渡句为切入点,有此带入对两者的比较,使教学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种审美境界,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依据感觉、感知和感悟逐层递进的过程为教学的程序。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品读,让学生在全文的阅读中获得美的感觉,从对第三段的精读中获得美的感知,通过教师对第三段设计的导读训练题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进而获得美的感悟。

但是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活动显得过多,而学生的主体活动不足,学生的主动探求研究学习的时空不够。

大教学论篇六

1.学会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草丛:聚生在一起的很多草。

扒开:用手或工具分开。

捂:盖住。

仔细:细心,不马虎。

一同:一块儿,一起。

迟到:到得比规定的时间晚。

近义词:忽然——突然仔细——过细一同——一起。

反义词:早上——晚上仔细——马虎好——坏快——慢。

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明明捉蛐蛐的时候,是小文及时提醒了明明,他才没有因为捉蛐蛐而迟到了。“笑了”含蓄地写出了明明此时的心态:庆幸自己没有迟到,同时又感谢小文刚才的提醒,心里十分高兴。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见蛐蛐的叫声。

第二段:讲明明扒开草丛找蛐蛐。

第三段:讲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第四段:讲明明和小文一同向学校跑去。

第五段:讲明明和小文按时赶到学校,没有迟到。

本文通过写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一只小蛐蛐,但他最终放弃捉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说明明明没有因为贪玩而影响学习,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1.识字教学。

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刚”字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教学。

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教”:左边部分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

“迟”:提醒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

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1.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对玩蛐蛐很有经验。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呢?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学生说出“这句话写明明太了解蛐蛐了”、“明明十分熟悉蛐蛐,他们是朋友”、“明明对蛐蛐很有研究”等都应肯定和鼓励。

2.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明再晚一步就迟到了,好险啊!理解这句话,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假设:如果小文不叫明明,或者小文叫了明明,明明还坚持要捉一会儿蛐蛐,不及时赶往学校,那结果会怎样呢?肯定迟到。

3.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明很感激小文的提醒。有前一句话的基础,理解这句话不困难。而这句话要联系全文落脚到其含义上:读到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或者说明明有什么收获?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去悟去想,可以用“假如我是明明,我会对小文说些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第二、三两句,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表达出明明喜爱蛐蛐的心情。

第二段中描写明明动作的词语要读重音,“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惋惜的语气。

第三段要指导学生读出喊的语调,表达出小文急切的心情。

第四段要读得稍快,表达出明明毫不犹豫的态度。

第五段,最后一句要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表达明明对小文感激的心情和庆幸两人都没迟到的心情。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本课教学可先从课题质疑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在朗读中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再围绕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明明不同时候的不同心情。最后运用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课时。

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

1、认读生字新词。(打出幻灯片)。

2、指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自己学文。提示:

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蛐蛐也很有经验。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好蛐蛐。这是他停下来捉蛐蛐的原因。

2、指导朗读。

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喜悦的语气。“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两个“一”是读四声“”,“走着走着”“着”读轻音。

第二自然段。

1、看图。提示:

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

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

(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支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

(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

3、看图。按板书词语复述这一自然内容。

大教学论篇七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的辩证与否定,是教师对教学的重新思考和定义。教学反思已成为现今教学创新和有效教学的手段,已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如何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反思、反思什幺、怎样反思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程序,试把反思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方面结合起来,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ppe模式。

课前反思,是“为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即准备性反思(preparationteachingreflection,简写“p”),是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思考和规划,是教师根据既有的教学经验,思考相关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反思的内容应侧重于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材三方面进行反思。

理念是实践的引领,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观念,理念指引着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所以,它理应成为教学反思的第一要素。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是否符合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为了使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觉将个人的教学观念与教育专家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有助于设计出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效果。所以,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方向。对这一对象的反思应放在如何有效落实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以及如何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课中反思是“在教学中的反思”,即过程性反思(processteachingreflection,简写“p”),主要侧重于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捕捉瞬间获得的反馈信息,并思考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及时调整思路和手段来进行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反思课堂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知识、能否跟上老师的进度、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否掌握知识和技能,能否体现情感的回归等。

教师要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感氛围是否体现了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情境的设计是否充分发挥了学校软硬环境的效用;是否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是否适合学校和班级的特点;是否有利于班级学生开展讨论与合作学习等。换句话说,教学情境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教学效度能否顺利完成。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内容抽象而模糊、严肃而深刻,难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课堂模式等,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反思应从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是否恰当、媒体资源的运用等是否丰富、是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和空间、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开始。

课后反思是“对结果的反思”,即评价性反思(evaluationteachingreflection,简写“e”),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回溯、思考、概括和梳理。笔者认为课后的教师反思主要体现在“正负反思”两个方面。第一,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形成正反思的经验。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情境导入的成功、课堂教学中如何临时应变等。第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形成负反思的教训。一般包括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反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等,同时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措施,以便下次教学中更改教学设计方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沉思,是教师对真知和学生的沉思。教学反思ppe模式,就是我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的剖析、探索,希望能够用教学反思ppe模式激活政治教学智慧,创新教学模式,领悟教育真谛。

大教学论篇八

可以说,在教学这节课时,孩子们的状态还是鸡飞狗跳的,并没有完全的归拢好,所以,当去找评课时,第一条就是课堂纪律问题。作为年轻教师,就是火气、精力都比较旺盛,没有时间的沉淀,但其实是自己没有深入的与孩子们真正的建立友谊,所以在整理课堂纪律是稍稍有些措手不及了!

这个时候,对于拼音的教学还是在摸索之中呢,没有一个固定有效的模式,因此还是缺点胜于优点,再次就谈一谈存在问题。

2、zcs和他们的整体认读要一起教学,效果会更好,方便记忆!

3、四线格应该画的大一些,宽一些,在黑板的上方,板书时孩子们应该看得很清楚!

4、孩子刚刚拿起笔,对于孩子的拿笔姿势,老师一定要强调和纠正!

5、看图说话要有说话的效果,不用谢,就是训练说!

6、过渡语要多一些,比如“很重要的哦”、“认真听哦”等等。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提高并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我的导入语: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出示挂图)你们看,是谁呀?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调动起来,非常积极,对课文的学习有了兴趣。

我还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编顺口溜的形式也让学生很感兴趣。如:像个2字zzz,半个8字sss,像个半圆ccc,学生自己编,不仅注意到了形象,还有读音,而且学习自己编出来的顺口溜感觉很骄傲的,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使用激励手段,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简单的话语却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赞赏,如:“你真棒!太厉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个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一个个鼓励、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在这样的激励之下,看到高高举起的小手,对我来说也是值得高兴地事情。

三、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除了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在学习字母的书写时也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说书写的笔顺,要注意的地方等,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写的时候自然也就好些。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使他们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大教学论篇九

知识与能力: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赏析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通过猜谜语:“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走路摆架子,说话高嗓子”。打一动物?(鹅)。

老师今天向大家介绍一只可爱的大白鹅。告诉老师鹅怎么写呢?(板书课题:白鹅)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种菜、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昨天预习了课文,生字都认识了吗?生字离开了课文,大家还能认识吗?

课件出示生字词,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名生回答。

课文哪一句话是写了这个意思?(第一自然段“好一个高傲的。

动物”。)齐读这句话。(中心句)。

3、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

(从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

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第二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这是一个过渡段。

4、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鹅的样子。

课文中哪些部分是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指名回答)。

五、分组读课文各部分。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那么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板书:

叫声、步态、吃相。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叫声”研读。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一看鹅的叫声如何?为什么说它高傲?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理解,学生表演。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什么?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学生代表补白,引导学生体会它的高傲。注意学生模仿的语气。

(二)“步态”研读。

老师从同学们的想象和模仿中体会到了白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但能从叫声中看出来,更体现在它的步态上,有谁对白鹅的步态感兴趣,把它读一读。

出示句子:

(比喻,颇像净角出场)。

之前我们讲过净角,翻看之前的幻灯片。“净角”是什么呢?出示幻灯片“京剧脸谱和净角的知识”,由于“净角的表演特点,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一般都是饰演的朝廷重臣”,然后结合净角的出场的姿态,大家想象一下鹅呀,是怎么走的呢?(两三名同学起来模仿)。

此外呢,还有“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它不仅高傲,还霸道呢!)鹅这样走路大模大样的像个大老爷,我看大家都笑了,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会心的笑来读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吃相”研读。

刚才我们一起共同体会了白鹅高傲的叫声和步态,其实最有趣的是白鹅的吃相,现在我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找找看有趣表现在哪里?(生答:吃什么、吃的方法。)。

品读吃的方法部分(屏幕出示),体会鹅吃法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划出白鹅“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句子。“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如果我们把喝水去掉,直接换成“先吃一口冷饭,再到别处去吃。

大教学论篇十

素质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

线)。

及时修补。

1走,我们去植树。

大教学论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长江的基本概况。

三、教学难点:

长江的各河段特征。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歌词出自哪首歌吗?“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

——《长江之歌》那它又为什么要赞美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

[板书]长江。

一、长江的基本概况。

[讲解]根据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我们可以知道长江是一条外流河,请同学们看到书上95页的两副彩图和96页的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源头与注入海洋。

[板书]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

[板图]长江流域图(下面边讲解边版图)。

[讲解]长江发源于我国最大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随着我国西高东。

低的地势自西向东流,注入我国的东海。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位居世界第三!那么,请同学们看着96页的长江的流域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

[板书]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

[讲解]从源头到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级行政区,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长江还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流域的总面积高达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河流。

[板书]3、主要的支流、湖泊。

[讲解]从96页的长江流域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有众多的支流,我们主要讨论几条较重。

要的支流。主要的支流有:在攀枝花处与长江交汇的雅砻江、流经了天府之国的岷江,在宜宾处与长江交汇、重庆市流入长江的嘉陵江、长的支流汉江在湖北武汉处汇入长江;长江干流南面的支流有:在重庆市涪凌地区汇入长江的乌江、沅江和湘江在先汇入洞庭湖后再汇入长江、赣江则是先流入鄱阳湖后再汇入长江。以,长江干流串联的两大淡水湖泊为:洞庭湖和鄱阳湖。

[承转]这些就是长江的基本概况,那长江的上中下游在哪儿呢?

[板书]二、长江的上中下游。

[板书]1、分界点宜昌湖口。

[板书]2、各河段特征。

[讲解]首先,我们看上游:长江从海拔六千多米的高度流入我国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宜昌,

我们知道第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所以长江上游的第一个特征是落差大;在长江的上游有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三江并流,这一段主要穿过了沟壑、峡谷众多的横断山区,所以长江上游的第二个特征是峡谷多;在雨季来临时,长江有来自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补给、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降水,而上游本身拥有落差大,峡谷多的优势,所以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由于地处我国西南,交通不便,因此还没有大量开发利用出来。但是,随着人们对经济欲望的不断追求,人们在长江的上游进行大量的滥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得泥土在雨季时随着河水进入长江,使长江的含沙量在逐年递增。

[板书]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

[讲解]中游是湖北的宜昌到江西的湖口,我们从长江流域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有四条大型的支流,两个较大的湖泊,实际上长江的支流和其他较小的湖泊主要集中在长江的中游,因长江中游的湖泊支流较多,我们在介绍长江按名称划分长江时讲到荆江,荆江就是位于长江的中游,荆江河段全长287千米,但是荆江河段的起始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是80千米左右,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荆江河段的弯曲程度的吧!在雨季来临时,上游大量河水的涌入,中游的流速由于落差小而缓慢,加上中游支流带来大量的河水,导致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长江中游的特征是河曲多,支流多,湖泊多,还有水患灾害多。

[板书]中游河曲多,支流多,湖泊多,水患灾害多。

[讲解]下游是江西湖口到入海口,在长江中下游的近海区,海拔在50米以下,河水流。

速缓慢,而中上游带来大量的河水使下游的河道不断变宽,致使下游出现江阔水深的景观,但是中上游带来的泥沙随着流速的减缓逐渐在这里沉积下来造成泥沙淤积,最显著的代表就是上海的崇明岛!所以,下游的特征是江阔水深,泥沙淤积严重。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源头,流向、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主要的支流、湖泊,还学习了长江的上中下游,包括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各河段特征。

[布置作业]针对长江各河段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开发利用长江呢?请同学们下来预习,并绘制一幅长江流域图,并结合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归纳长江的水文特征。

一、长江的基本概况。

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

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

3、主要的支流、湖泊。

二、长江的上中下游。

1、分界点宜昌湖口。

2、各河段特征。

上: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

中:河曲多,湖泊多,支流多。

下:流速缓慢,江阔水深。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体现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优点:

1。用歌曲《长江之歌》引入课题,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利用课本中提供的长江流域水系图,干流地开剖面图等到信息,为学生推理分析长江的水能资源优势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能够联系已掌握的一形知识,气候知识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3。在学习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能够结合中国人口增长后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分析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措施。使学生提高了分析能力,树立防灾减灾,变害为利,人地协调等价值观念。

4。通过对长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创造性地劳动成果的展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足:

由于本节课所学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在讨论荆江河段的治理时学生自主时间较短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讲练结合,更好地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时间少之间的矛盾,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大教学论篇十二

摘要:

小学数学的作用就相当于金字塔的底座,是学生进行更长远的数学研究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高低就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在采用教学方式时,应当考虑到与实际相结合,并且与学生个性相结合。对话教学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用不容小觑。

关键词:

对话教学;小学数学;思维冲击。

对话教学其实并不仅仅是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的知识问答环节,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包含着教育意义的聆听和倾诉。对话教学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开放内心的世界提出了需求,对话教学在教学中渴望得到双方世界精神的沟通。对话教学允许学生与教师两者有不同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路,产生思维上的冲突和撞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深水区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也相应添加了对话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有它优势之处。

1简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的原因。

1.1学生需要足够的关注和公平的看待:

由于当今时代特殊的独生子女较多的特点,许多学生比以往更需要得到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更加公平的看待。学生往往在得不到关注的时候,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长远看来,对学生的发展和个性成长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教学的进程中,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对话教学,教师能够最大范围的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在不自觉中弱化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在班级和课堂中的参与,这对这些同学是及其不平等的,因此,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应用对话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

1.2在教学中轻视对话教学的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先将知识点一一地告诉学生,省略掉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压抑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渴望。学生在学习过后,知识仅仅记住了知识点,并不知道知识点所蕴含的真正内涵,对知识如何应用也很难理解。不利于学生在数学上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对话教学的作用。在课堂内,调动起学生一起对知识进行探究和理解,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