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12:39 页码:8
最新《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
2023-11-11 15:12:39    小编:ZTFB

阅读能够培养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总结要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进行,不要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二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三

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实际丈量使同学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反思自身的教学,有以下可取之处与缺乏之处。

1.确立难点,重组教材。教材中是认识分米在先,而我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先引入毫米的认识,我想毫米是同学现在认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借助多媒体的一些演示,使同学建立直观的表象。如毫米的认识,我让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习。首先引导同学观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厘米,然后找一找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1毫米和1厘米是什么关系?再借助多媒体把1厘米长度放大,使同学能清晰地观察到:1厘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通过数一数得出1cm=10mm,形成毫米的概念。

3通过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游戏,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同学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学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要用手比划。让同学仔细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通过动手比划,加深同学对毫米的印象。

1、虽然准备了较多实物,以为同学很熟悉,就出现了一下,没有让同学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

2、1厘米的“一半”(中间的长线表示)就是5毫米,引导同学发现,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数。

3、画线段时应该演示,提醒同学注意画上端点,标上长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班级人数多,操作活动多时,同学的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的节奏、课堂的调控也是值得我考虑的问题,如上课指令应非常明确,让同学很明确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5、为人处世低调的我,不知不觉中会把把这种低调的情绪带入了课堂,给予他们的激情和鼓励太少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需要老师给予更多鼓励与肯定的话语。

6、课件的取与舍,怎样少而精的用在点子上,课堂上如何不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四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平均分。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习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平面图形,有了平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五

《认识厘米》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意识。

按照三维目标,我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小马过河〉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二、合作探究:1、认识尺子2、认识1厘米3、认识几厘米

〈2〉量物体的长度,学生试量,再请学生上台量,再玩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接着就是练习题。

三、小游戏:你猜,我量

四、巩固练习:1、判断2、断尺子量物体长度

五、小结。

六、数学小知识。

这节课讲完后我自己感觉到:这节课上的还挺成功的,学生课堂兴趣高昂,我认为在第一环节小马过河问学生马上找出要统一的长度单位,在小游戏让学生先猜,在量让学生小组合作都动起来。我在教学认识1厘米中,只强调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没太强调也就是1大格,导致在下面认识几厘米时,很多学生说20个小格也就是20厘米。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在课上及时又让学生观察20个小格是九格也就是几厘米,最后这个问题我感觉学生还是有点一知半解的。不过我们找的小知识学生挺感兴趣,小游戏他们也乐意玩,让他们从学中玩,玩中学。

讲完课后,又听了别的老师将的同一课,因为大家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所设计的课也都差不多,虽然设计的课差不多,但是每节课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像外国语学校王宇老师在最后设计了怎么测量手腕的长?

茅箭区实验学校李道国老师他在介绍尺子时准备了各种尺子的实物,这样加深学生的印象。

市人民小学曹云老师在评价学生时用1厘米的小正方体当作奖品粘在黑板上,上完课后让他们看一看每组获的奖品是几厘米。等等。

这次活动结束了,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在这里我要谢二。三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和李芳校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修改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六

记得有一次讲座听过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真实事情,六年级的学生量不出考卷的长度,说是尺太短了。所以教学量物体时,特别是铅笔盒的长度,我拿了学生身边的一把三角尺,说:“尺太短了,我量不出来。”有个学生很天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很长,拿我的量。”我顺势问:“老师就想拿这把三角尺量,能量出铅笔盒的长度吗?帮老师想想办法。”学生马上议论开来,就有学生提出“先量到这把三角尺的最大长度,用手按住记住量到哪儿在继续量。”我补充了学生的发言,为了更清楚知道量到哪儿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大多数孩子的尺都是20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长是24厘米,必须分开量。量完几次后,我又让学生说了说求出长度的方法(将每次量得的长度相加)。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教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我让学生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巡视学生画的过程中,看见一位学生无从下手,是因为他的尺只剩一半了,是从16开始的。我先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后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怎样画出5厘米的线段呢?学生又想到了解决方法。

学生利用这把熟悉而又陌生的尺建立起了厘米的表象,又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麻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七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八

在教授认识厘米时,我提出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吗?”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测量。结束后全班集体交流:

——我用直尺量的,大约7把尺长。(我让课前准备直尺的,所以大多数小朋友选用这种方法。但他们不认识测量单位,所以只能这样说。)。

——我用数学书量的,大约5本。(好方法,但是说的却不够完整)。

——我用手量的,大约9下。(他知道这个意思,表达的却不是很好,应该是9拃长。)。

……。

让他们实际动手操作了,所以小朋友们都有话想说,而且不一样的方法。

在介绍测量工具时,先让他们仔细观察直尺上面有些什么。他们发现了数字和小竖线。接着我就介绍,这些小竖线叫做刻度。其实直尺上还有个地方你没有发现呢。“cm!”“厘米!”各种声音都出来了,只认识汉字,不认识字母。“刻度0到刻度1,这么长是1厘米。”我边说边用手在黑板上比划(黑板上是课前画好一把放大的直尺的一部分)。你能找出其他刻度之间也是1厘米长吗?有两个小朋友举手,站起来回答正确。我狠狠的表扬了他。还有谁知道吗?这次举手的人明显增多了,在前一个小朋友的提示下,他们能仿照着说出来。“你们能用手在自己的直尺上指出2厘米、5厘米有多长吗?同桌之间说一说。”顿时班里人声鼎沸,同桌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不一会,班级里安静了,他们都说好了,都指出来了。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

有了前面测量的基础,例2、例3的教授就很简单,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出铅笔刀和红色线段的长度,并能填写完整。

前面的几道例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发现,掌握的很牢固,后面的作业也完成的很顺利。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时任务没有完成。但我并不担心,反倒有些欣慰。因为我发现,他们喜欢用直尺去测量身边的物体,并且能够准确的测出结果。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九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十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拃、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拃”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

(四)关于评价。

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记过很多,网上查过很多,但是一直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给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容和启发,进步肯定是要的,慢慢来也行。

“认识厘米”是在学生“认识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也是今后学习“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基础。抓住重点,认......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十一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平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篇十二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教学反思《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牙齿、开关、纽扣、小奖品的宽度等等,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今天课堂上学生都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这里我让学生比较了两种不同的量法,学生认为第2种量法从刻度3量起比较麻烦,要数或者要算。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在量一量,填一填这个活动中,留给学生很大的实践空间,既让学生测量已知物体的长度,又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物体来测量它的长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测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测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习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我必须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多下些功夫,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第二种方法也是一句话带过,有的没有掌握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