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4:49:56 页码:11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通用10篇)
2023-11-11 14:49:56    小编:ZTFB

报告需要经过详尽的调研和数据收集,确保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报告的写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确保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同类型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写作要求,以下的报告范文可以帮你了解各种类型的报告。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一

楚雄州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工程实施方案(全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正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楚雄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蓬勃兴起,诸多新产业、新业态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快形成。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工程已成为楚雄州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的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制约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制度创新和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二

我县绳网产业经过近几十年快速发展,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化纤塑料绳网生产基地。2007年获省轻工办颁发的“山东省塑料绳网产业基地”荣誉称号,2009年被省经信委和省中小办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2014年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塑料协会授予“中国塑料绳网之都·惠民”荣誉称号,2016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绳网名城”。

宽幅绳网织机x余台(套),技术装备水平国内领先。2017年各类绳网年产量x万吨,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利税x亿元。1-6月份,化纤绳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利税x亿元。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围绕“壮大传统产业,打造全省特色民营经济园区”的目标,依托李庄、姜楼中小企业孵化园,进一步膨胀骨干企业规模,拉伸产业链条,涌现出了金冠网具、波涛化纤、永康绳网、金汇网业、华冉工贸、恒迈化纤、恒大绳网、安惠集团等一大批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骨干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快速提升。绳网产品在原来建筑安全网的基础上,拓展到防护网、防尘网、运输网、农用网、体育网、休闲网、渔业用网等20个系列200余种规格。同时,结合绳网产品特性,50%以上的绳网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线上销售额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x家、过x万元企业x家、过x万元企业x家、过x万元企业49家,过x万元企业超过了x家。

注册商标x个,其中“安惠”和“金冠”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恒迈”和“金冠”牌为山东省名牌。

(四)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惠民县化纤绳网产品由单一型向多种类、多性能、多用途的系列化方向发展。在原来建筑安全网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出了防护网、防尘网、运输网、农用网、体育网、休闲网、渔业用网等x个系列x余种规格的绳网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运输、体育、种植、养殖等行业领域。在品种横向扩展的同时,围绕安全防护用品,产品种类进一步纵向延伸,开发安全带、消防安全绳、攀岩绳等产品,形成系列产品。

(五)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部分化纤绳网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绳网产品制造技术及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拥有省级质量检测平台1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x家。分别与东华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塑料工业检测中心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对惠民绳网产品进行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指导。

(六)集群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一是山东滨州绳网产业集群服务中心已挂牌运营。服务中心主要面向全县绳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专业性、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完善解决电子商务、研究开发、法律咨询、人才培养、投融资咨询、品牌推广、项目对接等企业发展瓶颈。二是中国(李庄)绳网会展中心项目完成规划设计。该项目是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集研发、展销、网购、物流和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通过专业市场、会展贸易中心、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流配套及相关配套服务等模块建设,打造集产业研发培育、商贸流通、营销服务及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的综合性集群发展平台。三是惠民绳网质量检测中心挂牌成立,进一步推动惠民绳网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加快了行业标准制定步伐。

(七)市场销售区域不断拓展。惠民化纤绳网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均设立了办事处和代理机构。同时,我县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主要出口到德国、日本、阿联酋、意大利、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全县销售队伍达x余人,市场份额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7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县化纤绳网产业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依旧面临着诸多新旧困难和问题。

具体到行业方面: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竞争力不强。二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有待提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完善。三是中、低档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产品结构亟待优化。

具体到企业方面:一是融资难、融资贵。部分绳网企业负责人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借新还旧”、“借新还息”的循环中,真正用于生产经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特别是部分银行对绳网企业带有偏见,贷款意愿不足。二是招工难、用工贵。外贸人才极度紧缺严重影响了绳网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受国家二孩政策影响,一线工人短缺现象非常突出,导致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全县近15%的生产设备闲置。而且目前绳网企业的员工平均工资x元左右,比去年的x元提高x%以上。三是指标紧、用地难。通过近期摸排调研,全县有x多家绳网企业有新建、扩建计划,但因建设工业用地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项目立项。

三、加快发展措施与建议。

近年来,全国绳网发展趋势正在变化,首先从全国绳网生产区域变化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县化纤绳网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三大化纤绳网产业基地之首,特别是今年,随着环保力度不断加大,江苏、浙江等绳网基地从企业数量、产能等方面急剧萎缩下滑,反观我县,绳网产品订单已排至2019年3月份,2018年预计新增绳网生产设备x余台套,2020年绳网产能将突破x万吨,年主营收入实现x亿元,我县化纤绳网产业在全国将会形成一枝独大局面。其次从全国宏观形势发展格局看,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家“一带一路”的对外合作前景广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将大力拉动全球领域的投资建设。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资源整合空间,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和分包制的采用以及电商营销新模式等,改变了绳网企业传统协作方式,“小企业,大网络”开始凸现,绳网产业走向世界的渠道更加畅通。

综合以上,我县绳网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新的发展机遇。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坚持高点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提升绳网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和竞争优势,促进绳网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力争把惠民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中国塑料绳网之都”和“中国绳网名城”。建议加快发展措施如下:

(一)成立县化纤绳网产业领导小组。加快成立惠民县化纤绳网产业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发改、国土、城建、财政、经信、环保、质监、工商、金融以及李庄镇、姜楼镇等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绳网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产业政策、项目备案、环保、土地、品牌创建、检验检测、人才培训、金融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我县化纤绳网产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

(二)加大资金、土地、人才支持力度。为推动绳网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期从两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一是设立绳网产业基金。自2018年起,专门设立惠民县绳网产业发展基金,资金额度不少于x万元,用于支持平台建设、高峰论坛、研发中心、行业标准制定、发明专利、品牌建设、商标注册和人才引进等。根据财力发展,资金额度逐年递增。二是制定国有土地指标保障制度。每年专门从全县国有土地中协调100亩以上国有土地指标(国有土地指标出让价格不高于15万元/亩),用于支持绳网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大,创新能力强、升级步伐快的企业和项目。三是举办“首届中国绳网产业博览会暨产业论坛”,邀请知名专家现场会诊指导,对接标杆企业,跟踪和把握行业技术新标准、产品新信息、发展新动向和市场新动态,推动产业集群主动引领市场。四是针对绳网产业用工短缺的问题,由李庄和姜楼两镇会同人社部门制定招用人才计划,对接高校,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寻找招工来源,变“劳务输出”为“劳务输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贵题。适当延长惠民县-高青县公交时间(早7:00—晚7:00),增加两县公交班次,便利在李庄和姜楼两镇打工的高青工人出行。

(三)加大学习培训交流力度。一是加强基础管理。引导企业开展5s现场管理,提高绳网企业现场管理水平,全面改善提升企业和产业整体形象;加快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步伐,引导重点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加强人才培训。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服务平台负责人和特色产业负责人到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到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学习考察。三是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塑料协会等行业协会举办的研讨、论坛等活动。组织金冠网具、金汇网业、华冉工贸等外贸企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同时积极向上协调省商务厅,增加广交会展位。四是与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导企业与上海纺织学院、东华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塑料工业检测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开展研发指导和技术交流。

创建“惠民绳网”区域品牌将品牌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实现质量兴业质量兴企。三是加快“李庄绳网”集体商标申领引导恒顺等企业完成“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放大品牌效应。

部门来惠指导,加快行业标准制定,确保实现产业规模与行业话语权相匹配,真正成为全国同行业发展的核心地带。

入驻园区,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四是抓双招双引。结合我县绳网产业优势,瞄准产业上下游,引进一批研发培育、商贸流通、营销服务及相关产业配套服务企业和项目,逐步形成上下游产品相关联、协作配套的产业链条,打造全国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三

坚持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2017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以来,牟定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工程作为确保稳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者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建议从三个方面抓好工作。

一、深入推进“一守两挖”增动能。

一、二级企业,促进建筑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建设领域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挖掘建筑业增长潜力。力争2016年,建筑业增加值达8.8亿元,增长30%;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扎实开展房地产去库存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建筑业增长的匹配度。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粮经饲结合,实施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培育工程,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发展庄园经济,认真落实农业农村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24条政策措施。二是充分挖掘三产潜力。认真落实促进批零住餐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帮助企业做好达限工作,在今年新增加尚购购物广场、超群商贸、柳湾河岸饮食服务、食天乐餐饮服务、振鑫石化、正通贸易等6户限额以上流通企业的基础上,下半年至明年初力争将县民爆公司、王玉萍民族工艺公司、德明食品销售公司、蔬语现代农业公司、化湖城际酒店、地主农家菜餐饮公司、彝和园文化旅游公司、盛宴饮食文化公司等8家企业纳入限上企业统计,使限额以上流通服务业企业达23户以上,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支持驻牟定金融机构到乡镇设立服务网点;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到牟定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严格预算执行,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快财政预算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全年财政8项支出较快增长。认真落实省、州旅游业发展大会精神,打响化佛文化和左脚舞文化品牌,按照“山城一体”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县城至化佛山旅游片区综合开发,突出品牌引领、强/15化项目支撑,提升旅游形象、拓展客源市场,完善管理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融合发展、壮大要素企业规模,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我县建设成为楚雄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左脚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狠抓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二、深入推进“三攻坚一统筹”增动能。

(一)着力打好“五网”建设攻坚战挖潜力增动能。加快推进“五网”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列入州2016年“五网”建设“四个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力争完成路网建设投资6亿元以上(含跨县高速路项目),能源网建设投资14亿元以上,水利建设投资1.6亿元以上,互联网建设投资2亿元以上。在抓好已开工“五网”项目的同时,做好新项目开工筹备工作,加快推进一批“五网”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有更多投资量尽快形成实物量并转化为价值量,提高投资转化率。

(二)着力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挖潜力增动能。按照“两型三化”和“一突出两打造”要求,发展自己、服务全局,主动参与全国全省全州产业分工合作,构建牟定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统筹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规划引领,尽快完成《牟定县“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牟定县“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10个重点新增专项规划。着力打好去产能、传统产业“巩固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三大战役,突出打造产业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强化组织保障、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平台建设、主体培育和融资服务6条措施,延伸、优化上下游产业链条,实施好4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6个技术改造项目,尽早形成工业增加值新增量。力争全年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0%以上,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以上。

(三)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挖潜力增动能。深入贯彻落实《牟定县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精准扶贫的要求,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使9212个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确保发展生产直接脱贫2406人,易地扶贫搬迁直接脱贫3593人,生态补偿直接脱贫197人,发展教育及转移就业直接脱贫1237人,社会保障兜底直接脱贫1779人。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开展十二项扶贫专项行动,抓好16个到村到户扶贫工程,确保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5722人,实现“减贫摘帽”目标,11个贫困行政村出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打赢2016年脱贫攻坚第一战。加大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农危改项目实施力度,确保扶贫信贷资金充分发挥效益。通过扶贫开发,增加贫困地区的项目投资拉动全县投资增长、改善贫困地区民生补齐全县民生领域建设短板、增加贫困对象收入提高全/15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拉动农村消费提升全县城乡消费能力,进一步增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四)着力开展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挖潜力增动能。围绕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乡村规划。统筹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农危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1163户和农村危改和抗震安居工程3120户以上;力争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81亿元以上;力争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亿元;建设5个省级农危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7个美丽宜居乡村;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家园。分类施策,强化政策创新和落实,尽快出台并认真落实《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8个政策文件。按照房地产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深入实施“10个化解一批”,在金融信贷、户籍制度改革、供地等方面创新政策,确保今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30%,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5万平方米,2016年末全县库存商品房比上年减少2.5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去库存目标任务。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挖掘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潜力,增添发展新动能。

三、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增动能。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求突破增动能。按照中央和省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州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精神,以省州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为抓手,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各项改革,力求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税体制、公务用车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农村水利等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释放发展活力,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

(二)在全方位扩大开放上求突破增动能。围绕把牟定建成楚雄州连接滇西、攀西的重要枢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楚雄州循环经济示范区,楚雄州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滇中重要的冶金矿产和稀有金属开发加工基地,中国彝族左脚舞文化旅游产品基地的发展目标,策划包装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类项目,延长产业链。以高原特色农业、冶金矿产业、文化旅游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五大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继续深化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成渝经济区、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规模、结构和质量并举,引资、引才和引智并重,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产业为纽带、园区为平台、项目为支撑、服务为保障。策划系列重点招商活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招商活动。切实抓好投资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责任领导、一家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的工作机制。狠抓招商引/15资项目的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特别是重点做好再谈的腐乳生线建设项目、袜子生产线建设等在谈项目的对接洽谈工作,促成项目尽快签约;加大对已签约的交通物流项目、石墨电极项目、青花椒精深加工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继续加大对开工建设的安乐风电厂建设、彝家香火腿、戌街早桃示范种植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使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盯死浙江省诸暨市城北林远袜子厂牟定县年产1500万双袜子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加工养殖雨生红球藻项目、牟定县食品加工及年产2000吨腐乳生产线建设项目、牟定县净水器加工厂建设项目,争取早日入园发展,力争全年新入园企业达3户,为储备新的发展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巩固传统外贸市场和培育新兴市场并举,优化外贸出口结构,积极争取省州进出口业绩奖励扶持,确保全年外贸出口168万美元。确保完成州下达我县引进州外到位资金51亿的任务目标。巩固传统外贸市场和培育新兴市场并举,优化外贸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强化对内对外开放,通过全方位扩大开放激发新动能。

(三)在创新驱动上求突破增动能。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促进发展,以发展助推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好今年7户劳动密集型企业、150户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和587户个体工商户创业贷款扶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质量,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互联网+”等专项行动,突出新增专利授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等重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换,推进“互联网+”在各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500万元以上。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驱动,支持兴华食品公司自主研发霉菌发酵技术,实现腐乳全年生产;支持羊泉生物通过股改,年内实现新三版挂牌上市融资,与江南大学组建“联合研发中心”和“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教学。

实习基地”,对腐乳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运营好互农电子商务公司投资电子商务下农村进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加快推进乡镇、社区电商服务点建设;推进正兴集团技术创新和资产重组,引进人才,聘用职业经理,继续打响彝州名酒“喜鹊窝”品牌。

(四)在深化“放管服”上求突破增动能。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和社会氛围,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治理和社会服务体系。精准承接审批事项,继续清理并减少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精准规范中介服务,破除行业垄断,切断利益关联,规范中介收费,实行清单管理。精准/15培育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创业引导、完善惩戒机制,尽快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确保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半、办结时限在承诺时限基础上再减半,落实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扶持、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社会保险补贴等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型市场监管体系。精准优化公共服务,着力优化服务环节,优化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机制,推广网上服务,努力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打通群众办事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精准规范权力,完善权责清单、权力运行流程、明确权力界限,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内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精准细化监管,尽快制定部门、行业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转变理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创新方式,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由重审批、轻监管和以批代管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各项工作,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激发新动能。

更多。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9号)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鲁政发[2018]7号)文件精神,冠县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聚焦聚力、开拓创新,力促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9月20日县政府出台了《冠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8-2022年)》,9月28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10月9日抽调经信局、人社局、农业局、科技局等10个成员单位精干力量成立冠县新旧动能重大工程推进小组办公室。

一、明确定位,做优产业。

《冠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8-2022年)》指出,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配套服务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结合冠县实际情况,重点发展精品钢板、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医养健康、高效农业等九大产业。

(一)精品钢板产业。依托冠洲集团、星瀚材料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汽车板、家电板、军工化工用板等高端产品。1建好冠县精品钢板产业园,完善钢板产业链,打造千亿级精品钢板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板制造基地。

(二)纺织服装产业。依托冠星集团、新元纺织等骨干企业,突破印染整理、智能剪裁等关键技术,打造服装自主品牌,形成“棉纱-印染-布料-服装家纺”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全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犀牛重工、双力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特种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大吨位挖掘机、大马力拖拉机等高端产品。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推动冠县机械装备行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以果蔬制品、大豆蛋白等为重点,集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于一体,以植物性食品为特色的食品安全示范基地,打造百亿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五)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抓住用好上达稀土、冠晶光电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机遇,重点发展钕铁硼、纳米稀土永磁材料等高性能稀土永磁新材料、蓝宝石晶体材料及终端产品。加大对林洋光伏等新能源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努力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六)商贸流通产业。依托二运公司、工农电子商务等骨干企业,培育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货运行业,建成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七)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梨园为骨架、文化为底蕴、生态为主题、温泉为特色,做好“梨花、温泉、乡村、休闲、体验”的大旅游文章,打响“黄河故道、鸭梨之乡、温泉养生、千年兵城、灵芝小镇、武训故里”品牌,建成冀鲁豫交界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八)医养健康产业。重点抓好新华康复医养院、康明眼科医院等项目,打造集养生、医疗、休闲等服务于一体的医养结合中心。

(九)高效农业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农业园区化、产业联动化、产品品牌化、产权资本化、镇村一体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坚持改革促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进行统计摸底,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制定了实施方案,印发了《冠县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并印发了《冠县县委、冠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削权减证行动,及时承接上级下放审批事项、减投资审批事项、减收费项目、减证明材料、降准入门槛。实行“一窗受理”,设立联审联办窗口,推行窗口首席代表负责制,实现了行政审批“多事一流程、一窗办多事”。推出第一批“只跑一次”和“零跑腿”事项清单,清单涵盖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多种政务服务事项,共计282项;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申请人无论在何地都能通过网络进行登记,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坚持开放拉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支持冠洲、冠星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科良激光、冠宏机器人制造等企业与国内知名公司在高精尖领域深化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基地、设立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三)坚持招商带动。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央企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强与浙商集团等知名企业的联系,进行点对点对接,集中攻坚,取得阶段成果。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汇源集团现代农业、温氏集团生态养殖一体化等7个重点招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计划投资总额45亿元。签约项目5个,全部为过亿元项目,签约金额达10.1亿元。《冠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招商引资行动方案(2018—2020年)》已起草完毕,现正在审核,近期将出台。

三、创新驱动,增强动力。

(一)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我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家,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库企业总数达到8家,筛选100余家企业组建了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加大对在库中小企业的辅导和培养,培育一批自主创新示范企业,为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奠定良好基础。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星瀚股份与济南大学,卓越冠宏与济南大学,恒通晶体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冠州集团与燕山大学,上达稀土与中钢研,万杰环保与同济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促进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人才引进培养。研究制定了《2018年冠县人才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及《2018年冠县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推进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三个三”互联共促行动,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调研组,对全县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及创新创业企业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四、推进项目,提供支撑。

(一)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管理。按照“四新”“四化”的要求,筛选了27个成长性好,导向性、带动性强的项目,建立县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其中11个重大项目列入市总体规划,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库。

2、4、6英寸晶棒。项目达产后形成年产能约为2500万mm蓝宝石晶棒。项目占地近150亩,分为两期建设,其中冠晶光电一期土建占地约80亩,主体建筑全部封顶完工,102主车间已具备生产条件并进入试产验收设备阶段。目前一期共引进长晶主设备28台,并配套工辅水电设备若干。2017年12月13日,首批10台俄罗斯进口长晶炉正式产出晶体。产出的100kg蓝宝石晶体经第三方掏棒检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东上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产品项目,总投资8.4亿元,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一期年产3000吨已建成投产。

五、推进机制,保驾护航。

结合我县实际,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9+6”协调推进体系)。

(一)九大产业集群推进体系。对九大产业集群,逐一构建“5个1”的推进体系。

1.1名县级领导同志牵头。每个产业集群由1名县级领导同志牵头,靠前指挥,强化协调,既抓产业推进,又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帮包落实,统筹推动专班、规划、产业协会组织等运作。

2.1个专班推进。每个产业由1个专班负责推进。成立产业专班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牵头部门相关科室。每个专班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牵头部门和参加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和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同时牵头部门选派1名负责同志担任联系人。专班主要职责是实施专项规划,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产业协会组织,开展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和争取落实,谋划相关产业发展方向、突破重点和集群布局;围绕相关产业开展“双招双引”,协调该领域重大项目的争取、落地、建设等工作;制定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等推进清单。专班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3.1个规划引领。各责任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冠发〔2018〕17号)分工安排,抓紧编制九大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并认真做好与《冠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2018-2022年)》的衔接配套,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引领性,尽快按程序报批实施。

4.1个产业协会组织。各牵头部门牵头组建完善各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组织,产业协会组织主要是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信息、培训、咨询等方面的服务,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5.1个专项经费保障。牵头部门负责产业规划编制、产业协会组建、配合5个产业集群“双招双引”专班做好产业招商等工作,所需经费由县财政保障。

(二)六大支撑推进体系。对项目建设、人才、资金保障、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政务服务等六大支撑,逐一建立“3个1”的推进体系。

1.1名县级领导同志牵头。每项任务由1名县级领导同志牵头,靠前指挥,统筹推动六大支撑任务落实。

2.1个专班推进。每项任务由1个专班负责推进。每个专班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牵头部门和参加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和业务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同时牵头部门选派1名负责同志担任联系人。主要职责是制定工作方案,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夯实资金支撑保障,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创新新要素供给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有效支持全县新旧动能转换。

3.1个工作方案。各牵头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分别制定项目建设、人才、资金保障、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政务服务等“六大支撑”工作方案,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协调争取,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政策保障。

(三)强化监督考核。

1.一月一调度。建立督导调度系统平台,对各工作专班承担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进展情况,每月进行调度,8形成月调度清单。重点包括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推进、重点企业运营、政策落地、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等工作。

2.一季度一通报。对各工作专班、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承担的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每季度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以县委、县政府名义通报全县。对进展缓慢的事项,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目标要求又没有正当理由的,进行专项督查。

3.半年一总结。县委常委会或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每半年听取各工作专班工作汇报,总结交流经验,查摆问题不足,部署工作任务。

4.一年一评估考核。将“9+6”协调推进体系重大事项推进情况作为全县新旧动能转换评价的重要内容,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更加有效地传导外部压力、激发内生动力。

2018年12月3日。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五

伴随着阵痛的调整过程。对此,我们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和魄力,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综合考量、统筹谋划,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新动能。

xx县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培育不足,必须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为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

(一)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复产达产保存量动能。继续抓好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帮扶,强化对发现问题的协调解决,促进重点企业良性运行。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跟踪分析和帮扶,对停产半停产的xx美凌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玉觶食品有限公司、楚雄正兴包装彩印有限公司、楚雄医用器具有限公司、xx旭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进行分析排队,逐一细化措施,采取--厂一策、-企多策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尽快复产达产。深入重点企业指导帮助解决稳产增产问题,针对有订单、有市场、有效益的云南海润茧丝绸有限公司、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引导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冲刺。

(二)开展企业创新驱动增加新动能。

以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钢带缠绕管、天然气管道、型材加工等技术改造为重点,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钢带缠绕管、天然气管道、型材加工已投入生产;以地方特色产品、高新技术为重点,支持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争创企业技术中心,已完成申报工作;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重点产业中的应用,支持云南海润茧丝绸有限公司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提升楚雄润丰塑业有限公司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重点加快小箐山、石楼梯风电场项目建设,启动高峰寺、金秀山、花园梁子风电场建设,探索农业大棚光伏建设,加快水面光伏电站建设前期工作,推进云南楚雄彝人制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农哈哈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投产。

(三)开展达规企业培育增加新动能。

以现有优势资源、企业为基础,推选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并购重组,在生产要素保障、项目扶持、融资协调、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引导云南楚雄彝人制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农哈哈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做到小而优、小而强,成为行业“小巨人”,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企业。

(四)开展工业投资项目竣工增加新动力。

建立”策划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五个一批要求和认真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项目责任制,以项目的持续投入支撑工业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围绕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定位,从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产品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挖掘、筛选、论证、培育--批储备项目。加强项目跟踪协调服务着力化解项目审批、用地、资金、环保等”瓶颈”制约推动年加工6000m3;木材系列产品建设项目、xx县净菜加工等建设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增加工业发展新动力。

(五)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储备新动能。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创新招商机制,提高招商质量。围绕园区、产业、企业、资源等,挖掘我县的光伏、风能、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突出绿色食品加工、轻工、新能源、轻纺等项目建设重点,精心策划、包装-批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精品工业项目,加强招商项目储备库建设。推动雨生红球藻基地及提取天然虾青素建设项目、xx万亩坝子200mw光伏现代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

(六)开展去产能淘汰劣质存量优化增长动能结构对“僵尸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精神,妥善处理好”僵尸企业”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出清”工作,并积极向上级争取“僵尸企业”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二、开展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工作中存在主要困难(一)企业扩产增销空间非常有限,保持工业经济稳增长难度大。现有企业规模小,受经济增速减缓、下行压力影响,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复产达产。新投产企业少,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工业增长仅仅依靠现有企业挖掘增长点,要实现平稳增长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企业融资困难依然突出。面对各企业的融资困难,尽管省、州、县及相关部门均不断加强对企业贷款融资工作的协调力度,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生产性流动资金短缺,银行收贷、压贷、调减信用额度等现象突出。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投放力度不够,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工业项目招商难,投资后劲不足。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家再投资、再创业欲望减弱,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选择压缩投资,难有工业项目落地,从我县已签约的招商项目看,大多数项目为一-产类投资项目,二产投资项目少、开工率不足,难以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点,后劲支撑严重不足。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情况报告2)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作中,全市旅游工作将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各类旅游活动为载体,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高标准打造旅游品牌,强力度进行旅游推介,多方位营造旅游环境,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

一、以旅游规划为导向,引领旅游业科学发展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不断高涨,为进一步理清旅游发展思路,将聘请规划单位对全市旅游情况进行摸底考察调研,高标准修编2009年编制的《高密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力争编制出一份更科学、更系统、更务实的规划,为促进旅游工作突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鼓励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镇村或企业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科学指导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以重点景区为突破,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做好景区建设的规范指导,推动东北乡文化旅游区内高粱地民俗小吃村、高密民国古城、红高梁欢乐农场、民国风情商业街等项目的建设进度,丰富完善东北乡游客接待中心内红高粱剧场展演内容,做好红高粱印象馆的内部装饰,加强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道路、湖面整修等配套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吸引游客在东北乡过夜,进一步增加旅游收入,争取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五龙河农场引进特色种植新品种,确保一年四季都有采摘体验项目,丰富园区旅游内容。

三、以乡村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旅游吸引力发挥《高密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人文、现代农业等乡村旅游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创新开发特色项目,拓展旅游的休闲游憩、文化、养生等功能,打造集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将着力培育阚家镇松兴屯村、玉玲珑庄园、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李家埠村,分别打造以葡萄和樱桃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四、以宣传推介为手段,全面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参与全国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创意开展好微信、微博、旅游网站等新媒体”微营销”活动,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推进智慧旅游发展。针对青岛、济南、潍坊、烟台等地,组织开展好”百家旅行社高密行”旅游推介会,提高对周边客源地的旅游吸引力。

五、以行业管理为保障,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和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打造平安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计划举办相关讲座、研讨会等乡村旅游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优化服务质量。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六

档案信息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发展三大经济,构建和谐西湖”奋斗目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加快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区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加速发展重要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日前,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卢华英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我区06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走访了乡镇街道、部门及重点工程项目等共计16家,分别与政府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介绍和建议、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评价。

1、建立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区档案局于06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对本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能;区、镇街、各部门建档单位成立档案协会,并划分协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各镇、街道及部分职能部门成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有些单位还将档案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科室及个人;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实现了将档案管理网络向下延伸,如区劳动保障局已将档案管理网络延伸至村(社区)劳动保障室一级,区教育局也建立了局、校二级管理网络,档案管理实现系统化;55个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基本达到四有标准(有制度、有人管、有库房、有实体)。

2、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一是建立了各项制度。区、镇两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都相应建立了有关档案保管、利用、归档、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确保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规范档案管理职责。区各相关单位都制定相应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部分还纳入了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区内各档案馆室的档案人员基本都能认真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数建档单位能做好档案借阅和利用情况的登记。三是加强考核创建。区政府把档案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每年通过单位自查、组内互查、档案局抽查等方式开展档案年检;部分单位还在系统内部开展档案工作自查和考核,通过职能部门各科室档案工作考核评比,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指导建档单位创建达标,目前全区档案工作达省级标准的有25家单位,达市级标准的有35家单位。

3、档案利用工作有所推进。一是档案利用率有所提高,06年以来档案利用人次增加约40%,共接待查档利用1600余人次,提供案卷2000余卷、件。二是信息化建设有所推进。区档案馆建立了文件级档案检索系统,馆藏中重要全宗及查找利用率高的档案已录入电脑,开放档案案卷目录在西湖区档案馆网站上公布;06年区档案局开展专题培训,在全区推广新型档案管理软件即档案检索系统;部分涉及民生档案的职能部门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查询系统和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如区城管办的数字城管管理系统,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应届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婚登档案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开发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利用率,较好地服务了群众。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档案作为特殊的信息载体,有着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严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档案的收集又涉及到各项工作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程序性、规范化和权威性要求。虽然我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区当前完成区划调整、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基层组织民主自治水平提升,社会稳定要求提高的特殊时期档案管理现实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对本职范围内档案工作职责不明确,较少过问档案工作,对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了解不深,导致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人、财、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单位之间档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区的各类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业务线上的台帐要求来开展,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除业务线上较重视的公文、财务、执法档案相对规范外,如科技类(包括科学研究、设备仪器、基本建设、产品资料等)、文化类(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及经济活动档案(如合同、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书)在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档案管理问题较多。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较大,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单位还没有意识到差距存在,没有及时落实措施加以改进,导致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三是档案工作宣传方法较少。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出业绩和作用。由于宣传的活动和载体不多,相关知识和新闻很少出现在各类媒体、简报上,宣传力度不强、氛围不浓。机关干部欠缺档案概念,自觉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识比较淡薄,全员参与和支持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2、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档案管理组织网络不够健全。据了解,区档案局尚未完全担负起对全区档案工作实施监督指导的职能,与基层联系不多,有些部门甚至不知道档案馆已经变成档案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没有建立到具体科室和工作岗位,部分村(社区)还未落实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织网络未能到底到边;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的指导协调职责还不明确,管理职能难以落实。二是档案管理队伍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精力。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相应的专业知识,花费大量的工作精力。但目前,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有些单位一两年一换;档案员兼职过多,精力不足;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在调研单位中除一两个镇街外,其他单位的档案员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后持档案管理证件上岗,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很少,近两年来绝大部分档案管理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不超过一次,特别是针对基层村(社)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几乎没有。三是档案收集、管理规范和标准不够明细。一方面,区级层面缺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档案分类方法和归档范围标准,各级各部门虽然有归档的意识,但对哪些要归档、如何归档没有具体的标准。另一方面,省、市制订的许多专业档案管理规范、标准未能得到贯彻落实,镇、街道和村(社)领导、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规范存在,或是没有完全按照这些规范开展工作。更重要的,特殊时期、临时机构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缺乏指导性意见。当前我区正处在完成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化建设开发大幅推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机构变动大、人员流动频繁、临时机构多、资料依据性强、工作要求高,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档案收集管理的困难问题,同时,这些特殊时期和重大项目档案与政府、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保存要求,但目前,政府对这些档案管理还缺少明确的管理规范标准方面的要求,已经出现有的重要资料遗失,有的重要资料收集不全,有的交接制度不明确,有的档案资料收集程序缺失等种种问题,工作隐患严重。如,有的重大工程项目由于缺少必要的档案资料接收程序,致使建设档案中部分承包单位的资料不齐全,且补充完善的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工程后期权证的办理等。

3、档案管理硬件建设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随着档案库存量的急剧增加,馆室紧张、建设简陋的问题在全区各个职能部门都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库房容量不足。目前区档案馆库存档案已经饱和,收集工作受到影响,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转塘、龙坞、周浦、袁浦等乡镇街道的档案按规定应当收入区档案馆,但现阶段只能留在原单位,其他单位和职能部门也普遍存在库房紧张的问题。二是档案馆室建设不规范。有的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三室不分,基础条件很差,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9个平方的档案室内存放了四千余份人才档案,地方小、通风差,八防措施无法落实,存档、阅档、整理、办公同室,完全不符合人事档案管理标准;有些单位因办公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专用档案库室,有些部门档案分散在各职能科室,如区人事局各类工作档案与全区工资统发系统计算机中心机房、复印室及其他杂物同室,既不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也不符合统发工资中心机房安全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区)档案室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推进和体制的调整,村(社区)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村务公开要求越来越高,与股民、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村(社区)档案已经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绝大多数行政村和撤村建居社区的资料保管,多半是凭着村(社区)领导或者会计的个人判断,或者是遇到实际问题后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实现集中、规范化管理,档案分散、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库室,有些重要资料甚至是由村书记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个岗位或工作人员手中。

4、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整合档案管理资源的重要手段,今年政府计划设立信息公开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很重、时间也很紧。但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配置不到位、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工作量巨大等原因,各级各部门的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发展较为缓慢。同时,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广,非纸质档案也越来越多,如人事、城管、劳动保障等部门都通过大型数据库开展工作,部门间通过oa办公系统完成公文往来,工程建设、重大活动、文化艺术类等工作以影像资料形式保存,如何实现这些特殊载体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序管理,迫切需要探索和加强。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七

(一)深入推进“守底线挖潜力”增动能。总体要求就是要守住二产底线,最大限度挖掘一三产潜力,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1.千方百计守底线。一是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底线。落实好粮食首长责任制,组织好农业生产,抓好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粮食稳定在125万吨;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全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1%。二是守住烟草产业发展底线。加强市场调查分析、强化品牌销售战略、分类开拓市场,抓好卷烟销售;抓好烤烟种植、收购、销售等工作,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稳定烟农收入和税收,确保完成167万担烟叶生产收购任务,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速控制在-5%以内,力争实现零增长或正增长。三是守住财政八项支出底线。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财政八项支出实现增长30%的目标。(牵头单位:州农业局、州工信委、州财政局、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林业局、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文体局、州卫计委、州环保局、州住建局、州人社局、州公安局等州级有关部门,10县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2.最大限度挖潜力。一是充分挖掘一产潜力。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结合,实施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培育工程,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探索“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模式,发展电商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推进一产“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充分挖掘二产中非烟工业和建筑业的潜力。扎实开展好企业精准帮扶和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切实发挥专家、金融、项目落地、综合性服务4支服务团队的作用,抓好“三进企业”工作,促进非烟工业发展。盘活非烟工业存量和挖掘增量,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协调指导和服务,认真落实好扩销促产、降低企业用电、用地和物流成本等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企一策,开展针对性帮扶,帮助停产企业复产达产,加大企业升规达限培育和工业招商力度,加快推进100项重点工业项目实施。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户以上,新增年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0户,确保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19%以上;按照“优化结构,拓展领域,壮大实力”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建筑业增值增效专项行动,调整优化建筑业结构,推动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和施工方式创新,培育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建筑业骨干企业,大力扶持在楚注册的建筑企业发展,挖掘建筑业增长潜力,培育重点骨干建筑业企业10户,新发展建筑业企业10户以上,晋升二级以上资质6户以上,确保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4%。三是充分挖掘三产潜力。深入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挖掘释放消费潜力等专项行动,狠抓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充分挖掘各重点行业的发展潜能。认真落实促进批零住餐企业发展等各项激励政策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支持批零住餐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帮助企业做好达限工作,争取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和个体产业活动单位40户以上,确保批零住餐分别增长15.5%、20%、22%、22%;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支持驻楚金融机构到县城设立分支机构,到乡镇设立服务网点,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到州内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确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增速达19%;着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5亿元,确保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0%,房地产产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分别增长20%、25%;抓好公路运输管理和调度,确保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2%;加大电信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5%;加大快递行业的管理,合理布局网点,抓好分拨中心建设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0%;形成合力发展其他服务业,确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牵头单位:州农业局、州工信委、州住建局、州发改委;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商务局、州金融办、州交通运输局、州邮政管理局、州旅发委、州文体局等州级有关部门,人行楚雄州中心支行、楚雄银监分局,10县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二)深入推进“四大攻坚战”增动能。

1.打好“五网”建设攻坚战挖潜力增动能。围绕全年“五网”投资完成220亿元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一批“五网”项目建设,其中,确保完成公路投资84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亿元,铁路投资48亿元,航空网建设投资3亿元;能源网投资16.5亿元;水网建设投资50亿元;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牵头单位:州发改委;责任单位:州交通运输局、州水务局、州工信委,10县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2.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挖潜力增动能。按照“两型三化”“一突出两打造”和“发展自己、服务全局”的要求,主动参与全国全省产业分工合作,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5%以上的目标,突出规划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机制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打好去产能、传统产业“巩固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三大战役,突出打造10条产业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楚政通〔〕69号)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十三五”工业园区规划纲要的通知》(楚政通〔2016〕68号),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和县市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确保每个产业都有专项规划、每个县市都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每个产业和园区都有具体规划。着力打造“2+5+3”的重点产业体系,改造提升烟草、冶金两大支柱产业,突出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新材料与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石化、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三大后续产业,统筹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确保接续转换、增能增值。(牵头单位:州发改委;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工信委、州农业局、州商务局、州旅发委、州文体局等州级有关部门,州烟草专卖局(公司),10县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3.打好脱贫攻坚战挖潜力增动能。精准锁定脱贫目标、瞄准脱贫对象,围绕确保4个县摘帽、12个乡镇退出、103个行政村出列、7.8万人脱贫的年度目标,落实脱贫攻坚“双责任”制(党政同责),实行挂图作战,排出脱贫时间表和责任清单,限时销号。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精准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及12个专项行动、“16个到村到户”措施,加大扶贫力量和扶贫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狠抓扶贫项目落地,着力增加贫困地区的项目投资拉动全州投资增长、改善贫困地区民生补齐全州民生领域建设短板、增加贫困对象收入提高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拉动农村消费提升全州城乡消费能力,通过脱贫攻坚的实施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牵头单位:州扶贫办;责任单位:州级各部门,10县市人民政府和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八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当前,黛溪街道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作为推动全街道发展的“一号工程”,要精准施策,主动作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创发展新优势。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黛溪街道对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展开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黛溪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多次研究谋划和推进实施全街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产业为支撑、项目为载体,结合街道实际,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底线意识,倒逼企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加速产业升级。深入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通过加大创新引导、强化政府服务等举措,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破解发展瓶颈。全面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鲁扬炭素年产50万吨预焙阳极和华明炭素年产15万吨预焙阳极改扩建项目,依托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等铝深加工企业,积极融入铝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闭环生产销售圈,切实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总投资2.75亿元的新智能源52mw(兆瓦)燃气热电项目,设备安装和调试正在进行,投产后铁雄冶金富余焦炉煤气转化为电能,有效推进节能减排。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落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通过积极宣传、下户走访、公开招标等方式,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6965亩,占总面积70%,其中张高村完成整建制流转;积极完善种粮大户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效提高农田增收和抗风险能力;指导南营等村积极探索开心农场、农家乐等集娱乐、休闲、种植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彻底盘活了农村闲置农田,有效解决了小面积农田无法大片流转承包的现实问题;深入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式,依托西部山区良好的区位优势、独特的乡风民俗和农特产品,研究实施了西部生态旅游体验区建设,并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水杏采摘节。去年,经省农业厅验收,张高水杏生产基地被评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张高水杏也成功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评审,成为我县首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通过宣传推广,帮助销售水杏3000吨,实现收入2600余万元,周边村庄居民人均增收1500元;积极发挥张高水杏的品牌辐射效应,大力发展水杏大棚、开心农场、生态采摘园等体验式、观光式农业,农业发展附加值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繁荣服务行业。在全面建成黛溪、永安商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鄢家商城、山东金桥品牌汽车专营店项目,全面形成城西集贸市场、邹韩路汽贸一条街、齐明建材城齐头并进,黛溪商场、永安商城、鄢家商城蓄势待发的三产服务业发展格局。积极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依托青年电商创业园,搭建了“互联网+”平台,吸引了大批电商人才和项目入驻,目前已有63个电商创业团队、317名精英骨干入驻创业园,既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也把黛溪品牌推向全国各地。在继续深化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新型服务业,一批涉及信息、金融、保险、咨询等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已经初具雏形。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累计投资3600余万元,全面实施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集贸市场和建筑工地治理等工作;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治理,严格落实集中整改任务,全年整改违法违规图斑37处,共计215亩;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按期完成了11个村和1个城市小区、2291户的“煤改气”工作;着力抓好燃煤小锅炉“清零”,对辖区内的9台工业用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28台生活用燃煤锅炉进行了全部拆除;严格排查治理“散乱污”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标准,该整改的限期整改,该取缔的坚决取缔到位;强力推进县城禁养区养殖取缔工作,对辖区内的9户养殖场全部进行了关停取缔;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建立完善“河长制”工作制度,全面开展排污口和黑臭水体整治,共完成5处排污口的集中整治;深化城区道路建设,新投资200余万元对黛溪五路北延进行了提升改造。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启动黛溪河片区的规划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提升老城区城市功能,在深化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已初步完成控制性总体规划。围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各村共投资1100余万元,重点对村内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并对韩坊、成五、聚和等西部六村进行了连片示范打造,开辟了黛溪西部美丽长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制约因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大。传统产业多,初加工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小,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投资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投入比重高,新兴产业投入不足,产出效果还不明显,致使全街道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着旧动能支撑不强、新动能培育难的双重压力。

(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经营压力增大。受去年以来去产能、压煤耗、错峰生产等当面的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加大。

(三)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低,自我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

四、工作建议(方向)。

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高速推进,任务的有效落实,关键力量在干部、首要前提在思想、根本保障在作风,突出“三转”、狠抓“三淘”、加快“三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思想和作风保障。

“三转”,即转思想、转作风、转方式。在转思想上,首先是敢于“破”,破除畏难情绪,破除无所作为的状态,破除大而化之的习惯,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杜绝不愿转、不真转,转不到位的问题,不能“新瓶装旧酒”。在转作风上,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为契机,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制定责任清单,建立追责机制。在转方式上,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变,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群转变;另一方面转变工作推进方式,更多运用法治的思维、市场的手段、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破除“瓶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通过“三转”,让思想观念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工作作风更加过硬高效,工作方式更加科学务实。

“三淘”,即淘汰落后思想、淘汰落后干部、淘汰落后产能。对思维僵化、因循守旧、封闭保守、自以为是的,通过学习“充电”、对标提升来解决;对散步小道消息、说风凉话、折腾事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在淘汰落后产能上,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资产注入、市场出清、腾笼换鸟等方式,淘汰长期亏损、能耗高、污染重、没有纳税贡献的企业项目;新上项目坚持“宁缺毋滥”,看投入、看税收、看就业、看效益,坚决杜绝低层次项目。通过“三淘”,为先进的思想理念、优秀的党员干部、优质的产业项目腾挪空间。

“三提”,即提升发展境界、提升运作平台、提升整体形象。客观分析当前形势,正确对待所处的位置,理性看待差距和不足,不在发展目标上自留余地、不在工作标准上降低要求,立足自身找短板、放眼全县立标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融资平台的运作支持,整合土地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全面提高投资融资平台运作水平。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全覆盖,加快棚户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附加值,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造山青水绿民富的幸福黛溪,美丽家园。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九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创新行政管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

(二)基本原则。

突出改革引领。强化从供给侧突破的意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活市场机制,放宽政策限制,主动改变不适宜的监管理念、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加快人才、金融、技术等要素市场改革,维护公平竞争,打破新主体进入市场的制度瓶颈,扩大群众就业和创造财富新空间。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摆脱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着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保护和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推广创新成果、支持业态创新的体制机制,以更大的力度促进知识和智力资源尽快实现经济价值,加快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格局。

优化服务理念。强化主动服务、效率优先的意识,更好发挥政府在新动能培育中的作用。大幅减少事前行政审批、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变管理为服务,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法规调整、政策支持、标准规范、资源开放等方面政府服务的科学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创新服务机制,推进重心下移,及时主动解决阻碍新动能释放的矛盾问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

着力融合发展。强化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的意识,提升新动能对传统动能的带动作用。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加快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模式,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强化“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意识,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合作和国内区域合作,为释放新动能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三)主要目标。

围绕全年gdp增长11%的经济发展目标,确保第一产业增长6.3%,第二产业增长14.2%,第三产业增长10.8%的目标任务全面实现。着力构建形成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规律、满足新动能集聚需要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环境,着力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环境优化全社会创业创新生态,着力构建形成有利于新供给与新需求衔接的市场机制,着力大幅提升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水平,着力建立包容和支持创新发展的管理体系。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制造业新模式、农业新业态、服务业新领域得到拓展深化,产品和服务价值链大幅提升,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新旧动能实现平稳接续、协同发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对外合作,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得到强化,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格局逐步形成。

新旧动能转换调研报告总结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现状。

我县绳网产业经过近几十年快速发展,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化纤塑料绳网生产基地。2007年获省轻工办颁发的“山东省塑料绳网产业基地”荣誉称号,2009年被省经信委和省中小办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2014年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塑料协会授予“中国塑料绳网之都·惠民”荣誉称号,2016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绳网名城”。

宽幅绳网织机x余台(套),技术装备水平国内领先。2017年各类绳网年产量x万吨,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利税x亿元。1-6月份,化纤绳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亿元,利税x亿元。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围绕“壮大传统产业,打造全省特色民营经济园区”的目标,依托李庄、姜楼中小企业孵化园,进一步膨胀骨干企业规模,拉伸产业链条,涌现出了金冠网具、波涛化纤、永康绳网、金汇网业、华冉工贸、恒迈化纤、恒大绳网、安惠集团等一大批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骨干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快速提升。绳网产品在原来建筑安全网的基础上,拓展到防护网、防尘网、运输网、农用网、体育网、休闲网、渔业用网等20个系列200余种规格。同时,结合绳网产品特性,50%以上的绳网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线上销售额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x家、过x万元企业x家、过x万元企业x家、过x万元企业49家,过x万元企业超过了x家。

注册商标x个,其中“安惠”和“金冠”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恒迈”和“金冠”牌为山东省名牌。

(四)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惠民县化纤绳网产品由单一型向多种类、多性能、多用途的系列化方向发展。在原来建筑安全网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出了防护网、防尘网、运输网、农用网、体育网、休闲网、渔业用网等x个系列x余种规格的绳网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运输、体育、种植、养殖等行业领域。在品种横向扩展的同时,围绕安全防护用品,产品种类进一步纵向延伸,开发安全带、消防安全绳、攀岩绳等产品,形成系列产品。

(五)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部分化纤绳网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绳网产品制造技术及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拥有省级质量检测平台1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x家。分别与东华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塑料工业检测中心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对惠民绳网产品进行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指导。

(六)集群服务平台建设日趋完善。一是山东滨州绳网产业集群服务中心已挂牌运营。服务中心主要面向全县绳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专业性、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完善解决电子商务、研究开发、法律咨询、人才培养、投融资咨询、品牌推广、项目对接等企业发展瓶颈。二是中国(李庄)绳网会展中心项目完成规划设计。该项目是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集研发、展销、网购、物流和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通过专业市场、会展贸易中心、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流配套及相关配套服务等模块建设,打造集产业研发培育、商贸流通、营销服务及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的综合性集群发展平台。三是惠民绳网质量检测中心挂牌成立,进一步推动惠民绳网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加快了行业标准制定步伐。

(七)市场销售区域不断拓展。惠民化纤绳网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均设立了办事处和代理机构。同时,我县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主要出口到德国、日本、阿联酋、意大利、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全县销售队伍达x余人,市场份额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7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县化纤绳网产业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依旧面临着诸多新旧困难和问题。

具体到行业方面: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竞争力不强。二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有待提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完善。三是中、低档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产品结构亟待优化。

具体到企业方面:一是融资难、融资贵。部分绳网企业负责人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借新还旧”、“借新还息”的循环中,真正用于生产经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特别是部分银行对绳网企业带有偏见,贷款意愿不足。二是招工难、用工贵。外贸人才极度紧缺严重影响了绳网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受国家二孩政策影响,一线工人短缺现象非常突出,导致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全县近15%的生产设备闲置。而且目前绳网企业的员工平均工资x元左右,比去年的x元提高x%以上。三是指标紧、用地难。通过近期摸排调研,全县有x多家绳网企业有新建、扩建计划,但因建设工业用地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项目立项。

三、加快发展措施与建议。

近年来,全国绳网发展趋势正在变化,首先从全国绳网生产区域变化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县化纤绳网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三大化纤绳网产业基地之首,特别是今年,随着环保力度不断加大,江苏、浙江等绳网基地从企业数量、产能等方面急剧萎缩下滑,反观我县,绳网产品订单已排至2019年3月份,2018年预计新增绳网生产设备x余台套,2020年绳网产能将突破x万吨,年主营收入实现x亿元,我县化纤绳网产业在全国将会形成一枝独大局面。其次从全国宏观形势发展格局看,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家“一带一路”的对外合作前景广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将大力拉动全球领域的投资建设。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资源整合空间,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和分包制的采用以及电商营销新模式等,改变了绳网企业传统协作方式,“小企业,大网络”开始凸现,绳网产业走向世界的渠道更加畅通。

综合以上,我县绳网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新的发展机遇。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坚持高点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提升绳网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和竞争优势,促进绳网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力争把惠民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中国塑料绳网之都”和“中国绳网名城”。建议加快发展措施如下:

(一)成立县化纤绳网产业领导小组。加快成立惠民县化纤绳网产业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发改、国土、城建、财政、经信、环保、质监、工商、金融以及李庄镇、姜楼镇等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绳网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产业政策、项目备案、环保、土地、品牌创建、检验检测、人才培训、金融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我县化纤绳网产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

(二)加大资金、土地、人才支持力度。为推动绳网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期从两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一是设立绳网产业基金。自2018年起,专门设立惠民县绳网产业发展基金,资金额度不少于x万元,用于支持平台建设、高峰论坛、研发中心、行业标准制定、发明专利、品牌建设、商标注册和人才引进等。根据财力发展,资金额度逐年递增。二是制定国有土地指标保障制度。每年专门从全县国有土地中协调100亩以上国有土地指标(国有土地指标出让价格不高于15万元/亩),用于支持绳网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大,创新能力强、升级步伐快的企业和项目。三是举办“首届中国绳网产业博览会暨产业论坛”,邀请知名专家现场会诊指导,对接标杆企业,跟踪和把握行业技术新标准、产品新信息、发展新动向和市场新动态,推动产业集群主动引领市场。四是针对绳网产业用工短缺的问题,由李庄和姜楼两镇会同人社部门制定招用人才计划,对接高校,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寻找招工来源,变“劳务输出”为“劳务输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贵题。适当延长惠民县-高青县公交时间(早7:00—晚7:00),增加两县公交班次,便利在李庄和姜楼两镇打工的高青工人出行。

(三)加大学习培训交流力度。一是加强基础管理。引导企业开展5s现场管理,提高绳网企业现场管理水平,全面改善提升企业和产业整体形象;加快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步伐,引导重点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加强人才培训。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服务平台负责人和特色产业负责人到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到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学习考察。三是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塑料协会等行业协会举办的研讨、论坛等活动。组织金冠网具、金汇网业、华冉工贸等外贸企业参加春秋两季广交会,同时积极向上协调省商务厅,增加广交会展位。四是与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导企业与上海纺织学院、东华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塑料工业检测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定期开展研发指导和技术交流。

(四)加强品牌创建工作。一是建议县政府以创建知名品牌和商标为抓手,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注册商标,对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进行国际商标注册的企业,给予大力宣传和重点扶持。二是建议县质监局牵头相关乡镇,创建“惠民绳网”区域品牌,将品牌建设与发展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实现质量兴业,质量兴企。三是加快“李庄绳网”集体商标申领,引导恒顺等企业完成“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放大品牌效应。

(五)加快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启动李庄绳网国际会展中心(包括绳网物流贸易中心、绳网主题广场)、姜楼绳网产业物流园等项目,加快体育绳网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建设,助推产业升级,力争三年建成百亿级产业基地。二是发挥山东滨州绳网产业集群服务中心作用,增强公共服务平台能力,突出科技研发、人才培训、信息动态和咨询管理,同时全面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市场发展趋势。三是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完善姜楼、李庄两镇民营经济园区和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健全园区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在现有园区中建设二层或多层车间厂房,解决土地紧张和发展空间问题。四是依托惠民绳网质量检测中心,邀请国家、省绳网行业标准设计部门来惠指导,加快行业标准制定,确保实现产业规模与行业话语权相匹配,真正成为全国同行业发展的核心地带。

(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快投资x亿元的富瑞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具备年处理100万吨废旧塑料综合利用能力的大型循环经济园区。二是建设网库电商产业园,培育100个网络品牌,打造2省级名牌、1个国家级名牌,推广1个国际名牌,培育5个中国淘宝村,创建山东省电商示范乡镇,争创国家级电商特色小镇。三是加快体育绳网产业园一期工程投产运营,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吸纳20家“小、精、特、优”体育绳网企业入驻园区,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四是抓双招双引。结合我县绳网产业优势,瞄准产业上下游,引进一批研发培育、商贸流通、营销服务及相关产业配套服务企业和项目,逐步形成上下游产品相关联、协作配套的产业链条,打造全国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