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0:20:42 页码:9
最新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8篇)
2023-11-11 10:20:42    小编:ZTFB

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人们所强调,它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的修正,保持语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教学研究能力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而阅读是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一步,历史教师的阅读是另一种备课方式。

历史专业教学杂志对最新史学研究动态进行介绍,以及对教学改革成果的关注,并对课堂教学每一个细节进行探讨,几乎可以说是历史教师获得视野和判断力的“捷径”。

从备课、上课到教学研究,正是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一步步助推了教师的成长。

2。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由于教师年龄的增长,历史教师普遍出现专业知识日益陈旧、知识面日益狭窄、知识量储备不足等现象。

如果一位教师具备了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发展的能力,具备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那么他所储备的知识必定兼具了现实性和专业性,他的教学设计也将具有创造性。

史学阅读将会给原本的教学设计注入活力、开拓视野,使得教师的设计更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也将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独特的设计将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

二、借助史学阅读材料,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1。史学阅读为备课提供思路和素材。

课堂实践发现,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所知史料甚少,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也有待提高。

课堂讨论因无法呈现有力的史料证据而显得局促,教师对历史材料的运用还主要局限于课本材料和常规材料。

史学阅读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有这样一段材料十分有趣:相比清朝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和放任,日本则是全面操纵了现代化传媒工具,在新闻通讯全球化初见端倪的时候,日本政府充分利用了木版与铜版印制手段、传统的素描、海报宣传画,以及刚刚在媒体中运用的摄影术等手段,全方位控制了舆论。

反复的传播影响了社会公众和国际舆论,在这个战场上,他们占尽优势,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军的败局。

这段材料来自于万国报馆编著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一书,原来在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舆论战已经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思维的火花闪现,备课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原来一直强调清政府的腐坏是战败的原因,事实上是不全面的。

通过历史阅读,教师可以看到较全面的史料,进而有助于教师本人对历史的认识,有助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2。史料设计推进和生成课堂教学。

在史料方面,教师首先要完成“丰富历史细节”这个任务,储备更真实、更丰富、更多元的史料,然后再选择一些史料进入课堂,引导学生使史料意义化、理性化和内省化,实践“求真”的教学观念。

只有在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谈论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才具有意义。

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历史阅读,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三、选择史学阅读材料,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1。提升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思维训练,而史料是训练思维的最好抓手。

以微课“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为例,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战败是体制落后造成的,需要充分而鲜活的史料,因为体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初中生而言,如何把体制落后这个概念具体化、生动化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认真考虑的。

例如可以从中日海军机构对比入手看中国体制落后,使学生明白国家机器的运转,尤其是军队机构的运转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机构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战时指挥的混乱不清。

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是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引发学生思考。

2。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看到的史料变成学生练习的题目,这是史学阅读利用的一种方式,它注重的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是在别人搭好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思考的拓展性学习。

通过持续性的训练,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史学阅读贯穿于教师的备课活动、教学设计、新课教授和习题训练等各个环节,是历史教师终身学习的方式和方向,也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如何利用史学阅读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摘要: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类不断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历史教学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把握高中历史教材、创新高中历史教法这两个方法谈了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看法。

1.理解教材培育重点。教材是教师讲课内容的指导,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了解通过教材的讲述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掌握、哪些内容是简单了解。只有分清教材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灵活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

2.整合教材学以致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化的体系架构,存在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容易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整合与当前讲述内容有关的知识,将不同模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意识地将知识贯穿起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其他的内容或者建议学生看一些补充材料、思想评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1.兴趣教学法。

(1)增加适当的课外知识。教师在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在课本之内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讲述武则天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武则天的无字碑。

(2)转换师生角色。尝试让学生来当老师,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再加以补充。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度。

(3)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理解。

很多事情,通过语言表达,往往很难描述当时的景象和心理,但是通过电影、电视、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就可以情景交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促进感情的升华。

即合理借用教材中的环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各种不同角色的身份来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各个国家的代表各抒己见,或者以谈判会的形式理清不同国家的立场等等。场景教学法,首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场景中来开阔自己的思维;其次,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风度,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最后,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待问题的看法,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表扬正确的,提高教学质量。

3.交叉串联法。

历史知识主要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的,那么历史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基本要素着手,通过这几个基本要素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例如,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列出不同年份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地点为线索,可以按照地区、国家、同盟等来讲述历史之间的联系;以人物为线索,可以讲述某个人物所经历的'年代和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人物和时间中去理解历史背景作用于人的结果;以事件为线索,可以讲述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历史就是由无数的事件一一组成,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规律。矛盾是贯穿历史的一个重要线索,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要理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了解矛盾发生及解决的过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每一段历史。历史知识就像一张网,交叉串结,我们要能从任何一个节点纵向或者横向或者交叉地理解历史。这对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用一些索引、剪报、抄录的方法来交叉串联知识;学生在此中也会积累相应的经验,并能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加深理解。

4.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让教师针对某一个历史知识点提出在学生学识范围内的有一定讨论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表述,最后教师讲评。运用课堂讨论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将历史知识很好地串联并且加以思考,了解历史,评说历史,做学习历史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尝试,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积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断提升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明高一历史新教材教法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1年02期。

3.卢明义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浅议.成才之路,2007年12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三

摘要:

本人主持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新课程德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通过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文科学生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高中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和分析,参见拙文《管窥高中历史课德育现状》,发表于《新课程》杂志20xx年第四期。对历史课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旨在探讨应对的举措。

关键词:

高中历史;德育现状。

德育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当今中学德育和历史课程德育的现状和困难,笔者也思考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品质境界。

在时代的影响下,当今学生“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与物的距离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拉远了,在他们身上缺失中华美德。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知识在于教育”,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正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责任。在高中历史课中穿插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品质境界。爱是道德的基础,仁爱是中华美德的象征,是普遍的道德标准,讲仁爱有利于家庭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孝悌是仁爱的表现,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诸子百家思想是国学精华,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言:“兼爱非攻”……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为首德,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仁爱孝悌品德的良好素材。我国向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而“重义轻利”则是传统精神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舍生取义”、“见得思义”、“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名言警语,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以褒贬劝诫。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尚“礼”的传统,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建筑、科技……不论从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这种谦和礼让之气,翻开史书,此类的言论更是无处不在。《大学》中有句话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春秋时孔子就提倡“周礼”,倡导“仁”,中国的这种“仁”和“让”就是中国特有的气质。六尺巷的故事等等,长时流传。“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讲究的是“退”、“让”二字,它告诫人们处世时要“宽”,要与人为善。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所谓“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等等。“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立人、立业、立国的基石。

二、拓宽学生的胸襟眼界。

当今学生“对事不关心”,缺乏放眼天下,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对学生进行“眼界”教育同样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的责任。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民教育的生动例子。以老一辈革命家为例,谭嗣同先烈为变法以死抗争;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一生持之以恒;李大钊先驱“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历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胸怀天下,放眼未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唤回中国读书人的胸襟和眼界。

三、

丰富学生的气质内涵。

受时代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学生的知识容量严重不足,言行举止很不得体。没有足够的知识充实自我,学生普遍缺乏内涵,看上去很肤浅。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浮躁的情绪和华而不实的外观。具体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心灵不纯洁,很多学生目无师长,也不关心他人和社会;在言谈举止上很轻浮,坐立没有最基本的规范姿势,缺乏传统文人追求的那种儒雅气质。儒家的理想人物以孔子、董仲舒、诸葛亮、韩愈、范仲淹、文天祥、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他们充满智慧,博学多才,文武兼备,运筹帷幄,挥洒自如……满身洋溢着儒雅风范,是教育学生的榜样。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古典小说等文字意境;中国书法作品、文人画的志趣意境;古代玉器、瓷器的审美情趣,也是对学生进行气质教育的素材。我们要培养学生必要的儒雅体态,文明的语言谈吐,雍容大度,落落大方。

四、锻炼学生的意志毅力。

当代学生缺乏毅力,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做事往往草率了事或半途而废。司马迁对远古传闻逐一做了实地采访考证,终成史家之绝唱《史记》;祖冲之经过繁琐枯燥的计算,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终于精确计算出圆周率;李时珍历时27年,走遍大江南北不惧路途险恶,长途奔波,不畏艰险攀登绝壁,不畏严寒酷暑,不顾自己身体安危,亲自观察、辨别和尝食药材,著成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曹雪芹呕心沥血著《红楼梦》不下1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资本论》前后历时40年;贝尔发明电话从理论到实践几乎是从零开始从想象开始的……这些事例都说明成大事贵在坚持,我们历史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锻炼他们的毅力意志,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不容忽视,它关系到学生的成才;关系着国家的振兴;关系着民族的兴旺。我们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肩负起一个历史教师的育人职责,培育好一点新人。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四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为此,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思维的保障。

1历史课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历史课中,有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所进行的奋斗,对学生创新品质形成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他们的崇高声望,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

2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后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原因就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应当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要相信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主张。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寻食一样去追求知识。而且,他们不只满足于课堂上质疑、解疑,还会把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外去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例如: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先问“什么叫民族融合?北魏民族融合的重点是什么?”再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怎样?有哪些主要内容?改革有何重大的意义广最后要求列出简表与商鞅变法对比,找出异同点、加深印象。

2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孔子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激励学生创新的.冲动。

三、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如在复习《中国历史》关于中共在各阶段实行的土地政策问题中,教材只给了当时土地政策的内容、影响,没有涉及到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他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创新。在学生思考、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第一,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实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做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包括地主阶级)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一时期,中共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这种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手段,虽然是权宜之计,但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旧中国,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获取财富的主要来源。旧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农民,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就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结论更加科学、完整。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大胆求异、不盲从的精神。这就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课后练习宜布置开放性题目。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考虑到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给学生留有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如在学习《世界历史》中有关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在评价时各抒己见,但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就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五

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初中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中央领导同志已明确提出要对年轻一代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就给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在历史课中渗透孝德教育。

一、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孝德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

传统孝德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过至深至远的历史性作用。今天,家庭、亲情关系依然十分重要,因此孝德仍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对待传统孝德这份历史遗产,我们应根据新的时代条件与教育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其糟粕,汲取精华,赋予其时代新意,对学生开展新孝德教育。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人:感恩、孝亲、敬长。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孝德渗透。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分数与育人的关系。“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了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孝德,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感恩,何以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老师不孝亲,何以激发学生孝亲的感情;老师不敬长,何以培养学生敬长的习惯?只有明孝礼、知孝道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保全身体”、“敬养父母”、“承志立身”、“慎终追远”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只会是误人子弟的。

三、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虽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知识功底。教学要不拘泥于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与时俱进。

例如有关岳飞的“忠”“孝”行为的理解、朱德、陈毅等伟大革命家关爱母亲的评价等,都需要教师讲明、讲透“孝”的含义。就可以加强孝德渗透的力度,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我们常讲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并且有一桶活水。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着,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驻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孝德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孝德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渗透孝德教育了。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六

1.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和隋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2.通过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能运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分小组讨论探究隋朝灭亡的原因,提高历史问题探究、分析及表达能力。

2.通过展示电子地图,学生能更为清楚的把握隋朝灭亡的形势。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隋朝速亡,如秦朝一样是由于暴政,隋末农民起义战争一举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主人以及培养自身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隋炀帝的暴政。

教学难点:

隋朝灭亡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电子地图)。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一首描写扬州以及隋炀帝的诗导入:

学生回答:隋朝,隋炀帝。

教师总结:对,是隋炀帝。田中的荒冢就是整修前的隋炀帝陵(图片展示),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拥有平陈伟业的隋炀帝死后只有半亩田作为葬身之地呢?隋朝的治乱衰亡给后人留下了哪些经验与教训?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我们这节课的第三目,隋朝的灭亡。

(板书:第1课隋朝的灭亡)。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隋炀帝的暴政。

学生回答:隋炀帝暴政。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展示隋炀帝图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隋炀帝恶暴政主要表现在建东都、开运河、下江都、征高丽。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隋末年,去感受那段历史。按组内异质,组间同的原则把学生质分成四组,让其模拟修东都的民工、征高丽的士兵、开运河的农民和隋炀帝下江都时拉龙舟的纤夫。发材料,看完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把所见所闻表述出来。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讨论、表述,教师点评总结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四个方面)。

刚才我们按照不同的身份,一起感受了那段历史,隋炀帝短短几年,连续大规模建设,对内大兴土木、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量的劳动力用于非生产上,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致使农民揭竿而起,爆发农民起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隋末重要的农民起义。

(二)隋朝的灭亡。

ppt展示《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结合图片与课本叙述,学生说出几个比较重要的起义(山东长白山、翟让李密瓦岗军)。

教师总结:6,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举起大旗,揭开了全国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隋军,切断江都与洛阳的联系,隋炀帝被困于江都,不能控制全国,给隋朝以沉重打击,隋朝的灭亡已不可避免。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历时三十八年的隋朝统治到此便告结束了。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所以,治国必须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范文,只有稳定,社会才能发展。后来的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就是我们后面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四:小结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七

一是教学需求分析。

教学需求分析是可以单独的或嵌入视频的文本形式,用于帮助学生了解微课资源的历史背景与要解决的历史教学问题。

它包括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等等。

二是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微课资源的核心。

根据具体的历史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视频教学内容一般有以下教学步骤:第一,学习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疑问等方式导入即将学习的知识点,并带领学生回顾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阐述与解释,引入核心概念或新知识点,围绕新知识点进行讲解阐述或操作示范。

第三,归纳提升,注重对规律的。

总结。

和提升,侧重于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

三是练习与测试。

练习与测试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微课资源中的知识点的重要环节。

一般是围绕微课资源知识点设置相关检测题,以单独的或嵌入视频的文本形式呈现。

四是相关学习资源。

围绕微课知识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视频素材、多媒体课件和网页等。

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相比,使用微课资源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短小精致、化繁为简、简便实用、易于学会、随时随地、形式多样等优点,它带来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把“先教后学”的传统顺序翻转为“先学后教”,非常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当然,微课资源用于历史学科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历史微课资源的局限性。

一是微课资源比较适合知识的讲解,不太适合历史学科的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等。

学生能“理解什么”不等于他们“能够做什么”,更不等于他们“能够做好什么”,所以,微视频在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不利于学生自己的问题生成与创新。

二是微课资源难以呈现或取代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碰撞、互动与分享等,而这些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

三是微课资源比较适合历史学科低阶层次历史思维的培养,难以满足高阶层次历史思维的培养。

学生使用微课资源,能够知道和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中他们能开展学习,学会应用,这仅仅涉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认知领域的前三个低阶层次,即知道、理解和运用,并没有涉及后三个高阶层次,即分析、综合和评价。

过分注重低阶层次思维的培养,忽视高阶层次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四是微课资源准备对历史教师要求较高。

微视频制作包括选题、设计、方案、预录和评审等步骤,期间真正用于拍摄的时间并不长,而前期准备非常耗时,要求非常高。

五是微课资源应用对学生要求高。

学生务必事先自觉观看和理解微视频,否则将会影响后续的课堂练习和应用。

如果学生一天需要观看几门课程的微课资源,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是学生长期与电子屏为伴,用眼过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不可否认,微课资源的确能翻转教与学的顺序。

但是历史教师不能机械地盲目追赶所谓的微课教**流。

微课资源绝不只是一课教学的简单微缩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哪些内容最适合采用微课资源,这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理性思考微课资源的教学价值。

三、历史微课资源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是历史微课资源应该更适合于一些难于理解、需要梳理、有待点拨的历史教学内容,诸如史学理论、历史概念、专题复习、解题指导等内容,更能体现微课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魅力。

二是历史微课资源目前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讲解,类型比较单一,应该进一步制作成问答类、讨论类、探究类、实验类等多种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是历史微课资源制作应该从注重低阶层次思维的培养转变为低阶层次思维和高阶层次思维的培养并重。

四是历史微课资源应该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当然,只有通过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对上述问题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回答,才能客观评价微课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篇八

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对教材的初步了解,通过收集资料进而把握所学内容的要点并对教学提纲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先前准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课标展示,向学生展现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所学内容提出能够反应所讲内容主题的高质量问题。此外,教师应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学生角度进行所讲内容的备课,争取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教材、走入教材。总之,通过课前学习,学生能够做到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中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来对学生进行辅导。课前预习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听课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课中进行师生互动。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有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把在课前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式讨论对其问题进行研究。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局限于所讲的题目,而是要将分析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

二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为代表,从而使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想营造出融洽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就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举手发言。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等内容时,课标的要求就是要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此时教师应把学生适当地分为三个小组,从而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归纳孔子、孟子及荀子的中心思想及其影响。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连接性,教师在探讨完这个问题后,应紧接着去讲述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问题,此时也应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概括法家、道家、墨家的中心思想,并最终在班级中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课中学习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主动与他人交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三、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

课后这一环节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及时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在课下能够及时地复习。课后总结是课堂知识的再现,更是课堂内容精华的集中,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掌握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在如今的新教材版本中,都有课堂延伸和课堂探究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并能够应用知识,教师应该及时地布置该项作业,让学生再次相互讨论、质疑并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四、结语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它们的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进而应用知识;但对升学而言,考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测,历史的考试需要记忆的课堂内容很多,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能是暂时的掌握知识,且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问走进历史任务,从而进行互动式的探讨。学生在课上、课中及课下互动式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长久地记忆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