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形式与政策议论文(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40:39 页码:7
2023年形式与政策议论文(大全15篇)
2023-11-11 02:40:39    小编:ZTFB

总结是回顾过去、规划未来的关键环节。总结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并突出原文中的亮点和亮点。通过观摩他人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优秀表现和创新思路。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一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即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如何做读书笔记及其形式。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做好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学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用“苟有可取,随手记录”的方法,坚持不懈做了三十余本读书笔记,并以此为基础编写而成的。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很重视读书笔记,他说,抄录或笔记是读书极笨极麻烦而又极必要的方法,“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可见,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评注、心得三大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

摘录式读书笔记,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摘录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读后感《如何做读书笔记及其形式》。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其中有种质疑式笔记,即阅读中的重点准点,自己不能解决或理解不深、模棱两可时,把这出一问题先记录下来,暂时搁置起来。随着知识的丰富、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回过头来学习,或是请教他人加以解答。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心得式读书笔记也叫读后感,即记下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并加以评述。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

其形式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

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也便于日后查阅。

3)卡片。

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6)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记在书签上,夹在书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可以利用台历,把阅读中看到的精辟的箴言、警句、典故、谚语、学习中的疑问和心得记录在台历上。这些台历上的只言片语经过日积月累,汇聚起来却如同珍宝。台历笔记还可用来自我督促捡查学习情况,哪天记了,哪天没记,一目了然。

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读书笔记,采用合适的方法及形式。当然,本文只是对如何做读书笔记及其形式做了个大概的介绍及总结,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出更多的方法及形式来,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灵活高效地提高读书效果,提升知识水平。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二

形式政策是指政府以行政命令、法规等形式推行的具体措施和规定。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形式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形式政策作为推行社会进步和改革发展的手段,对于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在长期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经历中,深感形式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下面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就形式政策的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形式政策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对国家稳定和人民福祉负责的政府,形式政策必须与民生问题紧密结合。只有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和需求,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从而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比如,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不断出台适应人民生活需要的政策,比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推动教育公平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推动了城市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形式政策还需要坚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也是形式政策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政府在制定形式政策时,必须深入调研,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准确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综合各种因素,明确政策的目标和实施路径,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在我参与制定的某项城市发展政策中,政府通过广泛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制定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三,形式政策也需要注重微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需要全面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和效果。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还是社会民生政策,都需要深入细致分析,在不同层面和细节上进行精细化调控。在制定某项消费政策时,我发现政府除了要关注整体消费的规模和速度外,还要关注细分领域的消费差异和特点。只有了解到细节问题,才能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同时,形式政策在调控方面也要注重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策效果中的偏差并进行修正。

第四,形式政策还应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的政策交流和合作越发紧密。形式政策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吸收国际间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只有不断学习和梳理国际间的政策新动态,才能把我国的政策制度完善起来,使之更加符合国情和实际。例如,在推进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中,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国际环保标准,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形式政策的执行必须精确有序。形式政策制定完毕后,必须在法规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具体的执行和落地。政府需要履行好监管和指导职责,确保政策的全面有效执行。同时,政策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和损害民众权益的问题出现。政府的行政效能和监督机制也要不断完善,确保政策的执行效果和绩效评估。

总结来说,形式政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与民生相关,需要科学决策,注重微观调控,与国际接轨,并且执行必须精确有序。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政府,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形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断优化和改善,以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形式政策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民,才能够取得长期稳定的社会效果。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形式政策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形式政策,比如教育政策、环保政策、经济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往往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实际应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形式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它带来的影响。

第二段:政策对生活的影响(300字)。

形式政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教育政策为例,各级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为广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政策的执行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比如,环保政策的推行促使人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改变市场价格和就业形势,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三段:政策对个人的意义(300字)。

形式政策对于个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政策给予了我们个人权利的保障和法律的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保护措施,我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权益,解决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政策的引导作用可以促使我们更加理性地对待问题,做出更好的选择。例如,出台禁止吸烟的政策可以减少吸烟者的数量,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保护非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第四段:政策的局限性和挑战(200字)。

然而,形式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首先,政策的执行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负责。某些政策由于执行不力或监管不到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往往存在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很多政策无法真正反映社会全体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从而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或者滥用职权现象。

第五段:对形式政策的建议(200字)。

为了更好地推动形式政策的实施和效果,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的宣传和普及,使广大公众能够了解政策的内容和目标,做到心知肚明,积极参与其中。其次,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体系,确保政策的执行和效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了解政策,关注社会热点和公共事务,为政策实施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反馈,共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100字)。

形式政策是社会进步和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和溢出效应。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政策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自身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四

政策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政策形式则是政策的具体呈现方式。我们常常听到政策形式这个词汇,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作为一名学政治的学生,我深深地认识到政策形式的重要性。在此,我想分享我对政策形式的心得体会。

政策形式有多种,比如法律、规章、条例、通知、指示、决定、通告等。这些形式一方面便于人们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和执行,同时也反映了政策在不同层级和范围内的差异。对于政策制订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政策形式能更好地达到政策预期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三、政策形式的语言规范和严密性。

政策文件的语言应该规范、严密,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和用词不当而导致出现法律漏洞。例如,一些国家制订的法律文件就因为用词不当而存在较大的法律漏洞,给国家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制定政策文件时,应该根据需要明确用词,使政策文本更加易于理解和执行。

政策形式不同,适用场合也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政策制订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政策形式,并以完善的程序规范其实施。例如,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关于人员晋升的政策可能需要以通知的形式发布,而与这项政策直接相关的具体措施则需要在细则或规定中体现。因此,政策形式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实现。

当前,我国政策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政策形式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形式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应该考虑未来政策形式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

总之,政策形式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政策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政策的预期目标,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政策形式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保持警惕,对于政策形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五

政策形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策的形式包括政策文件、政策措施等,对于国家、组织、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政策形式对于政府的权威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对于人民的生活与权益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分享几点对于政策形式的心得体会。

任何一份政策都需要在一份语言准确、内容易懂的文件中表达出来。作为一名交流专家,我认为政策文本一定要严密,使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政策形式如何度量优点与缺点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份复杂的政策,如果不进行合理拆分,就很难让普通百姓理解它的实际含义。例如,一些涉及到国家政策调整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由于实施中涉及到多个部门,采用多重形式比如专题讲解、宣传册子等进行推广,非常有必要。

政策形式的制定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为了让政策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宣传、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理性分析。这也包括了对于公众的广泛参与。在现在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各方面,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手段,让公众更加深层次地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在制定政策时,我们需要擦亮眼睛,充分发掘各行业各领域的智慧,确保制定的政策符合各方利益,切实解决问题。

第四段:政策形式需要公正透明。

政策形式需要公正透明是必要的。公正透明使政策制定者合法合理采用工具对人们的行为和工作进行规范,达到健全的法制建设。政策制定者应当遵循科学性,发扬民主等基本精神,建立一种合理的决策制度,确保公正透明,为未来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政策形式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政策的好坏与否,不仅影响政府部门工作的高效,更重要的是影响国家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品质和随之而来的国家面貌发展。只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将简单的话语通过规范的方式呈现于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开明、公正,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从而推动国家更好地走向未来。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六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了党中央的有关精神,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让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格局形式。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通过学习我知道: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俄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相反,欧盟抓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东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体和导弹防御体系。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还了解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良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统筹做好关系全局的几项工作:(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二)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见到实效。(三)毫不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四)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是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的有效载体。《决定》强调,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三是突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要认真排查本地本单位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摸清哪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哪些是群众普遍关注的,哪些是急需要办而且能够办到的,分门别类,逐项研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解决。创建和谐社区,要围绕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充分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村镇,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着力解决土地纠纷,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创建和谐单位,要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秩序为目标,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从能够办到的事情做起,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创建和谐家庭,要以夫妻互敬、尊老爱幼为主题,建设好社会和谐的基本细胞,使家庭成为进行和谐理念教育的第一场所,通过实现社会基本细胞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第四,青少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少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七

形式政策是指一国或地区在行政、经济、社会等领域中所采取的具有形式外观、却缺乏实质内容的政策。形式政策往往是政府为应付社会舆论而做出的虚假表态,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满足民众需求。在我参与的社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形式政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困扰。

形式政策在当代社会中泛滥成灾。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不惜做出一些无实际作用的政策来响应民众呼声,却忽视了政策的可行性和实施力度。举个例子,某地政府为了应对雾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车辆行驶的规定。然而,这些政策对于减少污染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只是为了显示政府的积极态度。这种虚假政策实际上只是欺骗了民众,并没有改善环境问题。

形式政策的存在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形式政策会引发社会的怀疑和不信任。当人们发现政府在采取某项政策时只是出于形式而非真正的改善,他们可能会对政府失去信心,导致社会秩序的瓦解。其次,形式政策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浪费资源。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形式政策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些资源本可以用来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和提升民众福祉。最后,形式政策会使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受到质疑。一旦政府频繁采取形式政策,人们会认为政府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最终导致政府形象的下降。

为了应对形式政策的泛滥,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政府应形成科学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倾听民众呼声,关注社会问题的实质,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次,我们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社会公众意识。只有公众有了一定的素养和辨别力,才能识破形式政策的虚假,并对政府施加监督压力。最后,媒体和舆论监督应发挥积极作用。媒体应秉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及时揭露和曝光形式政策的真相,引导公众舆论,推动政府改革。

在我接触和了解形式政策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形式政策对社会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政府的监督意识。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有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对政府的政策提出建议和质疑。在未来,我希望能够为改善社会问题和促进政府良性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公众,我们可通过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意识,为促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八

斗转星移,丝绸之路历经沧桑巨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onebeltone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建设“一带一路”,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近代以来的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西方大国武力崛起的“铁血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破除“国强必霸”的陈旧历史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志强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前所未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在中国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推动实施这一决策,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发挥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推动各国关系协调与和谐,使沿线国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同时,对保障我国战略安全、拓展战略空间、稳定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安全,突破遏制我国的战略包围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与战略对接,对于推进和平发展至关重要。同志强调:“彼此坦诚相待,不惧怕分歧、不回避问题,就各自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促进战略对接”。同志在访俄时表示,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平台。在访欧时进一步指出,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这些倡议得到受访各国元首的赞同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共赢、惠及各方之路,是我国与其他大国实现战略对接、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

承载丝路精神的文明载体。推进中国和平发展,既需要与各国经贸合作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促进。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强调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这将有力推动形成“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当代文明交流盛况,为中国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党的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打造升级版、催生“又一春”,关键一招是进一步释放深化改革开放的红利。建设“一带一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内引外联促进经济发展的务实之举,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外开放的新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步扩展。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再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推动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对外开放到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以全新理念推动的新一轮开放,有利于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

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我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凸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能够形成新的亚欧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带动我国内陆沿边向西开放,扩大西部经济发展空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打造东部经济升级版的新支点,能够带动沿海地区优化外贸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形成与东南亚国家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互利合作的新拓展。发展潜力就是发展空间,发展潜力越大的地方,发展空间也越大。互补就是互利,发展禀赋互补性越强,互利共赢的利益汇合点就越多。“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联不通、联而不通或通而不畅,制约了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能够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同志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一带一路”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相关国家人民筑梦的战略纽带。

易区形成“三足鼎立”态势,加快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进而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深远影响。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近年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推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道义。新形势下,中国积极倡导正确义利观,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的实际举措,既维护和实现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兼顾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这样的主张与行动,顺应天下人心,彰显人间正道,赢得广泛认同,搭建起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桥梁,谱写新的追梦华章。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九

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1945年3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等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

叙利亚的政治也很有传奇色彩,现任总统巴沙尔的父亲阿萨德与1970年11月13日和平政变推翻了对立的复兴党小集团,阿萨德成为总统。并在30年内,以民选方式连任四届,为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在位最久之国家元首。1973年3月12日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阿拉伯祖国的一部分,复兴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叙利亚宪法规定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根据。2000年6月10日,阿萨德总统病逝,阿萨德次子巴沙尔继任总统。

叙利亚在整个中东地区一直扮演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缘环境使得它的稳定与否牵动着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神经。

叙利亚问题不仅仅是叙利亚的问题,它是整个中东地区的问题,是一个矛盾的汇集点。叙利亚局势牵扯到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一种平衡,阿拉伯人整体是逊尼派的,伊朗是什叶派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冲突、仇恨是由来已久的,延续了1000多年的。在叙利亚由于是少数派统治,统治者是什叶派,被统治者,2/3的叙利亚国民又是逊尼派,如果有外部势力介入,非常容易瞬间造成一种玻璃杯被打碎的一种状况,后果会非常严重。如果叙利亚政局失控,现政府丧失政权,造成逊尼派的反扑,国内的后果可能是血腥的;而对于外部影响来讲,这个国家整个就丧失了什叶派的影响,伊朗就会感到很恐慌,叙利亚的位置由于是在黎巴嫩和伊朗之间,黎巴嫩真主党一向是背靠叙利亚,而且得到伊朗的援助。叙利亚一旦垮掉,黎巴嫩真主党就会陷入一种孤立的状态,被阿拉伯逊尼派围困的状态,这样中东地区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伊朗是不能接受的,会采取报复行动,地区会陷入**。

1、阿盟、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干涉。

2011年11月27日阿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并于11月中旬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阿盟对叙利亚的态度,主要源于教派矛盾。阿盟主要是逊尼派,叙利亚主要也是逊尼派,但领导人阿萨德来自比较小的什叶派分支。叙利亚什叶派集团领导同伊朗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在两伊战争中同伊朗站在一起,长期以来为逊尼派国家难以接受。特别是在近些年伊朗核问题深化时期,叙利亚已经成为了伊朗牵头的所谓的中东什叶派联盟中的重要成员。

阿盟这么急躁地投票决议暂停叙利亚成员国资格,是因为阿盟认为叙利亚方面没有停止镇压反对派;同时也反映出,西方对阿盟施加了一定的影响。沙特、埃及、约旦等海湾国家态度很关键,他们是叙利亚的邻国,加上土耳其政权一直很积极批评阿萨德政府,所以这个投票结果不奇怪。它将给叙利亚政府带来更大压力,客观上也为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更深入地干预叙利亚国内政治提供了便利。

美国在中东维持着其长久军事存在,并一直插手中东事务,被干涉国家一般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被干预国家十之八、九拥有战略资源,其中以石油资源为主,而且这些资源尚未被西方百分之百地控制。所谓控制,并非一定要美欧公司来开采。以为伊拉克石油在战后有一部分合同被中国获取,就认为美国发动伊战并非仅仅旨在石油,事实上控制的意思,就是一旦出现大规模战争,美国的敌人休想从伊拉克拿到一滴石油!法国一位著名国际战略问题专家早在伊战爆发前就写道:“伊战惟一目的,就是美国要实现永久驻军,以将中东最后一个石油产地控制在手。”从这个标识出发,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伊、利等国会遭到西方军事打击。同样,我们也很容易预测未来西方将会武装干预的国家。美国和西方干预的国家的第二个标识,就是具有地缘战略重要性。叙利亚恰恰具有这样的地缘战略意义。特别是对以色列而言。叙利亚如果发生“颜色革命”,将切断伊朗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什叶派武装的支援,改变整个中东版图,并将这个沙漠地带最最重的水资料控制住。

由于叙利亚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激进组织,且与伊朗保持战略合作关系,这是公开的与美国做对,所以,美国干预叙利亚是不可避免的。

2、中国等一批以中立为主,反对他国干涉叙利亚内政。

中国在国际上一向坚持“不干涉”的态度,即让本国处理本国事务,这在国际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些霸权主义国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要强制干涉以获得有利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

以中国为首的支持叙利亚本国自己解决内政问题的国际力量是正义的,这是和谐世界应该有的秩序。

3、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强硬支持派。

俄罗斯坚持与西方不同立场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如担心西方国家在叙利亚重演利比亚一幕、出于捍卫国际法需要、对中东极端主义威胁俄南部安全以及西方企图将武力颠覆国家政权的做法常态化等,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出于维护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两国有着传统友谊。俄罗斯前身苏联曾与叙利亚建立盟友关系并向叙利亚提供大量武器。当时还有大量叙利亚人前往苏联留学,其中很多人现在都在叙政府中担任要职。苏联解体后,叙俄继续保持盟友关系,叙利亚现在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买主,成为维护俄在中东利益的重要战略支撑。

由于西方压力,俄罗斯对伊朗武器出口逐渐萎缩。而萨达姆和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俄罗斯失去了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两大武器出口市场,现在显然不想再失去一个重要的军火出口市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保留了其在叙利亚港口塔尔图斯的基地,这是俄设在除独联体国家外的唯一军事基地,也是其在地中海的唯一立足点。保留该基地对于遏制日益逼近俄边界的北约,应对中东地区冲突及极端主义威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否维持与叙利亚的盟友关系涉及俄罗斯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利益。

西方已经先后颠覆了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政权并试图在这些涉及俄战略或地缘利益的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目前俄罗斯在中东只剩下叙利亚、伊朗等少数盟友,一旦叙利亚政权更迭,伊朗很可能成为西方打击的下一目标。从维护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希望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并维护其局势稳定,这是俄罗斯政府反复强调并一直坚持的。

阿拉伯国家联盟11月27日同意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其中包括切断与叙利亚央行的业务往来,以及中断阿盟国家政府为叙利亚有关项目提供的资助等。卡塔尔外交大臣哈马德在开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阿盟22个成员国中已有19个批准了相关制裁措施。

阿盟自中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之后,经济方面的制裁更具杀伤力。石油和其他产品的出口被封杀,这一举措沉重打击了叙利亚,亦加深其国内矛盾,巴沙尔政权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有着“中东心脏”美誉的叙利亚面临停摆危机,中东局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会继续“火烧连营”。

叙利亚不是利比亚,无论从国家实力、战略地位还是对于中东各国以及西方大国的重要性而言,都远胜利比亚。若美国等成功让叙利亚“变天”,将会牢牢掌控“中东心脏”,在中东有着绝对性的领导权。由于叙利亚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且牵涉利益甚多,西方国家不得不掂量权衡再三。此前,美国在幕后成功指挥北约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政权,留下了“辉煌壮丽的一笔”。而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没有深居幕后,倒是迫不及待地执行“炮舰政策”,将航母开赴叙利亚近海,军事干预的意图明显。

美国的最新动作无疑动了俄罗斯的“奶酪”。俄罗斯总理普京称,“叙利亚离俄罗斯很近”,鲜明地表示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俄罗斯派出“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母及其附属舰艇,此前的3艘军舰会师,充当起了“保护者”的角色。叙利亚在战略上对俄罗斯意义重大,亦是俄罗斯重要的军火买家,两国在战略、经济领域有着共同利益。俄罗斯的航母和军舰将对叙利亚局势产生重要影响,但只会是“友情支援”,绝不会真正和美国军事摊牌。

除了美国和俄罗斯,法国再次充当“急先锋”,提出军事干预叙利亚,阿盟要设立禁飞区,土耳其军队在土叙边境设立隔离区。面对各国步步紧逼,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疲于应对。虽然大部分“阿拉伯兄弟”反目,但叙利亚没有像卡扎菲那样沦为纯粹的孤家寡人,黎巴嫩、伊朗、伊拉克、约旦强力支持。有分析指出,叙利亚局势的**震荡着整个中东地区,威力与埃及革命等同,威胁到了那些与之长期维持盟友关系的国家,也刺激各邻国争夺政治空白。

叙利亚的动荡关乎地区间的用水权,更影响伊朗与美国及其盟军的关系。从外部看,若推翻叙利亚政权,美国的重要对手伊朗必会唇亡齿寒。叙利亚一直是伊朗的坚定盟友,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头号对手。美国剑指叙利亚意在推翻伊朗政权。就叙利亚内部而言,现任总统巴沙尔交权的可能性不大。巴沙尔政权代表阿拉维派的利益,而阿拉维派只是少数派,掌控大部分叙利亚政治、军事、经济资源。倘若巴沙尔下台,实行彻底的民主,最终必将是占多数的逊尼派掌权。如此,巴沙尔担心有被清算的危险,更何况还有穆巴拉克交权后被关在笼子里受审的前车之鉴。巴沙尔手中的牌比卡扎菲多,至少军队基本控制在自己手中,军官大都出自阿拉维派,倒戈的可能性小。

面对欧美等国的步步紧逼,叙利亚总统也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誓言“战斗至死”。由于和以色列长期处在“战争”状态,叙利亚保有一支将近30万的正规军。这支军队装备虽不及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国家精良,但战力依然不可小觑,绝非卡扎菲的杂牌军可比,对叙利亚动武,对北约来说绝对是个“艰难的决定”。

叙利亚是中东多米诺骨牌的关键一张,若顺势倒下,阿拉伯世界将会进入大动荡、大变革的高潮,现在支持推翻叙利亚政权的国家,恐也难以幸免。局势持续恶化的叙利亚若真的拉响战争的引线,整个动荡的中东北非地区有可能就会像火药筒一样被引爆。

事实上,纵观中东地区的近现代政治史,能够选择急流勇退,“善始善终”的政治人物并不多见。随着萨利赫的下台,中东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民族独立和解放浪潮而登上历史舞台的老一代政治强人们凋零殆尽。他们中既有像纳赛尔、萨达特这样的开国领袖和名垂青史的卓越政治家,也有萨达姆和卡扎菲这样最终被俘遭难的政治强人。而在仍活跃于中东的政坛人物中,谁将是下一个萨利赫实难预料。

由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历来是一块多事之地叙利亚的局势也越来越扑朔迷离,叙利亚如果发生变故,中东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另外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国际势力格局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但总而言之,大浪淘沙,江山多娇,千古风流人物总会被风吹雨打去。在这场席卷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大潮中,数位高居庙堂,叱咤风云的领袖或死或逃,或沦为遭审判的阶下囚,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在这片威权主义深深扎根的土地上,人们尊敬强者、依赖强者、服从强者,而强者总会老去,权力总会兴替,示威和流血可以推翻一个无能的政权,但无法建立一个有希望的国家,无政府主义的喧嚣只能让一切变得更糟。叙利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十

斗转星移,丝绸之路历经沧桑巨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onebeltone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建设“一带一路”,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近代以来的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西方大国武力崛起的“铁血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破除“国强必霸”的陈旧历史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志强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前所未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在中国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推动实施这一决策,必将对中国和平发展发挥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推动各国关系协调与和谐,使沿线国家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同时,对保障我国战略安全、拓展战略空间、稳定能源供应、保障经济安全,突破遏制我国的战略包围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与战略对接,对于推进和平发展至关重要。同志强调:“彼此坦诚相待,不惧怕分歧、不回避问题,就各自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促进战略对接”。同志在访俄时表示,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平台。在访欧时进一步指出,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这些倡议得到受访各国元首的赞同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共赢、惠及各方之路,是我国与其他大国实现战略对接、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

承载丝路精神的文明载体。推进中国和平发展,既需要与各国经贸合作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促进。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强调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这将有力推动形成“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当代文明交流盛况,为中国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党的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打造升级版、催生“又一春”,关键一招是进一步释放深化改革开放的红利。建设“一带一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内引外联促进经济发展的务实之举,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外开放的新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步扩展。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再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推动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对外开放到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以全新理念推动的新一轮开放,有利于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

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我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凸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能够形成新的亚欧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带动我国内陆沿边向西开放,扩大西部经济发展空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打造东部经济升级版的新支点,能够带动沿海地区优化外贸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形成与东南亚国家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互利合作的新拓展。发展潜力就是发展空间,发展潜力越大的地方,发展空间也越大。互补就是互利,发展禀赋互补性越强,互利共赢的利益汇合点就越多。“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与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联不通、联而不通或通而不畅,制约了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能够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同志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一带一路”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相关国家人民筑梦的战略纽带。

易区形成“三足鼎立”态势,加快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进而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深远影响。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近年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推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道义。新形势下,中国积极倡导正确义利观,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的实际举措,既维护和实现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兼顾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这样的主张与行动,顺应天下人心,彰显人间正道,赢得广泛认同,搭建起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桥梁,谱写新的追梦华章。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十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布局,从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上规定了实现国家在治理现代化方面的目标和理念,开启了推进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的远大征程.国内的研究基本都是围绕在“四个全面”战略对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内容宽泛,并不能对此做全面细致的论述.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从理论支撑,时间途径和战略目标的角度,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较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为全面客观详实.

一、基本概念界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概念最早来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社会早在几千年前传统农耕社会就已经成为社会建构的理想.总书记于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系统提出,之后的几次重大会议构成了“四个全面”的路线图.“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不仅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和连续性相一致,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信,包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伟大旗帜,理论自信为我国政治治理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制度自信为我国政治治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深刻系统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对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包括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理论、制度、道路方面预期相契合,是我党凝聚社会主义价值共识所做出的重要论断.

2.政治治理现代化内涵。

政治治理含义即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政治治理过程就是指多元主体(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通过一定的规则约束,协商共治,参和.肖滨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治理现代化存在四个维度:历史发展趋势下的顺应国家权力运行,从、管理到治理的国家发展趋势;回应现实挑战,确保在中国统领格局下多元主体有序的协同治理,解决权威和地方自主的紧张性矛盾,实现国家在治理方面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从全球视角出发,为中国获得参和全球治理的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治理权,重新构建执政的合法性,从经济方面的绩效合法性转变到治理有效的合法性.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要是人民真正地成为国家的主人,参和到国家事务中去.竹立家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指政府职能部门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实现政府的权力分配,包括有效限权、放权和分权及体系的构建,通过制度建立来保障权力的纯洁性,达到社会的公正,构建社会共治的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家的各项事务和重大决定都是由人民做主,都是真正地为人民的切身利益服务.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政治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的模式在第三世界国家是行不通的,总是会遭遇失败和挫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了对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的认识,指明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是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有效结合和战略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表征,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令小熊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步骤,是奠定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和开创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融入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是当代人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理论和中国梦融合,是实现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正确的理论支撑.

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民的富裕,处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因为中国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中国人的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是在实现“四个现代化”道路上的必经阶段.目前,以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正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四个全面”战略思维的正确引领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更加安定繁荣的政治局面.一方面,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人民的富裕和安定.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实际相结合,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十二

《形式与政策》是一个以角色扮演形式为基础的政治课程,通过模拟现实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政府与政策的运作。在这门课程中,我收获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对政治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我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被要求扮演政府官员或政策制定者,通过模拟活动来解决具体问题。这让我意识到政治不仅仅是选举和辩论,而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权益。在课堂上,我们学会了如何为不同群体的利益权衡,如何提出并实施公正合理的政策。这些体验让我开始意识到政治的力量和影响力,以及我自己可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其次,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领导技巧。在模拟活动中,我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制定政策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协调各种意见和利益,最终达成共识。通过与其他人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说服能力。同时,作为小组领导者,我也学会了如何管理团队,激励他人发挥潜力,有效分配任务和资源。这些团队合作和领导技巧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第三,这门课程使我对政府的运作和政策实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模拟活动中,我们需要在一个模拟的政府机构中制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了解了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例如问题分析、利益协调、方案制定和执行评估等。我学到了政策制定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他们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权衡利弊,并最终做出最佳决策。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我相信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这门课程培养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在模拟活动中,我们要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等。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问题,我对社会的不公平和矛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和改变社会。我决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我所关心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这门课程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活动中,我们需要提出创新的政策方案来解决复杂问题。这要求我们抛开传统思维和束缚,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参与这些模拟活动,我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这使我成为一个更加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人,可以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加从容应对。

总之,通过参与《形式与政策》这门课程,我对政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到了团队合作和领导技巧,对政府和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对我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十三

《形式政策》的名字已经说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即“形式”本身。在治理中,政策的形式化和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理的效率。而《形式政策》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编写的。这本书以传统治理学的“主义”、“理论”、“权威”等为基础,通过模型、公式等方法进行形式化建模和简化处理,使政策更易操作和应用。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包括实证模型、仿真模型、混合决策等多种形式政策,为治理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和方案。

第三段:政策背后的理念和动力。

《形式政策》的形式化和简化处理,虽然可以提高治理效率,但仅此而已显然不够。治理工作的本质是要解决社会问题,而问题千差万别,没有一种通用的治理方式。因此,《形式政策》对理念和动力的探讨十分重要。书中通过对权力分配、信息流、行为动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政策背后所蕴含的重要议题,并为治理工作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启示和指引。

第四段:政策实践的困难和启示。

在治理工作中,经常会遭遇客观和主观等各种困难。政策实践的中的困难主要包括政策工具、资源限制、利益冲突等多个方面。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形式政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一方面,需要及早发现预防治理困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创新政策工具、开辟治理资源渠道等,以最优的手段达成政策目标。只有时刻警惕和开放思维,才能更好应对实践中的种种挑战。

第五段:政策的时代特征和趋势。

治理工作是动态的过程,而《形式政策》的出现也反映了当前治理工作的特征和趋势。当下,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影响,治理工作也需要更加国际化和数字化。此时,如何发展创新的形式政策,如何建立更好的政策协同体系,如何实现治理科技与政策的紧密结合,都是每一位治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形式政策》的出现,也为时代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更多可行性的借鉴和思路。

总结:治理工作需要不断的标本兼治思维,而《形式政策》作为一种新思维和方法的尝试,为治理者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帮助。通过对治理思路和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治理工作的越来越好,并会更加顺畅,高效,创新的发展。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十四

国内十件大事:

2、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9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3、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水轮发电机组,1月24日开始在向家坝电站进入正式安装阶段。

6、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7、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8、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干部管理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10、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月9日就美国务院发表涉华人权报告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国外十件大事:

2、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月12日在首都河内开幕。

3、突尼斯民族团结政府1月17日宣布正式成立。

8、联合国大会3月1日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中止利比亚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

9、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3月25日落下帷幕。

10、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4月8日晚在泰国首都曼谷闭幕。

形式与政策议论文篇十五

《形式政策》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巴克曼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指的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表面现象,即政策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与政策实际执行时的效果和结果之间的差距。这一概念在政策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政策制定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和推进政策。

第二段:影响政策实施的因素。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复杂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政策的实际效果。比如,政府部门的行政能力和公共信任度、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等等,都会对政策的实际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政策的形式和表现,从中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段:政策的“锅碗瓢盆”

在实际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的实际效果不仅与政策原本预定的目标有关,同时也与政策的各种“锅碗瓢盆”有关。这些“锅碗瓢盆”包括政策实施的制度、流程、资源、管理、监督、反馈等方面。往往会因为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权力制衡的作用等原因,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政策执行的各项细节工作,避免出现任何问题。

第四段:政策实施的改进和创新。

实际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往往会给政策制定者和政府部门带来一定的压力,也会催生创新和进步。政策实施的改进和创新要依据实践经验,从政策形式和表现、政策执行制度和流程等多个方面入手,尤其是要尽可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政策实施。

第五段:总结。

总之,《形式政策》是政策制定和分析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理论概念。在政策实施中,除了注重政策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整合,避免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保证政策的真正实施效果。因此,在政策制定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应对各种挑战和难题,不断追求变革和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