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8:42:46 页码:7
最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精选10篇)
2023-11-20 08:42:46    小编:ZTFB

音乐和艺术是表达和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其次,需要考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励志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积极的能量和信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对经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研究较早,人口经济学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加以建设,人们的认识略显有些不完善或者不完备。

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也把人口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wced在对联合国提交的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损害后人需求的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

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1人口问题。

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2人口的整体素养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

加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员的需求却出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国有、民营和事业单位下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诚实人口的贫困现象。

3我国的资源开发较为严重。

尽管我过的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能源的开发毕竟是有限的。

由于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4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用固定的土地供给相对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报酬的递减标志着单位资本的产出表现为下降的趋势。

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

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

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

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优生优育的宏观举措,同时也能为人口质量奠定良好的自然和物质基础。

实现对人口的控制也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根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既有利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聚。

完善人口结构需要从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2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

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3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二

尊敬的领导:

你好,我叫xiexiebang,我是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的2012届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好范文,以下是我求职于贵单位的自荐书。

大学期间,我主修的专业是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主修的课程有《环境资源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环境资源法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生态与自然资源概论》《环境资源经济学》等二十多门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围绕怎么样有效利用、保护、规划的我们的环境资源,使我们的环境资源效益最大化。学习这个专业,我觉得是对世界,对人类,对我们国家的环境有很大好处。

希望领导看完我的求职信能给我一个到贵单位实习的机会,使我能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为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使我们的环境更美丽,资源使用率高效。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三

人口与教育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前,人口和教育已成为世界上两大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人口总量的严格控制,人口年龄结构却发生了峰谷交替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效益。从我国人口发展的这种态势来看,大城市平均领先于全国约25年[1,2],且其教育资源又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因此,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就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过去对此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研究[3],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协调。因此,在强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今天,解决人口与教育的协同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我国各大城市与上海市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相似性及其相位差。

上海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城市中均属最低水平,1993年起户籍人口整体出现自然负增长(-0.8‰),率先跨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行列,其人口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4,5]。

附图。

图1上海市19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北京等大城市与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峰谷交替具有相似性,只不过在年龄或时间上有所先后,即存在相位差。例如北京波动相位差比上海滞后约5年,人口自然负增长滞后约15年,如图2、3、4所示。

附图。

图2北京市199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附图。

图3上海市199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附图。

图4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示意图。

我国37个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者)人口年龄结构相对于上海的相位差滞后0~10年不等,而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则滞后6~40年不等,如图4和表1所示[1,6,7]。

表1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

序号城市名称1999年末总人与上海对比的相位差。

数(万人)(滞后)(年)。

1上海1313.120。

2抚顺226.96。

3沈阳677.086。

4北京1249.915。

5大连545.315。

6天津910.1720。

7长春691.2320。

8吉林430.0120。

9哈尔滨927.0925。

10南京537.4425。

11杭州616.0525。

12济南557.6325。

13武汉740.225。

14&。

[1][2][3][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现代篮球运动起源于游戏,但是在传统的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常常被演变为枯燥、单调和乏味的竞技技术技能训练,严重的影响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将游戏回归于篮球教学之中,注重其教育价值和健身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应当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教学实验法,探索设计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教学实验结果发现:该策略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引言。

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原本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发展学生智力和体能过程中发明的一种有趣的球类游戏.但是有趣游戏的篮球运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却被演变为枯燥、单调和乏味的竞技技术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渐渐失去了对它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由此大大地降低了篮球运动应有的健身效果.我认为在当今以发展学生健康为中心,强调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将篮球运动的教学方法回归于游戏之中,充分体现该项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兴趣化和人性化特点,才能使学生得以在身心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既接受篮球运动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又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从而高效能地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健身性、文化性和娱乐性,充分地体现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海南中学两个班学生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相关著作和自我效能的文献,为本文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材料。

2)访谈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咨询与探讨,同时也对一些有经验的及教师进行访谈同时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进行磋商,听取教师对本次研究内容的意见。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1)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篮球术科成绩对比。

为了使实验在科学、公平的前提下进行,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的篮球术科成绩考核(考核内容为实验方案的内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实验前的篮球术科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两班学生实验前的篮球术科考核成绩相同。

2)将体育游戏加入篮球教学的实施方案。

体育游戏的价值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敢于拼搏的竞争精神等方面有着较全面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而且必须重视游戏教育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发挥游戏的积极效应,使学生在愉快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同时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效果。

3)综合评价。

经过教学实践,实验班的学生无论在对篮球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还是在实际的应用能力以及期末成绩上都要高于对照班的学生,而且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身心健康得到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篮球基本教材内容相关的体育游戏项目,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这是一项可行的教学方法。

2.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体育游戏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意义。

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与技能的过程中就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即要考虑到联系教学内容、课的主题,同时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需要、意志、信念等诸多因素,学生这些因素的发展形成,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结合游戏的'篮球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将自身融入集体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懂得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掌握互相帮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等人际交往间的心理准则与社会情感,以达到教学的教育目的。

2)游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技术、战术基础来选择。

在篮球教学中针对初学者或女生的身心特点,可安排一些具有反应性、灵敏性、速度性、技术性、趣味性、娱乐性、简单易学的游戏。高水平的同学教学则可采用力量性、耐力性、竞争性的游戏教学.在设计游戏教学方案时,应考虑到男女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身体素质的教学对象,在篮球教学中应选用适当的游戏进行辅助性练习。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实验前与实验后在行进间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方面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试验后对篮球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均优于实验前,而且通过八周的实验后,实验班的术科成绩好好于对照班。

2)通过访问法了解到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但不喜欢传统发篮球教学模式,而对于篮球游戏与篮球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偏爱有加。

2.建议。

1)体育游戏与篮球专项技术结合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篮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为构建终身体育观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和全民健身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通过篮球游戏教学,让学生学中有玩,玩中有练,练中有想,想练结合,加深了动作记忆,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巩固提高了篮球的动作技术,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讲解能力、创造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福,等.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明强,敖运忠,等.中外体育游戏精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王安利.中国学校体育[m].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3。

[4]周登高,陆作生,等.体育科学[m].浙江.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2002(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五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和利用的状况,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文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通过对人力资源强国标准的界定,依据资料和数据,分析中国现存的人力资源质量偏低,结构失衡,区域布局不合理及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我国从人口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

人力资源;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强国

(一)人力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

一般说来,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地区在特定时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群体的人口数量和与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人力资源分为国际层面、组织层面、个人内部层面。个人内部层面主要体现为他的知识、技能、才能、经验、品性等素质,这些素质应是均衡的,体系应是完整的。

人口大国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的数量加以界定的,而人力资源强国则是从人力资源的质量等多个指标综合界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是界定人力资源强国的最基础性的指标,通常由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来表示;人力资源的质量则体现的是人的专业知识、劳动才能差异,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健康、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概念中的两个基本属性。因此,判断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不仅要看其总体规模的大小,而且要看劳动力质量的高低。

(二)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要求

“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布局和机制保障等诸多方面,数量上要充分,质量上要合格,结构布局要合理,机制保障要健全。

首先,“人力资源强国”的数量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够向国际社会输送相当数量的人力资源;其次,根据中国当前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我国要想成功转为人力资源强国,那么人力资源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1)劳动适龄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新增劳动力适龄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都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人力资源数量占全国总人口、从业人员比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能在国际竞争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4)拥有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意识、创新能力、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够有效地支撑党和国家关键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再次,人力资源的结构及布局合理是人力资源强国的协调性标准,是保证人力资源效益能够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最后,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完备是构建人力资源强国的保障。在这方面需要做到:(1)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与与之配套的教育及培训体系;(2)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发挥主导作用,人力资源能够自由、有序、合理地流动;(3)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评价、选拔任用与分配激励机制等;(4)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社会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社会环境;(6)构建国内统一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并与国际人才市场,实现良性互动。

(一)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但人才相对数量供给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底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o8亿,其中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9.34亿(男性4.75亿人,女性4.5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71.38%,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16岁以上劳动人口(16-60岁)的5.2%,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差距为50年左右,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滞后10年。因此,我国无论是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来讲都并非是人才大国。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低,削弱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

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劳动者素质结构单一,教育体系对能力、人格的培养相对比较轻视;人才的创新能力不高;并且我国人力资源的生理健康状况也有待提高。

(三)人力资源结构失衡

能级结构失衡。初、中级人才多,高级人才极为短缺。2008年在沈阳装备制造企业中,高级技师50岁以上的占到42.64%,技师50岁以上的占34.71%,而30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仅占5.18%,技师占7.46%。未来沈阳市高中级技师将缺口40万人次。不仅沈阳,全国铸造企业都将面临“一将难求”的尴尬局面。

年龄结构失衡。人力资源老龄化趋势明显。截止2001年,中国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共有1413万人,但近11万人己到退休年龄,真正还能有所贡献的也就3万多人。

知识结构失衡。我国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大专及以上仅占1/3,专业技术人员中该比例仅占40%,难以适应技术开发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产业结构失衡。目前中国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一、三、二,而产值由多到少的顺序则是二、三、一,结构偏差较大。世界上符合产业一般发展规律的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规律一般是三、二、一。

(四)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对接不能顺利实现

(五)人力资源相关机制不够健全

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不够完善。首先,教育投入不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2005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82%,还未能达到世界欠发达国家的4.1%平均水平。其次,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校教育体系过于封闭,学制缺乏弹性;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体系不健全;应用型职业教育学生被社会歧视;办学体制多元化尚未形成。

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尚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进一步放大了人才资源的不足。如户籍制度、档案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等,使人力资源流动不能畅通运行,无法形成“大人才”观和“大人才市场”机制。

人力资源选拔任用机制尚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改进。选贤举能、公开选拔的原则贯彻得尚不彻底,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存在;重学历轻人才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也尚不完善。

人力资源分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首先是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按知识要素分配还未能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与身份挂钩的“论资排辈”依然是现有分配体制的惯用方法。其次是激励手段过于单一,激励水平不具有外部竞争力。最后,激励政策的具体落实受到多方阻碍,面临现实尴尬。

(一)进行观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

首先,树立人才资源观。我们应把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中的主体资源来规划和开发。其次,要树立人才资本的运营观念,采取先进的运营方式和手段,合理地配置现有的人才资本,把人才资本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再次,树立人才市场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由整个社会所有,各单位共享,用市场来配置。

(二)控制人口数量,坚定不移的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从而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基础。同时,坚持少生优生,可以为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创造较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在质量上的提高。

(三)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所以我国应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职业培训与技能开发,不应使其成为在普教中竞争失败学生的无奈出路,而应是具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注意数量上的平衡,更要注意人才结构、人才质量与区域的产业结构水平、企业结构状况相协调相配合,推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解决好专业招生体制与市场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统筹教育资源,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开放的教育模式,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型人才。

建立良好的卫生保健机制,大力推进保障制度创新。加强和完善医疗保健及服务工作,培养和激发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健全以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

(四)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必要途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和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我国档案、户籍、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水平衔接等方面的政策限制和制度障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我们应消除制度障碍,使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双向流动,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在区域、产业、行业的结构分布,使人力资源在促进各产业、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促进人力资源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个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方向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确定,要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绝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主观臆断。

首先,解决结构失衡问题。人力资源结构的失衡通常是指在年龄、知识、能级和专业方面的失衡;可以通过人才梯队的建立来解决人才在年龄上的断层;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拥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并且为解决初、中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的问题,也要大力培养和储备中高级人才。

其次,优化人力资源布局。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使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城乡及区域的布局更为优化,主要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人力资源由第一、二产业及传统行业向第三产业、现代知识密集型行业流动;加大对农村及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引导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向这些地区流动,促进人才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使人才得到更为优化的配置。

(六)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就业问题,建立有效地开发机制,充分创造能使高素质人才展现才能的外部环境,优化人才成长的机制,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创业能力不强,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体制还不能适应创业的需要,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这就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拉动和引导,培育个体创业能力。树立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建立区域创业环境的激发机制;建立创业风险保障机制;坚持实践原则,鼓励青年人从就业到创业。

(七)完善人力资源选拔任用机制

(八)加强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激励人才的重点由外部激励转向内部激励,从短期激励转向长期激励。我国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健全以政府奖励为主的人才奖励体系。

[1]au,humanresourcemanagement[m],,1994.

[2]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宝元,闫彩琴.走向人力资源强国[j].经济研究参考.2008,7.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六

摘要: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脚步。

近些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连年攀升的超标指数、继日膨胀的人口数量、不断缩减的稀缺资源等,昭示着治理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然迫在眉睫。

笔者试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从三者的辩证关系中寻求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状态,并提出对促进与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建议与构想。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本专业侧重于人口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它的专业优势在于人口学、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科学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人口与粮食安全,生态脆弱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等。

本专业按照自然、社会、经济实践和理论工作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本着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具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长,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在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相关行业工作,应变能力强,能够总结概括工作经验、掌握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并自觉尽职尽责,在自己岗位上作出创新和贡献的人才。

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关系人类生存发展,此学科的发展意义深远。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人类社会建设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恶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2)此专业有长远的应用价值,总的前景不错。

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评价、环境经济分析、生态经济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这一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需要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3)目前就业出现困难,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加之经济学专业近年大规模招生,而且对工作的期望值偏高,地区性就业出现失衡,所以使就业呈现困难的局面。

就业方向:

1、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2、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和金融行业及其他类型企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八

这些专科课考试科目一般会在这些科目中选择,比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总论、高级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高级环境政策分析、高级环境管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环境社会学、农村环境保护社会调查与案例研究方法、环境经济模型原理与方法、环境经济与管理优化方法、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系统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动态;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关的计算机软件及其他相关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创新意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九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积极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深厚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经济投资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评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项目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经济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b.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

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

三、招生对象。

考试合格,并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a类:

英语。

(2学分)(2学分)(3学分)(3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列经典著作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五、课程设置。

b类:

商用软件与网络现代财务管理企业组织理论。

(3学分)。

c类:人力经济学d类:人口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增长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2学分)(2学分)(2学分)(2字分)(2字分)(2字分)(2字分)。

(2学分)。

可持续发展理论。

(2学分)。

六、培养方式。

(2字分)。

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由导师负责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关课题研究。

七、考核方式。

公共课及专业课的考核以命题笔试为主,专业课的考核以课程专题研究论文为主,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第二学年结束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开题报告,由所组织有关专家审议。论文题目确定以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报校研究生院备案。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以后,答辩前应请两位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评阅。评阅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答辩时未完成,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

可在一年内补充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由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和论文答辩结果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篇十

纵观人类发展观的变迁,经历了由只注重经济因素,到关注环境因素,最后强调社会因素的过程,把发展的概念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把环境问题由对工业污染的控制扩展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全方位环境保护,把发展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完成由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5个领域。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的“生态核心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所谓资源,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它既包括作为人类消耗对象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水、森林、草原等,也包括现有的和可能具备的生产和技术条件等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

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首先表现为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增长不仅以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受技术进步、科学教育、信息服务、资源有效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速度。然而经济的增长是以地球的资源作支撑,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基础的,这种唯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只能带来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重新审视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一系列国际环境会议上,率先提出和讨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引发全世界对可持续发展思考和谋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源头和“催化剂”。显然,环境状况是不同发展方式的结果,因而也就成为检验发展方式是否可持续的试金石和警示器。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由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无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是永不会停止的。生态环境的支持能力左右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易程度,最终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种群的数量多少直接受到其周围生态环境支持能力的限制,这一规律同样存在于人口生态系统中。尽管人口生态系统的人口环境容量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动物环境容量存在本质的区别,人类通过建立农田生态系统、依靠水、肥、能源、交通等的大量投入换取高量产出,使人口环境容量大大超过自然生态系统条件下所允许的环境容量成为可能,然而农田的扩展、水、肥、能源的多少最终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提供这些资源的能力。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支持能力直接受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影响。生态环境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共同组成的环境综合体,既对人类的栖息生活起着生态调节功能,同时又几乎都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对象,起着资源作用的功能。因此,生态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不仅与生态组成因素特性相关,还与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紧密相连。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表组成物质、生物群体类型以及气候状况等因子,是影响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自然因素;而人类过度垦殖土地、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采药、长期连续不合理灌溉、矿山开发以及农业污染等,都是加大生态环境脆弱度的社会因素。我国特有的自然结构和地理特征决定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来自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都将扰乱自然生态的平衡,更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增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尽管我们已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被破坏的速度,我国仍将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国家之一。

我国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努力,全国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基本遏制住了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防止了环境质量的全面恶化,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待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互惠性、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特点。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着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又作用于人类,迫使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维护自然权益,实现人的自然化。这种自然向人类的生成和人类向自然的生成,使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在总体上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无法剥离的互为关联的有机整体。人类对自然利益的保2护,实际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人类对自然利益的损害,也即是对自身利益的损害。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将过去那种征服自然,以人类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眼前物质利益的功利型思维方式和做法,转化为尊重自然界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对自然尽人类的道德责任的互利型思维方式和做法。在实践方面,大力倡导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为新型思维方式创设条件。

历史发展到现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自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活动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增长意识、人口意识、人均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需求意识,这些意识的集合,构成了迄今为止人们确认的一种最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资源环境的人口容量是有限的,而且这种容量会随着资源、环境的破坏而下降;人口数量在继续增长,且每个人的活动能量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增强而产生很强的人口作为分母的“加权效应”。面对这种“下降”与“增长”,需要寻求不要“撞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即人口生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要以不损害环境质量和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为原则。这就要求在人口生产中遵循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调节人口结构的“控制”、“提高”、“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树立资源的稀缺意识,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可更性资源的发展,走节约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道路。树立环境意识,就是要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顾及到环境效应,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每一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只顾及到单方面的效益,而必须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坚持“三个效益”相统一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