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1 04:25:42 页码:9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5篇)
2023-02-01 04:25:42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篇一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发展历程 基本特征 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三、春秋战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所谓“百家”,当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对于其间主要流派,古代史家屡有论述。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具体说来,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港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因而,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刊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他们的理论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四、秦汉文化:

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由统治阶级精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也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万里绵延、千秋巍然的秦长城,“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气势磅礴、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水域总面积超过北京颐和园五倍的长安昆明池,“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汉赋,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史记》,无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制作物。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部,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作用于共同体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秦汉时代,中国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汉武帝时期导致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五、魏晋南北朝文化:

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宋书·谢灵运传》)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随后,道教形成。与道教勃兴的同时,另一支宗教大军也气势日增地开进了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这就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由此形成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颉颃、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六、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魏晋南北朝,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门阀世族地主阶级,他们凭借门第、族望而世代盘踞高位,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高门大姓”以外的庶族或寒门则进身不易。然而,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给予门阀地主致命打击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继之而来的则是杨隋和李唐政权所推行的包括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举制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人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在现实秩序中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

在隋唐之际巨大社会结构变动中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庶族寒士是正在上升的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有为的时代,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和一泻千里的热情,唐代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中国文化发展至唐,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

七、两宋文化: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纂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宋词雅,宋画雅。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提出“士人画”这一观念,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以此文化心理为总背景,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宋词、宋画、宋文以及宋代理学构筑成一个精致辽阔的上层文化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在熙熙攘攘、**丛生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而是醉心于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艺术样式,因此,市民文化从其诞生起,便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

八、辽夏金元文化:

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多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优秀词人的忧患之作与悲愤之唱,范仲淹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莫不是这种文化大背景孕育的产物。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元蒙统治时期,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离破碎,科举制度中止七八十年,以致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一部分穷困潦倒者于是与盛行勾栏间的杂剧产生了亲缘联系。元杂剧不仅愤激地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他们之中,有不少科技人才。异邦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以他们为媒介,流人中国科技界。与外域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蒙古军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为中介,传人阿拉伯,再传人欧洲。

九、明清文化:

就中国古典文化而言,其生命也有一个由生长到全盛到衰落的历程。明、清(公元1840年前)两代便处于这一历程的后段。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明代与1840年前的清代,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这几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随着自耕农的普遍发展,庶族地主力量的增长,以及屯田向私有和民田的转化,传统的地权占有形式发生变更;随着租佃关系上自由租佃的出现,永佃制、押租制的发展,雇佣关系上封建性雇工向自由雇工的过渡,封建依附关系发生松解;与此相关联,某些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开始在封建制度母体内出现,凡此种种,皆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阶段。

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欧洲人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工业先进的西方是决不肯放过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人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下面我们再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它的延续性、凝聚力与包容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特点。《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奋斗拚搏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孔子对他自己和对他的弟子都是这样要求的,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学而不厌”,而且应该“为而不厌”,他自己则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第三,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征。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一统的理想社会。

第四,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第五,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和”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对立面的统一。“和实生物”,只有“和”万物才得以生长,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方能兴旺,个人才能幸福。儒家的著名学者荀子一方面主张“致天命而用之”,但同时又认为宇宙即是一个大和谐的局面:“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而认为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则是天地失和的表现。《中庸》则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当然,我们五千年的华夏传统文化还有更多的且与俱进的特点,正是这些被传承和继承的悠久历史文化,使中国的文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逐步实现中国的国泰民安,民强国富!

文献资料:(1)《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赵玉华

2000第1期

(3)《社科纵横》 1994年第6期

学校: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煤化工

姓名:张其鹏

学号:。。。。。

班级:。。。。。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篇二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讲课稿)

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强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多致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一、中国人起源

1、时间:170万年

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2、人种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从元谋人、蓝田人到马坝人、大荔人,再到山顶洞人,颧骨高突、铲形门齿、印加骨、额中缝等一系列现代蒙古人种所具有的典型体征在明显的进化趋势中一脉相承。

二、原始物质文化

1、火与工具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火的使用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黄帝”。

北京猿人文化遗址内已发现灰烬,出土了大量因烧灼而变色破裂的 石块、骨骼,甚至还有木炭。这一切确凿证明,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能熟练地使用火。,制造石器使人与动物开始分手,那么,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2、新石器时代

距今7 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最著名的类型,有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1959年发现于山东)等。

三、原始观念文化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自然崇拜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

2、生殖-祖先崇拜

中华先民对于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从辽宁牛河梁和东山咀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高腹丰臀、乳房硕大的陶塑女神像,在相当广阔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男性生殖崇拜物——石祖、陶祖,发现于新疆呼图壁县境内的大型生殖崇拜岩画,都展示了人们的生命崇祀的庄严情感。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

由于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是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图腾”。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中,有丰富的图腾崇拜资料。相传黄帝率熊、罴、貔、貅、豹、虎六兽同炎帝殊死搏斗,这六兽其实是指以其为各自图腾的六个氏族。鱼、鸟、蛙、龟、蛇、猪、马等实有自然物以及人们运用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对象,如龙、凤等,都曾是中华先民崇拜并奉为本族徽帜的图腾物。

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4、原始艺术

距今4 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猪头,这是最早的陶塑艺术品。

陶绘是原始艺术的又一样式,考古发掘表明,那一时期的陶绘图样千姿百态,几何纹样,动、植物图形都是先民创制陶绘艺术的基本素材。

原始雕刻艺术亦有众多发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纹骨,刻有勾嘴、修尾的水禽,线条流畅,姿态生动。大汶口墓地出土的象牙简花瓣交错,结构别致。江苏连云港锦屏山的将军崖岩画与新疆呼图壁县内的生殖崇拜岩画皆气魄宏大,画面生动,展现了先民粗犷的情感以及一派活泼天真、生机盎然的人类童年气息。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与猿类分途后的中华先民在婚姻关系上经过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等阶段,在社会组织形式上经过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阶段。大致说来,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是这一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

父系氏族社会则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私有制开始萌生。传说中的五帝,便生活在这一时期。五帝的组成,有多种说法。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位上古帝王。

氏族制后期,部落联盟产生,其首领推举方式即著名的禅让。舜到暮年,亦仿当年故事,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上古社会关于权力嬗递的传说,并非虚幻的美妙编造,而确实是当时制度文化的折光。

禹的时代开始了今天已初显轮廓的“夏文化”的进程。

夏文化大致具有如下特征: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农业生产已有相当发展;私有制确立;中华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阶级社会-文明社会的曙光在中国大地上初现熹微。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不仅有考古学方面的充足证据。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1、华夏集团

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华夏集团内又分两支,一支称黄帝,一支称炎帝。神话传说中那位桀骜不驯的共工氏,也属于这个集团。

2、东夷集团

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与黄帝恶战的蚩尤、射日的后羿,都属于这个集团。

3、苗蛮集团

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如若向东延伸,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也可归于此集团。大名鼎 4 鼎的伏羲、女娲都属于这个集团。

4、几大集团的融合

在中国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前夕,黄河流域出现了一系列部落联盟之间的兼并战争。首先是炎帝、黄帝诸部联军在涿鹿大败蚩尤,从而完成了炎黄诸部与蚩尤部落的融合。继之而来,炎黄二帝发生冲突,阪泉一战,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溃败,向东南方转移,黄帝因此成为华夏集团的代表。

经过对东夷集团以及稍后对苗蛮集团的征战,华夏集团取得连续胜利,从而确立了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元发生中的主流地位,对后世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从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国文化发展和其他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脐带”,至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一、殷商神本文化

1、文字、典籍的出现,标志古代中国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族在第十代君王盘庚率领下,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徙并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此传位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

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这些由掌理卜筮和 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这些文献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思想。文字、典籍、青铜器,以及“殷”这座目前所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古都,标志着古代中国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2、商代文化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它统率各种自然力,也主宰人间事务。为了听命于上帝,按鬼神意旨办事,殷人以卜筮来决定自己的行止。商王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祭司。

商人还频频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示对上帝或鬼神的敬意,祭祀用牲畜有达四五百头者。殷商人也有祖先崇拜,但祖宗神的地位居于第二位,而其之所以被祭祀,也在于他们生前担任最高祭司的职务,死后“宾于帝所”,侍于帝左右,成为上帝与人世的交通桥梁。

以尊神重鬼为特色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主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周”是一个历史几乎与“商”同样悠久的部族,作为偏处西方的“小邦”,它曾长期附属于商。经过数百年的惨淡经营,周族逐渐强大,并利用商纣的腐败和商人主力部队转战东南淮夷之机,起兵伐纣。公元前1 1世纪,“小邦周”终于战胜并取代“大邑商”,建立起周朝。

周朝建立后,一方面因袭商代的种族血缘统治办法,一方面实行文化主旨上的转换,正如《诗经》所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人的“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除了建立完备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将上层建筑诸领域制度化外,周人的另一文化创新,乃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这便是所谓“制礼作乐”。

王国维说,礼是“周人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②。这些论断深刻地指明了礼在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周人所确立的“礼”,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如分封制、宗法制、礼制,实质上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722年,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这个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据文献记载,春秋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战国250余年间,发生大小战争220余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 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1、士的崛起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2、文化重组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环境宽松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4、学者集团兴起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干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百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西汉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刘歆又将诸子归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

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儒家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 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2、道家

以老、庄为代表,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道家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做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谐调从人际谐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第一义”。

道家所谓的“自然”,决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从这个角度上来把握与发挥天人关系的作用,恰好可以补救儒家在这方面的缺略,给拘限于人伦日用世界的儒家学说打开新的天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和道,就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3、法家

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他们的理论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

法家学说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故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法家是战国时的“显学”,后来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汉以后,儒学独尊,但法家学说仍然或隐或彰地发挥效应,历代统治者多采取“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并用的统治方术,有的则是“阳儒阴法”。

4、墨家

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 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5、阴阳家

邹衍为最重要代表人物,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所谓“阴阳消息”,即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矛盾双方互为消长,一生一灭,构成自然社会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基本方式。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是阴阳家的一大创造,而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则是阴阳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完成了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一统帝国——秦王朝建立。秦王朝二世而亡,起而代之的是刘邦建立的汉朝。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秦皇汉高建立的秦汉王朝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气象;秦帝国是与东地中海的罗马、南亚次大陆的孔雀王朝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汉帝国的版图与事功更在秦之上,与其同时并立的世界性大国惟有罗马。

1、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秦汉帝国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社会文化基调也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秦长城,兵马俑,汉赋,《史记》,无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制作物。

2、中国古代学术、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部,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作用于共同体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向西方传播了中国文化,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秦汉统治者在建立一统帝国的同时,还致力于思想文化的统一,其重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书同文”

李斯以大篆为基础,汲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制出一种人称“秦篆”的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颁行全国。

2、“车同轨”:

定车宽以六尺为制,统一车辆形制。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东抵燕齐,南达吴楚,两年以后,又修筑咸阳通九原(今包头西北)的“直 道”,劈山填谷,长达l 800余里。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3、“度同制”:

统一度量衡,结束战国时各国货币、度量衡标准制度混乱的局面。

4、“行同伦”:

“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日“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5、“地同域”:

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粉碎地区壁垒,将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朝政的政令、军令之下。

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思想学术上的统一

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统,还包括思想学术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至深至巨。

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执著于“别黑白而定一尊”,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开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盛,统一思想的课题便再次被提出。汉武帝接授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武帝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推行“以 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天下学士多靡然风从,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

武帝以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典的一统天下,但是,经学内部却因学术派别不一,爆发出今古文之争。

概要说来,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前者主合时,后者主复古。前者学风活泼,而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后者学风朴实平易,但失之烦琐。

从武帝时代直到西汉末,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至为重要的影响。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汉末董卓之乱,使汉帝国崩溃瓦解,长达近四百年的战乱由此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先有魏、蜀、吴三国鼎立;继之而起的西晋命祚短促。随晋亡而来,在北方,先有十六国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的嬗递。在南方有东晋、宋、齐、梁、陈诸王朝的起伏更替。

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一、玄学崛起

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

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变化。随着东汉王朝的崩溃,这个包罗万象的宇宙系统论的神圣光圈黯然失色,经学也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烦琐学问。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社会大**更有力地宣布了儒学的“不周世用”和思想的虚伪。在这样一种时代大背景下,玄学应运而生。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玄学在主体面貌上与两汉儒学大不相同。两汉儒学着眼于构建实实在在的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玄学却以探求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两汉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魏晋玄学却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深邃的本体论。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魏晋士人或徜徉山水,“琴诗自乐”,追求一种“萧条高寄”的生活;或“动违礼法”,“以任放为达”。陶渊明与“竹林七贤”便分别是以上两种行为方式的代表。在魏晋士人的推动下,老庄之学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占据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进而铸造了中国士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玄学的兴盛,体现出**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社会心理也成为道教与佛教兴盛的土壤。

1、道教兴起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藉政权之力清整民间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各道派。与此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程式、道德戒律。萧梁陶弘景更以“天子师”之尊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道教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派至此基本定型。

作为宗教的一大流派,道教具有宗教上的一般性特征,但作为中华民族创立的宗教,它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在思想渊源上从道、儒、墨等哲学流派以及传统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那里充分汲取思想资料;在神仙世界的构造上以古代中国尤其是流传于楚文化圈的种种神话人物为本源;在教旨上,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讲求归本返朴、归根复 命的养气健身术,倡导以长寿祛病为宗旨的“房中术”,钻研追求不死的炼金服丹之术。民间劾治恶鬼、躲避死亡的种种迷信手段,如臂悬五彩、悬苇画鸡、桃符桃印、治邪驱鬼等也网罗无遗,发展成为禁咒、印镜等法术,从而与全力关注“人死后如何”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这一致思趋向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观上的体现。

2、佛教传入

与道教勃兴的同时,另一支宗教大军也气势日增地开进了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这就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由此形成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颉颃、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公元七世纪,当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身后的“哈里发”相继攻陷麦加、耶路撒冷与亚历山大城,建立起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之时,在东亚大陆,杨隋和李唐相继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建立起东临日本海、西至中亚细亚的隋唐大帝国,在空前壮阔的历史舞台上,中国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史诗般壮丽的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1、门阀制度的瓦解

魏晋南北朝,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门阀世族地主阶级。然而,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给予门阀地主致命打击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继之而来的则是杨隋和李唐政权所推行的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

2、科举制度

包括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举制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使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庶族寒士)登上中国文化舞台。

唐代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

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民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体现出文化开放的氛围。

2、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唐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及至马球运动等等,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成为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称为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卓越范例。

“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超轶前朝的特有气派,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宽容和摄取,造就了一个丰富浓烈的艺术世界。

1、诗

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金时代。仅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就有作品48 900余首,诗人2 300百余家。而兔起鹘落的历史岁月必然湮没了更多作品与诗人。在难以数计的天才诗人中,既有李白、杜甫、王维、自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以千古绝作雄盖一世的诗歌巨匠。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在唐代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2、书法

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篆书圆劲,阳冰篆法为后世所多循;草书飞动,“颠张狂素”将狂草发挥得淋漓尽致;行书纵逸,李邕、颜真卿的“麓山寺碑”、“争坐位贴”最为艺林所重;楷书端整,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将唐楷推至登峰造极地步。

3、绘画

唐代也是绘画的极盛时期。人物画辉煌富丽,豪迈博大;山水画金碧青绿之美与清秀雅淡的水墨韵味交相辉映;“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 之芳妍”的花鸟画也登上画坛,规模初具。整个画坛新鲜活泼,充满生命活力。

4、散文

唐代的散文也有丰硕成果,其领袖人物便是韩愈、柳宗元,他们所发起的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唐代便是古代哲人观念中“充实而有光辉”的文化繁盛时代。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爆发于公元750年的安史之乱,引发了潜藏已久的种种危机,以杨炎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崩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直至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

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一、理学建构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 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词境小而狭,巧而新,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极为精致。尽管有苏轼开创的、以辛弃疾为代表人物的豪放词风,但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宋画作为“士人画”,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以此文化心理为总背景,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

两宋古文舒徐和缓,阴柔澄定;宋诗“如纱如葛”、“思虑深沉”;士人饮茶“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成造其极”。文人玩赏的瓷器脱略繁丽丰腴,尚朴澹,重意态。其服饰也“惟务洁净”,以简朴清秀为雅。

三、市民文化之勃兴

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的兴起,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现象。

中晚唐以来的都市经济发展,推动了两宋市民阶层的崛起。《清明上河图》便反映了当时繁盛都市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出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舞小戏。一些记载描述说,当这些歌舞小戏演出时,台下观众云集,大声应和,其情景颇为热烈。明确标明以“市人”为读者对象的“市人小说”也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在一些繁华的大都市,产生了市民文化表现自我的固定游艺场所——瓦舍。每个瓦舍里划有多个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众多勾栏上演令人眼花缭乱的文艺节目,如杂剧、杂技、讲史、说书、说浑话、皮影、傀儡、散乐、诸宫调、角抵、舞旋、花鼓、舞剑、舞刀等。瓦舍中士庶咸集,老少毕至,热闹非凡。一种不同于贵族口味与士人情调的市民文化天地,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1、教育

两宋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教育的发达。宋代官学系统有两大特色:

一是等级差别不断缩小。官学向宗学转化后无问亲疏,国子学向太学转化后无问门第,有利于低级官僚子弟乃至寒素子弟脱颖而出。

二是重视发展地方学校。至北宋末期,地方州县学发展到高峰,人称“学校之设遍天下”(《宋史·选举志一》)。教育的发展与深刻的变革使宋代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超过汉唐

2、科技

在中国文化趋向成熟、精密化的背景下,古代科技在宋代亦发展至极盛。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北宋贾宪、南宋秦九韶在数学领域作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贡献。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沈括“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且创见迭出。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医药学、冶金术、造船术、纺织术、制瓷术等方面也 都有令人目眩的成就。在此前后的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科学理论研究,还是技术的推广应用,比起两宋来都大为逊色。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记》一书作序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指出了宋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 的冲突与融会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1、双重文化效应

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

一方面,北宋、南宋人因被动挨打、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优秀词人的忧患之作与悲愤之唱,范仲淹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莫不是这种文化大背景孕育的产物。

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在西夏,《孝经》、《论语》、《孟子》皆有本族文字译本;在金国,儒学被奉为正宗道统。金人对汉文化的汲取和整合,使汉族文化在新的条件下渗透、延展于女真族之中,从而在北中国创立了一个“人物文章之盛,独能颉颃宋、元之间”(王世贞《归潜志序》)的文化天地。

2、征服者的被征服 公元13世纪,中华大地上相互对峙的金、南宋和西夏王朝,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扫荡下逐一崩溃。公元1260年,忽必烈取儒学经典《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

蒙古族以剽悍的草原游牧民族气质入主汉地,囊括整个中国,然而,政治的、军事的、民族的冲突,往往以一种形式上的对抗,促进着深刻的文化交融。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漠北旧俗,“行中国事”,造成统治体系与文物制度的大幅度“汉化”。崛起于两宋、但一直处于在野地位的程朱理学,便在元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一跃成为“式于有司”的官学,对后来的明清文化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征战中取得节节胜利的蒙古族,终于又一次步入了征服者被征服的轨道。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杂剧的繁荣

元蒙统治时期,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离破碎,科举制度中止七八十年,以致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一部分穷困潦倒者于是与盛行勾栏间的杂剧产生了亲缘联系。他们投身于杂剧创作,表达那个历史时代深沉的悲愤、苦闷与抗争。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以及以包拯为主角的一系列清官戏,如《蝴蝶梦》、《鲁斋郎》、《陈州粜米》等,便表现了13世纪中国人民的郁闷与愤懑之情。

2、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元杂剧不仅愤激地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西厢记》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它不仅充满激情地以完满的艺术结构展现出莺莺与张生爱情的忠贞不渝和理想终成现实,而且高呼出向正统文化观念挑战的宣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是一个版图空前广大的帝国。在这广袤的文化场中,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宏大的气势展开。

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进入,基督教在大江南北遍设教堂,东方和西方旅行家远游中国,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异邦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以他们为媒介,流入中国科技界。

与外域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蒙古军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为中介,传人阿拉伯,再传人欧洲。中国印刷术也经由蒙古统治下的波斯以及突厥统治下的埃及传人欧洲。中国历法、中国数学、中国瓷器、中国茶、中国丝绸、中国绘画、中国算盘亦通过不同途径,在俄罗斯、阿拉伯与欧洲世界广为传播,世界文化的总体面貌因此而更为辉煌灿烂。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中国古典文化,其生命也有一个由生长到全盛到衰落的历程。明代与1840年前的清代,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晚期。在这几百年间,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亦空前严酷地箝制着思想文化界。

1、文字狱

明清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

朱元璋以文字之“过”,“纵无穷之诛”,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所作《贺万寿表》中有“作则垂宪”之语,常州府学训导蒋镇所作《贺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朱 23 元璋均以“则”为“贼”,以“生”为“僧”,认为是讥讽他参加过红巾军,当过和尚,从而大开杀戒。与此同时,明代君主在文网周纳中大量使用特务手段,特务机构厂(东厂、西厂、内行厂)、卫(锦衣卫)以士人为重点侦伺对象,“飞诬立构,摘竿牍片字,株连至十数人”(《明史·刑法志》)。清代文字狱更有过之。文人往往因“疑似影响之词,横受诛戳”。“庄廷龙《明史稿》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吕留良《文选》案”,均是康雍时期所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大案。

2、崇朱子,灭异端

明清统治者一手推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手则崇正宗、灭异端。朱元璋多次诏示,士人必须“一宗朱子之书”,“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陈鼎《东林列传》卷2)。又规定科举考试一律以朱熹的注为标准答案。于是,明初学术界成为程朱的一统天下,士子一味“尊朱”、“述朱”,凡“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之”(《名山藏。儒林记》),程朱理学被推上至尊地位。清代统治者在推行文化专制上也不遗余力。乾隆年间,清高宗借编纂《四库全书》的机会,全力剪除危及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异端”学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凡例》便开宗明义地宣布:“离经叛道、颠倒是非者,掊击必严;怀诈挟私、荧惑视听者,屏斥必力。”与直接干预《四库全书》纂修的同时,乾隆帝还一手操纵长达19年的禁书活动,共禁毁书籍3 100多种,151 000多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在“书禁亦严,告讦频起”的强大威慑力下,“士民葸慎,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招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摧烧之”(王苍孙《惕甫未定稿》卷3)。中国文化遭到秦始皇焚书以来的又一次巨大浩劫。

二、早期启蒙思想

1、王阳明的心学与“泰州学派”

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又出现了多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天 下的王阳明,虽然就其根本意旨而言是要修补朱学僵化所造成的缺漏,但他感应明中叶以来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的变迁,从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上顺次展开宇宙论、认识论、价值主体论,从而否认用外在规范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性,造成对正宗统治思想的一种反叛,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他的门生王艮以及“泰州学派”的传人李贽则走得更远,已有较为鲜明的市民反对派气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及方以智、唐甄、颜元、戴震、焦循等人,更从不同侧面与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展开论战,有的批判锋芒直指专制君主。

2、市民文学兴起

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的兴起(其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独抒性灵”口号的提出,其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等),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某些新的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生动活泼、富于民间生活情趣的市民文学,较之明代前期内容空虚、徒具华丽形式的“台阁体”文学,以及前七子、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都是一个巨大的跃进。至于清代出现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则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文艺复兴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阶段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蕴的内容而言,都以文艺复兴较为相当。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条件是:“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而16—17世纪的中国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类似的经济态势。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其批判锋芒直指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也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提出“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王夫之《诗广传》卷2),“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王夫之《四书训义》卷26)等新的命题。至于顾、黄、王诸大师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自然观中的理性主义,也都与中世纪的蒙昧 主义相对立。

然而,由于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以明清之际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明夷待访录》和《潜书》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在批判封建专制帝王的猛烈程度上可谓东西呼应,但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1、典籍文物的收集、整理

在图书典籍方面,明清统治者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钩沉、考证、考辨,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则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大型图书的编纂,是古典文化成熟的征象,也包含着文化大总结的意蕴。

2、科学技术

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学和植物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潘季驯的《河防一览》,作为一部治理黄河的专书,总结了我国历代治河经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农学理论,总结了元、明两代劳动者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农田水利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农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录了明末清初 的生产新技术,是一部称誉海外的工艺学百科全书。东瀛日本将此书视为至宝,并由《天工开物》发展出一门“天工学”。此外,地理和地质学杰作《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的自然哲学专著《物理小识》等,都是封建社会晚期科学成就的高峰。

3、学术思想

在学术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 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其直接之效果:一,吾辈向觉难解难读之古书,自此可以读可以解;二,许多伪书及书中窜乱芜秽者,吾辈可以知所别择,不复虚糜精力;三,有久坠之哲学,或前人向不注意之学,自此皆卓成一专门学科,使吾辈学问之内容,日益丰富。”①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承传不坠以及向前推进来说,乾嘉学者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他们在给中国人带来欧洲宗教神学的同时,也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梅文鼎、王锡阐以及康熙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外来的科技知识。近代科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实证方法和数学语言,徐光启、方以智等人,通过接触西洋近代科技知识,重视“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的应用,初步显示出近代科学思维的风貌。遗憾的是,由于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固以及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深厚沉重,“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门日益关闭。

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欧洲人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 逃,工业先进的西方是决不肯放过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人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篇三

朱胜杰 113011b 12013011052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从远古时期走到今天,已足足有五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性、历史性,时至今日依旧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教育方面,量子力学、相对论、马克思主义等等虽然不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产物,但篆刻于汗青的累累教育果实仍昭示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重视人的价值;重视道德教化;重视个人修身养性;重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

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通过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考察,可以深层次的挖掘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华民族最大的主流思想,它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突出。若将其中向上的力量融合在当代的教育中,必将推动当代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重视人的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论语 先进》有云“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事人都做不好,何谈事鬼呢?这体现出古人在鬼神与人的孰贵孰贱中的一种态度。而这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文化是一种基督文化,其人道主义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神本文化之上。“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宗教是其一切创造性关切的深度方面。”(引自《现代基督教思想》)作为宗教动物的人,人的文化自然也是宗教的文化。即使是与万物相比,人依然是最可贵的。《尚书 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又如《孝经 圣治》记:“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古代在主流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以人为本可谓体现在方方面面。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正是我国人伦文化在政治层面的最好体现。

将这种人伦文化融入当代教育中,便是以每个学生为本位,关心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与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重视道德教化

儒家伦理思想能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几千年,与其重视道德教化有着分不开的关联。每个人作为群体关系的一份子,以“天人和谐”视为目标,以“和”协调万事,并强调“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如我们深入人心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杀身而成仁,舍生而取义”等等,当道德口号树立并上升为道德标准,在情感与舆论的结合下,道德教化便实现了。

从汉代起,学校已然成为儒家道德教化的集中地。在儒家学说中,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被视为重中之重,如“吾日三省乎吾身”、“反求诸己”等等,是因为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才能使外在道德标准转化为内在道德信念,从而,他律转化为自律。这种道德教化系统的确值得当代教育借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这种标准与方法。当然,树立起标准还远远不够,我们在追寻道德标准的同时还要追求“知行合一”。毕竟教化的成功与否,还是和现实与理论结合程度紧密联系的。

三、重视个人修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进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自古以来,“君子”作为一种参照物而提出,被赋予了许多内涵甚至附加了些许“苛刻”的条件。孔子认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曾子语“君子任重而道远”;孟子亦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甚至于儒家所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对孝道的宣扬,无不体现儒家从外在能力到内在个人修养的重视。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石。在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今天,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个人修养是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个人价值观的必行之路,若将“吾将养吾之浩然正气”与当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若将个人内心的培养与外在技能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实现“内圣外王”必将不远矣。然而,观之今日的教育,完全是应试教育,它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拓展,忽略了学生生而不同的个性,更不要体什么全方位发展了。这种教育模式着实应该摒弃。

四、重视帮主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

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流淌着积极“入世”的血液,儒家子弟将入仕并为国家做贡献作为一种人生理想与政治抱负,追求终生。而从此之后,在这种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古人们坚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强大的理想追求与精神气质,不但升华了个人品质,还起到了导向作用与凝聚作用,深化了文化认同感,提高了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利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否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显著好处,但取其精华后,更应去其糟粕。过于重视个人得失便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现在的学生努力学习,已不像古人那样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理想,多数人不外乎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以减轻经济负担。不得不说,这些很现实的“终极目标”实在难以与古时候的远大抱负相比较。此时此刻,要改变这种信仰缺失的现状,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当代教育中,有重点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虽不一定是政治抱负,只要是为大家,为国家,为人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如此说来,我国先阶段的教育虽不断的完善但仍有缺失,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弥补这些缺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若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的继承与发扬,不仅仅在教育事业上,我相信,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篇四

文化的含义

(1)中国古代文化的定义

从文献记载看,“文化”这个词的意思,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出现了。《周易〃贲》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文化”二字还没有连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现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汉代出现“文化”一词,但其含义,人们的理解并不一样。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都指的是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唐代的孔颖达则别有见地,他在解释前引《周易》中的那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古人对“文化”概念的这种规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明清。因此,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部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2)西方文化的定义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我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祥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直到现在,还可以做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参考。后来,人们纷纷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给“文化”下界定。其中.有的侧重于历史性,有的侧重于规范性,有的侧重于心理性,有的侧重于结构性,有的侧重于遗传性,等等。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说,有多少位文化学家就有多少种文化定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即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如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在他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秸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基本上采用丁这个说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对文化的定义仍然存在许多争论。国内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文化学著作.也企图对文化的定义做得尽善尽美。(4)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

不论“文化”有多少定义,也不论我国古代文化的定义与西方文化的定义有多大差别,但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约束于文化,最终又要不断地改造文化。我们都是文化的创造考,又是文化的享受考和改造者。人虽然要受文化的约束,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使失去了光彩,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

(5)文化的结构

至于对文化的结构,不同的说法也很多。一般地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镇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二为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擒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推则;

三为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四为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一、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物,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与文化。在交往频繁的现代国际社会中,它的传播更加迅速,影响也更加广泛。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兴趣。现在西方国家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和研究汉学的人士日益增多,儒学、老庄哲学和易学在西方再一次盛行:京剧的表演艺术使欧洲和美国的观众那么入迷,一些欧美学生学习京剧表演那么如醉如痴.维妙维肖:烹调技术使所有品尝过中国菜肴的国际友人连连叫绝,终生难忘;对《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研究也成为国际上的显学;《孙子兵法》也成了西方企业家的经营战略;法国、美国、德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几年来接连举办“中国文化节”和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德国慕尼黑附近有一个自称为“中国城”的迪特福特小城,全城几千市民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数十年来,每年举办“中国文化节”,节日期间,龙灯狮舞,十分热闹。又如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也几乎连年有类似的活动。以1984年10月举行的“中国文化节”为例,所讨论的问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这次活动的主题叫“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讨论的主要题目有:16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儒家人文主义的现代观: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观念;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史: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科学传统;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文学;古代中国的治国之道;中国和世界艺术,等等。其着眼点,是把中国放在一个世界大环境里来考察和研究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无独有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全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中国人自己就和西方人一样不了解这一事实。……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卷线钓鱼器、手推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土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蒸气机的核心设计,都源于中国。他说,如果没有中国的船舵、罗盘和多级桅杆.哥伦布就不能到美洲,欧洲人也不可能建立众多的殖民帝国;如果没有中国的马蹬.就不会产生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时代;同样,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火药,也不会结束欧洲的骑士时代。作者的结论是:中国人至今末充分认识自己的成果,东西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应当成为真正的伙伴。由此可见,西方人重视和研究中国文化,并非完全出于好奇,而是要真正认识和改造自己。

(2)中国人要自己认识自己的中国文化

我们中国人也要认识和改造自己。但是,要认识自己,先要了解自己;要改造自己,先要把握自己。

一、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问题上,忽略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甚至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采取了“左”的做法,把优秀的东西当作封建糟粕或反动文化加以否定和据弃。因此.当“文化大革命”到来的时候,许多民族文化的珍品,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道德,一齐被当作“四旧”扫除了。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和评介,在一段时间里成了一片空白。人们的头脑里没有“文化”这个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和礼仪。现在,人们虽然都在大谈文化,却并不怎么看重自己的文化,尤其不看重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年青一代,由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有一种“非古讽今”和“祟洋埔外”的倾向。这些年,我们都感觉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在下降,道德约束在减弱,社会生活缺乏礼的观念与行为,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与信赖,更有一些人视邪为正,以是为非,荣辱不分,善恶不辨,什么坏事都敢干,而且大言不惭。这正是许多人还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缘故。

二、我们还不容易认识自己。中国的历史很长,我们要认识自己就是一大困难。五千年的风风雨雨造就我们这些中国人,是丑陋呢.还是伟大呢?是守旧呢,还是创新呢?是能相互宽容呢.还是不断内斗呢?你就很难认识清楚,也很难说个明白。台湾的柏杨先生前几年写了一本书,名字叫《丑陋的中国人》,称中国文化为“酱缸文化”,引起两岸一陈哗然,有的叫好,有的大骂,其实他也只是描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目的只是警示中国人而已。如果我们能历史地解剖我们自己,全面地分析我们自己,真正认识我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我们也可以写一本《伟大的中国人》!中国的帝王不都是隋炀帝、陈后主,也不都是唐太宗;老百姓里也不都是假洋鬼子和阿q,也不都是刘胡兰和童存瑞。因此,我们所说的认识,乃是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既不因伟大而傲视万物,也不因丑陋而白暴自弃。要达到这样的认识,没有对自己的足够了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这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了解和认识很不够。过去长期闭关锁国,从帝王到臣民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养成一种夜郎自大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被西方文化冲垮,在一些人身上就又滋长出一种洋奴心理。这两种心理总是在近代史的天平上摆不平。我们现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传统文化又一次受到外来文化的有力冲击。在这股冲击波下,我们似乎又失去了自制能力,一些人主张重新儒化,一些人则主张全盘西化,社会上的祟样媚外心理也到了叫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这都说明我们把控不住自己。所以,正确了解自己是当务之急。好在这几年中国文化已受到普遍的重视,有关出版物大大多了起来,高等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这是很令人欣喜的。

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文化也跟人一样,特点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外在的是它的样子,即形态;内在的是它的品性,即精神。这两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看法。

概括起来说,它的外在特点有四方面:

一是它的统一性.说“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于找到的。”

二是它的连续性,说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化那样.在发展中产生过断挡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即以文学而言,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魏诗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发展下来。史学也是如此。

三是它的包容性.说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触汇,也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如佛教的中国化。这种包容性在明末清初有所减弱,但有客乃大仍是中国文化的本色。

四是它的多样性,说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比如历史上形成的楚文化、晋文化、秦文化、燕赵文化、齐督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以及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和一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文化等,都是异彩纺呈,各有特色。

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说法很多,摄括起来也很难,大体说来: 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以属学为主导因柬的哲学特性,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儒学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宗教。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潮构成了唐来以后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是社会政治哲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并且同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联系密切,它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他认为,中国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等,追求群体互助,同西方世界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很不相同。这四种观点具有代表性,跟个人所研究的侧重面有很大关系。

最近几年,又有些新的概括.认为中国文化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是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肋根本纽带。长期以来,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并不是遵循某个神的意志,而是要合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所谓“天”的概念,历代帝王也有祭天的仪式,但就其实质来看,这里的“天”不过是自然而已。人们通常所说的“天道”,实际上也指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

二是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易传“系辞下》),“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张仍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就是讲各种不同质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被认为是“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如果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偏不倚,各安其位,就能够达到“和”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人生和社会的最佳境界。

三是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农业自然经济的社会.人们爱土、敬土、安土,把土地当作自己的生命与依靠,因此,人们起居有定,耕作有时,总是祈求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在战乱的时候便梦想有一个“桃花源”。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井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四、中国文化的未来

现在,中国文化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和巨大发展的阶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包括好坏两个方面)一齐捅了进来;国内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不断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这几年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在思想、趣味、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也与我们的旧有传统大不相同。总而言之,中国文化正经历有史以来的巨变。中国文化会变到哪儿去?有些人害怕失掉传统,想用改造儒学的办法来尽力保持传统,因此企求建立新儒学;还有一些人嫌变得太慢,嫌传统箍得太死,想用摆脱传统的办法求得全面更新,主张“全盘西化”。这两种办法都脱离我们现时的国情,都是行不通的。我们今天的国体和政体,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儒学作为旧文化的主导成分,在整体上是同今天的主导思想不能同日而语的。它的某些分体和要素,经过一番改造,也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指出的是,儒学赖以生存并为之服务的小农自然经济、封建官僚体制和宗法式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上消失了,重建和复兴儒家文化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从另一方面说,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形成的。传统一经形成,它就有巨大的惰性和惯力。我们既不能选择传统,也不能摆脱传统,而只能在传统的制约下谋求发展和前进,求得不断地更新。

当代哲学家张游年先生近年力主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其主要思想是:

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综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分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综合,即批判继承两种文化中值得继承的东西;

三、就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而言,还要注意儒、道、墨、法四家的综合,即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法家以法治国与肯定“力”的作用的观点。我们认为,在这个“综合创新”观点的启示下,只要我们不因循守旧,盲目自满,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也不祟洋媚外,丢掉自我,照搬人家的一切,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文化的成分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和员献,继承和吸收古代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建立一种性质、结构和功能都完全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个分期:

关于流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四个分期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萌芽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先秦时代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文化

2、夏商文化

3、西周文化

4、*春秋战国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奠基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

1、秦汉文化

2、魏晋南北朝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繁荣期)

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1、隋唐五代文化

2、宋元文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总结期)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1、明清文化转型背景

2、明清文化衰败的原因(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教育上、经济上)

3、文化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