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唱歌游戏玩法(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06 20:02:07 页码:14
2023年唱歌游戏玩法(优质16篇)
2024-04-06 20:02:0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怎样保持身心健康,享受快乐人生?如果你对总结写作还不太了解,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唱歌游戏玩法篇一

击鼓传花是中国古代传统民间酒宴上的助兴游戏,属于 酒令的一种,又称“击鼓催花”,在唐代时就已出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经典游戏之击鼓传花玩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可锻炼幼儿的反应速度、灵敏性,花停在谁手中谁就要表演节目,也可锻炼幼儿的胆量,使其在众人面前不胆怯。

1、此游戏多在幼儿集体或众人聚会时进行。

2、十几人或几十人围成圆圈坐下,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着大家或蒙眼击鼓,鼓响传花,鼓停花止。

3、鼓声停止时,花在谁的手中,谁就要按规定行事,表演一个节目,多是唱歌、跳舞、猜谜和答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4、有时也可采用抓阄的形式,按照纸条上的规定表演节目。

5岁以上的幼儿。

游戏需要准备的'材料:

鼓或其他可替代的物品;花或是其他可替代的物品。

“击鼓传花”讲的是一种游戏规则,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可以鼓励多玩玩;花停在手中的人要表演节目,可使幼儿面对各种场面不怯场;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其他安全。

唱歌游戏玩法篇二

准备:用铁条圈成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园环,环上套串两个小园环,再用一根两尺长的铁棍,一端弯出把手,一端弯出小钩。玩法:大环直立落地,用铁钩推着往前走或跑。

2、踢毽子。

玩法:踢毽子,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地区民间传统体育娱乐项目之一,深受该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地区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拐、磕、蹦四种。

盘:用脚内侧交踢,俗称“盘毽子。拐:用肢外侧反踢,习称”打拐拐脚“。磕:用膝盖将毽子向上弹起。

蹦:用脚尖踢毽,习称”叮叮猫打镖鸡"。除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踢法。

3、编花篮儿。

参加游戏的幼儿,将小腿向后弯曲抬起,彼此将抬起腿的脚搭在另一个人的膝弯里,同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站立,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这样,搭好后自然就成一圆圈,靠外侧的另一只手叉腰。动作做好后,大家一块唱(站在原地不动),“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儿,蹲下去,起不来”(做蹲下去的动作),然后开始单腿绕圈跳着唱:“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一九、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数到一百零一时,游戏告一段落。游戏规则:(1)人数多时可分成几组玩,每组人不宜过多。(2)数数时,有人腿掉下,花篮散了,要重新编。

4、丢手绢。

游戏玩法: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名幼儿手持手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唱到: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表演节目或背诵儿歌。若在唱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逐丢手绢的幼儿,若追上就要请丢手绢的幼儿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在丢手绢的过程中,圈上的其他幼儿谁也不准告诉被丢给手绢的幼儿;丢手绢的幼儿必须在他不注意时丢给他手绢,圈上的幼儿边拍手边唱歌。

5、跳橡皮筋。

玩法:两个孩子用脚套住橡皮筋,面对面在两边站好,其他几个孩子选出一个领头人,依次跟跳。

规则:

1、参与人数(5人左右)。

2、输掉的孩子需替换套橡皮筋的孩子。

6、打陀螺。

陀螺又叫“得螺”、“格螺”。打陀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民间流传已久。打陀螺玩法多样,有单人对打、双人对打、赶动打、赛旋、打中赛旋等多种形式。陀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木制、陶制、竹制、牛角;有鸡型的、盘状的、最常见的是上部似圆柱下部似圆锥的。打陀螺场地器材简单,易掌握和推广,打陀螺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意志,而且具有对抗性、竞赛性、娱乐性特点。游戏过程:

(1)把鞭子缠绕在陀螺上。

(2)把它放在地上,用力拉鞭子,使陀螺转动起来。(3)根据陀螺的转向用鞭子抽打它。游戏规则:

抽打陀螺过程中,若陀螺倒地则活动结束。

唱歌游戏玩法篇三

2。能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追逐、闪躲游戏中享受合作游戏的快乐。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学习倾听歌曲并能边唱边玩游戏。

物资准备:《丢手绢》视频、《摘果果》音乐、放松音乐、播放器、手绢若干、室外空地。

1、播放《摘果果》音乐律动进场。

引导语:小朋友,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玩个摘果果的游戏吧。

2、学习歌曲《丢手绢》,引导幼儿有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1)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丢手绢》。

(2)引导幼儿注意休止符的节奏,并根据歌词有感情地歌唱。

引导语:小朋友都会唱这首好听的儿歌,老师希望小朋友能唱得更好,请大家听老师来唱一遍,然后说一说老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唱的。(提醒幼儿休止符的.停顿,前四小节大声唱、中间六小节轻声唱、最后五小节大声唱。)。

(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幼儿唱得不够好就再唱一遍。)。

(2)请几个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作为示范。

引导语:视频看完了,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那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看看他们玩的方法对不对。

引导语:游戏结束了,请下面的小观众说一说他们在游戏中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做得不够好的。

快又要注意安全;蹲下的小朋友在别人跑的时候不能伸出手、脚去绊倒别人,那样很危险,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4、教师与幼儿到操场进行游戏。

(1)讲解注意事项,并做好热身活动。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记住这些游戏规则,并遵守规则。我们出去玩游戏是请所有小朋友拉起大圈圈,然后放下手蹲下。边唱边游戏。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去吧。

(2)带幼儿到操场空地进行游戏。

第一次:集体游戏。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并调整游戏次数。)。

第二次:分小组游戏(四组)。

引导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拿到手绢,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再玩游戏吧。

5、结束:

引导语:可能有些小朋友没有轮到丢手绢,下次户外我们再一起出来玩吧。跑得很累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放松活动结束)。

唱歌游戏玩法篇四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1、2组面对面站立,3、4组面对面站立,并用手抓住报纸的四角搭成山洞的样子。听教师发令后,各组第一名同学迅速通过山洞,然后在排尾迅速搭成山洞。后面各组第二名同学用同样方法进行,游戏进行一轮,最后以先完成比赛而未犯规的队获得胜利。

游戏规则:

1、不准将报纸撕破。

2、必须前面队员通过山洞后,下一组队员才能开始,不得抢钻。

3、到达排尾迅速搭好山洞,不要站错位置。

4、各组队员必须站在画好的白线后面,不准踩线。

跳房子。

游戏方法与规则。

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跳之前,先在地上用粉笔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也有画成飞机形状的。跳时先将一片状石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将石块踢过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规定的方格内休息片刻。如果有人在踢的过程中出现石块压线、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算失败一次,下一轮重新从第一格跳起。先到达终点的,要把石块放在脚背上,轻轻走出方格。先完成全套动作者为胜,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

丢手绢玩法及规则。

开始前,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因此游戏是大家围成圆圈进行的,所以丢手绢的人和被丢手绢的人跑动时圈数不能太多,防止因跑动圈数太多而头晕跌倒。

规则:

一、丢手绢的人不能绕着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没有把手绢丢给某人。

二、丢手绢的人刚走过你的身后时,你不能偷看背后有没有手绢。

三、其他人不能提醒被丢手绢的人。

四、丢失手绢的人得跑完一圈才能丢手绢。

长江黄河。

画两条相距30m的安全线,在两线中间再画一条中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一列横队,面对面站再安全线后,学生左右间隔一步。其中一个队命名为“黄河”,另一队命名为“长江”。游戏开始,两队面向向前走,当走至两队相距约2m时,如教师喊“长江!”,长江队的学生追黄河队的学生,黄河队的学生则尽快向后转跑回自己一侧的安全线;如教师喊“黄河!”,则黄河队的学生追长江队的学生,如再安全线以前追拍上,就算被抓,要退出游戏。

游戏规则:

1、在开始向前走时,不能有意走小步,使自己离安全线近些。

2、追者与逃者都只能朝安全线方向跑,不能横向跑。

两人三足。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两人一组)站在起跑线后。各队第1组用布带子把两人的异侧脚(一人左脚、一人右脚)的踝关节绑在一起,互相搂肩,准备起跑。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1组立即向前跑,绕过小旗跑回起跑线,把布带解开交给第2组。游戏照上述方法依次进行,每人轮流跑一次,最后以先跑完的队为胜。游戏规则:1.必须在起跑线后把脚绑好,不准抢跑。2.若中途带子散开,应在原地绑好后继续跑。

将班上孩子分成两组,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每一组选三名小朋友出来当猫,站在圈外,选五名小朋友当老鼠站在圈内,其他小朋友围起来做老鼠洞,游戏开始时,“老鼠”从洞口钻出,这时扮猫的人要赶紧去捉钻出洞的老鼠,老鼠这时就要赶快跑回洞里,猫不能捉在洞里的老鼠,被捉到的老鼠就站在圈上做老鼠洞,待全部捉到或长时间不能捉到,可以换角色玩游戏。

规则:学生站成一个大圆圈,选出两个学生到圆圈中站立,教师喊口令,一学生开始跑动,另一学生追赶,被追赶的学生立即跑到圆圈上的学生前面站好,圆圈上的这个学生开始跑动,追赶者开始追赶这位学生,若被抓住,则被抓住者反过来追赶抓住他的人,以此进行练习。

唱歌游戏玩法篇五

【导语】儿童游戏是交流亲子感情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且还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育,那么要如何开展亲子游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什么好的游戏可以推荐?东星资源网为各位整理了大班室内游戏玩法,供各位参考。

1.鸵鸟游戏。

准备用具:闪卡,夹子。

游戏解析:全班围成一圈坐下,选出两个幼儿来做游戏,这两个幼儿彼此面对面,在两个幼儿背后用长尾夹随意各夹一张闪卡,他们必须一直把手背在背后假装自己是鸵鸟,听教师说“ready,go!”之后,两个幼儿开始伸长脖子偷看对方背后的闪卡究竟是什么,先看到的举手回答答案,答案正确就得分。

注意事项:可引导其它幼儿念字母,26个字母念完后若还未有幼儿能说出对方的闪卡单词则活动结束,换组进行,说出的幼儿得奖励。

准备用具:无。

游戏解析:教师说:“groupof”和一个数字,“5”或“8”。幼儿们必须跑动起来并且按教师说的数字跟其他幼儿组成一个与这个数字相同人数的小组。组好了就坐下来,没有围城圈子的幼儿必须去数圈子的人数。

注意事项:此游戏需要空间较大,建议在较空旷范围内进行,或者分组进行。

游戏延伸:延伸为分组游戏,事先准备好闪卡,并将闪卡交给幼儿,教师说“groupof”和一个单词,手拿该单词的幼儿就必须组在一起,代表其他单词的幼儿就不能动,否则出局。

3.记忆考验。

准备用具:闪卡。

游戏解析:将全班分组后,每组轮流派1名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手拿3-5张闪卡,按照一定顺序出示,未参与游戏的幼儿需念出卡片上的单词。3-5张念完后,请参与比赛的2名幼儿按照顺序说出卡片上的内容。

注意事项: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决定卡片的数量,或者只需要求幼儿能重复出卡片上的单词就好,不需要按照顺序进行。

4.魔鬼入侵。

准备用具:椅子(比游戏人数少一张)闪卡。

游戏解析:全部幼儿围城一个圈,椅子比人数少一张,先选一个幼儿或者由教师当鬼,没有椅子可坐,其他孩子可以先坐下,每个幼儿拿一张闪卡,闪卡上的单词则代表自己,当鬼的幼儿(教师)随意说出其中一种单词(例如apple),手拿该闪卡的幼儿必须站起来换位子,当鬼的幼儿(教师)趁机抢位子坐下,没抢到位子的幼儿继续当鬼,以此类推下去。

游戏延伸:可以一次念两到三个单词让全班一起换位子,增加游戏的刺激度。

5.问候游戏。

准备用具:椅子(比游戏人数少一张)。

游戏解析:全部幼儿围城一个圈,椅子比人数少一张,先选一个幼儿当鬼,他没有椅子可坐,其他孩子可以坐下,他绕着外圈走,随意拍两个坐下幼儿的肩膀,被拍到的两个幼儿必须站起来分别往相反的方向跑,做鬼的乘机坐在其中一个的那张椅子坐下,没抢到的就当鬼,以此类推下去。

注意事项:在走动时要求幼儿根据课程要求说句子。

6.找朋友。

准备用具:闪卡。

游戏解析:教师将闪卡贴在幼儿身体任何部位,幼儿根据教师说的单词将闪卡碰在一起。例如教师说apple,boy.2名幼儿则移动身体将apple,boy.这2张卡片面对面贴在一起。

注意事项:将卡片贴于手、脚、屁股部位,可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7.大野狼。

准备用具:各种闪卡和一张小羊的闪卡。

游戏解析:由教师当大野狼,背对的幼儿站着,其他幼儿当小羊,站在离大野狼约一公尺的地方,小羊一起问大野狼“whatdoyoulike?”教师开始依次出示闪卡,大野狼及幼儿按照教师给的闪卡回答“ilike__.”,当教师拿出小羊的图片,大野狼就开始去抓小羊,大野狼就开始去抓小羊,抓到的小羊就被吃掉。

注意事项:空间必须大一些,注意幼儿不要发生推挤冲撞的危险。

游戏延伸:针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可将游戏改为幼儿站在椅子前进行游戏,教师出示闪卡中间加入大野狼闪卡,当教师出示大野狼闪卡幼儿则快速坐下,最慢的被吃掉。

8.小手黏黏。

准备用具:无。

游戏解析:教师事先将大卡放置在教师任意位置,全班问教师“hand,hand,whereareyou?”,教师发命令,例如说“apple”,全班幼儿就将手粘在apple闪卡上,没有粘到的人就当下一个发命令的人,以此类推玩下去。

注意事项:此游戏适宜人数较少的班级,若人数较多可改为请部分幼儿进行。可将卡片贴在教师或幼儿身体上已增加游戏乐趣。

9.对对碰。

准备用具:闪卡,黑板,磁扣。

游戏解析:这是一个配对游戏,教师准备闪卡,没个单词各2张。打乱顺序后出示闪卡,幼儿读出闪卡后教师利用磁扣将闪卡反贴在黑板。幼儿需考记忆力记住闪卡位置。贴好闪卡后,请幼儿找出2张相同的闪卡。

游戏延伸:若只有无一对闪卡,可改为要求幼儿找出教师指定的闪卡即可。

10.猜卡片。

准备用具:闪卡。

游戏解析:教师先将准备好的闪卡给全班幼儿看,并一一复习一次,请全班幼儿将手放在头上,不准偷看,教师将闪卡一一发下去,请幼儿手拿闪卡,顶在头上,当教师说“go”的时候,所有幼儿开始看别人头上的闪卡是什么,根绝他人卡片推测自己的闪卡是哪个单词。

注意事项:猜出自己的卡片的幼儿可说句子“thisisa……”

1.打击魔鬼。

准备用具:空气锤一个,闪卡。

游戏解析:参与游戏的幼儿围手拿闪卡成一个圈(闪卡朝向其它幼儿),教师手拿空气锤当打击魔鬼的使者,手持软剑空气锤,然后教师随便喊某张闪卡上的单词,并立刻向过拿着此单词闪卡的幼儿走去,而被叫到名字的幼儿要在被打到之前喊出另外一个闪卡上的单词,否则被使者打败。

注意事项:游戏之前幼儿必须要掌握游戏中用到的单词。

建议游戏中由教师当使者,这样可以控制游戏进行,并且避免意外。

2.环游世界。

准备用具:闪卡。

游戏解析:将幼儿分组后搭起火车,位置在前面的幼儿为导游,并将闪卡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上。根据教师说出的单词,导游需带领队员走到不同的闪卡前。

注意事项:教师注意选取较活泼机灵的幼儿开火车做导游。

3.投篮游戏。

准备用具:海洋球,纸箱,闪卡。

游戏解析:准备几个投篮的纸箱,上头贴上闪卡,幼儿根据教师提示将球丢到指定的纸箱内。

4.支持前线。

准备用具:无。

游戏解析:将全班分成几组,听教师指令搜集东西,全班幼儿问教师“whatdoyouwant?”教师回答“iwant3shoes,2coats,2hats.”每一组就开始按照指令搜集东西,搜集速度越快并且是正确东西的组就得分。

注意事项:指定的东西可以改成教室内物品或是文具等。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要搜集的东西给幼儿,有幼儿到台前来按照指令寻找。

游戏延伸:教师可根绝教学内容要求幼儿收集教学单词小卡。

5.抢椅子。

准备用具:椅子。

游戏解析:将椅子围城一个圈,全班边唱边绕着椅子走动,当教师喊“stop”时,每个幼儿尽快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动作最慢的必须回答教师一个英文问题或是单词,以此类推继续玩下去。

注意事项:在走动的过程中需要求幼儿唱歌或者练习句子、歌谣。

游戏延伸:可以改为要求两个人一起坐一个位子,彼此练习会话。、椅子也可以随意摆放,不过必须规定走动的路线。

6.肢体字母。

准备用具:无。

游戏解析: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派代表到讲台前,教师任意指定一个字母,然后他必须用屁股来写这个字母给该队组员猜,猜对就得分,猜不对则换别组猜,以此类推玩下去。

注意事项:适合中大班幼儿进行,小班幼儿则要求和教师做同样动作让其它幼儿猜即可。

游戏延伸:根据幼儿的年龄层可改为用身体其他部位来写字母,如手字,头等。

除了写字母,还可以画形状来让幼儿猜。

7.套圈圈。

准备用具:塑料圈,闪卡。

游戏解析:教师将图卡散在地上,请幼儿站在规定的地点,将塑料圈丢到教师念的闪卡上,丢到的幼儿必须正确念出闪卡上的单词就得分。

注意事项:一个一个幼儿轮流进行,不可一起丢圈引起意外。

游戏延伸:可用实际的物品代替图片来玩。

也可改为将闪卡放在不同的塑料圈里面,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将球丢到规定的圈内,正确丢中的奖励。

8.炸弹字卡。

准备用具:闪卡,炸弹卡。

游戏解析:首先将炸弹卡和其他闪卡混在一起,将全班分组,每一组各给十分,然后教师将闪卡一一翻给全班看,要全班一一念出来,若翻到炸弹卡,全班必须加装被炸到立刻坐下,最慢趴下的那一组扣一分。

注意事项:注意炸弹卡的出示次数,可根绝幼儿情绪做调整。

1、寻宝游戏。

将某件物品藏起,让孩子根据一定的提示去寻找被藏起来的物品。这里的提示,可以使图片,比如:在门口贴上冰箱的图片,在冰箱上贴柜子的图片,在柜子上贴卧室的图片......直到最后被找到。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也可以把图片换成纸条哦!

2、小小侦探。

为孩子蒙上眼睛后,由你带着他到屋子里的任何地方,鼓励他伸手去触摸,然后说出摸到的东西或进一步讲出他现在的位置。这个游戏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3、亲子手工。

准备好两张白色的纸,在第一张纸上圈出6块区域,让宝宝用颜料或蜡笔进行涂色。接着,妈妈把涂好的各个区域用剪刀剪出花瓣的形状,一共是6片花瓣。另准备一张干净的纸,爸妈先画出花托和花萼,然后让宝宝根据彩虹色花的形状,把各个花瓣用胶棒粘贴到纸上。

这个剪贴花的小游戏不但能让孩子认识颜色、简单的数数以及各个季节,还有利于提升孩子在运动技能和视觉感知方面的协调能力。

4、推球游戏。

在地板上设置一个区域作为目的地,让孩子在一定距离外用小手将小球推动,看看小球能否停留在目的地,可以将目的地分区域设置得分,全家一起来玩吧!

5、愤怒的小鸟。

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危害,妈妈们肯定深知。现在把手机里的愤怒的小鸟游戏,搬到家中,让孩子体验现实中的感受吧!用废弃的纸杯或者奶粉罐依次摆好,家里的毛绒玩具当做小鸟子弹,开始你们的愤怒之旅吧!

6、吹纸杯。

桌子上倒扣着纸杯,给孩子一个吸管,用吸管来吹纸杯,桌上的缝隙可以当做终点线。比比看,谁吹得更远、更快。这也是锻炼孩子肺活量的健康游戏呦!

7、找瓶盖。

家里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一定很多吧。把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配对,很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

8、倒蹬自行车。

爸妈和孩子躺在床的两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贴,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还可以一边蹬一边念儿歌哦!这在练习腰部和腿部力量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9、家庭小剧场。

找一块床单,diy成一个简单的小幕布,让孩子们带着它们的小手偶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要鼓励它们尽情的想想创造哦。其乐融融的家庭亲子时光,多美妙!

10、穿越障碍。

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贴一些纸条作为路障,孩子们需要在身体不接触路障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充满了刺激的小游戏!这个游戏适合多个孩子一起参加。

唱歌游戏玩法篇六

《幸运蛇眼》是一款由桌游世界开发的在线多人休闲游戏。游戏规则简单,轻松欢乐。游戏用八枚骰子、一叠卡片和若干幸运币进行游戏,2-4名玩家通过完成自己手中所有卡片上的目标获得胜利。

打出并完成手上所有的牌。

每位玩家初始拥有五张手牌。玩家首先点击手中的一张牌,点击出牌将牌打出。幸运币选单可以让玩家使用幸运币帮助自己完成牌上的目标,甚至陷害对手。

这些按钮的作用分别是。

不使用幸运币如果连续尝试一张牌两次都失败,玩家可以选择将它和牌堆最上一张牌交换。

花费1个幸运币增加一次扔骰子的机会。

花费3个幸运币获得再出一张牌的机会,你可以重复出同一张牌。

花费5个幸运币强迫一位玩家抽一张牌。

花费5个幸运币选择一张手牌换给对手。

花费7个幸运币将手上的牌换掉,换成方才完成的.最后一张牌。

花费9个幸运币直接弃掉手上一张牌,如果是最后一张牌,直接获得胜利。

关闭选单后画面中央会出现一个转盘,点击转盘以确定骰出骰子的方向。骰子扔出的方向对骰子的数量有微妙的影响。

如果骰出符合要求的点数,玩家就能立刻获得相应的奖励。

某些可以投掷多次的牌允许玩家旁置骰子,在每次投骰之后玩家可以点击桌面上的骰子,把骰子旁置,剩下的骰子参与下一次投掷。

当一位玩家所有的牌都出完之后,游戏就会自动结束。

所有玩家全部托管的话,游戏会自动结束。

玩家逃跑,在游戏中当有玩家断线逃跑的话,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游戏中的玩家少于两人,游戏就被强行停止。

游戏中有时候会出现平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本着对出牌者有利的原则来决定是否完成这张牌。

玩家的手牌数不会超过10,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令人绝望的情况。

幸运币可以使用多次,比如可以花钱连出四五张牌。

等级等级名分数。

1凡人0(包括以下)。

2幸运儿50。

3超级幸运儿100。

4见习意念师200。

5意念师500。

6意念大师1000。

7见习小巫师2000。

8小巫师3500。

9大巫师5000。

10见习预言师7000。

11预言师10000。

12预言大师15000。

13小财神25000。

14财神35000。

15大财神50000。

16时空穿梭者75000。

17神之手110000。

18命运之神155000。

19幸运传说200000。

唱歌游戏玩法篇七

游戏道具:不透明的幕布一条。

游戏步骤:

1、参加的人员分成两边。

2、依序说出每人的姓名或希望别人如何称呼自己。

3、训练员与助理训练员手拿布幕隔开两边成员,分组蹲下。

5、第二阶段两边成员各派一位代表至幕布前背对背蹲下,训练员喊一、二、三,然后放下幕布,两位成员靠组内成员提示(不可说出姓名、绰号),以先说出对面成员之姓名或绰号者为胜,胜者可将对面成员俘虏至本分组。

6、活动进行至其中一组人数少于三人即可停止。

引导讨论:

1、各位如果继续玩下去谁会赢?那谁会输了?

2、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游戏是noloser\owinner。

3、那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双赢的.概念。

注意事项:

1、选择的幕布必须不透明,以免预先看出伙伴而失去公平性及趣味性,

2、成员蹲在幕布前,避免踩在幕布上,以免操作幕布时跌到。

3、训练员应制止站立或至侧边偷窥的情况发生。

4、组员不可离训练员太近,以免操作幕布时产生撞击。

5、组员叫出名字时间差距短,训练员须注意公平性。

6、如果是本来太熟悉的团队,须在自我介绍时给大家充分时间彼此熟悉。

游戏变化:

1、可增加幕布前代表人数;。

2、可让组员背部贴紧幕布,另一分组凭其轮廓猜出其姓名或绰号。

3、可在排球场进行,以海滩球互相投掷时,需要叫出对方队友姓名或绰号,全部叫完前不可重复。

好象说最强的可以男生背着女生然后单脚站在报纸上。

唱歌游戏玩法篇八

组织:协助:

游戏目标:练习在平地上走直线,尝试双手如同飞机一样张开来保持平衡,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游戏材料:翁4个,平衡木4个。

游戏玩法:排成4列纵队,四组同时进行。从起点出发,幼儿头顶翁,经过平衡木,走到终点,先到者胜。

游戏规则:(1)必须是头顶翁,不能手扶。

(2)如果翁掉落在地,必须捡起放到头顶再到终点。

(二)踩高跷组织:协助: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手脚协调能力。游戏准备:矮高跷若干,红色圆点4个。游戏玩法:

4个孩子一轮,分成4轮比赛,从起点线开始走高跷,走到红色圆点处绕圆点走一圈后,先回到起点者为胜!游戏规则:必须绕过障碍物。

小树年级集体比赛项目。

(一)抬花轿。

游戏目标:家长和孩子练习两两夹物快速运物走,增强家长与孩子密切协作活动的能力。

游戏材料:竹竿6根;毛绒玩具3个;按班级将幼儿分为三组,分别迎面站立。游戏玩法:幼儿和大人两两用竹子夹好毛绒玩具,听到信号后,大家一起向对面快步走去,绕过对面的椅子后以同样的动作返回,将竹竿等一并交与下一组幼儿和大人。下一组幼儿和大人以同样的办法继续前进“抬花轿”,最先到达终点的班级获胜。

(二)凤阳花鼓。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游戏材料:滑板车3辆,花鼓3个。游戏玩法:

每户家庭一个大人一个孩子,16个人按照大人一排,小孩一排面对面地站立,游戏开始,孩子骑上踏板车前进到家长面前,由家长抱起敲响家长上方的鼓,听到响声后孩子骑着滑板车返回起点,将踏板车传递给下一个孩子继续游戏。游戏规则:幼儿必须敲响鼓后才能返回。

(三)两人三足。

游戏目标: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游戏准备:绳子5根、小桥5座,圆筒5个游戏玩法:

用一根绳子把幼儿的一条腿和家长的一条腿绑起来,然后一起向前走或跑,中途跨过一座“小桥”,绕过圆筒,回到起点,第二组家庭接上继续,先完成到达终点的队为胜。

唱歌游戏玩法篇九

游戏规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两边,其中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同学做相同的动作,两个人是“镜子”关系。做不下来动作的同学,淘汰。

游戏虽然简单,要想获胜,考的不仅仅是技能实力,还要考智慧哟!在教官的一声哨下游戏开始!第一组上场的是身着米老鼠运动服和身着大力水手图案的四年级两个小男生。“米老鼠”同学头向后一仰,双手着地,咔嚓!一个漂亮的下腰完成了!一气哈成的流畅动作让全场的同学都禁不住喝彩!别看这是一个小动作,没有练过的同学是超难的哟!“大力水手”犯难了,胖嘟嘟的脸涨的像一块红布,眼睛怯怯地看着眼前的地面,两手攥得紧紧的。周围的同学见此情景大呼:“不做,直接淘汰!直接淘汰!”“不做,下去!下去!”“哪有不发一枪一弹,就拱手相让的.道理!”想到此大力水手深吸两口气站定,头向后仰,腰急速弯曲,“咚”,一声沉重的响声传遍全场。大力水手咬着嘴唇迅速从地上爬起,眼睛挤出一个可怜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第一场,“米老鼠”胜!

“大力水手输定了!在体能方面他和米老鼠根本就没法比!”周围的同学窃窃私语的说着。“自己怎样才能扳回一局”大力水手脑子飞快地转着,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米老鼠的身上”。随着教官的一声哨响,第二回合开始!只见“大力水手”不紧不慢的脱去了自己的外套。“米老鼠”一见,脸顿时变成紫色,心里暗暗地骂着大力水手,“你怎么这么损?我只有一件运动服,我照着做,上身就光溜溜了,周围的女同学……”。“我退出!”米老鼠一脸紫色,头也不抬快速走下场,周围的同学一脸惊愕!第二场“大力水手胜!”

结局的意外,让我们这些观众更有兴趣!随着教官的一声哨响第三场开始!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

1、齐心协力(五人六足),每组成员按五人六足的规则,两两进行赛跑,按用时进行排序排名。

2、接力游戏。每组选用6个人。第一环节,一个人用脸部吃山楂片,完成后击掌开始接力。第二环节,三个人轮流用嘴咬着棍型的`饼干,传递洋葱圈,共传递4次。击掌接力开始第三环节。第三环节,两人参加,一人蒙着眼睛背着另一个人,行走路线由背上那个人指挥,路上我们会设置些障碍物,碰到一个加5秒。到达指定地点后,用吸管喝完工作人员杯中的水(可以恶搞一下,用一些怪味的)。整个第三环节背上的人不能落地,落地一次加10秒。结束后,按用时排序。

3、单腿跑火车。每次两队同时进行,一队全体成员,排成一排,后一个人抬前一个人的右脚,一手扶前一个人的左肩,折返跑1次,以一队中最后一个人过终点线为计时点,用时间作为成绩。

4、你要几个胡辣汤。每队选出2名代表参与比赛。5个代表排成一排,按照裁判报出的数量,依次下蹲。一旦出错,所在队伍的剩余队友排成一列,后一个人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膀上进行5次深蹲。共进行10轮。

5、快速闪躲。共三轮,每轮3分钟。每轮选出一队进入划好的正。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一

围棋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最佳活动。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现在已成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素质教育的载体,围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能极大地促进儿童智力潜能的开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儿童益智游戏围棋的玩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德育与美育围棋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发掘儿童潜能,帮助他们审美的`定性,形成健康人格和精神,形成较高品位的审美修养。

(2)逻辑思维能力:它要求孩子在走棋之前思考,迅速作出反应,决策。下棋对儿童的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概括性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培养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事专注,有毅力等良好习惯。

(4)数的能力围棋纵横十九道,361个交叉点,往往一子未落,几种、几十种变化构图接踵而来,且要估算厚薄。行棋次序、目数、官子及劫材等,它又是一堂生动的数学课。

(5)创造力:下围棋讲究随机应变,让儿童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对局中,且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6)注意力:下棋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因为下棋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棋子怎么走,还要时刻看清对方的棋子怎样走。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并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断延长,让儿童自控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改变“陀螺屁股”。

(7)抗挫能力:在下棋的过程中,往往顺境与逆境交替出现,妙手连发可以力挽狂澜,形势转好,一着不慎又会使乾坤倒转,攻防易手。孩子们须承受悲喜忧乐种种心理压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力。棋的输赢也造就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

(8)动手动脑筋:围棋的每一着棋,都要手脑并用,让孩子充分地得到脑手活动一致性。综上所述,下围棋是一项极好的开发智力的活动。开发智力要从小做起,别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培养兴趣,我看围棋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让他能做得住凳子,培养其中注意力的习惯。下棋如行走人生之路,希望更大的时候,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二

撕名牌是一种休闲竞技游戏。它最早出现在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中,收获无数好评。2014年中旬,sbs电视台向中国浙江卫视输出此节目的版权,合作打造中国版的《running man》,并命名为《奔跑吧兄弟》。该节目于同年10月10日于浙江卫视首播。2014年在浙江卫视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大热荧屏,唤醒了观众体内的运动因子。尤其是节目中最激烈,最具悬念的“撕名牌”游戏,也引发广大观众争相模仿。它总是作为最后一关出现在节目里,紧张又刺激的情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节目一大亮点。

撕名牌游戏一般分为两组或者三组,这里以两组为例,每个人后背上都会贴上自己的名字,叫做名牌。然后对战开始,双方可以采用运动战或者正面对战,就是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把对方后背上的名牌撕下来即为胜利者,比如a队两个人把b队两人的.名牌全部撕下,即a队获胜!如果途中一人名牌被撕,则被撕名牌者被淘汰(out)。

撕名牌游戏玩法大全:

玩法一:参加人数共12人。分成3人1组,共四组(工作人员进行分配,参赛者不知道自己队友是谁)

游戏开始前给每个人背上都贴上名牌,名牌上带有颜色,组员的名牌内互相贴有队友的名牌,但因为参赛者本身不知道自己自己队友是谁,所以要经过从场地中找寻线索,或找寻哪个人不是自己的队友(工作人员设计线索,如红色名牌的队友不是白色名牌)。 同时名牌中的名字分两种颜色字写的(黑,红),若被敌方或己方撕下名牌中字为红色则红字代表队整队淘汰。(提前知道有哪些人的名字是用红字写的) 比赛开始前参赛队员须蒙上眼睛由工作人员带领打撒,确定好位置等到开赛时间时统一放开参赛者,参赛者需要自己去找寻队友和撕掉非队友人员背上的名牌,同时保护好自己身上的名牌。

比赛分两种结果两种情况: 1)如果自己亲自撕错自己队友的名牌,两人同时out。 2)如果敌人撕了自己的名牌,则名牌底下的队友先out,自己恢复单身。 游戏时间:40分钟(看实际情况可加以修改)

胜负:撕掉一张敌方的名牌得一分,自己的名牌没有被撕得一分,撕到红色名字的名牌的两分,最后计算总队得分,得分高的队伍获胜。

玩法二:参赛人员共8人。分一个主公,两个忠臣,四个反贼,一个内奸。(主公前后共两张名牌,剩余人员每人背后一张名牌)

游戏开始前进行抽签分配身份,除主公外人员每个人的身份只有自己知道,主公身份大家都知道,抽取主公的人员可提起进入场地自行寻找躲藏或者进攻的地方,而抽取到剩下身份的参赛者则需要经过工作人员对其蒙上眼睛带领进入找寻一个位置,与统一时间放人,身为反贼的人员需寻找到主公撕掉他的名牌,而忠臣和主公的任务是撕掉反贼的名牌,但忠臣需要保护主公名牌不被撕掉,反贼的任务是全场只有自己存货。

玩法三:参赛人员共20人,每组5人,共4组,明确分组,最开始就知道自己队友有哪些,敌方有哪些,每对有一名红牌人员(红色名牌被撕,整队弃权)

比赛开始前参赛队员须蒙上眼睛由工作人员带领打撒,确定好位置等到开赛时间时统一放开参赛者,参赛者需要自己去找寻队友和撕掉非队友人员背上的名牌,同时保护好自己身上的名牌,更保护好自己队红色名牌。 时间:20分钟(看实际情况可加以修改)

胜负:结束时带自己队的红色名牌到工作人员处进行登记,若无红色名牌则整队记0分,若有红色名牌则撕掉敌方一张名牌记1分,红色名牌2分,自己名牌没有被撕掉记一分,最后分高的队胜。 注:捡的名牌则记录到捡的那一队的分数中 。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三

一个同学当老鹰,另一个同学当母鸡,其余的同学当小鸡,小鸡排成队跟在鸡妈妈的身后,老鹰的任务是捉住排在最后一只的小鸡,母鸡的责任是保护小鸡,不让老鹰捉走小鸡。如果“小鸡”被“老鹰”捉到,“小鸡”就会被罚下场。“小鸡”被罚下以后就再不能做这轮游戏了。

在这个游戏中,只要玩下去,胜利一方必属于老鹰无疑。因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老鹰手中,母鸡除了可以防守,毫无进攻之可能。这倒也符合事实,但这个游戏还有一个重要规则,那就是老鹰不可侵犯母鸡,这才使得母鸡对小鸡的护卫成为可能。

创新玩法一:

如果老鹰突破了鸡妈妈的防线,快要抓住最后面的小鸡时,小鸡立即蹲下,双手捂住耳朵,这样老鹰得重新站在鸡妈妈的前面,游戏就重新开始。

创新玩法二:

原来的玩法是“小鸡”被捉到后就被罚下场,有的幼儿由于在游戏中跑的慢或躲闪能力差,很快就被捉到罚下场,然后被关在“鸡笼”里等待游戏结束,失去了游戏的机会。幼儿发现这种现象后,创新出新的玩法,就是场上的“小鸡”在躲闪跑的过程中只要用手碰一下被罚下场的“小鸡”,他就可以重新上场游戏,从而为伙伴创造了多次游戏的机会。

创新玩法三:1、 请三名幼儿当老鹰,其余幼儿小鸡。2、指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鸡们出去做游戏吧。”小鸡在场地中间四散走。老鹰在场地外缘四散飞。3、指导语:“老鹰来捉小鸡了。”小鸡在场地上四散跑,老鹰进场地捉小鸡。被捉到的小鸡,站到场外去。直到全捉完,游戏停止。

游戏规则:1、 听指令才能捉和逃。2、 被捉到的小鸡自觉站场外。

游戏一开始可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谁先走。 可以各自选择正面或者背面,然后多次抛硬币,猜对次数最多的一方先手。

你还可以通过“点点豆豆”之类的小游戏决定谁先走,或者“石头、剪子、布”。

第一个人先走以后,他或者她左边的人可以下一个出手。这样顺时针轮流出手即可,以此类推。 一般来说,不会有跳过哪一个玩家的情况出现。不过如果所有在场的人都同意,可以另外设定临时规定,允许玩家跳过一轮不出棋。

你还可以设立其他跳过一轮的规则。一个常见的临时规则,就是第一个将自己的一颗棋子成功放入对方领地的玩家,下一轮必须跳过去。不过通常而言,这并不是跳棋的官方规则。

将棋子移动到相邻的洞里,是跳棋中移动棋子最基本的方法。

等轮到你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离某颗棋子最近的空洞中的一个。每一轮你只能走一步。不过如果你选择“跳”着走,就可以多走几步了。

跳棋中棋子可以朝任意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

着走方法是让棋子跳过和它相邻的任意棋子,跳到另一边空着的洞里。 轮到你出棋的时候,可以将你的棋子移动到和它隔着一枚棋子的洞里。不过你的棋子和目标洞之间,只能隔一颗棋子,而这个洞也必须和你的棋子、中间隔着的棋子在同一方向上,且和中间隔着的棋子相邻。

每一轮只能走一步,因此如果这一轮你已经用最基础的方法走过一步,就不能跳了。

你可以隔着自己的棋子跳,也可以隔着别人的棋子跳。

你也可以朝任意方向跳。

此外,只要条件允许,你可以连着跳,想跳几次跳几次。只是每一次都必须符合上文提到过的条件。这也是唯一一种让一颗棋子在同一轮移动多次的方法。理论上讲,用这种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让你的棋子从棋盘这一端一口气跳到另一端。

不用将已经被跳过的棋子移去,即没有被“吃掉”的棋子。

,你的目的地是对面的三角区域。

跳棋中你可以将棋子向任意方向的任意空着的洞移动,甚至那些不属于你控制的区域也可以。但是,不要忘了你的目标是把棋子眷全部移动到正对面的三角区域内。

一但你的棋子已经开始进入目的地区域,就不能再把棋子移出来了。不过你仍然可以在该区域内移动棋子。 不过被移动到其他区域的棋子还是可以移出来的。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四

01在“开始”-“游戏”中找到“扫雷”并打开游戏。

02“扫雷”中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难度,玩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进行游戏。

03单击方块查看该方块周围有多少地雷。

三个1中间夹的`格子肯定是雷但并不是所有的被1包围的个子都是雷。

04翻开所有的方块而没有显示地雷即为获胜。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五

活动目标:

1、感知并模仿歌曲中不同的声音,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2、根据歌曲作出相应的肢体动作,激发幼儿想象力。活动准备:

黑板架、角色图片、ppt“大声唱歌”、音乐“大声唱歌”活动过程:

“他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找到歌曲中的声音朋友,并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队伍”

二、开始部分。

(一)听音乐寻找角色。

1、播放歌曲《大声唱歌》寻找物品。

“你在音乐中找到了什么?”(说完整话)。出示黑板,幼儿找到图片贴好。

2、幼儿充分模仿叫声,并创编动作。

“小动物的叫声是怎样的?”“你用什么动作表现?”

(二)再次播放音乐,将图片分类。

1、“用什么动作表示大声唱歌?”鼓励幼儿创造性。

“大声唱歌的时候声音要大大的”“小声唱歌的时候轻轻地唱”

2、ppt演示,唱准节奏型,边唱边表演(座位上)。“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

(三)分组演唱歌曲。

1、播放音乐,分声部演唱。(起立)。

a段音乐出现了很多的声音,b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现在我们分声部来表演一下,把机会给你们,选大声还是小声?”大声唱歌时候,小声仔细听!

现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也藏着一个喇叭,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表演。

(四)邀请舞: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游戏,用好听的声音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生活中还有很多声音,有的大,有的小,请你找一找,把他们编到自己的歌曲里。

效果反思:

这首音乐本身就比较有趣,将幼儿熟悉的一些能发出声音的东西编排在了一起。这么多有趣的声音在一起,辨别、模仿音色和节奏。中班幼儿在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的同时,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等变化。让幼儿在倾听歌曲后,引导幼儿感受节奏的区别和音色的变化,并用模仿唱和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都充分地满足了幼儿表现音乐的愿望。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充分让幼儿倾听歌曲,幼儿不仅倾听到歌词中的对象,还倾听到不同的演唱方式。但在分组演唱表现大小声以及用肢体动作表现方面,还应充分地让幼儿模仿。针对目标的表述方面应该更加精准。

唱歌游戏玩法篇十六

2、苦笑不得。

输的人先大笑5秒之后,忽然又大哭5秒钟,反复2—3次。

3、掷骰子。

准备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在它的.六面上写上各处罚条例,如:高歌一曲,学猴子走路、交换蹲跳、吻主持人、跑等。请输的人自己掷骰子,并依条例受罚。

4、灰头土脸。

准备一盘面粉及乒乓球,让输的人用力将面粉盘上的球吹走。

5、天旋地转。

输的人,就地闭眼睛,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再睁开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

6、神射手。

在输的人身上挂数个气球,让赢的人离他3米远,用牙签射向气球,至气球全部破掉为止。

7、模仿秀。

输的人,模仿一位自己熟悉的明星、歌星或动物的动作、歌声或说话方式。

8、我爱你。

输的人,面对大树或墙壁、大声地喊三声:我爱你!

9、我是淑女。

赢的人将3—5本书放至输的人的头顶,并请他(她)学模特走台步旋转一圈后走回来。如果书掉了,就得重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