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庄子故事二则(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0:43:58 页码:8
2023年庄子故事二则(实用8篇)
2023-11-13 10:43:58    小编:ZTFB

批判性思维是指在处理任务时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总结要言之有物,思路清晰,不宜过于空泛和笼统。借鉴他人的总结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总结能力,发现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庄子故事二则篇一

在庄子的《惠子相梁》中,最后一句是: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乎?翻看了本课的教师说明用书,对本句的解释是:现在,你想要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在这种翻译中,把“以”理解为“用”,把“吓”理解为威胁。

但是根据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我觉得这句话更应该理解为:“现在,你想要因为你的梁国而对我发出“吓”的声音吗?”在我的这种翻译中,我是把“以”理解为“因为”,把“吓”理解为“发出“吓”的声音”,因为我觉得在庄子讲的那个关于凤凰的故事里,庄子是把自己比喻作志向高洁、淡泊名利的凤凰,把惠子比喻作猜忌君子的猫头鹰,把梁国的相位比喻作腐鼠。猫头鹰对凤凰发出“吓”的声音,是因为它害怕凤凰把它的腐鼠拿走。

而惠子对庄子的这种行为,庄子认为也如同猫头鹰一样,是因为害怕庄子把梁国的相位拿走。所以这个“以”理解为“因为”更好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与前面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而教学用书上的这种理解,却把故事和最后这句关键的话脱离开来,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庄子故事二则篇二

很多脑筋急转弯都是运用换概念的方法,考得人措手不及。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在辩论过程中也用偷换概念取胜的故事。

主要运用对话的方试训练学生的'理解,如分角色扮演,进行辩论,普通话,南义话,文言文,各种版本的都可以。

庄子与惠子辩论,谁赢了?

刚开始惠子有优势,后来庄子有优势。为什么形势发生逆转?

在庄子辩论词穷时,他用了一招什么办法,转败为胜?提醒是偷换概念,在哪里?偷梁换柱,胜之不武。

偷换概念,故意曲解“安在”。

庄子故事二则篇三

《惠子相梁》中庄子把“子之梁国”比作腐鼠,对于俗辈趋之若骛的权位,庄子却视之如粪土,表明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也表现了庄子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情趣。他从非世俗、反传统的立场出发,对人生意义作了深刻思考,期待世人摒弃狭隘的功利观,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

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庄子故事二则篇四

今年难得在机会在二年级尝试着讲《搭配》,我们的课本上以聪明小屋出现,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通过让学生帮灵灵搭配帽子和围巾的活动,了解什么叫搭配,再紧紧围绕这一情境,提出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让学生提前准备了小圆片和长方形作为替代学习用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今年难得在机会在二年级尝试着讲《搭配》,我们的课本上以聪明小屋出现,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通过让学生帮灵灵搭配帽子和围巾的活动,了解什么叫搭配,再紧紧围绕这一情境,提出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让学生提前准备了小圆片和长方形作为替代学习用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庄子故事二则篇五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我们不能用庄子与惠子谁对谁错来判断,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把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客观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庄子以其艺术家的风貌,在认知态度上偏于美学上的鉴赏;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在认知态度上着重知识论的判断。两种对立思路,一个超然物外,又返回事物本身来欣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认为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认知事物的角度不同,认知世界的结果也就不同。我想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庄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庄子故事二则篇六

11月1日,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陪同李烈理事长、济南天桥区教育局张萍局长走马观花地看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会场的教学交流,完整地观察过王文辉老师上过一节《树的故事》(课文附后)。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转场的时候中,张萍局长问我能不能上一节《树的故事》。多年观课议课使自己的脸皮变厚了,现在我鼓励中小学勇于上公开课的说法是“上成功了有成就感,上失败了有贡献感;不要把成败看得太重,好好享受过程”,我这样说,也这样实践。对于张局长的邀请,我说:“没有问题啊,我11月14日就来上一节。”

确定为11月14日是很早就有的计划。今年1月,我们在贵阳市云岩区启动了“理想课堂建设”的项目,上一期处于启动阶段我去得多一些,这学期我自己一直有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压力(本周一,完成了其中的一项任务,把《教师职业道德》的书稿交给高等教育出版社了),加上很多朋友邀请到各地交流,没有更多的时间到贵阳。但其中一个计划是要陪一部分榜样教师和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外出学习考察,预留的时间是11月14日、15日。

参观什么学校呢?山东教育报刊社的陶继新老师很热心,说到时候他帮助联系,但陶老师也说如果人数较多,就要教育局同意才行。碰巧,我受邀参加小教专委会的年会,见到干练、热情的张萍局长,在她听过我的报告以后,我说云岩区的老师希望前来学习,她爽快地答应接待,我就可以少麻烦陶老师一回了。

马海燕副局长负责和我联系,知道我要一起过来,马局长希望我趁此机会对天桥区教学骨干做一次培训。和我商量,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安排:14日上午,我上《树的故事》,并就教材研究和教学内容设计做讲座,对象是区内各小学的骨干;14日下午,观察汇文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和语文教研活动,并进行相应指导;15日上午,观察汇文实验学校两节课和集体备课活动;15日下午,以“如何有效组织教研”对区内的教研骨干做讲座。整个过程,云岩区的老师全程参与。我考虑到需要安排一次和云岩区的榜样教师的交流,计划了在15日下午的活动以后再和他们进行一次讨论。

张局长点的课是《树的故事》,马局长给了汇文实验学校展宏伟校长的电话,我和展校长沟通,知道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过这个内容,我依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实际进行教学准备。

张局长、马局长、房晓鸣副局长都来观察课了。我基于同学们学过的实际,组织了两个学习活动:

一是“发现和研究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具体要求和活动包括:(1)仔细读课文,想一想“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在相应的位置简要标注自己的问题。(2)选一个你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研读课文,找一找答案?并写出答案要点。(3)和同学们分享你研究的问题,并请同学们参与讨论。

二是改编故事:男孩学了《树的故事》以后,穿越回了自己的童年,开始了一段和苹果树不一样的生活,请以《树和男孩》为题改编故事。有这样的提醒:(1)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也可以完整地改编;(2)注意使用描写语言、动作、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重点在第一个学习活动上,第二个学习活动可以视为一个活动补丁(如果前面教学时间耽搁太多,这个活动可以留在课后让有兴趣的自己完成;如果第一个活动十分顺利,就可以在课堂上写一写,组织交流),这是预留教学活动的弹性。

对于组织同学们想一想“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我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实现教学的目的,那就讨论同学们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还不习惯自己提出问题,我预备了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把题目定为‘树的故事’,而不是‘树和男孩’的故事”?这可以引起的讨论是“作者希望读者主要关注什么”.第二个问题是“课文中的为什么始终是‘男孩’”?这可以讨论如果不知道体谅他人,不关注他人情感和需要,不承担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人年龄再大也只是“男孩”,而不是“男人”、“男子汉”.第三个问题是“课文最后一句‘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这是什么意思”?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反问句,而且可以体会作者期望引起读者的反思意识,从而有所改变,学会从“男孩”到“男子汉”,当然也从“女孩”到“女儿”,这是促进成长,同时为过渡到第二个学习活动做出铺垫。

实际的教学是我用了七分钟组织同学们完成第一个活动的第一个要求,同学们的问题价值并不太大,这时我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后来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研究和思考的是我出示的问题。在围绕这三个问题的学习交流中,我注意引导他们抓住听众、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进展比较顺利,同学们由开始的紧张变得舒展。

上课结束,我先就教学的缘由、设想做了说明,然后就这一堂课对话。王文辉老师、天桥区的三位小学语文教研员,先后肯定表达意见,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和我交流。接下来是我的讲座,一个小时左右。主要就“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与教学内容”、“课文与教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他们的实践意义用案例进行了诠释。

张萍局长曾经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后来当小学校长、副局长、局长,是教育的行家。曾经优秀的语文教师,站在行外看语文教学,这使她对后面的发言有了两个视角的比较。她对课的肯定使我有没有李烈老师、以及她的期望的感觉。马局长说张局长读懂了我的课,我也佩服马局长的眼光。下午他们开了初中教学质量表彰会,展校长说在会上张局长几次用这堂课作为案例和校长们交流,表达了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肯定。

下午观察了“女娲补天”的阅读课和“小小推销员”的口语交际课。然后观摩语文教研活动,利用两节课的平台进行“基于教学问题的跟进式研修”和“基于课例的跟进式研修”定位很好。我就两者的区别、如何更有实效交流了自己的意见。

15日上午先观察一节初中语文课“背影”,然后是一节生物课,接着观摩了集体备课活动。观摩集体备课就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感谢汇文实验学校的安排。天桥区中学教研室的阚主任让我发言,我就如何利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集体备课、如何有结构地集体备课、如何用更复杂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教材、如何引进他人经验变集体备课为集体学习与研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15日下午我的讲座主要围绕“人因思而变”展开。交流结束,和云岩区的朋友座谈,我对他们阅读和使用《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提出了要求,并要求他们改变谈话的话语结构,即用研究的话语结构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曾有的思考、行动的效果和反思。交流和讨论十分热烈。汇文实验学校的吴昕副校长对老师的参与私下表示了称赞。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陈校长认为话语结构的改变对老师们的帮助很大。我自己的体会,最近的交流我越来越重视话语结构的修整,重视规范实践者的话语和行动结构,这几次都有了明显的效果。这也算自己的进步。

本期“理想课堂建设”一个活动落幕!

写于2011月16日星期六。

ps:今年曾经听上海青浦教师进修校关景双老师讲座,他在分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说,一定要有“异乡”的经历才能长大,要有“异客”的体验和适应才有创新。我赞同这样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这一故事上成对男孩的批评和责备的确存在片面。

8月6日星期六。

树的故事。

作者:瑞乔・m・约翰(美国)。

翻译:江江。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来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

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说:“和我一起玩吧!”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住。你能帮我吗?”

“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

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又回来了,树雀跃万分。男孩说:“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多远。”

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真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无法给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只有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

“我现在只要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说,“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了。”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长大后,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

庄子故事二则篇七

(2013年)11月1日,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陪同李烈理事长、济南天桥区教育局张萍局长走马观花地看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会场的教学交流,完整地观察过王文辉老师上过一节《树的故事》(课文附后)。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转场的时候中,张萍局长问我能不能上一节《树的故事》。多年观课议课使自己的脸皮变厚了,现在我鼓励中小学勇于上公开课的说法是“上成功了有成就感,上失败了有贡献感;不要把成败看得太重,好好享受过程”,我这样说,也这样实践。对于张局长的邀请,我说:“没有问题啊,我11月14日就来上一节。”

确定为11月14日是很早就有的计划。今年1月,我们在贵阳市云岩区启动了“理想课堂建设”的项目,上一期处于启动阶段我去得多一些,这学期我自己一直有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压力(本周一,完成了其中的一项任务,把《教师职业道德》的书稿交给高等教育出版社了),加上很多朋友邀请到各地交流,没有更多的时间到贵阳。但其中一个计划是要陪一部分榜样教师和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外出学习考察,预留的时间是11月14日、15日。

参观什么学校呢?山东教育报刊社的陶继新老师很热心,说到时候他帮助联系,但陶老师也说如果人数较多,就要教育局同意才行。碰巧,我受邀参加小教专委会的年会,见到干练、热情的张萍局长,在她听过我的报告以后,我说云岩区的老师希望前来学习,她爽快地答应接待,我就可以少麻烦陶老师一回了。

马海燕副局长负责和我联系,知道我要一起过来,马局长希望我趁此机会对天桥区教学骨干做一次培训。和我商量,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安排:14日上午,我上《树的故事》,并就教材研究和教学内容设计做讲座,对象是区内各小学的骨干;14日下午,观察汇文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和语文教研活动,并进行相应指导;15日上午,观察汇文实验学校两节课和集体备课活动;15日下午,以“如何有效组织教研”对区内的教研骨干做讲座。整个过程,云岩区的老师全程参与。我考虑到需要安排一次和云岩区的榜样教师的交流,计划了在15日下午的活动以后再和他们进行一次讨论。

张局长点的课是《树的故事》,马局长给了汇文实验学校展宏伟校长的电话,我和展校长沟通,知道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过这个内容,我依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实际进行教学准备。

张局长、马局长、房晓鸣副局长都来观察课了。我基于同学们学过的实际,组织了两个学习活动:

一是“发现和研究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具体要求和活动包括:(1)仔细读课文,想一想“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在相应的位置简要标注自己的问题。(2)选一个你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研读课文,找一找答案?并写出答案要点。(3)和同学们分享你研究的问题,并请同学们参与讨论。

二是改编故事:男孩学了《树的故事》以后,穿越回了自己的童年,开始了一段和苹果树不一样的生活,请以《树和男孩》为题改编故事。有这样的提醒:(1)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也可以完整地改编;(2)注意使用描写语言、动作、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重点在第一个学习活动上,第二个学习活动可以视为一个活动补丁(如果前面教学时间耽搁太多,这个活动可以留在课后让有兴趣的自己完成;如果第一个活动十分顺利,就可以在课堂上写一写,组织交流),这是预留教学活动的弹性。

对于组织同学们想一想“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我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实现教学的目的,那就讨论同学们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还不习惯自己提出问题,我预备了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把题目定为‘树的故事’,而不是‘树和男孩’的故事”?这可以引起的讨论是“作者希望读者主要关注什么”.第二个问题是“课文中的为什么始终是‘男孩’”?这可以讨论如果不知道体谅他人,不关注他人情感和需要,不承担责任和义务,这样的人年龄再大也只是“男孩”,而不是“男人”、“男子汉”.第三个问题是“课文最后一句‘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这是什么意思”?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反问句,而且可以体会作者期望引起读者的反思意识,从而有所改变,学会从“男孩”到“男子汉”,当然也从“女孩”到“女儿”,这是促进成长,同时为过渡到第二个学习活动做出铺垫。

实际的教学是我用了七分钟组织同学们完成第一个活动的第一个要求,同学们的问题价值并不太大,这时我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后来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研究和思考的是我出示的问题。在围绕这三个问题的学习交流中,我注意引导他们抓住听众、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进展比较顺利,同学们由开始的紧张变得舒展。

上课结束,我先就教学的缘由、设想做了说明,然后就这一堂课对话。王文辉老师、天桥区的三位小学语文教研员,先后肯定表达意见,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和我交流。接下来是我的讲座,一个小时左右。主要就“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材与教学内容”、“课文与教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他们的实践意义用案例进行了诠释。

张萍局长曾经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后来当小学校长、副局长、局长,是教育的行家。曾经优秀的语文教师,站在行外看语文教学,这使她对后面的发言有了两个视角的比较。她对课的肯定使我有没有李烈老师、以及她的期望的感觉。马局长说张局长读懂了我的课,我也佩服马局长的眼光。下午他们开了初中教学质量表彰会,展校长说在会上张局长几次用这堂课作为案例和校长们交流,表达了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肯定。

下午观察了“女娲补天”的阅读课和“小小推销员”的口语交际课。然后观摩语文教研活动,利用两节课的平台进行“基于教学问题的跟进式研修”和“基于课例的跟进式研修”定位很好。我就两者的区别、如何更有实效交流了自己的意见。

15日上午先观察一节初中语文课“背影”,然后是一节生物课,接着观摩了集体备课活动。观摩集体备课就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感谢汇文实验学校的安排。天桥区中学教研室的阚主任让我发言,我就如何利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集体备课、如何有结构地集体备课、如何用更复杂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教材、如何引进他人经验变集体备课为集体学习与研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15日下午我的讲座主要围绕“人因思而变”展开。交流结束,和云岩区的朋友座谈,我对他们阅读和使用《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提出了要求,并要求他们改变谈话的'话语结构,即用研究的话语结构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曾有的思考、行动的效果和反思。交流和讨论十分热烈。汇文实验学校的吴昕副校长对老师的参与私下表示了称赞。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陈校长认为话语结构的改变对老师们的帮助很大。我自己的体会,最近的交流我越来越重视话语结构的修整,重视规范实践者的话语和行动结构,这几次都有了明显的效果。这也算自己的进步。

本期“理想课堂建设”一个活动落幕!

写于2013年11月16日星期六。

ps:今年曾经听上海青浦教师进修校关景双老师讲座,他在分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说,一定要有“异乡”的经历才能长大,要有“异客”的体验和适应才有创新。我赞同这样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这一故事上成对男孩的批评和责备的确存在片面。

2016年8月6日星期六。

树的故事。

作者:瑞乔・m・约翰(美国)。

翻译:江江。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来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

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说:“和我一起玩吧!”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住。你能帮我吗?”

“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

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又回来了,树雀跃万分。男孩说:“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多远。”

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真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无法给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只有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

“我现在只要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说,“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了。”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长大后,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

庄子故事二则篇八

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本人根据课堂学生生成的资源对教案,适时进行了调整。我认为备课是一个方面,但教师不能被教案所左右,而要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真正拥有师生对话,才能与学生一起享受语文课堂的快乐,才能做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