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9:13:18 页码:12
最新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通用16篇)
2023-11-20 09:13:18    小编:ZTFB

人生是一部精彩的剧本,总结是我们对其中一段时间进行梳理和回顾的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事实和效果,避免泛泛而谈。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公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一

[摘要]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使得幼儿学习压力普遍加大。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家长的期望,更有部分幼儿教师水平低下的因素。要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需要家长、幼儿园、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出力。

第一,教学内容过多、过难、范围过广。教学内容过多主要是由家长和幼儿园造成的,人在幼儿阶段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家长和幼儿教师希望通过快速拔高的方式,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但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幼儿就只能整日在学习中“奔波”,容易变成“书呆子”,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教学内容过难主要表现在:教师让幼儿过早接受一些较难的生活哲理,这些道理虽然重要,但是,却不符合幼儿的思想水平,使得他们不理解,甚至会错误理解。教学内容范围过广体现在:幼儿教育过多重视幼儿学习能力(主要是文化课学习能力)的培养,试图以更多的教学内容弥补幼儿现存的学习漏洞,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其产生厌学心理。第二,对幼儿内心世界的关爱不足。过度重视生活技能训练,即让幼儿学习一些既定的人生规矩;过度重视学习能力培养,即让幼儿掌握一些小学的内容,例如英语单词、汉语古诗等;没有关注幼儿教育对幼儿内心世界的塑造,即忽略了幼儿对爱的感悟和理解,没有让幼儿建立对这个世界的美好认知。第三,为幼儿过多灌输纪律性、约束性的内容,阻碍了幼儿天性的发挥。过多的约束会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如,教师告诉幼儿凳子就是用来坐的,幼儿就会记住凳子的功能,但是却也忽略了凳子的其他用途。过多灌输会忽视幼儿天赋的培养,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表现形式,人在幼儿阶段表现出的过人才能如果被压制,结果就只能让天赋逐渐消失。

第一,受当代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一考定终生”虽然针对的不是幼儿,但是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开端,是人一生重要的教育阶段。许多家长为保证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具有优势,盲目让幼儿接受高等级教育,父母这样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存在问题的。第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盼,在天价学区房面前,许多家长仍能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只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成“龙”、成“凤”不一定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许多天赋异禀的幼儿一旦发挥其特有的天赋,就会很快成长起来。但是,在中国式家庭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学观念仍旧非常盛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必然会让家长重视,幼儿教育具有小学化倾向,也就变得不足为奇。第三,幼儿教师自身教育能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教育观念上,仍旧认为拔高式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赢在起跑线;在教育方法上,因为无法准确把握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导致其学习兴趣低下。第四,幼小衔接机制的不完善,使幼儿过早面临升学压力。优质小学的生源往往是优质的幼儿园,这是目前幼小衔接的普遍规律。在教育功利心的驱使下,许多幼儿园以拔高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让学园赢得较好的教育名声,但是这样做会让幼儿过早面临升学压力,其学习能力提升的背后,将是学习兴趣的下降。

第一,关爱幼儿天赋的培养,这是幼儿教育的根本。幼儿天赋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策略。幼儿园要明确自身的教育重点,不给幼儿太大的学习压力,在寻找幼儿学习兴趣点的同时,发现他们的天赋。第二,教育内容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并不意味着要将传统的幼儿教学内容全部剔除,而是要将其作为教育辅助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三,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基础,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教育观念的提升,即明确幼儿教育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即通过更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第四,家长应改变自己的育儿观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成长非常重要。家长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经常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能想着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否则对孩子非常不公平,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五,降低幼儿的学习负担,关注幼儿对爱的理解和感悟。笔者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是爱的教育,即让幼儿了解世界的美好,建立他们对世界的美好认知。因此,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应力争让幼儿感受到爱和快乐。当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和优良人格的养成才会找到一条光明大道。第六,完善幼小衔接机制,避免幼儿面临升学压力。良好的幼小衔接机制应是两者各司其职而又密切相连。即在幼儿教育中,不应出现小学教育的内容,也不能因幼儿园教育水平的高低而区别对待幼儿,影响其幼升小。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是由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幼儿园为提升自身教育知名度,过分拔高幼儿学习能力的逐利行为,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10).。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二

摘要: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人关注语文教材中罗列文章的讲授和练习模式的效率,很少有人关注作文教学。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病。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为零,教师在其中几乎是“无作为”,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此,要解决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问题,特别是受经济和思想等因素局限的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仍处于一种“放羊状态”:教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作业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训练的内容没有系统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作文的布置也是临时想起来一个题目就布置一次,想不起来就一直往后拖,这次布置的题目与上次的训练没有任何关系,与下一次训练也没有任何关联。总之,今天的作文课,至少是农村中小学作文课,乱似一锅粥。下面我就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两方面做一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角度。

1.“优秀作文选”误导学生,学生对写作存有畏惧感。

现在市场上各种作文图书品种繁多,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这些“优秀作文”内容大多雷同,缺乏真情实感。学生看多了“优秀作文”,拿到一个作文题,他的思维习惯是:作文选里的范文如何写的呢?而不是围绕作文题寻找自我内心深处曾经的真情实感。所以,在农村师生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碎铅笔头。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作文,应该说他们对作文是很熟悉的,但他们对作文却一直心存畏惧。而越害怕就越写不好,久而久之,对作文就产生了厌恶感,并渐渐没了兴趣。

2.视野狭窄,积累不足。

3.感情失真,生搬硬套。

因为学生的阅读面狭窄,文学著作和报刊接触较少,且对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也缺少观察。因此,写作文就犯难,觉得没东西可写。写作前总爱翻看作文书,希望借鉴别人的事例。所以学生觉得,写作是一套,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于是,他们开始胡编乱造,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另外,学生不知道怎么行文,特别是开头,开头总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他们喜欢仿造别人的开头,也不管这个开头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文章。

(二)教师角度。

1.作文教学缺少系统性。

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时间的随意性。许多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并没有定期规划,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随意地安排。另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有很多教师在一学年的最开始时很少考虑本年度的作文教学目标。只是随便找作文题,这样写作便成了一个应付差事的过程,自然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2.观念滞后,业务素质水平低。

相对于发达的城市学校来说,农村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因为他们生活的文化环境相对闭塞,信息交流渠道相对狭窄,除了面对的几十个学生和十几个同事之外,没有更多的信息来源。而且,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农村教师不肯在教学上多投入,他们习惯用旧有的经验进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因为自己的业务素质不高,所以就出现了老师也怕上习作课、只求搪塞、消极应对的情况。

二、解决的方法。

1.多阅读,会思考。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既能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日积月累中增加文采。当然这种阅读不仅是为增长阅读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会思考。清人王友彬在《围炉夜话》中说:“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湖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三个“悟”字说明文章离不开作者个人的感悟,有了“悟”,我们的心灵会丰富起来,思想也会渐渐成熟。

2.丰富阅读素材。

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用真情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事、物等,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积累更多的生活材料。另外,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若天天坚持写,就能培养提笔就写的能力和好习惯。还可以采用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3.循序渐进,化难为易。

从易到难,从少到多,降低难度,化解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厌恶心理。让学生先写好最基础的作文程序,做好最基础的作文训练。首先,交代学生写作文一定记得头一段尾一段,全文最少要有四段。其次,交代学生一定记得:好头文一半,让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第三,想方设法在文章中加入好词好句;写上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想法等;用上比喻、拟人等。第四,标点符号要用好,特别是说的句子,一定要记得。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多穿插一些小片段练习,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各个部分和重点,有助于后面写大作文。

4.明确教学目标,讲解写作方法。

在每一学期的开始就做好作文安排,使整个学期的作文教学有条不紊。另外,上好规范的作文课并讲授一些写作技巧,这样让学生有“法”可依,避免盲目作文。

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依照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就一定能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8.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三

[摘要]当代的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启蒙性、趣味性、游戏性和审美创造性并行的特点。在传统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教学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主要是临摹和仿照名家或教师的作品,学习内容较单一,较枯燥,绘画技法既单纯也复杂,绘画过程要求学生心平气和,耐住心性,但是这种纯粹模仿式的教学不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天性。

当代的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启蒙性、趣味性、游戏性和审美创造性并行的特点。在传统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教学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主要是临摹和仿照名家或教师的作品,学习内容较单一,较枯燥,绘画技法既单纯也复杂,绘画过程要求学生心平气和,耐住心性,但是这种纯粹模仿式的教学不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天性。并且由于课堂教学中不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发挥,不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很容易将中国画美术课落入单一化、程式化、成人化的误区,丧失了小学生自我创造和发挥的烂漫天性。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所运用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在儿童有限的学习生活中全部讲授,太多的专业概念和技法内容全部灌输到儿童稚嫩的头脑中,儿童难以掌握,不容易消化吸收,在学习中注意力又常常容易分散,这种吃得太饱、太撑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他们对中国画产生持久强烈持久的兴趣。

真正有效的小学生中国画学习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其潜能,发展和张扬他们的个性,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画,从而让学生更广泛的了解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创作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实际,针对小学生中国画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内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幽默风趣、平俗易懂的语言来组织教学,进行新授示范展示和评价。一则,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比较接近学生的平时说话的语境。二则,大部分中国画的绘画形式和效果本身就趣味十足,小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几经尝试,足可以体会出其中的几分奥妙。

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就是一个启蒙教学,益智教学,让学生体会真善美的教学,它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让小学生对于中国画有个形象直观的大体了解即可,以培养兴趣,树立良好习惯为主要目的。

二期课改后,在倡导三维目标的学科理念下,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知识,而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艺术学习的进步也是教和学双方共同促进和激励的结果。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了,老师更容易教授相关绘画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想像力丰富,活泼好动,创造性强,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又极为薄弱。结合学科目标,教和学在实际教学中能否做到两全其美,既照顾到发展儿童天性又同时兼顾中国画学科要求的方法呢?根据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经历,我认为,初学中国画,在题材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最容易上手的题材作为他们的入门练习(如图),让学生一学就会,画出了好作品,有了成就感,立马就产生了学习兴趣,树立了学好中国画的'信心。同小学阶段学习绘画的其他课程一样,必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在与小学生心灵共通的地方来教授学习中国画。

就此,我建议初学中国画的小学生应当先学一学小写意,因为它形象、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可以先求形体结构相似,从小写意中学习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小写意的绘画方法从小学生接受和掌握的难易程度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它常采用“没骨法”作画,不需要勾画物体的轮廓线,用毛笔调好墨色或颜色,然后一笔或几笔直接在纸上画出具体形态或神态。拘谨细致的工笔画或过于繁琐的绘画形式会很快消磨掉小学生宝贵的兴趣,而太过松散放得开的大写意国画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物象展开较为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具体的描绘。在明确了小学生初学中国画的目标(学习小写意)后,老师应参考整个小学生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烂漫天真的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乐,结合中国画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和补充。

在此诚恳地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中国画艺术的道路上多多学习,刻苦努力,用自己的双手体验收获成功地快乐!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华大地上,孕育出更多齐白石和徐悲鸿那样的求真、求实、求善、求美,为人民服务的大艺术家!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然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活动都全面小学化,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状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1.1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过度重视目前城镇家庭普遍是1~2个孩子.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希望孩子早成才、快成才,这种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冀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身上。

1.2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由于当前很多城镇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公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的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不颐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3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指导、监督力度不足面对日益蔓延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城镇教育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予以默许。总之不见教育部门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更有甚者.一些城镇教育部门在幼儿园的年度考核评价中,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为评优指标.助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2.1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都想动,都想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认识外部世界,在游戏玩耍中进入人生。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引起心理的上变化,如表情呆板,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等。幼儿小学化的教育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目。

2.2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制学习和强化灌输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另外.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和准确.如不准确.幼儿便会先入为主.到小学很难纠正.反而误人子弟。

3.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政府部门应通过报纸.电视节目,电台等宣传媒体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让家长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懂得幼儿教育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只有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纠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2教育部门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教育部门应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求幼儿园端正办园宗旨,并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对那些没有幼儿户外活动场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小学化的幼儿园实施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改变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3.3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使他们端正教育理念。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应及早得到纠正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引起国家政府的极大关注.2010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首次探索性地将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整体项目中.对全国优秀的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希望起到示范引领、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作用.让我们期待幼儿园教育正规化的春天即将来临。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五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班级群体及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的两科成绩仅丢一分时的激动心情,讲我原来的学校与现在比有多大的不同,讲我工作之后的理想与目标,讲我为人母后培育孩子的辛苦,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恩情……后来去东北师大读研之前,在与学生的一次告别会上,学生送我一个日记本,扉页写着:老师:您的成长之路是我们追寻的轨迹,您的言行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是啊!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我的行动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从而更让我时刻要求自己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育人环境,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学生学会战胜困难,实现自我。

二、用爱浇灌学生心灵。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老师,我每天都在与鲜活的灵魂对话,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我坚信。

有这样一个学生,本是具有聪明头脑、积极向上思想的孩子,但是由于父母感情不和,长期吵闹,造成孩子情绪压抑,个性偏激,进而厌学。了解情况后,我利用周末分别约见了孩子的父亲、母亲,以挽救孩子为突破口,首先对他们夫妻进行情感摄合。刚刚毕业的我完全凭着职业本能及对孩子的怜惜一次次长谈,一次次创造他们和好的机会。不知是为我的真情付出所感动,还是真地发现对方还有许多优点,一个月后,两人真不吵了。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学习成绩也由五十名进步到三十名。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二人性格不同,一年后,他们还是分道扬镰了。既然我不能左右成人的感情,那么就去关爱孩子,引导我的学生自立自强,健康成长。父母离异后,我更加细心地照顾他。天冷了,我提醒他加厚衣服;没钱买饭,我把热气腾腾的包子摆在他面前;班会上,我为他创造发言机会。初二时,他患病住院,我与班干部组成帮教小组,在病房里为他补习功课。失去家庭温暖的他,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忽然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端传来了那个男孩子抽泣的声音:“老师,我在爸爸家楼下,他要打死我。”我的心一紧,放下电话打车前去他家,一见面,男孩子便一下子扑进我怀里。原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父母神圣位置是不允许任何人替代的。可在他晚上回爸爸家时,发现一个陌生女人与爸爸在一起,他骂了那个女人及爸爸。气极的爸爸冲进厨房拿着刀冲向他!

听了他的哭诉后,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将他接到我家中,并端来热好的饭菜,我对他说:‘叹亲是爱你的,不然他不会常来学校看你。是你的话刺伤他了。你还小,许多事你不懂,父母是成人,他们有能力、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给了你生命,这是你一辈子都感激不完的事,你现在只有好好学习,自立地生活,将来做个有用的人回报他们、孝敬他们。至于其他事,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会慢慢理解爸爸的一些做法的。”听了我的话后,他平静了许多,十一点多,她的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见了面,母子俩抱头痛哭,妈妈问他:“儿子,为什么不到妈妈那儿去,而来麻烦老师?”孩子说:‘爸爸一打我.我首先想到的是来找李老师。”

那一刻,我的心为之一额,首先同情这个本应被父母的爱所包围的孩子,却陷入如此复杂的情感之中,同时,也庆幸老师的关爱在他心里深深扎根,弥补了家庭的空白点。孩子仍然被爱包围着,只不过家庭所缺少的,学校给予了;父母所缺少的,老师给予了。我坚信:神圣的师爱,伴随着母爱会陪伴着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

三、优化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这些观念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班集体管理中,我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自我教育者,让学生在“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中成长,创建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班集体。

为此,在每学期初,带领全班同学制订本学期班级发展计划。在计划目标指导下,制订了一系列班级管理条例:如班干部竞选制、值周班长工作制、班干部管理条例、小星星评比台、龙凤挑战榜等一系列班级活动,并且利用“喜报”及“通知”形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鼓励孩子进步,利用近距离小目标实现孩子的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为了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学生性格及能力,我让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班级角色,如有班长、值日班长、组长、组长助理、图书管理员、公物维修员、值日督导员……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及管理能力。在班级中,我尽量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调动,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良好班风很快形成。毕业的初三十班,在师生共同管理下,三年中获得多项荣誉:艺术节最佳组织奖,运动会精神文明奖,军训最佳表演奖,优秀团支部,学雷锋先进团支部,先进班级等。三年中,我所带的初三十班曾代表四十三中参加沈阳市及皇姑区各种大型活动并获多项荣誉:如皇姑区运动会、市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皇姑区智力竞赛一等奖.辽宁省科技发明先进班级,并多次参加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的各项节目及课程录制。我本人也曾作为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调节班主任,接受辽宁教育电视台采访。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八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把美好人格的塑造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在孩子的成长中.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为人师的欣慰,自己也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创造了为人师的幸福。积极地学习、生活、工作是我的一条人生淮则。付出了,总会有收获。八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得到了上级领导及学校同事、学生及家长的肯定,先后获区记功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八年中,我也失去了很多,有时会因为工作忙碌,冷落了孩子,忽视了父母,疏远了爱人。但在一批又一批茁壮成长的学生中,在一张又一张优秀的成绩单中,在家长的赞扬、领导的信任中,我又重新找到了平衡的砝码。

21世纪,中国的教育是走向世界,共同参与的教育,作为21世纪教师中的一份子,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将继续用无私奉献的师魂塑造人,用全面发展的师观陶冶人,用学贯中西的师能武装人,谱写出无愧于前人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在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德育机构完备,但协调欠缺;德育目标明确,但对学生人格发展重视不够;德育体系虽然形式上完整,但实效性低下。

1.调研结果分析。

1.1政治理论课学习目的明确但实效性较差1.2德育工作机构健全但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德育工作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5.3%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很满意或满意,对于学校的争先创优制度有19.3%的学生认为这一制度很有必要、公正或很公正,75.6%的学生认为这一制度流于形式或需要改革;有19.4%的学生认为学生会是学院的附属机构,有15.7%的学生认为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51%的学生对学院心理咨询工作不满意,认为心理咨询机构不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对机构根本不了解。

1.3社团活动丰富但针对性较差1.4德育工作队伍庞大但素质参差不齐。

德育工作队伍包括思品老师、任课老师、专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团支部、团委、学生工作的人员,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有83.3%的学生对上过课的每一位老师都认识或大部分认识;有48.5%的学生会主动同上过课的老师打招呼;但有43.3%的学生觉得辅导员不经常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遇到各种问题或烦心的事时,只有4.6%的学生主动向班主任、老师倾诉,53.6%的学生会主动找同学倾诉。

1.5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缩影。在被调查中,47.5%的家长认为精神鼓励对子女的成长比物质条件更重要,42.1%的家长认为精神鼓励与物质条件应二者兼顾,只有10.4%的家长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在子女上大学期间应着重提高哪些方面能力的调查显示,84.3%的家长认为应着重知识积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做人能力三者兼顾,强调单独提高知识积累能力的占5.1%,提高操作能力的占5.1%,强调做人的能力的占5.1%。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培养的目标与社会期望基本一致。

1.6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德育在学校工作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仍缺乏科学性,一是评价的内容不全面,只注重学生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课成绩的鉴定,缺乏对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分辩是非善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二是评价结构不合理,理论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的考核比重偏大,而对学生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等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因素考核太少;三是评价方式不科学,德育评价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自身参与较少,由此会产生较多负面影响。

2.对策。

2.1构建高职德育体系。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根本。以职业为中心,确定高职德育目标,突出高职德育内容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公民意识及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着力点,创造健康活跃、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外德育基地建设要有明确的目的,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理论上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学生自觉道德行动的有效途径。

2.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突出政治理论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所确定的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过程中,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社会现实、学生生活工作实际,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

2.3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遵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尽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服务,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而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应做到全员育人。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建设立体德育网络,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

2.4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湛、乐于奉献、比较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使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的言行可以在学生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全面提高辅导员、专(兼)职班主任队伍素质。学生管理部门要严把辅导员、专(兼)职班主任的聘用关口,定期培训,鼓励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从事德育工作。

2.5建立德育评价科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目标需要德育体系及考核办法要有新的突破,要以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为评价主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定期的联络沟通制度,针对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环节,即平时表现、课程成绩、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的实际状况建立德育修养档案。分学期对学生的思想表现、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日常行为的合乎规范性、心理素质等作出评价,毕业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并指明修养的不足与方向。通过德育修养档案的方式来激励和鞭策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了解学生在校真实的道德修养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已修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白走上社会后努力的方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七

摘要:体育最突出、本质的特征表现就是身体的活动性,它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游戏有等同于体育的功能,它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而且它具有趣味性、适应性、竞争性,更能吸引和调动每个人去参与。

关键词:体育游戏;感知能力;情绪情感;意志力。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体育的规划要求,以及各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育的理解和重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分量越来越凸现,从硬件配备到课时增加,再到大课间活动,无不体现出体育的重要性。体育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是因为它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表现就是身体的活动性。它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得到了许多乐趣,而这些乐趣则大多来自于体育中的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娱乐活动、体育比赛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体育活动或具有体育因素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看起来更像游戏,或者说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从游戏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需要引发的,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满足人类自身活动需要,不产生物质产物的特殊活动。近年来,民间传统体育得到了重视,各中小学秉承独特的民族文化体育传统,创造性地将滚铁环、斗鸡、陀螺、押加、竹竿舞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引进校园,引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内容,增添了体育的趣味性,使青少年能够继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并在运用中、在活动中、在人群中加以保护,代代相传。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几乎每节课都离不开游戏。因为游戏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具有趣味性、适应性、竞争性,更能吸引和调动每个人去参与。

一、体育游戏对学生情绪情感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在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和有竞争性的氛围中进行的,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惊险性,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青少年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追逐躲闪,比力气,斗智慧,从中尝到乐趣,得到满足,尤其是那些激烈的比赛更令他们神往。在一个大课间活动中,操场上热闹非凡,学生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滚铁环练习。游戏场上,不管是刚学会的,还是技术娴熟的,均上场显身手。铁环发出的,尤其铁环上套的三个小环,滚动时发出的更加悦耳动听的哗啦哗啦声音中,也传来了学生咯咯的笑声。操场上汇聚成满满的幸福与快乐。这个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跑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还使学生愉快的情绪与情感得到了充分调动,陶冶了情操,训练了脑筋的灵活性,培养了正确的判断力,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加强学生的听力、视力、注意力、知觉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游戏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是少年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游戏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在游戏中,通过眼看、手摸、耳听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大大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同时丰富了知识经验。如“头顶书本接力”游戏,游戏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排头学生手拿一本书,游戏开始后,排头将书平放在头顶快速前跑,跑至终点绕过标志杆跑回本队,将书交给第二个同学继续反复,直至全队跑完为止,先完成的一队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要取得胜利,第一取决于奔跑速度,第二取决于平衡能力,第三取决于感知能力。体育游戏通过丰富的感知刺激,如场地、器械、动作、音乐、节奏、运动形式,再通过视觉、听觉等,对学生感知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三、体育游戏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体育游戏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方面源于它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它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如“争分夺秒”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五人一组,听口令同时从起点出发,跑到另一侧线端,从放置的篮子中取出一个乒乓球,然后跑回出发地,将球放在此处的篮中,从出发时开始计时,在一分钟内,谁的乒乓球放得多谁获胜。要求:每次只能取一个球,且必须放到出发地篮内。游戏中,学生一边注意力高度集中,争分夺秒想取得最好的成绩,一边还要注意不犯规,在游戏中,由于剧烈运动身体会稍有不适,但学生为了获胜都能积极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时的难受感、忍耐感和坚持感,以及体验与同伴的意志差别感,竞争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树立了信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遵守纪律、顽强向上、永不言败。

四、“巧用”游戏,培养竞争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和技术环节“巧用”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拼搏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如足球课中传球、拦截练习时的游戏设计:学生6-7人一组,站成直径8-12米的同心圆,圆内一人,其他同学用各种方式进行传接球,圆内这名同学抢截球,直到抢截成功,方可交换角色。游戏规则:

(1)可合理冲撞,但不得故意用力冲撞,抬脚过高。

(2)传接球超过圆圈直径为失败,谁传球失败或传球被抢截都要自觉和圈内同学交换角色。这个游戏,使快速逼抢、传球(停球)技术得到实战锻炼,也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竞争意识和集体配合协作能力得到培养。中小学生体育课中的快速跑,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项目。在快速跑练习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冲刺等动作要领,其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还锻炼了视觉和听觉能力,更主要的是练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果体育教师把这个游戏贯穿于教学过程,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力。综上所述,体育和游戏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和游戏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既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掌握了体育知识和技巧,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得到了快乐,提升了兴趣,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顽强勇敢、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只有体育和游戏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使得学生身心愉悦,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于振峰,赵宗跃,孟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育游戏》.

[2]魏鹏.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八

游戏情境就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创设的情节和环境。一个好的游戏情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让幼儿对体育游戏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幼儿的学习容易受兴趣的驱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情境教学就是把幼儿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让幼儿入境动情、明理知味,使幼儿产生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获得最佳的有意注意,引导幼儿将兴趣指向学习内容,调动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我园湖北省“十二五”课题《以情境为导向的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教师们找准核心问题:在体育活动中怎样创设情境和创设怎样的情境?通过晨间活动、两操、区域活动、户外体育课、体育游戏等一日生活各环节去实施,探索出多种体育游戏情境,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达到“以情激趣”,在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发展动作。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全面提高体育活动的教育质量,让幼儿在情境创设中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一、通过角色扮演创设体育游戏情境。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特别活泼、好动、易兴奋,教师户外体育教学相较于室内教学要难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中单纯的动作练习无法引起幼儿长久的兴趣,会使他们易于疲劳、注意力分散、产生消极意识;然而,幼儿的学习容易受兴趣的驱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并且喜欢把故事内容分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也会把自己幻想于情节之中。根据这一特点,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以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为背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将故事情节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再现,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满足其心理的需求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如曾志红老师执教的中班体育课《痛歼搬仓鼠》就是以幼儿所熟悉并喜爱的动画故事《黑猫警长》为源泉创设的。小朋友都扮成黑猫警长:头戴警长头饰,很神气地跳黑猫警长舞蹈,练习走、跑、跳、匍匐爬的动作和抓老鼠的本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乐此不疲,以自己对《黑猫警长》故事的理解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再如邬胜平老师设计的大班体育活动《小猴摘桃》,利用竹竿学习助跑跨跳。活动中,教师以幼儿喜欢的孙悟空的故事导入,通过师生戴上头饰扮演猴王和小猴,从小猴学本领到比本领(小猴合作玩),最后帮助猴王给桃树捉虫、浇水、施肥,摘桃的故事情节中不断练习助跑跨跳等动作。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在愉快的情境中感受了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运用趣味材料创设体育游戏情境。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着自身内部知识的结构。换言之,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儿童主动获得有益经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运用不同的趣味材料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

我园张燕老师执教的'中班体育课《炸敌堡》活动中,她创设了一张神似的“电网”,让“小小解放军”在“电网”下练习匍匐爬,既提高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又有利于规范幼儿匍匐爬的动作。又如黄亚芳老师执教的中班体育活动《营救小动物》,她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的长长的长满小草的山洞,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弯着腰、低着头,穿过重重障碍静悄悄地救出小动物时紧张又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幼儿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满足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和愿望,让他们体验了成功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还有王玲老师执教的小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鸭》,游戏材料的合理使用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一块长长的红布变成了小鸭们嬉戏的道具,根据游戏的进程自然地变成了各种动作练习的障碍物:长布折成宽窄不同当河沟,让“小鸭们”运用多种方法跳来跳去;老师抖动红布视作大风卷起了浪花,让“小鸭们”钻来钻去;打雷下雨了长布又变成大树,“小鸭们”躲到树下,老师的拳头模仿雨滴轻拍树下的“小鸭”;雨停了,老师又抖动长布视作浪花,“小鸭们”到河里游泳捉鱼虾;天黑了,长布便变成了小船,“小鸭们”坐着船儿念着儿歌“小小的船儿”回家了。整节课轻松活泼,幼儿完全融入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当中,练习了各种动作,体验了游戏的快乐,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音乐渲染创设体育游戏情境。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可以渲染气氛。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种情境、情绪、情感,选择不同节奏、不同类型的音乐融入户外体育游戏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游戏情境,幼儿可以通过音乐自然地融入角色当中,并伴随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如:田娟老师执教的中班体育活动“小小侦察兵”,幼儿头戴柳条帽扮演解放军,随着欢快的士兵进行曲威武雄壮地踏步走,然后一曲“红心照我去战斗”做热身操,让幼儿情绪高涨;接到任务时播放集合号声小兵们很快集合,在侦察敌情时选择了很紧张的音乐片段,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小侦察兵们都鸦雀无声。在战斗环节实时配上“机枪声、大炮声”增强真实感,幼儿犹如亲临战场,个个注意力非常集中,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打完胜仗后幼儿听着胜利的号声欢呼雀跃,整节活动让幼儿及听课的老师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个幼儿都在积极地游戏,扮演角色,做角色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是老师担心的几个调皮的孩子也玩得非常投入,每个幼儿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体育游戏情境。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幼儿产生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进入教师描述的游戏情境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如刘国英老师在组织小班“钻”的活动中,她在网上穿了许多小铃铛。幼儿被吸引住了,纷纷去尝试,自由地钻来钻去,小铃发出“叮叮”响。老师提醒他们不要让小铃发出声音,头要放低,慢慢地钻过去,可是幼儿不置理睬,依然自己玩得很开心。这时就需要“语言艺术”了。“哎呦,你们碰响了铃铛,让大灰狼听见了可危险了!”“怎样钻过去才不会响了呢?”于是,幼儿小心翼翼地弯下腰、低下头,“钻”的技能也就学会了。田老师执教的大班体育课《学做解放军》,老师在全面伏击环节提供实时的语言提示,“匍匐前进、注意掩蔽、卧倒、敌人就在前方、准备战斗、开炮”等词句让幼儿如临战场,非常投入,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主动发展。

五、创设体育游戏的竞赛情境。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竞赛意识也逐渐增强,到了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尤其明显。他们做各种游戏都争先恐后,对各种事物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比较好胜,喜欢竞争,总爱争夺第一。因此,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创设竞赛情境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如:在体育游戏《小猪盖房子》中,教师就采取了比赛的形式,看哪队的小猪最先盖好房子,使情境具有竞赛性。幼儿为了争夺第一名,加快了跑和绕障碍的速度。看到自己队的小朋友慢了,就使劲地为他加油,每个幼儿都融入到竞赛中。有的幼儿还因为自己的队没有获胜而要求再来一次,这说明幼儿已入境、动情,产生了兴奋中心,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体育活动之中,有利于练习动作目标的达成。

实践证明,创设适宜的游戏情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通过富有情境的体育游戏获得快乐,也增长知识和经验,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九

基于开放大学的办学对象和办学性质,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办学目标和学员自身的情况等多种因素而综合考虑,往往要把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与远程辅导及面授辅导相结合,分为以下两种有效教学模式。

1.webquest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指网络主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于1995年提出的,是众多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代表。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师设计的网页中为学习者构建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者确定主题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webquest模式一般由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导言提供背景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任务是对学生需要完成工作的正式详细描述;过程是学生完成webquest任务经历的步骤;资源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需的各种网上信息资源;评价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结论是对探究学习进行总结。webquest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前期准备、情境导人、明确任务、分组分工、网络探究、作品创作、展示评价和总结反思八个步骤。

2.pbl教学模式pbl(proble-basedlearning)指问题式学习,是一种在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学校教育中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在其得到普遍认可的过程中有很多教育界人士给出了定义,我们对问题式学习可以理解为: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习者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式教学的效果在医学教学领域中首先得到了认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临床科学的测试中成绩较好;

(2)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4)学习氛围得到改善:更为积极的学习、更高的满意度、更低的紧张度、更低的弃学率。

问题式教学模式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就是问题的把握,问题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其度的把握主要取决于学习对象的知识和年龄层次以及实施的教学目标等因素。其有效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开放大学资源的.建设。

开放大学的有效办学离不开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其包括充足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进度的记录,学习效果的及时和有效的评价等。其中资源的建设是有效平台的基础,这要集成广大从事开放大学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连莲教授在她的《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一文中所提到的:要组织教师开发问题资源库,要引导教师充分用好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当开放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作为开放大学平台的建设者,而非使用者时,相信我们的资源会更多、更好、更能辅助学习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对已有资源应充分了解,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三、开放大学评价体系的特点。

开放大学的特点决定了有效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性的。首先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评价侧重点不同,学历教育的评价更多是要量化的,也要更多地受教育制度的制约。而在量化考核时借助网络平台让考核更能显示出公开、公平、公正,学生作业是否准时的提交,由系统自动判定,老师的反馈也要在网络上公开,让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都能在网上查看,平时成绩由学生本人的学习情况自动生成。这样学生的自我安排会有据可依,也打消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和对人情的依赖。对非学历教育的评价则可以更加灵活也更加宽松,因为参加非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往往有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内在动力,对评价体系所起到的监督作用依赖性较低,所以这种评价更应该注重的是推优助学的示范作用。综上所述,开放教育无论在哪一个环节上,对教师本身的要求都变得越来越高了,所以为了能适应开放大学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有强烈的自我提高意识,学校方面也要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开放大学的市场是广阔的,从事开放大学的教学工作也将是充满挑战的。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

我叫张密鸽,是临渭区阳郭镇中心幼儿园的园长,阳郭镇中心幼儿园是2012年暑期改建的一所农村公办幼儿园。我园刚刚起步,我也是一位管理新手,一切都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很渴望能有外出参观和学习的机会,临渭区幼儿园园长例会犹如雪中之炭一般适时而至,让我欣喜不已,非常感谢临渭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园长例会是在临渭区示范幼儿园召开的,由区学前办杨亚娥主任主持。当我走进示范幼儿园的时候,就如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示范幼儿园的人物美,每一位领导、教师、幼儿都很可亲;示范幼儿园的景致美,每一草一木,都会说话,都有教育功效;示范幼儿园的管理美,时时处处都有人员组织和服务幼儿。上午在解说老师的引领下,众园长一起观摩了一节户外游戏活动课和一节室内活动课,让人快乐忘龄。接着西安文理学院的王晓萍副教授做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规范保育教育工作》的专题报告,王教授运用多种方法让各位园长不仅了解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种种危害,而且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解读,指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下午,各位园长就《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规范保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最后,区局王少贤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临渭区示范幼儿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王教授和王局长的讲话更让我深思良久。结合我园的实际,我深入思考,不断剖析。阳郭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新建园,一开始我就想办规范园,让农村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可是现实中,才发现事情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容易,美好的理想到现实中变得苍白。首先,新建园就是一张白纸,每个字,每颗钉都要从头开始,善后工作量很大。其次,管理人员尚缺乏经验。还有,园聘教师素质不是很高。种种因素制约,如果想要达到如区示范幼儿园那样的标准,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简直太不容易了。但是,我很有信心一步步提高办园质量。

阳郭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众多因素造成我园幼教工作也存在“小学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大班仍有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幼儿教师的已有经验造成思维定势。我园的幼儿教师均是聘用以前从事过幼教工作的人员,她们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而且之前的一个或者几个工作单位都有“小学化”现象,已有的工作思维和方式已经形成了定势,而现在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根据已有经验展开的。其次,给幼儿教授学科知识是家长的需求。幼儿家长,尤其是一些留守幼儿的家长,他们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希望子孙多学知识,完成自己未实现的理想,甚至有些家长认为不教给孩子拼音、算术等知识就不是好幼儿园。这两大因素直接遏制我园想要生存,想要逐步扩大办园规模,只能暂时允许“小学化”现象存在。

幼儿正处于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和成长时期,尤其是大脑还不健全,过早的接受学科知识会使孩子的压力太大,不利于其终身发展。所以,要尽力克服幼教工作小学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主要通过规范常规管理,注重理论学习,给教师提供走出去向兄弟园学习,并邀请有关专家走进校园培训指导的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核心。其次,要办好家长学校。要通过开家长会,亲子游戏,资料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家长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家长意识,转变家长已有的观念。转变家长观念是关键。最后,社会大环境要改变。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幼儿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共同关爱祖国的下一代,共同改变教育观念,改变幼儿教育的大环境,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理想才能最终实现。

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回归幼儿天性,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阳郭镇中心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一定会齐心协力,努力学习,共同进步,让幼儿教育的晴空更加蔚蓝。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一

摘要:健康的体魄是保证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面落实有关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之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因此,中小学体育活动被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针对中小学有关阳光体育活动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以及未来,孩子的稳定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小学时期,学生身体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的体魄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根本基础,如果没有健康,那么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但是如今,学生爱生病或者是体质测试不合格的情况与问题普遍存在,这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基于这种背景之下,妥善实施阳光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

罗振宇曾经在《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当中指出,对于阳光体育运动来说,其至少包括三种特性:首先,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练习手段就是进行肢体活动;其次,针对的重点对象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学的所有学生;最后,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声势浩大,并且举足轻重的重要工程。所以,对于阳光体育运动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将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将促进学生健康当做主要目的,从而为全民族素质的提升而进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学校体育活动。

2.1我国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我国学生在各年龄阶段有关体质健康方卖弄的实际情况,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教育部等一共10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对于国民体质的监测,经过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出现增长,有关体重超重或者是肥胖增多方面的检出率也有所提高,逐渐成为对学生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的一大因素;相较于2000年来说,各阶段学生有关视力方面的不良率都出现上升的趋势;并且各年龄组学生实际的肺活量水平逐渐出现下降趋势,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比如短跑速度、力量耐力以及肌肉爆发力等)水平也出现了下降。直到2013年国家再次对我国各年龄阶段之中的.学生实施身体素质方面的检测,其结果依然差强人意。

2.2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体育锻炼: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身体以及心理是否健康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未来实际的人民风貌,同时也能体现出有关体育文化方面的水平是否得到了进步以及改进,并且更是在发展的角度上展示了我国软实力方面的提升。从1983年自后,我国学校体育得到了稳步提升,整体提高了学生在饮食方面的水平,但是依然在存在很多不良现象,比如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身体方面的健康和培养,只重视学生是否可以考上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学校,由于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导致锻炼的时间不断减少。这些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3体育教师方面的配备不足以及体育设施较为匮乏:体育教师队伍方面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源上的匮乏,导致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并且也影响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有关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也指出:在我国国内各大中小学校当中,体育教师,特别是专职体育教师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有关现象。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学领域来说,体育教学方面的困难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假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体育课的课时,那么就一定要对场地器材等有关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部分体育器材已经达到了使用年限,甚至在经济落后的诸多偏远山区当中,根本不具备体育活动环境和相关体育器材。

对于“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开展,是新时期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战略举措。对营造浓厚的有关校园体育锻炼方面的环境和氛围,以及全员参与的有关群众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积极推动广大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当中作者曾经分析到: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是整个学校体育方面的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促进体育工作认知度的一个良好契机。有关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开展能够积极促进学校在体育基本条件方面的提高与完善,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吉林体育学院方面的王月华曾经在《对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当中指出:全国亿万学生有关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启动,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以及意义。由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将由如今的青少年学生来当家做主,他们的体质以及健康是整个国家的财富。与此同时,对于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启动也是新时期强化人才建设的有关战略措施以及富国强民之本;由人性化角度来说,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进行是切实落实“以人为本”方面的内在要求,是强化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物质基础;由教育本身来说,是对教育理念进行转变,合理建设办学方面的内涵,整体提高升学层次,并促进素质教育质量有效提升的重要举措。进行阳关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自身的健康状况;使社会环境推动学校体育进行良性发展;使各级领导将学生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重视起来;帮助学生在思想以及行动上将体育运动重视起来并参与到其中;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更加关心孩子健康的问题;同时还能使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不利因素不断减少。

4结束语。

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开展,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并且也是培养以及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关于阳光体育运动方面的开展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等诸多方面,学校是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需要从体育改革着手主动营造体育氛围,创新思路并且活跃形式,从时间内容以及场地上进行保证,使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之间进行融合,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当中。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二

“小学化倾向”是目前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普片存在的现象,它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如何克服呢?我将结合我的工作实际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幼儿园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纲要》中也指出:幼儿教育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幼儿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倾向”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载,并愈演愈烈。以下我就简单谈一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产生原因、危害及如何克服。

1、家长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小学化倾向”主要原因。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能认识多少汉字,会背诵多少唐诗,会计算多少算术题作为孩子聪明的表现,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算了几道„„所以当家长把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能力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

2、一些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为了经济利益,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例如拼音、汉字、珠心算等。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而很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也会互相比较谁家幼儿园教的汉字多,孩子会的数学多。

3、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有的幼儿教师不具备专业教师资格,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例如: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顺从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启发引导,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

1、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而小学化教学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的幼儿长时间地坐在座位上,集中注意书写计算,会造成身体机能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动作协调能力差、反应慢、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只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2、使幼儿过早丧失了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了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扰乱了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另外,在幼儿园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

首先,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要大力宣传小学化教育的弊端,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多开展家园合作活动,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家长有了科学的育儿观念,功利心态就会慢慢淡化。

其次,规范办园理念、端正办学思想。幼儿教育就要以幼儿为中心,贯彻“幼儿是教育的主体”的教育理念。不要一味的迎合家长的需要。作为幼儿园举办者或园长要规范办园理念,端正办学思想,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为准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

再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要通过在职培训、园本培训、外出取经、专家讲座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变教师教育理念。

最后,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对幼儿园进行审查,出台一些关于去小学化的具体措施,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一日作息和班级管理等按照《纲要》的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一旦发现仍有小学化的表现要给予惩罚,多多开展互评工作,对于没有小学化的幼儿园要给予表扬。另外,一些小学对幼升小的孩子进行选拔式面试也应该严令制止,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执行。

总之,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幼儿园、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合作与监督,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我相信幼儿一定能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三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教育也迅速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儿童时期的素质发展对今后生存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很多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很片面,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能够接受全面广泛的知识,便出现了很多幼儿园为了适应家长的要求而增加幼儿学习负担,使幼儿过早接受小学化教育的情况。各种小学化训练让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变得很压抑,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势必影响幼儿园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这种教育现状的探讨,剖析根源,寻找问题的症结,以确保儿童能接受正常的幼儿园教育。

幼小衔接。

对策。

思考。

引言。

不同的时代、地域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存在的形式、作用的发挥、追求的目标、选择的内容、采用的方法等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部分,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启蒙作用。在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使得幼儿教育不断发展,表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思路。幼儿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也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差异也因为一些社会因素逐渐表露出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影响和家长功利化的追求目标。在教育领域,虽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中小学教育中的应试倾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愈演愈烈。学校和家长都在为提高孩子成绩想尽各种办法。不少家长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提早学习文化知识,在起跑线上先人一步,因此在入小学前,家长就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知识的教学,幼儿园如果能较为系统的教授文化知识,更能被家长所认可。对于幼儿园,进行基本的文化课教学,比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更易操作。同时,一些小学入学的考试,也加剧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为了在入学时就先人一步,家长和幼儿园形成了这种默契,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了幼儿园实际运作中的普遍现象。

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和竞争心态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增设识字、拼音、写字、计算等课程,这种在幼儿园实施的“小学化”倾向的教学逐渐演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开发等特色教育,轻视多元整合教育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1]但实际上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内容。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2]。

(二)教育方法上: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加减法运算。

我曾在某民办幼儿园大班担任配教老师,该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就比较严重,课堂上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在学习时,如学习数学加减法的时候就常常出现心不在焉,坐不住,走神,胡乱回答问题的情况;在教学后,教师还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中度过,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厌烦情绪。在此,想到了一个新概念——童年恐慌,它指儿童因面对巨大压力不能理解和产生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不亚于sars和禽流感[3]。

(三)教育评价上:轻视幼儿学习过程,重视结果。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还表现在在评价幼儿时得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本人实习所在的幼儿园每周五都会进行全园的一个教学检查,针对本周学习的生字,英语单词,加减法,拼音等多元整合内容的教学重点对幼儿进行一个普查或者是抽查,也是对进行教学的各位老师进行一个工作考核。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注重对幼儿的知识分数的考核,忽视对幼儿行为品质特长的考核[4]。这种评价标准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制约,这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一)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主要标准,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很多阻碍,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实。这种教育现实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幼儿教育。家长们普遍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一项关于学龄前幼儿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5]由此可见,家长的愿望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幼小衔接缺乏机制。

当前,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小学入学不许考试,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缺少,仍有部分小学,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在此入学压力下,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不得不配合小学的要求和家长的需求,为让孩子们进入好的小学而提前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为此,很多民办的幼儿园也都表示无奈。

(三)民办幼儿园利益与师资力量不足。

(一)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教育既要体现内容的启蒙性和丰富性,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科学性,幼儿园要做好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并不等于忽略幼小衔接工作,而是要强调幼儿教育不应该超前超压地学习小学的内容,强调幼儿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园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学习主要是儿童成长的手段,学习不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儿童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成长[7]。在此基础上,幼儿园也需要为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如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亲社会行为,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二)家园合作。

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利益,而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办园的教育立场,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另外,幼儿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所以,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以幼儿园和家长形成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教育回归其应然的状态。

(三)政府应对学前教育加大监管制度。

长期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的投入和管理直接导致了幼儿园错误的办学倾向。为了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使学前教育具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保障。[8]具体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出台关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时间和?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同时,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杜绝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蔓延,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课程,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四

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这世界第一的代价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得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二是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在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地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三只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和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正确地认识与要求,作为幼儿园不应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地位,而应充分发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主导地位。因为作为幼儿园,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师、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而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明确了这一教育思路,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从于家长不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在此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三、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那么,我们不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否就意味着忽略知识技能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涉及到的是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还是记忆模仿知识,是强调“会学”还是强调“学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知识技能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就涉及到获取知识应定位于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预设一大堆有待孩子接受的知识点和有待训练的技能,并作为目标看重其达成与否。定位于过程,我们就会将这些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重的是孩子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

具体地说,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点燃起这一智慧的火花。例如,当我们定位于结果时,科学领域的学习,就会让孩子去记住某种现象的特定事或知识点;而定位于过程,就会抓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核心要素,让孩子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至于从哪些实事中发现并不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记住的名称,可以重复出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孩子根本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用琴法、画技去模仿现成的作品);而定位于过程,则核心要素是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的热情,这些特定的技能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过去我们很得意我们的孩子能逼真的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高兴,却不曾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旦离开了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定位于结果,社会领域的学习就应当直接训练孩子集体生活的规则(牢记各类常规、用纪律约束、以及能复述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过去我们总是通过规则约束、通过教师的裁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结果把孩子的口头规则和对权威的惧怕以及听话顺从当作良好品质。定位于结果,语言的学习就会灌输一定量的词汇和给予造句的训练;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交流与表达,重要的是“激发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过去我们着重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重复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由而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

因此,要想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既需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够还原学前幼儿教育的本来面目。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五

摘要:本文论述了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课程,企图拔苗助长做法是错误的。它属于一种超前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误区之一。希望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学习,寻找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不良倾向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同时,对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也不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幼儿园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成本包括前期装修和购买设备,房租、教师工资、奖金、宣传费用等大量成本,这些都需要赢利来维持。非义务教育过多地强调“经济性”,逼迫教育机构不得不与金钱捆绑在一起,不得不变着法“赚钱”。同时由于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这类高收费的幼儿园,全有自己的特色课,办园者认为只有专业者所办的“高度专业化”的幼儿园,才更能吸引孩子喜欢幼儿园,课程设置几乎是“各自为政”,幼儿从小就开始受不公平的教育。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的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达70%以上,主要原因是孩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7月上旬对萧山市220多名3~7岁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与此同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波大学的专家们也对日本幼儿进行了同一内容的测查。

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于中国孩子。

这次调查结果暴露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弱。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却实际上是比成果更为重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总之,给孩子准备独立的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给幼儿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从而使幼儿参与到做出决定的过程之中。学习不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然而学习恰恰是我们成人的任务。只有热爱学习的成人才有资格教育儿童,才有资格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论文篇十六

广义的德育定义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体利下,学校、家庭和学生大多重才智而轻德育,导致当代青少年出现众多的道德方面的问题,觉得只要自己成绩好,其它的是其次的,就可以为所欲为。而道德与才能到底孰轻孰重?古人云:所谓才者,须在德才两端。德才兼备者是谓全才,有德不才者是谓庸才,无德无才者是谓蠢才,有才无德者,是谓诡才。今天的教育者说: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不德者是危险品。所以,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

1.逃学厌学问题日趋严重。

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时刻也不能放松自己,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工作。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片面地最求分数,家长和老师不断地给学生施加各种压力,导致学生不堪重负,加上学生自身的各种原因,学生总不能达到老师和家长的期待,有些学生不堪忍受,而厌学逃学拒学,更有极端的学生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学习。

2.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

近年,青少年犯罪成上升趋势,一件件的少年暴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一个学生因上课打瞌睡教师反复提醒,触怒了该学生,学生站起来就将怀孕的女教师打成流产。不少学生早恋问题已经扩散到小学生队伍里,不少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上缺乏父母及老师的关心,就产生了早恋的念头,以寻求安慰和刺激,这是一个恐怖的趋势,它既不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小学生产生各种错误的'念头和做法。

3.小学生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校园里时常听到小学生脏话脱口而出,臭话随口流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尊敬师长。

造成以上小学生的德育问题是多方面的,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缺乏家庭管教以及影像传播等。

总之当代小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德育问题实在令人堪忧,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以及学校,都应该做出积极应对,关注小学生德育问题,关心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密切配合。德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狠抓重点,注重个别差异。

1.社会德育。

社会德育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并使其内容科学、健康。社会宣传要做到在一定时期内围绕一定的中心,统一宣传口径和要求,坚持正面说理疏导。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团体开展的德育活动应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在总的方向和要求上应保持一致,相互协调配合,防止相互矛盾。社会德育应面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与科技知识普及活动、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及职业指导等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和熏陶。

2.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要注重寓教于养,养教结合,教重于养;寓理于情,情理结合,父母、子女构成家庭德育的双边活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避免过于苛责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实际等。

3.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德”的教育,具有不同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特有属性。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各育的目的、任务、内容不同,因而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同。德育是关于“德”的教育,是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的意识和规范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它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影响和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的,积极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必须坚持一下几点原则:

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即知行统一的原则。

2.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

3.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的原则。

4.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总之,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