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02:48 页码:11
最新《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汇总8篇)
2023-11-11 15:02:48    小编:ZTFB

招聘广告是一种用于招募人才的通知或广告,它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员。总结应该有条理、有逻辑,遵循一定的结构和规范。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和灵感。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一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话《女娲造人》;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调动学生想像思维。

学情分析。

1、本班为平行班,学生基础较差,且语文底子最薄弱,尖子生少,差生面大,存在诸多不良学习习惯。但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在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培养下,学生逐步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养成了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好习惯,个别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上课还能大胆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2、诗歌是文学的精华,语言精炼含蓄,意境优美。本文为现代格律诗,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已有一定的学习体验,本课宜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学习新诗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难点: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形成能力。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发挥想象,深入感悟诗歌的图画美。

3、了解想象和联想的区别。

师:同学们学过唐代杜牧的《七夕》,能背吗?

生(整齐背诵):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师:深邃美丽的星空,让我们浮想联翩。90年前,年轻的诗人郭沫若面对星空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带领大家一起神游“天上的街市”,(听范读)请大家思考:

1、在天上的街市,你看到了什么?

2、你认为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1:我看到了街市、陈列的物品和牛郎织女。可以用“美丽”概括。

生2:点着无数的街灯;有许多世间没有的珍奇。

师:这是美景,还有呢?

生3: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他们在天街闲游的场景吗?

生4:他们在边走边闲聊。

师:合理想象了他们的动作。

生5: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甜蜜的微笑。

师:他们的神态也进行合理想象。

师:其实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的图画,接下来请同学们任选一节,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天街的景物、人物的活动,包括他们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等,拿起笔抒写美丽的画卷,神游一番天街,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动笔抒写。4分钟后,全班基本写好。)。

师:下面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想象,展示时请其他同学美美的闭上眼睛,随着展示的内容,展开遐思,做一番身临其境的神游。

生5:天空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用玉石铺成的街道平坦整洁,两侧商铺林立,顾客如潮,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店铺里各种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晶莹剔透;那边还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很眼熟啊,啊,原来是太上老君拿着大葫芦,正在推销他的仙丹呢!

师:多么繁华的街道,多么美丽的天堂!遇上太上老君一定要多买几颗仙丹啊!

生6:你看,天河浅浅,微波荡漾;牛郎织女不再隔河相望了,他们可以自由来往了,只要骑上牛儿,他们就能够随时会面了。这一刻,他们正提着灯笼,并肩漫步;边走边闲聊,笑容挂在彼此的脸上;美丽的街市,一路洒下他们的欢声笑语。

师:请你来说,听了她的描绘,有什么感悟?

生7(点评):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让我感觉牛郎织女在天上生活得真幸福。

师:同学们的展示真棒!你的奇思妙想,让我们神游在这梦幻的天国乐园,多么畅快惬意。

师:这天上街市,诗人是怎么想象出来的?齐读第一节。

生8:由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星星,由天上的星星想到天上的街灯,再想到天上的街市。

师:由此物想到彼物,这种艺术手法叫联想;而街市的物品、牛郎织女的新生活,这些事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这种手法就叫想象。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充分发挥你们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属于你们的幸福生活,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大家!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三

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空》、课堂活动记录表。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预习质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1.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对于作者你了解吗?我们一起来说说。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1.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书,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美。

4.有的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漏掉“是”字,请同学们想一想:“是”字可有可无吗?(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诗,寻找语感)

——“好像”后加一个“是”字,凑足音节,使其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作者赞赏的口吻。

5.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联想的特征。

——两处联想:街灯——明星明星——街灯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1.请学生个别朗读第二节诗。

——使人由民间的街上有灯,而天上也有类似灯的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也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这就是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是如何描绘自己的想象物的?

——诗人用“美丽的”来形容街市,用“世上没有的”“珍奇”来形容物品,并用“陈列”一词来说明物品的繁多。

4.作者极尽想象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

——极其肯定。从“定然是”一词可以看出来。

5.作者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天上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是无比美好幸福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四

授课时间。

20xx年9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词和相关文学常识。

(2)能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学习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4)理解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小组探究,分析作者联想到。

(3)感受人物高尚的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任务的精神风采,了解人物的精神境界。

(2)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哲学家康德在他的作品“世界《实践理性批判》中这样写到: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看看这些图片,为什么星空会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呢?引入新课。

预习准备:朗读诗歌;用“飘渺”造句;了解作者郭沫若。

课堂交流:诗歌朗读,展示造句,介绍作者相关常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诗人由星空想到了什么?

2、研读第一小节,第一小节中的“明”与“现”,“闪”与“点”能互换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3、哪些事物是作者的想象,其实并不存在?

1、学生自由联想,表达交流。想象画面“美丽的”“飘渺”“珍奇”。

2、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看法。

3、借助资料,理解“想像”和“联想”。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作者对星空的描绘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就具体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3、诗歌是否还有值得注意的字眼,说说自己的发现。

1、学生成小组探究,交流看法。

2、回报探究成果,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3、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培养学生对特别表达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小结:在作者的想象中,天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背后有什么深意?

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5、拓展提高。

教师引导:60双眼睛,60种不同的夜晚,听音乐,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星与夜。

学生完成练笔,交流评价。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板书。

上街(郭沫若)。

天的市。

明星牛郎织女。

珍奇灯笼。

天河。

联想想像。

自由、富足、幸福、悠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四、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五

1、朗读并背诵诗歌,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先学研究。

1、在感情的朗读《天上的街市》3遍,并争取背诵。

2、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及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收集荷花的古诗、名言等相关资料,了解荷花的象征意义。

课前演说。

朗读自行编辑的《现代诗歌精选十二首》。

温故知新。

一星期前组织学生读汪国真的诗歌,体味诗歌的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读。

注意事项:

1、轻松的语调。

2、柔和的声音。

3、舒缓的速度。

4、注意停顿和重读。

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通过各种读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

二、品。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以以上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三、思。

1、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写作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2、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思考这首诗歌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从而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意义。

四、写。

由老师的这些摄影作品你会联想想像到什么?请试着写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展示以前组织学生写的诗歌作品。

2、学生看摄影作品进行创作。

3、学生现场创作,挑选优秀作品进行交流。

4、发放广州诗友会同题诗《莲》资料,课外组织学生读一读。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六

(1)、学会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初步学会审美与鉴赏诗歌,学会诗人的写作方法并予以创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的训练,学会朗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鉴赏现代诗歌的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敢于追求幸福生活,提高其审美能力。

1、初步学会朗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2、理解联想和想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它们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堪称经典,经久不衰。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同学们有的答嫦娥奔月,有的答精卫填海,有的答牛郎织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牛郎织女这篇神话故事有关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熟悉故事。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

2、牛郎织女故事简单介绍(先由学生介绍,老师补充。有好多学生可能对此类神话传说不了解,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渗透,这不但积累了学生文化知识,也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3、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三、范读诗歌,感知“街市”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初步诗歌大意。(老师在读的时候,学生注意朗读的停顿节奏,语调语速以及重音,同时用斜线划出节奏)。

2、自由读诗: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准重音;把握情感。

3、指名读:老师挑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然后找学生评价。

4、分男女生读:男生读一三节,女生读二四节。

5、齐读诗歌。

四、诵读诗歌,走近“街市”

1、诵读诗歌,用“我读出了天上的街市是一个的世界。”(教师引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由幸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一节的联想和第二节的想象:第一节中,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无数的街灯,这种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二者之间有相似性;而在第二节中,诗人由天上的街市想象到街市上的物品,这种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就是想象。)。

3、指名读诗歌1、2节,思考:诗人在想象天上的街市的时候是抱着怎么的感情的呢?(师逐步引导:诗人是怀着无比向往的神情)。

4、指名读诗歌3、4节,思考:这两节写了什么内容,诗人笔下所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的生活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问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情感--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生活。)。

五、品读诗歌,感悟“街市”

品读诗歌,发现美点:用“学习了这首诗,我认为这首诗美在”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逐步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发现其美点。)。

六、当堂背诵。(教师背诵指导,最好能够当堂背诵)。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布置:

1、诗人的想象丰富,他借助想象的翅膀来寄托自己难以实现的理想,其实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一些“微心愿”寄托给上天,请大家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为第一句,写一节诗。(此题设置目的,既训练了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背诵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内容。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七

3、 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以诵读法为主。

一课时。

一、导入

由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自然引入本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歌联想和想像的表现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三、了解学习诗歌的方法

1、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

3、把握诗歌形象,感受诗歌意境;

4、分析诗歌写作技巧,品味语言。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收入他的第二部诗集《星空》。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1年10月24日。这时北洋军阀连年混战,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着一片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陷于苦闷失望。但他并未绝望,仍然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

五、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放开声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

(问: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整首诗歌给你的印象?飘渺、优美。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和节奏来读?轻柔、舒缓)

3、 老师泛读。

4、 ppt展示节奏、轻重音,全班配乐齐读。

六、把握诗歌形象,感受诗歌意境

明确:街灯、明星、街市、珍奇、天河、牛郎织女、流星、灯笼。

梦幻,美好。

2、问题二:这些美好的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3、带着这种情感再读一遍诗歌。

七、掌握诗歌写作技巧:联想和想象

1、问题一:诗歌的题目是《天上的街市》,那作者刚开始就从天上的街市开始写起吗?

明确:不是,作者先由地上远远的街灯写到了天上闪烁的明星,这里使用了联想的手法。

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人或物想到与之相似的人或事物。比如由天上的蓝天想到了白云,由秋风想到了落叶,由花儿联想到了果实。诗歌中,街灯和明星都是在黑暗中能够发光发亮的点状物,它们有相似之处,因此作者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又联想到街灯,联想十分自然,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第二、三、四节中,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和街市的繁华、美丽。把地上的街市放到了天上,想像牛郎织女美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三节作者发挥了充分的想像,目的就是寄托自己寻找光明、自由和幸福的理想。

3、联想和想象的练习

轻盈的月光流泻在地面上,

八、品味语言(说一说)

1、问题:默读全诗,说一说你觉得诗歌当中哪个词用得比较好?

明确:“明”、“点”、“闪”、“现”、“朵”、“飘渺”、“闲游”、“浅浅的”、“走”等字的赏析。

明、现、闪、点:写街灯用“明”和“点”;写明星用“闪”和“亮”。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再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朵:写出了流星的外形非常美丽,像花朵一样漂亮。同时也间接表现了灯笼的美丽。

飘渺:

闲游:体现了“天上一日,人间百年”。也可以体现出牛郎织女的自由自在闲适的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浅浅的:写天河用“浅浅的”,很符合人们观察所见。因为天河离我们很远,肉眼看只能是“浅浅的”。另外,作者在这里也是有意将天河写得“浅浅的”,因为这样,牛郎织女就能够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了。

走:体现了牛郎织女的自在、幸福的生活,也和前面的韵脚押韵,做到了音韵和谐。

2、再次齐读全诗

九、熟读成诵

1、全班自由背诵

2、小组竞赛背诵

十、课堂小结

有人把我们人类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生活,一种是精神的生活。又有人说精神的生活就是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同学们学习诗歌,不妨多做做积累的工作。积累得越多,诗歌就会慢慢地浸润我们的心灵,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越发地诗意盎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好,下课。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篇八

通过学习,体会青藏铁路建成后藏族同胞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天路”的含义。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1、学生搜集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通过听、读、悟、唱四个方面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深刻感悟建成青藏铁路后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让动听的歌、感人的故事和孩子们快乐的歌唱把这首诗歌表现得淋漓尽致。

1、孩子们观看多媒体资料。

2、观看后谈感受。

1、师问:你知道当时工人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修建铁路的吗?(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并感悟到当时环境的恶劣,修建的艰难。)。

2、指明读。

2、3小节谈感想。

1)生勾画出如果铁路修到我家乡,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2)教师导读,生感悟青藏铁路建成后会带来的变化。

3)从重点词“盼望”中感悟人们对铁路的渴望。

3、师汇报搜集的资料,并用一个老兵的故事感染孩子们的心灵。

4、男女生对比读第2和第4自然段,体会人们实现愿望的心情。

5、师加感叹词“啊”,生齐读第5小节。让学生体会铁路修到我家乡,人们的激动与开心。

由“陆路、水路、航路、商路”联想到知识的道路,祝福孩子们在“通往知识的天路”上快乐成长!板书设计:

盼望。

天路。

看——欢聚一堂。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