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青山不老》评课(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06:16 页码:13
2023年《青山不老》评课(模板8篇)
2023-11-10 10:06:16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的方式,可以提升我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使得学业和娱乐兼顾?下面是一些来自各个领域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青山不老》评课篇一

欣赏的地方:

1、层次清晰。课始,根据例题“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得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利用直观图帮助理解算理。紧接着,通过试一试“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只能用第二种方法,体会到第一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然后再探讨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分数×整数的倒数)。最后通过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2、注重学生对算理、算法的叙述。尤其是教学例题时,朱老师多次请学生把算理、算法进行叙述,学生的叙述也非常完整到位。

3、重视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朱老师特意安排了判断题,强调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而不是分数乘以整数,不是分数的倒数乘以整数的倒数,不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方法,从而突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中,分数没变,符号变了,整数变了,它是除法不是乘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

个人建议的地方:

1、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时,可以直接用分子去除以整数做分子,另一种需要把除以整数转化成乘以整数的倒数。前一种方法相对而言计算要简单,但有局限性,后一种方法由于需要转化符号、转化除数,相对而言要难一些,但它适合任何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这节课中,朱老师很重视后一种方法的教学,有点忽视前一种方法。比如,出现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的情况时,也会强调后一种方法。个人觉得,前一种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在分数的分子是整数的倍数的情况下应该提倡前一种方法。

2、在解决问题时,朱老师可以再放开一点,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比如,通过例题得出两种计算方法后,出示“试一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不需要提醒“4/5÷3能不能用第一种方法?”,即使学生用了第一种方法尝试,失败了,那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再如,练习中“算一算、比一比”,那就让学生先算,算完后,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过多的提示会把学生的思维框起来,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学生的发现里挖掘有价值的东西。

《青山不老》评课篇二

胡结友:吴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

刘炉旺:吴老师紧紧抓住课文前导语中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带动全文的学习,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林辉:吴老师的教学很成功,他让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检查字词,并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个词震撼了你?这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掌握了字词,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范瑞雪:吴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我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略读课上,学生应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应说得更少、更精。

檀桃红:吴老师的教学很成功,让我明白了粗知不是浅知: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王彦:吴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目标定位十分的准确: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2、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吴老师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很值得借鉴与推广。

吴红华:非常感谢大家精彩的评课,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更准确地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

《青山不老》评课篇三

听了金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金老师在课前显然经过了认真深入地思索研究,把握住了这篇课文的主旨,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抒写心声,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感受到了金老师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视和扎实的训练,无论是字词句的教学,还是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的训练、指导,都能关注学生的起点,进行有效的引领。其中,我认为金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时,处理得非常耐心、到位。金老师不急不躁地进行一步步地引领,让学生读课文,悟语句,通过山沟的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感悟到了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人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感悟到了老人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这是我们这些学生很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金老师整合了与文本相关的音、像、图、文等学习资源,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文本的“抓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比如,金老师在课前播放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相关音像资料,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文本作好了铺垫。又如,当学生交流“阅读提示”第2题,找到第2段的语句时,金老师适时地投影出示了关于“晋西北气候恶劣”的资料,使学生比较感性地认识了晋西北这个大环境的恶劣险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一吐为快,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文本。

在本课教学中,金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了“青山不老”的含义,并阅读了马永顺这位老人的资料,投影出示了“马永顺林”这块石碑后,进行了一次小练笔:

抚着这块石碑,我想对马爷爷说。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对告诉全世界。

在学生的交流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对马爷爷真诚的赞美、敬佩之情,因为学生通过这几分钟的抒写心声,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堂课中的优点还有很多,总的来说,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朴实有效,体现出了一个年轻教师的良好素质。金老师工作才一年多,就那么从容地在众多老师面前上了这么精彩的一堂课,真的是很不错的。

如果说这堂课还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那我就提不成熟的两点看法: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不一定要在初读课文之后概括。在本堂课教学中,如果能将概括内容与“阅读提示”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解答了“阅读提示”的1、2题后再去概括内容,我想,这个教学难点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青山不老》评课篇四

11月30日上午第三节,我有幸聆听了刘平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一课。听刘老师的课学到了不少经验,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饱含深情地朗诵,再配上屏幕上的图,导入新课,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教师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很快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字词,培养能力。

自由读完课文后检查字词,并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个词震撼了你?这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掌握了字词,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三、目标明确,过程清晰。

刘老师紧紧抓住课文前导语中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带动全文的学习,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四、巧设铺垫,理解含义。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刘老师设计了问题,并以排比的句式呈现,“他仍坚持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绿化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五、计算想象,渗透学法。

老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中有句“3700亩林网”,这在学生头脑中很抽象,老师告诉学生1亩=667平方米,算算相当于多少间教室。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更能体会到老人创造的奇迹之大。还有学第二自然段大环境时有一句古文,怎样理解?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表扬并教会学生利用注释学习课文。还有读课文时动笔墨圈划等,老师很注意指导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六、注重朗读,加深理解。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适合学生朗读。刘老师在教学时就注意了通过多种形式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七、补充资料,抒写感受。

刘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不少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比如补充老人真实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角度,使学生从对老人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人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并有感而发练练笔,培养写的能力。

刘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我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略读课上,学生应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应说得更少、更精。

《青山不老》评课篇五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十分疏忽,平时,对略读课文,总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孔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孔老师对教材认真钻研,设计与践行了以生为主的教学活动,有效地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体现了新课程下互动、生动、灵动的课堂。该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1、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老师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2、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3、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孔老师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二、注意根据学生状况,启发、引导、点拨学生的思维,体现顺学而导,较好地实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

三、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

四、以生为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参与程度高,学习主动,特别表现为思维的灵动与交流的互动。

五、根据专题珍惜资源的特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践行实践,体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功能。

《青山不老》评课篇六

11月30日上午第三节,我有幸聆听了刘平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一课。听刘老师的课学到了不少经验,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老师通过饱含深情地朗诵,再配上屏幕上的图,导入新课,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教师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很快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由读完课文后检查字词,并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个词震撼了你?这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掌握了字词,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刘老师紧紧抓住课文前导语中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带动全文的学习,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刘老师设计了问题,并以排比的句式呈现,“他仍坚持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绿化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老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中有句“3700亩林网”,这在学生头脑中很抽象,老师告诉学生1亩=667平方米,算算相当于多少间教室。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更能体会到老人创造的奇迹之大。还有学第二自然段大环境时有一句古文,怎样理解?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表扬并教会学生利用注释学习课文。还有读课文时动笔墨圈划等,老师很注意指导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适合学生朗读。刘老师在教学时就注意了通过多种形式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刘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不少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比如补充老人真实资料,拓宽了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抒写心声,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青山不老》评课篇七

听了金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吃透教材,目标定位准确。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金老师在课前显然经过了认真深入地思索研究,把握住了这篇课文的主旨,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抒写心声,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尊重学生起点,进行有效引领。

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感受到了金老师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视和扎实的训练,无论是字词句的教学,还是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的训练、指导,都能关注学生的起点,进行有效的引领。其中,我认为金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时,处理得非常耐心、到位。金老师不急不躁地进行一步步地引领,让学生读课文,悟语句,通过山沟的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感悟到了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人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感悟到了老人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三、适时拓展,整合教学资源。

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这是我们这些学生很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金老师整合了与文本相关的音、像、图、文等学习资源,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文本的“抓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比如,金老师在课前播放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相关音像资料,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文本作好了铺垫。又如,当学生交流“阅读提示”第2题,找到第2段的语句时,金老师适时地投影出示了关于“晋西北气候恶劣”的资料,使学生比较感性地认识了晋西北这个大环境的恶劣险峻。

四、读写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一吐为快,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文本。

在本课教学中,金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了“青山不老”的含义,并阅读了马永顺这位老人的资料,投影出示了“马永顺林”这块石碑后,进行了一次小练笔:

抚着这块石碑,我想对马爷爷说。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对告诉全世界。

在学生的交流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对马爷爷真诚的赞美、敬佩之情,因为学生通过这几分钟的抒写心声,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堂课中的优点还有很多,总的来说,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朴实有效,体现出了一个年轻教师的良好素质。金老师工作才一年多,就那么从容地在众多老师面前上了这么精彩的一堂课,真的是很不错的。

如果说这堂课还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那我就提不成熟的两点看法: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不一定要在初读课文之后概括。在本堂课教学中,如果能将概括内容与“阅读提示”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解答了“阅读提示”的1、2题后再去概括内容,我想,这个教学难点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青山不老》评课篇八

11月30日上午第三节,我有幸聆听了刘平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一课。听刘老师的课学到了不少经验,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老师通过饱含深情地朗诵,再配上屏幕上的图,导入新课,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教师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几句话很快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由读完课文后检查字词,并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个词震撼了你?这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掌握了字词,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刘老师紧紧抓住课文前导语中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带动全文的学习,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刘老师设计了问题,并以排比的句式呈现,“他仍坚持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绿化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老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中有句“3700亩林网”,这在学生头脑中很抽象,老师告诉学生1亩=667平方米,算算相当于多少间教室。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更能体会到老人创造的奇迹之大。还有学第二自然段大环境时有一句古文,怎样理解?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表扬并教会学生利用注释学习课文。还有读课文时动笔墨圈划等,老师很注意指导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与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适合学生朗读。刘老师在教学时就注意了通过多种形式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刘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不少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比如补充老人真实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角度,使学生从对老人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人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并有感而发练练笔,培养写的能力。

刘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我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略读课上,学生应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应说得更少、更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