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11:33 页码:8
最新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优秀12篇)
2023-11-11 18:11:33    小编:ZTFB

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梳理,是我们书写文章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总结的目的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以下是一些别具一格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引发你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这个版块主要检查孩子们字词预习的情况,能认识并正确读出“骄傲、傲慢、谦虚、争辩、恼怒、奚落、荒凉、轻蔑、朴素、价值、懦弱、陶罐、闭嘴、羞耻、相提并论、流逝、御厨、和睦相处”等词语,并说出哪一组是描写铁罐,哪一组是描写陶罐的,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铁罐仗着自己常常。若干年后,陶罐,铁罐。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奚落”一词,“奚”是一个生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记住这个字。询问“奚落”的意思,并说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是怎样奚落的,由此引导进入第四板块。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五)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教师直接引入结尾,并引导学生:

1.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说出来:

陶罐,我想对你说……。

铁罐,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适当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续写这个故事。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二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初步感悟文章寓意,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揭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2——9自然段。

第四板块:小练笔。

第五板块:存疑结束。

除了以上五个板块的教学设计外,我还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第一板块:出示课题,动画激趣。自由读读课文。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通过出示读课文要求,让学生看书本自由读文,词语闯关,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强调两个多音字。

通过一定的句式概括课文内容,渗透铁罐氧化作用。用问题“如果你可以变。

化,你愿意变成陶罐还是铁罐呢?理由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感受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再读读2—9自然段,圈圈描写神态语气的词语,同桌交流,再读体会,从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2——9自然段,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抓住描写神态的重点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等,读悟体会2——9自然段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情境表演,读读评评,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第一组对话:直接让学生做表情,分角色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第二组对话:让学生上台做轻蔑表情,做做,读读,品品,理解感悟。

第三组对话:通过给“恼怒”找近义词,以“为什么生气,争辩什么,省略号的作用,允许争辩吗”等地连接性的问题,及重点词“住嘴”的朗读指导等,让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品读理解感悟。

第四组对话: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2、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加深感悟。

第四板块:小练笔。

通过写话,我想对————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五板块:存疑结束,为下文作好铺垫。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三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

谦虚。

傲慢。

宽容。

恼怒。

不再理会。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陶罐。

铁罐。

谦虚。

骄傲。

宽容。

傲慢。

不再理会。

轻蔑。

轻蔑。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四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

谦虚。

傲慢。

宽容。

恼怒。

不再理会。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陶罐。

铁罐。

谦虚。

骄傲。

宽容。

傲慢。

不再理会。

轻蔑。

轻蔑。

文档为doc格式。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五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考虑,站在“每堂课务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角度确定了一下的目标:

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铁罐的高傲和陶罐的谦虚,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揣摩,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的教,重点还要看学生如何学,在课堂上,我会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渗透“划、找、读、思、议、悟”等学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五大板块: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学习字词梳理脉络

这个板块我将用3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第二个环节:学习字词

我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出示,先出示:奚落争辩价值流逝朴素挖掘

指名学生读准这些字词,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发找出:覆灭、遗落、荒凉、惊讶等词语,积累并列式的词语。

接着我出示: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让学生读了词语后,猜猜: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些词集中出示,引导孩子得出这些词都是形容人物的神态。

最后出示两个四字词语:相提并论和睦相处,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初步理解。

第三个环节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陶罐和铁罐的事,孩子们都知道,可是什么时候呢?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先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沉浸在文中中。我先问学生:课文写了那几个时间?相信孩子会找出“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许多年代过去了。”找出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把课文的时间归结为:许多年以前和许多年以后。我再问:许多年以前,陶罐和铁罐在什么地方,许多年之后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分别出示“国王的御厨“和“荒凉的场地”,那么在御厨发生什么事?在荒地有发生什么事?如“剥笋”般,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原来课文写了:许多年以前,铁罐在国王的御厨里奚落陶罐;许多年之后,人们在荒地上发现很有价值的陶罐,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第三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奚落”一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奚落”的意思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受“奚落”的心情。

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抓“争辩”感悟陶罐“不懦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此板块,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重点读好“‘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等句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第四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第五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我想对自己说……”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六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文中描写铁罐的三个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但却用得准确、传神。我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读词语,谈例子、表演来发现、琢磨、比较这几个词语,感受陶罐的傲慢无礼,使学生义会词意、增强语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1、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2、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七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小学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阶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认读“陶,御,谦,吵,素”等八个生子,会写“御厨,奚落,懦弱,相提并论,倒塌”等几个词语。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了解文章大意。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个故事学会尊重别人,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能骄傲,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读书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掌握重点字词,会叙述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重点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深刻体会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道理。

为了认清教材的重难点,是学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我选择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会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会不一样,然后我还会启发同学,在我的进一步领导下让同学们努力思考后,感悟出尊重别人和谐相处的文章主题。

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法和情景感悟法。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课堂上我会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情景感悟:让学生细读课文,感受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进行对比,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得出文章的主题。

首先:导入语设计,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我选择激发兴趣导入法,在课一开始,我会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结果最后一个罐子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找答案。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因此用兴趣引导法会使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去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我的课堂提问设计: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我会提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下场会有这么打的区别”和“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等几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三: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课文感受文章气氛,加深理解并有所感悟。

课堂活动二:小组讨论,我提出几个问题,比如“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与他们的结果做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和“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和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活动三:让学生们吧这个故事演一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最后:结束语设计: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学习结束了,但这两个罐子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因为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八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拓展延伸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六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涵的道理。

其中,教学重点是能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熟悉了教材,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我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教学,“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为体现这一思想,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四、对话交流,领悟道理

五、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六、总结全篇,拓展延伸

下面我就依据这六步,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课开始,我就播放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并配以课文的范读,让学生对本文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这样,既为全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师生谈谈刚才观看课件的感受,对陶罐和铁罐特点形成共识,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课文,听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也可以同桌开展朗读比赛来检查读的情况。

这“评”与“教”,“比”与“赛”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3、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学生读后交流,明确:介绍了两件事:

(1)铁罐看不起陶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

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2、讨论后,分组汇报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老师相机引导、归纳或组织。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要读出铁罐的恼怒;“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要读出铁罐的怒不可遏。而陶罐始终是谦虚和自尊的,如:“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2)各自的命运:

学生可能会抓住课文第15小节:“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要指导学生读出人们惊讶、兴奋的语气。

而铁罐的命运则体现在第17小节,即最后一句:“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早已无踪无影了。”

第四环节:对话交流,领悟道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我这样安排这一步的教学: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旁处。

这种边读边作批注的方式是落实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形式。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把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珍视他们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允许提出不同意见,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对话者,与学生同悲同乐。

这样,在对话的场景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1、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写一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本剧。

第六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紧急仅仅以本为本,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所以,有必要依托教材,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因此,总结全文后,我又布置学生课下收集寓言故事,开个交流会。

这样,又把学生从阅读教学的小课堂引向了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九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考虑,站在“每堂课务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角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铁罐的高傲和陶罐的谦虚,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揣摩,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的教,重点还要看学生如何学,在课堂上,我会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渗透“划、找、读、思、议、悟”等学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五大板块: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学习字词梳理脉络。

这个板块我将用3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第二个环节:学习字词。

我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出示,先出示:奚落争辩价值流逝朴素挖掘。

指名学生读准这些字词,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发找出:覆灭、遗落、荒凉、惊讶等词语,积累并列式的词语。

接着我出示: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让学生读了词语后,猜猜: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些词集中出示,引导孩子得出这些词都是形容人物的神态。

最后出示两个四字词语:相提并论和睦相处,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初步理解。

第三个环节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陶罐和铁罐的事,孩子们都知道,可是什么时候呢?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先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沉浸在文中中。我先问学生:课文写了那几个时间?相信孩子会找出“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许多年代过去了。”找出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把课文的时间归结为:许多年以前和许多年以后。我再问:许多年以前,陶罐和铁罐在什么地方,许多年之后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分别出示“国王的御厨“和“荒凉的场地”,那么在御厨发生什么事?在荒地有发生什么事?如“剥笋”般,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原来课文写了:许多年以前,铁罐在国王的御厨里奚落陶罐;许多年之后,人们在荒地上发现很有价值的陶罐,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第三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奚落”一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奚落”的意思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受“奚落”的心情。

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抓“争辩”感悟陶罐“不懦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此板块,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重点读好“‘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等句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第四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第五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我想对自己说……”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十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

谦虚。

傲慢。

宽容。

恼怒。

不再理会。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陶罐。

铁罐。

谦虚。

骄傲。

宽容。

傲慢。

不再理会。

轻蔑。

轻蔑。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十一

十月十一日有幸参加我校与中山学校校际教研活动,听了我校郭成娟老师的《陶罐和铁罐》一课,受益颇多!

《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郭老师课前认真备课,思路明确:课堂抓好朗读训练;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道理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具体感悟如下:

一、教学体现新课标精神“要重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如课堂中填写提示语就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体现,也为感情朗读做了铺垫。

二、教学从整篇入手,提供词语让学生练习概括全文内容。提炼出“奚落”这个词自然引入,顺着主线引导,不零散,有整体意识。

三、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及时提示学生注意听别人读、说,也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让学生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说话,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这节课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有很多,我愿意努力内化所学,早日为我所用。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篇十二

教学中老师主要采用了抓住对话,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本文的教学中,老师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以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淡化对课文的分析,效果很好。老师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初步有个总体感知。接着,老师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以对话展开情节的课文,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往往会把对话分成两个版块,虽然也是以读为主要手段,但是,可能就会觉得学生进不了文本,原因就在于,把对话从具体的语境中脱离出来,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就等于断绝了学生情感的源泉。而我们黄老师今天的的成功正是因为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这是一节真实、扎实的语文课。课堂上,王老师对于生字词的检查正音,通过辩字四胞胎的联系识字,让学生真正识字。无论从初读时的要求,到生字的正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训练,还是理解、朗读、说话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王老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比如“轻蔑”的教学过程:

t:什么是“轻蔑”?

s:……。

t:你从这个词语中读出这是怎样的铁罐?

s:……。

t:谁能读一读这样一个轻蔑的铁罐?

s:……。

类似于这样的教学细节在课堂中比比皆是,看得出对朗读的处理上教者拥有非常清晰的教学思路,由文及意,由意驭读。这样的朗读处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得语文之味,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道!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主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体会人物的对话上。很明显,读是本节课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采用了多种读的形式,自由初读——同桌分角色初读对话——同桌细读一组对话——教师指导下的情感朗读,引读等。本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对话的朗读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2—9自然段即对话部分,我觉得可以用这样八个字概括“以说促悟,以悟促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