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遗址作文600字(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0:14:26 页码:9
最新遗址作文600字(精选15篇)
2023-11-12 10:14:26    小编:zdfb

不断总结和总结,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好的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将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准确地叙述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尽量避免主观臆断。

遗址作文600字篇一

国庆节那天,妈妈带我去游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堆”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在三星堆门口,一个阿姨就用一个像订书机一样的东西在我们的门票上压了一个小的圆孔,然后就放我们进去了。

走进三星堆遗址,发现里面绿树成荫,青草满地,吸一口气,桂花香味扑鼻,美丽极了!“我喜欢三星堆!”我不禁赞叹道。

我们先游览综合馆,综合馆里的东西真多啊!主要以玉器为主。我发现最有趣的也就数玉器刀了。圆形的玉器是古人通天用的,方形的玉器是古人通地用的,刚一进去,讲解员阿姨就为我们讲解三星堆的文化遗址,我就看见了三星堆的文字,但是只有七个刻画符号。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几块大石头,讲解员阿姨就说是古代人民用来祭祀用的。我用手抹了抹,闻了一下,觉得有一股肉和清油的味道。经过讲解员阿姨仔细讲解,我知道了这些石块是在三千多年以前用来祭祀用的。我想了一下,估计是一些肉和清油做的,经过三千多年以后就变得干、硬了,所以才变成现在硬邦邦的大石块。

游览完综合馆,我们坐观光车去游览青铜馆,里面主要都是青铜器。

我们走进青铜馆,一进去就有一个大面罩显现在我们眼前,那个大面具可真大啊!我想:如果是用来戴的,那就太夸张了,因为人的头不可能有那么大。过了一会儿,一个跟大面具一模一样的小面具显现在我们眼前。我觉得那个小面具刚好有我的头那么大。青铜馆里有很多这样的面具,它们铸造精美、形态各异。主要的特征是眼球突出,双耳象猪耳朵那么大,嘴巴很长,而且嘴角翘起,感觉是笑眯眯的。

下次如果还有时间,我一定要更仔细地游览三星堆。

遗址作文600字篇二

早就听说河姆渡遗址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领略了其蕴含的别样的美。

一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就被其中洋溢着的古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了。

馆内有许多先人的雕像,男女老少,或在野外钻木取火,或建造房子,或男耕女织……我们慢慢地走着,看到了先人用的一些碗和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还有一个先人拿着碗吃着饭。随后,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些先人穿的都是草做的衣服和裤子,有些妇女和男子甚至都没穿衣服。原来,这就是我们先人的生活方式,发展到我们今天,是经历了多少巨大的演变啊!

沿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继续去实地感受古文化气息。听说那里是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我们漫步到一个有小桥的地方,小桥上面铺着木板,显得特别古老,走过小桥,看到满地扎满树桩,扎得那么结实,而稻谷的遗迹让我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转而来到先人的草屋参观,那先进的“干栏式”建筑让我不得不惊叹:我们先人的建设技术太高明了!屋内耕作用具颇多,先人大多在辛勤劳作,也有小孩玩耍嬉戏,显得如此悠闲自在。

别样的河姆渡,别样的古文化,给人以别样的美!我爱河姆渡遗址,更爱先人留下来的古文化财富!

遗址作文600字篇三

暑假里,我参观了6000年前的直立人——-半坡人的遗址,因其发现于半坡村而得名半坡遗址。

我们先来到第一站——-半坡人展馆。展馆里摆放着半坡人制造的生活用品和各种陶罐。半坡人好奇地观察着整个世界,并把他们所看到的雕刻在了陶罐上。有的像鱼,有的像鹿,还有的像树叶。

我最喜欢的陶罐是尖底瓶,它是用来装水的。先把麻绳绑在柄上,“扑通”一声把瓶子投入水中,大约装了三分之一的水之后,瓶子会自动立起来。这时候把它拉向岸边就装好水了。6000年前的半坡人就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而我这个现代人,却想不出这种方法,古人真是金点子多多啊!

看完了陶罐,我们转身到了遗址大厅。一进大门,我就见到一个高度到我小腿的陶罐,我左看看右瞧瞧,正面再打量打量,怎么也没想出来它是干什么的?原来,它是用来盛装死去的孩子,这一举动表达了半坡人对孩子的.爱惜。

假如让你造一间小房子,怎样才能既省材料又坚固耐用呢?半坡人是这样做的: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圆形或方形土坑,用坑壁做墙壁,然后在地面上搭一些一米多高的木棍,上面捆在一起,再披上草皮,就大功告成啦!

半坡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陶罐,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房屋。我敬佩半坡人的才华和智慧。我带不走陶罐,也带不走房屋,就让我把半坡人的智慧藏在心里带走吧!

遗址作文600字篇四

清明节放假的第二天,我的好朋友王少琛来我家做客,吃完午饭,我们一同去隋唐遗址公园游玩。

走进公园,只见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的鲜花竞相开放,迎春花虽然已褪去罗裙,依然能看到一丛丛的金黄。红的桃花、白的梨花,粉的的樱花,都开的`那么灿烂,像一团团彩色的云团,吸引人们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远处的牡丹已枝叶茂盛,核桃般大的花苞也探出枝头,它们正在拼命吸取营养,为来日的怒放做好准备。

来参观游玩的人川流不息,游人如织。暖暖的阳光烘烤着人直犯困,有的人坐在亭子里休息,有的躺在草地上的帐篷里小憩,还有的人卧在吊床上休闲。

广场上一群欢乐的孩子们在放风筝,他们追逐着、嬉闹着。各种各样的风筝,迎着春风在天空里飘荡,有“飞机”、有“燕子”、有“老鹰”、有“蜻蜓”等。

往前走,前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湖。四面的柳树已抽出嫩绿的枝条,倒映在湖中,将湖面衬得更加绿了。成群的小鱼在湖中自由地游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起点点的粼光。三三两两的孩子拿着小网蹲在湖边捕鱼捉虾,这里就成了孩子们欢快的天堂。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在这里玩了一个下午,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春意盎然的公园。

遗址作文600字篇五

在参观了动物园后,我和班里的一些同学一起来到了半坡遗址博物馆。

一进大门,远处正中央直立着一座雕像,会是谁的呢,原来是一个半坡姑娘,她半蹲着身子,正在用泥制的器具装水,同学也为这个姑娘拍了一张照作为纪念。

在一号展厅里,我和同学了解到,半坡遗址展现的是距今6300年前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在参观中,我发现当时的房屋各式各样,有半地穴式方形、地面圆形、地面方形等等,他们在建造房屋时,首先用树枝搭成房梁,然后在上面抹一层层的草泥,房屋里面也要用草泥抹平,最后用火把房子烤上一段时间后,一座简陋的房子就建好了,我感到有些奇怪,半坡人居住的地方,周围都有一层很深的沟,这是为什么呢?讲解员说,可能是当时的人用来防御动物侵袭所挖。

最后我和同学们参观了半坡人是怎样做器具的。半坡人烧器具的地方很特别,有的是橫穴,有的是竖穴。竖穴的样子很像梨身,它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底部烧火,然后把上面挖出开口,再把做好的泥制器具放在上面烧制一段时间后就大功告成了。

我了解了半坡人的生活,虽然他们衣着简陋,吃不饱,睡不好,没有什么十分先进的东西,还需要抵御各种野兽的侵袭而费很大劲来挖沟,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可是他们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各种器具,以至于让现在的社会生活更加的美好。我不禁感叹道,是啊,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才促使我们的现代社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参观了半坡遗址博物馆,我有了许多的感慨,也对古人的智慧发自内心的佩服。

遗址作文600字篇六

今天,我和姥爷,姥姥,弟弟,小姨去隋唐遗址游玩。

我们一进大门,一颗颗郁郁葱葱的大树就映入眼帘。我们往前走经过了一座小桥,小桥下哗啦哗啦地流着小溪水。过了小桥,往左一看,“哇”,一个非常美丽的人工湖,湖中间有一个人工岛,岛上有几棵小树,放眼望去就好像是人间仙境。然后我们又经过了“牡丹园”、“丁香园”、“岩石园”,最后到了“中心广场”,我们在那儿稍微休息了一下。

休息过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天然的大湖。这个湖简直是太美了,浅蓝色、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阳光,好似仙人把钻石撒在了湖面上,闪耀着金光,啊,美极了!看完了景色,我们发现了一块大约高4米长10米宽2米的大石头。我们在上面爬上爬下地玩儿了半个多小时后离开了它,该往回走了。我们一边往回走一边玩儿,还看见了蓝、红色的草,几棵像羊肉串的松树,还有像蘑菇的树……最后我们看见了一个新建的博物馆,漂亮极了,它是一个倒着的立方梯形,外面是肉色的,前面有一个白色的柱子,上面有一个金色的双龙戏珠的雕塑。

走着走着,我们回到了大门口,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遗址作文600字篇七

城墙在古代是用来抵御敌人保护百姓的,如今它已经失去了作用,很多城市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身影。而我们兴化却还保护着一堵明代的城墙,坐落在兴化东门,靠近东岳庙的地方。

为了保护明城墙,兴化市政府特地在它原来的位置建了一座公园。公园大门的西边有两块大理石石碑,前面一块上刻着五个灰色的大字——明城墙遗址,后面一块刻有明城墙的简介。公园的正中央,有两门大炮,这两门大炮是铁铸的,已经锈迹斑斑,摸一摸冰冰凉凉,非常粗糙。大炮的南边有一条长长战壕,里面长满了青草,弯弯曲曲的,像一条青色的龙。跨过战壕就可以来到城墙脚下了。这座城墙可高了,得仰起头来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我感觉它得有三四层楼房那么高。城墙很长,仿佛古时候的书简,慢慢打开向我展示历史的画卷。城砖是青灰色的,有些已经破损,上面能看到刀砍过的痕迹,还有子弹留下的弹孔,有些砖头上还有淡淡的红色,这些都是古代的战士为了保护百姓洒下的热血吧。

这座公园虽然不大,但是却能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真了不起啊!

遗址作文600字篇八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我期待已久的河姆渡遗址。

刚进河姆渡博物馆,浓浓的历史气息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到了7000多年前动物的残骸,有四不像的角,梅花鹿的角,鲸鱼的肋骨,大象的牙齿......各种动物的部位清晰可见。由此专家推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气候温暖湿润,大致与今天的西双版纳地区相当,大自然赐予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绕的生态环境。我们往前走,看到了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它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有用石头和各种骨头制作的捕鱼利器,那真是手工佳品。河姆渡先民的居址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低丘缓坡。他们居住在用木柱,横梁和地板等搭建的干栏式房屋里,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炼泥制陶,纺线织布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路上,我和妈妈慢慢欣赏,一路听讲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叫漆木桶的物件,它长得一般,可用处确不一般。听说这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人也挺有艺术气息的。

我们参观完了博物馆,这就结束了吗?非矣,非矣!接下来我们到了1973年开挖保存的遗址,开始了在7000年前古人的土地上徒步,参观他们的“居住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古人的干栏式建筑,比较适应南方水乡,被誉为“建筑史的奇迹。”它既可防潮又可躲避虫兽侵袭。至今仍盛行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我们又看到了木构水井,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井。

参观完遗址,我们看到了河姆渡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双鸟朝阳图。它由三块巨石叠起,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这也是我们先人的图腾文化。

今天我感觉收获太大了觉得,学到好多知识,更是感叹我们祖先的非凡创造力。

遗址作文600字篇九

我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忽然大巴下了高速往一片戈壁开去,几分钟停了。导游阿姨说“我们身后就是汉长城,大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这里的长城却保存了下来”。

这段汉长城距今约2100多年,是目前汉长城保留最完好的一段,下面有3米宽,上面有1。5米宽,高约3米多,就地取材,由芨芨草、黄土、沙砾夯筑而成。

汉长城矗立在戈壁中,有的地方依然高大挺拔,有的地方已经塌陷,断断续续,破损的城墙上能看见里面的一块块石头、干草。望着经历两千一百多年风霜的汉长城,似乎感受到了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虽经历了两千年风霜,但仍能想象以前的雄伟和威风。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我捡了好多漂亮的小石头留着纪念。

敦煌雅丹。

到了雅丹地质公园景区,需要坐公园的大巴车参观。

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矗立着一些小山,“雅丹”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陡壁的小山。这些小山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鸡、有的像老鹰,各式各样。这时讲解员指向一片平地说“我手指的地方是星球大战的一个拍摄现场。”

大巴车走了十分钟到达了第一个景点:金狮迎宾。

下了车,感到阳光很刺眼,远处的那块石头很像狮子,有两个部分,一块石头像狮头,一块石头像狮身。石头表面很粗糙,饱经风霜的样子,石头上的每一道痕迹都透出一股历史的气息。

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处象孔雀的石头,有十多米高。走到下面,看着高大的孔雀矗立在那,十分庄严。我仔细端详着,忽然旁边的哥哥对我说,“你看这只孔雀是不是也很像一只猪,孔雀的身体是猪头,孔雀下面的部分是猪的身体,头旁边的两个石头像耳朵一样。”我仔细看了看的确很像,感觉比孔雀还像。

坐在车上,看着窗外漫无边际的大戈壁,苍苍茫茫,让人深思。

遗址作文600字篇十

天地不绝设置于一层东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此厅集中展示祭祀区出土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精美文物,重点表现金沙先民的精神世界及宗教祭祀内容。

2.千载遗珍。

千载遗珍设置于一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荟萃金沙遗址最富神秘色彩的30余件精品,其中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饰最为令人瞩目。

3.解读金沙。

解读金沙设置于底层西厅,面积约830平方米。此厅从背景、溯源、遗韵、谜雾等方面,对金沙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背景进行纵横概述,以加深观众对金沙的立体认识。

4.4d影院。

《梦回金沙》引领你穿越3000年时空,回溯古蜀金沙丰饶而美丽的土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您倾情打造4维立体电影,展开衣服古蜀王朝由杜宇到开明的壮丽画卷,特技效果,动感震撼,深度体验,宛如身临其境。

5.遗迹馆。

遗迹馆建于金沙遗址祭祀区原址之上,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金沙遗址祭祀区是中国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长、祭祀器物埋葬最丰富的古代遗存之一,观众在这里可以感受古蜀国祭祀活动的频繁和宏大气派,该可以近距离实地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

6.陈列馆。

陈列馆内的陈列以金沙遗址发掘的重要遗迹和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科学、通俗、生动、活泼的方式,从古蜀金沙王国的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金沙文明的辉煌与灿烂。

7.远古家园。

远古家园设置于二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以大型半景画和原状大型考古遗迹为主,展示了金沙时期的自然生态环境,气势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

8.王都剪影。

王都剪影设置于二层东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将考古发掘成果、复原场景、多媒体展示相结合,从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等方面,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社会生活剪影。

遗址作文600字篇十一

今天早晨,爸爸开车带我和妈妈、爷爷、奶奶去了隋唐遗址公园。

我们到了隋唐遗址公园后,先对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照了个像,然后便往里头走了,我最先看到了流动的小河,逐渐的变成了一个大湖,湖面上飘着美丽的柳絮,有的柳絮浮在水面上,像一艘艘小船一样,柳絮多得地方,湖面都被染成了一片白色,只见一群小鱼快活得在这层白色的保护伞游泳。

在往前走,我看见大湖上有一座假山,便钻进去玩了一会儿,很快,大湖便隐声消迹了,我又看到了清澈的小溪,小溪下方有许许多多的小蝌蚪,整个河底都是,就像一层黑色的地毯,十分耐看,有很多小孩都在捉蝌蚪,但他们最后都莫名其妙放生了,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想到蝌蚪长大会变成益虫青蛙吧,突然,我看到了一只蜜蜂在水面上挣扎,我便把它救到了地面上,因为,这只蜜蜂虽小,但它也是一个小生灵,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土”么。

遗址作文600字篇十二

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是全国重点的`保护单位,占地42.5亩,距离福州市洪山桥13公里。5000-3000年前昙石山海洋文化的考古现场,出土的先秦闽族殉人、殉狗、陶器、玉器、兵器、独木舟、壕沟、窑址等真实的文物,生动揭示了“从这里开始的福建文明”,与河母渡文明并驾齐驱。

5月7日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来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参观。一下车,我便看见一副对联:

和衷共济喜迎金鸡报晓来与时俱进欢送银猴踏春去进入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晚期以闽江下游为中心的区域,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一种新时代居民--昙石山人的头像。头像两旁是早期昙石山人的生活示意图,他们有的在钻木取火、有的在放牧、还有的在制作陶瓷,过着充实的生活。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大厅参观。据导游讲解,昙石山文化遗址中有四样堪称“中华之最”的宝贝,分别是:

1、在125号墓葬中,墓主人头顶放着一个造型十分奇特的陶器。陶瓷为泥质灰陶,有点象灯塔,手握柄部可自由挪动,灯孔朝里可挡住一面风,灯油倒如浅盘可自动熄灭,设计非常合理,堪称“中华第一灯”。

2、137号墓主人为25岁年轻女性,下方骨骼被称为“日本人骨”,这可以证明昙石山人与日本人是有联系的。

3、遗址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这些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绿色釉,虽然釉滴不均匀,但却是中国最早上的釉技术,为中国瓷器上釉技术提供了最原始的实物资料。

4、在131号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这在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是绝无仅有的。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墓地、独木舟等地方。

今天的昙石山博物馆参观记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使我知道了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遗址作文600字篇十三

蔚蓝的天空下,辽阔的金莲川草原像一张巨型的绿色地毯铺向远方,上面点缀着细碎的小野花,如繁星点点。我和爸爸妈妈徜徉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一起游览位于内蒙古正蓝旗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我早就听说,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这儿建立了元朝,元上都成为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大王朝的`首都,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这次终于看见庐山真面目了。我们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茫茫草原,远远地被一座雄伟庄严的雕像群吸引了。硕大的忽必烈像位居中央,元朝大臣和蒙古骑兵守护两旁。有趣的是,我们居然在大臣像里找到了马可。波罗。

继续前行,便来到宫城南门——御天门。四面石墙由许多大石块组成,但历经风雨,只剩破壁残垣。我纳闷,为什么这么破旧的地方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导游告诉我们:“在你们眼前的是一座沉寂了七百余年的雄伟古城遗址,虽然它残缺不全,但有5个故宫那么大,有六位皇帝在此登基,曾经是何等的辉煌与繁华啊!”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座宫殿遗址——大安阁。大安阁是当时皇宫正殿,位于宫城的正中心,呈“凸”字型。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记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处理国家大事。我看到地上立着一个个玻璃罩,里面保存着一些曾经的文物,有古老的木桩,破损的石像人,雕刻着祥龙的汉白玉柱……朴或精美的遗物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兴盛。“妈妈,这个酒壶好精致啊!”我似乎看到了它当初那流光溢彩的风姿。“这是高丽国送的礼物。元朝的外交很发达,很多文物都是当时外国使者赠送的。”

出了景区,我恋恋不舍。历史变迁,曾经的繁华都城虽已消失,但它却永远留在我们心底。唯有自强不息,我们的祖国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遗址作文600字篇十四

今年五一,妈妈带我去沈阳,来到了新乐遗址。

新乐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到目前为止在遗址中心区域田野,考古发掘面积已达5000多平方米!筑房址一共40座,更惊人的是,博物馆内藏有新乐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达到上万种呢!种类有陶器、石器、骨器……它们分为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那里有两个展厅,我喜欢第一展厅,那里展出的是新乐的下层文化,共有文物167件。那里有一件木雕,是我最喜欢的一件艺术品,它的形状似大鸟,头大尾长,是原始新乐人的.图腾——大鹏。它雕刻得非常细致,连鹏鸟身上的羽毛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远古时代就能够雕刻成这样,实在令人为之震撼!

第二展厅是中晚期文化,壁画上男耕女织,打鱼狩猎,并有55件文物。还有纺织器具,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纺锤,它上面的孔是用来穿麻线的,这种纺织技术在7200年前就诞生了,可见新乐人的勤劳勇敢,有着高度的智慧。

通过参观新乐遗址,我对原始人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大的兴趣。

遗址作文600字篇十五

今天,我顶着大大的太阳,来到了南宋御街遗址。我拿着市民卡跑了进去,一刷,啊~第二课堂次数不足!唉,只好这样空空的看看了。

现在,我就来当一次导游介绍一下我们杭州的南宋御街遗址:严官巷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之多、价值之高,在本次入围的22个项目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杜正贤说,在挖掘中,收获非常丰富,光是各类瓷片就达到了500多片,其中很多都是非常少见的精品。

尽管这次考古挖掘的面积并不大,经过考古工作者们历时9个月时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南宋时期的御街、御街桥堍和桥墩基础、道路、殿址、围墙、河道、石砌水闸设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等重要遗迹。不仅种类多,而且保存较好,这在临安城考古中也极为罕见的。有意思的是,南宋时期的窨井也露出了真容,与我们现代窨井不同的是,它是用石头做的,呈正方形,边长30厘米,窄平沿,中部下凹,共有五个下水孔,这窨井看上去又坚固,也不怕被盗。

因为江南潮湿的气候,所以,在这次挖掘中,各类的遗物是以瓷器为主,其中不乏精品,比如有南宋官窑洗、南宋官窑炉残片、龙泉窑瓷瓶等,这些器物在当时来说,可不是普通百姓可以使用的,而是要帝王之家或是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使用的。

这次的博物馆参观使我又增长了知识,了解了我们杭州的历史。下次第二课堂我还会去杭州各个地方的博物馆参观,把知识带到班级里来给大家分享,让大家知道杭州的历史是多么伟大。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