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区人才工作总结(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51:05 页码:10
2023年三区人才工作总结(实用14篇)
2023-11-12 05:51:05    小编:zdfb

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提高自身素质。写总结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成就和收获。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写总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一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我局充分认识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对“三区”文化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性,为确保“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局根据省下发的相关通知精神,研究制发了资阳市关于《边远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本要求、保障措施等。每年我局就“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都要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局班子召开会议专题就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向四个县(市、区)局下发了实施工作方案。二是精心选拔人员。依据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品德好、能吃苦、有特长的条件,从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等单位选派了21名业务骨干作为帮扶人才,选派的文化工作者以文物保护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文化馆(站)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专业为主。三是加强对选派人员的管理。要求每个下派单位制定帮扶计划,并将每个人落实到一个乡镇,明确帮扶项目和帮扶任务。四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市局采取不定期电话抽查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并要求各地各单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帮扶工作图片、资料等。五是合理使用资金。选派工作经费在中央补助2万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派员所在县、乡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应艰边补助,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二

为贯彻省厅相关文件精神,使“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有效开展,我市认真动员部署,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自身专业特长,选派了189名优秀文化志愿者到5个县的县直文化单位和1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提供服务,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镇文化创新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化人才良好的精神风貌。现将我市xx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充分认识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对推进吉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性,为确保“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市根据省里下发的相关通知精神,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吉安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我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本要求、保障政策等。我局就“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召开了会议,成立了“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局班子召开会议专题就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紧接着,向相关县局下发了实施工作方案。二是精心选拔下派人员。依据品德好、守纪律、能吃苦、有特长的条件,从市县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稽查大队等单位选派了189名业务骨干作为帮扶人才。三是加强对选派人员的管理。不但要求每个下派单位要制定帮扶计划,而且将每个人落实到一个乡镇(场),明确帮扶项目和帮扶任务。四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市局采取不定期下乡抽查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地各单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帮扶工作图片、资料等。五是要求合理使用资金,切实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

为使帮扶援助工作落在实处,我局深入5个定点县的一线工作岗位,与支援文化骨干进行座谈交流,就服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例如:市图书馆重点了解了万安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为提升万安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能力,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地方优秀文献,市、县图书馆共同讨论对地方文献征集采取的帮扶措施;市采茶歌舞剧院针对吉安县采茶剧团无戏曲演员的情况,制订了在现有演员中培养戏曲演员方案;从戏曲基本功入手,从简单的戏曲身段模仿,从采茶戏曲调唱腔学习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掌握采茶戏基本表演技能,并对舞蹈、声乐、灯光、音响等专业进行进一步提高培训,逐步提高吉安县采茶剧团整体业务水平。遂川县博物馆突出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围绕革命题材、历史文化题材等,帮助制作李强将军生平事迹展、客家风俗展,为新江红六军团出发地遗址设计规划,进行实地测绘,并请赣州市大屋顶建筑保护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制订维修方案,同时在新江乡横石村走村窜户征集了十几件革命文件,为遂川文化事业添砖加瓦。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真正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县、乡(镇)文化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化人才良好的精神风貌。

为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我市各级文化单位积极转变思路,整合资源,加大帮扶力度。吉安市图书馆因地制宜,协助各县图书馆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其中包括帮助井冈山市馆策划制定新馆“书画沙龙”运行方案;协助遂川县馆,利用征集的文献资料,创办特色品牌服务“狗牯脑茶文化沙龙”,宣传、推广当地的狗牯脑茶文化;帮助永新县馆收集、整理永新籍名人、将军的书稿、资料,充实和完善永新县馆的“名人将军室”。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选派4位同志赴万安县采茶剧团对现有演员进行培训辅导,重点是舞蹈创作编排和演唱发声方法的指导培训。完成的`教学作品有舞蹈《走向辉煌》、《情满天路》和《美人吟》,以及戏曲唱段《海滩别》、《为了谁》和声乐培训。市博物馆结合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帮助井冈山市做好了106件(套)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采集工作,为确保填报材料准确,该馆工作人员从文物的登入到建档再到录入,从文物的定名到材质再到尺寸及重量,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帮扶指导。万安县文化部门发挥整合效能,帮助所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均等化;深入基层,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整理非遗资料,关注新农村建设题材,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作品和文化项目;尤其是万安县文化馆的帮扶人员长期坚守在高陂镇的田北农民画村,向群众大力宣传农民画的保护、创作、装裱等知识,并协助县里举办了全国第三届农民画展,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吉安县图书馆开展了三大类12项活动,为800名群众、儿童提供了优质的专业服务,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专题知识讲座6期,培训管理员13名、大学生村官志愿工作者8名,为受援单位培训人员30余人次。遂川县文化馆指导大汾镇组建广场舞培训班,鼓励当地村民参加健身和文艺活动,组织居民腰鼓队以及编排大汾“马头灯”民间舞蹈等活动。每个项目专人专管,每个月安排一次,每个季度进行小结,让扶持计划越做越好,越做越细。永新县文化馆采取全面辅导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对全县各文化站专干进行三期集体培训。这些帮扶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工作,另一方面也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虽然今年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各地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喜忧参半;各文化志愿者开展基层文化工作创新性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等;因资金不足,向社会上招聘自愿者也无人参加;各定点县因为经费不能到位,很多工作迟迟不能展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一是文化部、文化厅能制定相关扶持大纲、提供相关培训用的资料等,明确基层帮扶人员的辅导目标。二是将下派帮扶为主改为上派培训为主。市、县文化部门每年本身就会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和文化“三下乡”活动,常年会下乡帮扶,因变下派帮扶为上派培训,可分专业轮流,先培训后帮扶,以提高帮扶效果。三是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因地制宜,每年实实在在地帮助帮扶对象完成一两个项目,力求见实效,有实绩。四是希望帮扶要有连续性,上届未完成的项目,下届应主动继续完成,确保帮扶效果。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三

我县地处丘陵又属革命老区,三区学校较多,近年来,教体局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强对农村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农村学校教师的招聘力度以及发放农村边远学校教师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的实施,对我县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做好此项工作,县教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人事局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股室、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三区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人事股牵头制定三区支教计划,及时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传达三区支教精神并明确选派学校和受援学校,要求各相关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理解三区支教工作对加强三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我县三区教育的发展以及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求选派学校要派出最优秀的骨干教师去帮助、带动、示范、引领受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受援学校要精心安排好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给支教教师充分的展示平台,通过各种集体备课、公开课、讲座等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受援学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按照市教育局等五部门下达的选派支教人数的要求,我县20xx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教师共40人。县教体局明确选派的教师要求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原则上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在45周岁以内。人选由各校选拔推荐,县教体局考核合格后确定。

选派的40名教师中,平均年龄为38岁,也有担任学校管理工作的学校领导;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6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31人;音、体、美等专业类学科教师3人。高素质的支教教师队伍,受到各受援学校的欢迎。

三区支教工作的成败,关健是对支教教师对伍的管理。为切实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促使每位支教教师都能化为一股春风,为受援学校吹进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技能。发挥支教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县教体局制定了《支教教师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支教教师职责、考核办法、奖罚措施,确定支教教师基础性支教补贴为1500元/月,其他金额以奖励性支教补贴的方式发放。每位支教教师具体发放标准将在支教期满后按考核方案业绩量化得分,根据得分排名确定考核等次后确定发放金额。业绩量化由常规考核项、师生评议项、加分项等三项组成,每个考核项目,设定具体的量分标准,量分办法,考核由受援学校负责实施。对考核获优秀等次的,除获得更多的支教奖励性补贴外,对其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方面予以优秀考虑;对考核获不合格等次的,将不再发放奖励性支教补贴以及要求派出学校不得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并遣回原校。

要保证支教教师安心工作,做出成绩,必须解决支教教师的后顾之忧。对此,县教体局要求各受援学校再加强对支教教师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要精心安排好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受援学校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教学岗位安排上在考虑支教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特长,充分提供平台,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派出学校也要加强与支教教师的联系,了解思想动态,已担任学校管理岗位的支教教师期满返校后要确保原岗位不变,表现优秀的学校应优先考虑重用,不能让支教教师背着思想包袱去支教。

开展三区支教工作为推动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对多年来一直坚守三区任教的优秀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工作业绩好、教学能力相当强,可以说为三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享受的山区补贴比支教师的补贴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建议上级部门在开展三区支教的同时加大对三区学校的资金支持,并对长期在三区学校任教的教师给予提高边远山区补贴标准,对其中优秀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让他们安心在三区从教。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四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贯彻落实《**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市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加快科技人才建设推动全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向深入发展。今年4月,我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大会,市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出席会议,隆重表彰了市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引导鼓励科技人才干事创业,为加快全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是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指导支持**市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豫南面粉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研发机构升级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批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佛**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此,我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1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了61家。一批各具特色创新平台的先后建立,不但为企业引育科技人才、留住用好科技人才提供了载体,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不断探索人才机制。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突出以用为本,增强科研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推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科技人才的双向交流、相互兼职;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政策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注重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不断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建立以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完善职称制度;创新科技人才流动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人才流动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导向作用,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利益保障机制,支持我市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省内外乃至国外知名机构和企业接受培训或开展合作研究,提升科技人员素质和科研水平。今年,由我市辰龙茶叶公司、**农专组成的“特级眉茶科技开发团队”获“国家星火计划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五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充分认识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对推进吉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性,为确保“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市根据省里下发的相关通知精神,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吉安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我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本要求、保障政策等。我局就“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召开了会议,成立了“三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局班子召开会议专题就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紧接着,向相关县局下发了实施工作方案。二是精心选拔下派人员。依据品德好、守纪律、能吃苦、有特长的条件,从市县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稽查大队等单位选派了189名业务骨干作为帮扶人才。三是加强对选派人员的管理。不但要求每个下派单位要制定帮扶计划,而且将每个人落实到一个乡镇(场),明确帮扶项目和帮扶任务。四是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市局采取不定期下乡抽查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地各单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帮扶工作图片、资料等。五是要求合理使用资金,切实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六

根据xxx市科技局的要求,结合本人的特长和xxx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合水县主要苹果乡镇进行现代苹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包括标准化建园、花果管理、精准化施肥、省力化修剪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汇报如下。

1.服务内容。

根据xxx市科技局的要求,结合xxx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合水县主要苹果乡镇进行现代苹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包括标准化建园、花果管理、精准化施肥、省力化修剪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服务目标。

通过一年的技术服务,使合水县主要苹果生产乡镇进行标准化建立矮化苹果示范园,部分果农能够掌握现代苹果生产技术,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果农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回报。建立标准化示范园3处,面积达200亩以上。

1.指导合水县店子乡苹果园标准化管理。

今年7月份和9月份,我到合水县店子乡部分果农的`苹果园进行了实地现场指导,指出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果农及时进行了纠正,减少了损失。

2.技术培训。

结合苹果的生产季节,利用果农的农闲时间,及时对部分乡镇的果农进行了果园管理的技术培训工作,讲解了苹果秋冬管理的技术要点,让大部分果农掌握了秋冬苹果园管理的具体细节和技术环节,提高了果农的管理果园的技术水平;在合水县吉岘乡培训果农两期,培训人数达231人次;在合水县农广校培训果农50人次;发放苹果园秋冬管理技术材料200份。

3.结合季节,到合水县店子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果园管理工作,并和合作社社员就果园管理技术进行了交流和问卷调查,解答了果农提出的问题。

1.作为xxx省和xxx市苹果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之一,服务地方苹果产业是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但由于服务范围广,仅合水县一个地方来说,在时间方面还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2.签订合同仅半年时间,苹果生产的关键季节已经过去,所以有些工作没有在服务期限内,有些服务内容还没有完成。

1.克服困难,保质保量的完成服务内容,指导示范园的技术管理工作,从质量上有所提高。

2.建立苹果技术服务对,服务对人员达到10人左右;主要指导1-2个合作社的苹果生产。

3.继续进行技术培训工作。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七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科技与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我市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现状,表彰奖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全面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更好地发挥科技与人才在推进“两个率先”、“两个提前”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目标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科技与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省、扬州市也分别多次召开会议,对科技与人才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及扬州市对科技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科技与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市围绕“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目标,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与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两次被评为省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县市。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09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37项,认定立项61项,获科技资助1500万元,其中江佳电子、华伦化工、长青农化等5个项目被列入省攻关计划,诚德集团的“高温高压大口径无缝钢管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无偿资助12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省级15家,国家级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68个,初步形成了机电、化工、环保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江佳电子等14家企业研发中心取得首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批准成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1家、省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1家;全市申请专利380件,获得授权183件,继续保持苏中第一,并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试点市考核验收,进入首批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行列。人才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注重引进人才,通过组织人才招聘团、参加人才招聘会、举办人才集市等形式,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900多人,年均增长超过20%;注重选拔人才,先后评选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推荐申报扬州市优秀拔尖人才31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5名,并有20人被评为省和扬州市专家,居扬州各县市之首;注重储备人才,分别建立了59人的海外青年学人信息库,1800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900人的农用实用人才信息库,并设立1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研攻关、成果奖励和人才的引进培养。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类人才48000人,其中党政人才3425人,经营管理人才2329人,专业技术人才37098人,乡土人才5148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各类专家50人,中级职称10030人,高级职称1128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

一、二产服务的仅占49.7%,且新兴行业、生产一线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复合型、创新型、领导型人才相对匮乏,并存在人才紧缺与人才闲置并存、人才流失与人才难以合理流动并存的现象;科技与人才工作的投入还需加大,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看清差距,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力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3、“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越来越迫切。按照省委、扬州市委的部署,我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建设,既是题中之义,更是关键之举。在跨越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阶段,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不断加快人才开发与利用,才能在与国内外合作、竞争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增强竞争力。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把科技与人才工作作为优先发展之策、率先发展之本、领先发展之基,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当前,科技与人才已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性因素。我们要认清形势,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努力实现科技与人才工作的新突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今后3-5年科技进步的发展目标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0家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总量突破100个;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000件;创办扬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达400人以上;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在扬州名列前茅,进入全省前十强。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重抓好以下五个关键措施:

一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一、二类新药、粉末冶金、新型防腐涂料、绿色食品、无公害农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努力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加快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要从拾遗补缺开始,主动寻找高科技企业,接受其辐射,为之配套,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入手,逐步形成产品群、衍生产业链、发展产业化。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引进、开发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高科技项目;积极组织星火、火炬、国家级新产品及“双高一优”等国家、省上争项目。力争在今后3-5年内,开发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0-80个,实施火炬、星火项目15-20个;培育20-3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十一五”期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器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80%以上。

二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市经济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从今后的发展趋向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关键是要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力。全面加强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重点推广运用信息技术、机电仪一体化技术,加速工业装备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促其升档晋级。在今后实施工业技改项目时,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技术装备投入占技改投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在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要着力推广应用数字化设计和创造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中小企业要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示范,力争三年内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上网率达到100%,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100项。大力实施产品创新。积极依托产品创新推动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机械行业重点开发以机电仪一体化为方向的数控柔性加工系统,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电子行业要紧跟世界电子电器行业发展潮流,积极开发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的电子电器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冶金行业要积极开发大口径管、特种钢管、特种钢锭、特种钢材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环保器材行业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烟气脱硫设备、工业有害废弃物处理装备等。电力器材行业重点发展高等级电力金具、电力电缆、发电机等。医药化工行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新医药和生物农药等。要加快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之向深加工、精加工、高技术和低消耗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三扎实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共建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扎实推进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的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力争3年内全市建成有行业影响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3-5家。要强化政府推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和举办各类技术交易会、项目洽谈会、信息发布会以及科技成果采购等活动,增加项目源,扩大合作面。在专利申报、专利引进、技术嫁接上给企业以大力帮助和支持,确保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00件,在苏中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把技术创新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技术进步的起点。要围绕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和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活动。要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中小企业的交流、沟通,千方百计寻求合资合作的机会。积极引导企业抢抓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改组、调整、扩张的机遇,甘当配角,主动挂靠加盟,利用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推进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和开发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升级。

四全面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力度。

科技进步,关键在人。全市上下必须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认真组织实施“515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出5名以上在国内或省内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10名以上在扬州市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的专家或学者,50名以上在全市各学科、各行业成绩突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努力构筑我市以机械、电子、船舶、汽车、医药、化工、农业、建筑为重点的“八大行业人才高峰”,培植一支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3311人才工程”建设,把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农业园区等载体,建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培养和使用的重要平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家评价、考核、激励等办法,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开展青年企业经理人才创业论坛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南大商学院mba核心课程班的培训,选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者到高校、大型企业甚至国外、境外进行进修深造、跟班学习。力争到2010年,培养2名能带领企业进入国内前300强的杰出企业家,培养20名能带领企业在各行业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培养200名具有中、高级任职资格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三年培养计划”,重点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中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积极整合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全市中高级技工人才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实用人才的专业素质。抓紧实施《市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对关键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引进。不断完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重点落实引进人才在购置住房、安家补贴、工资补贴等方面的激励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加快建设科技进步和人才服务的平台。

技术进步的主战场在经济开发区、沿江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要围绕企业向沿江集聚、向城区集聚、向园区集聚的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全市技术创新的“龙头”、集聚人才的基地。要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沿江大开发。按照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沿江高科技产业园,使之成为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各地特别是各重点镇要坚持把高新技术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要从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市经济开发区或重点镇工业集中区建立生产和科研基地。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继续抓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大工程,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农业实施经营企业化、投入科技化、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重点是抓好现有的高效花卉苗木、永安猕猴桃、特种水产等1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形成特色。要积极构建引才引智平台,构筑人才比较优势。研究出台《市人事代理暂行办法》,搞好人事代理“一条龙”服务,重点为沿江开发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健全和完善科技信息网,推动人才、技术资源和项目的对接。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信息系统、人才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人才资源预测系统,盘活人才,用好人才。

加快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步伐,关键在领导。各级党政组织务必从提高执政能力、加快“两个提前”的高度,把科技与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战略地位,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开放的科技观和全新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市各新闻单位和舆论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宣传各单位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典型事例,宣传各行业施展才智、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扎实开展“创新创业之星”即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十佳科技服务工作者、十佳经营管理者、十佳教师、十佳医用工作者、十佳建筑师、十佳农业科技工作者、十佳农村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要深入开展科技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加强科普宣传,介绍最新技术动态和实用技术,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科技信息和优质服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科技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经济建设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

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的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统筹好发展第一要务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关系,亲自抓好科技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理顺人才的建设、管理、服务体制,优化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机制,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并重视做好在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各类优秀人才吸收到组织中来,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热心、感情上贴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之家”。科技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集成科技资源,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要上下同心、左右同步、各方联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3、强化投入,落实物质保障。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前提,人才投入是人才开发的要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技术资本投入在先、人才资源开发优先,不断建立健全科技与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特别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培养以及基础教育、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科普经费足额拨付、逐年递增,力争到2008年前达到市财政总支出的2%;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等。要突出主体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人才开发机构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要鼓励多元投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对科技与人才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保障、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为营造一流的科技与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4、强化责任,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大落实力度,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运行机制等问题,制定科技与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拟定具体方案,逐项进行落实。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别对科技和人才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分管负责人要具体负责,确保解决问题不留尾巴,落实政策不走形式,完成任务不打折扣。要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考核指标体系,把重视对科技及人才工作的引导,实施科技及人才工作的规划,促进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确保科技与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加快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紧迫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开拓科技与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八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省文化厅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开展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的通知》(晋文发〔20xx〕17号)的文件精神,我们被选派到平顺县东寺头乡,开展文化工作,文件要求,为提高“三区”文化人才素质,为乡镇文化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组建一支常年活动的业余文化队伍,创作一台群众喜欢的中小型文艺剧(节)目,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根据文件要求,我们协同东寺头乡有关领导协商,提出我们的具体工作任务,这项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具体实施,我们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同时也发现好多我们在城镇工作中不会遇到的问题,在乡镇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克服困难完成既定任务,总结阶段性工作有助于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将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做的更好,尽自己最大努力为老区基层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明确工作重点,提高思想认识。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是按照中组部等五部委的要求,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为重点,为“三区”提供优质服务和培养文化业务骨干为主的文化工作。我们从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精选文化馆最佳人选,同受援地东寺头乡主要领导沟通,制定下乡期间工作任务,合理规划、科学分析当地文化资源,结合当地民俗和群众活动基础,针对性的分析当前问题,确保下乡任务开展和落实,使工作期间高质高效完成任务。

选派精兵强将,从20xx-20xx年我们选派宋惠群到东寺头乡,宋惠群是平顺县人民文化馆副馆长,全县唯一群众文化馆员(中级)职称,具有30年群众文化活动经验,是群众文化中业务最全面的人才,20xx年-20xx年派出曹艳丽到东寺头乡,曹艳丽具有乡镇文化站工作基础,具有群众文化助理馆员职称,17年的群众文化工作基础。可以说我们在“三区”下乡工作中派出精兵强将,力争为东寺头文化开展提供最佳配置,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层文化基础,通过一系列工作,让受援地群众得到文化实惠,让受援地的文化事业有一个长足发展。

我们的工作任务是:

二、继续巩固文化阵地,开展培训,培养东寺头乡的书画人才、农村业余表演与创作人才、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民间工艺品创作人才。

三、打造文化队伍,要求:

1、继续培养常年活动的50人以上的威风锣鼓队;

2、继续培训一支100余人参加的广场舞蹈队。

四、举办一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艺演出。

五、组织开展一期全乡镇文艺骨干培训。

六、结合乡镇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七、举办一期乡镇业余美术作品展览,内容包括书画、剪纸、根雕、刺绣等工艺品。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九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的《x省边远贫困地区、xx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xxxx年xx月,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向我县委派三区科技人才xx名,深入到各企业、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帮助受援单位强科技促发展找路子,着力解决主导产业的瓶颈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致富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派遣到我县的三区科技人才,大多源于xxxx年起就服务于我县,带着深厚感情来的。其中:x农业大学科技人才x名,x省农业科学院x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x名,x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x名,x省畜牧兽医研究所x名。其专业技术涉及到工业、农业、畜牧业等领域。服务我县xx家企业、合作社。

xxxx年xx月,省科技厅正式委派xx名三区科技人才来我县支援科技工作,工作时限x年。该批科技人才根据受援单位和服务乡镇的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和技术攻关,帮助制定和落实产业规划,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科普宣传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在院企产学研合作,项目争取上也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服务成效。

一是实现了科技与受援单位的技术对接。xxxx-xxxx年,省xx名三区科技人才先后到我县xx有限xx、xx发展有限xx、百年好禾家庭农场、xx有限xx等单位开展科技对接工作,通过调研座谈、现场指导等交流方式,分别了解到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技术创新,实现了为服务单位问诊治病、对诊开良方的前期工作对接,不仅对产业发展进行了技术指导,还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规划,从不同方面帮助企业提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是形成了企业与大专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围绕当地乡镇、企业的产业发展,省农大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阳树英教授通过对xx发展有限xx多年的技术指导,不仅长期委派一名学生驻点推广应用专利技术改良土壤,还以技术指导为支点,积极带动院校与基地、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x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尹艳凤教授在服务鑫崀峰钙业有限公技术创新中,多次为企业产品、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建议;省农大吴明亮、敖和军等x位教授在百年好禾家庭农场设立科研室,为该xx的现代立体循环农业做全方位的指导。

三是开展了各项农业技术科技服务。结合受援单位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三区科技人才针对不同产业领域,开展了水稻栽培、蔬菜病虫害防治、中药材产业链、循环农业产业技术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如:农大邬贤梦、敖和军、朱旭东、吴明亮等四位教授对以百年好禾家庭农场为首的多家种植大户在发展优质稻+再生稻+稻田养鱼生产过程中,从育秧、插秧、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农耕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全程技术指导;x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阳树英教授对xx发展有限xx生产的稻、蔬、果等农产品实行全程技术监管,亲自检测,严格控制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幸福餐桌;省农科院李明德、刘琼峰两位教授除了指导xx发展有限xx循环农业外,还帮助贫困村开展土壤取样及肥力检测的相关技术服务,为xx县稻田养鱼业、种植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于服务企业的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及销售问题,农科院胡新军研究员通过与外地企业对接,帮助xx农业xx打通市场销售渠道,为产业发展寻谋新的出路;在罗汉果种植产业服务过程中,x农大的xx教授不仅多次到xx有限xx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还为种植大户举办大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xx教授,为使xx胡蜂养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经过多方联系,邀请中南林业大学黄建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艾辉博士、x师范大学李延景博士到xx有限xx,参加了由市县科技局、县人民政府领导、企业负责人参与的胡蜂养殖产业学术座谈会。所派xx名三区科技人才,在服务过程中,竭诚服务于当地产业和受援单位的技术需求,从而为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乡土科技带头人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十

本学年支持教育的生命已经结束。回顾一学年以来的工作和表现,我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得到了同事们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很大的安慰。在支持教育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升华。我可以说,我在思想上和职业上都受益匪浅!我钦佩支持教育学校的老师们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这是我真正的例子。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无私关怀下,我圆满完成了本学年的支持工作。

一、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工作踏实认真。

去年9月开学时,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和另外两名配套教师去了配套教育学校——盈江区新洲镇永村小学,由区教育局人事处李科长陪同。从我进入新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流动的士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支持教育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用汗水和墨水。每周上十八节中文课,加上四节早期阅读,还担任班主任。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从工作开始就一直是一名全职体育教师,但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牢记自己是一名成员,克服各种困难,勇敢地承担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不搞专业化,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认真地听取其他教师的讲课,虚心征求意见,认真研究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他们共同探讨新课程改革模式,共同进行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试验和实施。

同时,他们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锐意进取,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锻炼和广播锻炼,并在课余时间组织全校广播锻炼轮换和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xx年底,我在永村小学组建了一支飞机模型团队,积极训练并参加了市政比赛。12名运动员分别获得两名第一名、两名第二名、一名第四名和一名第五名,开创了忻州镇参加此类比赛的先例。

此外,我还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安庆市科技创新大赛,提交的科幻作品荣获市优秀奖。

二、关心学生,奉献爱心,做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

农村小学生出生并成长。受周围特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儿童相比,他们更倾向于胆小、内向、健谈、缺乏自信,害怕被老师批评和嘲笑。演讲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友好的语言给予肯定。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为了使其有效,有必要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尤其是农村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尊严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尊重和爱学生,对学生采取积极的态度,这可以缓解学生的内心紧张。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善于培养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只有建立师生交流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因此,在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精彩的叙述、后续的指导和进取的鼓励,深深吸引每一位学生。下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并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我总是让每个学生在放弃之前学习、理解和消化。在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勤奋作风和认真的教学精神,很快就与学生、家长和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修养教育和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也很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我可以与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寻求帮助,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当我得知我们班的刘勇和李舟在家有困难时,我经常在家给他们旧衣服。鉴于学生课外知识面窄,我经常从家里借书给学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的储备。

同时,利用定期返校的机会,向组织和领导汇报想法和工作,反映村级学校的实际困难。学校领导高度关注,安排大队部开展宣传,向村小学捐款余元,有力地支持了村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支教后期,以汶川大地震为契机,率先爱心,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心教育,贴近时代,达到了实事求是、个人参与育人的目的。

三、改善与同事的关系,树立主人翁意识。

我呆在学校吃饭。我经常在晚饭后或下班后和老师聊天。我对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现状有了必要的了解,感受到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在生活中,他从未对学校领导提出过太多的要求,从未进行过专业化、与其他教师的融合,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工作。我总是从学校的角度研究与学校利益相关的事情。当涉及到学校的声誉时,我总是努力成为学校的一名教师。一段时间后,我很高兴他们能理解我,理解我,我能融入这个群体,我更高兴能结交一群可靠的、有学问的朋友。

一年的教学支持是短暂的、忙碌的和充分的。尽管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年幼等种种困难,我仍然坚持支持教育,即使面对50年一遇的大雪和自身复合性胃溃疡的情况。重温我的教学支持生活,虽然它看起来有点枯燥,但它仍然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我的教学支持工作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将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多彩的画。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锻炼和实践支持农村地区教学一年的机会。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实现均衡教育做出贡献。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科技与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我市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现状,表彰奖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全面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更好地发挥科技与人才在推进“两个率先”、“两个提前”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目标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科技与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省、扬州市也分别多次召开会议,对科技与人才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及扬州市对科技与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科技与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市围绕“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目标,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与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两次被评为省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县市。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09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37项,认定立项61项,获科技资助1500万元,其中江佳电子、华伦化工、长青农化等5个项目被列入省攻关计划,诚德集团的“高温高压大口径无缝钢管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列为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无偿资助12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省级15家,国家级3家,省高新技术产品68个,初步形成了机电、化工、环保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江佳电子等14家企业研发中心取得首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批准成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1家、省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1家;全市申请专利380件,获得授权183件,继续保持苏中第一,并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试点市考核验收,进入首批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行列。人才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注重引进人才,通过组织人才招聘团、参加人才招聘会、举办人才集市等形式,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900多人,年均增长超过20%;注重选拔人才,先后评选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推荐申报扬州市优秀拔尖人才31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5名,并有20人被评为省和扬州市专家,居扬州各县市之首;注重储备人才,分别建立了59人的海外青年学人信息库,1800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900人的农用实用人才信息库,并设立1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研攻关、成果奖励和人才的引进培养。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类人才48000人,其中党政人才3425人,经营管理人才2329人,专业技术人才37098人,乡土人才5148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各类专家50人,中级职称10030人,高级职称1128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

一、二产服务的仅占49.7%,且新兴行业、生产一线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复合型、创新型、领导型人才相对匮乏,并存在人才紧缺与人才闲置并存、人才流失与人才难以合理流动并存的现象;科技与人才工作的投入还需加大,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看清差距,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力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3、“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越来越迫切。按照省委、扬州市委的部署,我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人才建设,既是题中之义,更是关键之举。在跨越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阶段,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不断加快人才开发与利用,才能在与国内外合作、竞争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增强竞争力。全市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把科技与人才工作作为优先发展之策、率先发展之本、领先发展之基,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当前,科技与人才已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性因素。我们要认清形势,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努力实现科技与人才工作的新突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今后3-5年科技进步的发展目标是: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0家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总量突破100个;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000件;创办扬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以上,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达400人以上;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在扬州名列前茅,进入全省前十强。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重抓好以下五个关键措施:

一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

一、二类新药、粉末冶金、新型防腐涂料、绿色食品、无公害农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努力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加快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要从拾遗补缺开始,主动寻找高科技企业,接受其辐射,为之配套,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入手,逐步形成产品群、衍生产业链、发展产业化。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引进、开发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高科技项目;积极组织星火、火炬、国家级新产品及“双高一优”等国家、省上争项目。力争在今后3-5年内,开发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60-80个,实施火炬、星火项目15-20个;培育20-3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到“十一五”期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器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80%以上。

二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市经济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从今后的发展趋向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关键是要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力。全面加强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重点推广运用信息技术、机电仪一体化技术,加速工业装备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促其升档晋级。在今后实施工业技改项目时,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技术装备投入占技改投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在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要着力推广应用数字化设计和创造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中小企业要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示范,力争三年内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上网率达到100%,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100项。大力实施产品创新。积极依托产品创新推动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机械行业重点开发以机电仪一体化为方向的数控柔性加工系统,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电子行业要紧跟世界电子电器行业发展潮流,积极开发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的电子电器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冶金行业要积极开发大口径管、特种钢管、特种钢锭、特种钢材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环保器材行业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烟气脱硫设备、工业有害废弃物处理装备等。电力器材行业重点发展高等级电力金具、电力电缆、发电机等。医药化工行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新医药和生物农药等。要加快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之向深加工、精加工、高技术和低消耗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三扎实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共建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扎实推进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的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力争3年内全市建成有行业影响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3-5家。要强化政府推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和举办各类技术交易会、项目洽谈会、信息发布会以及科技成果采购等活动,增加项目源,扩大合作面。在专利申报、专利引进、技术嫁接上给企业以大力帮助和支持,确保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00件,在苏中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把技术创新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技术进步的起点。要围绕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和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活动。要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中小企业的交流、沟通,千方百计寻求合资合作的机会。积极引导企业抢抓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改组、调整、扩张的机遇,甘当配角,主动挂靠加盟,利用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推进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和开发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升级。

四全面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力度。

科技进步,关键在人。全市上下必须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认真组织实施“515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出5名以上在国内或省内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10名以上在扬州市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的专家或学者,50名以上在全市各学科、各行业成绩突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努力构筑我市以机械、电子、船舶、汽车、医药、化工、农业、建筑为重点的“八大行业人才高峰”,培植一支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3311人才工程”建设,把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农业园区等载体,建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培养和使用的重要平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家评价、考核、激励等办法,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开展青年企业经理人才创业论坛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南大商学院mba核心课程班的培训,选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者到高校、大型企业甚至国外、境外进行进修深造、跟班学习。力争到2010年,培养2名能带领企业进入国内前300强的杰出企业家,培养20名能带领企业在各行业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培养200名具有中、高级任职资格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三年培养计划”,重点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中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积极整合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全市中高级技工人才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实用人才的专业素质。抓紧实施《市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对关键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引进。不断完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重点落实引进人才在购置住房、安家补贴、工资补贴等方面的激励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加快建设科技进步和人才服务的平台。

技术进步的主战场在经济开发区、沿江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要围绕企业向沿江集聚、向城区集聚、向园区集聚的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全市技术创新的“龙头”、集聚人才的基地。要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沿江大开发。按照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沿江高科技产业园,使之成为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各地特别是各重点镇要坚持把高新技术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要从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市经济开发区或重点镇工业集中区建立生产和科研基地。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继续抓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大工程,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农业实施经营企业化、投入科技化、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重点是抓好现有的高效花卉苗木、永安猕猴桃、特种水产等1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形成特色。要积极构建引才引智平台,构筑人才比较优势。研究出台《市人事代理暂行办法》,搞好人事代理“一条龙”服务,重点为沿江开发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健全和完善科技信息网,推动人才、技术资源和项目的对接。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信息系统、人才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人才资源预测系统,盘活人才,用好人才。

加快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步伐,关键在领导。各级党政组织务必从提高执政能力、加快“两个提前”的高度,把科技与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战略地位,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开放的科技观和全新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市各新闻单位和舆论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宣传各单位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典型事例,宣传各行业施展才智、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扎实开展“创新创业之星”即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十佳科技服务工作者、十佳经营管理者、十佳教师、十佳医用工作者、十佳建筑师、十佳农业科技工作者、十佳农村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要深入开展科技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加强科普宣传,介绍最新技术动态和实用技术,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科技信息和优质服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科技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经济建设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

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的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统筹好发展第一要务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关系,亲自抓好科技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理顺人才的建设、管理、服务体制,优化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机制,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并重视做好在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各类优秀人才吸收到组织中来,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热心、感情上贴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之家”。科技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集成科技资源,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要上下同心、左右同步、各方联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3、强化投入,落实物质保障。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前提,人才投入是人才开发的要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技术资本投入在先、人才资源开发优先,不断建立健全科技与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特别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培养以及基础教育、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科普经费足额拨付、逐年递增,力争到2008年前达到市财政总支出的2%;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等。要突出主体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人才开发机构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要鼓励多元投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对科技与人才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保障、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为营造一流的科技与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4、强化责任,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大落实力度,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运行机制等问题,制定科技与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拟定具体方案,逐项进行落实。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别对科技和人才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分管负责人要具体负责,确保解决问题不留尾巴,落实政策不走形式,完成任务不打折扣。要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考核指标体系,把重视对科技及人才工作的引导,实施科技及人才工作的规划,促进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确保科技与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加快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紧迫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开拓科技与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十二

为使帮扶援助工作落在实处,下派人员深入帮扶一线工作岗位,与支援文化骨干进行座谈交流,就服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例如:市图书馆重点了解了炉霍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为提升炉霍县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能力,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地方优秀文献,市、县图书馆共同讨论对地方文献征集采取的帮扶措施;市文化馆针对丹巴县文旅广体局缺乏舞蹈编导、群众文化活动不活跃的问题,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从舞蹈编排的基本功入手,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舞蹈编排基本技能,并对声乐、灯光、音响等专业进行进一步提高培训,逐步提高了丹巴县群众文化活动整体水平。安岳县文物局突出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围绕革命题材、历史文化题材等,帮助新龙县文旅广体局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收到很好效果。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十三

xx年我省开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工作。为落实好“三区”支教工作,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去年8月石家庄市教育局选派了73名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平山、赞皇、灵寿、行唐县支教。半年来,我们坚持深入县区学校督促检查支教工作,使之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使支教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根据省厅统一部署,我市行唐、灵寿、赞皇和平山4县为“三区”支教受援县,从xx年起至xx年每年从城区选派优秀中小学教师到受援县支教一年,去年选派了73名支教教师。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工作,我市确定受援学校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小学和初中学校,同时,为使支教工作取得实效,我们首先征求了受援县的受援岗位学科需求,共上报28所学校(其中初中6所、小学22所)14个学科需求,其中:行唐20人,灵寿19人,赞皇14人,平山20人。

为保证支教效果,我市根据受援县提出的受援学段、学科及数量,结合我市开展的“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在转发省厅文件的同时,规定选派支教教师一般为年龄男在45岁以下、女40岁以下,市级以上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等优秀专任教师,并根据受援学科和数量,从市内五区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的学校中进行选派。此次选派的73名支教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年龄较轻,基本上都是学校、区级骨干教师,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达40%以上,为支援“三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我市选派的73位支教教师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岗位上乐于奉献,勇担重任。全部支教教师都是满工作量,甚至是超工作量工作,大部分还担任着班主任的重任,但他们克服交通、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便,与受援学校本地教师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以乐于奉献的精神用心服务,在教学方面,支教教师都能够按照要求带足课、带好课,能够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对受援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加快业务成长;在教研方面,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特长,认真撰写教研论文并利用多媒体帮受援学校的教师制作课件,积极在学校进行观摩课、公开课教学,为当地教学以及教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如在岔头学区支教的翟营大街小学教师康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英语、爱英语的热情。所带班级在岔头学期期中考试中成绩优秀。范西路小学郭春霞老师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耐心细致的指导本校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在岔头学区进行了两次语文示范课,受到各级领导、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在做好教师支教工作的同时,我市派出学校还与受援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在师资培训、教学研究、硬件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长安区翟营大街小学无偿援助灵寿县寨南小学无偿援助桌椅200套,价值3万余元。新华区组织学校到受援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多次,为受援学校捐送衣物、书籍等,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及区县间的交流和互助,达到了共赢的效果。

因为受援县均为山区贫困县,交通、生活条件一般比较艰苦,为了保证支教教师安心支教、乐于支教,我局要求受援学校要妥善安排好食宿、主动帮助支教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在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尽可能为支教教师提供方便。受援县教育局将学校最好的宿舍、办公室和教学设备提供给支教教师,并提前准备了餐饮洗漱、被褥等生活用品,并在入冬前做好供暖工作。在支教期间,派出支教教师的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也多次去看望慰问支教教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与受援学校领导座谈、沟通,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有效的支教方法。入冬前,新华区教育局再次探望了支教教师,为他们送去了过冬用品,使支教教师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和温暖,纷纷表示踏实支教,为县、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半年来我市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工作在省厅的领导下,在各县、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实现了“三区”支教的目的。今后我局将继续抓好支教工作,切实谋划支教成效的新路径,通过城区中小学优质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进一步提高“三区”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教科研水平,为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努力。

三区人才工作总结篇十四

近日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获悉,虽然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兵团正在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用科技人才需求旺盛。与此相对应,兵团所属塔里木大学的机械电气化、水利建筑、农学、动物科学等4类专业的2009届毕业生,基本完成签约。

塔里木大学学生处处长黄新平说,塔里木大学2009年毕业生有1840人,截至5月中旬,就业签约率已近60%,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农业师的用人单位需求看,符合兵团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实用科技类专业的毕业生较为“抢手”。

黄新平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沿海一些企业影响较大,兵团正利用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尽力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梯度转移。按照国家要求,集中力量主攻农牧机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等支柱产业。因此,新疆兵团这些产业将会持续保持旺盛的人才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